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3个法律专题考点提纲与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法律专题1凝聚宪法共识建设法治中国(知识范围: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九年级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梳理一、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P3)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P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P4)社会主义制度4.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①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5.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①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②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6.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P4)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第40页共40页\n②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7.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4)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8.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P4-P6)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9.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目的和要求分别是什么?(P7)①目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②要求: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10.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P7)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1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P7、P9)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12.我国人权的广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8)①主体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②内容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13.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P7-P10)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立法方面)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执法方面)第40页共40页\n④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监察方面)⑤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方面)⑥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宣传方面)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宪法组织国家机构的表现(P13)(1)宪法明确国家机构的产生。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②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2)宪法通过宪法通过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P14)(3)宪法规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P152.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15)(1)原则:民主集中制(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三、坚持依宪治国1.我国宪法的构成、本质和内容各是什么?(P20-P21)(1)构成: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2)本质: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第40页共40页\n(3)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2.我国宪法的地位?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2蓝字)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P22)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P24)3.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P22)①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4.如何维护宪法权威?(P22)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动准则。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5.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P24(2)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①从规定的内容看,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P24②从法律效力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P25③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P25第40页共40页\n(3)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联系)(P25)①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和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四、加强宪法监督1.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P26-P27)(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的原因)①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P26②为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制度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P26③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P272.我国宪法监督的主体是什么?(P26)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②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3.我国宪法监督的内容是什么?(P27相关链接)①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即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②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4.如何加强宪法监督?(如何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P27)①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②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③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5.公民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P29-P31)6.为什么要推动宪法实施?(P31)①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第40页共40页\n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五、全面依法治国1.法治的含义?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地位和总目标是什么?①***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P48②**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493.法治的要求:①***法治的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P45②**法治的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P464.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①**对公民:法治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②对国家:***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P47③**对社会: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P47④对国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进程。P475.为什么要建设法治政府?九上P51(1)**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2)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6.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九上P52第40页共40页\n(1)含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2)***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7.如何建设法治政府?九上P52-53(1)**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P52(2)**政府要全面推荐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P52(3)**公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P52(4)**建立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P538.怎样厉行法治?(厉行法治的要求)九上P53-55(1)国家: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P53(2)政府:**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P54(3)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P55(4)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P54(5)**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P559.怎样建设法治中国?P49-50(1)***建设法治中国,需要①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②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③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④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P49第40页共40页\n(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P5010.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九上P55(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第二部分: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21年4月起,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依法打击欺诈骗保犯罪专项整治行动,截至9月底,全国共打掉犯罪团伙25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819名,坚决守好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公安机关此举()A.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推进严格执法B.做到了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C.体现了法治是现代物质文明的核心,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D.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以下关于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所以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B.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加强宪法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C.宪法维护人民权益,所以宪法是对公民具体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第40页共40页\nD.宪法与我们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宪法意识,解释宪法和法律3.(河北2021)下表内容摘自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不同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综合理解上表内容,可知()序号内容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3053件226495人②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770561人,提起公诉1572971人③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中国建设取得新成就④抓紧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领域立法①对权力的监督得到加强②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③法治中国建设全面推进④公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4.(荆州202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宪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是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全国共有3500多个公园、1.2万多个广场、34万多个长廊有机嵌入宪法法治元素。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有利于广大人民( )①学习宪法,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②认同宪法,理解宪法的价值在于监督公权力③了解宪法,知道宪法的规定具有具体性特点④践行宪法,把宪法的原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朋友”5.漫画《“朋友”》给我们带来的警示有()①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②依法行使权力,不得滥用职权③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④对权力进行监督就能杜绝腐败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第40页共40页\n“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把实施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为保证宪法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和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①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②领导立法,可以随时修改宪法③依法行政,在法律范围内行权④带头守法,要模范的遵守宪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7.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以下是九年级某班学生在学校宣传展板上看到的漫画和案例。请运用法律知识参与他们的讨论。(12分)我是宪法【全民关注】随着城市里养狗的市民越来越多,一些不文明的养犬行为也频频出现,遛狗不牵狗绳是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在一些“爱犬人士”看来,自己的狗性格温顺,不会咬人,不拴牵引绳是给自己的爱犬自由。2021年4月22日,重庆奉节县小学生小博在上学途中,被狗撕咬其颈部导致死亡的消息引发大家热议。对此有专家提出必须以法律手段约束市民的养狗行为。【迷途知返笑点终变亮点】第40页共40页\n曾经,城管部门不规范执法、暴力执法等引发的社会问题一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点”,而“笑点”后藏着城市管理之痛。迷途知返,善莫大焉。近年来,全国多个省市积极改进城管工作,如:厦门出台《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为规范城管及其工作人员的执法程序提供法律支撑;青岛城市管理局开展“城管服务进社区”活动,悉心听民声,细心理民情,真心解民忧;河南某区城管局创建12345在线平台,及时向全社会发布相关工作及投诉案件的处理情况……如今,“城管蓝”正逐步成为城市的一道亮点。(1)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漫画《我是宪法》的认识。(4分)(2)有人认为:“遛狗不栓绳主要是缺乏公德心的表现,应该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没必要动用法律这一治国重器”。请你结合“全民关注”,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批驳。(4分)第40页共40页\n(3)迷途知返,方能柳暗花明。结合“迷途知返笑点终变亮点”的内容,分析“城管蓝”如今能逐步成为城市亮点的原因。(4分)8.(巴蜀2022.3)长期停放在某个位置,车主难寻、无人问津的车辆,有一个形象的称呼——“僵尸车”。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一方面侵占公共资源;另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九年级某班同学对此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走访调查,以下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信息,请你参与并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现实治理尚存难题第40页共40页\n目前对于“僵尸车”并没有一个官方明确的界定,所以实践中对“僵尸车”的处理也无法一概而论。有的“僵尸车”属于违停状态,这种情况下交警可以直接进行执法。但是有的“僵尸车”是属于规范停车,只是因车未使用,长期占用有限的公共资源。这种情况下交管部门难以处置:一是没有处罚依据和处罚标准;二是“僵尸车”是私有财产,对其强行处置,不仅无法让人民满意,还易激发矛盾产生冲突。多措并举联动治理“僵尸车”定义不明以及与车主沟通困难等问题,导致实践中对这类车的治理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未来需要完善立法,让“僵尸车”的现实治理有法可依;此外还应加强车管所的车辆登记及报废环节的管理工作,简化报废环节;强化车主责任,防止报废车辆违停侵占公共资源成为“僵尸车”;要做好法治宣传工作,督促达到强制报废标准车辆的车主自觉报废,共同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1)有同学认为“‘僵尸车’带来的负面影响虽不容忽视,但处置过程绝不可一概而论”,请结合“现实治理尚存难题”,运用所学知识,全面解读此观点。(4分)第40页共40页\n(2)请结合“多措并举联动治理”,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对另类城市垃圾“僵尸车”的治理方案。(6分)法律主题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C4.B5.A6.B二、非选择题7.(1)①“宪法倾听党和人民的心声”说明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保护公民”说明宪法规定和保障人民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公民实现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③“大家以宪法为准”说明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活动准则。/公民增强宪法意识,自觉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④“宪法生养民法典等法律”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每幅漫画2分,共6分,不结合材料扣2分)(2)①“遛狗不栓绳”,首先是缺乏公德心的表现,应该加强对公民道德教育。但是一些“爱犬人士”未能按照道德规范文明养犬,甚至威胁到了他人的人身安全,因此需要用法律来规范养犬行为。第40页共40页\n②“不拴牵引绳是给自己的爱犬自由”,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③“不文明的养犬行为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权利”,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④因此,“要达到文明养犬的目标”,需要道德和法律共同发挥作用。(每点1分,共4分,不结合材料扣1分)(3)①“厦门出台相应法规,并规定城管执法程序”反映出厦门坚持科学立法,实行良法之治,推动城管规范执法,推动城管蓝成为城市亮点;厦门依法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坚持做到了依法行政。②“青岛城管听民生,理民情,解民忧”体现出青岛城管部门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使城管蓝成为城市亮点。③“河南某区城管局创建在线平台,及时向发布相关工作及投诉案件的处理情况”说明河南通过积极推进政府公开,保证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政府公信力,让城管蓝成为了城市亮点。(每点2分,共4分,不结合材料扣2分)8.(1)①“有的‘僵尸车’属于违停状态,这种情况下交警可以直接进行执法”体现了需要行政机关坚持厉行法治,严格执法。②“有的“僵尸车”是属于规范停车,只是因车未使用,长期占用有限的公共资源,交管部门没有处罚依据和处罚标准”体现了交管部门处置时需要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③““僵尸车”是私有财产,对其强行处置,不仅无法让人民满意,还易激发矛盾产生冲突”体现了公民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交管部门需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需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的能力。(对于违停和规范停车的处置需要至少各答一点,1点2分,共4分,不结合材料扣2分)(2)①“未来需要完善立法,让“僵尸车”的现实治理有法可依”体现了我国需坚持厉行法治,做到科学立法。\需坚持良法之治,良法反映社会发展规律。②“车管所的车辆登记及报废环节的管理工作,简化报废环节”体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政府要为我们提供公共服务。\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第40页共40页\n③“强化车主责任,防止报废车辆违停侵占公共资源成为“僵尸车””体现了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的车主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④“要做好宣传工作,共同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现了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多角度回答问题,每个角度2分,共6分,不结合材料扣2分)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法律专题2理解权利义务崇尚法治精神(知识范围: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梳理主题一:权利与义务(八下第二单元)一、公民基本权利第40页共40页\n(一)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P35-P41)(1)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2)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4)其他权利。包括: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二)政治自由(P35-P36)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②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2)政治自由。①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②重要性: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3)监督权。①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②重要性: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有什么意义?(P36)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三)人身自由(P36-P37)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第40页共40页\n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4.人身自由不受侵犯(P35)①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②侵权表现: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和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非法搜查公民身体。5.人格尊严不受侵犯(P36)①侵权表现:侮辱、诽谤、诬告陷害。②人格尊严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1)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2)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3)内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6.住宅不受侵犯(P38)侵权表现:非法搜查、非法侵入公民住宅。7.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P38)除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依法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四)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P39-P41)1.财产权。①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②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③内容: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2.劳动权。①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②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③重要性: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3.物质帮助权。①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②保障措施: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第40页共40页\n4.受教育权。①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②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③保障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5.文化权利。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②保障措施: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五)其他权利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P39二、依法行使权利1.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P43-P44)(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得超越界限,不能滥用权利。(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2.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应该怎么做?(P44)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1)与当事人协商解决。(最主要维权方式)——常见于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2)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人民、行政和司法调解)——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P45(3)提请仲裁机构仲裁。——适用于公民与其他个人和组织间的合同纠纷和财产争议P43(4)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手段依法维权。P44①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②公民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③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三、公民基本义务第40页共40页\n1.遵守宪法法律(P48)(1)原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2)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了解法律程序,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P462.维护国家利益(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P49(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P493.依法服兵役(P50-P51)(1)原因: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2)兵役制度: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3)分类: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4.依法纳税(1)原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2)违反依法纳税义务的表现及后果: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其他义务:公民应履行的义务还有:劳动、受教育、夫妻双方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等。P50四、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权利义务相统一)(P54)(1)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P54(2)公民既是法定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P52第40页共40页\n(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4)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P55(5)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2.法定义务须履行(1)为什么必须履行法定义务?①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P56②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必须作出一定行为,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犯罪,受到法律的追究。P56(2)如何履行法定义务?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P553.违反义务须担责(1)违反法定义务的表现:①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②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P57(2)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P57①违反民事法律,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②违反行政法律,应依法承担行政责任;③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P57主题二:崇尚法治精神(八下第四单元)(一)自由的真谛与追求1.正确理解自由(P99-100)(1)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2)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①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②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③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P1002.法治与自由的关系(P100)第40页共40页\n(1)自由与法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2)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3)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在社会生活种,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3.如何珍视自由?P104(1)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2)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二)平等的真谛与追求1.正确认识平等(P101)①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相待,如男女同工同酬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如关爱弱势群体等。②重要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P99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①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P102②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P102③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P103④违法或犯罪行为都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P1033.如何践行平等?(P105-P107)①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该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P105②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平等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P106第40页共40页\n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面对这些不平等的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三)公平的价值与守护1.公平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P1102.公平的重要性: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②公平是社会稳定进步的重要基础P1103.如何坚守公平?(1)个人维护公平: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②要敢于对不公平说“不”,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P115(2)制度保障公平:制度(立法、司法)保障公平。P116(四)正义价值与守护1.正义的含义: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P1102.正义的要求:①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②维护公共利益;③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P1123.正义的重要性: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P111。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P112。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P113。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P113。4.如何守护正义?①个人守护正义:面对非正义的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P115②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改革的核心是公正司法P116冲刺训练一、选择题1.2021年6月,中央网信办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将针对网上“饭圈”突出问题,全面清理“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挑动对立、侮辱诽谤等各类有害信息。追星要守住法律底线,决不能任性而为。第40页共40页\n开展“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彰显了()①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②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刑事责任③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④公民享有自由的同时也要依法履行遵守宪法法律的义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某发电厂施欠袁某和肖某二人9个月的工资。二人多次索要,发电厂负责人不予理睬拒绝支付。最终,袁某、肖某通过向法院起诉该发电厂及其总公司电力公司,追回了自己应得的工资以及经济补偿金。该事件中()①该发电厂侵犯了袁某和肖某的财产权②该发电厂拖欠工资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③该发电厂负责人缺乏法治意识,没有依法办事④袁某和肖某二人通过法定程序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2八中)2021年9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展了秋季开学“法治第一课”活动,为陕西百余万名中学生进行线上普法讲座。通过鲜活生动的典型案例,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和科学的自护意识。要成长为一名合格公民,未成年人必须()①坚决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②积极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④认真学习法律,严格遵守宪法法律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4.佳佳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茶余饭后大家总会坐在一起聊天。以下是大家聊到的几件事,其中涉及公民基本义务的是()①佳佳的表哥即将中考,他在校尊敬师长,每天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②佳佳的爸爸主动在个税APP上对他获得的2万元稿费进行登记申报③佳佳的叔叔前天刚买的品牌新手机黑屏,明天要去找商家退货退款④佳佳的姐姐主动删除了自己抖音账号中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的短视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第40页共40页\n5.《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规定“开展健身、娱乐、宣传、销售、庆典等活动时,合理使用场地及设施设备,避免噪声扰民”;规定“不以发帖、跟帖、评论、人肉搜索、智能换脸、智能变声等任何方式侮辱、诽谤他人”。《条例》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强化约束作用,明确法律责任,增强社会成员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出台该《条例》的原因是( )①无限制的自由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②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能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③规定要求不得侮辱、诽谤他人是对公民荣誉权的保护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某公司招聘中查阅其投递的简历后,因闫某某系X省人为由认为其不符合招聘岗位。闫某某认为某公司上述地域歧视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相关规定,严重侵权,遂提起诉讼。最终,法院判令某公司向其口头道歉、登报道歉并支付精神抚慰金6万余元。以下说法中,你不赞同的是()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B.正义作为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C.某公司这样做是违法行为,应该为每个人提供相同的就业机会D.面对不平等现象时,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二、非选择题7.与青春共舞,与法治同行。某校正在开展“法治少年,青春远航”法治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回答问题。(8分)※相关链接※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手机风波】2019年7月18日,黄某未满14周岁的女儿私自在某营业厅花800元购买了一部手机。黄某得知后以自己不知情不同意购买为由找商家退货退款,但遭到拒绝。黄某请求第40页共40页\n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解,双方达成退货协议,商家于当日全额退还购机款800元。【网络调查】※相关链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第六十四条家庭、学校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应当相互配合,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2020年5月13日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指出,2019年我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93.1%;未成年网民中利用互联网玩游戏和看短视频的比例分别为61.0%和46.2%,认为因上网时间过长而造成学习退步的占11.4%,未成年网民在网上遭到讽刺或谩骂的比例为42.3%……(1)有人认为,给黄某的女儿退款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你的理由。(4分)(2)根据“网络调查”,请你就未成年人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6分)第40页共40页\n8.(2021 育才改编)天山脚下银河泻,皑皑飘落玉无瑕。世道公言今佑我,不容玷污更芳华。九年级学生字乾在网上参与了护棉微博话题讨论——尽“ 棉博”之力,筑中华盛世。请你运用法律知识,和宇乾一起参与话题讨论。【如此护棉.引深思】部分国外品牌碰瓷新疆棉花的消息引起众怒,遭到了国人的抵制。一些“爱国人士”在网络上散布经过添油加醋后的不实信息,并冲进相关品牌线下直营店,破坏店内设备,侮辱工作人员。公安机关依法进行调查取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规定,部分“爱国人士”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法律引航.撒暖阳】在被拘留的群体中,缺乏是非观念、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令人关注。教育好、培养好未成年人,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社会以及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宽容,不代表可以纵容自己的欲望为所欲为,触碰法律红线,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不仅会“玩火自焚”,还会扰乱社会秩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长效机制,实行礼法结合,既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是对社会公平的诠释。照亮未成年人的“前进路”,我们一直在努力。(1)有人认为“爱国人士”不应受到处罚,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如此护棉.引深思”的内容阐明理由。(4分)第40页共40页\n(2)结合“法律引航.撒暖阳”的内容,谈谈照亮未成年人“前进路”需要作出哪些努力?(6分)法律主题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D4.B5.B6.C二、非选择题7.(1)不同意。理由:因为平等在法律意义上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黄某的女儿未满14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退款是对她的差别对待,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分)(观点正确1分,理由阐述合理3分)(2)①“针对网络调查中反映的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②“针对未成年人上网时间过长”未成年自身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自律正确使用网络。③“针对未成年人在上网过程中遭遇谩骂或讽刺的问题”,未成年人应增强法治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4分)(每点2分,共6分,不结合材料扣1分)8.(1)不同意。理由如下:①“一些‘爱国人士’散布不实信息”,他们没有意识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割裂了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公民行使权利不得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部分‘爱国人士’冲进相关品牌线下直营店,破坏店内设备、辱骂销售人员”侵犯了直营店的财产权以及工作人员的人格尊严权;③“这些爱国人士的“爱国”行为”,第40页共40页\n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④“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说明他们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4分)(每点1分,共4分,不结合材料扣1分)(2)①“教育好、培养好未成年人,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我们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②“社会以及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宽容,不代表可以纵容自己的欲望为所欲为”说明未成年人应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或未成年人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实行礼评结合”,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法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每点2分,共6分,不结合材料扣2分)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法律专题3呵护健康成长争做守法公民(知识范围: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八年级上册第五课争做守法公民)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梳理主题一:走进法治天地(七下第四单元)一、生活需要法律(七下第九课)1.为什么说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P85-P86)①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②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相伴一生。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第40页共40页\n2.什么是法律?(法律的本质)(P87)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3.什么是法治?(P87)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4.法治的作用(意义)?(P87-P88)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③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P88相关链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二、法律保障生活(七下第九课)***1、法律的特征有哪些?(P91-P92)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P92)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法律的作用有哪些?(P92-P94)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总述)第40页共40页\n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规范作用)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保护作用)三、特殊保护1.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七下)(P96-P97)**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P96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P972.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项法律和六道防线:(七下)(1)专项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P97(2)***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①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②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③社会保护是指国家、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④司法保护是指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的保护。)⑤网络保护是指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网络生活实施的专门保护。⑥政府保护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3.未成年人应如何正确对待特殊保护?P100宪法和法律赋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四、我们与法律同行第40页共40页\n**1.怎样学会依法办事?(七下)(1)依法办事,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P102(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P1032.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七下P101(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成为人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3.怎样树立法律信仰(要求)?七下P101-102(1)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2)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主题二做守法的公民(八上第五课)一、违法行为及其后果1.什么是违法行为?P48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P48***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P462.违法行为的分类P48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又叫做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P483.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P53第40页共40页\n***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4.刑罚的种类:P54***刑罚又称刑事处罚、刑事处分。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P54相关链接)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5.如何预防犯罪?(或:怎样加强自我防范?)P55-56(1)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P55(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P55(3)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P56(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P56二、善用法律6.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57)(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P58。(3)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检法等机关控告、检举,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P597.诉讼: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P59(1)诉讼的重要性: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2)诉讼的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民告官)、刑事诉讼P608.为什么未成年人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P61第40页共40页\n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9.未成年人如何与违法犯罪做斗争?(1)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P60(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未成年人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者社会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1(3)青少年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P62第二部分: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21·广东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十一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由十四周岁调整到十二周岁,这( )①表明法律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将从重处罚②能更好地对未成年人发挥法律的警示和威慑作用③可以杜绝低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④为惩治未成年人恶性暴力犯罪提供法律依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1重庆A)2021年4月,某市市场监管局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检查,对某家校外培训机构价格违法、虚假宣传、超前教育等行为,给予警告和罚款的行政处罚。此次专项查处和治理( )①是市场监管局在独立行使检察权②有利于维护社会正义③警示教育培训机构应遵守法律法规④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第40页共40页\n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21云南昆明)刑法修正案(十一)针对未成年人严重犯罪问题作出如下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降低刑责年龄,目的是( )①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②能更好发挥法律的示警功能和威慑作用③能在一定程度上警戒未成年人遵守法律④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22附中)小王家里饲养的宠物狗经常夜里狂吠严重影响他人休息,邻居多次与小王交涉,小王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现象。”无奈之下,邻居报警,最终小王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对此,你认为正确的是()①小王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邻居报警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③小王的行为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④警方应依据《刑法》对小王进行惩罚A.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④5.(2021·湖北省武汉市)漫画(如图)表明( )A.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后果B.法律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C.法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D.散布网络谣言者要承担行政处分责任6.(2021广西贺州)请你根据以下图示,判断李军的行为是()治安管理处罚法被拘留10天(违法行为)(触犯法律)(后果)A.无故旷课,网吧上网B.无证驾驶,路上飙车C.拾到手机,拒绝归还D.敲诈勒索,数额巨大第40页共40页\n一、非选择题7.法律是国家基石,守法是处事根本。某法制栏目播出了一段法治小剧,引发讨论。请根据剧情,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误入歧途违了法】就读于某中学的孙某学业优异。但因几次考试均不理想心中有些自怨自艾,借游戏放松一下自己。但久而久之他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逃课,与一群社会青年混一起。后因需要充值游戏,并在“朋友”面前显得“有面子”,强行要求部分同学“借点钱来花”,对同学强行搜身,如有不从便恶语相向、拳打脚踢。随着网瘾与日俱增,开销越来越大,孙某手头越来越拮据。后来与“朋友”商议,并共同实施了多起对商店、家庭的入室盗窃行为,最终被警方抓获。【法庭判决声泪下】由于其行为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检方对其提起了刑事诉讼;法庭仔细审理了孙某的案件,考虑孙某是未成年人,对孙某的案件进行了不公开审理,最终孙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随着法官法槌落下,孙某也在法庭上簌簌泪下。孙某说到:法律制裁犯罪行为,维护了他人的正当权益。法律并没有因为我曾经的优异而网开一面,在它面前,任何人、任何违法行为都不能抱有侥幸。希望我的故事能够警醒他人:犯罪与个人的弱点、身边的恶友紧密相关,别不经意间,走上不归路!(1)看了“误入歧途违了法”的报导后,孙某的老师对此惋惜不已,请你帮他梳理惋惜的理由。(4分)(2)请运用法律知识,对“法庭判决声泪下”这段故事进行点评。(6分)第40页共40页\n8.(2022外语校)与社会同行,与法治共舞。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和亿万家庭幸福,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以下是“重外法治讲坛”收集到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资料,请运用法律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0分)【网络风险呼唤保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型网络诈骗层出不穷,网络诈骗也危及未成年人。年仅15岁的学生丘某在QQ聊天时被陌生人拉入某刷单返利群,诱导其完成抖音点赞、关注等任务。丘某根据提示完成了2单任务,对方立即向其转账8.5元,在完成第二单任务后,再次获利9.5元。就在丘某继续操作过程中,深圳公安反诈中心及时来电劝阻,阻止了这起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案件。在与反诈民警交流中,丘某提到此前曾有陌生人以一天70元的价格短期租借其微信帐号,导致其重新登陆后,因账号安全原因被限制使用,但他的同学曾被这种骗局诈骗2000元。反诈民警提醒,出租微信帐号极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违法犯罪,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避免上当受骗。【法治利器护航成长】《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在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上表决通过,条例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积极回应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新情况、新变化,营造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法治环境。《条例》强化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主体责任,如要求其针对未成年人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明确市、区民政部门依法承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街镇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或者指定专门人员办理相关事务;细化家庭监护职责,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受到网络不良行为的伤害;未成年人自觉守法,严禁参与网络低俗表演、网络不良社交活动等。(1)网络诈骗在生活中时有发生,请结合丘某的遭遇谈谈对我们未成年人的启示。(4分)第40页共40页\n(2)请根据【法治利器护航成长】,以“防风险护成长”为主题做一期“重外法治讲坛”演讲。(6分)法律主题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A4.A5.B6.B二、非选择题7.(1)①“孙某因游戏旷课”,孙某本应珍惜受教育权,履行履行受教育的义务,避免不良行为。②“孙某不应该对同学强行搜身”,因为这侵犯他人人身自由权的违法行为;③“孙某不应该对同学恶语相向”,因为这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④“孙某不应该参与入室盗窃”,因为这是侵犯他人财产权的严重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其行为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刑事违法性。⑤“孙某从最开始沉迷游戏、逃课、校园欺凌逐步到参与抢劫”,第40页共40页\n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的影响,孙某从不良行为逐渐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令人惋惜。(给分建议:1点1分,不结合材料扣1分)(2)①“法庭仔细审理判决案件”,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法院坚持公正司法。②“法庭对孙某进行不公开审理”是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③“法律制裁犯罪行为,维护了他人的正当权益”,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④“孙某最终被判刑”,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⑤“法院并不因孙某曾经的优异网开一面”,法院检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⑥“犯罪与个人的弱点、身边的恶友紧密相关”,启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尊法守法,防患于未然。/我们要增强法治意识,不违法是人们的底线。(给分建议:1点1分,不结合材料总共扣1分)8.(1)①“邱某作为未成年人遭网络诈骗”启示我们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弱,需要受到特殊保护。(未成年人受保护的原因)②“邱某被陌生人诱导进行网络刷单”启示我们要增强警惕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自觉要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习惯。(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加强自我防范)③“邱某同学因租借微信账号被骗2000元”启示我们要自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保护自己的财产权不受侵害。(未成年人自我保护:遇到侵害,寻求帮助)④“遇到陌生人租借微信账号、刷单赚钱”启示我们遇到网络风险,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见义智为,敢于并善于斗争)(2)①“上海市人大通过《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说明防风险,护成长需要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国家通过法律对未成年人实施社会保护。②“《条例》回应新情况、新变化,进而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说明未成年保护领域的情况不断变化,我国坚持实行良法之治,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未成年人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③“《条例》强化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主体责任”说明国家、社会为未成年人实施专门的网络保护,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第40页共40页\n④“《条例》确市、区民政部门依法承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说明政府依法行政,对未成年人实施政府保护/政府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保护未成年人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⑤“细化未成年人父母的家庭监护职责”说明防风险,护成长需要家庭要对未成年人进行家庭保护,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⑥“未成年人自觉守法,严禁参与网络低俗表演”说明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注意答题的样式,主要包括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和建设法治中国两个角度)第40页共40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