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二轮专题
>
四川省宜宾市2022年中考语文第1编Ⅰ卷考点复习考点5修辞手法复习精练
四川省宜宾市2022年中考语文第1编Ⅰ卷考点复习考点5修辞手法复习精练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6
2
/6
剩余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考点五 修辞手法,真题回放【真题1】(2022宜宾中考)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浩荡离愁白日斜”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离愁”比作无边无际的流水,喻指愁绪的繁多、深广、延绵不绝。B.“沉鳞竞跃”“锦鳞游泳”“呷浪之鳞”均以鳞代指鱼,运用借代的修辞,使事物特点更突出,形象鲜明,语言优美。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了花、鸟人的感情,深沉地表达出诗人面对国家危亡、亲人离散的痛苦。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结构匀称。【解析】D项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是对偶句子。【答案】D【真题2】(2022宜宾中考)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比喻、排比)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比喻、对偶)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设问)D.“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象征)【解析】A.没有排比;C.反问;D.象征不是修辞方法。【答案】B【真题3】(2022宜宾中考)根据《西游记》《水浒》《童年》《简·爱》拟写的下联不准确的一项是( )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A.唐三藏跋山涉水求真经B.一丈青胆大心细赛英豪C.格列佛千辛万苦度童年D.夏洛蒂妙手慧心著经典【解析】C项中格列佛不是这四部名著里的人物。【答案】C【真题4】(2022宜宾中考)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飞流直下的瀑布,描写得奇特雄伟,气象万千。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环境的寂静凄清。C.要是你能够让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没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那么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做到?——此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安东尼奥对冷酷凶狠的夏洛克的愤怒。D.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6\n此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汉字与标点的喜爱之情。【解析】C.“设问”错,应为“反问”。【答案】C,知识举要一、初中常用修辞及作用1.比喻:(1)比喻的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是将复杂的事物比喻得简单形象,而不是反过来。(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②暗喻。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秋天的原野变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油画。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青春,是用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是用不灭的希望编织的彩虹;是用执著的信念筑成的铜墙铁壁。(3)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答题模式一般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了……,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情感。(4)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像”“仿佛”等词,但不是比喻句。如:她的样貌像极了她姐姐。(同类比较)他铁青着脸,好像哭过了一样。(表示猜测)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表示想象)这个时代有很多人堪称青少年学习的楷模,像孙家栋、支月英、梁益建等。(表示列举)2.比拟:(1)比拟的特点: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把抽象的概念当做人或物,或者把人当做物、把此物当做彼物来描写。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把物当人来写)。例如:太阳的脸红起来了。②拟物(把人当物写、把甲物当乙物)。例如(把人当物来写):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例如(把甲物当乙物):火山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咆哮!(3)比拟的作用:正确运用比拟,增加了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可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答题模式一般为:运用比拟的修辞,将……拟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留下了……的印象或感受,表达了……的情感。3.夸张:(1)夸张的特点: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漫天浮夸,要给人以真实感。(2)夸张的种类:①扩大夸张。例如:他现在饿得能吃下一头牛。②缩小夸张。例如:抬头望见巴掌大的天。③超前夸张。例如:李医生医术高明,给人看病,药方还没开,病就好了三成。(3)夸张的作用: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答题模式一般为:引用了夸张的手法,把……夸大(或缩小)为……,鲜明地突出了……的特点,6\n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4.对比:(1)对比的特点:也称“对照”。把两种互相对立或矛盾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并举出来加以比较,形成对照。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2)对比的作用: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显出来,更为鲜明、突出。答题模式一般为:运用对比,将……与……作比较,鲜明地突出了事物……的特点。5.排比:(1)排比的特点: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2)排比的种类:①成分排比。例如: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②句子排比。例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3)排比的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答题的一般模式为: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增强了句子的气势,突出强调了……的主题,更加深刻地表达了……的情感。6.反问:(1)反问的特点是“无疑而问”“答在问中”,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打感叹号。(2)反问的形式有两种: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难道会有人说这事是对的?②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3)反问的作用: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答题的一般模式为:运用反问,使表达感情色彩更加鲜明突出。7.设问:(1)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2)设问的作用: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答题的一般模式为:运用设问,启发读者思考,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强调了……的主旨或情感。8.借代:(1)借代的特点: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人或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2)借代的种类:①特征代本体。例如: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②标志代本体。例如:对面走来几个红领巾。③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④绰号代本人。例如:“小黑熊”,去烧火!⑤专名代泛称。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⑥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⑦部分代整体。例如:小钢牙狼吞虎咽地吃起来。(3)借代的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答题的一般模式为:运用借代,以……代……,达到……的效果,使形象更加突出、鲜明、生动。(4)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不同点:①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②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借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是相似的关系。③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9.对偶:(1)对偶的特点: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6\n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的排列在一起。(2)对偶的种类:①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对偶形式。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②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和宽对。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③按结构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3)对偶的作用:①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②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4)对联常识:对联又称对子、春联等,是一种对偶文学。其特点是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一般仄声收尾为上联,贴在右边;平声收尾为下联,贴在左边。例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下联字数相同、句子结构相同、意义相关。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两种互不相关的事物相互为用。上联“耳”为仄声,下联“心”为平声,平仄协调。10.引用:(1)引用的特点:在说话和行文中,引入现成的语句(包括诗文、成语、谚语等),借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叫做引用。(2)引用的种类:①直接引用原话,在形式上注明,或者加上引号的。例如: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②间接引用,不注明出处,也不加引号,直接把原话融合在自己的话里,或者只引原话的大意。③仿写引用,仿用原话的形式,保留一部分原话,另外换上某些新词。(3)引用的作用:①语言凝练,言简意明。②形象鲜明,增强表现力。(如说明文中引用诗文)③加强真实性。(如引资料)④起证明作用。(如引名人名言或格言等作理论论据)11.反复:(1)为了强调某种思想,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2)反复的种类:①连续反复,例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②间隔反复,例如: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3)反复的作用:①突出思想,渲染感情。②富有音乐性,加强节奏感。(4)反复与排比的区别:排比着眼于结构相似,语气一致,多项并举,一般要求三个及以上;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的重复,两个亦可。12.反语:(1)反语的特点:即“说反话”,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多数是表示讽刺嘲弄的。在一定条件下,它比正说更有力量,有特殊的表达效果。(2)反语的种类:①讽刺反语:是为了揭露、批判、讽刺、嘲弄,表达贬义的反语,是通常所见的用法。例如: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②风趣反语:是为了风趣、幽默、诙谐而说的反语,字面表达的是贬义,实际上是表达褒义,或因情深难言,或因避嫌忌说,并不包含讽刺嘲弄之意。例如: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3)反语的作用:运用反语可以使语言有变化,不死板,生动有趣,增强说话或文章的幽默风趣感。6\n二、方法指点1.仔细观察,正确判断,要结合语言环境进行分析。2.多找异同点,善于发现细微区别。3.不要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要灵活使用。4.仿写句子,要观察例句句式、修辞、词性、结构、内容、字数等特点,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考点链接1.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__醉翁亭里(中)__欧阳修__与民同乐__。2.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A.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夸张)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C.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反语)D.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解析:A.是比喻。3.九年级(1)班以“我是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普法活动我宣传】活动中,班级进行《环保法》普法宣传,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定一则宣传语。__示例一:《环保法》,美好家园的守护神。示例二:增强环保法律意识,守卫人类美好家园。__4.下列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要压倒雷声,唱亮昏暗——我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美的声音。它的歌声在那时而铅灰,时而艳紫的天空的烘托下像一道灿烂的银光在闪闪辉耀。__拟人;比喻;通感。__5.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B.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山、沂山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山、沂山”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C.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中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D.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记录青春?是厚积薄发还是庸庸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解析:D项,“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问句,因为有“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这个选择作答案,所以D句可以看作两个问句。应改为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15.【文化助阵】 晓雪同学为小明制作的小面拟写了一则广告语,请对这则广告语加以评析。广告语:麻辣当前,岂能面不改色;香飘万里,安能端坐如山评析:__反问、夸张、比喻、对偶(宽对)多种修辞手法的应用生动有力的凸显了小面麻麻辣香的特色及其诱惑不可阻挡。__16.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6\nA.他们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运用比喻,把他们比作高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朴实,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设问,先提出疑问,再回答“我”是因为喜悦而“常含泪水”,强烈地表达了“我”的激动之情。)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运用拟人,将“薄雪”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阳光下“薄雪”呈现出了淡粉色的美丽情态。)D.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运用反复,使用两个“好一个”,强烈地表达了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解析:B.“我”是因为对土地爱得深沉而“常含泪水”,表达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17.“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36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中的许多计谋是借助比喻定名的。下列计谋的定名都借助了比喻的一项是( C )A.远交近攻 顺手牵羊 反客为主B.围魏救赵 以逸待劳 偷梁换柱C.打草惊蛇 浑水摸鱼 调虎离山D.暗渡陈仓 金蝉脱壳 欲擒故纵18.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B )①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②丝瓜似乎心里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③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④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桓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A.①排比 ②对偶 ③比喻 ④似人B.①比喻 ②拟人 ③对偶 ④排比C.①拟人 ②排比 ③比喻 ④对偶D.①比喻 ②排比 ③对偶 ④拟人解析:①句中的“鸟窝,宛如……蘑菇”是比喻;②句中把“丝瓜”当作人来写,是拟人;③句是对偶;④句中“听到……,看到……,闻到……”构成排比。19.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B )A.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B.隔壁教室里好像是李老师在上课。C.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D.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互文等。其中比喻包括暗喻、明喻、借喻,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学生要明确其各自特点,并加以判断。A.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B.没有用修辞手法;C.采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D.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6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宜宾市2022年中考语文第2编Ⅱ卷考点复习考点6作文复习精练
四川省宜宾市2022年中考语文第2编Ⅱ卷考点复习考点5议论文阅读复习精练
四川省宜宾市2022年中考语文第2编Ⅱ卷考点复习考点2古诗词默写复习精练
四川省宜宾市2022年中考语文第2编Ⅱ卷考点复习考点1古诗词鉴赏复习精练
四川省宜宾市2022年中考语文第1编Ⅰ卷考点复习考点8名著阅读复习精练
四川省宜宾市2022年中考语文第1编Ⅰ卷考点复习考点7文化文学常识复习精练
四川省宜宾市2022年中考语文第1编Ⅰ卷考点复习考点6标点符号和语法辨析复习精练
四川省宜宾市2022年中考语文第1编Ⅰ卷考点复习考点4蹭辨析复习精练
四川省宜宾市2022年中考语文第1编Ⅰ卷考点复习考点3词语运用复习精练
四川省宜宾市2022年中考语文第1编Ⅰ卷考点复习考点1考点1字音辨析复习精练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8-25 20:48:17
页数:6
价格:¥3
大小:35.4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