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全国统考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20230306119
全国统考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20230306119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6
2
/6
剩余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夕,全国总人口迅速增长。人口激增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农民暴动是其中之一,由此得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该分析( )A.符合历史研究遵从论从史出的原则B.属于运用近代化史观分析历史问题C.忽视了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作用D.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时代潮流解析:材料运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夕人口激增的史实,得出了人口激增社会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之一,符合历史研究中论从史出的原则,故A项正确。答案:A2.《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田产均耕”的土地制度,按人口平分土地,土地所有权归公。它一方面抓住土地所有权不放,另一方面作出“剩余归公”的原则规定,农民剩余劳动所生产的一切都收归国家。这反映出《天朝田亩制度》( )A.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契合资本主义发展潮流C.实现土地和产品平均分配D.严重脱离农民实际要求解析:题干中“抓住土地所有权不放,……‘剩余归公’”体现违反农民作为小私有者的阶级属性,故选D项;“剩余归公”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A项;它建立的是小农经济,并且题干没有体现鼓励发展私有制之意,排除B项;产品是归公的,排除C项。答案:D3.史学家对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洪仁玕的定位较高,评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主要是看重他( )A.领导抗击西方列强侵略B.大力宣传民主共和思想C.最早进行“师夷”实践D.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n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评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可知,他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是革命派,故排除;最早进行“师夷”实践的是洋务运动,故C项错误。答案:D4.孙中山认为“洪氏之覆灭,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他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A.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群众C.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解析:材料中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知有民权”“不知有民主”,即太平天国运动缺乏民主、民权思想的指导,C项符合题意。答案:C5.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B.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C.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发生于近代中国文明转型初期解析:根据材料“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故D项正确。答案:D\n6.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农民战争史上,太平天国会聚英才之众,动员民众之多,斗争规模之大,扩展疆域之广,纲领之完整,影响之深远,都是空前的。太平天国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A.打击了封建统治势力B.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土地纲领C.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在全国的统治,体现了明显的反封建特征,反映了近代中国反侵略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故选A项。答案:A7.下表为不同时期国民党官方史学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推断( )记述出处时间对坚持在湖北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者,许多著作笼统称呼为“党人”“革命的”《中国国民党史略》等1927~1949年“同盟会之经营湖北也最久”,湖北新军征兵,同盟会乃利用此机,派党员参加日知会,即同盟会鄂支部之一外围组织也《武昌起义的因由》1941年“在武昌有文学社,蒋翊武为领袖,社员大都是同盟会的人”“文学社是同盟会的分支”《反清运动史》1942年A.国民党突出同盟会在武昌起义中的作用B.官方史著客观地反映了武昌起义的历史C.历史真相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D.同盟会是国内革命阶级的反清联合战线解析:武昌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与同盟会关系不大,但材料中多次强调同盟会的作用,体现了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即国民党官方史学有意突出同盟会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A项正确,B项错误;C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D项从材料中推断不出来,故排除。答案:A8.民国法学家王宠惠针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王宠惠提出的问题实质上反映了\n( )A.民主宪政与专制统治的矛盾B.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C.人治观念与法治理想的矛盾D.袁世凯与孙中山的矛盾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宪法制定的特征,没有体现出宪政与专制之间的矛盾,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革命派和立宪派之间的斗争,故排除B项;从材料中的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可以看出,体现了人治与法治的矛盾,故选C项;材料看不出孙中山和袁世凯的矛盾,故排除D项。答案:C9.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武昌据天下上游……北通燕赵。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其在此举矣。”当他获悉各地纷纷响应,只有南京未动时,希望“英雄四起,光复神州。得南京则东南定矣。”叶圣陶评论的应是( )A.定都天京 B.辛亥革命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解析:革命发生在武昌,推翻万恶政府,即1911年的辛亥革命,故选B项;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排除A项;北伐战争从广州誓师北伐,排除C项;南昌起义是打响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排除D项。答案:B10.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是一场胜利了的“光荣革命”。该观点主要着眼于辛亥革命( )A.以和平方式结束了帝制B.中国民主政治政体建立C.实现了社会制度的转型D.民主革命任务得以完成解析:根据材料“光荣革命”,突出和平的手段,结合所学,辛亥革命最后以和平的方式,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故A项正确;革命强调破旧的一面,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辛亥革命仅是政体的变化,社会性质并未发生根本转变,故C项错误;从革命任务角度看,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D项错误。答案:A11.民国初年,辛亥革命一词使用并不广泛,称呼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这段历史的词汇,名目繁多,如孙中山的“一次革命”“武昌之役”等。1930年7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和《革命纪念日史略及宣传要点》,此后“辛亥革命”人所共知。据此可知,“辛亥革命”为“人所共知”的原因是\n( )A.孙中山的大力提倡B.纪念宣传的制度化C.社会习俗的规范化D.国民大革命的推动解析:国民政府通过《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和《革命纪念日史略及宣传要点》之后,辛亥革命才为人所共知,这说明其原因主要是纪念宣传的制度化,故选B项;通过题干可知,孙中山并没有大力提倡“辛亥革命”一词,排除A项;社会习俗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国民革命运动发生在1924~1927年,与题干所提供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答案:B12.《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辛亥革命》中写道:“民国元年,曾经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光明的一年,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民主气氛浓郁,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高唱入云,党团林立,五彩缤纷,议员选举,城乡轰动。”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推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民主气氛浓郁,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高唱入云,党团林立,五彩缤纷,议员选举,城乡轰动”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民变的矛头主要指向官府,是下层群众自发性的反抗行为,革命则是以推翻清朝、建立民主政体为目标的自觉运动。晚清最后十年,革命既在民变之外,又与民变并存。二者既不可替代,又彼此渗透、相互影响。不少民变曾借助革命的旗号大造声势,革命亦利用民变谋求自身的发展。——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整体而言,革命党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的革命,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也没有做好在中国建立起像美国这样的一个共和国的准备。虽然他们既有笔杆子,也有理论家,也有和立宪派、保皇党的论战,但他们基本没有在这方面做细密的筹划。至于说启蒙,其实他们的政治启蒙还不如立宪派做得持久深入。——摘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最后十年反清斗争的特点及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存在的不足,并对此做简要评述。\n解析:(1)第一小问,“晚清最后十年,革命既在民变之外,又与民变并存”革命和民变交相呼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回答其成因。(2)第一小问,“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革命的筹划不严密;革命思想尚未渗入下层民众。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派没有发动广大民众,成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其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也反映了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革命派虽计划不详尽,但最终结束了封建帝制,加快了中国民主化进程。答案:(1)特点:革命和民变交相呼应。成因:晚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激化社会矛盾;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甲午战败后中国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2)不足:革命的筹划不严密;革命思想尚未渗入下层民众(未充分发动群众)。评述:革命派没有发动广大民众,成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其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也反映了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革命派虽计划不详尽,但最终结束了封建帝制,加快了中国民主化进程。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19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湘江评论》连载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文中对辛亥革命作了生动地描述并指出:辛亥革命使人们有了“一层觉悟”,这就是“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人们应该有话敢说,有事敢做。同时又指出,虽然辛亥革命所持之“主义”,是为一般民众所赞成的,但革命行动本身,却缺乏广大民众的参与,没有建立起“民众的大联合”。——据鲁振祥《孙中山·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毛泽东半个世纪论说述要》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辛亥革命的社会价值”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论题: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阐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统考版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10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20230235117
统考版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测试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含解析新人教版2023031018
全国统考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十年对峙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20230306120
全国统考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命题视角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20230313116
全国统考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7讲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20230306118
全国统考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7讲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命题视角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20230313115
全国统考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讲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20230306117
全国统考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讲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命题视角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20230313114
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含解析新人教版20230401272
2022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下达标练新人教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2-08-25 17:54:35
页数:6
价格:¥3
大小:93.0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