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考风向标】2022年中考生物基础复习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第一讲 认识生物与环境考点1:生物的特征1.(2022年广东省)相信你认识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孔子鸟化石  B.珊瑚 C.钟乳石   D.石头上的青苔2.(2022年广东省)下列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能繁殖后代3.(2022年广东省)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大肠杆菌B.变形虫C.酵母菌D.绿脓杆菌噬菌体4.(2022年广东省)“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之间能相互影响考点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5.(2022年广东广州)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6.(2022年广东省)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D.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7.(2022年广东广州)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C.环境改变生物 D.生物改变环境考点3: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8.(2022年广东省)在我省生长着外来物种薇甘菊,它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当地植物,夺走本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严重影响当地植物的生长。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的关系是(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9.(2022年广东广州)“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揭示的生物间关系是(  )A.合作     B.捕食   C.竞争     D.共生一、选择题1.(2022年云南省)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由细胞构成C.生物都能繁殖后代D.生物都必须生活在水中2.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A.惊弓之鸟B.蜻蜓点水C.杯弓蛇影D.望梅止渴3.(2022年湖南郴州)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不断长高的钟乳石B.会踢球的机器人C.焰火绽放的礼花D.生石花4.“植物受阳光照射,制造有机物”“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些现象说明了(  )A.生物的生活需要光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D.生物的生活需要空间11\n5.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B.生物圈包括所有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人类及人类生活的环境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6.(2022年安徽淮北)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A.阳光B.水C.温度D.空气7.在沙漠地区,生存的生物种类非常少,影响生物在此生存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水D.土壤8.每年夏季,为了使鲍鱼更好地生长,莆田市水产养殖户会把鲍鱼运送到北方海域避暑。采取这种措施考虑到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空气B.温度C.水分D.阳光9.在干旱的沙漠中,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的茎长很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土壤中的含氧量D.水10.(2022年江苏苏州)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莲藕的茎和叶柄是中空的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11.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12.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将它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的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适宜的温度 ⑤一定的生存空间 ⑥水A.①③②⑤⑥④B.③⑥④⑤②①C.④⑤③⑥①②D.⑥①②③④⑤13.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是指(  )A.所有的环境因素B.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C.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D.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一切因素14.(2022年福建龙岩)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水体中过量的浮游生物会导致水质恶化B.在寒冷地区栽种的橘,果实又小又酸C.在阴暗环境中,人参生长得很好D.干旱会使植物萎蔫15.藏羚羊群居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荒漠、冻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周围,每年的冬末春初是藏羚羊的发情期,在此期间,雄性藏羚羊之间会有激烈的争雌现象。这说明同种生物之间(  )A.既有互助又有斗争    B.既无互助又无斗争C.只互助不斗争     D.只斗争不互助16.成语、俗语是汉语中人们熟识并广泛使用的词组或短句,其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大树底下好乘凉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鱼儿离不开水17.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能适应生物11\n18.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生存依赖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D.环境影响生物生存19.生物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鱼身体呈梭形,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B.荷的叶柄中空,便于根的呼吸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D.昆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20.下列不能反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A.法国梧桐的叶在冬天纷纷凋落B.松树在冬天生机勃勃C.蚯蚓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D.白化苗的叶变为白色21.(2022年安徽淮北)动物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方式的是(  )A.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B.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C.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D.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避敌害22.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地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3.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是(  )A.互生B.寄生C.共生D.腐生24.(2022年福建泉州)“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豆田里杂草丛生影响豆的产量,草与豆苗之间的关系属于(  )A.捕食B.共生C.寄生D.竞争二、非选择题25.下图中A代表某城市中的一片树林,B为该树林附近的道路,请回答:(1)比较A、B两处的氧气浓度、温度、相对湿度、噪声和尘埃粒子数量(填“>”或“<”)。①阳光下氧气浓度:A处________B处;②夏季正午温度:A处________B处;③噪声:A处________B处;④相对湿度:A处________B处;⑤尘埃粒子数量:A处________B处。(2)上述事实说明生物能够________(填“适应”或“影响”)环境。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87年,有一个叫菲利浦的船长带了一些仙人掌到澳大利亚种植,用以培养胭脂虫,作为生产染料的原料。不料一些仙人掌流失到种植园外。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而且没有天敌的存在,仙人掌便在澳大利亚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到1925年,它们已演化成了近20个野生品种,并占领了大片土地,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其他生物的生长,成为当地的一大灾难。后来,人们从仙人掌的原产地引进了吃这种植物的昆虫,这才遏制了它们的繁衍。(1)在此材料中,仙人掌属于影响澳大利亚地区其他生物生活的________因素。11\n(2)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蔓延并占领大片土地,成为当地的一大灾难,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同时也能________________环境。(3)澳大利亚的原有生物与仙人掌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引进的昆虫与仙人掌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A.捕食B.竞争C.共生D.寄生27.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请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回答问题:(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该诗句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沙漠地区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该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适于在________环境中生活;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在________环境中生活;鱼类适于在水中呼吸的结构是________。上述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讲 生态系统考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1.(2022年广东省)具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并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淡水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2.(2022年广东湛江)蚯蚓是腐食性动物,能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因素3.(2022年广东广州)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走,这是因为当地的自然环境中(  )A.生产者过多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很少分解者考点2: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4.(2022年广东广州)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A.阳光→草→牛→虎B.草→兔→鹰C.蛇→青蛙→昆虫→草D.鼠→蛇→鹰5.(2022年广东湛江)请你数一数下图食物网中共有几条食物链(  )A.3条B.4条C.5条D.6条6.(2022年广东广州)在食物链a→b→c→d→e中,消费者是指(  )A.abcdeB.abcd C.bcde D.e7.(2022年广东深圳)学校生物小组对某池塘进行科学研究,发现池塘中的一些鱼类能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三者的数量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所有完整的食物链(用题干中的名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n(2)图中代表浮游植物的曲线是______(填序号)。(3)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8.(2022年广东广州)下面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树、草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__________,兔为消费者,[C]为__________。(2)树、草、兔死亡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C]把它们分解为二氧化碳、[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3)在光照下,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____________。考点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9.(2022年广东省)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联系   B.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C.各类生态系统共用阳光、空气等  D.每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一、选择题1.(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嫩江中所有的鱼B.龙沙公园里的所有植物C.一片草原D.森林里所有的蘑菇2.(2022年安徽巢湖)巢湖享有“鱼米之乡”的盛誉。下列叙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湖中的水B.湖中的大闸蟹C.湖中的芦苇D.湿地风景区3.校园中绿地生态系统中的蚯蚓能将土壤中的有机物或枯枝败叶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蚯蚓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A.非生物的物质   B.生产者C.消费者  D.分解者4.(2022年黑龙江省)2022年乌兹别克斯坦将国宝“汗血宝马”作为友谊的使者赠送给我国。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消费者B.生产者C.分解者D.捕食者5.被称为“绿色水库”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6.韶关的北江河里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鲫鱼B.浮游动物C.水藻D.淤泥7.在地球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之中,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8.(2022年湖南益阳)沼泽属于下列哪一类生态系统(  )A.淡水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9.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我国目前有2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海阳市小孩儿口湿地公园是其中之一。以下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A.湿地是在多水和过湿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B.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C.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D.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10.在寒温带地区,每到冬季几乎所有的植物都会落叶,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并不感到缺氧,原因是(  )A.天气寒冷,人们都在室内活动B.其他地区的植物释放的氧气可以流动到这里11\nC.由于寒冷,人们的呼吸作用下降D.在夏季,植物释放了大量氧气,储存到冬季用11.(2022年江苏泰州)在食物链“小麦→蚜虫→瓢虫→食虫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食虫鸟  B.瓢虫   C.蚜虫   D.小麦12.(2022年湖北随州)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B.生态系统中越高级的消费者所获得的物质和能量就越多C.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都能自动调节恢复D.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13.(2022年四川广安)“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事实可以说明微生物能(  )A.参与蒸腾作用B.促进物质循环C.阻止能量流动D.进行光合作用14.(2022年福建漳州)“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看,缺少的成分是(  )A.非生物成分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15.(2022年福建龙岩)在某一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ABCD16.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生物体ABCDE有机汞浓度/(μL·L-1)0.0570.51680.3917.下图是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短时间内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B.水稻虫害严重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D.田鼠的数量迅速增加18.(2022年福建长泰)下图为一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有5条食物链B.草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C.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D.狐与鹰存在竞争关系11\n19.下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小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B.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可能引起严重后果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相互依存的D.生态系统的破坏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能力得以恢复21.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灾害,其主要原因是(  )A.松毛虫繁殖能力强B.马尾松抗虫能力强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D.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的生长22.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温带草原B.热带雨林C.北方针叶林D.南方阔叶林二、非选择题23.(2022年山东潍坊)以下是某水库中甲、乙、丙三种生物在某一时间段内相对数量的关系图。三种生物之间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食物链。请分析回答:(1)写出上述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应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水库内第三营养级的生物获得15千焦的能量,则最多要消耗含________千焦能量的第一营养级生物。(3)因某种原因造成水库中乙生物短期内数量骤减,一段时间内丙生物将发生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调查发现,可能由于水库A区水质变坏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以下是为验证调查结果所做的相关实验,请你帮助完成有关过程:①取甲、乙两个相关的养鱼盆,甲盆放入适量的取自水库A区的水,乙盆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②准备同种大小相近的健康鱼若干条,随机取适量放入甲盆中,再取____________放入乙盆中。要相同条件下养殖一段时间后观察。③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构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图中所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2)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3)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青蛙,则此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数量增多。(4)如果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草受到了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那么这种有毒物质在__________体内积累最多。(5)在此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除了有动物和植物之外,还应该有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它们作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11\n(6)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____________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__________________。25.(2022年江苏盐城)DDT是一种不易分解、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的有机毒杀剂。当DDT进人生物体后与脂肪结合,不易排出。下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几种生物体内DDT的含量。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名称海水生物A生物B生物C生物D生物EDDT含量/ppm0.000060.60.00640.0885.5(1)一般来说在受DDT污染的同一生态系统中,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中捕食者体内积累的DDT含量总是比被捕食者体内积累的DDT含量高,这是生物常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生的生物________现象。(2)该生态系统中的A、B、C、D、E几种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请写出它们所组成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一开始是从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________能开始的。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可能是生物________。根据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你认为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可能是生物________________。26.下图表示我国南方的一种新型的“桑—蚕—气—鱼”农业模式,该模式将蚕沙(蚕粪)、人畜粪便、枯枝败叶等投入沼气池发酵制成沼气,用沼渣喂鱼及为桑树施肥,获得了鱼、蚕、桑、气的全面丰收。请分析回答:(1)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由生产者与________者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的关系形成。“桑—蚕—气—鱼”是不是一条食物链?________。(2)上图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它通过________作用固定光能,合成有机物;而分解者是腐生的____________,它对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起着重要作用。11\n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第一讲 认识生物与环境【广东真题】1.D 解析:青苔属于苔藓植物,具有生命,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2.D 解析:动物能自由运动,但植物不能;病毒是生物,但无细胞结构;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获得营养,但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是靠捕食获得营养。3.D 4.C5.D 解析: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的营养物质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使岩石环境改变,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6.B 7.A8.A 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主要有竞争、合作、捕食、共生、寄生等关系,本题中的薇甘菊与当地植物争夺阳光和养料,两者属于竞争关系。9.B【提升训练】1.C 解析:植物属于生物,但一般不能运动;病毒也是生物,但它没有细胞结构;生物都可以生长繁殖,说明生物具有能生长和繁殖的基本特征;陆生生物不需生活在水中。2.B 3.D 4.B5.D 解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6.C 7.C 8.B9.D 解析:干旱的沙漠中,骆驼刺地下根系发达,是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10.B 解析:莲藕的茎和叶柄中空是对水生生活的适应,而其余三项均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1.C 解析:“水葫芦”被引进种到新环境后能快速蔓延,说明其能适应环境;“水葫芦”的快速生长威胁到了其他生物的生存,说明其能影响环境。12.D 13.C14.A 解析:水体中过量的浮游生物会导致水质恶化,是浮游生物对水质造成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5.A 解析:藏羚羊是营群居生活的动物,个体之间存在着互助关系。但由于种群繁衍的需要,在繁殖发情期,雄性个体之间会相互斗争。16.B 17.B 18.B19.D 解析:昆虫的外骨骼与干旱环境相适应,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20.D 解析:白化苗的叶变为白色,失去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会因为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21.B22.C 解析:红树林生活在海滩淤泥中,其根系发达,才能适应这一环境;不要误以为红树林根系发达,是由于其所处环境造成的。23.C24.D 解析: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25.(1)①> ②< ③< ④> ⑤< (2)影响26.(1)生物 (2)影响和改变 (3)B A27.(1)环境影响生物 (2)生物影响环境(3)水 干旱 鳃 生物适应环境第二讲 生态系统【广东真题】1.C11\n2.C 解析: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为消费者,比如蚯蚓,蚯蚓能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为无机物,所以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3.D 解析:南极地区气候寒冷,分解者少,分解能力低,故需要将垃圾带离南极。4.B5.A 解析:数食物链应按一定顺序,不易漏数或重数。本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绿色植物→兔→鹰;绿色植物→食草鸟→鹰;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青蛙→蛇→鹰,共3条。6.C 解析:在一条食物链中,起始环节是生产者,后面是各级消费者。7.(1)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某种鱼类及浮游植物→某种鱼类(2)① (3)生物群落8.(1)生产者 分解者 (2)水 无机盐(顺序可调换)(3)有机物9.D【提升训练】1.C 2.D3.D 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4.A 5.C 6.C 7.C8.D 解析: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9.C 解析: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10.B 11.D12.D 解析:生态系统除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的生物部分外,还有非生物部分,主要指空气、光、水、温度等。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生物的营养级越高,生物获得的能量就越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13.B 解析:微生物能将凋落的花瓣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再次被植物吸收利用合成有机物,促进了物质循环。14.B 15.B16.C 解析: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的层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但在同一个层级相差不大。17.B 解析:大量捕杀青蛙,使稻蝗的数量增加,水稻的数量减少,水稻减少使田鼠因缺乏食物而减少,所以蛇也减少;另外大量捕杀青蛙也导致蛇因缺乏食物而减少。18.C 解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19.C 解析: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较少,且以农作物为主,人的作用突出,一旦失去了人的管理,作物产量将降低,农田生态系统将被破坏,所以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小。20.D 解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一限度生态系统不仅遭到破坏,且很难恢复原样。21.C 解析:人工林往往树种单一,致使其中的食物链与食物网简单,一旦某种生物大量减少,例如食虫鸟减少,导致害虫大量繁殖,就容易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失去平衡。22.B 解析:热带雨林的结构最复杂,生物种类最多,所以自我调节能力最强。23.(1)甲→丙→乙 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2)1500(3)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平衡)(4)①取自水库其他地方的优质水 ②等量的鱼 ③若甲盆中鱼大量死亡,则说明调查结果正确,否则调查结果不正确24.(1)青草 消费者 (2)5 (3)昆虫(4)猫头鹰 (5)细菌 真菌 分解者(6)相对稳定 自我调节能力解析:(3)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大量捕杀青蛙后,昆虫由于天敌减少、食物充足会大量繁殖而数量增多。11\n25.(1)富集 (2)B→D→A→C→E(3)太阳 B E26.(1)消费 吃与被吃 不是(2)桑 光合 细菌和真菌 物质循环1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1:12:43 页数:11
价格:¥3 大小:188.8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