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二轮专题
>
北京市朝阳区2022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朝阳区2022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6
2
/26
剩余2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北京市朝阳区2022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1分)(2022•朝阳区一模)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变质B.水遇冷结冰 C.夏季柏油路面“变软”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食物腐败变质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水遇冷结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夏季柏油路面“变软”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1分)(2022•朝阳区一模)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 A.蔬菜B.米饭C.肉类D.牛奶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B、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C、肉类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D、牛奶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1分)(2022•朝阳区一模)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牛奶豆浆冰水糖水26\nA.B.C.D.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B、豆浆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C、冰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不是溶液.D、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1分)(2022•朝阳区一模)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 A.核外电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质子数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可知,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一般金属元素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元素得到电子,从而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即在化学变化中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解答:解: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少于4个时,容易失去电子;多于4个少于8个时,容易获得电子;最外层为8个电子时,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稳定.故选C点评: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核外电子的得失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5.(1分)(2022•朝阳区一模)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NaClB.MnO2C.NaOHD.H2SO4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依据此条件可解答.解答:解:A、NaCl不含有O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MnO2中只有Mn、O两种元素,且含有O元素,则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NaOH中有Na、H、O三种元素,则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D、H2SO4中有H、O、S三种元素,则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较简单,学生应深刻理解氧化物的概念,能够把握概念的要点来判断氧化物.26\n 6.(1分)(2022•朝阳区一模)下列气体中,有剧毒的是( ) A.N2B.O2C.COD.CO2考点: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根据常见的气体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是无毒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错误,B、氧气具有助燃性和供给呼吸的化学性质,氧气是无毒的,故B错误,C、一氧化碳会和人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使血红蛋白失去与氧结合的能力,人因缺氧而死亡,故C正确,D、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会使人窒息死亡,但二氧化碳是无毒无味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常见气体的毒性. 7.(1分)(2022•朝阳区一模)能与无色硝酸银溶液反应,使溶液变为蓝色的金属是( ) A.铝B.铁C.铜D.银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铜盐溶液为蓝色.解答:解:A、铝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硝酸铝溶液为无色,故A错误;B、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亚铁的水溶液为浅绿色,故B错误;C、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硝酸铜溶液为蓝色,故C正确;D、银不与硝酸银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8.(1分)(2022•朝阳区一模)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 A.供给呼吸B.用作气体肥料C.用于灭火D.生产碳酸饮料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冷藏食品、人工降雨、制作饮料、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等.根据我们所了解的这些,分析各个选项的正确与否.解答:解:A、供给人呼吸的是氧气,而不是二氧化碳,故A的说法不正确,可选;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植物的生长,因此,二氧化碳常被称为气体肥料,故B的说法正确,不可选;26\nC、液态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故C的说法正确,不可选;D、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碳酸,增大压强会溶解的更多,故D的说法正确,不可选;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作用,并把化学知识融入生活,使学生了解了化学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9.(1分)(2022•朝阳区一模)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复合肥是( ) A.CO(NH2)2B.KClC.Ca(H2PO4)2D.KNO3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酸碱盐的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说明土壤中缺乏钾元素和氮元素.A、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B、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错误;C、磷酸二氢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D、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种或哪几种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10.(1分)(2022•朝阳区一模)下列物品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羊毛衫B.塑料盆C.不锈钢餐具D.玻璃杯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有机合成材料是指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可根据定义进行解答.解答:解:A.羊毛衫属于天然纤维;B.塑料盆是塑料制品,是合成材料.C.不锈钢餐具是金属合金,属于金属材料;D.玻璃杯属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B.点评:注意记忆常见的合成材料,主要有三大类: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要和天然纤维、橡胶区分. 11.(1分)(2022•朝阳区一模)下列突发事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看26\nA.B. C.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房间着火,立即开窗通风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防止触电的情况判断.B、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C、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灭火.D、根据氧气有助燃的性质分析.解答:解:A、根据防止触电的情况判断,用水浇灭容易导致触电,故此选项错误.B、煤气是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故此选项错误.C、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灭火,故此选择正确.D、房间着火,立即开窗通风,会使火势在氧气的作用下,更加凶猛,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 12.(1分)(2022•朝阳区一模)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气体的成分判断,: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惰性气体等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可以分离出来并用于医疗急救,故A正确;B、空气中含有惰性气体,可以分离出来用于焊接保护气,故B正确;C、空气的主要成分就是氮气,氮气不活泼,较稳定,可以分离出来用作食品防腐剂,故C正确;D、空气没有氢气,无法分离,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的组成,根据已有知识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13.(1分)(2022•朝阳区一模)某矿石样本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26\n A.CaCl2B.SiO2C.H2OD.FeS考点: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矿石所含有的元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该矿石中不含有氯元素,故不可能含有氯化钙,故A错误;B、该矿石中含有硅元素和氧元素,可能含有二氧化硅,故B正确;C、该矿石中不含氢元素,不可能含有水,故C错误;D、该矿石中不含有铁元素,不可能含有硫化亚铁,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与组成的物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元素守恒进行. 14.(1分)(2022•朝阳区一模)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取一定量粗盐B.溶解C.过滤D.蒸发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溶解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取用粗盐时,应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用药匙取粗盐,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溶解粗盐要在烧杯中进行,为了加速粗盐的溶解,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且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在蒸发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5.(1分)(2022•朝阳区一模)溶洞中存在的反应:CaCO3+CO2+H2O→(CaHCO3)2此反应属于( )26\n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反应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一变多;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CaCO3+CO2+H2O→(CaHCO3)2是三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解答:解:A、三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B、分解反应是一变多,故选项错误;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要牢记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并会理解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6.(1分)(2022•朝阳区一模)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的是( ) A.空气能被压缩﹣﹣分子体积可以变小 B.甘蔗甜,苦瓜苦﹣﹣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结冰的水不能流动﹣﹣0℃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 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质量小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空气能被压缩是因为是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B、甘蔗甜,苦瓜苦,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C、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结冰的水不能流动,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B.点评:26\n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1分)(2022•朝阳区一模)奥司他韦(C16H28N2O4)可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起到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下列对奥司他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分类角度看:属于有机物 B.从量的角度看: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0.5% C.从组成角度看: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D.从结构角度看: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8:14:1: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奥司他韦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奥司他韦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奥司他韦(C16H28N2O4)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奥司他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00%=9.0%,故选项说法错误.C、奥司他韦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1个奥司他韦分子是由16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则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16:28:2:4=8:14:1:2,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1分)(2022•朝阳区一模)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各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性质与用途B.能源与环境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使用氢能源﹣﹣无污染使用乙醇汽油﹣﹣无污染C.物质的鉴别D.营养与健康软水和硬水﹣﹣肥皂水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灼烧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牛奶保鲜﹣﹣加大量防腐剂26\n A.AB.BC.CD.D考点:氧气的用途;硬水与软水;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氧气的助燃性、熟石灰成碱性分析;B、根据氢气和乙醇汽油的燃烧特点分析;C、根据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和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时气味不同分析;D、根据防腐剂多了不利于人体健康分析.解答:解:A、氧气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可做燃料,故A错;B、使用乙醇汽油也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空气,是可以减少污染,并不是无污染,故B错;C、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是使用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灼烧时气味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牛奶保鲜不能加大量防腐剂,防腐剂多了不利于人体健康,故D错.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考查必是热点之一. 19.(1分)(2022•朝阳区一模)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B.生锈的铁钉放入无色稀硫酸中溶液变黄色 C.未密封保存的烧碱遇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D.水通电时正极产生的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电解水实验;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浓盐酸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烧碱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水通电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会出现大量白雾,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因此生锈的铁钉放入无色稀硫酸中溶液变黄色,故选项说法正确.26\nC、未密封保存的烧碱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未密封保存的烧碱遇足量稀盐酸时有气泡冒出,故选项说法正确.D、水通电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不是氢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区别. 20.(1分)(2022•朝阳区一模)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事实结论A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B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C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也一定为6D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H2O该物质一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A.AB.BC.CD.D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原子的定义与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A、空气中含有氧气,但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酸碱盐的溶液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C、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错误;B、某些溶液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例如氯化钠溶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选项错误;C、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也一定为6,故选项正确;D、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H2O,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1.(1分)(2022•朝阳区一模)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溶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氨水的pH大于7 B.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 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26\n D.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氨水的酸碱性考虑;B、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定义考虑;C、根据分子的特点考虑;D、根据实验现象考虑分子运动的快慢.解答:解:A、氨水属于弱碱,所以氨水的pH大于7,故A说法正确;B、由图示现象可知变蓝得点要比变红的点多,说明氨分子运动速度比氯化氢分子运动得快,故B说法错误;C、分子是时刻在不断运动的,所以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故C说法正确;D、酸碱指示剂是指遇到酸和碱呈现不同颜色的物质,可以指示酸碱,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氨水的酸碱性,了解酸碱指示剂,知道分子特点和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运动快慢的方法. 22.(1分)(2022•朝阳区一模)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所含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二氧化锰氯化钠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B氯化钠溶液碳酸钠加入过量稀盐酸,加热蒸发C氯化钙溶液稀盐酸加入过量氢氧化钙,过滤D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加入适量的石灰水 A.AB.BC.C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氯化钠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除去过量的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碳酸钠能与适量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再过滤除去不溶物,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3.(1分)(2022•朝阳区一模)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6\n A.反应物中有单质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结构,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该反应中各分子个数比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而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故该图示可转化为如图的反应图示: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硫化氢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则反应方程式为3O2+2H2S2H2O+2SO2;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反应物中氧气属于单质硫化氢属于化合物;B、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C、由图示或方程式都可以看出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D、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2×(2+32):6×16=17:24;故选B点评: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4.(1分)(2022•朝阳区一模)化学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操作步骤为: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温②静置、测温③再加入试剂3,搅拌、测温、记录.得到以下数据:试剂1试剂2温度/℃溶解后温度/℃静置后温度/℃试剂3温度/℃混合后温度/℃26\n0.5g碳酸钠10mL水20.023.320.010mL盐酸(20%)20.023.70.5g碳酸氢钠10mL水20.018.520.010mL盐酸(20%)20.020.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碳酸钠溶水时放出热量 B.碳酸氢钠溶水时吸收热量 C.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时放出的热量更多 D.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考点: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根据表中数据碳酸钠溶解后温度为23.3℃大于开始时的20℃,可知碳酸钠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碳酸氢钠溶解后温度为18.5℃小于开始时的20℃,可知碳酸氢钠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温度为20.8℃,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温度为23.7℃,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放热更少.解答:解:A、由数据表,碳酸钠溶解后温度为23.3℃大于开始时的20℃,可知碳酸钠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故A说法正确;B、由数据表,碳酸氢钠溶解后温度为18.5℃小于开始时的20℃,可知碳酸氢钠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故B说法正确;C、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温度为20.8℃,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温度为23.7℃,故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更多,故C说法错误;D、对照试验要求只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都相同,故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数据,筛选信息的能力,会分析数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能较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5.(1分)(2022•朝阳区一模)下列选项的操作或反应所对应的曲线图正确的是( ) A.将饱和石灰水升温26\n B.一定量的锌粉与稀盐酸反应 C.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D.向等体积不同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中滴加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石灰水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考虑;B、根据锌与盐酸反应的特点考虑;C、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考虑;D、根据浓溶液与稀溶液的区别考虑.解答:解:A、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升温后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所以溶液质量减小,故A错;B、锌与盐酸反应时氢气是从零点开始的,故B错;C、由于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C错;D、浓碱溶液的pH值要比稀碱溶液的高,由于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所以消耗氢氧化钾的质量相同,但由于氢氧化钾的浓度不同,所以pH值变化有差异,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氢氧化钙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催化剂的特点,金属与酸反应的生成物变化.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26.(6分)(2022•朝阳区一模)钠元素对人类生命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1)如图所示,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2.99 .(2)钠元素广泛存在自然界中,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 ;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 NaHCO3 ;氯化钠在生活中常用于 调味品 .(3)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2+N2O=NaN3+NaOH+X,则X的化学式 NH3 .26\n(4)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生成两种单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N32Na+3N2↑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氯化钠与粗盐提纯;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由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信息分析;(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用途进行解答;(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来判断X的化学式.(4)根据信息判断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然后写出方程式.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设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2=0,解得x=+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氯化钠在生活中常用于调味品;(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确定气体X的化学式为:NH3;(4)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生成两种单质,应为Na、N2,即反应物是NaN3,生成物是Na、N2,条件是撞击,所以反应方程式为2NaN32Na+3N2↑.故答案为:(1)22.99;(2)+3;NaHCO3;调味品;(3)NH3;(4)2NaN32Na+3N2↑.点评:综合实验涉及知识面广,包括元素周期表有关知识、化合价计算、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高,符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是中考方向,对这类题目要重点训练. 27.(5分)(2022•朝阳区一模)能源、环境与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天然气 .(2)下列关于能源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 .A.汽油既是燃料,又是良好的溶剂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D.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充分(3)为防止二氧化碳过多排放到空气中,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图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26\n①捕捉室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②反应室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1)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2)A、汽油既是燃料,又是良好的溶剂;B、燃烧能放出一定的热量,但在不燃烧时有可能也会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是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之一;D、“蜂窝煤”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充分燃烧.(3)①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写出方程式;②根据图示信息和反应关系分析解答;解答:解:(1)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2)A、汽油是燃料,又是溶剂,故正确;B、燃烧能放出一定的热量,但在不燃烧时有可能也会放出热量,例如氧化钙溶于水同样会放出热量,故此选项错误;C、化学反应是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之一,电能核能等也是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故此选项错误;D、“蜂窝煤”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充分燃烧,故此选项正确.(3)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捕捉室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02+2NaOH═Na2C03+H20;②由题意可知,在捕捉室内吸收二氧化碳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分离室中加入氧化钙和Y溶液可以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钙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钙沉淀;故在反应分离室内发生的反应是生石灰与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故答案为:(1)天然气.(2)AD.(3)①CO2+2NaOH═Na2CO3+H2O.②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图示及书写方程式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根据流程图明确物质的制备过程,才能确定发生的化学反应,从而写出反应的方程式;该类题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8.(6分)(2022•朝阳区一模)海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26\n(1)海水中溶剂是 水 .(2)从海水中提取粗盐一般可采用 蒸发溶剂 方法.(3)如图1是特殊情况下使用的应急净水器.利用该净水器将2000g含氯化钠3%的海水暴晒4小时,收集到500g可饮用水,此时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4% .(4)利用氯化钠制备碳酸钠的同时可以得到氯化铵,下表为氯化铵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80溶解度/g29.433.337.241.445.850.455.260.265.6①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铵固体或改变温度,得到图2相应的溶液A~E.溶液D是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E中析出晶体 9.2 g.②将盛有溶液E的小烧杯放入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向大烧杯内加入NaOH固体,小烧杯内的固体溶解,原因是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得氯化铵的溶解度增大而溶解 .考点:海洋中的资源;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氯化钠与粗盐提纯.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根据溶质、溶剂的定义判断;(2)利用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晶的方法;(3)根据溶质质量不变计算;(4)①根据氯化铵固体在60℃、40℃是的溶解度分析计算;②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能放出热,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分析.解答:解:(1)海水中溶剂是水;(2)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所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一般可采用蒸发溶剂方法;(3)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4)①由氯化铵的溶解度表可知,在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5.2g,由图2的过程可知,D溶液是在100g的中溶解了氯化铵的质量是:40g+5g+10g=55g<55.2g,所以,D是不饱和溶液;由于在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45.8g,所以,D降温到4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55g﹣45.8g=9.2g;②将盛有溶液E的小烧杯放入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向大烧杯内加入NaOH固体,小烧杯内的固体溶解,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得氯化铵的溶解度增大而溶解.故答为:(1)水;(2)蒸发溶剂;(3)4%;(4)①不饱和;9.2;②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得氯化铵的溶解度增大而溶解.26\n点评: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掌握有关溶液的知识,能用来分析解决有关海水中提取物质的问题. 29.(6分)(2022•朝阳区一模)金属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如图1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B.化合物中铝元素通常显+3价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2)工业上用CO和赤铁矿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2Fe+3CO2 .(3)R是银白色金属,将稀盐酸分别加入到盛有金属Fe、R、Cu的试管中,只有Cu表面无现象;将FeSO4溶液中分别加入到盛有金属R、Cu的试管中,只有R表面有黑色物质析出,则金属H、Fe、R、Cu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R>Fe>H>Cu .(4)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下列关于溶液A中的溶质不合理的猜想及其理由是 猜想2,猜想②中无硝酸铜,说明Cu(NO3)2已与锌反应生成Cu,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所以有铜剩余时不可能存在硝酸银. .猜想1:只有Zn(NO3)2猜想2:Zn(NO3)2、AgNO3猜想3:Zn(NO3)2、Cu(NO3)2猜想4:Zn(NO3)2、AgNO3、Cu(NO3)2若“猜想1”成立,通过实验确定固体B的成分的方案是 取少量固体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固体B的成分是Zn、Cu、Ag的混合物,若无气泡产生则固体B的成分是Cu、Ag的混合物.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铝的性质、在地壳中的含量分析判断;(2)根据炼铁的原理写出反应的方程式;(3)根据金属与酸、盐的反应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4)根据铜能与硝酸银反应考虑是否存在硝酸银;只要是锌过量滤液中只含有硝酸锌,检验锌过量就是利用锌与酸反应来考虑;根据锌与酸的反应可以判断出固体B的成分.解答:解:(1)A.由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可知,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故A说法正确;B.由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可知,铝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是3,在反应中常失去3个电子,化合物中铝元素通常显+3价.故B说法正确;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C说法错误;26\nD.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D说法正确.(2)工业上用CO和赤铁矿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3)由题意可知,将稀盐酸分别加入到盛有金属Fe、R、Cu的试管中,只有Cu表面无现象;说明了Fe、R的活动性大于氢,Cu的活动性小于氢;由将FeSO4溶液中分别加入到盛有金属R、Cu的试管中,只有R表面有黑色物质析出,说明了R的活动性大于铁,Cu的活动性小于铁,综上所述可知,则金属H、Fe、R、Cu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R>Fe>H>Cu;(4)猜想1:当加入的锌粉时足量的,就能将溶液中银、铜的全部置换出来,溶液中只有Zn(NO3)2,故猜想1正确;猜想2:猜想②中无硝酸铜,说明Cu(NO3)2已与锌反应生成Cu,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所以有铜剩余时不可能存在硝酸银,也就是说只要有硝酸银时,一定也含有硝酸铜;故猜想②是错误的;猜想3:当加入的锌粉时不足量的,只能将溶液中银的全部置换出来,溶液中有Zn(NO3)2、Cu(NO3)2,故猜想3正确;猜想4:当加入的锌粉时较少的,只能将溶液中银的部分置换出来,溶液中有Zn(NO3)2、AgNO3、Cu(NO3)2,故猜想4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猜想1成立,说明锌把硝酸银、硝酸铜都反应完了,由锌与酸的反应可知,取少量固体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固体B的成分是Zn、Cu、Ag的混合物,若无气泡产生则固体B的成分是Cu、Ag的混合物.故答为:(1)C;(2)3CO+Fe2O32Fe+3CO2;(3)R>Fe>H>Cu;(4)猜想2;猜想②中无硝酸铜,说明Cu(NO3)2已与锌反应生成Cu,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所以有铜剩余时不可能存在硝酸银;取少量固体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固体B的成分是Zn、Cu、Ag的混合物,若无气泡产生则固体B的成分是Cu、Ag的混合物.点评: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对几种猜想正误的判断,要知道铜能与硝酸银反应,只要有一种金属剩余,则排在该金属后面的金属阳离子就不存在. 30.(7分)(2022•朝阳区一模)同学们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了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坐标图(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可用化合反应来制备B,且反应时放出大量热,B的俗称为 熟石灰或消石灰 .(2)E的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其原因是 吸水潮解,与二氧化碳反应变质 .(3)H、G均可与F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则G与F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4)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F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 NaOH或NaOH和Ca(OH)2 .(5)已知金属铝可与E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最轻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2NaOH+2H2O=2NaAlO2+3H2↑ .(6)A~M九种物质中能与F溶液反应的物质有 7 种.26\n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1)根据生石灰溶于水放热分析(2)根据氢氧化钠吸水性和与二氧化碳反应分析(3)根据铁有亚铁盐和铁盐分析(4)根据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分析(5)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及书写方程式的原则书写方程式(6)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解:(1)工业上可用化合反应来制备B,B是一种碱,且反应时放出大量热,在学过的物质中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因此B为熟石灰或消石灰,A为氧化钙.(2)E是一种碱,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因此E是氢氧化钠,因其在空气中会吸水潮解,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故质量增加(3)F是一种酸,H是单质,G是氧化物,HG都与酸反应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已知的元素中铁有+2和+3价,对应的盐有亚铁盐和铁盐,因此H是铁,G是氧化铁,G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4)B为氢氧化钙,在B溶液中加入D溶液产生沉淀,且D由氢氧化钠反应制取,因此D为碳酸钠,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的F(盐酸或硫酸)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碳酸钠没有剩余,氢氧化钙可能剩余,因此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5)金属铝可与E(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最轻的气体(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6)F是酸,A到M中能与酸发生反应的有A氧化钙,B氢氧化钙,C碳酸钙,D碳酸钠,E氢氧化钠,H铁,G氧化铁七种故答案为:(1)熟石灰或消石灰(2)吸水潮解,与二氧化碳反应变质(3)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4)NaOH或NaOH和Ca(OH)2;(5)2Al+2NaOH+2H2O=2NaAlO2+3H2↑(6)7点评:26\n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物质的鉴别、推断及其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31.(6分)(2022•朝阳区一模)如图A~F所示是初中化学中的六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2O2Fe3O4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2)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3)F装置的实验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4)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DE (填字母),请选择其中一项说明改进措施 A:将烧杯倒转后倒入澄清石灰水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空气组成的测定;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1)根据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该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2)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析;(3)根据实验现象分析;(4)通过所学知识分析每个实验能否达到目的.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为3Fe+2O2Fe3O4;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应在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6\n+Ca(OH)2=CaCO3↓+H2O;(3)因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因此F装置的实验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4)A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生成,因此不能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B能达到实验目的;C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导致装置内压强降低,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装置内,根据水进入的体积即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能达到实验目的;D因没有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E因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有很多,因此不能达到实验目的;F通过实验现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答案为:(1)3Fe+2O2Fe3O4;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2)CO2+Ca(OH)2=CaCO3↓+H2O;(3)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4)ADE;A:将烧杯倒转后倒入澄清石灰水.点评:回忆学习过程中所探究的实验,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对实验进行分析,考查对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掌握情况,难度较大. 32.(5分)(2022•朝阳区一模)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若装置Ⅰ中加入石灰石和过量稀盐酸,装置Ⅱ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打开a,关闭b,装置Ⅰ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固体减少有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关闭a,打开b,装置Ⅱ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液面上升,浑浊液体变澄清,有气泡冒出 .(2)若利用装置Ⅱ完成模拟合成氨气(N2+3H22NH3)过程中的气体混合实验.从装置Ⅱ右侧导管通入氮气,左侧导管通入氢气,则装置Ⅰ中加入的药品是 Zn和稀硫酸 ,装置Ⅱ中加入浓硫酸,则装置Ⅱ的作用有:① 干燥进入的气体 ;②使氮气和氢气充分混合;③通过观察 观察冒出气泡的速率 来控制气体的体积比,从而提高氮气和氢气的利用率.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1)根据石灰石和稀盐酸接触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分离反应就会停止分析.(2)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气体、气体进入装置Ⅱ中液体会有气泡分析.26\n解答:解:(1)打开a,关闭b石灰石和稀盐酸接触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关闭a,打开b生成的气体就将酸经过b压入装置Ⅱ,反应停止.故答案:固体减少有气泡产生液面上升,浑浊液体变澄清,有气泡冒出(2)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气体、气体进入装置Ⅱ中液体会有气泡,故答案:Zn和稀硫酸干燥进入的气体观察冒出气泡的速率.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所以,对化学实验不仅要认真观察,还应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33.(8分)(2022•朝阳区一模)课外小组同学用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1)实验准备查阅资料①过氧化钠能与水、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反应过程中均有氧气放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一种工业上制玻璃的原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2CO2═2Na2CO3+O2 .②CO2能与碳酸钠水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CO2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设计方案①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②老师指出,应在M点前增加下列 C 装置(如图2),才能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论.(2)实验过程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K1、K2关闭;②向装置中分别加入所需药品,写出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③实验时,先打开 K2 (填K1或K2),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处,一段时间后,关闭它,再打开另一个弹簧夹,再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处.④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始终不复燃.(3)实验分析①为观察到最终木条复燃,甲建议在Ⅲ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 除去未充分反应的CO2 ;②乙认为即使采纳甲的建议且最终观察到木条复燃,也不能证明CO2与Na2O2发生反应,原因是 水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 .(4)实验反思26\n丙同学认为:应进一步证明CO2与Na2O2反应生成新物质.他补充的实验是:取Ⅲ中反应后所得固体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证明有新物质生成.丁同学认为:丙同学实验时应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否则不能证明CO2与Na2O2反应,其理由是 Ⅲ中固体含有未反应完全的Na2O2,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O2,不能确认Na2CO3的存在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实验准备查阅资料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碳酸钠,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设计方案②盐酸和碳酸钙反应时可能会带出一部分氯化氢,为了使实验更准确应该在M点前加上一个除去氯化氢的装置,根据题给的信息可以知道,碳酸氢钠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可以在M点前添加C装置,可以据此解答该题;(2)实验过程②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装置Ⅰ中所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该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可以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根据实验目的可以知道,先通入干燥的二氧化碳,来判断干燥的二氧化碳是否能够和过氧化钠反应,所以打开的止水夹为K2,可以据此解答;(3)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当二氧化碳通过过氧化钠时,不可能全部反应,所以应该除去二氧化碳,再进行检验,可以据此解答该题;②根据查阅资料部分可以知道,水也能够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可以据此解答该题;(4)实验反思盐酸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所以不能根据产生气体就判断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1)实验准备查阅资料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设计方案②盐酸和碳酸钙反应时可能会带出一部分氯化氢,为了使实验更准确应该在M点前加上一个除去氯化氢的装置,根据题给的信息可以知道,碳酸氢钠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可以在M点前添加C装置;(2)实验过程②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装置Ⅰ中所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该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③根据实验目的可以知道,先通入干燥的二氧化碳,来判断干燥的二氧化碳是否能够和过氧化钠反应,所以打开的止水夹为K2;(3)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当二氧化碳通过过氧化钠时,不可能全部反应,所以应该除去二氧化碳,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是否产生了氧气;26\n②根据查阅资料部分可以知道,水也能够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所以不能判断是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发生了反应.(4)实验反思盐酸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所以不能根据产生气体就判断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故答案为:(1)查阅资料:①2Na2O2+2CO2═2Na2CO3+O2;设计方案:②C;(2)②CaCO3+2HCl═CaCl2+H2O+CO2↑;③K2;(3)①除去未充分反应的CO2;②水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4)Ⅲ中固体含有未反应完全的Na2O2,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O2,不能确认Na2CO3的存在.点评: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探究题,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或者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出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思考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利用控制变量法,通过设计对照实验(即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一个实验使用某一条件或者满足某一因素,另一个实验不使用或者不满足),来进行实验探究.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34.(3分)(2022•泉州)氮化铝(AlN)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得:Al2O3+N2+3C═2AlN+3CO,现欲制备12.3t氮化铝,需要参加反应的氮气(N2)质量是多少?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反应中氮化铝与氮气的质量关系,利用这一质量关系可由制得氮化铝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氮气的质量.解答:解:设至少需要参加反应的氮气的质量为xAl2O3+N2+3C=2AlN+3CO2882x12.3tx=4.2t答:至少需要参加反应的氮气的质量为4.2t.点评:本题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基础计算,在解答时需要注意计算过程的完整、正确的计算结果. 35.(3分)(2022•朝阳区一模)实验室用过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取50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是 5 g.(2)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时,还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稀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 .(3)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已知:CaCl2+Na2CO3=CaCO3↓+2NaCl)26\n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2)根据稀盐酸过量,故加入碳酸钠后首先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进行解答;(3)根据沉淀的最大质量可求出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然后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质量分数.解答:解:(1)由图可以看出,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是5g;(2)因稀盐酸过量,故加入碳酸钠后首先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若先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又与盐酸反应;(3)解:设原滤液中CaCl2的质量为xNa2CO3+CaCl2=CaCO3↓+2NaCl…(1分)111100x5g=x=5.55g故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00%=11.1%答: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11.1%.故答案为:(1)5;(2)稀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3)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11.1%.点评:此题是对物质的性质及图象识别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对图象有明确的认识,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6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燕山区2022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朝阳区2022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
北京市朝阳区2022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
2020-2021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高三化学一模试题(Word版带解析)
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高三化学下学期一模试卷(Word版附答案)
2022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朝阳区2022年中考地理二模试题(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8-25 20:50:07
页数:26
价格:¥3
大小:430.4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