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2工业文明的冲击_晚清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思想解放潮流含解析20230305215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课后限时集训(十二) 工业文明的冲击——晚清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思想解放潮流(时间:40分钟 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世纪中后期中国部分乡村出现“近来吾乡风气大坏,视读书为轻,视为商甚重,才华秀美之子弟,率皆出门为商,而读书者寥寥无几……当此之时,为商者十八九,读书者十一二”。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B.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D.民族工业的兴起发展B [根据材料“视读书为轻,视为商甚重,才华秀美之子弟,率皆出门为商,而读书者寥寥无几……为商者十八九,读书者十一二”可知,部分乡村改变了传统轻商贱商观念,并结合时间19世纪中后期可知,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故选B项;材料所述内容是经济观念的变化,与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无关,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引起观念变化的原因很多,民族工业兴起只是其中之一,还有洋务运动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而这些都属于经济结构变动,排除D项。]2.(2020·石家庄高三训练)1878年,为解决轮船招商局的燃料问题,清政府成立了直隶开平矿务局,每月出煤五六百吨,除分供各厂、局及中外轮船之用外,兼可顾民用。这一时期,各省兴办的煤矿在十处以上,以台湾基隆、直隶门头沟等地较具规模。据此可知,当时(  )A.重工业成为民族工业的主体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C.发展商品经济成为社会共识D.洋务企业助推了经济现代化D [材料中的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都是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洋务企业,根据材料“兼可顾民用”“这一时期,各省兴办的煤矿在十处以上”可知,在洋务企业的影响下中国兴起一批近代企业,助推了经济现代化,故选D项;重工业始终没有成为民族工业的主体,排除A项;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成为社会共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3.(2020·北海高三一模)左宗棠在给清政府的奏折中说:“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江浙大商……不能减价以敌洋商……是非设局急造轮船不为功。船成之后,不妨装载商货,借以捕盗而护商。”左宗棠在此强调(  )A.创办洋务企业应该以民用为主B.扭转中国对外贸易,设厂自救\nC.清廷应缓解区域发展的不平衡D.清政府应急造轮船,以敌洋商D [根据材料“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江浙大商……不能减价以敌洋商”可知,左宗棠已经看到了外国航运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危害,所以提出“设局急造轮船……而护商”,即清政府应急造轮船,以敌洋商,故选D项;材料只能反映左宗棠主张造轮船敌洋商,并未强调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应以民用为主,排除A项;题干中并未提到中国的对外贸易,排除B项;题干中虽然提到南北方货物价格不同,但不能以此说明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C项。]4.下表反映了1895—1910年中国纺纱工业的部分发展状况。据此推断(  )时间厂名创办人资本关系1897年苏州苏纶纱厂陆润庠(国子监祭酒)苏州商务局筹款1899年南通大生纱厂张謇(翰林院编修)领用官机,征集商人资本1905年无锡振新纱厂荣宗敬(钱庄主)张石君(洋行买办)—1910年上海公益纱厂祝大椿(怡和买办)后改制为中英合资A.纱厂的创立得益于民国政府的建立B.创办者皆为儒学士大夫出身C.纱厂的创立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D.维新变法运动取得较大成效C [1895—1910年是在甲午战后,此时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C项;民国政府是在1912年建立的,排除A项;荣宗敬,张石君不是儒学士大夫,排除B项;维新变法运动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可能取得大的成效,排除D项。]5.(2020·海南高考调研)1889年5月,清廷发布上谕称建铁路为“自强要策”,正式宣布兴办铁路。截至1911年,初步建成以北京为枢纽的京奉、京汉、京张、津浦四条官办铁路干线,以及华北的正太等官商所办各线,总长约达9292千米,其中自建铁路达5574千米。这一时期中国铁路的发展(  )A.反映了列强倾销商品的要求B.是洋务派自强政策推动的结果C.瓦解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D.奠定了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D [材料“截至1911年,初步建成以北京为枢纽的京奉、京汉、京张、津浦四条官办铁路干线,以及华北的正太等官商所办各线,总长约达9292千米”,说明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干线,奠定了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清廷主张自建铁路,与列强经济侵略无关,排除A项;洋务运动于1895年破产,与材料时间不符,\n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体现中国铁路的发展瓦解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排除C项。]6.(2020·苏锡常镇四市调研)创刊于1862年的《上海新报》,在发刊词中写道:“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行印此新报,所有一切国政军情、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材料表明该报刊(  )A.以商贾为主要对象B.选材内容偏重军政C.信息凸显自强求富D.议论力求客观公正A [“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表明该报刊是以商贾为主要对象,故选A项;“所有一切国政军情、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表明偏重商业,排除B项;“所有一切国政军情、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表明凸显信息流通,没有体现自强求富,排除C项;“所有一切国政军情、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表明注重信息流通,并未提及客观公正的议论,排除D项。]7.(2020·延边复习检测)1873年,上海京剧名伶杨月楼因迎娶良家之女违反了“良贱不婚”传统礼法而被官府施以重刑。案发后,依据“良贱有别”传统身份观念进行严惩的主张和以人情事理为重而给予平等看待的主张,以《申报》为媒介展开了激烈争论。这一争论,反映了当时(  )A.传统身份等级制度瓦解B.时代变迁引发观念冲突C.西方伦理观念广泛传播D.民间舆论左右司法审判B [根据材料“依据‘良贱有别’传统身份观念进行严惩的主张和以人情事理为重而给予平等看待的主张,以《申报》为媒介展开了激烈争论”可知,近代中国社会巨变导致传统观念与新观念相冲突,故选B项;材料提到官府对违反传统礼法的行为施以重刑,说明传统身份等级制度还存在,排除A项;材料强调近代中国新旧观念的冲突,而不是西方伦理观念广泛传播,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激烈争论,但没有提到民间舆论左右司法审判,排除D项。]8.(2020·南昌高三二模)林则徐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禁烟期间,他在广州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此举意在(  )A.推动晚清社会变革B.深入学习西方文化C.改变国人自大的心态D.为对外交涉争取主动D [根据材料“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并结合林则徐禁烟与英国产生纠纷得出此举意在为对外交涉争取主动,故选D项;材料“国际法知识”表明涉及国际交往而不是社会变革,排除A项;根据材料“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可知只是各国的基本知识,不是深入学习西方文化,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国际交往,\n并未改变国人自大的心态,排除C项。]9.(2020·洛阳高三二模)有学者认为,在中国人心目中本无所谓“中学”,也不存在对应的“中学”之“体用”问题。因此,在近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思想体系中,“中体”虽置于“西用”之前,但从其产生的历史看,“中体”实在“西用”之后。这反映了当时(  )A.学习西方已经成为时代要求B.学习西方的观念已深入人心C.国人对中西文化的两难选择D.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相互妥协A [“从其产生的历史看,‘中体’实在‘西用’之后”指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逐渐加深,中国人不得不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即当时学习西方已经成为时代要求,故选A项;“从其产生的历史看,‘中体’实在‘西用’之后”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只有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才有可能救国,但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会将西学定为西用,排除B项;由“本无所谓‘中学’,也不存在对应的‘中学’之‘体用’问题”可知国人对这种概念并没有太多的纠结,排除C项;“从其产生的历史看,‘中体’实在‘西用’之后”说明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存在矛盾,而不是相互妥协,排除D项。]10.(2020·海南高考调研)鸦片战争后,西方近代科技大量传入中国。数学中微积分的引入,使得数学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化学中的定性、定量分析法改变了过去满足于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描述。这表明西方近代科技的传入(  )A.推动了中国科技的转型B.完善了中国传统科学体系C.改善了中国社会的风气D.动摇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A [西方近代科技成果的传入带来中国数学、化学等学科的规范化和进步,有利于推动中国科技的转型,故选A项;古代中国传统科学并未形成完整体系,排除B项;科技的转型不一定带来社会风气的改善,材料也未涉及社会风气的变化,排除C项;科技的转型会冲击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但并未动摇其地位,排除D项。]11.(2020·湘豫名校高三联考)清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文艺革新运动。他们主张改革文学,主张冲破传统的古文束缚,宣传“新意境”;形式上主张白话文,积极创办白话文报刊。这些思想被守旧人士指责为“异端邪说”。由此可知,“文艺革新”(  )A.动摇了封建理论的根基B.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C.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传播\nD.促使国民走向革命道路C [根据材料“他们主张改革文学,主张冲破传统的古文束缚,宣传‘新意境’;形式上主张白话文,积极创办白话文报刊”可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知识分子掀起的文艺革新主张新内容、新形式,目的在于宣扬维新思想,打破思想束缚,故选C项;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排除A项;根据材料“这些思想被守旧人士指责为‘异端邪说’”可知,守旧知识分子并不支持文艺革新,文艺革新只在少数知识分子中进行,排除B项;康、梁宣传的是维新思想而非革命思想,排除D项。]12.(2020·遂宁高三诊断)20世纪初,“革命”观念已成为中国言论中“最有力之一种”,很多志士还身体力行,投身革命,如秋瑾提倡“革命当自家庭始”,并于1904年毅然离家东渡日本,实际参与政治革命。这表明当时(  )A.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B.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影响巨大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广泛传播D.社会思潮影响民众的价值取向D [材料表明当时的革命思潮影响民众的价值取向,故选D项;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而不是思想上的改变,排除A项;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0·天府名校高三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曹植《说疫气》中说:“建安二十二年,疫疠大作,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在临床实践中发愤著成了《伤寒杂病论》,“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到金、元时期……医学家提出了温病与伤寒不同。……到明、清这两个朝代,平均每四年就有一次疫病流行。当时大多是用伤寒法治温病,这种治法无异于“抱薪投火”。……明清之际吴又可著《瘟疫论》,提出“戾气说”,认为温病是戾气所致,“非风、非寒、非暑、非湿”。到清代叶天士著《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使温病学从伤寒学说中独立出来,形成了新的学科。——摘编自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材料二 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从传统到近代,应对疫病的重点基本上经历了从避疫、治疗到防疫的转变,近代的防疫除了更强调预防以外,也确立了以清洁、检疫、隔离和消毒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模式。……这一转变,至少有以下两个值得关注之点:第一,传统时期对疫病的应对基本上是一种比较消极的个人行为……而近代的防疫则是一种重在预防,作为卫生行政一部分的积极主动行为;第二,传统有关戾气、养内防病等一些认识,在观念上并未与近代西方的防疫思想发生明显的冲突……它们很自然地被融入近代防疫体系之中。——据余新忠《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近代演变》\n(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温病学说的发展过程,并简析其发展的原因。(1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卫生防疫观念的演变,并分析其原因。(10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以时间和人物为线索逐句分析归纳,根据材料一“张仲景在临床实践中发愤著成了《伤寒杂病论》”得出汉代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温病的症状;根据材料一“到金、元时期……医学家提出了温病与伤寒不同”得出金元时期指出温病与伤寒的区别;根据材料一“明清之际吴又可……认为温病是戾气所致”“到清代……形成了新的学科”得出明清时期揭示了温病病因,温病学说形成独立体系。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建安二十二年,疫疠大作……室室有号泣之哀”“到明、清……平均每四年就有一次疫病流行”得出疫病频繁爆发;根据材料一“当时大多是用伤寒法治温病,这种治法无异于‘抱薪投火’”得出传统治疗温病的方法存在弊端;根据材料一中列举的医学家的成就可得出历代医学家的经验积累和发展创新;结合发展观得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医药学也在不断进步。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从传统到近代,应对疫病的重点基本上经历了从避疫、治疗到防疫的转变”可得出从避疫、治疗到防疫;根据材料二“近代的防疫除了更强调预防以外,也确立了以清洁、检疫、隔离和消毒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模式”可得出逐步建立起以预防、免疫为中心的近代防疫体系(基本模式)。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在观念上并未与近代西方的防疫思想发生明显的冲突……它们很自然地被融入近代防疫体系之中”可得出西方文化的传入,中西防疫观念的融合、借鉴;根据材料二“而近代的防疫则是一种重在预防,作为卫生行政一部分的积极主动行为”得出政府主导,重在预防;根据常识可得出疫病具有突发性、传播性,对公共卫生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答案] (1)过程:汉代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温病的症状;金元时期指出温病与伤寒的区别;明清时期,揭示温病病因,温病学说形成独立体系。原因:疫病的频繁爆发;传统治疗温病的方法存在弊端;医药学的不断进步;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和发展创新。(2)演变:从避疫、治疗到防疫,逐步建立以预防、免疫为中心的近代防疫体系。原因:疫病传播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威胁;政府主导,重在预防;西方文化的传入,中西防疫观念的融合、借鉴。14.(2020·呼和浩特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年份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281779692300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1911481016204416944451529696100\n注:(单位:万两,比重:%)——摘编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材料是冯杨对1849年至1911年之间,政府的各项收入所做的统计。请为表格拟定一个名称并对其内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分)[解析] 根据表格的主要内容“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以及说明中“1849年至1911年之间,政府的各项收入所做的统计”和表格的出处《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等信息,可以拟定表格名称为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根据表格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应的年份和收入数据,结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可知,1849-1911年,晚清政府的农业税收入在政府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在大幅度下降,而工商杂税收入在政府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在大幅度上升,同时,其他收入所占的比重也在上升,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动。[答案] 示例:名称: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阐述:晚清农业税在政府收入中所占比重下降,同时工商杂税和其他收入所占比重上升。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动。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8:08:48 页数:7
价格:¥3 大小:104.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