首页

【名师一号 模块新课标】2023高考生物总复习 1.16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计时双基练 新人教版必修2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计时双基练(十六)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计时: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5分)1.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的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C.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1/2和1/4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模拟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两大遗传规律的理解及实验分析能力。Ⅰ、Ⅱ小桶中放的是同种小球,甲同学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A项错误;每只小桶中两种小球的数量应相同,但是小球总数可以不同,B项错误;Ⅲ、Ⅳ小桶中放的是两种不同的小球,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C项错误;甲、乙重复实验中Dd、AB的组合随机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2×1/2+1/2×1/2=1/2和1/2×1/2=1/4,D项正确。答案 D2.如图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①、②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之比是9331B.①、③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是1111C.四株豌豆自交都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10\nD.①植株中基因A与a的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解析 ①植株中基因A与a的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答案 D3.已知玉米的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图所示,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DDSS×DDSsB.DdSs×DdSsC.DdSs×DDSsD.DdSS×DDSs解析 单独分析D(d)基因,后代只有两种基因型,即DD和Dd,则亲本基因型为DD和Dd;单独分析S(s)基因,后代有三种基因型,则亲本都是杂合子。答案 C4.在家鼠的遗传实验中,一黑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家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F1均为黑色。F1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得F2,F2中家鼠的毛色情况为黑色浅黄色白色=961,则F2浅黄色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  )A.1/3B.1/8C.1/4D.1/2解析 本题考查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应用及计算能力,难度中等。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F2中浅黄色个体占6/16,F2中浅黄色纯合个体占2/16,故F2浅黄色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答案 A5.已知小麦的抗病和感病、无芒和有芒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用两种表现型不同的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如表所示:F1的性状抗病感病无芒有芒F1的性状百分比75%25%50%50%如果让F1中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小麦杂交,则F2中表现型为抗病无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与感病有芒的比例为(  )A.2211B.1111C.9331D.331110\n解析 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在理解和分析推断方面的能力。难度较大。假设控制抗病、感病性状的基因为A、a,控制无芒、有芒性状的基因为B、b,则由表中数据可知,两种表现型不同的小麦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中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小麦杂交,单独考虑抗病和感病,杂交组合为A_×aa,后代抗病Aa占2/3,感病aa占1/3;单独考虑有芒和无芒,杂交组合为Bb×bb,后代有芒占1/2,无芒占1/2,两个性状组合后,抗病无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感病有芒=2211。答案 A6.某植物的性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基因M控制雄蕊分化,基因N控制雌蕊分化,当基因M和基因N同时存在时,与mmnn遗传效应一样,形成无花蕊植株使其败育。则天然植株中雌株和雄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A.mmNn、MmnnB.mmNn和mmNN、Mmnn和MMnnC.mmNN、MMnnD.不能确定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及推理能力。由题意可知,雌株中不能含有M,只能含有mm,另一对基因中一定含有基因N,但不能同时含有NN,如果同时含有NN,说明产生此雌株的双亲中都含有N,即双亲都是雌株,这显然不符合题意。因此,雌株的基因型为mmNn。同理,雄株的基因型为Mmnn。答案 A7.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丙杂交(如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A.DdRrB.ddRRC.ddRrD.Ddrr解析 10\n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的应用。结合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实验的相关结论,利用反推和正推结合的方法就能分析出玉米丙的基因型。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DdRr;再结合图2中抗病易感病=31和高秆矮秆=11,可以推知玉米丙的基因型为ddRr。答案 C8.以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1植株自花传粉,从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任取1粒绿色圆粒和1粒绿色皱粒的种子,这两粒种子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A.1/3B.1/4C.1/9D.1/16解析 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杂交,F1植株的基因型为YyRr,F1植株自花传粉,产生F2(即为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F2性状分离比为9331,绿色圆粒所占的比例为3/16,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6,绿色皱粒为隐性纯合子,所以两粒种子都是纯合子的几率为1/3×1=1/3。答案 A9.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具备A、C、R三个显性基因,否则表现为无色。现将一有色植株M同已知基因型的三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①M×aaccRR―→50%有色种子;②M×aaccrr―→25%有色种子;③M×AAccrr―→50%有色种子,则这个有色植株M的基因型是(  )A.AaCCRrB.AACCRRC.AACcRRD.AaCcRR解析 由①杂交后代中A_C_R_占50%知该植株A_C_中有一对是杂合的;由③杂交后代中A_C_R占25%知该植株A_C_R_中有两对是杂合的;由③杂交后代中A_C_R_占50%知该植株C_R_中有一对是杂合的;由此可以推知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CCRr。答案 A10.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用纯合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部为黄色圆粒。F1自交获得F2,在F2中给黄色圆粒的植株授以绿色圆粒植株的花粉,统计黄色圆粒植株后代的性状比例,理论值为(  )A.15831B.25551C.4221D.16821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分析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难度较大。将两对相对性状分开考虑,F2中黄色植株的基因型为1/3YY、2/3Yy,绿色植株的基因型为yy,杂交后代会出现21的性状比例。F2中圆粒植株的基因型为1/3RR、2/3Rr,则R的基因频率为2/3,r的基因频率为1/3,其遗传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则后代中RR占4/9,Rr占4/9,rr占1/9,出现81的性状比例。综合分析可知F2黄色圆粒植株的后代出现16821的性状分离比。10\n答案 D11.如果猫的尾形中弯曲对正常为显性,现有两只尾形弯曲的猫交配,下列对后代中尾形及其数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A.如果后代中有尾形正常的猫,则尾形正常的猫在后代中的比例可能大于50%B.如果后代中有尾形正常的猫,则尾形正常的猫在后代中的比例最多不超过25%C.如果后代中有尾形正常的猫,则尾形正常的猫在后代中的比例最多不超过50%D.如果后代中有尾形正常的猫,则尾形正常的猫在后代中的比例最多不超过75%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离定律,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弯曲对正常为显性,两只尾形弯曲的猫交配,如果后代有尾形正常的猫,说明亲本均为杂合子,所以后代中可能有尾形正常的猫,也可能有尾形弯曲的猫,理论比为弯曲正常=31,但题中只是两只交配,子代数量比较少,故后代也有可能均是尾形正常的猫或尾形弯曲的猫。A正确。答案 A12.低磷酸酯酶症是人类的一种遗传病。有一对夫妇的表现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都表现正常,且妻子的父亲完全正常,而母亲是该病的携带者,丈夫的妹妹患有低磷酸酯酶症。则这对夫妇所生的两个表现正常孩子(非同卵双生子)都为纯合子的概率是多少(  )A.1/3B.19/36C.5/24D.36/121解析 丈夫的父母表现正常,但丈夫有一个患病的妹妹,可推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计算得出丈夫可能为携带者(2/3Aa),也可能完全正常(1/3AA)。妻子的父亲完全正常(AA),母亲为携带者(Aa),计算得出妻子为携带者(Aa)的概率为1/2,完全正常(AA)的概率为1/2。他们所生孩子为AA的概率为6/12,Aa的概率为5/12,aa的概率为1/12,所以所生正常孩子为AA的概率为6/11,两个正常孩子均为AA的概率为36/121。答案 D13.玉米属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雄穗着生于植株顶端,雌穗位于茎秆中部叶腋间。隐性突变b基因纯合使植株不出现雌穗而变成雄株;隐性突变t基因纯合会使原来产生花粉的雄穗变成雌穗而转变成雌株。若要后代只获得雄株和雌株,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BbTt(♂)×BBtt(♀)B.BbTt(♂)×bbtt(♀)C.bbTt(♂)×bbtt(♀)D.bbTt(♂)×BBtt(♀)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对遗传规律的理解运用及从题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根据题意,玉米基因型为bbT_时为雄株,基因型为B_tt或bbtt时为雌株。选项C的后代基因型为bbTt、bbtt,分别表现为雄株、雌株,符合题意。答案 C10\n二、非选择题(共35分)14.(16分)果蝇的Ⅰ号染色体是性染色体,Ⅱ号染色体上有粉红眼基因r,Ⅲ号染色体上有黑体基因b,短腿基因t位置不明。现有一雌性黑体粉红眼短腿(bbrrtt)果蝇与雄性纯合野生型(显性)果蝇杂交,再让F1的雄性个体进行测交,子代表现型如表所示(未列出的性状表现与野生型的性状表现相同)。(1)体色与眼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_定律。(2)短腿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号染色体上。若让F1的雌性个体进行测交,与表中比较,子代性状及分离比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3)任取两只雌、雄果蝇杂交,如果子代中灰体(B)粉红眼短腿个体的比例是3/16,则这两只果蝇共有________种杂交组合(不考虑正、反交),其中基因型不同的组合分别是________。(4)已知控制果蝇翅脉数目的基因在Ⅱ号染色体上。假如在一翅脉数目正常的群体中,偶然出现一只多翅脉的雄性个体,究其原因,如果多翅脉是由于多翅脉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的,则该多翅脉雄性个体最可能为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如果多翅脉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则该多翅脉雄性个体最可能为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解析 10\n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突变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表格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1)体色基因和眼色基因分别位于Ⅲ号染色体和Ⅱ号染色体上,其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表格的数据分析可知,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因此短腿基因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有8种。因此这三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果蝇只有4对染色体,且Ⅰ号染色体是性染色体。因此短腿基因最可能位于Ⅳ号染色体上。由于研究的性状均由三对常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若让F1雌性个体进行测交,子代性状及分离比与表格相比较,不会发生改变。(3)任取两只雌、雄果蝇杂交,如果子代中灰体粉红眼短腿(B_rrtt)个体的比例是3/16=3/4×1/4×1或3/4×1/2×1/2,则亲代果蝇的杂交组合为BbRrTt×Bbrrtt、BbRrtt×BbrrTt、BbRrtt×BbRrtt、BbrrTt×BbrrTt,其中基因型不同的组合分别是BbRrTt×Bbrrtt、BbRrtt×BbrrTt。(4)根据假设推知,若多翅脉是由于多翅脉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的,则多翅脉是隐性性状,则该多翅脉雄性个体最可能为隐性纯合子,即Dd×Dd→dd(多翅脉);如果多翅脉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则最可能发生的是显性突变,即dd→Dd(多翅脉),则该多翅脉雄性个体最可能为杂合子。答案 (1)(基因的)自由组合(2)Ⅳ 不会(3)4 BbRrTt×Bbrrtt、BbRrtt×BbrrTt(4)纯合子 杂合子15.(19分)(2014·山东理综)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或________。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______。(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3)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体果蝇8400只,黑檀体果蝇1600只。F1中e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Ee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亲代群体中灰体果蝇的百分比为________。10\n(4)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基因型为EE、Ee和ee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果蝇杂交,获得F1;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结果预测:Ⅰ.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根据实验一,推知与体色相关的亲本基因型为Ee×ee,与刚毛长短相关的亲本基因型为Bb×bb,则亲本可能的基因型为EeBb×eebb或Eebb×eeBb,但这两种组合均不能确定甲、乙具体基因型,因通过实验一推出乙的基因型有四种可能。同理根据实验二可推知亲本基因型为EeBb×eeBb,该实验同样不能确定乙果蝇的基因型。两实验综合可推出乙基因型可能为EeBb或eeBb。若实验一能验证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实验一是测交实验,由此可知实验一亲本基因型只能是EeBb×eebb,综合实验二可推知乙果蝇基因型为EeBb,则甲果蝇基因型为eebb,丙果蝇基因型为eeBb。(2)由乙(EeBb)×丙(eeBb),子代中与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1/2,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1/2,则与两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占1-1/2×1/2-1/2×1/2=1/2。(3)由题意知:ee个体占×100%=16%,则e的基因频率为40%,E的基因频率为1-40%=60%,则Ee的基因型频率为:2×40%×60%=48%。因亲代全部为纯合个体,即只有EE和ee两种类型,则EE个体的百分比为60%。(4)由题意知后代群体中出现的黑檀体果蝇基因型可写作或。与之杂交的亲本有三种基因型可供选择,选择基因型为ee的个体与该黑檀体果蝇杂交,子代都是黑檀体果蝇,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无法判断变异类型。若选择基因型为EE或Ee的个体与该黑檀体果蝇杂交时,会因该黑檀体果蝇变异类型不同,F2出现不同的表现型及比例。方法:选择基因型为EE的个体与该黑檀体果蝇杂交。若为基因突变,则遗传图解如下:10\n若为染色体片段缺失,遗传图解如下:统计得:灰体黑檀体=41。答案 (1)EeBb eeBb(注:两空可颠倒) eeBb(2)1/2(3)40% 48% 60%10\n(4)答案一:①EE②Ⅰ.灰体黑檀体=31Ⅱ.灰体黑檀体=41答案二:①Ee②Ⅰ.灰体黑檀体=79Ⅱ.灰体黑檀体=781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06:58 页数:10
价格:¥3 大小:286.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