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届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传记类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寂寞之路1938年三四月,沈从文搭乘汽车离开沅陵,西行经晃县出湘境,取道贵州玉屏、贵阳,再入滇去昆明。经过二十多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昆明。先期到达的汪和宗到车站将沈从文接到城里。临时落脚处,是蔡锷发动反袁战争时在云南的旧居。这是一栋极平凡的小房子,斑驳陆离的瓷砖上,有“宣统二年造”字样。老式的一楼一梯,楼梯已霉朽不堪,砖砌拱曲尺形长廊,因风雨剥蚀,早已倾斜。只有院子里两株合抱大的尤加利树枝劲叶茂,勃然有生气。站在院子里的尤加利树下,沈从文不由想起历史上默不言功的将军冯异。不求生前的虛荣,不计身后的寂寞,一切有益于民族、人类的事功,皆成于一种沉默的努力中。自沈从文逃离北平后,夫人张兆和携带两个孩子,留在沧陷的北平,直到1938年初,母子三人同九妹岳萌,才途经香港,取道越南河内,沿滇缅线到达昆明。一家人长达一年多的离散奔波,至此方告结束。这时,沈从文已在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任副教授,第二年转北京大学任教授,担任现代文学、习作课程。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沈从文和许多热情爱国的学者、教授,成为大受学生欢迎的人物。同战前在北平一样,沈从文一边默默笔耕,一边热情关心、接近那些爱好文学的青年学生,冀望着为文学运动造就一批生力军。后来,在文学上取得了出色成绩的汪曾祺、林蒲(美籍华人作家)等人,都是他在西南联大的学生。在沈从文离开沅陵去昆明时,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老舍被推选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沈从文到达昆明后不久,收到了老舍的一封来信,请他出任云南“文协”第一任主席。这时,沈从文正痛感文坛龙蛇不一,一些本身没有任何作品,却别有所图的人挤进“文协”来凑热闹。这个认死理的“乡下人”,眼前的现象与他要求于文学运动的“清洁”标准不符,现实总让他失望。因此,他在给老舍的回信中问道:究竟是有了作品才是作家,还是进了“文协”就是作家?对这样的问题,老舍自然无从作答,沈从文出任云南文协主席一事只好作罢。然而,沈从文并没有置身于抗战文学运动之外,他始终关心着文坛的风云变化,并卷入了抗战时期两次影响极大的文学运动的论争。1939年4月,沈从文发表了题为《一般或特殊》的文章,针对一部分作家放弃文学创作的特殊性,将其等同于一般的抗日宣传工作的现象提出批评。1942年,沈从文再写《文学运动的重造》,进一步发挥了他的批评。文章回顾了战前出现的文学与商业和政治两方面结缘,结果随社会流行趣味盈虚消长的现象,指出这种现象在抗战爆发后有了进一步发展。沈从文在文章中,集中提出的是这样两个问题:一、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是满足于一般的抗战通俗宣传,还是深入把握抗战时期的民族精神现实,使其成为“民族百年立国的经典”?二、作家是满足于际会风云,以“文化人”身份猎取一官半职,还是甘耐寂寞,在沉默努力中为民族抗战切切实实尽自己义务?在这两个问题上,沈从文的取舍是明确的。这两篇文章发表后,相继遭到来自左翼文学阵营的激烈批判。他的观点被概括为“反对作家从政论”,视为反对作家抗战的反动文学思潮。沈从文的观点,同他一贯坚持的文学独立原则相关。一份“乡下人”的倔拗,虽然常常使他陷于偏执,却也保护着他的生命人格的独立,尽管生命人格的独立并不以偏执为前提。这份性格无可避免地造成了他在特定的中国现代文学环境里的孤立。(节选自凌宇《沈从文传》)【相关链接】寂寞不是坏事。从某个意义上,可以说寂寞造就了沈从文。寂寞有助于深思,有助于想象。“我有我自己的生活与思想,可以说是皆从孤独中得来的。我的教育,也是从孤独中得来的。”他的四十本小说,是在寂寞中完成的。他所希望的读者,也是“在多种事业里低头努力,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节选自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浅谈他的散文》)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抗战爆发后,沈从文逃离北平来到昆明,暂住蔡锷在云南的旧居,不由想到了将军冯异默不言功的精神,并以此自我勉励。B.西南联大任教期间,沈从文热情关心爱好文学的青年学生,为文学创作培养了一批生力军,汪曾祺就是其中较突出的代表。C.沈从文最终并没有出任云南“文协”第一任主席,这与文坛现状令他失望,文学运动与他要求的“清洁”标准不一致有关。D.沈从文在抗战时期多次发文,表达“反对作家从政论”的观点,遭到左翼文学阵营的激烈批判,被视为反动文学思潮的代表。2.为什么说沈从文走的是一条“寂寞之路”?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下笔不觉师造化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籍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杨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平”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齐”之称,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已,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B.有的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阳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C.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D.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描写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刻画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上海流行媚人习气和欺人画风,真画者反不合时宜,所以,黄宾虹一直不愿在上海举办画展,直到80岁了才举行了第一次画展。B.作者认为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应当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C.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文字中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这些就是书法、文字、金石、绘画的同一来源。D.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的黄宾虹与对金钱有着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的张大千尽管在境界上与被认可的领域不同,但不影响他们都成为绘画方面的一代宗师。3.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三、我的父亲梁实秋(节选)梁文蔷父亲翻译莎士比亚剧本始于抗战前,那时我只有四五岁。后来因抗战,颠沛流离,只译了10本,便停顿下来,因为翻译莎士比亚是没有钱的,为了我们一家,父亲必须谋生:教书,写文章。生活相对安定下来后,他又开始有计划地翻译。父亲给自己规定,每天要译两千字。台湾的天气很热,那时也没有冷气,父亲这个北方人对气候颇不适应,他又很胖,非常怕热,经常挥汗如雨。父亲非常有毅力,如果因为有事未能完成预计的工作,加班也要把拖下的工作补上。翻译莎士比亚,是胡适先生的建议,最初是父亲与另外两个人一起翻译,但那两位后来中途退出,只剩下父亲一人坚持。翻译莎士比亚是件苦事,因为莎士比亚全部用古英文写作,我曾向父亲抱怨说,我根本看不下去莎士比亚的原文,父亲笑着说:“你若能看懂的话,那他就不是莎士比亚了。”父亲每译完一剧,就将手稿交给母亲装订。母亲用古老的纳鞋底的锥子在稿纸边上打洞,然后用线缝成线装书的样子。没有母亲的支持,父亲是无法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我在台湾与父母一起生活了10年,因为哥哥姐姐的失散,成了“独生女”。父亲与母亲的感情很好,他们后来跟着我到西雅图生活了一段时间,我时常在汽车的后视镜里很“嫉妒”地发现,他们还经常手拉手坐在一起。1974年4月30日上午,父亲与母亲照样手拉手到附近市场购物,市场门口的一个梯子突然倒下,正好击中了母亲。母亲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因伤势很重,需要动大手术。临进手术室前,母亲以一贯的自我克制力控制自己,既不抱怨,也不呻吟。进手术室前,她似乎已有所预感,对父亲说:“你不要着急,治华(注:梁实秋的学名为梁治华),你要好好照料自己。”几个小时后,护士出来通知,母亲已不治。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刻,父亲坐在医院长椅上开始啜泣,浑身发抖,像个孤苦无依的孩子……就在母亲去世后一个月,父亲终于辗转知道了哥哥姐姐仍然在世的消息。他特地跑到西雅图母亲的墓地前,告慰母亲。1981年夏,我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回到了儿时居住的庭院,却已是物是人非。临行前,大姐文茜折了一小枝枣树叶,上面还有一个小青枣,让我带回台湾,送给父亲。这棵枣树是我们在北京时老枣树的后代,老树早已被砍去。我小心翼翼地把枣叶包好,回到台湾后,把在大陆的见闻一五一十地向父亲汇报,其中包括姐姐文茜、哥哥文骐33年的经历,讲到激动处,与父亲相对而泣。那个枣和树叶后来都枯萎了,父亲把叶子留下来,放在书里,珍存着。1986年,我最后一次赴台探望父亲。临走时与父亲在客厅中道别,父亲穿一件蓝布棉外衣,略弯着腰,全身发抖。他用沙哑的声音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怎么叫出租车,怎么办出境手续等,那一刻,他又把我当作他的没出门的小女儿。那一次,我充满了不祥之感。1987年11月3日,父亲因突发心脏病住院。当时,小量地输氧已经不够。父亲窒息,最后扯开小氧气罩,大叫:“我要死了!”“我就这样死了!”此时,医生终于同意给予大量输氧,却发现床头墙上大量输氧的气源不能用,于是索性拔下小量输氧的管子换床。就在这完全中断输氧的5分钟里,父亲死了。父亲强烈的求生欲望一直支持他到心脏停止,他留下的最后五句绝笔之一是:“我还需更多的氧。”没想到父亲留在人间最后的字迹,竟然是这样的求生呼号。每想到此,我便有肝肠寸断之感。(选自《三联生活周刊》)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写父亲在医院长椅上哭泣,像个孤苦无依的孩子,表现了母亲的去世给父亲的打击之大,从正面直接表现了父母之间的恩爱。B.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其中父亲把我从故乡带来的枣树叶子珍存在书中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C.父亲年老了,略弯着腰,全身发抖,表明他身体不再健康,这让我离家时有一种不祥之感。D.父亲对“我”不厌其烦地叮嘱,表明他已经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对小女儿格外留恋。2.从这篇文章中,你可以看出梁实秋先生具有哪些性格特点?3.文中作者说“那一次,我充满了不祥之感”,结合有关内容,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蒋兆和:为历史人物传神1956-1966年这十年中,蒋兆和创作了几十幅现实人物画,比较好的有《纪念刘和珍君》《迎春》《马连良戏装像》《一笛横吹万户歌》等。他本人对这一阶段的部分作品不满意。他在这十年中,主要精力用于教学体系的探索,把心血倾注到下一代人身上了。这不免使他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现实生活,而约稿者又总是不断,出于一种可以理解的政治热情,他每求必应,时常仓促为之,故作品有些粗糙,甚而有概念化、贴标签的痕迹。这恐怕是当时不少艺术家难以避免的现象。蒋兆和也走过这样一段弯路。蒋兆和作历史人物画,是从1953年纪念屈原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时开始的。1954年,他又为张衡、祖冲之、僧一行等古代科学家创作了头像。这几幅头像根据史传,想象风采,各具情态,曾被印为单幅画,并多次据以制版作为特种纪念邮票发行。由于人物个性鲜明,画出了作者深刻理解后概括出来的人物性格特点,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极深,甚而成为后来继续描绘这些人物的形象依据。由于画家在从事这种创作时,不可能有照片作为参考,能否使他们的艺术形象与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合拍,完全取决于画家对古人的认识深度和表现技巧的程度。为此,他曾反复推敲,多次修改,以求更好。1956年,蒋兆和创作司马迁半身像,画家强调了他蕴藏智慧的高高的额头和深邃锐利的目光,令人敬佩这位“直笔史书”家。一般现实人物画家不像写意花鸟画家那样愈老愈精,他们的创作盛期往往在青壮年时代。那时对生活充溢着激情,有充沛的精力解决造型等一系列复杂课题,也敢于创造新的技巧。39岁完成一生代表作《流民图》的蒋兆和基本上就属于这种情况。50岁以后,蒋兆和想方设法深入社会,激发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再加之他的修养和条件,作出的历史人物画太史公,其受宫刑之后的外在特征刺激人们的同情和对封建势力的愤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蒋兆和对人物衣纹的处理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寥寥十数笔,简练明快,宛若有梁楷遗风。蒋兆和喜欢杜诗,也曾多次作杜甫画像。1956年作的《杜甫》,告别京畿,牵马荒郊,面对人生,慨然长叹,诚为一幅“写心”的力作。1959年,他再画杜甫,创造了中国画史上迄今最好的一幅杜甫肖像。他将杜甫依石而坐的上半身,处理为稳重的三角形构图,就像一尊雕塑迎风而立,刚柔相济的衣纹,处理简练。作者精到地体会并刻画出了诗人的内在情感在外形上的变化。以形写神、写心,入木三分。要为历史人物传神,须先熟悉历史,并能站到历史的高度评价历史人物。蒋兆和为此看了不少历史资料,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认识、见解,再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然后把他对历史人物的抽象评价转化为可视的具体的艺术形象。1959年,正是史学界对曹操展开争鸣的一年,郭沫若、翦伯赞均忙于为曹操正名,亦有不少学者反对为这位“白脸奸臣”翻案。此时,蒋兆和应历史博物馆之约作《曹操像》,以画笔参加了这场讨论。在他的笔下,曹操体魄宽厚,气宇博大,倚几案而前倾,目前视而有雄风,人物的动势,面部的情绪,大红表袍与元书纸的土黄色和每一根稳重有力的线条都交织在一起,肯定了这位“文才武略,勋业彪炳”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历史上的地位。然而,从曹操的眉宇间、唇颊间,特别是眼神里,也透露出一些暴戾和奸诈的气质。一贯追求传神的蒋兆和,永不满足。他独到地运用造型艺术技巧,通过微妙的艺术处理,在丹青史上首次成功地塑造了曹操这个多侧面的历史人物形象。(选自刘曦林《艺海春秋——蒋兆和传》,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兆和创作的《纪念刘和珍君》《迎春》《马连良戏装像》《一笛横吹万户歌》等作品存在着一些问题,作者认为走弯路是不可避免的现象。B.蒋兆和创作的司马迁像,既强调了司马迁蕴藏智慧的高高额头和深邃锐利的目光,又用其受宫刑后的外在特征刺激人们的同情和对封建势力的愤慨。C.蒋兆和为历史人物画像,不只注重细节上对人物形象的表现,还注意人物形象的造型之形神兼备,像杜甫依石而坐和曹操倚几案而前倾的形象均是如此。D.蒋兆和在创作历史人物画时,没有照片作参考,但仍然画出了这些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甚至成为后来继续描绘这些人物形象的依据。2.下列根据原文内容进行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蒋兆和1956-1966年间的作品出现概念化、贴标签的痕迹,因他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体系的探索,从而严重脱离现实生活。B.传记选取了传主蒋兆和创作历史人物画的一些典型事件,展现了他在历史人物画方面做出的非凡成就,对青年一代的成长具有教育和启发作用。C.蒋兆和用为博物馆创作的《曹操像》参加了对曹操的争鸣,传神的艺术处理,很好地为曹操正了名,也为这位“白脸奸臣”翻了案。D.蒋兆和查阅了很多有关杜甫的历史资料,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所以他创作的杜甫画像与人们心目中的杜甫形象完全合拍。3.蒋兆和为什么能出色地“为历史人物传神”?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京剧艺术的使者梅兰芳说:“我一方面是想把中国的戏剧介绍到国外,一方面也是想借此观摩吸收外国戏剧艺术来丰富我们的民族艺术。”1934年12月底,苏联大使馆文化参赞鄂山荫送来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书:苏联将以国宾身份邀请梅兰芳和他的剧团赴苏演出,并派“北方号”专轮到上海迎接梅剧团。中国驻苏大使颜惠庆、著名演员胡蝶、《大公报》记者戈宝权等随行。梅剧团从1935年3月23日起,在莫斯科正式公演6天。出演了《贵妃醉酒》《宇宙锋》《汾河湾》《刺虎》《打渔杀家》《虹霓关》等剧目。还表演了6种舞,《西施》中的“羽舞"、《木兰从军》中的“鞭舞”、《思凡》中的“拂尘舞”、《麻姑献寿》中的“袖舞"、《霸王别姬》中的“双剑舞”和《红线盗盒》中的“单剑舞”。演完后就转到列宁格勒。在莫斯科的演出盛况不亚于美国,特别是在莫斯科大剧院的那场招待会,梅剧团上演了“盗丹”一折孙悟空的戏,这是孙悟空的形象第一次出现在外国舞台上。那一天,前后台的保卫工作很严密,在下场门处的第二包厢里没有灯光,据说斯大林同志在那个包厢观看了演出。梅兰芳这次赴苏演出,结识了著名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柯、梅耶荷德,文学家高尔基、托尔斯泰,著名的芭蕾舞演员谢苗诺娃以及在苏避难的德国著名剧作家和导演布莱希特。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两地的艺术家俱乐部还专门邀请梅兰芳做了中国戏剧的学术报告。他讲了一个多小时,当场示范表演了各种手势、步法等。前去听讲的有著名剧作家、导演、演员等,他们都受到了极大的教益,尊他为“大师中的大师"。梅兰芳在苏联的演出,引起了欧洲戏剧界的高度重视。梅耶荷德说:“可以直率地说,看过梅兰芳的表演,可以把我们所有演员的手都砍去了。既然我们看到的这些手,不过是从袖口露出来的肉疙瘩,它们既不能代表什么,也不能表达什么,或者只能表达一些不该表达的东西,那么,何不把这些手砍去算了。”这些话当然说得有些夸张,但也说明在手的表演艺术上外国戏剧远远落后于京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梅兰芳中国戏的表演是一种有规律的自由动作。”丹钦柯说:“梅兰芳中国戏符合舞台经济原则。”布莱希特则兴奋地表示,他多年来所追求而尚未达到的,在梅兰芳这里却已经发展到极高的艺术境界了。从此,梅兰芳的表演体系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布莱希特表演体系鼎足而立,成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梅兰芳在访苏演出间隙还到高尔基大街上的一家美术商店买了一尊列宁半身塑像,回国时带到家中,作为这次访苏的最好纪念。后来几经战争和迁徙,他一直爱护、保存着这尊塑像,并把它放在自己的书房里。1959年,梅兰芳曾对一位来访的记者说:“25年来,这尊塑像始终在我的身边,成为我精神上的鼓舞和支柱,在被日本军阀侵略的残酷处境里、流离颠沛的道路中,我看到它就增加了勇气,意志坚强地同恶势力做斗争。”整个演出期间,苏联人民给予梅剧团以热烈的欢迎。梅兰芳的每场演出,观众都叫帘多次,他的最后一场,被掌声叫帘谢幕达18次之多,这在该剧院的舞台演出史上,是一桩破天荒的事。另有许多观众聚集在剧院门口等候,渴望见到梅兰芳的庐山真面目,最后不得不由警察维持秩序,开辟一条小路,才使他登车返回住地。在那些日子里,甚至连马路上的小孩,看见衣冠整洁的中国人走过,都会喊一声“梅兰芳”,可见其影响之大。(选自许庆龙、劳斌主编“世界名人故事丛书”《梅兰芳》,团结出版社,略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苏联以国宾身份邀请梅兰芳和他的剧团赴苏,并派来专轮到上海迎接,同访的有中国驻苏大使、大使馆文化参赞、著名演员、《大公报》记者等。B.梅剧团上演了“盗丹”一折孙悟空的戏,这是梅兰芳第一次表演孙悟空的形象,斯大林同志在包厢里津津有味地观看了演出。C.梅兰芳在莫斯科、列宁格勒的艺术家俱乐部做中国戏剧的学术报告时,当场示范表演各种手势、步法等,前去听讲者尊他为“大师中的大师”。D.梅兰芳的每场演出,观众都叫帘无数次,但梅兰芳不愿见到观众,所以所有观众聚集在剧院门口,也无法见到梅兰芳的庐山真面目。2.梅兰芳作为一位出色的文化使者,赴苏期间有哪些方面的表现?请简要分析。3.文章叙述了梅兰芳与一尊列宁半身塑像的故事,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心清如许,译笔生豪情1912年,朱生豪出生于浙江嘉兴。他幼年失怙,家境中落。然而,他痴迷读书,从不懈怠,从秀州中学到之江大学,教会学校的背景培育了他中英文俱佳的文学功底,诗文清秀,才华颖脱。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执教之江大学,对这位学生的才华“一唱三叹”,赞为“不易才”。20世纪30年代,朱生豪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此时国民党当局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进行文化围剿。他在当时上海的世界书局任职,耳闻目睹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思想上愤懑彷徨。书局英文部负责人詹文浒先生了解到朱生豪的中英文功底,向他作出了重要建议——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这个建议让这位温和腼腆、“渊默如处子”的青年文人,胸中翻涌起了豪迈的激情。朱生豪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某国人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我这两天大起劲……”朱生豪说的“某国”就是当时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莎士比亚戏剧大部分为诗体剧。一位学者曾评说:只有诗人方译得出诗人之剧。朱生豪在新旧体中文诗词方面极富才华;他的英文诗歌创作也十分有灵气,具有清新自然的田园牧歌风格。然而,莎剧如按中文诗体来译,难度极大,且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受限颇多,最终,朱生豪决定用散文体来翻译莎剧。尽管如此,朱生豪在处理剧本中的歌词及念白时,仍尽量采取诗体形式,在韵律、节奏和意境的把握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图存留莎翁原本的风貌。特别是针对不同的戏剧场景,分别采用了自由体诗或诗经体、骚体、古体诗等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文中角色所处的环境与情绪,竭力避免翻译文学中通常会出现的“洋味”和陌生感。翻译莎剧需要的不仅是激情,也不仅是才华。梁实秋先生译莎剧,最后宣告要与莎士比亚“断绝来往”。虽为危言,并非耸听,梁公花费30余载始得译完莎翁全集。林语堂先生也曾面对翻译莎剧的邀约,但婉拒之,言到老年再作打算。然而,译莎并非年长者的专利。莎士比亚发表第一部剧作是在26岁时,青年的热血激情只有同为青年的译者才会感受深切。朱生豪翻译莎剧,消耗的是他二十二岁到三十二岁这样充满才情、诗意、热情、血气方刚而义无反顾的精华年龄段!朱生豪深爱莎剧,在着手翻译之前早已熟读并反复揣摩了原作。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译者自序”中,他写道:“余笃嗜莎剧,尝首尾研诵全集至十余遍,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在译著进程之中,他更是每每大声反复吟诵,以此定夺文意优美且适合剧院演出的表达方式。他在1935年23岁之时开始筹备译莎大事,而手头的工具只有旧版《牛津词典》和《英文四部词典》。从1936年开始的九年间,大部分译作陆续完成。由于日军侵华,译莎手稿两次毁于战乱。直至1944年病逝,他坚持重译被毁的部分,并继续握管不辍,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自1954年以来,朱生豪散文体译本在大陆以单行本、戏剧集、校订补译本全集、英汉对照(注释)版等多种方式出版,出版延续时间之长、出版频率之高、印刷数量之大可谓空前,超过任何其他莎剧中译本。朱译本的社会影响也是最广泛的。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莎翁名句,如“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哈姆雷特》)、“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威尼斯商人》)等均出自朱生豪的翻译。(选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01月16日)相关链接:朱生豪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初读便有起身想动起来的冲动。诚然,翻译是文字的功夫,更是文字之外的打磨。译文对戏剧舞台的亲和力实在是身体力行得来的,并无半分的臆断想象啊。(戏剧导演陈薪伊语)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朱生豪痴迷读书,教会学校背景使他形成了深厚的中英文文学功底,读大学期间夏承焘先生对他赞赏有加。B.朱生豪对于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在给妻子的信中以“某国”称之,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C.朱生豪的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和舞台契合紧密,人们津津乐道的莎翁名句很多出自朱生豪的翻译。D.作者将梁实秋、林语堂翻译莎剧的情形和朱生豪进行比较,意在说明朱生豪翻译成就的伟大是他人难以比拟的。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国民党当局进行文化围剿,朱生豪苦闷彷徨,为了突破令人室息的文化封锁,他在同事的建议下,走上了翻译莎剧的道路。B.在翻译莎剧时,朱生豪对不同场景采用了自由体诗或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既最大限度还原了文章角色所处的环境与情绪,又尽力避免翻译文学中产生的陌生感。C.朱生豪翻译莎剧采用的是散文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译的质量,但这只是白璧微瑕,对译作的艺术魅力影响不大。D.朱生豪一生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无论是译作的水平还是出版的热度、数量都超过了任何其他莎剧的中译本。3.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戏剧获得巨大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参考答案:一、1.D2.①沈从文不追求声名显赫,他在沉默中努力,希望完成有益于民族、人类的事功;②沈从文坚持文学独立原则,他有独立的生命人格,在文坛论争中承受孤独而不妥协;③沈从文的人生与孤独相伴,他习惯在寂寞中深思和想象,四十本小说都在寂寞中完成。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反对作家从政论”的观点是左翼文学阵营对沈从文的批判,不是沈从文的观点。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传主形象的能力。由“沈从文到达昆明后不久,收到了老舍的一封来信,请他出任云南‘文协’第一任主席。这时,沈从文正痛感文坛龙蛇不一,一些本身没有任何作品,却别有所图的人挤进‘文协’来凑热闹。……他在给老舍的回信中问道:究竟是有了作品才是作家,还是进了‘文协’就是作家”“沈从文并没有置身于抗战文学运动之外,他始终关心着文坛的风云变化,并卷入了抗战时期两次影响极大的文学运动的论争”分析可知,沈从文不追求声名显赫,他在沉默中努力,希望完成有益于民族、人类的事功;由“沈从文的观点,同他一贯坚持的文学独立原则相关。一份‘乡下人’的倔拗,虽然常常使他陷于偏执,却也保护着他的生命人格的独立”分析可知,沈从文坚持文学独立原则,他有独立的生命人格,在文坛论争中承受孤独而不妥协;由“从某个意义上,可以说寂寞造就了沈从文。寂寞有助于深思,有助于想象。‘我有我自己的生活与思想,可以说是皆从孤独中得来的。我的教育,也是从孤独中得来的。’他的四十本小说,是在寂寞中完成的”分析可知,沈从文的人生与孤独相伴,他习惯在寂寞中深思和想象,四十本小说都在寂寞中完成。二、1.A2.D3.①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③甘于寂寞的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错误。原文说“……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说明黄宾虹不推崇轻软的逸品画格。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由于……,所以……”错。原文只说“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前后事件无因果关系,选项强加因果。B.“就应当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错。原文说“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选项添加定语“上古时期”,缩小了范围。C.“上古时代书画不分”“这些就是书法、文字、金石、绘画的同一来源”错。原文说“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可见“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只是黄宾虹这样认为;另外原文只说“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并没有文字表明“这些就是书法、文字、金石、绘画的同一来源”,选项无中生有。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由此可知,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由此可知,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由此可知,甘于寂寞的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三、1.A2.①有学识,有毅力;②关爱家人,眷恋故土;③热爱生活,有强烈的求生欲。3.从父亲以下的言行中,“我”感到了“不祥”:①父亲年老了,略弯着腰,全身发抖,表明他身体不再健康。②对“我”不厌其烦地叮嘱,表明他已经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对小女儿格外留恋。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A.“从正面直接表现了父母之间的恩爱”错误,写母亲去世后父亲的反应,是从侧面表现了父母之间的恩爱。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由“父亲翻译莎士比亚剧本始于抗战前”“父亲给自己规定,每天要译两千字”“父亲非常有毅力,如果因为有事未能完成预计的工作,加班也要把拖下的工作补上”分析,父亲有学识,有毅力。由“父亲与母亲的感情很好……他们还经常手拉手坐在一起”“护士出来通知,母亲已不治……父亲坐在医院的长椅上开始啜泣,浑身发抖,像个孤苦无依的孩子”“父亲终于辗转知道了哥哥、姐姐仍然在世的消息。他特地跑到西雅图母亲的墓前,告慰母亲”“那个枣和树叶后来都枯萎了,父亲把叶子留下来,放在书里,珍存着”分析,父亲关爱家人;由“那个枣和树叶后来都枯萎了,父亲把叶子留下来,放在书里,珍存着”可见,父亲眷恋故土;由“父亲强烈的求生欲望一直支持他到心脏停止,他留下的最后五句绝笔之一是:‘我还需更多的氧’”可见,父亲热爱生活,有强烈的求生欲望。3.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内容的能力。(1)根据“我最后一次赴台探望父亲。临走时与父亲在客厅中道别,父亲穿一件蓝布棉外衣,略弯着腰,全身发抖”分析,父亲年老了,略弯着腰,全身发抖,表明他身体不再健康。(2)根据“他用沙哑的声音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怎么叫出租车,怎么办出境手续等,那一刻,他又把我当作他的没出门的小女儿”分析,父亲对“我”不厌其烦地叮嘱,表明他已经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对小女儿格外留恋。四、1.A2.B3.①熟悉历史人物:根据史传想象人物风采,融入自己独到的理解。②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运用造型艺术技巧,注意人物的内在情感,以形写神;通过微妙的艺术处理,注意整体造型,强调局部细节。③创作上精益求精:反复推敲,多次修改,以求更好,永不满足。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A.“……等作品存在着一些问题,作者认为走弯路是不可避免的现象”错误,原文是说这些作品是“比较好的”,有问题的是“这一阶段的部分作品”;根据“这恐怕是当时不少艺术家难以避免的现象。蒋兆和也走过这样一段弯路”可知,将或然说成必然。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A.“因他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体系的探索,从而严重脱离现实生活”以偏概全,这一时期的作品有概念化、贴标签的痕迹,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约稿不断”“政治热情”“每求必应仓促为之”等。C.“很好地为曹操正了名,也为这位‘白脸奸臣’翻了案”错误,其画作既“肯定了这位‘文才武略,勋业彪炳’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历史上的地位”,又“透露出一些暴戾和奸诈的气质”,他的画只是“多侧面”地表现人物,不是为曹操正名翻案。D.“完全合拍”绝对化,原文只是说“迄今最好的一幅杜甫肖像”;强加因果,杜甫画像的传神,不只在于研究历史资料,而是“取决于画家对古人的认识深度和表现技巧的程度”“再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章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文中的主要事件,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从“这几幅头像根据史传,想象风采,各具情态,曾被印为单幅画”“画出了作者深刻理解后概括出来的人物性格特点”“要为历史人物传神,须先熟悉历史,并能站到历史的高度评价历史人物”可知,熟悉历史人物:根据史传想象人物风采,融入自己独到的理解。从“解决造型等一系列复杂课题,也敢于创造新的技巧”“画家强调了他蕴藏智慧的高高的额头和深邃锐利的目光”“蒋兆和想方设法深入社会,激发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再加之他的修养和条件”“他独到地运用造型艺术技巧,通过微妙的艺术处理,在丹青史上首次成功地塑造了曹操这个多侧面的历史人物形象”等可知,运用造型艺术技巧,注意人物的内在情感;通过微妙的艺术处理,注意整体造型。从“为此,他曾反复推敲,多次修改,以求更好”“一贯追求传神的蒋兆和,永不满足”可知,创作上精益求精,反复推敲,多次修改,永不满足。五、1.C2.①率梅剧团赴苏联公演多种剧目,表演舞蹈。②演出期间,结识了一些著名戏剧家和文学家等。③做了中国戏剧的学术报告,传播中国京剧艺术。3.示例:①丰富了人物传记的内容。②为塑造人物服务。一是细致地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梅兰芳把它作为这次访苏的最好纪念。二是充分展现了人物的精神境界、品格特征。列宁塑像成为梅兰芳精神上的鼓舞和支柱,使其增加勇气,增强了同恶势力做斗争的力量。③增强了材料的丰富性。描写京剧艺术使者梅兰芳时,既有大的文化交流材料,也有小的文化收藏事例,大与小结合,相得益彰。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A.“同访的有……大使馆文化参赞”错误,原文是“苏联大使馆文化参赞鄂山荫送来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书”,可见“大使馆文化参赞”没有同访。B.“这是梅兰芳第一次表演孙悟空的形象”错误,无中生有、过于绝对,原文只是说“这是孙悟空的形象第一次出现在外国舞台上”;“斯大林同志在包厢里津津有味地观看了演出”分析概括错误,原文只是说“据说”,也没有说“津津有味”。D.“无数次”不准确,最后一场达18次;“但梅兰芳不愿见到观众”系无中生有;“所以所有观众聚集在剧院门口,也无法见到梅兰芳的庐山真面目”,与原文表述不符,原文只是说“另有许多观众聚集在剧院门口等候,渴望见到梅兰芳的庐山真面目,最后不得不由警察维持秩序,开辟一条小路”,说明还是有一部分人见到了梅兰芳,只是他们阻拦了梅兰芳的路。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梅兰芳作为一位出色的文化使者,赴苏期间有哪些方面的表现”,结合梅兰芳在苏联做的事和事件的意义分析即可。由“梅剧团从1935年3月23日起,在莫斯科正式公演6天。出演了《贵妃醉酒》《宇宙锋》《汾河湾》《刺虎》《打渔杀家》《虹霓关》等剧目。还表演了6种舞”可知,梅兰芳率梅剧团赴苏联公演多种剧目,表演舞蹈。由“梅兰芳这次赴苏演出,结识了著名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柯、梅耶荷德,文学家高尔基、托尔斯泰,著名的芭蕾舞演员谢苗诺娃以及在苏避难的德国著名剧作家和导演布莱希特”可知,演出期间,梅兰芳结识了一些著名戏剧家和文学家等。由“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两地的艺术家俱乐部还专门邀请梅兰芳做了中国戏剧的学术报告。他讲了一个多小时,当场示范表演了各种手势、步法等。前去听讲的有著名剧作家、导演、演员等,他们都受到了极大的教益”可知,梅兰芳做了中国戏剧的学术报告,传播中国京剧艺术。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内容上,文中一直在介绍梅兰芳作为京剧艺术的使者在苏联期间对中国文化所做的贡献,而倒数第二段讲述“梅兰芳在访苏演出间隙还到高尔基大街上的一家美术商店买了一尊列宁半身塑像”的故事,丰富了人物传记的内容。人物上,由“后来几经战争和迁徙,他一直爱护、保存着这尊塑像,并把它放在自己的书房里”可知,这部分交代了梅兰芳对塑像的爱护,把它“作为这次访苏的最好纪念”,这更加细致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而“这尊塑像始终在我的身边,成为我精神上的鼓舞和支柱,在被日本军阀侵略的残酷处境里、流离颠沛的道路中,我看到它就增加了勇气,意志坚强地同恶势力做斗争”则凸显了梅兰芳的精神品格——面对恶势力,绝不屈服,意志坚强。就选材而言,文本既从大的方面介绍了梅兰芳在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贡献;又从小的方面接好梅兰芳收藏列宁塑像的小故事,大与小结合,相得益彰。六、1.D2.B3.①朱生豪中英文俱佳,富有文学才华,为他后来翻译莎剧奠定了基础。②维护民族文化的尊严,是朱生豪翻译莎剧的强大精神动力。③在翻译莎剧时,朱生豪采用了恰当的语言形式,既最大限度还原了剧本中的情景,又增强了民族色彩。④朱生豪用十年的青春年华和满腔热情投入到对莎剧的翻译中。⑤翻译前反复揣摩,体会原作精神;翻译中狠下文字以外功夫,反复吟诵,精益求精。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D.“意在说明朱生豪翻译成就的伟大是他人难以比拟的”理解错误,举梁实秋、林语堂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翻译莎剧除了具有激情和才华之外,还要有长期坚持的心理准备。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为了突破令人室息的文化封锁,他在同事的建议下,走上了翻译莎剧的道路”说法错误,“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只是当时的背景,不是目的,故“为了……”作为目的,依据不足。C.“影响了翻译的质量”“白璧微瑕”评价不当,依据原文文句“最终,朱生豪决定用散文体来翻译莎剧。尽管如此,朱生豪在处理剧本中的歌词及念白时,仍尽量采取诗体形式,在韵律、节奏和意境的把握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图存留莎翁原本的风貌”分析可知,原文只是表达朱生豪用散文体翻译,但很多方面仍尽量采取诗体,原文无“影响了翻译的质量”“白璧微瑕”的意思,故这种评价不当。D.“无论是译作的水平还是出版的热度、数量都超过了任何其他莎剧的中译本”理解有误。依据原文“自1954年以来,朱生豪散文体译本在大陆以单行本、戏剧集、校订补译本全集、英汉对照(注释)版等多种方式出版,出版延续时间之长、出版频率之高、印刷数量之大可谓空前,超过任何其他莎剧中译本”分析可知,这些都是出版的信息,“译作的水平……超过了任何其他莎剧的中译本”属于无中生有,文中无依据。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由第一段“教会学校的背景培育了他中英文俱佳的文学功底,诗文清秀,才华颖脱。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执教之江大学,对这位学生的才华‘一唱三叹’,赞为‘不易才’”可知朱生豪中英文俱佳,富有文学才华,为他后来翻译莎剧奠定了基础。由第三段“‘某国人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我这两天大起劲……’朱生豪说的‘某国’就是当时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可知维护民族文化的尊严,是朱生豪翻译莎剧的强大精神动力。由第五段“尽管如此,朱生豪在处理剧本中的歌词及念白时,仍尽量采取诗体形式,在韵律、节奏和意境的把握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图存留莎翁原本的风貌。特别是针对不同的戏剧场景,分别采用了自由体诗或诗经体、骚体、古体诗等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文中角色所处的环境与情绪”可知在翻译莎剧时,朱生豪采用了恰当的语言形式,既最大限度还原了剧本中的情景,又增强了民族色彩。由第六段“翻译莎剧需要的不仅是激情,也不仅是才华。……朱生豪翻译莎剧,消耗的是他二十二岁到三十二岁这样充满才情、诗意、热情、血气方刚而义无反顾的精华年龄段”,可见满怀热情,消耗了全部青春年华。由第八段“由于日军侵华,译莎手稿两次毁于战乱,直至1944年病逝,他坚持重译被毁的部分,并继续握管不辍,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可以看出朱生豪先生坚持重译,坚定执着的品质;由第七段“朱生豪深爱莎剧,在着手翻译之前早已熟读并反复揣摩了原作。……尝首尾研诵全集至十余遍,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在译著进程之中,他更是每每大声反复吟诵,以此定夺文意优美且适合剧院演出的表达方式”,可见翻译中狠下文字以外功夫,反复揣摩,精益求精;不惧困难,完成译作等。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14 12:32:27 页数:20
价格:¥5 大小:65.51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