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久仰民族中学中考地理必会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8

2/28

剩余2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久仰民族中学中考地理必会知识点辽阔的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8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聚,小聚居的特点。  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n中国的自然环境  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4、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2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27、开发和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28、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2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30、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32、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33、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34、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35、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6、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37、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38、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四个干湿润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9、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  4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n  42、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43、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于昆龙山、天山的冰雪融水。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44、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45、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47、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48、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49、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50、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51、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  5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宾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53、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  5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55、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5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58、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59、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60、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61、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62、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占2.5%。  63、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多数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n  64、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6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65、从时间分配看,夏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的措施兴修水库。  66、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67、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68、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  69、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交通运输。  70、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71、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西藏省目前没有铁路线。  72、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  73、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运送。  74、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铁路运送。  75、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76、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民的基础主业。  77、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78、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79、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公布呈现“南稻北麦”格局。  80、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81、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82、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8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84、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了试验区。  85、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3.产品更新换代快。  86、高新技术产为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主业为“龙头”产业。  8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n  88、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运动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等高望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4)北极星高度的变化;(5)麦哲伦环球航行;(6)卫星照片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刘三起义);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1)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形状圆(除极点外)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约为2万千米)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0度线赤道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n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判定:纬度向北越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特殊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经线、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划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赤道以南为南半球S0°-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西经20度以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到东经160度为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4、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北纬40度,东经116度  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度纬线、经线、180度经线不需要方向)  5、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旋转特点绕地轴不停地自转地轴始终倾斜66.5度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引起现象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n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五带形成(各地一年中获得太阳热量不同,自北向南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①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②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③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二)地图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具体(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辨别方向: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  图例=符号注记=文字和数字  2、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n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弯曲是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弯曲是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  (坡陡之处等高线密集,坡缓之处等高线稀疏)  (3)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200米,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5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500米,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海拔不高,<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海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  ③洲界: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连在一起叫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分界线最长,自北向南分别是山、河、海(世界最大内陆湖)、山和海、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2、海陆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三叶虫等:海——陆)、海平面升降(台湾海峡看到人类活动痕迹:陆——海)、人类活动(荷兰填海造陆:海——陆)\n  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提出)2亿年前地球陆地是一个整体——分裂——分离——七大洲四大洋: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①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②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气候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区别1、短时间2、经常变化1、长时间2、变化不大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  二、天气预报图  1.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其越浓说明云层越厚,往往下面的雨就越大。  2.天气符号图:(识别常用天气符号)  3.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知道:①.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②.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n  ③.风力和风向的表示方法。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的大小。  ④.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等:指数小质量好,级别大,质量差  三、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会计算气温日较差。气温的日较差: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会计算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2、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点连在一起组成的线。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四、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形成①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②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③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④降水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暖湿气流上升运动)  (2)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①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②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④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⑤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⑥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世界“雨级”);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世界“干极”)。  五、世界的气候\n  1、降水的季节变化(时间)  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  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  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  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  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2、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类型的分布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试举例分析。  纬度位置影响——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则冰雪覆盖  海陆位置影响——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地形影响——台湾岛台湾山脉东侧降水比西侧多。(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2)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气温降水纬度位置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赤道附近多,两极地区少,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少(限于大陆东岸地区)海陆位置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从沿海到内陆降水越来越少(温带地区最明显)地形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①热带主要气候类型a.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n  b.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c.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d.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②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a.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集中,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与夏季。  d.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全年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③寒带气候:分布在南极洲和北冰洋沿岸;终年寒冷。  ④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高山、高原地区;气候复杂,有垂直变化。居民与聚落  一、人口与人种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1)世界人口增长:从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人口所需时间逐渐趋短,这表明在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步趋快。2022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说明人口数据是一个动态的数据,也就是说是一个变化的数据。所以要说清楚人口数据是哪一年的数据,通常以最近一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为准。)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A、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就高。B、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n  (3)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人/平方千米),即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人口分布:a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原因:①社会经济条件: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都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人类在这里聚居的历史悠久,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和北美洲这两个地区都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经济发达。②自然条件:这四个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地区,气候较为适宜;同时,都在平原地区,所以自然条件都比较优越。)  b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寒、热、高、干)。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亚马逊平原北冰洋沿岸青藏高原  (原因:极端干旱;过于湿热;终年严寒等。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①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问题: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  ②人口不断减少停止增长,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国家用于老年人的社会养老等费用增加等问题。  ③采取措施: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1)原因:a)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  b)城乡差别:城市就业机会、物质生活条件、文化教育等条件较乡村好。  (2)带来的问题  a)一方面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有力地支持城市建设;解决乡村人多地少的问题。  b)另一方面则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过多而引发城市物质供应问题,城市就业问题,城市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  4、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1)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来划分。(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2)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白种人:欧洲、西亚、北非、美洲、大洋洲\n  黄种人: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黑种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及大洋洲西北部  (说明:三大人种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其次还有各人种混居区。)  二、语言和宗教  (一)主要语言的分布(见教材P75)  1、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宗教建筑: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佛塔。)  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三、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1)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地形、气候、资源、交通等  (2)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当地气候特点民居的建筑特点  因纽特人的雪屋严寒雪块构筑,低矮,无窗,门小,墙厚,保温性好。  黄土高原的窑洞干燥,冬冷夏热利用厚厚的黄土层,挖凿成窑洞,冬暖夏凉。  傣族竹楼(高架屋)潮湿,炎热多雨双层,楼上住人。凉爽,通风,防潮。  新疆的平顶屋干燥,风沙大平顶房,屋顶可以晒庄稼。  西亚的乡村炎热,干燥墙厚,窗小。减少白天太阳热量的传入和热风。  (3)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n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1、国家和地区:世界的国家和地区---220多个(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a)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  b)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其中中国和印度人口超过10亿。(中国人口最多,印度居第二位)  c)地跨两洲的国家:埃及(亚非)、土耳其(亚欧)、俄罗斯(亚欧)、美国(北美、大洋洲)  d)领土: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的总称。  e)国界:是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它用来划分国家间各自行使主权的范围。(如: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为界;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有一段以纬线为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  f)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的日本。发达国家主要分部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目前,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  (2)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南北差异)  (3)知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亚例外---在大洋洲)—“北”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南”  “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上的商谈。  “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3、国际合作  联合国: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有6个主要机构,5个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  世界贸易组织:总部—瑞士日内瓦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平、友谊、进步”  亚太经合组织(APEC)  东南亚国家联盟\n  欧盟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和合作)(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00年(12.95)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n黄土高原  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2、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3、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所以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4、在黄土高原要想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5、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为本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区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  6、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的格局,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7、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之一。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8、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中下游地区城镇密集,上游地区城市较少,其中,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这四个特大城市的基础上,分别形成了以它们为中心的四个城市群。  9、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目前,自东向西已经形成了四大工业基地。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轻纺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的雏形。  10、在长江沿江地带大规模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洪涝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水污染和酸雨。\n  11、酸雨可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华中酸雨区是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西南酸雨区是第二严重的酸雨区,华东酸雨区的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珠江三角洲  1、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沿海开放城市(广州)、经济开放区(整个珠江三角洲)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2、利用这里的优越条件,珠江三角洲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的投资(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是港澳地区),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3、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方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加工制造企业,发展外向型的经济。  4、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5、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香港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  6、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吸纳了数百万外地劳动力。  7、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入,珠江三角洲有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改变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这些非农用地与尚存的农业用地相邻,形成了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交错分布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  8、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块根、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独木成林”等都是雨林特有的景观。  9、西双版纳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其中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人们形象地把这里称为“热带动物王国”。\n  10、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  11、长期以来,西双版纳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和云南省有关政策的鼓励下,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使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北京、香港、澳门、台湾  1、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2、北京皇宫的城市格局是“凸”字形的,这样的城市格局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  3、北京有着无数名胜古迹,长城、颐和园、天坛、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其中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4、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5、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港澳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6、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7、香港人多地少,“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8、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很发达,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9、长期以来,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其中以香港表现得最为明显。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而香港则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n  10、转口贸易是指从一国购进商品后,不在本地销售,而直接卖到其他国家的贸易形式,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1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它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12、台湾岛是个富饶的宝岛,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岛上约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13、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为主,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从6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形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雄伟的天山山脉横亘这些新疆中部,南北两侧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15、新疆有大小数千个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小麦、玉米、高粱等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长期为新疆的绿洲居民所利用。  16、新疆预测石油、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1/3,随着国家“稳定东部,大力发展西部”的能源战略决策的逐步实施,新疆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基地。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并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我国的地理差异  1、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有的是自然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西藏自治区。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3、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n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比较:  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低于0°高于0°  年降水量少多  主要地形平原与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小大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  传统体育项目滑雪、溜冰赛龙舟、游泳  4、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5、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自然特征是“寒”。  6、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场。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  7、除了畜牧业外,在西北地区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我国的工业  ●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交通线)  ●工业的空间分布:  (1)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工业带。  (3)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n  (4)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3)开发侧重点:沿海地区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侧重(贸易导向型)型产业;内陆地区侧重与(国防军事类)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城市,分布特点呈(大分散)、(、小集中)  ●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上海:优化调整了工业的产业结构。(上海工业的变化)  北京:增长速度快,促进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中关村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  互联网: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网络购物、SOHO族、网络社区等)我国的农业  ●农业的地区分布:  东、西部差异:  西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东部  种植业畜牧业种植业林业渔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异:  地区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一年几熟)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旱地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小麦花生甜菜  秦岭-淮河以南水田一年两熟、一年三熟水稻油菜甘蔗  ●三大棉区: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P102图4.16填充图册P32五)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n  ●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也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我国的交通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东密西疏  ●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①兰新线②青藏线(未建成)③包兰线④京九线  ⑤宝成线⑥成昆线  东西向: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  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线  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  焦柳线(焦作—柳州);  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  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  郑州:(陇海线)、(京广线)。  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  ●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略)我国的气候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此外还有一个地势较高的高原气候区.  (1)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原气候区  (2)0  (3)暖温带  (4)琼台粤桂云或滇\n  (5)一三  (6)②亚热带③暖温带  ●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可以划分  为4个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干湿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植被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农业类型种植业(水田农业)种植业(旱地农业)畜牧业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说出下列地理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的景观得益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上,但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地势(青藏高原海拔高))因素;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大体相同的纬度上,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陆位置)和(夏季风)的影响。北京与乌鲁木齐纬度大致相当,但降水却有很大的差别。(海陆位置、夏季风)  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不同的果树;不同的温度带内熟制也不同;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也不同。原因是(纬度因素)  东西植被不同;东西农业类型不同,东部以耕作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西部房屋屋顶的结构不同,东南部多钭顶房,西北部多平顶屋。(降水量不同)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气候复杂多样)  ②形成不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气候复杂多样)  ③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较阴冷潮湿爱吃辣椒;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气候复杂多样)  ④人们的服饰也因为适应气候而多姿多彩(气候复杂多样)  ,如:西藏的藏袍就是为了适应西藏日较差大的气候特征的(地形);⑤各地的建筑特点不同,北方的屋顶斜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的屋顶斜度较大(气温、降水);⑥对。……  (1)①7;②7、8;③4、5、6、7、8;④4、5、6、7、8、9  (2)夏秋多冬春少  (3)广州、哈尔滨;我国的雨带推移是自南向北推进。\n  (4)因为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我国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水旱灾害)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从图中读出我国的气候特点: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三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  ●列表对比长江、黄河  项目长江黄河  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源头沱沱河约古宗列渠  流经省区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嘉陵江、汉江、赣江等洮河、湟水、渭河等  流域范围位于秦岭与南岭之间位于阴山与秦岭之间  开发水能(上游)、航运水能(上游)  治理兴建中上游防护林(略,见下表)  ●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河段上游中游下游  产生的主要灾害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水土流失地上河  产生灾害的原因气候趋于干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的土层舒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  治理植树种草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加固黄河大堤  8、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土地资源类型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干湿地区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区东部的平原、低缓丘陵、盆地  森林湿润区山地  草地非季风区半干旱区高原  未利用土地半干旱区西部的盆地、高原\n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没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特点: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南丰北缺。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例如: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跨流域调水。例如: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  ●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我国的地形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  (2)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我国地势特征:(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的分界线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n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东侧  ①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②太行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③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  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南侧  ⑤昆仑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四大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n  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中部)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傣族)族的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族的集体舞、藏历年,  (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0:03:44 页数:28
价格:¥3 大小:43.3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