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届部编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突破练习十二理解词句含意,赏析语言艺术(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任务突破练十二 理解词句含意,赏析语言艺术(赋分32分,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初冬浴日漫感丰子恺离开故居一两个月,一旦归来,坐到南窗下的书桌旁时第一感到异样的,是小半书桌的太阳光。原来夏已去,秋正尽,初冬方到,窗外的太阳已随分南倾了。把椅子靠在窗缘上,背着窗坐了看书,太阳光笼罩了我的上半身。它非但不像一两月前地使我讨厌,反正使我觉得暖烘烘地快适。这一切生命之母的太阳似乎正在把一种祛病延年、起死回生的乳汁,通过了它的光线而流注到我的体中来。我掩卷冥想:我吃惊于自己的感觉,为什么忽然这样变了?前日之所恶变成了今日之所欢;前日之所弃变成了今日之所求;前日之仇变成了今日之恩。张眼望见了弃置在高阁上的扇子,又吃一惊。前日之所欢变成了今日之所恶;前日之所求变成了今日之所弃;前日之恩变成了今日之仇。忽又自笑“夏日可畏,冬日可爱”,以及“团扇弃捐”,古之名言,夫人皆知,又何足吃惊?于是我的理智屈服了,但是我的感觉仍不屈服,觉得当此炎凉递变的交代期上,自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足以使我吃惊。这仿佛是太阳已经落山而天还没有全黑的傍晚时光:我们还可以感到昼,同时已可以感到夜。又好比一脚已跨上船而一脚尚在岸上的登舟时光:我们还可以感到陆,同时亦可以感到水。我们在夜里固皆知道有昼,在船上固皆知道有陆,但只是“知道”而已,不是“实感”。我久被初冬的日光笼罩在南窗下,身上发出汗来,渐渐润湿了衬衣。当此之时,浴日的“实感”与挥扇的“实感”在我身中混成一气,这不是可吃惊的经验吗?于是我索性抛书,躺在墙角的藤椅里,用了这种混成的实感而环视室中,觉得有许多东西大变了相。有的东西变好了:像这个房间,在夏天常嫌其太小,洞开了一切窗门,还不够,几乎想拆去墙壁才好。但现在忽然大起来,大得很!不久将要用屏帏把它隔小来了。又如案上这把热水壶,以前曾被茶缸驱逐到碗橱的角里,现在又像纪念碑似地矗立在眼前了。棉被从前在伏日里晒的时候,大家讨嫌它既笨且厚,现在铺在床里,忽然使人悦目,样子也薄起来了。沙发椅子曾经想卖掉,现在幸而没有人买去。从前曾经想替黑猫脱下皮袍子,现在却羡慕它了。反之,有的东西变坏了:像风,从前人遇到了它都称“快哉!”欢迎它进来。现在渐渐拒绝它,不久要像防贼一样严防它入室了。又如竹榻,以前曾为众人所宝,极一时之荣。现在已无人问津,形容枯槁,毫无生气了。壁上一张汽水广告画。角上画着一大瓶汽水,和一只泛溢着白泡沫的玻璃杯,下面画着海水浴图。以前望见汽水图口角生津,看了海水浴图恨不得自己做了画中人,现在这幅画几乎使人打寒噤了。裸体的洋囝囝跌坐在窗口的小书架上,以前觉得它太写意,现在看它可怜起来。希腊古代名雕的石膏模型Venus(维纳斯)立像,把裙子褪在大腿边,高高地独立在凌空的花盆架上。我在夏天看见她的脸孔是带笑的,这几天望去忽觉其容有蹙,好像在悲叹她自己失却了两只手臂,无法拉起裙子来御寒。其实,物何尝变相?是我自己的感觉叛变了。感觉何以能叛变?是自然教它的。自然的命令何其严重:夏天不由你不爱风,冬天不由你不爱日。自然的命令又何其滑稽:在夏天定要你赞颂冬天所诅咒的,在冬天定要你诅咒夏天所赞颂的!人生也有冬夏。童年如夏,成年如冬;或少壮如夏,老如冬。在人生的冬夏,自然也常教人的感觉叛变,其命令也有这般严重,又这般滑稽。(选自《丰子恺散文精选》,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的“感”有多个层次,如从光线变化感到季节变化,由阳光温暖的变化进入到感觉变化,由\n对自然界的感受上升到人生的感悟等。B.文章引用“团扇弃捐”的典故,是为了说明人们开始喜欢某些东西后来又将其遗弃,是因为受客观影响,众人皆知,不足为惊。C.文中的“我”认为在自己眼里,有些东西变好了,有些东西变坏了,不是因为事物改变了,而是自然让自己的感觉叛变了自己。D.“我的理智屈服了,但是我的感觉仍不屈服。”意思是说“我”是一个感性重于理性的人,理智最终屈服于感觉,可见“我”的倔强。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标题既是全文内容的总括,也是文章的线索。B.文章的结尾点明中心,深化主题,使人深受启发。C.本文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形散神聚。D.本文以第一人称写所思所想,易使读者产生共鸣。3.(鉴赏表达技巧题)本文语言极具特色,请从语体特点、句式特点、修辞特点和语言风格中任选两点进行简析。(4分)4.(理解词义、句意题)文末“在人生的冬夏,自然也常教人的感觉叛变,其命令也有这般严重,又这般滑稽”一句含意深刻,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6分)文本一遍地应答韩少功打开院墙的后门,从一棵挂满红叶的老树下穿过,就可以下水游泳了。风平浪静之时,湖面不再是水波的拼凑,而是一块巨大的整体镜面,让人不知如何是好。你在水这边敲一敲,水那边似乎也会震动。你在水这边挠一挠,水那边似乎也会发痒。若是有一条小船压过来,压得水平线撑不住,镜面就可能倾斜甚至翘起——这种担心一度让我紧张。在这个时候下水难免有些踌躇,有些心怯。扑通一声,令宝贵的镜面破碎,实为一大暴行。好在碎片经过一阵揉挤,一阵折叠,一阵摇荡,只要泳者停止不动,待倒影从层层褶皱中逐一释放,渐次舒展和平复,湖面又会归于平滑的极目一镜。通向山外的公路修通之前,这里有很多机船,每天接送出行的农民,还有挑担,脚踏车,以及活猪活牛。眼下客船少了,只剩下几只小渔船偶尔出现。船家们大多是傍晚下网,清晨收网,手摇船桨轻点着水面,静悄悄地来,又静悄悄地去,留下冷清和落寞的湖面,一如思绪突然消失的大脑。水边常有两样“静物”,是垂钓的一位老人和一位少年。据说老人身患绝症,活不了多久了。但他一心把最后的时光留在水边,留给自己的倒影。少年呢,中学生模样,总是在黄昏中出现。他也许是特别喜欢吃鱼,也许是惦记着母亲特别喜欢吃鱼,也许不过是要用这种方式来积攒自己\n的学费。谁知道?阵雨扑来时,雨点敲打着水面,打出满湖的水芽或者水蘑,打出升腾的水雾,模糊了水平线。如果雨点敲醒了水面的花粉,水上就冒出一大片水泡,冷不丁地看去,像是光溜溜的背脊上突然长满疖子。几只野鸭惶惶地叫,大概被这事儿吓着了,很快钻入草丛。不远处,一条横越水峡的电线上,有个黑物突然直端端砸下,激起水花四溅。我以为有什么东西坠落,过了片刻,才发现那不是坠物,是一只鸟突然垂直俯冲,攫取了什么以后,带水的翅膀扑拉扑拉,又旋回高高的天空,在阳光中播下闪闪一串水珠。我不知道这种鸟的名字,只记住了它一身蓝绿相杂的迷彩。还有一只白鹭在水面上低飞,飞累了,先有大翅一扬,再稳稳地落在岸石,让人想起优雅贵妇,先把大白裙子一撩,再得体地款款入座。它一坐就好半天,平视远方,纹丝不动,恍若一尊玉雕。但如果发现什么情况,玉雕眨眼间成了银箭。一声鹭鸣撒出去,树丛里就有数十只白鹭跃出,扑拉拉组成数十朵白光,在青山绿水中绽放和飞掠。它们有时候绕着我巡飞,肯定把我误会为鱼,一条比较奇怪的大鱼,大得让它们不知如何下口。小鱼们也经常围着我巡游,肯定把我当成一只落水的大鸟,同样大得让它们不知如何下口。不知是什么鱼愣头愣脑,胡乱叮咬,在我的腿上和腰上留下痒点,其中一口咬得太狠,咬在一个脚趾头上,痛得我从迷糊中惊醒过来。我这才发现,钓鱼的“静物”已经走了,天地间全无人迹。其实,这里还有很多人,只是我看不见罢了。想想看,这里无处不隐含着一代代逝者的残质,也无处不隐含着一代代来者的原质——物物相生的造化循环从不中断,人不过是这个过程中的短暂一环。对于人这一物种来说,大自然是人的来处和去处,是万千隔世者在眼下这一刻的隐形伪装之所。有人说,接近自然就是接近上天。那么,上天是什么?不就是不在场者的在场吗?不就是太多空无的实在吗?不就是一个独行人无端的惦念、向往以及感动吗?就因为这一点,我在无人之地从不孤单。我大叫一声,分明还听到了回声,听到了来自水波、草木、山林、破船以及石堰的遍地应答。寂静中有无边喧哗。(选自韩少功散文随笔集《山南水北》,有改动)文本二 就我看来,在中国当代的小说家中,很少有人像韩少功那样将随笔写得那么得心应手,那么睿智。经过办《海南纪实》的考验,经过大特区商海浪潮的冲击,他的思想更深刻成熟了,他的文风更老辣简洁了,他对文学的追求似乎更执着了。他右手写小说,左手写随笔。在随笔的写作中,韩少功天赋中那种我们称之为智慧的素质被发挥到一种巅峰状态。读着他近年的随笔,我有时会产生出这样一种古怪的想法:不知随笔这种文体是专为韩少功准备的,还是韩少功天生就应当写随笔?不管是韩少功无意间碰上了随笔,还是随笔找上了韩少功,韩少功的随笔写得好,却是读过他的作品的人都公认的事实——那是智慧的独语,是哲学的散文化,也是生活常态的文学化。随笔是一种需要智慧的文体。智慧不是聪明的滑头和取巧,不是知识的炫耀和卖弄;智慧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心血的燃烧。韩少功的随笔,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智慧。不过他的智慧,不是经院或书斋里的智慧;他的智慧,更多的是来自生活的启示,来自他的生命的激发。他的智慧,不是体现于某篇文章,某个局部或某个词句,而是化为精气流荡于他所有的文字中,并成为他作品的纹章印记,成为他的人格在随笔中的自然呈现。(摘编自陈剑晖《智慧的独语——关于韩少功散文随笔的札记》)5.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以“我”这个下湖游泳者的视角观察和感受世界,文中直接表现“我”的笔墨不多,却让人感觉到处处都有“我”的存在。\nB.作者面对镜子般的湖面“不知如何是好”,感觉下水打破湖面“实为一大暴行”,生动传达出视湖水为有生命之物的微妙心理。C.老人和少年像两样“静物”一样在水边垂钓,作者不仅欣赏这样一幅安静的生活画面,更赞赏他们面对生活磨难时的沉静和坚毅。D.静是作者刻意营造的大境界,静中又充满生机勃勃的动,包括阵雨、水鸟、游鱼这样真实可感的动,也包括意念中的“无边喧哗”。6.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本一选自韩少功散文随笔集《山南水北》,字里行间流荡着一种睿智和精气,是一篇个性色彩鲜明的“智慧的独语”。B.随笔是一种需要智慧的文体,这是它与小说、散文等文体的不同之处,而真正的智慧大都来自生活的启示和生命的激发。C.韩少功写过小说,办过杂志,后来他在随笔这种文体中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文学成就也达到了巅峰。D.凡是读过韩少功作品的人,都认为他的随笔写得好,因为这些作品不要小聪明,不投机取巧,也不炫耀和卖弄知识。7.(鉴赏表达技巧题)请简要赏析文本一中画横线的段落。(4分)8.文本二认为韩少功的随笔“是哲学的散文化,也是生活常态的文学化”,文本一是怎样体现这些特点的?(6分)\n任务突破练十二 理解词句含意,赏析语言艺术1.D 解析“‘我’是一个感性重于理性的人,理智最终屈服于感觉,可见‘我’的倔强”错,“我的理智屈服了”意思是“我”对这个问题从道理上能想得通,“感觉仍不屈服”意思是“我”在这个特殊时段仍然感觉不是那样分明。2.B 解析“点明中心”错,文章结尾是含蓄的,内敛的,深刻而耐人寻味的。3.①语言口语化,如“我吃惊于自己的感觉,为什么忽然这样变了?”②整句散句交错,富有美感。如第3段、第5段中句式交错。③比喻、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④语言叙述中,掺进文言句式,文白相间,与文章风格一致,富有情趣。4.①在我们少年时,盼自己快快长大,变得成熟与稳健;待真正成熟起来后,却羡慕孩童们无拘无束的纯真与快乐。这种感觉的反差,恰是自然的冬夏给予人的“叛变”。②无论少年时盼望长大还是成熟后盼望回到童年,所有的愿望与所有现实似乎是命令一般,由不得你。③人生是庄重而严肃的,但是和自然季节的交替不同,人生的季节只有经历过却没有回头再来,你盼望和羡慕的东西总是与你擦肩而过。看似“滑稽”,实则“无奈”。5.C 解析“更赞赏他们面对生活磨难时的沉静和坚毅”错误,由“他也许是特别喜欢吃鱼,也许是惦记着母亲特别喜欢吃鱼,也许不过是要用这种方式来积攒自己的学费。谁知道”可知,作者并不确定少年是否处在人生磨难中。6.A 解析B项,“随笔是一种需要智慧的文体,这是它与小说、散文等文体的不同之处”表述错误,不能说小说、散文不需要智慧。C项,“他在随笔这种文体中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文学成就也达到了巅峰”于文无据。D项,不合文意,因果关系不能成立。7.①动词使用新颖贴切,十分传神。如写白鹭栖息时“款款入座”,既拟人化,又切合前文“让人想起优雅贵妇”的联想,妙趣横生;再如写鹭鸣“撒出去”,化无形的声音为有形的物体,生动可感。②多用比喻修辞手法,富于表现力。“优雅贵妇”“大白裙子”“玉雕”“银箭”“数十朵白光”等多个喻体,都运用得非常形象恰切。③动静相映,给人深刻印象。先充分描写白鹭的静,“稳稳地”“纹丝不动”,再突出刻画白鹭的动,“跃出”“绽放和飞掠”,动静前后对比,形象十分鲜明。8.①文本一的思想内核是作者对于世界、自然和生命的哲学思考,文体形式却是一篇意境幽远、文采斐然的散文,这种将哲学散文化的写法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浓厚的文学色彩。②文本一记述的是作者下湖游泳这样的寻常的生活情景,呈现出来的是一篇优美耐读的文学作品,作品将生活常态文学化,使读者既能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又得到文学的熏陶。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23 15:00:05 页数:5
价格:¥3 大小:27.9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