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初中记叙文阅读知识 首段的作用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一、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二、记叙文概括大意/提取信息——答题方法1.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⑴答题模式:起因,经过,结果。⑵注意:两个分号,一个句号。3分,每个分句各1分。2.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⑴答题模式:起因,发展,高潮,结局。⑵注意:①三个逗号,一个句号。4分,每个分句各1分。②发展和高潮就是对经过的进一步分解。3.根据提示补全故事情节:⑴注意审题,要求补全的是句子还是词语;⑵给文章分层,通过提示信息检查分层是否准确;⑶注意答案要合拍(句式、结构基本一致);⑷注意借力4.根据上下文补全作者的情感变化:⑴给文章分层,通过提示信息检查是否准确;找出文中作者的感情变化⑵注意合拍(词组的组成方式、字数完全一致)⑶注意借力(尽量使用原文的词语)5.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文中都叙述了哪几件事:⑴答题模式:……(人物)发生了……(事件)。⑵注意:如果文中使用了插叙或倒叙的手法,注意答题时要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而不是文中出现的顺序。三、记叙文的人物描写1.人物描写分类:⑴从描写对象: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20,⑵从描写手法:细节描写、白描2.人物描写题的答题方法⑴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赏析加点的词语:答题模式:运用了……描写,通过“……”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的……(身份、背景、特点、性格、品质、心理等),表现了……(人)的……(感情)。⑵补全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思路:①注意上下文提示,尤其是是否对核心内容有提示、限制②注意人称、注意语言符合人物身份、注意语义词语的语体色彩③注意对句子数量的要求。⑷从细节描写的角度赏析:答题模式:运用了细节描写,通过“……”等词语,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人物的……(特点、性格、品质、心理等),表现了……(人)的……(感情)。四、环境描写的六大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的心情,(有时)表现人物性格;4.预示人物命运(初中极少见);5.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6.深化文章主题、暗示文章主旨。五、分析人物形象1.解题思路:⑴首先找出人物描写的相关语段:正面描写: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别人的评价性语句抒发感情的感叹句20,⑵提炼出描写人物的词语。⑶概括总结能体现这些词语的事件。2.答题模式:性格+事件(文中能展现这一特点的具体事件)六、次要人物的作用1.对塑造人物形象:⑴对自身的作用:塑造了……的人物形象,丰富了文章内容;⑵对主要人物的作用:烘托了……的……(主要人物的特点);或反衬了……的……(主要人物的特点);2.对情节的作用:⑶(作为见证者,)推动了情节发展,或(是……(人物变化或者事件)的见证者,)是贯穿全文的线索;3.对主旨的作用:⑷通过对……(人)的事件(或言行、或前后变化)的描写,暗示了……的社会环境。(或)通过对……(人)的事件(或言行、或前后变化)的描写,揭示了……的主旨。七、分析文章主旨1.答题模式:通过写……,表现了(反映了……/抒发了……/揭示了……)。2.找主旨的答题方法⑴议论句升华: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进行提炼和概括,得出文章主旨。⑵写作目的:写一个人的事再到精神品质(具体——抽象);从一个人到一类人(特殊——普遍)八、标题的作用1.内容上:⑴表面指……,(即标题的表层含义)或点明了……(主要人物、时间、地点、环境、事物等)⑵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通常标题是主谓结构或者动宾结构时);20,⑶点明或蕴含文章的主旨:……;(即标题的深层含义):⑷表现了……(主要人物)的……性格或者情感;2.结构上:⑸(采用了比喻,或象征,或对比等写法,)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⑹是文章的线索;3.情感/表达效果上:⑺营造了……的氛围,或奠定了……的感情基调九、记叙文的人称和顺序1.三大人称:⑴第一人称:便于叙述,感情真切自然,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⑵第二人称:仿佛当面诉说,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⑶第三人称:富有理性,客观真实。2.三大顺序⑴顺叙: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使文章条理清晰,脉络分明。⑵倒叙:①结构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②内容上:突出强调了……的感情。或塑造了……形象。或表现了……的主题。⑶插叙:①表现了人物……性格(品质)(通常为主要人物的身份、背景等的介绍),使人物形象更丰满。②插入了……情节(片段;事件),丰富了文章内容。③交代了……发生的原因(为下文作铺垫)。④突出文章……的中心/丰富了文章……主题。3.人称和顺序综合题⑴题型:文章是怎样叙述这件事的?(4分)⑵答题模式:①说出文章是第几人称叙述②说出人称的作用③说出文章是按什么顺序20,④说出所采用的顺序的作用课程导入古诗词:【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理解性默写】1.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两句就是佐证。2.《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4.《关雎》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例题解析《猫的故事》我的家在北平的一个深巷里。有一天,冬夜荒寒,卖水罗卜的,卖硬面饽饽的,都过去了,除了值更的梆子遥远的响声可以说是万籁俱寂。这时候屋瓦上嗥的一声猫叫了起来,时而如怨如诉,时而如诟如詈,然后一阵跳踉,窜到另外一间房上去了,往返跳跃,搅得一家不安。如是者数日。20,北平的窗子是糊纸的,窗棂不宽不窄正好容一只猫儿出入,只消他用爪一划即可通往无阻。在春暖时节,有一夜,我在睡梦中好像听到小院书房的窗纸响,第二天发现窗棂上果然撕破了一个洞,显然的是有野猫钻了进去。大概是饿极了,进去捉老鼠。我把窗纸补好,不料第二天猫又来,仍从原处出入,这就使我有些不耐烦,一之已甚岂可再乎?第三天又发生同样情形,而且把书桌书架都弄得凌乱不堪,书桌上印了无数的梅花印,我按捺不住了。我家的厨师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除了调和鼎鼎之外还贯通不少的左道旁门,他因为厨房里的肉常常被猫拖拉到灶下,鱼常被猫叼着上了墙头,怀恨于心,于是殚智竭力,发明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捕猫方法。他用铁丝一根,在窗棂上猫经常出入之处钉一个铁钉,铁丝一端系牢在铁钉之上,另一端在铁丝上做一活扣,使铁丝作圆箍形,把圆箍伸缩到适度放在窗棂上,便诸事完备,静待活捉。猫窜进屋的时候前腿伸入之后身躯势必触到铁丝圆箍,于是正好套在身上,活生生悬在半空,愈挣扎则圆箍愈紧。厨师看我为猫所苦无计可施,遂自告奋勇为我在书房窗上装置了这么一个机关。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但是当天夜里居然有了动静,早晨起来一看,一只瘦猫奄奄一息的赫然挂在那里!厨师对于捉到的猫向来执法如山,不稍宽假,我看了猫的那副可怜相直为她缓颊。结果是从轻发落予以开释,但是厨师坚持不能不稍予膺惩,即在猫身上用原来的铁丝系上一只空罐头,开启街门放她一条生路。只见猫一溜烟似的唏哩哗喇的拖着罐头绝尘而去,像是新婚夫妻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跑得愈快,罐头响声愈大,猫受惊乃跑得更快,惊动了好几条野狗跟在后面追赶,黄尘滚滚,一瞬间出了巷口往北而去。她以后的遭遇如何我不知道,我心想她吃了这个苦头以后绝对不会再光顾我的书房。窗户纸从新糊好,我准备高枕而眠。当天夜里,听见铁罐响,起初是在后院砖地上哗啷哗啷的响,随后像是有东西提着铁罐猱升胯院的枣树,终乃在我的屋瓦上作响。屋瓦是一垅一垅的,中有小沟,所以铁罐越过瓦垅的声音是格登格登的清晰可辨。我打了一个冷战:难道是那只猫的阴魂不散?她拖着铁罐子跑了一天,藏躲在什么地方,终于夤夜又复光临寒舍,我家究竟有什么东西值得使她这样的念念不忘?哗啷一声,铁罐坠地,显然的是铁丝断了。几乎同时,噗的一声,猫顺着我窗前的丁香树也落了地。她低声的呻吟了一声,好像是初释重负后的一声叹息。随后我的书房窗纸又撕破了――历史重演。这一回我下了决心,我如果再度把她活捉,要用重典,不是系一个铁罐就能了事。我先到书房里去查看现场,情况有一些异样,大书架接近顶棚最高的一格有几本书洒落在地上。倾耳细听,书架上有呼噜呼噜的声音。怎么猫找到了这个地方来酣睡?我搬了高凳爬上去窥视,吓我一大跳,原来是那只瘦猫拥着四只小猫在喂奶!20,四只小猫是黑白花的,咕咕容容的在猫的怀里乱挤,好像眼睛还没有睁开,显然是出生不久。在车船上遇到有妇人生产,照例被视为喜事,母子好像都可以享受好多的优待。我的书房里如今喜事候门,而且一胎四个,原来的一腔怒火消去了不少。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道理本该普及于一切有情。猫为了她的四只小猫,不顾一切的冒着危险回来喂奶,伟大的母爱实在是无以复加!猫的秘密被我发现,感觉安全受了威胁,一夜的功夫她把四只小猫都叼离书房,不知运到什么地方去了。问题:体会文章开头第一段的作用?(5分)答案: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环境;②开篇点题,照应了题目“猫的故事”;③引出下文对捉猫的叙述;④概括叙述对猫叫的厌烦,为下文捉猫作铺垫;⑤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首段的作用一、考情简析记叙文阅读理解中,首段的作用是中高频考点。其分值通常为3到4分。和尾段对照记忆二、常见题型: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三、首段的作用:两个内容+三个结构1.内容上:(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人物;(2)概括叙述人、事、物(包含景物)的整体形象,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单调的情)★如:《我的蔡老师》,首段概述人的整体形象如:《背影》,首段概述事的整体印象■如果首段是环境描写,常见的作用就是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如:《白杨礼赞》2.结构上:(3)开篇点题,照应题目“……”;(4)引出下文对……的叙述(是否总领全文);(5)(是否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随堂练20,一、阅读理解:《寂寞的稻草人》①播种时节和谷豆熟了的日子,田地里就会站起一些稻草人。它们大都头上戴一顶旧草帽,身上穿着破旧衣服,有的扬起手臂,仿佛正在用力抛掷什么厉害物件;有的手举竹竿,仿佛正向可疑的目标用力挥去,却迟迟没有挥下去。那竹竿,就那样被费劲地举着,倾斜着悬在半空,让过路的好心人看了,都有点同情那一直举着而不能放下去的手臂,它太辛苦、太疲惫了。人这么一想,就为自己悠闲的手感到不好意思了。②我家地里的稻草人,与别人家地里的稻草人一样,总是穿着父亲穿过的破旧衣服,戴着一顶破草帽,不论白天黑夜风吹日晒,都寂寞地站在田头,守护着我们的庄稼和日子。③我们的父亲勤劳、清贫,但他很善良,有着柔软的心肠。他不忍心让忙里忙外、缝衣纳鞋的妻子,再穿着旧衣服、戴顶破草帽,以稻草人的形象,站在田野里受日晒雨淋,受鸟儿嬉笑。他更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以稻草人的样子去开始生活,他不让孩子在烈日下暴晒童年。④所以,那时,在我的家乡,田野里站着的稻草人,几乎都是男人的形象,都是父亲的形象。我们的父亲,他坚决地做了稻草人的原型。我们的父亲,他有着比稻草还柔软、温和的心肠。⑤被父亲们守护的田野,笼罩着丰富的氛围和意境。他们破旧的衣服和草帽,让人感到一种辛苦和清贫;他们的坚持、忠厚和习以为常,却让人感到温暖和安宁。⑥有一次,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忽然看见田地里同时出现几个真人和稻草人,都像是我的父亲。一个父亲正在坡地上弯着腰为豆子除草,那是真的父亲,我看见他在豆子地里起伏和移动着的身影。另外还有三个父亲,他们都戴着一顶破草帽,穿着父亲的破旧衣服,一个站在稻田东边,一个站在稻田中间,一个站在稻田西头,他们手里都举着竹竿做着赶鸟的动作。⑦我幼稚的心里,竟忽然涌起一种复杂的感情……⑧不知不觉间,我的眼睛湿了。⑨我不忍心我的父亲是这个样子。我的父亲,即使化身为三,即使化身无数,难道都是这劳苦寂寞的样子吗?⑩我流着眼泪,走到三个稻草人——三个父亲面前,向他们一一鞠躬,并轻声问候:“辛苦了,爹爹。”⑪忘不了,田野里的稻草人,我们的父亲,我们辛劳的父亲,我们清贫的父亲,穿着一身旧衣服的父亲,戴着旧草帽的父亲,被寒风吹彻被烈日暴晒的父亲,越走越远的、我们务农的父亲,我们忠厚的父亲。⑫每当看见头顶飞来飞去的鸟儿,我都忍不住想问它们一声,你们,还记得那些稻草人吗?还记得我们的父亲吗?那些手总是举着,却从来没有向你们抛掷过厉害物件的、那些田野里站立着的父亲,你们还记得他们吗?(《读者》2015年第七期,有改动)问题: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参考答案】开篇点题,照应题目“寂寞的稻草人”;引起下文对父亲的叙述;20,概括介绍稻草人的整体特点,与下文父亲的形象联系起来,为下文铺垫;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二、阅读理解:《站成风景站成梦想》在小兴安岭的山岭间,常可见到生于岩上的树,它们就站在那里,任雨雪飘飞,仍携一身云岚;任山风浩荡,仍飘摇成动人的舞姿。那一种站立,是站在世上眼中心上,站成一种无言的执著。可是在尘世间,有那么多的身影,也在我们眼中站成一抹风景,给我们长久的温暖和力量。记得多年前,有一次涨大水,当地的一个领导站在最危险处指挥抗洪,堤岸坍塌,他也消逝于巨浪之中。第二天的报纸头条,都是他站在江水边的身影。许多人记住了这个身影,那是每个人心中的守望和希望。有的人站得那么伟大,在人们眼中光芒万丈,给人以震撼和感动;而有的人,是很平凡地站在那里,却是站成了另一种风姿,有着直入心灵的洇染。曾经有一个同事,每一年的阴历七月十一,他都要去沈阳南站附近的某处,就静静地站在那儿,身前摆一个纸盒,当一天的乞丐。他一直站到夜幕长垂,才黯然离去。我也是偶然的一次,在那一天遇到他。他说每年的这一天,他都会来沈阳当一天的乞丐。当年他妈妈就是乞丐,她带着他一路乞讨到了沈阳,找爸爸。爸爸没找着,妈妈却死在了这里。那时他十岁,和妈妈就住在立交桥下面,妈妈不让他去讨钱,每次她都在南站那个过街天桥那儿,她让他在附近玩儿,不让接近她。后来他明白了,妈妈是不想让他体会那种滋味啊!那年的七月十一,妈妈犯心脏病死了,他记得当时妈妈的眼睛里,对他是多么地不放心和舍不得!后来,他参加工作后,是十八岁吧,从那时起每一年的今天,都来沈阳,在那里当一天乞丐,体会妈妈当年的心情,就当是对妈妈的怀念和报答。夜色沉迷中,他站立的身影在我眼中却是那么的温暖,那是一种坚守,也是一种清澈,洗涤着世事风尘中我们蒙尘的心。有多少那样的身影,在我们生命中站立着,每一回首,就会与之重逢。在我的家乡,当年有一位老奶奶,每一天的清晨,她都会去村东头的土路边,就站在那里,白发上舞蹈着阳光,身躯也像那些刚长成的庄稼般略挺直了些。她的目光延伸向土路的尽头,仿佛看到了未知的遥远。当太阳升到玉米杆的尖上时,土路的远方便尘土飞扬,一辆大客车开了过来。老奶奶精神一振,当车从身边开过,她的身躯又弯了下来,怔怔着站一会儿,儿子便来喊她回去吃饭,这才慢慢地回到村里。一年四季,无论雨雪,她清晨在村口的身影从没间断过。起初的时候,儿子问她一大早来这儿等什么,她说:“等你爸爸回来!”这一等就是十年,岁月在村头的凝望中悄悄流走。多年以后,我总会想起故乡的那个老奶奶,那每一天的身影,站在岁月深处,有着一种无言的暖与盼。那份穿透岁月的情感,从没因那条路上的风雨起落而变淡,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身影中,越发厚重,重得时光都掩盖不住。记得年轻时,曾在一个极偏远的山村当代课老师,那个时候,也正是我人生第一次失落之际,想在那天涯一般的地方,平复所有的心境。班上只有十一个学生,每天的课间,我都会给他们读我带来的那些书,给他们讲山外的世界。他们都会听得入了神,眼中闪着无限的希冀。伴随着那些张纯真的笑脸,我的心也异常的平静,仿佛万虑皆宁,岭树山云都是最入心的风景。可是最美的时光总是走得最快,我只在那里呆了两个多月,快要秋天的时候,终于要离开了。20,离开的时候,他们送我,翻过最后一座山,到了大路上。回头看,他们的身影依然站在高高的山顶,向我凝望。走出很远,那些身影仍在,就像一幅温暖的剪影。从那以后,不管经历怎样的艰难,一想起那些身影,心里就会涌起温暖的希望。十多年后,那些孩子都走出了大山,他们对我说,当年是我的给他们读的那些书,还有讲的那些故事,让他们心里有了梦想。可是他们却不知道,他们当年给我送行的身影,给了我更多的力量。就是那些难忘的身影,在我心中站立成美丽的林,栖息着生命中所有的美好。前年回到故乡,在熟悉的村东路口,又想起了当年的那个老奶奶。她从站在村口等的那一年,就得了间歇性老年健忘症,每天早晨的一个小时左右发作,也就是那个时间,她才会去村口等着几十年前离家不归的丈夫。那些站立的身影也许会在岁月流逝中变淡,可是那份对世间美好的守望,却永远是心底浓得化不开的眷恋。1.文中概括了哪几件事?(4分)【参考答案】某领导站在江边最危险处指挥抗洪壮烈牺牲;同事每年在母亲去世那天在沈阳南站当一天乞丐,表达对曾是乞丐母亲的怀念;家乡的一位老奶奶每天站在村东头等待丈夫回来;偏僻山村的孩子站在高高的山顶上为我这个代课老师送行。2.文章开头的作用?(4分)【参考答案】开篇点题,照应题目“站成风景站成梦想”;引起下文对风景和梦想的叙述;概括介绍小兴安岭岩间树坚韧执着的形象,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设置特定的环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三、《月光手帕》秋夜的风一阵又一阵地袭击着阿斌单薄的身体,阿斌不由打个冷战,他借着月光顺着山沟吃力地穿过一条泥泞的土路,路的尽头,一棵高大的榕树下,趴着一栋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阿斌在屋前站定,喘一口气,正了正身子,轻轻叩响锈迹斑斑的门环。少顷,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一个光光的小脑袋探出门外。“你找谁?”男孩儿警惕地盯着他问。“我路过这里,迷路了。”阿斌专注地看着男孩儿,“能给我一碗水喝吗?”小脑袋又重缩回屋内,阿斌在门前的石堆上坐下。男孩儿端来了水,水随着男孩儿的脚步在粗瓷碗里晃动,溢满了一碗月光。阿斌起身接过碗,一仰脖子,粗瓷碗里的水就失去了光亮。阿斌满足地咂了咂嘴巴,问男孩儿:“只有你一个人在家吗?你爹娘呢?”“娘帮人卖夜宵去了,爹去了天堂。”“爹——你爹怎么会在天堂?”我娘说:“我哥和人打了架后不敢回家,爹到处找他,路上出了车祸,上了天堂。”20,一阵风吹来,阿斌揉了揉眼睛。“你怎么啦?”“我、我……沙子进了眼睛。你们怎么不在村里住?”“我娘说,以前我们是住在村里的。哥和人打架后,原本要好的两家人成了仇人,被打的那家人天天来逼爹娘交出我哥,赔偿医药费。爹死后,娘只得将村里的房子卖掉抵了赔偿款,于是我们就搬来这儿住了。娘说,住在这儿也好,免得村里人老在背后指指点点,说娘会生不会养,养了个罪犯。娘还说,让我好好读书,爱读书的孩子不会打架。”“你哥打的人,关娘什么事?”“当然有关系啦,他是爹娘的儿子呀!”男孩儿不满地说,“娘说哥的罪,顶多坐三年牢,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出来了……可是他跑了,他怕坐牢。他不要爹娘,不要我了,呜呜……”①阿斌蹲下搂过男孩儿,想安慰他,男孩儿却机警地跳开,说:“我不认识你!”阿斌尴尬地收回手,停了停又问:“你还记得你哥吗?”“不记得,我哥出事时我才两岁多。娘说,小时候我哥常背我呢,他可喜欢我了。”“你哥犯了错,你和你娘还会想他吗?”“想,当然想啦!我娘说,我哥那是一时糊涂,那时不懂事,他要是知道错了,改正了,一定是个好孩子呢!唉,他要是能回来就好了,我就不用天天晚上担惊受怕了。”“担惊受怕?晚上都是你一个人在家吗?”“是的,娘虽然卖了村里的房子,但人家的钱还没赔清,娘答应每年赔人家一万。为了赔人家钱,娘白天做农活,晚上帮人卖夜宵。娘说,明年就可以赔完,那时她就可以陪我了。不过我不怕,爹在天上保护我呢!”阿斌心里一痛,他剧烈地咳嗽起来。他急忙用手捂着嘴,快步走到石堆旁的树下,借着树阴抹去眼角的泪。月光透过树隙,斑驳地洒在阿斌身上。②“你踩到月光手帕了!”男孩儿惊叫起来。阿斌急忙后退几步,左看右看。“月光手帕?”“就在那儿。”男孩儿指着树阴说。顺着男孩儿手指的方向,阿斌看到了黑漆漆的地上铺满了一片又一片巴掌大的手帕,那是月光穿透树隙洒下来的。“是那儿吗?”阿斌问。“是的,就是那些手帕。娘说,一个人,只要心里无愧,心里装着美,就能看见这美丽的月光手帕。娘还说,娘要等,等到我哥看到月光手帕的那一天。”阿斌再也忍不住,他双腿一软,跪在了手帕前,任大滴大滴的泪珠滚落,掉在地上的手帕里,为爹娘,为那个被他打伤的小伙伴,更为自己。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哽咽着,塞给男孩儿说:“从此以后,你和娘,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可是你们,至少还得等我三年。”照片上,有阿斌、男孩儿,还有满脸慈祥的爹娘。阿斌毅然踏上山路,走进月光中,满地的“手帕”忽地抱成团儿,包裹着阿斌向前走去……(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1期,有改动)20,1.选文第1段有什么作用?(3分)【参考答案】(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2)渲染了清冷的气氛;(3)写出了阿斌行走山路的艰难;(4)为下文写阿斌家里的不幸埋下伏笔。(3分,答出三点即可)2.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第①处画线句中加点词“跳”的作用。(3分)【参考答案】动作描写(1分);写出了男孩儿挣脱阿斌的迅捷(1分),体现了他对阿斌有很强的戒备心理。(1分)3.选文中阿斌这个人物形象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良心未泯(1分),勇于担当(1分)。4.选文第②处画线句“你踩到月光手帕了”中的“月光手帕”是指什么?它有何象征意义?(3分)【参考答案】(1)“月光手帕”是指月光穿透树隙洒在地面上铺成的一片片巴掌大的手帕(或光斑)(1分)。(2)是母亲善良、坚忍、敢于担当的象征,是家人期盼、坚信阿斌能悔过自新的象征,是阿斌良心发现、主动自首的象征(2分,答出两点即可)。5.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阿斌的选择给了你什么启示。(4分)【参考答案】(1)内容:阿斌因打架伤人犯罪而选择逃跑,给家人带来了极大灾难(1分);阿斌又因家人对他的期盼与坚信而选择了主动自首(1分)。(2)启示:可从犯错与认错、逃避与承担等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2分)。巩固拔高——链接中考《漓江情韵》(2010年河南中考)20,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躬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条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20,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作者:从维熙。有删改)问题: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参考答案】①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②引起下文。③营造朦胧的诗情。④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意思对即可。答出任意两点,一点1分,共2分)家庭作业一、阅读理解:《清澈的声音》①有一些声音就似遗落在人间的精灵,偶入耳中,便入心底,濯洗着那些漫漫尘埃,让心温润如初,仿佛流年沧桑还不曾侵染。②十多年前,在一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当了一段时间代课老师,那时正失意,在这天涯一般的地方,一种朴素的美很能将一颗烦躁的心平抚得极为柔软而易感。离开的时候,正是秋天,满山的树都斑斓着离别的心绪。翻过那座山,便是一条通往镇上的路,脚步刚刚踏上那片崎岖,就听到身后的山顶,一个孩子的声音遥遥传来:“老师,我会想你——”③那声音带着山间溪水的清透,穿过满山的树,直击在我心灵最柔软处。那个女生,我上课的这三个月时间里,从不举手回答问题,也不敢读课文,甚至课间也不大声地说话。不管我怎样鼓励她,她都是怯怯的,只是有一次,悄声对我说:“老师,我一定会大声地说话的,可是现在还不能!”④在我悄悄离开的时刻,她用她响亮的声音为我送行,回望,她小小的身影,在远远的山顶,那声音依然在回荡,回荡,回荡成一片温暖的海,漫流过我以后所有的日子。⑤20,记得去年回故乡的城市,正是冬季,漫天飞雪。慢慢行走在大街上,脚步声敲醒着许多沉睡的过往,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曾度过我整个的中学时代,二十年的烟云易散,不散的只有这个城市每个角落拥挤着的回忆。⑥忽然,便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隔着风雪,隔着车流人海的喧嚣,仿佛久违的呼唤。这许多年中,无数次听到别人喊我的名字,却都没有此刻的感受。那声音里,带着一种清澈的亲切,一种纯净的惊喜,我转头看,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男人,正目光闪亮地看着我。我一声惊呼,虽然过去了那么多的岁月,我依然一眼认出了曾经的中学同学。相拥的那一刻,周围全是直入人心的暖。⑦说了些什么已经不记得了,而那一声呼喊,却一直响在耳畔,将心一次次拉回那圣洁遥远的时光里,那些朴素而温暖的情谊,总是在风尘漫漫落寞重重时,悄悄浸润着心中所有的希望。⑧有一年离家很久很远,归来时风尘仆仆,且满心失落,当梦想失落在追逐里,黯淡的心境便契合了秋的萧瑟。刚走进自家所在的那个小胡同,便传来几声长长的叫声:“哇……哇……”心里便忽然一暖,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那是胡同里一个聋哑的孩子,且有些智力低下,他只能发出这一种声音,一直以来,都能听到他的喊声。原来总是觉得难听至极,而此刻,却如流淌的长风,将我心底的阴霾吹散。⑨有时很羡慕那个孩子,没有长久的烦恼,每一天自在无忧,唯一的声音,可以是笑,可以是哭,没有任何的修饰和伪装,自然而然。而我们,却在世事劳碌中丢了最真实的声音,丢了最真实的自己。所以,当我失意归来,那个孩子的叫声才会如天籁入耳,而那一刻,我的泪也应该是极清澈的。⑩去年夏天,在老家,中午时小睡,梦见自己依然是儿时,睡在母亲的身边,做了噩梦,大哭,梦中的梦中醒来,却发现母亲不在,便大喊。却听见母亲就在耳畔叫我,一如童年。迷梦归来,母亲白发萧然,问我是不是做噩梦了,因为听见我不停地喊她,就像小时候一样。我知道,我在梦里听见的母亲的呼唤,是此生最美的声音;而我在梦里喊出来的“妈妈”,却是母亲耳中永远响着的眷恋,纯纯如山顶的月。1.作者在文中描述了哪几种“清澈的声音”?请补充完整。(2分)(1)“我”离开当带课老师的山村时听到的孩子的声音。(2)(3)“我”满心失落回家时,听到的聋哑儿童的叫声。(4)【参考答案】(2)“我”回到故乡的城市,偶遇中学同学喊我的声音。(4)去年在老家午睡时,母亲在耳畔呼唤的声音《清澈的声音》阅读附答案阅读答案。2.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20,【参考答案】声音是文章的明线(1分);人间纯真的感情是文章的暗线(1分);作者把几个不同场合的声音放到一起来写,表达作者对人间纯真情感的赞美(1分)3.文章第①自然段有何作用?(4分)【参考答案】①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清澈的声音”;②总领全文,并引出下文对声音的描述;③概括介绍作者对声音难忘的印象,为下文写声音作铺垫;④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清澈的声音”中“清澈”一词蕴含着怎样的含义?(3分)【参考答案】①“清澈的声音”指的是那些能带来自信的、能带给人们希望的、让人找回真实的自己的、蕴含着永恒的爱意的声音。②这声音里,有着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友情的追忆、人生的顿悟和母亲的依恋与感恩。(每个要点1.5分,共3分)5.文中记述的声音各不相同,作者以清澈的声音为题合适吗?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理由。(3分)【参考答案】合适。理由如下:声音是线索,贯穿全文;概括了我难忘的经历和值得珍视的情感;让“我”感到温暖,给我以心灵的滋养;准确凝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二、阅读理解:《摸叶子》船的螺旋桨,有三个叶片,渔民就称螺旋桨为叶子。摸叶子,是指清理缠在叶片上的杂物。船行驶在海上,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常常被破渔网、绳索、海藻等杂物缠住,导致发动机熄火。于是船员中水性好、身体壮、扛得住风浪侵袭、挡得住寒风肆虐的,就会口衔尖刀,跳入海中,潜到水下,摸到叶子,割开缠绕的杂草断绳。在洋上摸叶子很凶险,因为有洋流暗潮,加上风大浪急,摸叶子的人很容易被潮流卷走,也容易被潮水挟持着,脚或手缠在叶子的破渔网、绳索、海藻里,一旦挣脱不开,就再也浮不上水面了。我第一次见到哥摸叶子,是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冬日傍晚,厚密的雪粒在海岛凛冽的风中,变成锋利的飞刀,割得脸庞生疼。放学路上,我不小心滑倒了,手掌被一块碎玻璃划破了。回到家,哥用热水给我清洗手上的伤口和血迹,到门口扯了几片草药叶,在嘴里嚼了嚼,敷在伤口上,又用手帕包好,然后舀热水给我泡脚。哥帮我按摩着长冻疮的脚,他粗糙的掌心抚过我的脚底,痒得我咯咯直笑。爹去世后,我很少笑了。这时忽然有人在门口喊哥,让哥去摸叶子。哥边帮我擦脚,边应了声“好”,转身上楼拿起父亲的旧棉袄,跟着那人去了。娘收工回来,听说哥又去摸叶子了,叹了一声:“作孽哟,这大冷的下雪天!”20,娘顾不上吃饭,忙着切生姜,喊我烧火,很快,姜汤煮好了,盛在搪瓷杯里,娘用毛巾把它层层包好,又摘下头上的围巾紧紧裹上,匆匆出门。“我也要去!”我冲到门口拉住娘的衣襟,怯怯地喊。娘看着我,欲言又止,顿了顿,说:“走吧。”天暗下来,风更急了,呼呼的风声,带着响哨,雪更密了,没头没脑地打在脸上,疼极了。娘一手拢着我,一手搂着那个包得严实的口杯,顶着寒风往码头去。码头上,只有几个补渔网的人,看到我们,不待娘问,便指了指离岸不远的一艘渔船。不远处,一只小舢板摇过来载着娘和我靠上渔船后尾,娘趴在小舢板上,大声喊道:“程啊,上来喝口姜汤吧!”喊了好一会儿,水面漾开一圈圈涟漪,哥的头冒出来,嘴里衔着一把白晃晃的尖刀,脸冻成青紫色,嘴唇灰白。哥游过来,靠在船边,把刀子递给娘,就着娘的手,喝了一口姜汤,冲我笑了一笑。娘柔声说:“再喝点,娒伢(闽南语,小宝贝的意思)。”娘的眼里闪烁着泪花,声音也哽咽了。我看着整个身体还在海水里泡着的哥,心里像堵了块石头,慌慌的,想哭,却不敢哭出来。哥对娘说:“没事,就好了,不用等我,这么冷,带妹妹先回去吧。”说着,接过刀子,游回刚才冒头的地方,消失在海面上,海面只剩下一个个起伏不定的波浪,像狰狞的兽,一圈圈打着转,仿佛在吞噬猎物。娘搂着我,紧紧地,生怕我丢了似的,眼睛紧盯着哥消失的海面,嘴里不停地轻唤着“娒伢娒伢”。摇舢板的大爷坐在船尾吸着旱烟,嘴里嘟囔着:“造孽哟,造孽哟!”哥冒了几次头,又几次消失,一分一秒都变得极其难熬,我的眼睛酸涩得不行了,终于,哥又从水下冒出来,双手僵硬地划着水,缓慢地向我们游来。娘放开我,扑到船边,尽可能地把手伸向哥,哥把手搭在娘的手上,娘拼尽全力把完全脱力的哥拉上舢板。渔船上的人把哥的衣裳扔过来,娘拣出爹的旧棉袄,披在哥的身上,又解开自己的棉衣,把浑身发抖的哥搂进怀里,示意我把姜汤端给哥喝。姜汤送到哥唇边,哥唇齿打战,眼睛闪动了一下,想向我笑,却又无力地合上。哥好像连喝姜汤的力气都没有了,姜汤含在口中,老半天吞不下去。好久好久,哥才喝完了姜汤,我端着瓷杯的手冻麻了,杯子咣当一声掉在船板上。我用双手包住哥的手,送到唇边,使劲地哈气,哥的手冰得像冰棍,让人本能地想弹开,却又本能地想紧紧地包住。摇舢板的大爷把我们送回岸边,补渔网的人跑过来帮忙把哥拉上岸,大爷对娘说:“艮嫂,别让孩子做这个了,太受罪了,小小年纪,落下病可不是玩的。”娘已说不出话来,点点头,又点点头,泪,流了下来。因为娘不同意哥去做这么危险的活,哥每次都偷偷地去,每次弄得一身青紫、疲惫不堪地回家,娘就边哭骂哥不听话,边把他紧紧地抱在怀里,默默流泪,让我烧姜汤,拿火盆子,为哥搓手脚,直到哥面色回暖不再浑身打哆嗦。  就靠着哥的“不听话”20,,家里的日子才过得下去,娘的病才有钱治,不再咳得惊天动地,我也才能坐在书桌前,没有跟那些贫困家庭的女孩一样,早早去打工,早早就嫁人。哥在本该任性撒娇的年纪,历经生死考验,修炼出超乎年纪的淡然坚毅。哥身上伤痕累累,还有许多看不见的暗伤,他小小年纪,就患了极严重的风湿病,每到阴天下雨,就痛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因为哥,一听到“摸叶子”三个字,我就条件反射似的打哆嗦,手指上、膝盖里好像有无数针尖在扎,心中有一股子寒气嗞嗞而出。  (作者:施立松有删改)1.文章第一段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参考答案】不能。第一段通过对“摸叶子”这种工作的具体介绍,详细交代了“摸叶子”需要具备的条件和所面临的巨大危险;(1分)暗示了家庭的贫困,为了生计,哥冒着生命危险从事这项工作;(1分)同时为下文写哥摸叶子时的艰辛做铺垫。(1分)2.文中两次写到“摇舢板的大爷”,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4分)【参考答案】通过大爷的语言,表现了“摸叶子”工作的危险与艰辛,丰富了文章内容。烘托出哥哥吃苦耐劳、勇敢坚韧的品质。为后文写哥小小年纪,就患了极严重的风湿病做铺垫。大爷善意提醒的言行,表现了他对哥的关心,丰富了文章的主题。三、阅读理解《欧利和雏芳》(2016年枣庄中考)这座森林里生长着各种各样挂满枝叶的大树,辽阔而茂密。每年的这个季节,通常已经冷起来了,甚至还会下雪;可今年的11月却比较暖和,如果不是林中铺满了落叶,你也许还会觉得这正是夏天。这层层落叶,有藏红花般的黄色,有醇酒一样的红色,还有金色和一些混合色。它们有的是被雨打落,有的被风吹落;有的落在白天,有的落在夜晚。而现在,已经变成一层厚厚的地毯,覆盖着森林的空地。它们的汁液枯竭了,却依然飘溢出诱人的芳香。阳光透过生意盎然的枝条洒在落叶上,那些不知怎样从秋风中死里逃生的爬虫和飞蝶,悠闲地在它们身上漫步。叶下的空隙,为蟋蟀、田鼠和其他许多在地球上寻求保护的生灵提供了藏身之处。  在光秃秃的树梢上,只有最后的两片树叶依旧攀附着一根细嫩的枝条,那便是欧利和雏芳。20,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雨寒夜,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有谁知道,为什么有的树叶飘零了,而有的却高悬枝头?可是欧利和雏芳相信,惟一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彼此之间深深地相爱。欧利比雏芳年长几天,也比她略显宽大,但雏芳却更加娇美而优雅。当风雨、冰霜扑面而来的时候,他们谁也帮不了谁的忙。可欧利还是利用一切机会鼓励雏芳。在最凶猛的暴风雨中,电闪雷鸣、狂风呼啸,它们不仅撕扯着树叶,而且还要吞没整个枝条。欧利依然恳求着雏芳:“坚持住,雏芳!全力坚持住!”  每到寒冷的风雨之夜,雏芳便会委屈地抱怨:“我已经不行了,欧利,但是你还可以坚持住啊!”  “那有什么意思?”欧利说,“没有你,我的生活就没有意义。如果你飘落了,我也要随你而去。”  “不,欧利,别这样!只要能坚持住,就决不应该飘落!”  “这全要看我身边有没有你,”欧利说,“白天,我欣赏你的美貌;夜晚,我闻着你的芳香。只让我这一片叶子留在树上?不,决不!”  “欧利,你的话是甜蜜的,可它不是真的,”雏芳说,“你完全知道我已经不漂亮了。看我变得多么憔悴,多么枯萎!现在只有一样东西还没有离开我——那就是对你的爱。”  “这难道还不够吗?在我们全部的本领中,爱情是最崇高、最美好的,”欧利说,“只要我们彼此相爱,便可以留在这里,无论什么狂风暴雨也摧不垮我们。我想告诉你,雏芳,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爱你。”  “为什么,欧利?我全都枯黄了。”  “谁说绿色美丽而黄色不美?所有颜色都同样有自己的魅力。”  欧利正在倾诉衷肠,雏芳担心的事却终于发生了:一阵风吹过,把欧利从树枝上吹了下来。雏芳战栗了,几乎也要随着落下,但是她很快又坚持住。眼看着欧利在空中渐渐地飘远,她用树叶的语言呼唤着他:“欧利,回来啊!欧利——”话还没有说完,欧利便从视线中消逝了,同地上的其他叶子融在一起。只留下雏芳孤零零地偎在枝头。  白天,还能想办法排遣悲伤,但天色渐渐暗下来,冰冷刺骨的雨滴打在身上的时候,她便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她觉得,树叶全部的不幸应该归罪于大树,都应该归罪于粗壮的树干。树叶落了,而枝干依然高高地挺立着,粗壮坚实地植根于沃土里。风雨冰雹都不会使它烦恼,它或许可以永远活着。对雏芳来说,树干就是一种神。它用叶子把自己装扮上几个月,然后又将它们抖落。它可以用汁液养育树叶,愿意养多久就养多久,然后再让他们渴死。雏芳央求大树将欧利还给自己,央求它重新回到夏天,但大树根本不理睬她。  雏芳觉得,从来没有一个夜晚像今天这样长,这样黑,这样冷。她同欧利交谈,并希望得到回音,但欧利沉默着,失去了全部的生的迹象。  雏芳对大树说:“既然你将欧利从我身边夺去,那就让我也去吧。”  可是就连这样的祈求也得不到大树的同意。20,  不久,雏芳感到昏昏沉沉,这不是困倦,而是一种陌生的疲惫之感。当她醒来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自己不是挂在枝头。趁她昏睡的当儿,风已经将它吹落。以往挂在枝头的时候,她总是伴着太阳一同醒来,而这次却有一种完全异样的感觉。所有的恐惧都消失了。同时,她还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顿悟。她终于明白:自己决不仅是一片凭借对风的幻想而生存的树叶,而是宇宙的一部分。在一种神秘力量的驱使下,雏芳领悟到奇迹般地融合在自己身上的分子、原子、质子和中子,领悟到自己占有的这种巨大的能量,领悟到自己亦在其中的奇迹的宇宙进程。  在她旁边躺着欧利,他们用一种从没有尝过的爱情彼此欢迎着对方。这不再是依赖命运和怪想,而是与宇宙本身同样强大的永恒的爱情。那种从4月到11月曾经日夜担心着的东西,原来并不是死亡而是永生。一阵微风掠过,将欧利和雏芳抬起。他们怀着那种只有解脱了自己、与永恒同在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巨大幸福,翩翩翱翔。  (摘自《感动你一生的微型小说集》,花山文艺出版社2015年3月版)1.根据小说内容,试着用四个字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2分)情节:→悲伤独挂→【参考答案】倾诉衷肠;落下顿悟2.小说第一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参考答案】⑴创设了一种萧瑟深秋的氛围,⑵通过写铺满落叶的森林仍旧显露出一丝潜在的生机,暗示了欧利和雏芳的命运,⑶也为下文写欧利和雏芳作铺垫和衬托。3.小说最后“她还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顿悟”,雏芳“顿悟”到了什么?(3分)【参考答案】自己决不仅是一片凭借对风的幻想而生存的落叶,而是宇宙的一部分,领悟到自己占有的巨大的能量,能领悟到自己亦在其中的奇妙的宇宙进程。2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19 19:07:32 页数:20
价格:¥3 大小:100.49 KB
文章作者:151****0095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