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22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十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备用题库模拟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主题十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题组一 一五计划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2022福建,16,2分)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A.实行土地改革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 B 材料关键信息是“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1953年开始”。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选B项。A项始于1950年;C项始于1958年;D项始于1978年。2.(2022辽宁沈阳,5,2分)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过渡时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沈阳凭借机械制造、成套设备制造、军工生产等支柱产业,成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沈阳机床、变压器、风动工具、泵阀及重型设备已打造为知名品牌。沈阳成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是在( )A.土地改革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大跃进”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18\n答案 B 本题考查地方史。第一个五年计划于1957年超额完成,工业建设成就显著,其中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3.(2022湖北黄冈,18,2分)“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A.推进了城市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B.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D.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实现答案 C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一五’计划期间”“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可知“一五”计划的成就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城市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故A项错误;1956年,中共“八大”强调在经济建设上贯彻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故B项错误;D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4.(2022江西,6,2分)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 项目年份和增长率 原煤(万吨)钢(万吨)布(亿米)粮(万吨)1952年664913538.3163921957年1300053550.519505增长率(%)962963219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18\n答案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对比。通过最后一行的“增长率”可以确定A说法正确;由原煤、钢、布的增长率高于粮食的增长率,可知B说法正确;结合表格标题可知,1957年我国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据此可知D说法正确。“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5.(2022江苏苏州,8,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以上内容出自(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辨析能力。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权力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综合这些信息可以得出,该法律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即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因此选D项。A项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颁布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B项为1949年政协会议颁布的,在当时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但是当时并没有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项是1950年为土地改革而颁布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6.(2022安徽,4,2分)《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七大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 C 据材料信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有了各项权利”“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选C项。A项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筹备工作;B项召开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D项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符,皆排除。18\n7.(2022辽宁沈阳,6,2分)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C.第一个五年计划D.三大改造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3年”“工业化”。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1953年,其基本任务是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故选C项。8.(2022山东泰安,22,1分)依据下图判断,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部门是(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手工业答案 C 通过图片可知,到1957年,我国的钢、原油和煤的产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而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较小,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优先发展的是重工业。9.(2022江苏泰州,52,7分)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年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18\n材料三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材料四 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发达的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根本目标就是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1)写出材料一中“这场运动”的名称,并据材料归纳这场运动的作用。(2分)(2)据材料二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并分析推动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外因。(2分)(3)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的诞生基地。(2分)(4)综上所述,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1分)答案 (1)洋务运动;奠定了中国工业的初步基础。(2)实业救国;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等。(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第(1)问,由时间信息“19世纪60年代”可知,材料一中“这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由材料一“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可知,洋务运动奠定了中国工业的初步基础。第(2)问,由材料二“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可知,张謇主张实业救国。由材料二“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可知,张謇企业在此时期快速发展的外因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第(3)问,由材料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可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据所学可知,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生产出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第(4)问,本题是启示类题目,言之有理即可。18\n10.(2022江苏镇江,26,12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政治民主化,在政治体制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学习)日本治体……十年而图霸定矣。”材料二 孙中山在阐释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后总结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材料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新建立的政体有名无实。这是由于辛亥革命并没有使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随之消亡,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回答:(1)材料一中康有为主张中国学习日本的什么政治体制?(1分)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1分)(2)材料二中的政治革命在同盟会革命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1分)它实际上是要求在中国建立什么政治体制?(1分)这一体制在本质上与康有为主张的政治体制都属于什么性质?(1分)(3)材料三认为导致辛亥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政体有名无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先进的中国人高举了哪两面大旗与之进行斗争?(2分)(4)材料四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1分)这一体制与康有为、孙中山倡导的政治体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1分)(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近代政治体制的变化呈现什么趋势?(2分)答案 (1)君主立宪制(或有限的宪政,立宪君主制);(1分)封建君主专制(或封建专制、封建帝制)。(1分)(2)创立民国;(1分)共和制(或民主共和制);(1分)资产阶级。(1分)(3)封建思想的影响(或旧观念、旧礼教的束缚);(1分)民主、科学(或德先生、赛先生)。(2分)18\n(4)人民代表大会制;(1分)人民民主专政(或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分)(5)从专制走向民主(或从资产阶级民主走向人民民主;不断走向民主;民主制度不断成熟)。(2分)解析 (1)材料一中“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指的是日本明治维新仿效欧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当时实行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同盟会革命纲领中提出“创立民国”。“创立民国”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无论是君主立宪政体还是民主共和政体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3)导致民主共和政体“有名无实”的原因,可从材料三“由于辛亥革命并没有使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随之消亡”和“旧的观念……依然……思想和行动”中归纳。为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进行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礼教发起猛攻。(4)1954年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与材料四中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对比可以得出答案。(5)从四则材料中归纳出我国近代政治体制经历了一个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题组二 三大改造1.(2022江苏苏州,11,1分)苏州雷允上诵芬堂药店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开业,至今已近300年,是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雷允上诵芬堂顺应历史潮流,实行( )A.公私合营B.中外合资C.承包经营D.国企改革答案 A 本题考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并且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故A项符合题意。2.(2022山东青岛,27,1分)下表是“1952—1957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例关系表”,其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主要指标1952年1957年国家财政收入全民所有制58.1%70.6%集体所有制1.2%16.7%工业总产值全民所有制41.5%53.8%集体所有制3.3%19.0%18\n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③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④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B 解答本题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结合题干中的具体年份进行判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于1978年改革开放后,这同“1952—1957年”不符,故排除含①的选项;第二种方法就是分析表中所有制比例的变化情况:1957年,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国家财政收入和工业总产值方面均占据主要地位,这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关。据此确定正确答案为B。3.(2022山东青岛,28,1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答案 C 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本题答案为C。4.(2022山东潍坊,17,2分)观察下列表格。与1952年相比,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5271.8%6.9%0.7%1.5%19.1%19567%0.1%7.3%53.4%32.2%A.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B.土地改革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三大改造18\n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识读表格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重要时间信息“1952年”“1956年”和表格中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所占比例的变化,可判断出原因是三大改造的实行,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故正确答案为D项。设立经济特区和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之后的事,土地改革发生在1950年到1952年,故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5.(2022山东烟台,10,2分)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方面的史论,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A土地改革消灭了私有制B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C一五计划完全实现了国家工业化D“大跃进”运动遵循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答案 B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A项中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实质仍然是土地私有。C项中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而非完全实现了工业化。D项中的“大跃进”运动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6.(2022山西,9,2分)下列事件与其历史影响的搭配,不相符的是 ( ) A.遵义会议的召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西方的核垄断,增强了国防力量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答案 B 本题为否定式选择题。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7.(2022山东泰安,23,1分)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他这句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18\nA.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B.“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C.国家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挽救了我国社会主义答案 C 解答本题时需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民族资本家”,据此分析,只有C项与荣毅仁的话密切相关。8.(2022湖北孝感,15,1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表述,错误的是( )A.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中共七大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答案 C 本题为否定型选择题。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故选C。9.(2022内蒙古包头,5,2分)下图反映的是1956年在我国经济领域公有、私有经济成分比例情况,你可直接得出的认识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B.“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C.中国社会矛盾发生根本变化D.“大跃进”政策的效果显著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首先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56年”,然后仔细观察图片,可以判断出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10.(2022江苏常州,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时间年龄生平1887年1岁生于江苏省常州府靖江县生祠堂镇1898年12岁贩卖酒酿、瓜果,代杂货店制纸锭,以补家用1911年25岁奔牛镇上同业因惧兵灾,相继关闭逃逸,先生独自营业,获利丰厚18\n1919年33岁好友蒋盘发招股集资62万元,筹办大纶纱厂1921年35岁大纶纱厂8月竣工,11月出纱1931年45岁11月,在《武进商报》发表《土纱救国计划书》,向政府作抗战条陈1951年65岁6月,响应国家号召,大成公司捐献50亿元(旧人民币),先生个人捐献2.65亿元,折算可购战斗机3架半1953年67岁在全国工商联会员代表大会上发言,表示大成公司要积极争取公私合营1954年68岁9月,参加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作发言1966年80岁8月,宁、常、沪住宅先后被“红卫兵”查抄;9月,被迫作书面检查1978年92岁时卧病榻,心怀祖国,叮嘱亲人:要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3月8日谢世——摘自《刘国钧文集·传记卷》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刘国钧先生12岁、25岁、33岁、35岁时,我国发生的体现民主革命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4分)(2)刘国钧先生45岁时作抗战条陈、65岁时踊跃筹款、80岁被迫作书面检查的背景性事件分别是什么?(3分)(3)刘国钧先生67岁时,表示大成公司要积极争取公私合营,反映了先生对“三大改造”中哪一“改造”的积极响应?(1分)(4)刘国钧先生68岁时参加的全国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推进了我国的法治进程。这次会议通过的重要法律文件是什么?(1分)(5)请简要评价刘国钧先生。(1分)答案 (1)历史事件:12岁:戊戌变法(百日维新)、25岁:武昌起义(辛亥革命)、33岁:五四运动、35岁:中共成立(中共“一大”)。(4分)(2)45岁:九一八事变;(1分)65岁:抗美援朝战争;(1分)80岁:“文革”。(1分)(3)行业:资本主义工商业。(1分)(4)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分)(5)评价:刘国钧先生是一位爱国的民族资本家。(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1分)18\n解析 第(1)问,由表格内容可知,刘国钧先生12岁时是1898年,当时中国掀起了戊戌变法。25岁时是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33岁时是1919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5岁时是1921年,这一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2)问,由表格内容可知,刘国钧先生45岁时是1931年,当时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所以他作抗战条陈。65岁时是1951年,当时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所以他踊跃筹款。80岁时是1966年,中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所以他被迫作书面检查。第(3)问,由表格内容可知,刘国钧先生67岁时是1953年,当时我国进行了三大改造,其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用的是公私合营的方式,所以这反映了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积极响应。第(4)问,由表格内容可知,刘国钧先生68岁时是1954年,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第(5)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刘国钧先生是一位爱国的民族资本家等。题组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10,1分)与“多快好省”“超英赶美”“以钢为纲”等词语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公私合营B.第一个五年计划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 C 本题考查“大跃进”的相关知识。“大跃进”的特征是高速度、高指标和浮夸风,题干中的“多快好省”“超英赶美”“以钢为纲”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特征。2.(2022辽宁沈阳,6,2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中华儿女的精神品质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将下列图片前的序号与相对应的精神品质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A.①—a ②—b ③—cB.①—b ②—a ③—cC.①—c ②—a ③—bD.①—c ②—b ③—a18\n答案 D 图①描述的事件是五四运动,此次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据此排除A、B;图②为焦裕禄的先进事迹,表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据此排除C。3.(2022云南,14,2分)1958年,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全国大约出动9000万人,大搞“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炼铁)、群(群众运动)”。小土炉、小高炉遍地开花,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掀起。这一现象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A.土地改革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大跃进”运动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 C 本题以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象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大跃进”运动的认识。材料中描述的是“大跃进”时期在工业上“以钢为纲”的现象。故正确答案为C项。4.(2022江苏南京,10,1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他”的典型事迹是( )A.研制原子弹B.参加石油会战C.治理兰考灾害D.培育杂交水稻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铁人精神”可知“他”指的是王进喜,他的典型事迹是参加石油会战。研制原子弹是邓稼先的典型事迹;治理兰考灾害是焦裕禄的典型事迹;培育杂交水稻是袁隆平的典型事迹。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正确答案选择B项。5.(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11,1分)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作出的共同贡献是( )A.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B.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C.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D.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答案 D 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人都是20世纪60年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故选D。6.(2022贵州贵阳,17,2分)各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主题,下列选项总结了中国近现代史阶段不同时期的主题。其中符合1956—1966年的是( )18\nA.开天辟地,渐趋成熟B.民族独立,获得新生C.探索前进,曲折发展D.“文革”结束,徘徊前进答案 C 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56—1966年”,联系所学可知,此时处于我国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主题是“探索前进,曲折发展”。“开天辟地,渐趋成熟”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至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民族独立,获得新生”体现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文革’结束,徘徊前进”反映的是“文革”结束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历史。A、B、D都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正确答案选C。7.(2022山东聊城,15,2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土地政策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其中,以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为显著特征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答案 C 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追求公有化程度和规模。故选C。8.(2022山西,9,2分)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料。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答案 C 根据关键信息“1958年”“以钢为纲”“大炼钢铁”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故选C。9.(2022山东德州,10,1分)阅读下侧“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 )18\n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答案 C A项中土地改革的时间是1950—1952年,B项中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是1953—1956年,D项中党和政府于1961年春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不符。1958年党中央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当时农业上“大跃进”主要体现为放卫星,夸大农作物产量,故选C项。10.(2022江苏苏州,10,1分)下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C.“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D.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答案 C 注意时间信息“1957—1965年”和图中曲线走势。由于1958年“大跃进”的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力,取得明显成效,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选C。11.(2022广东,15,3分)楹联可反映一定的历史信息。在“万里长征,后人应识前人苦;十年浩劫,前事当为后事师”中,“前事”指的是( )A.万里长征B.“大跃进”运动C.“文化大革命”D.十一届三中全会18\n答案 C 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据楹联信息“十年浩劫,前事当为后事师”,联系所学可知,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是一场十年浩劫。所以楹联中“前事”指“文化大革命”,故选C。12.(2022江苏苏州,11,1分)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4G”“互联网+”等。通过流行语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有( )建国初期“人大”“政协”“三大改造”探索时期“大跃进”“放卫星”“原子弹”“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大包干”“经济特区”“下海”①“红卫兵”②“走资派”③“上山下乡”④“两个凡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A “红卫兵”“走资派”“上山下乡”,这些流行语皆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两个凡是”是“文革”结束后徘徊时期的流行语,应排除。故选A。13.(2022山东莱芜,10,2分)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乡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18\n答案 D 依据材料“1962年”“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等,联系所学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1959—1961年农业生产连续三年大幅度下降。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从1962年起,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故选D。14.(2022青海西宁,21,6分)2022年是“文化大革命”错误发动50周年,也是粉碎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40周年。以史为鉴,深入思考。材料一 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等……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那时候,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在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时刻,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也受到迫害……被开除出党,非法监禁,迫害致死。——摘编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曲折。应该如何认识“文革”?……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正确结论,彻底否定了“文革”……“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历史已充分证明,“文革”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完全错误的,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摘自2022年5月17日《人民日报》任平撰文《以史为鉴是为了更好前进》(1)以上两则材料对“文革”持怎样的基本态度和评价?(2分)(2)时下我国提倡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哪两个关键词能为我们避免类似“文革”的悲剧重演具有重大警示价值?(4分)答案 (1)态度:否定“文革”。(若写批判、反对也可给分)评价:认为“文革”是一场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内乱;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是理论和实践上完全错误的政治运动;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2)民主、法治。18\n解析 第(1)问,通过上面两则材料很显然能得出,它们都对“文革”持否定态度。“评价”则根据两则材料概括回答,注意答案要有层次性。第(2)问,据所学可知,我国提倡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民主”“法治”能为我们避免类似“文革”的悲剧重演具有重大警示价值,因为“文革”时期,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这是“文革”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重要原因。1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