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试题力doc高中物理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试题力doc高中物理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一单元力物体的平衡第1讲力重力弹力体验成功1.关于重力,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重力的大小可以直接用天平来测量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解析:①除在两极外,重力都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②重力的方向垂直于当地水平面(严格地讲应是当地水平面会垂直于重力),不能说垂直向下.③天平是用于测量质量的,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量.④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应选项D正确.答案:D2.如以下图,物体A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以下关于物体所受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桌面受到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B.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它本身发生了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C.桌面由于发生了微小形变而对物体产生了垂直于桌面的支持力D.物体由于发生了微小形变而对桌子产生了垂直于桌面的压力13/13\n解析:在此,压力大小和方向都与重力相同,但不能说压力就是重力,它们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不同,性质也不同.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物体下外表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应选项C、D正确.答案:CD3.如以下图,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A.大于2N,方向沿杆末端的切线方向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解析:由平衡条件可得:弹力的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答案:D4.如以下图,某一弹簧秤外壳的质量为m,弹簧及与弹簧相连的挂钩质量忽略不计,将其放在水平面上.现用两水平拉力F1、F2分别作用在与弹簧相连的挂钩和与外壳相连的提环上,那么关于弹簧秤的示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只有F1>F2时,示数才为F1B.只有F1<F2时,示数才为F2C.不管F1、F2关系如何,示数均为F1D.不管F1、F2关系如何,示数均为F213/13\n解析:误认为弹簧的形变由F1、F2共同决定,误选A或B.弹簧秤的示数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弹簧的弹性形变与其劲度系数的乘积,即等于作用于弹簧挂钩(沿轴线方向)上的拉力.而F2不是直接作用在弹簧上,其实外壳对弹簧左端的拉力大小一定也为F1.在此题中,使弹簧产生形变的外力是F1,而非F2,故弹簧秤的示数是F1,选项C正确.答案:C5.一根长为L的轻弹簧,将其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时,弹簧的总长度变为1.5L.现将两根这样的弹簧按图示方式连接,A、B两球的质量均为m,那么两球平衡时,B球距悬点O的距离为(不考虑小球的大小)( )A.3L B.3.5L C.4L D.4.5L解析:弹簧的劲度系数k=按图示连接后,A、B之间弹簧的伸长量为:x1==0.5LO、A之间弹簧的伸长量x2==L故B球距悬点O的距离L′=2L+0.5L+L=3.5L.答案:B6.在对重力的本质还未认清之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有了比较复杂的应用.我国西安半坡出土了一件距今约五千年的尖底陶器,如以下图,这种陶瓶口小、腹大、底尖,有两耳在瓶腰偏下的地方.假设用两根绳子系住两耳吊起瓶子,就能从井中取水,试分析人们是怎样利用尖底陶瓶从井中取水的.解析:当陶瓶未装水时,其重心在两吊耳的上方,用绳悬挂放进水井的过程瓶口自然向下,待水将装满时,陶瓶及其中水的共同重心转移至两吊耳的下方,悬绳上拉时瓶口向上,故能将水平稳地拉上来.答案:略第2讲 摩 擦 力体验成功13/13\n1.如以下图,三块质量相同的木块A、B、C,叠放于水平桌面上,水平恒力F作用于木块B上,三木块以共同速度v沿水平桌面匀速移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B作用于A的静摩擦力为零B.B作用于A的静摩擦力为FC.B作用于C的静摩擦力为FD.B作用于C的静摩擦力为F解析:由假设法可知A、B之间没有相对滑动的趋势,应选项A正确;分析B的受力,由平衡条件可得C对B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F,故B对C的静摩擦力大小也为F,应选项D正确.答案:AD2.运发动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上和f下,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A.f上向上,f下向下,f上=f下B.f上向下,f下向上,f上>f下C.f上向上,f下向上,f上=f下D.f上向上,F下向下,f上>f下解析:匀速攀上时运发动受到向上的静摩擦力,匀速下滑时也受到向上的滑动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可得f上=f下=mg.答案:C3.如图甲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以下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甲A.A受6个,B受2个,C受4个B.A受5个,B受3个,C受3个C.A受5个,B受2个,C受4个D.A受6个,B受3个,C受4个13/13\n解析:A、B、C的受力情况分别如图乙、丙、丁所示: 应选项A正确.答案:A甲4.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一叠共计54张的扑克牌,每一张的质量均为m.用一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压第1张牌,并以一定速度向右移动手指,确保第1张牌与第2张牌之间有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同,手指与第1张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牌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第54张牌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也为μ2,且有μ1>μ2,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第2张牌到第53张牌之间可能发生相对滑动B.第2张牌到第53张牌之间不可能发生相对滑动C.第1张牌受到手指的摩擦力向左D.第54张牌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向左解析:设手指对牌向下的压力为F0.当第一张牌向右滑动时,第1张牌对第2张牌的滑动摩擦力f12=μ2(F0+mg),小于第3张牌对第2张牌的最大静摩擦力f32=μ2(F0+2mg),小于以下各张之间及第54张牌与桌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第2张和第54张牌的受力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故知选项B、D正确.答案:BD5.匀速转动的长传送带倾斜放置,传动方向如以下图.在其顶部静止放上一物块,现研究物块受到来自传送带的摩擦力,在物块下行过程中,摩擦力的类型和方向有可能是( )13/13\nA.静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B.静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C.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D.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解析:刚开场时皮带对物块的滑动摩擦力向下;假设物块能加速至速度大于皮带速度,那么皮带对滑块的滑动摩擦力向上;假设物块加速到与皮带同速度后与皮带相对静止,那么皮带对滑块的静摩擦力沿皮带向上.答案:ACD6.如图甲所示,在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上放一重力为G的物体.现用与斜面底边平行的力F=推物体,物体恰能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解析:在平行斜面的方向上物体的受力如图乙所示,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f=由滑动摩擦定律得:f=μGcos30°又F=解得:μ=.答案:金典练习一 力 重力 弹力 摩擦力选择题局部共10小题,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以下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13/13\n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形状规那么的几何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D.用线悬挂的静止物体,细线方向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解析:在理论上,用悬挂法可确定所有刚体的重心.由此可发现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答案:CD2.甲、乙、丙分别是力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这三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图中M为平面镜)( )A.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 B.放大的思想方法C.比较的思想方法D.猜测的思想方法解析:甲图中将桌面的微小向下弯曲放大为光线的偏转,乙图中将玻璃瓶微小的形变放大为细管中液面的升降,丙图中将金属丝的扭转形变放大成反射光线的偏转导致的光斑移动.答案:B3.如以下图,在室内,某球用A、B两根轻绳悬挂起来,假设A绳竖直、B绳倾斜,A、B两绳的延长线都通过球心,那么球受到的作用力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无法确定解析:球受重力和A线拉力的共同作用,B线对球没有力的作用.答案:B13/13\n4.图甲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秤,连接有挂钩拉杆与弹簧相连,并固定在外壳一端O上,外壳上固定有一个圆环,可以认为弹簧秤的总质量主要集中在外壳(重力为G)上,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现将该弹簧秤以两种方式固定于地面上,分别以恒力F0竖直向上拉弹簧秤,如图乙、丙所示,那么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A.图乙的读数为F0-G,图丙的读数为F0+GB.图乙的读数为F0+G,图丙的读数为F0-GC.图乙的读数为F0,图丙的读数为F0-GD.图乙的读数为F0-G,图丙的读数为F0解析:在图丙中弹簧两端受到的拉力为F0,而在图乙中外壳的受力情况如图丁所示.由平衡条件知:外壳受到向下的拉力F=F0-G,应选项D正确.答案:D5.如以下图,a、b为两根相连的轻质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a=1×103N/m、kb=2×103N/m,原长分别为la=6cm、lb=4cm.在b的下端挂一物体A,物体的重力G=10N,平衡时( )A.弹簧a下端受到的拉力为4N,b下端受到的拉力为6NB.弹簧a下端受到的拉力为10N,b下端受到的拉力为10NC.弹簧a的长度变为7cm,b的长度变为4.5cmD.弹簧a的长度变为6.4cm,b的长度变为4.3cm解析:以A为研究对象,A受到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弹簧b对A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且有:10N=kb(lb′-lb),故lb′=+lb=4.5cm再以弹簧b为研究对象,重力不计,那么它只受A对它的拉力G和弹簧a对它的拉力Ta的作用,且二力平衡,故Ta=10N,且有:ka(la′-la)=10N所以la′=7cm.13/13\n答案:BC6.如以下图,在高山滑雪中,一质量为m的运发动静止在准备区O点处,准备区山坡AB的倾角为θ,滑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这时( )A.运发动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μmgcosθB.山坡对运发动的作用力大小为mgC.山坡对运发动的弹力大小为mgD.山坡对运发动的摩擦力大于mgsinθ解析:山坡对运发动的支持力大小为mgcosθ,静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山坡对运发动的作用力为这两个力的矢量和,大小为mg.答案:B7.如以下图,质量分别为mA、mB的矩形物体A和B相对静止,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下滑,那么( )A.A、B间无摩擦力作用B.B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A+mB)gsinθC.B受到静摩擦力大小为mAgsinθD.取走A物体后,B物体仍能在斜面上匀速下滑解析:物体A沿斜面匀速下滑,那么A一定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根据受力分析可知静摩擦力的大小为mAgsinθ;物体A、B一起匀速下滑,根据受力分析可知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mA+mB)gsinθ,且物体B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所以取走A物体后,B仍能匀速下滑.答案:BCD13/13\n8.如图甲所示,搬运工用砖卡搬砖时,砖卡对砖的水平作用力为F,每块砖的质量为m,设所有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那么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为( )A.mg B.μF C.μF D.2mg解析:由平衡条件及对称性知,第3块砖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静摩擦力:f23=f43=mg,与压力F及动摩擦因数μ均无关.答案:A9.如图甲所示,两根直木棍AB和CD相互平行,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一个圆柱形工件P架在两木棍之间,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下,恰好能向右匀速运动.假设保持两木棍在同一水平面内,但将它们的距离稍微减小一些后固定,且仍将圆柱工件P架在两木棍之间,用同样的水平推力F向右推该工件(假设工件P与木棍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甲A.工件P仍能向右匀速运动B.假设初始时工件P静止,那么它一定向右做加速运动C.假设工件P有一向右的初速度,那么它将一定做减速运动D.工件P可能静止不动解析:工件P不受推力F作用时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2FN·cosθ=G当两木棍的间距减小以后,θ变小、FN变小,工件P受推力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2μFN减小,应选项B正确.13/13\n答案:B10.如图甲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的作用下,A、B保持静止.按力的性质分析,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A.2B.3C.4D.5解析:A、B的受力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答案:C非选择题局部共3小题,共40分.11.(13分)如以下图,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物体A和B,物体A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m,物体A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与斜面间弹力的μ倍(μ<tanθ),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不计,绳的OA段平行于斜面,OB段竖直,要使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那么物体B质量的取值范围为多少?解析:设绳中张力为FT,先以B为研究对象,因为B静止,所以有:FT=mBg再以A为研究对象,假设A处于不上滑的临界状态时,那么有:FT=fm+mgsinθ而fm=μFN,FN=mgcosθ解得:mB=m(sinθ+μcosθ)同理,假设A处于将不下滑的临界状态时,那么有:FT+fm=mgsinθ可得:mB=m(sinθ-μcosθ)故mB应满足的条件为:m(sinθ-μcosθ)≤mB≤m(sinθ+μcosθ).答案:m(sinθ-μcosθ)≤mB≤m(sinθ+μcosθ)12.(13分)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杆上穿两个重均为2N的球A、B,在两球之间夹一弹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N/m,用两条等长的线将球C与A、B相连,此时弹簧被压短10cm,两条线的夹角为60°,问:13/13\n(1)杆对A球的支持力为多大?(2)C球的重力为多大?解析:(1)A(或B)、C球的受力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其中F=kx=1N对于A球,由平衡条件得:F=FT·sin30°FN=GA+FTcos30°解得:杆对A球的支持力FN=(2+)N.(2)由(1)可得:两线的张力FT=2N对于C球,由平衡条件得:2Tcos30°=GC解得:C球的重力GC=2N.答案:(1)(2+)N (2)2N13.(14分)如图甲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重力大小均为G的铁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力因数都为μ且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有一根轻绳的两端拴接在两铁块上,在绳的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当绳被拉直后,两段绳间的夹角为α.问:当轻绳的张力至少为多大时,两铁块才会发生滑动?解析:设张力为F0时两铁块将要发生滑动,取其中一铁块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N+F0cos=G又f=μFN=F0sin解得:F0=.13/13\n答案:张力大小至少为.13/13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高三物理一轮教案力doc高中物理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试题磁感应强度和安培力doc高中物理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试题电场中力和能的性质doc高中物理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试题力的相关实验doc高中物理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试题力的合成和分解doc高中物理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试题力的单元小结doc高中物理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1)力弹力摩擦力doc高中物理2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1)力弹力摩擦力doc高中物理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单元精练力与运动doc高中物理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单元精练力与物体的平衡doc高中物理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2-08-25 11:41:49
页数:13
价格:¥3
大小:581.9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