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哲学与文化课时规范练21探索认识的奥秘(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课时规范练21 探索认识的奥秘一、选择题1.有一道趣味智力题:某商店出售汽水,每瓶1元,每2个空汽水瓶可以换得1瓶汽水,但不可兑换现金。使用10元现金,通过购买、换领、借入汽水并归还等方式,最多可享用20瓶汽水。在获取这20瓶汽水的过程中,能否得到正确答案,主要取决于( )①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②形象思维的随机性 ③理性认识的创造性 ④感性认识的可靠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下列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目的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感性认识必然上升到理性认识3.(2019·全国Ⅱ卷)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④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一著名科幻小说家曾预言,人们可以通过触摸按钮的方式改变天花板和墙壁的背景颜色,普通的玻璃将被时代淘汰,取而代之的则是可以帮助人们抵御强烈紫外线的特殊玻璃。而且,这些玻璃的阳光折射率可以根据用户预先设定好的数值进行自动调整。如今,这一预言已经成为现实。这表明( )①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④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团队通过对实验材料表面进行纳米化的处理,再现了水结冰的过程,揭示了这一过程中“临界冰核”的存在,首次在实验中证实经典临界冰核理论的百年预言。由此可见( )①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所有预言都将变为现实 ②真理性认识最终要通过科学实验进行检验 ③科技进步推动着科学预言不断得到验证 ④科学实验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下图漫画《多跨一步》蕴含的哲理是( )\n多跨一步A.真理是客观的B.真理是有条件的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D.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7.身在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身在银河,不知河岸在何处。地球大气层到哪里为止?太阳系哪里是边缘?银河系何处是界限?迄今为止,我们还没完全搞清。或许,澄清这些模糊知识,需要我们用更精巧的仪器和更高明的创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这说明( )①人类可以无限接近对银河系的真理性认识 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对银河系的认识会不断深化 ③只有摆脱主观因素,人类才能正确认识银河系 ④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类对银河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对于“互联网+”、共享经济、平台经济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李克强总理指出:对于任何新生事物,应尽量秉持“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不能一上来就“管死”!这是因为( )①实践具有社会性,实践活动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②实践具有历史性,不同时代实践的深度广度会不同 ③真理具有相对性,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总是难免犯错 ④真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9.“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战略规划描绘了我国今后5年乃至15年发展的美好蓝图。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下列内容与材料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 ②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③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随着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四个全面”有了新表述。其内涵由原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转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也体现了党在新征程的新目标。这说明( )①已经确定的真理在实践中会不断被推翻 ②真理会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事物是不断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1.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人们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③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中得出的结论是( )①对于每个个体而言,所犯的错误越多,收获真理就越多\n②修正谬误会接近真理 ③谬误是获取真理的前提和基础 ④谬误会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13.(2021·山东卷)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从1921年到2021年的百年,是中国共产党追逐梦想,砥砺前行,在苦难中铸就辉煌的百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无不昭示着:每个时代最深的刻痕,总是奋斗者笃行的足迹。从上海石库门出发,走过赣水闽山蜿蜒小道,跨过万里长征的雪山草地,迈过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渡过浩浩荡荡的长江天堑,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付出巨大牺牲后,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忍饥挨饿、缺吃少穿,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栉风沐雨,在攻坚克难中创造出了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今日之中国正以自信自立自强的傲然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方志敏的憧憬和遗愿正在祖国大地上生动呈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前所未有地展现在眼前。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民族复兴事业将揭开新篇章……“每个时代最深的刻痕,总是奋斗者笃行的足迹。”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及其特点的知识加以阐明。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历史演进:1987年的“沿海发展战略”使经济运行由国内循环扩大到国际循环;198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而首提“立足国内需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我国国际大循环的里程碑;2006年由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问题,我国国际大循环的思路转向国内外循环相协调;2020年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提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2021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行稳致远、笃定前行……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请以“新发展格局的历史必然性”为主题撰写发言提纲。(要求:观点鲜明;知识运用准确、贴近生活;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字数200以内。)\n课时规范练21 探索认识的奥秘1.B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人们要形成正确认识必须在参加实践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同时还要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理性认识的创造性和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是形成正确认识的保证;②④不符合题意,形象思维的随机性和感性认识的可靠性是对形象思维和感性认识某些方面特征的描述,与题意无关。2.A 解析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A项说法正确,C项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项说法错误;并不是所有的感性认识都能上升为理性认识,D项说法错误。3.D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①说法错误,认识源于实践,而不源于直接经验,排除;②观点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认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排除;材料中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体现了③④,故选D项。4.A 解析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预言已经成为现实体现了这一点,①正确;预言属于意识范畴,预言能够成为现实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②正确;③在材料中未体现;④中“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说法错误。5.D 解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实验仅仅是实践的一种形式,②错误;③④符合题意。6.B 解析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由此可知真理是有条件的,故选B项。7.C 解析人类能够获得关于事物的真理性认识,①错误;③错误,人类正确认识银河系要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②④符合题意。8.C 解析①不符合题意;③的前半句和后半句不是对应关系;②④符合题意。9.C 解析“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强调的是不能不切实际地去追求一些虚幻的东西,而不付诸行动,告诫我们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去做。①强调的是要努力获取知识,不符合题意;②强调的是亲身去实践,与题意相符;③的意思是,路程虽然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虽然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符合题意;④强调的是要实事求是,不符合题意。10.C 解析真理是客观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在实践中不会被推翻,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向前发展,①表述错误;“四个全面”有了新表述,这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也表明真理会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没有涉及联系的客观性,④与题意无关。11.B 解析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这是因为认识具有无限性,④当选;每一个问题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这是因为认识具有反复性,①当选;认为人不可能获得真理性认识属于不可知论,②错误;认识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③错误。12.C 解析①错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性,因此,并不是说所犯的错误越多,收获真理就越多;\n②④符合题意,题中关于“错误”的自白说明修正谬误会接近真理,谬误会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③错误,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两者不容混淆,实践是获取真理的前提和基础。13.答案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能够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砥砺奋进、攻坚克难,使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革命先烈的美好憧憬和遗愿正在生动呈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展现在眼前。14.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动力和目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应对当前经济问题的必然选择。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条件的变化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或要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当前国内外严峻形势的必然选择。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或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确立,是中国经济战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必然选择。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