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专用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集训8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含解析20230331239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课后限时集训(八)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时间:30分钟 分值: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0·镇江一模)《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劄(同‘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申明(  )A.冲击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B.使中国丧失部分政治主权C.表明西方以平等对待中国D.体现英国自由贸易的要求A [根据材料“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可知,传统夷夏之防观念强调中国的世界中心地位,平行之礼是对夷夏之防观念的冲击,故选A项;平行之礼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并未损害领土等政治主权,排除B项;《南京条约》为中国战败被迫签订的条约,处于不平等地位,排除C项;通商口岸的开放体现英国自由贸易的要求,与“平行照会”无关,排除D项。]2.(2020·常州一模)1862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致上海道台的信函中称:“历年以来,本领事馆与贵官廨早经谅解,凡贵国官廨对于居住租界内之华人行使管理权时,须先经本领事同意。”上述材料表明(  )A.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B.英国在华获得“领事裁判权”C.租界逐渐成为“国中之国”D.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C [“凡贵国官廨对于居住租界内之华人行使管理权时,须先经本领事同意”表明租界逐渐成为“国中之国”,故选C项;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英国在华获得“领事裁判权”是在1843年的《五口通商章程》中,排除B项;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条约》之后,排除D项。]3.(2020·扬州一模)有史学家指出:“如果用短近的眼光来看,这场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他意在强调这场战争(  )A.使中国蒙受屈辱B.成为中国历史转折点C.激发了救亡意识D.引发瓜分中国的狂潮\nC [“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体现了鸦片战争激发救亡意识,故选C项;“似乎只是”则否定了意在强调蒙受屈辱,排除A项;材料意在强调是“一个新的起点”,并不是历史转折点,排除B项;甲午战争引发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D项。]4.(2020·南京、盐城一模)茅海建《天朝的崩溃》载:“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他们(英军)出售粮食、禽畜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  )A.国人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B.普通民众把战争置身己外C.清政府失去了民众的支持D.民众的民族意识较为缺失D [材料表明鸦片战争时中国民众没有支持中国军队,袖手旁观,甚至为英军提供服务,没有认识到战争对中国的危害,反映了当时中国民众缺乏民族意识,故选D项。]5.(2020·南京六校联合体期末)约翰·汤姆逊在《中国和中国人影像》中记载:“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之处,据守着一个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这一“敌对”行为的后果导致(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B.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内地C.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D.镇江成为近代第一批通商口岸A [鸦片战争中英军先后攻占镇江、南京,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与材料中“镇江府”“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相符,故选A项;B项应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排除;C项应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近代第一批通商口岸是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地方,排除D项。]6.鸦片战争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百分之五,比以往的自主关税略高,他们认为这是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A.《南京条约》危害性有限B.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C.自给自足的经济发挥优势D.清政府积极维护关税主权B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中国官员“协定后的关税税率……比以往的自主关税略高”\n是外交的成功,但是他们不知道“协定后的关税”相比较“自主关税”而言是对国家主权的破坏,这说明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故选B项;《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危害是非常大的,排除A项;题干所述现象是清政府的关税问题,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无关,排除C项;题干现象表明清政府不重视国家的关税自主权,而不是积极维护关税主权,排除D项。]7.(2020·扬州期初检测)中英《天津条约》明确规定:两国“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去)大清、大英两国京师”,并对驻外公使待遇、来往礼节做了规定。这反映出(  )A.清廷舍弃了传统外交观B.该条约体现友好协商原则C.英国谋求扩大侵华权益D.中英间形成平等外交关系C [“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去)大清、大英两国京师”表明英国想通过《天津条约》扩大自己的利益诉求,故选C项;材料没有反映清政府的态度,排除A项;《天津条约》是不平等条约,没有体现友好协商原则,排除B项;中英两国没有形成平等的外交关系,排除D项。]8.(2020·江苏七市二模)历史学者马勇认为此战“让之前的三十多年中国的和平发展走向终结,也让因‘同光中兴’而恢复的自信丧失殆尽。此后,孙中山、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一大批政治新秀相继出场,由他们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历史大剧,近代中国的政治激进主义渐渐成为思想主流,一浪高过一浪”。这场战争应该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根据题干中“三十多年中国的和平发展……‘同光中兴’”及此后维新派、革命派登场可以判断此战是甲午中日战争,故选C项。]9.(2020·徐州期中调研)下列是有关黄海海战细节的记述,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致远弹药尽,适与倭舰吉野值,管带邓世昌……谓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清]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致远忽出阵冲突吉野,于是吉野以纽状火药连弹装入快炮击之,密如雨下,三点三十分遂沉没浅野正恭《日清海战史》日舰第一游击队见致远舰奋然挺进,连连轰击。有数颗榴弹同时命中致远水线,致使其舷旁鱼雷发射管内一枚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1895年出版《普拉茨塞海军年鉴》\n最终舰首先行下沉A.致远舰被日舰鱼雷击沉B.致远舰欲与吉野同归于尽C.吉野号发炮击沉致远舰D.致远舰直冲日舰被击而沉D [D项与材料中“向吉野冲突……而致远中其鱼雷……顷刻沉没”“致远忽出阵冲突吉野,于是吉野以纽状火药连弹装入快炮击之……遂沉没”“见致远舰奋然挺进,连连轰击。有数颗榴弹同时命中致远水线……最终舰首先行下沉”相符,故选D项。]10.“消息传出,广大台胞悲苦万分,哭声达于四野。在北京的台湾举人和台籍官员联名上书,‘祖宗坟墓,岂忍舍之而去?田园庐舍,谁能挈之而奔?’”与之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C [本题考查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根据材料中“台湾举人和台籍官员联名上书”可知,此条约与割占台湾有关,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台湾无关,排除。]11.(2021·扬州中学)下表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概况。表中现象(  )国别“势力范围”割占或租借地德国山东强租胶州湾俄国长城以北和新疆强租旅顺、大连法国广东、广西和云南强租广州湾英国长江流域强租“新界”、威海卫日本福建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A.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B.使中国有沦为殖民地的危险C.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所引发D.使中国开始丧失领土主权B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有沦为殖民地的危险,故选B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甲午战争后,排除A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由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引发的,排除C项;鸦片战争割让南京后,中国已经开始丧失领土主权,排除D项。]12.《拳事杂记》记载“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联军入京后,则一变为“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民众复杂且矛盾的心理状态B.学习西方文化成为社会共识C.清政府沦为列强治华的工具\nD.西式服装成为社会主流服饰A [由材料可知,义和团运动发生之初,义和团团员对西洋事物极其痛恨,但八国联军进京以后则对洋人洋物毕恭毕敬,这种变化反映出民众复杂且矛盾的心理状态,故A项正确。]13.(2021·淮安中学)下图反映的是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结束后的场景,这次战争结束后(  )A.列强在华设厂正式合法化B.列强割占中国更多领土C.清廷成为列强在华代理人D.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C [根据图片中的文字信息“中国4亿5000万人,一人一两,以示惩罚”可知,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这是《辛丑条约》的内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列强在华的代理人,故选C项;列强在华设厂正式合法化是《马关条约》的影响,排除A项;列强割占中国更多的领土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排除B项;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是《天津条约》的内容,排除D项。]14.(2020·苏中、苏北七市三模)据《中国近代通史》记载,俄国政府虽然赞成列强向中国用兵,但不愿出头公开领导联军与清政府为敌。当时法国驻德大使明确告诉德国政府说,没有人会信任英国的领导。这一记载反映的侵华战争应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俄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列强向中国用兵”,组成联军“与清政府为敌”,说明这一记载反映的侵华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选D项;鸦片战争没有德国、俄国和法国参加,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没有德国参加,俄国没有直接出兵,是帮凶,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没有德国、英国、法国和俄国参加,排除C项。]15.(2020·南京名校联考)法国媒体曾刊登一位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文记述:“仅在河北任丘县一处,美国基督传教士梅子明以‘用人头抵人头’为口号,就杀害了中国无辜农民680人。”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  )A.导致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破坏B.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nC.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华北地区D.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D [导致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破坏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是甲午中日战争,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华北地区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美国传教士杀害中国无辜农民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了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5分)16.(2020·扬州阶段检测)甲午之役,民族之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清廷共建立了4支舰队,北洋舰队、南洋舰队、福建船政舰队、广东舰队,分别归属直隶总督、两江总督、船政大臣、两广总督节制。而日本在1872年成立海军省后,海军发展就有了统一的指导机关。——摘自《纪念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材料二 “清国若为纯然之共和政治,即便缺乏忠君精神,但有富于爱国精神之义勇,在一朝有事之际,人心亦可以奋然于此。”——[日]小川又次《征讨清国策案》材料三 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刘新如《甲午的殇思》完成下列要求:(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廷舰队”建立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一、二,从中日双方分析造成甲午战争结局的原因有哪些?(5分)(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谈谈对材料三中梁启超观点的理解。(6分)[解析] 第(1)问,根据所学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等几个方面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一日本“就有了统一的指导机关”可得出日本军队属国家军队,由国家统一指挥;清朝军队属于地方势力,由个人决策;根据材料二“但有富于爱国精神之义勇”可得出日本军队有武士道精神;清朝军队没有忠勇精神;根据材料二出处小川又次《征讨清国策案》可得出日本对侵略中国蓄谋已久。第(3)问,根据材料三“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并结合相关史实可得出甲午战败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答案] (1)原因:政治,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且程度不断加深,清廷挽救统治危局;经济,洋务运动兴起,军工民用企业的创办;思想,“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的传播;个人,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代表人物的推动作用。(2)原因:日本军队属国家军队,由国家统一指挥;清朝军队属于地方势力,\n由个人决策;日本军队有武士道精神;清朝军队没有忠勇精神;日本对侵略中国蓄谋已久(或进行长时间的间谍活动)。(3)甲午战争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说明甲午战败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8:01:16 页数:7
价格:¥3 大小:151.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