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历年真题
>
江苏省南京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1
2
/21
剩余1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江苏省南京市2022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1.(1分)(2022•南京)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B.石蜡熔化C.水的电解D.干冰升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石蜡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水的电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和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干冰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1分)(2022•南京)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木炭B.甲烷C.硫粉D.红磷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根据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进行解答:描述实验现象应该根据燃烧的火焰颜色、产物等进行描述.解答:解:A、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气体,故A不符合;B、甲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气体,故B不符合;C、硫粉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不符合;D、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纯属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只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不难回答,但要注意描述现象一定要言简意赅. 3.(1分)(2022•南京)氦气中氦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0C.﹣2D.﹣1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21\n分析: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氦气属于单质,故氦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4.(1分)(2022•南京)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读液体体积B.称量固体C.过滤D.加入大理石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固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D、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较长部分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装大理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1分)(2022•南京)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蒸馏水B.氯化钠C.金刚石D.C60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气态非金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21\n解答:解:A、蒸馏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D、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1分)(2022•南京)下列物质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 ) A.水B.油脂C.铅D.维生素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六大营养素的种类判断.人体内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水、无机盐.解答:解:人体内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水、无机盐,上述物质中的铅不属于六大营养素.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只要记住了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的种类即可解答. 7.(1分)(2022•南京)下列物质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能使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硝酸铵B.氢氧化钠C.生石灰D.氯化钠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其中生石灰是由于和水反应放出热量,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硝酸铵溶于吸热.解答:解:A、硝酸铵溶于吸收热量而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故A正确;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B错误;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C错误;D、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1分)(2022•南京)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 A.硝酸钠B.氯化钾C.硝酸铵D.磷酸二氢铵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21\n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硝酸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B、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C、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D、磷酸二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9.(1分)(2022•南京)下列是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呈酸性的是( ) A.胰液7.5~8.0B.胆汁7.1~7.3C.血浆7.35~7.45D.胃液0.9~1.5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显碱性.B、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显碱性.C、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D、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10.(1分)(2022•南京)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都能够促进燃烧;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判断灭火的方法.解答:解: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合理.B、氧气的密度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不合理.C、清除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是与“火上浇油”的说法相反.不合理.D、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不合理.21\n故选:A.点评:“火上浇油”的含义很丰富,本题要求用化学知识解释,只能根据字面意思解释了. 11.(1分)(2022•南京)2022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下列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 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考点:常见的溶剂;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分析;B、根据鉴别软水和硬水的方法分析;C、根据水体的污染源分析;D、根据水的净化过程及得到水的组成分析.解答:解:A、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故A说法正确;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故B说法正确;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故C说法正确;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得到的水,水中还含有许多可溶物,属于混合物,不是纯水.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水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如水的组成及水电解实验、性质、用途、硬水和软水、节约水资源、水污染及防治等内容,在中考中出现机率很高. 12.(1分)(2022•南京)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符号位Hg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0D.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g21\n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Hg,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汞,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0,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其核内质子数为80,而不是中子数为80,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3.(1分)(2022•南京)2022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如图所示.有一种“砳砳”的外用材料是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涤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B.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C.羊毛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D.可以用燃烧的方法来区分羊毛和涤纶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依据羊毛与涤纶的成分以及两者燃烧时的气味不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羊毛是天然的蛋白质组成的纤维,属天然纤维;B、涤纶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物质,是合成纤维;C、羊毛的成分是天然的蛋白质;D、羊毛燃烧会有焦羽毛味,而涤纶没有,所以可以用燃烧的方法来区分羊毛和涤纶;故选B点评:21\n此题是对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考查,只要对其分类组成及性质有较全面的了解即可顺利解题. 14.(1分)(2022•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H+、B.Na+、Ca2+、 C.K+、、H+D.H+、Cl﹣、OH﹣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H+、HCO3﹣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Ca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D、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15.(1分)(2022•南京)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可能是单质 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21\n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也不是催化剂.解答:解: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后质量分数减小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分数增大的物质是生成物,由图中物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可知,甲和乙的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丙物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是生成物,而丁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丁物质可能是催化剂;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和乙物质反应生成了丙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丙物质属于化合物.错误.B、研究表明,有些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参加了化学反应,如果丁物质是催化剂,也可能参与了化学反应.错误.C、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正确.D、应该是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甲物质和乙物质没有完全反应.错误.故选:C.点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没有参与反应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有二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6.(2分)(2022•南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生锈的菜刀浸泡在食盐水中,可除去其表面的铁锈 B.通过相互刻画的方法,发现铜片的硬度比黄铜片大 C.淬火后的缝衣钢针不能弯曲 D.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金属氧化物不能和盐反应;两种物质相互刻划时,痕迹明显的物质硬度较小;钢淬火后的强度、硬度进一步提高;显酸性的物质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也能够和碳酸盐反应.解答: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不能和食盐反应,所以不能用食盐水除铁锈.错误.B、通过相互刻画的方法,发现铜片的痕迹比黄铜的痕迹明显,说明铜片的硬度比黄铜片的硬度小.错误.C、淬火后的缝衣钢针,硬度和强度都提高了,不能弯曲.正确.D、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显酸性,能和水垢中的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从而除去水垢.正确.故选:CD.点评:某些物质经过处理后,性质发生了改变,例如铜制成合金黄铜后,硬度增大;金属淬火后硬度、强度提高.21\n 17.(2分)(2022•南京)据报道,“毒淀粉”是在淀粉中添加了对人体有害的马来酸(C4H4O4).马来酸是无色晶体,能溶于水.下列关于马来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马来酸属于氧化物 B.马来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C.马来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5%的马来酸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6%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B、根据马来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D、5%的马来酸溶液中含有90%的水,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88.9%,则马来酸溶液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0%×88.9%=80%,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马来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马来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马来酸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4=48,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4=4,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4=64,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错误.D、5%的马来酸溶液中含有90%的水,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88.9%,马来酸溶液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0%×88.9%=80%,马来酸中还含有氧元素,故5%的马来酸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80%,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2分)(2022•南京)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1\n 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 B.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t1℃时,甲的溶解度进行计算;B、根据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分析计算;C、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分析;D、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解答:解:A、由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由溶解度的意义可知,在6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故A说法不正确;B、由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在升高温度时,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液都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说法正确;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故C说法正确;D、由于在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所以,在降温至t1℃时,不一定都有晶体析出.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会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解决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9.(2分)(2022•南京)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CaCO3固体(CaO固体)﹣﹣高温煅烧 B.N2气体(O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CO气体(CO2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KCl溶液(CaCl2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21\n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aCO3固体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分,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CaCl2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0.(2分)(2022•南京)下表所示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物质选项甲乙丙丁ACO2CaCO3H2OO2BNaOHNaClCO2Na2CO3CH2O2H2OO2MgODCaOCa(OH)2H2OCaCl2 A.AB.BC.CD.D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根据各组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变化规律,分析各组物质间能按转化关系图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一组;通过列出具体的反应,可以使分析和判断变得直观、简单.解答:解: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能一步得到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能一步得到水,水通电分解能一步得到氧气,氧气和碳反应能得到二氧化碳.故A符合题意;B、由于氯化钠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得到二氧化碳.故B不符合题意;C、由于氧化镁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得到过氧化氢.故C不符合题意;D、由于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得到过氯化镁.故D不符合题意.21\n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转化关系的分析判断,物质性质的熟练应用,物质转化关系的反应条件选择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21.(10分)(2022•南京)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b 集气瓶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字母).(3)写出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Zn+H2SO4=ZnSO4+H2↑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D (填字母).(4)若要配置245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 13.6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 量取 、混匀、冷却至室温装瓶并贴上标签.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据常用仪器回答;(2)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并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3)据锌和稀硫酸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据氢气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4)用水稀释浓溶液成稀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据此列等式计算,并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分析解答.解答: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酒精灯和集气瓶;(2)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3)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难溶于水,所以还可用排水法收集;(4)根据配制前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变,设需要98%浓硫酸溶液的体积为V,则有:245g×10%=98%×1.84g/cm3×V,解得V=13.6mL;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浓硫酸和水,然后混匀、冷却至室温装瓶并贴上标签;故答案为:(1)酒精灯;集气瓶;21\n(2)2KMnO4K2MnO4+MnO2+O2↑;A;(3)Zn+H2SO4=ZnSO4+H2↑;D;(4)13.6;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量取.点评:发生装置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进行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进行选择,此外,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氧气的反应原理,溶液配制的相关知识,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22.(3分)(2022•南京)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Fe+2O2Fe3O4 .(2)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能用作高效催化剂.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粉,其流程如图所示:①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实验中通入N2的目的是 防止生成的纳米级铁粉被氧化 .②写出Ⅱ中H2还原FeCl2置换出铁的化学方程式 H2+FeCl2Fe+2HCl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解答;(2)根据题干可知,生成纳米级Fe粉是由氢气高温还原氯化亚铁得到的,以及在高温下生成的铁易被氧气氧化,故需要使用保护气.解答:解:(1)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2)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铁易被氧气氧化,故需要使用保护气,防止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自燃;在高温的条件下,H2与FeCl2反应,可生成纳米铁粉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H2+FeCl2Fe+2HCl;故答案为:(1)3Fe+2O2Fe3O4;(2)防止生成的纳米级铁粉被氧化;H2+FeCl2Fe+2HCl.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铁的有关性质,完成此题,可以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和已学的铁的有关性质进行解答.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23.(8分)(2022•南京)现有八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A、活性炭B、酒精C、熟石灰D、聚乙烯塑料E、钛合金F、石墨G、小苏打H、一氧化碳(1) D 可用于制食品包装袋(2) F 可用于制铅笔芯21\n(3) E 可用于制造人造骨(4) C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5) A 可用于吸附冰箱内的异味(6) H 是有毒气体(7) G 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8) B 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考点:塑料及其应用;一氧化碳的毒性;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聚乙烯塑料可用于制食品包装袋;石墨很软;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一氧化碳有毒;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酒精具有可燃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聚乙烯塑料可用于制食品包装袋.(2)石墨很软,可用于制铅笔芯.(3)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4)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5)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用于吸附冰箱内的异味.(6)一氧化碳有毒,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7)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8)酒精具有可燃性,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故答案为:(1)D;(2)F;(3)E;(4)C;(5)A;(6)H;(7)G;(8)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4.(7分)(2022•南京)2022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 石油 和天然气等.(2)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D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PM2.5D、氮气(3)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①D烧杯中 下层 (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大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②B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 碳酸 ;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21\n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综合实验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分析:石油、煤、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物质的性质;显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显碱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规范性.解答:解:(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故填:石油.(2)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PM2.5都属于空气污染物,而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故填:D.(3)①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填:下层;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②B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B中有显酸性的物质的生成,显酸性的物质是碳酸,碳酸是由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故填:碳酸.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物质﹣﹣碳酸钙,同时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填:CO2+Ca(OH)2═CaCO3↓+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三是写上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有“↑”或“↓”. 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25.(4分)(2022•南京)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图中某些转化步骤及生成物未列出):(1)尿素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无 (填“有”或“无”)刺激性气味.(2)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及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H2OCO+3H2 .21\n(3)分离出氨后,可循环利用的两种物质是 氮气 、 氢气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1)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能生成氨气,尿素中没有铵根离子,进行分析;(2)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3)根据生产流程图中所涉及的物质的来源和去向回答.解答:解:(1)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能生成氨气,尿素中没有铵根离子,不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所以尿素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无刺激性气味生成;(2)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用观察法配平,反应条件是高温和催化剂,所以方程式是:CH4+H2OCO+3H2;(3)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在前面反应中是反应物,在后面的反应中是生成物,分析生产流程图中所涉及的物质的来源和去向发现,N2和H2是循环利用的物质.故答案为:(1)无;(2)CH4+H2OCO+3H2;(3)氮气;氢气.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要知道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能生成氨气,熟悉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6.(7分)(2022•南京)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第一周期1H2He第二周期3Li4Be5B6C7N8O9F10Ne第三周期11Na12Mg13Al14Si15P16S17Cl18Ar(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金属 元素过渡到 非金属 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形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 Na+ ,阴离子 O2﹣ .21\n(4)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物质的类别氧化物酸碱盐物质的化学式 NO2 HNO3 NH3•H2O NH4NO3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第三周期各原子电子层数都是3层;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关系考虑;(2)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一般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于或等于4属于非金属;(3)阳离子是带正电荷,阴离子是带负电荷,电子数等于10个就行;(4)根据化学式的写法,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电离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盐,氨水属于碱.解答:解:(1)元素的周期数与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第三周期各原子电子层数都是3层;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由左向右依次递增;(2)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一般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于或等于4属于非金属,汉字中带钅字旁的属于金属元素(金和汞除外);由图示可知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3)氖原子是10个电子,阳离子是带正电荷,阴离子是带负电荷,所以钠离子属于阳离子,核外电子数是10个,符号为:Na+;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属于阴离子,核外电子数也是10个;符号是O2﹣;(4)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二氧化氮属于氧化物,化学式是NO2;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硝酸就是酸,化学式是:HNO3;氨水属于弱碱,化学式是NH3•H2O;带铵根的盐属于铵盐,所以硝酸铵属于盐,化学式是NH4NO3.故答案为:(1)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2)金属;非金属;(3)Na+;O2﹣;(4)物质的类别氧化物酸碱盐物质的化学式NO2HNO3NH3•H2ONH4NO3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律知识的理解与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27.(5分)(2022•南京)下图中的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I是氧化物,I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4;B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三;C由三种元素组成;G为紫红色.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21\n(1)写出G的化学式 Cu ;E的化学式 CuSO4 .(2)写出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l+3O22Al2O3 .(3)反应①、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该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4)写出H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uO+C2Cu+CO2↑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本题的突破口是B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三,因此是铝,而B能够转化成A氧化物,因此A是氧化铝;铝还能和C和F反应,因此C和F是酸和盐,C由三种元素组成且能够和D氧化物反应,因此确定C是硫酸,E是盐溶液;F是盐且是排在铝后面的金属形成的盐溶液;G是紫红色的铜,所以E硫酸铜,则D为氧化铜;H能够和氧化铜反应,说明H具有还原性,而I是氧化物,I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4,且I是H反应产生的,所以I为一氧化碳,然后带入验证回答问题即可.解答:解:B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三,因此是铝,而B能够转化成A氧化物,因此A是氧化铝;铝还能和C和F反应,因此C和F是酸和盐,C由三种元素组成且能够和D氧化物反应,因此确定C是硫酸,E是硫酸盐,F是盐且是排在铝后面的金属形成的盐溶液,如硫酸亚铁;G是紫红色的铜,所以E硫酸铜,则D为氧化铜;H能够和氧化铜反应,说明H具有还原性,而I是氧化物,I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4,且I是H反应产生的,所以I为一氧化碳,H是碳.(1)G为紫红色的铜,E为硫酸铜;故答案为:Cu;CuSO4;(2)B是铝,A是氧化铝,因此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故答案为:4Al+3O22Al2O3;(3)反应①是硫酸和铝的反应、②是铝和硫酸盐的反应;③是碳和氧化铜的反应,三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故答案为:置换反应;(4)H是碳与D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C2Cu+CO2↑;故答案为:2CuO+C2Cu+CO2↑.点评:21\n本题是一个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展开的推断题,解决本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然后利用物质的性质正推、逆推、交叉推等途径得出结论,最后带入验证即可.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11分)28.(11分)(2022•南京)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进行相关探究、【提出问题】氯化氢(HCl)气体显酸性吗?【进行实验】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1的三个实验:实验现象:Ⅰ和Ⅱ中小花不变色;Ⅲ中小花变红色.【查阅资料】图2是同学们查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实验结论】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交流反思】(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 在氯化氢气体中,氯化氢气体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没有解离出的氢离子,所以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2)小明向实验Ⅲ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3)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 红 色.(4)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是 B .A、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B、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D、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盐酸中,能反应【拓展应用】(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如图3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21\n①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 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所以生成的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H3+HCl=NH4Cl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氢气,理论上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是多少?(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专题:科学探究.分析:【交流反思】(1)根据氯化氢气体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进行解答;(2)根据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解答;(3)根据图可知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进行解答;(4)根据碳酸钠粉末遇到酸性物质会生成二氧化碳进行解答;【拓展应用】(1)根据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以及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进行解答;(2)根据氢气的质量求出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即可.解答:解:【交流反思】(1)在氯化氢气体中,氯化氢气体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没有解离出的氢离子,所以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故填:在氯化氢气体中,氯化氢气体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没有解离出的氢离子,所以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2)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向实验Ⅲ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故填:NaOH+HCl=NaCl+H2O;(3)由图可知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故填:红;(4)碳酸钠粉末遇到酸性物质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故填:B;【拓展应用】(1)①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所以生成的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故填: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所以生成的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②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HCl=NH4Cl;故填:NH3+HCl=NH4Cl;(2)设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是xH2+Cl22HCl273100gxx=3650g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是3650g.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了碱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以及分子的运动知识,是中考的热点内容之一.21\n21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1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真题
2021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真题
江苏省徐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宿迁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通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市2022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市2022年中考数学真题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历年真题
发布时间:2022-08-25 20:28:02
页数:21
价格:¥3
大小:237.9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