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史版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从“王权时代”到“皇权时代”_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与转型课题综合检测含解析20230322155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课题综合检测(二) 从“王权时代”到“皇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与转型(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春秋时期,楚国兼并其他国家,在亡国之地设县管理;晋国国内贵族之间兼并斗争日趋激烈,取胜的强宗大族在亡宗灭族的贵族领地上设县管理。楚、晋县制的推行(  )A.强化了楚晋两国国君权力B.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C.推动了社会关系发生变动D.导致了分封制的彻底瓦解C [楚国县制的推行强化了国君的权力,为中央集权体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而晋国县制的推行反而削弱了国君权力,增强了国内卿大夫的力量,为地主阶级力量上升奠定了基础,这都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动,故选C项;晋国县制的推行削弱了国君权力,排除A项;晋国国内卿大夫力量的增强不利于中央集权,排除B项;分封制的彻底瓦解是在战国时期,排除D项。]2.(2020·宣城调研)春秋时,合族迁徙尚属常见;战国时,却代之以匹夫匹妇襁负其子辗转四方。这一变化(  )A.是分封制遭到破坏的表现B.反映了兼并战争更为残酷C.标志着小农经济已经形成D.加快了血缘政治的瓦解D [材料“春秋时,合族迁徙尚属常见;战国时,却代之以匹夫匹妇”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脱离族群,从而加快了血缘政治的瓦解,故选D项;材料体现的是迁徙状况,与分封制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迁徙的形式变化而不是迁徙的规模,因此不能说明兼并战争残酷,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迁徙状况而不是小农经济,排除C项。]3.(2020·南昌模拟)“九州”原指九个大型的地理人文区划,后来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最早记载“九州”的《禹贡》虽托名为大禹所作,其中所记的不少地理状况都是战国时的现象。据此可知(  )A.战国大量兴修水利B.中国古代国家结构趋于严密C.史上并无大禹其人D.“九州”一词不早于战国时期B [材料“九个大型的地理人文区划,\n后来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说明国家结构趋于严密,故选B项;根据材料“行政区划”可知不是兴修水利,排除A项;材料“《禹贡》虽托名为大禹所作”只是说明了《禹贡》并非大禹所作但无法说明史上并无大禹其人,排除C项;材料中“最早记载‘九州’”的文献虽不早于战国时期,但不代表“九州”一词之前没有产生,排除D项。]4.(2020·太原模拟)“士”在商、西周时期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后,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统称。这反映了(  )A.民间私学的兴盛   B.士族制度的出现C.宗法制度的瓦解D.贵族政治的衰落D [根据材料“‘士’在商、西周时期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后,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统称”可知此时随着生产力发展,士阶层分化,贵族政治衰落,故选D项;私学兴盛与材料所述时间“春秋末年后”不符,排除A项;魏晋时期,伴随着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出现,排除B项;宗法制度强调血缘亲疏,与材料所述士阶层分化不符,排除C项。]5.(2020·湘豫名校联考)《国语》记载,周定王时,单襄王途经陈国,看到道路不修,馆舍不整,于是预言陈国将要灭亡。《左传》记载,晋国道路馆舍失修,也曾受到郑国政治家子产的批评。由此可知,当时(  )A.交通设施建设体现行政能力B.道路馆舍普遍受到战争破坏C.诸侯重视交通建设加强集权D.争霸关键在于交通设施建设A [根据材料“看到道路不修,馆舍不整,于是预言陈国将要灭亡”“晋国道路馆舍失修,也曾受到郑国政治家子产的批评”可知,当时把交通设施建设与国家治理和政权稳固联系起来,说明交通设施建设的情况反映了国家治理的水平,故选A项。]6.(2020·攀枝花统考)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春秋战国时期,作为“间色”的紫色在齐国成为上下推崇的颜色,这说明(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B.礼乐制度逐渐崩溃C.齐国独立于周王室D.等级制度走向消亡B [根据周代“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到“春秋战国时期,作为‘间色’的紫色在齐国成为上下推崇的颜色”可知,服饰色彩作为体现等级的重要标志,但春秋战国时期作为“间色”的紫色却受到齐国的推崇,这说明礼乐制度遭到破坏,逐渐走向崩溃,故选B项;题干反映的是服饰的“间色”逐渐受到推崇,并没有说明服饰多元成为主流,排除A项;当时周王室虽然地位下降,但齐国形式上仍遵从周天子,没有独立于周王室,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等级制度走向消亡的表述错误,排除D项。]7.(2021·佛山质检)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人口大幅增加,并逐渐融入华夏族,\n如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由此可知,战国时期(  )A.汉民族实际已形成B.华夏认同观念增强C.族群矛盾基本解决D.亲疏贵贱等级减弱B [“并逐渐融入华夏族”“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说明随着战国时期民族交往频繁,周边部族逐渐认同华夏文化,其对华夏文明的认同感也在增强,故选B项;汉族是以先秦的华夏族为核心并融合诸多已经汉化的其他民族形成的一个庞大族群,战国时期汉民族还未形成,排除A项;认同华夏文明并不等同于族群之间没有矛盾,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不同族群对华夏文明的认同,与亲疏贵贱的等级无关,排除D项。]8.春秋时期,秦武公“伐邦、冀戎,初县之”;晋文公在新兼并的土地上置县,以“异姓之能,掌其远官”。这些“县”的设置(  )A.增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了地方管理体制的变革C.维护了传统贵族的政治利益D.加剧了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B [根据材料“初县之”“异姓之能”可知,县的设置促进了地方管理体制的变革,故B项正确;秦武公、晋文公置县是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并非维护周王室的统治,故A项错误;材料“异姓之能”体现的是官僚政治对贵族政治的冲击,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县的设置对诸侯统治的巩固作用,而非加剧诸侯割据,故D项错误。]9.(2020·广东质检)先秦时期的铜矿等矿藏被发现和确认以后,就被视为王室拥有的财产,不容他人染指。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因素是(  )A.王室奢靡生活的需要B.土地制度的制约C.诸侯割据纷争的乱局D.法律规定的严苛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实行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所以先秦时期的铜矿等矿藏被发现和确认以后,就被视为王室拥有的财产,不容他人染指,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王对国家财产的所有原因,与王室的奢靡生活无关,A项错误;“诸侯割据纷争”与材料内容无关,C项错误;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错误。]10.(2020·青岛三模)春秋中后期效力于卿大夫的家臣流动性增强,家臣“从一而终”“不事贰君”的观念被打破,“臣一主二”之事更是屡见不鲜。这说明了(  )A.百家争鸣局面形成B.儒学主流地位确立C.官僚政治开始形成D.宗法分封制的瓦解D [由材料可知,春秋中后期,家臣“从一而终”“不事贰君”的观念被打破,“臣一主二”之事更是屡见不鲜。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此时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百家争鸣,故A项错误;汉武帝时期,儒学主流地位确立,\n故B项错误;官僚政治开始形成是在战国时期,正式确立是在秦朝,故C项错误。]11.周初同姓不婚被定为宗法伦理。春秋时期,晋国想利用吴国牵制楚人北上,吴国也想借助晋国分散楚国的力量,于是,同为姬姓封国的晋吴两国联姻。这反映出(  )A.宗法伦理瓦解引发诸侯争霸局面B.贵族婚姻具有政治色彩C.宗法制丰富内容而淡化血缘联系D.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B [依据材料可知,晋吴两国出于牵制楚国的目的而缔结婚姻,这说明贵族婚姻具有政治色彩,B项正确;材料阐释的是诸侯争霸过程中,出于政治目的而同姓联姻,从而破坏宗法伦理,A项表述因果关系颠倒,错误;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血缘联系的淡化,而“亲上加亲”加强了血缘联系;D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分封制的内容。]12.(2020·洛阳统考)春秋战国时期,不仅出现了像范蠡、吕不韦这样“资累巨万”的大商人,而且农民和城市平民也参与工商业活动。这反映了当时(  )A.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B.商人在社会中具有较高地位C.社会变革新兴阶级崛起D.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D [“不仅出现了像范蠡、吕不韦这样‘资累巨万’的大商人,而且农民和城市平民也参与工商业活动”说明商业不一定全部由政府垄断,民间也有一定的存在,故选D项;“重农抑商”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此时诸侯并立,并没有得到全国的认可,排除A项;“出现了像范蠡、吕不韦这样‘资累巨万’的大商人”只能说明财富多,无法判断地位高,排除B项;“出现了像范蠡、吕不韦这样‘资累巨万’的大商人”,商人不属于新兴阶层,排除C项。]13.(2020·甘肃诊断)《考工记》认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这是对(  )A.工匠精神的绝佳阐释B.社会产业分工的准确描述C.地域经济的准确记载D.产品制作所需条件的阐述D [由材料“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可知造物应该顺应天时,适应地气,材料上佳,工艺精巧,合此四项条件才能制造出精良的器物,强调一切事物要从整个自然与时代的系统出发进行设计,“地气”是自然界的客观条件,“材美”“工巧”则是主观因素,故选D项。]14.(2020·武汉质检)下图是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n尊内底铸有铭文122字,“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yi治理、安定)民”。材料中的“中国”指当时(  )A.统治的地域中心B.汉文化影响范围C.封建政权的称谓D.中华民族的总称A [根据材料可知,“自之乂(yi治理、安定)民”是统治百姓,由此推断“余其宅兹中国”是西周统治区域,故选A项;根据材料“西周早期”可知此时还未产生“汉文化”的概念,排除B项;根据材料“西周早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称“周”,排除C项;由材料“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可知是中原地区,不包括少数民族地区,不是中华民族的总称,排除D项。]15.(2020·镇江高三期末)战国时期,墨子提出“一同天下”,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这些主张(  )A.说明墨家儒家法家思想趋于一致B.意味着古代大一统思想雏形形成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D.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B [根据材料“战国时期,墨子提出‘一同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可知,当时三位思想家都主张统一,意味着古代大一统思想雏形形成,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家、儒家、法家思想并不相同,排除A项;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为统一全国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与墨子、荀子的思想无关,排除C项;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与墨子、荀子的天下观无关,排除D项。]16.(2020·广州、深圳调研)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逐渐形成玺印制度。图1、图2是战国时期诸侯国的部分代表官印。这表明战国时期(  )   \nA.分封体制开始崩溃B.集权体制初现雏形C.诸侯争霸战争频繁D.玺印具有统一风格B [根据“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可知,战国后期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权力逐渐集中到诸侯国君手中,其政治权力不断扩大,表明战国时期集权体制初现雏形,故选B项;分封体制开始崩溃是在春秋时期,排除A项;玺印制度无法表明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排除C项;题干中的图片只是部分代表官印,不能得出战国时期玺印具有统一风格的结论,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时人们已认识到水与土是农业的基础,“食之所生,水与土也”。宋国的农业灌溉条件也比较优越,宋境内有睢水、获水、扳水等水流,当时人们在睢水筑起堤防,旱时便可决水灌田。这些水流不仅利于宋境的农田灌溉,也使水上交通得以便利。——摘编自新民《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经济》材料二 “西门豹引漳水灌邺,以富魏之河内”“(水工郑国)凿泾水自中山西。渠就用注填瘀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摘编自司马迁《史记河渠书》(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并说明其时代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战国时期水利工程修建的主要意义。(6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人们已认识到水与土是农业的基础……农业灌溉条件也比较优越”可知宋国人们重视水利兴修和灌溉;第二小问,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从大动荡、大变革的社会形势、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政治局面、奴隶经济衰落及生产力突破方面进行分析阐述。第(2)问,根据材料二“以富魏之河内……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从水利工程修建对农业生产、商业交通、诸侯富强及秦国经商鞅变法统一全国的作用进行阐述。[答案] (1)原因:重视水利兴修和灌溉。时代背景:大动荡、大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经济也逐渐摆脱奴隶制的桎梏,得到空前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2)主要意义: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发展了农业生产;有利于商业、交通运输的发展;使诸侯国富强起来,兼并其他国家,从而实现局部统一;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奖励耕织,兴修水利,国力增强,最终统一中国。18.(2020·威海二模)春秋战国时期,人口思想已经产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父母生之,续莫大焉。\n——孔子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商鞅材料二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韩非子(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关于人口思想的共同点,并分析这一思想在当时盛行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老子和韩非子的人口思想,并说明其各自的历史局限性。(6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信息“父母生之,续莫大焉”“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两人都主张增加人口。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宗法观念的影响、对外战争的需要、发展生产的需要、扩充实力的需要等角度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信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分别概括得出老子主张小国寡民,韩非子主张人多财寡,导致争斗。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得出: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没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韩非子认为人口问题是社会矛盾的根源,没有看到阶级斗争是社会治乱的根源。[答案] (1)共同点:主张增加人口(或鼓励生育)。原因:宗法观念的影响;对外战争的需要;发展生产的需要;扩充实力的需要。(2)老子:小国寡民。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没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韩非子:人多财寡,导致争斗。认为人口问题是社会矛盾的根源,没有看到阶级斗争是社会治乱的根源。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形象中国历史上的形象(1)圣化:孟子指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司马迁指出,“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认定孔子是最伟大的圣人。(2)正统化:汉代董仲舒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把孔子思想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来强行统一天下人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3)僵化:宋代理学家就努力把孔子改造成只知维护天理、极力遏制人欲的“僵化”形象。(4)维新化: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维新变法的祖师,\n认为“六经”是孔子为了“托古改制”,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假托古人尧、舜的言论而亲自写成的作品。(5)丑化: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认为孔子的忠、孝观点是为了维护宗法专制制度,他痛骂孔子为“盗丘”,带有情绪化的言论色彩,使孔子的形象被严重“丑化”。世界历史上的形象完人:伏尔泰赞同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言论。——摘编自张荣明《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十种形象》根据材料,谈谈你对“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形象”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14分)[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提炼材料中的信息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可以拟定孔子形象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一论题,也可以拟定近代社会孔子形象的变化都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这一论题。如果拟定第一个论题,考生可以从中国古代和近代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态度等方面进行阐述。在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在近代,维新变法时期托古改制,孔子成为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的工具;新文化运动期间,孔子则成为被打倒的对象,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形象根据时代需要而变化。如果拟定第二个论题,考生可从维新变法时期和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孔子态度的不同方面进行阐述。不管拟定哪个论题,考生都要结合史实进行阐述。[答案] 示例一:论题:孔子形象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代发展的需要。阐述:汉代统治者在完成政治大一统后,将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这适应了汉初进一步巩固、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逾越礼法、影响社会秩序的行为,宋代理学家就把孔子改造成了维护天理、遏制人欲的“僵化”形象;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力量尚不够强大,故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把孔子塑造成维新变法的祖师,欲借孔子之“维新”形象推进变法。总之,不同时代孔子形象的变化,反映了当时时代发展的需要。示例二:论题:我心目中的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阐述:虽说中外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多有变化,但不论是中国古代对他的“圣化”“正统化”还是“僵化”,乃至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都从本质上反映出孔子的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孔子提出的“仁”和“礼”思想,成为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影响至今;他编撰了“六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传播具有重要影响;他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开创了中国“平民教育”之先河。总之,孔子在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言论和作为,充分证明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n材料 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评析。(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或者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观点(可以是材料中的观点,也可以是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如根据材料信息“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百家争鸣’……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等可以提炼出两个观点:一是同意《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与评价;二是认为“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或者在材料的基础上提出其他观点。其次结合相关知识对提炼的观点加以评析。[答案] 示例一:观点:“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评析:战国时期,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有所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士阶层日益活跃,追求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阶级特权;面对社会大变革,一批杰出思想家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可以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示例二:观点:《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并不恰当,“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评析: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仅侧重从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出发,具有局限性。夏商周三代,尤其是东周春秋时期,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人才和思想资源基础。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分别是儒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也受到先代文化的影响;他们开创的思想学派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可以说“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有助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因此,“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n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8:08:12 页数:10
价格:¥3 大小:756.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