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上册
>
第三单元
>
7 短歌行/曹操
>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作业(附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作业(附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基础巩固练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但为君故(原因)暧暧远人村(迷蒙隐约的样子)B.鼓瑟吹笙(弹奏) 但为君故(但是)C.枉用相存(问候、探望)契阔谈讌(同“宴”)D.去日苦多(逝去的)依依墟里烟(村落)【解析】 但:只是。2.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B )A.人生几何B.青青子衿C.明明如月D.无论魏晋【解析】 B项,古今义相同,指颜色。A项,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C项,古义,明亮;今义,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实(下文意思往往转折)。D项,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D )A.鼓瑟吹笙B.乌鹊南飞C.天下归心D.开荒南野际【解析】 A项,名词作动词,弹奏。B项,名词作状语,向南。C项,使动用法,使……归服。4.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D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B.譬如朝露,去日苦多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解析】 前三项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项,“尘网”比喻“世俗的种种束缚”。B项,将“人生”比作“朝露”,“譬如”是比喻词。C项,“樊笼”比喻“束缚本性的俗世”。D项,以“杜康”代酒,运用了借代;自问自答,运用了设问。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A.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后世常以“杜康”指代酒。13 B.子:对对方的尊称。衿:衣服的交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C.阡陌:阡,南北向田间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D.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被人们称为“山水诗人”。【解析】 陶渊明被称为“田园诗人”。6.下列对《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内容和手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表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B.“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C.《短歌行》为四言古诗,两字一顿,感情强烈;《归园田居(其一)》为五言古诗,充满田园气息,风格清新自然。D.《短歌行》抒情委婉含蓄,诗人的情感隐含在比喻和典故中;《归园田居(其一)》所用词语感情色彩比较明显,所抒之情非常明白。【解析】 “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错,应是表明自己要像“山”“海”那样接纳贤才。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在《短歌行》中说一旦四方贤才光临,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的诗句是“__我有嘉宾__,__鼓瑟吹笙__”。(2)曹操在《短歌行》中通过想象与贤才欢饮畅谈的场景,表达了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__契阔谈讌__,__心念旧恩__”。(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渴望摆脱官场,向往回归田园的对偶句是“__羁鸟恋旧林__,__池鱼思故渊__”。(4)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以叠词描写村落和人们生活安然自得的句子是“__暧暧远人村__,__依依墟里烟__”。8.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请根据所给篇目,仿照例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句。曹操《短歌行》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例句:痛恨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自由和正义,渴盼黑人和白人平等友好相处。答:__感慨如朝露般短暂易逝的人生,曹操的梦想是贤才和功业,渴盼贤才归附建功立业。厌倦黑暗污浊的官场,陶渊明的梦想是田园和山水,渴盼纵情山水乐天安命。__【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与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首先要对所选篇目内容非常熟悉,其次要做到内容、结构、修辞、句式一致。13 二、拓展阅读训练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蒿里行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①。初期会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②,刻玺于北方③。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注】 ①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党羽。②淮南弟称号:指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③刻玺于北方:指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蒿里行”为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本为当时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写时事。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B.“初期”句用典,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孟津大会八百诸侯,此处借指关东诸将起兵讨伐董卓,在孟津会师。C.诗人称诸将为“义士”,带兵讨伐“群凶”,指出“乃心在咸阳”,意在恢复汉祚,抒发了诗人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D.“势利”句到“刻玺”句写关东诸将各为自己的利益而争,发展到自相残杀的程度,最后点明他们称帝的野心,可谓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解析】 C项,“意在恢复汉祚,抒发了诗人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错。诗中用极凝练的语言将关东之师从聚合到离散的过程原原本本地说出来,成为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客观叙述,选项曲解文意。(2)钟嵘评曹操之诗:“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请结合本诗的“悲凉之句”分析诗人的情感。答:__①憎愤。“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用反讽的手法表明诗人对诸将的厌恶,对袁绍、袁术兄弟借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之实给予揭露,并对由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憎愤。②失望。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由此诗人对诸将感到失望。③同情。诗人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给予同情。___【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题干要求,即分析诗人的情感。通读全诗,可将其分为三层,前4句为第一层,中间6句为第二层,最后6句为第三层,这三层分别抒发了诗人的愤懑之情、失望之情和对百姓的同情。解答时分别对每一层的情感概括分析即可。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陶渊明13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表现了诗人面对时事而强作欢笑的心境。B.“柏下”表明所游地点在墓地的柏树下,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深思。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D.“余襟良以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解析】 “表现了诗人面对时事而强作欢笑的心境”错误,“强作欢笑”分析不当,此处意在渲染出游场面的欢快气氛和诗人的豁达与超脱。(2)有人评价此诗“平中见奇”,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分析。答:__示例:①诗歌语言平实,场景普通。诗人用平淡的语言写了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与友人结伴出游、开颜欢饮的场景。②思想超脱,见识高迈。诗人能看破生死,安然享受当下,有超出常人的不平凡的了悟。___【解析】 理解本诗“平中见奇”的特点,主要从语言和内容两方面分析。说平凡,如“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写在某一天气候很好的日子里,和一些朋友结伴出游,就地开颜欢饮,或唱“清歌”,或吹管乐和弹奏弦乐以助兴。这都是很普通的活动,诗所用的语言也很普通。说不平凡,因为所游是在人家墓地的柏树下,要“为欢”偏又选择这种容易引人伤感的地方。在引人伤感的地方能够“为欢”的人,不是极端麻木不仁的庸夫俗子,应该就是胸怀极端了悟超脱,能勘破俗谛,消除对于死亡的畏惧的高人。渊明并不麻木,他明显地“感彼柏下人”死后长埋地下所显示的人生短促与空虚;并且又从当日时事的变化,从自身的生活或生命的维持看,都有“未知明日事”之感。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为欢”;还能做到“余襟良已殚”,即能做到胸中郁积尽消,欢情畅竭,当然有其高出于人的不平凡的了悟与超脱。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答庞参军陶渊明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13 A.第二联中的“赏我趣”与第一联中的“相知”照应,表明陶渊明、庞参军二人志趣相投。B.“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一联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意同,指不与俗人交往。C.前四联为本诗的第一部分:第一联以议论总起,第二、三、四联承上写诗人与庞参军的交往。D.“幽居士”即“隐士”,据此可推知“无复东西缘”可以理解为“奔走求仕与自己无缘”。【解析】 B项,“指不与俗人交往”说法错误,“谈谐无俗调”意思是“谈话投机毫不俗气”,并不是指不与俗人交往。(2)本诗主要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答:__示例:①通过对与庞参军交往的回忆,表达出与朋友深厚的情谊;②立志归隐,不愿出仕的心愿;③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的祝福与未来相会的期盼。___【解析】 鉴赏诗歌情感,一定要根据诗歌所写的内容进行。本题问本诗抒发了哪些情感,仔细阅读诗歌,可知“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通过对与庞参军交往的回忆,表达出与朋友深厚的情谊。“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写诗人自己立志归隐,不愿出仕的心愿。“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但愿先生保重贵体,将来相会不知在何年。写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的祝福与未来相会的期盼。阅读提升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苦寒行①曹操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②,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③,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④诗,悠悠使我哀。13 【注】 ①《苦寒行》:原为乐府旧题,曹操借此旧题,抒发艰苦军旅生涯中的悲壮情怀。②诘(jié)屈:迂回曲折。③怫(fú)郁:忧伤不乐。④《东山》:《诗经·豳风》篇名,写远征军人返乡的情景。(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诗一开篇就写出太行“巍巍”高耸的苍莽之景,接着用粗放的笔触,勾勒太行山凛冽、萧条的冬景,衬托行军的艰苦。B.“巍巍”叠用,展示出太行山的高耸入云;坂曰“羊肠”,写出山道狭窄迂回:“车轮为之摧”,写出山道之艰险。写山写道,都是从正面落笔。C.第十一到第十四句抒写了诗人羁身于艰险的军旅生活,面对着荒寂的太行山野,思乡之情涌上了心头。D.这首诗不仅以写景取胜,而且以抒情见长。不论是“叹息”,还是“怫郁”;不论是“思东归”,还是“悲《东山》”,都真切动人。【解析】 B项,“都是从正面落笔”错误,“车轮为之摧”意思是“一路颠簸车轮断”,车轮都因山道而“摧”,可见山道有多么艰险,这是从侧面写山道艰险。(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答:__示例:感叹行军之艰险。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对长期征战不得归家的士卒的同情和深切关怀。担薪做炊的悯伤。安定天下的悠悠壮思。___【解析】 从诗中来看,诗歌前八句都是描写行军途中的艰险之状,感叹行军的艰难;“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写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表现了诗人对征战士卒的同情和关怀;“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写出艰难处境下求生存的悯伤;“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两句表明了诗人隐以周公自命,抒发了安定天下的悠悠壮思。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西江怀古杜牧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①投棰更荒唐。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范蠡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注】 ①魏帝、苻坚:魏帝即曹操,《吴志·步骘传》记载曹魏将领以沙囊填塞长江并借以南侵孙吴。前秦苻坚欲伐东晋时,有“投鞭断流”的故事。②范蠡:春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归商。(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13 A.首联点明了“西江”的地理位置,又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西陵江水动静各异的壮阔景象。B.颔联将曹操渡江攻打东吴与前秦苻坚投鞭断流二事相对比,写出了两位英雄特殊的人生际遇。C.颈联对仗工整,生动描摹出大江之上钓船航行渔歌唱响,万里飞旋的江上沙鸥挑弄夕阳的景象。D.尾联使用对比的手法,将智谋极高、财富极多的范蠡与今日江上往来的商人作比,表达了诗歌的主题。【解析】 “对比”错,“曹操渡江攻打东吴”与“前秦苻坚投鞭断流”并非对比关系,这二者是并列的事例。(2)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三类人?作者对他们分别持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_示例:①第一类人:意欲建立功业却又狂妄自大的人,如缝囊填江的曹操、投鞭断流的苻坚,表达了对他们狂妄与荒唐做法的微讽和不认同。②第二类人:位高权重却能及时抽身、放下权利的人,如隐去归商的范蠡。表达了对不被当世理解的这类人的同情与叹惋。③第三类人:在现实人生中不被功名羁绊而能感受美好、追求当下幸福的人,如歌咏明月的钓鱼者、享受好风的江上往来的商人。表达了对他们的肯定与认同。___【解析】 “范蠡清尘何寂寞”,范蠡如今又何在呢?还不是一抔黄土、化为清尘。“寂寞”一词表达了对范蠡这类位高权重却能及时抽身、放下权利的人不被当世理解的同情与叹惋。“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江上渔歌阵阵,沙鸥嬉戏翻飞,夕阳西下,明月东升,又何尝因为这些狂人而改变半分?“好风唯属往来商”,江上的好风依然在吹,却都付与了往来江上的商人。像钓鱼者和商人这样在现实人生中不被功名羁绊而能感受美好、追求当下幸福的人,作者表达了对他们的肯定与认同。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赤 壁杜庠①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注】 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首联诗人以惊人的艺术腕力写出了曹军以泰山压卵之势顺长江东下、睥睨一切的气焰和威势。13 B.颔联分述诸葛亮和曹操,诸葛亮纵逞其才智终究也是枉费心机,曹操根本不把孙权放在眼里。C.颈联出句描写曹军的雄姿,将赤壁大战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使人感到英气逼人,用笔锋利。D.尾联诗人从幽思冥想中重又回到了眼前风物,面对荒矶鸥鸟、衰草寒烟,诗人不禁感慨万端。【解析】 “颈联出句描写曹军的雄姿”错,此句写的是曹军的失败。(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__示例:第一问:诗人对历史的变迁(或历史沧桑、或人生如梦……)和现实的“荒凉”(或仕途失意、或生活坎坷……)伤感。第二问:①怀古伤今(或伤己),前五句回忆赤壁大战和三国人物;②用典,第六句化用《赤壁赋》语句;③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尾联对句以景物描写收束全诗。___【解析】 这是作者经过赤壁时,回忆起一千二百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场大战而写出的一首怀古诗。诗的前五句,作者以巨匠之手,举重若轻地把一场历史的风雷任意驱遣于笔底,并从一定角度对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给予评价。首联“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诗人以惊人的艺术腕力写出了曹军以泰山压卵之势顺长江东下、睥睨一切的气焰和威势。然而,句中着一“本”字,则明白暗示了其骄兵必败,“雄图”终将化为泡影的历史结局。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赤壁歌送别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①唐突②留余迹。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注】 ①鲸鲵:大鱼名,比喻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②唐突:触犯。(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首句写出了赤壁之战前紧张的氛围,“二龙争战”指曹操和孙刘联军对峙,胜负一战而定。B.次句紧承首句,直接写出赤壁之战的结果,曹操大军楼船被横扫一空。“扫”“空”极写周瑜军队势如破竹的战力。C.第二句直接描写赤壁战场上大火的惨烈,“张”“照”,表现了曹操军队的气势。D.第四句看似平淡,但饱含着作者对周瑜的赞美,表现了周瑜泰然从容、气定神闲的儒将风度。13 【解析】 C项说第二句“张”“照”,表现了曹操军队的气势,此说法不妥,因为曹操是失败者,李白表现的应该是东吴军队的气势。(2)本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__示例:①怀古之情:前四句写赤壁之战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对不义战争的否定;②送别之意:后四句主要写送别之情。希望朋友观看赤壁古战场的景象,经常来信告知,表达了自己壮心不已的豪情以及对朋友奋发有为的期许。___【解析】 需结合全诗和注释进行分析。作者写作以“赤壁歌送别”为题,少不了送别之意的传达,结尾“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还有对友人的期望——把赤壁古战场的景象向我描述,表达了自己的壮心不已的豪情,并借以鼓励友人;此外,送别诗,诗文由古赤壁之战起笔,写赤壁之战景象,表现对历史的感悟,对战争的感慨,流露出怀古之意。简要分析作答,先概括情感,再结合内容进行分析说明即可。5.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咏贫士陶渊明万族各有托①,孤云独无依。暧暧②空中灭,何时见余晖?朝霞开宿雾③,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④,未夕复来归⑤。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注】 ①万族:自然界众多的事物。②暧暧:日光昏暗的样子。③宿雾:夜间的雾气。④翮(hé):鸟的翅膀,代指孤鸟,喻作为贫士的诗人。⑤未夕:比喻年龄未老。陶渊明归隐时只四十一岁。(1)对本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首二句以“孤云”自喻,与各有所托的“万族”形成对比。B.中间四句用独鸟比况,表示与逐队群飞的“众鸟”的区别。C.由“未夕复来归”可推知本诗当作于《归去来兮辞》之前。D.量力而行,遵守大道,宁愿忍受饥寒,可见诗人志趣高洁。【解析】 由‘未夕复来归’可推知“本诗当作于《归去来兮辞》之前”错误。《归去来兮辞》作于作者辞官之初;而这首诗,结合注释⑤可知写于作者归隐之后,因而不能说本诗当作于《归去来兮辞》之前。(2)关于末句“已矣何所悲”有以下两种说法,请评析之。(甲)世无“知音”,与前文“万”“众”“孤”的对比呼应。“何所悲”说明寓愤于中,悲不自胜。13 (乙)举世皆依乘风云,而己独无攀援飞翻之志。宁忍饥寒以守志节,纵无知此意者,亦不足悲。答:__示例:关于本诗末句的情感,甲乙两个说法是相通的:甲认为,诗人以一己高洁的坚守来对抗整个社会的肮脏,诗人永远是孤独的,自然悲愤难以言表;乙认为,诗人坚守志节甘愿忍受一切,是一种完全自觉自愿的行为,内心强大的人不会对个人境遇有什么悲伤。“悲不自胜”是针对整个社会的堕落而发,“不足悲”是对自己坚守志节的个人遭遇的自信。__【解析】 甲认为,“世无‘知音’,与前文‘万’‘众’‘孤’的对比呼应”,诗人以一己高洁的坚守来对抗整个社会的肮脏,诗人永远是孤独的,自然悲愤难以言表;乙认为,“举世皆依乘风云,而己独无攀援飞翻之志”,诗人坚守志节甘愿忍受一切,是一种完全自觉自愿的行为,内心强大的人不会对个人境遇有什么悲伤。从表面看,甲乙的观点似乎是矛盾的,但细细品来,才发现甲“悲不自胜”的观点是针对整个社会的堕落而发的,乙的“不足悲”是对自己坚守志节的个人遭遇的自信。由此得出甲乙的说法是相通的。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D )A.全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B.“有酒斟酌之”的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C.“相思则披衣”的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D.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解析】 A项,“全诗……描绘了……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错误,“登高赋诗”只是诗人描绘的其中一个场景,诗中还写了农耕生活的情景,全诗以描写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主,最后四句以议论作结。B项,“边饮酒边斟酌诗句”错误,“有酒斟酌之”一句中“斟酌”应为“倒酒、喝酒”之意,并非“边饮酒边斟酌诗句”。C项,“披衣起彷徨”错误,应为“披上衣服起来谈笑”。(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了哪种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答:__13 示例:乐趣: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的乐趣,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的乐趣。表现:主要是运用白描手法,将人与人之间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相呼、相饮、相思、相言、相笑等情景尽情地表现出来。___【解析】 首先分析诗中描写生活场景的句子,体会蕴含的情感,把握其中的乐趣。“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过门辄呼,无须士大夫之间拜会邀请的虚礼,态度村野,更觉来往的随便。大呼小叫,毫不顾忌言谈举止的风度,语气粗朴,反见情意的直率。“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有酒便互相招饮,有事则各自归去,在这个小小的南村,人与人的关系非常实在,非常真诚。接着分析表达这种乐趣的手法。诗人前八句运用白描手法,将人与人之间无拘无束、纯真质朴的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读《山海经》陶渊明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本诗以朴素的语言开头,描绘出美丽清爽的环境:初夏时节,草木生长,绿树绕屋,浓荫满地。B.“众鸟欣有托”,一个“欣”字,用拟人手法,写出鸟儿飞还鸣啼的乐趣,有“羁鸟恋旧林”的深意。C.“微雨”“好风”的“微”“好”二字互文,风吹面不寒,雨润衣不湿,和风细雨令人兴致极佳。D.“俯仰”两句说诗人虽身在茅屋,但神思驰骋,浮想联翩,抒发隐居读书的感受,点破全诗主旨。【解析】 “欣”字并没有“‘羁鸟恋旧林’的深意”,而是借鸟喻人,表达对当时生活的满足。(2)在《读〈山海经〉》一诗中,诗人描绘出了哪些生活乐趣?请简要分析。答:__示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五个方面的乐趣:住处草木繁盛,环境清幽;隐居田园,无尘世纷扰;躬亲耕作,自食其力,顺乎自然;时鲜待客,把酒言欢;纵情想象,沉醉书卷。___【解析】 13 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解答此题,需要对全诗内容进行分层归纳概括,提炼出诗人的乐趣。具体作答时,可结合当时的环境、人物的活动、诗人的情感等来组织答案。这首诗可以分四层:前四句描绘出美丽清爽的环境:初夏时节,草木生长,绿树绕屋,浓荫满地。五至八句写了诗人亲自耕作,自食其力。九至十二句写了诗人把酒言欢的乐趣。最后四句写诗人纵情想象,沉醉书卷的乐趣。回答时要分点作答。8.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论诗三十首(其四)[金]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①,未害渊明是晋人。舟中读陶诗[清]龚自珍陶潜酷似卧龙豪②,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③一分骚。【注】 ①羲皇上:羲皇上人,指上古时代的人。②该句末尾诗人小注云:“语意本辛弃疾。辛弃疾词《贺新郎·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③梁甫:即《梁甫吟》,古乐府曲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元好问认为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平淡、自然天成,有真淳隽永、万古常新的永恒魅力。B.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很好地印证了元诗前两句所持的观点。C.龚自珍认为陶渊明和诸葛亮一样有杰出的政治才能,精神品格又都像松菊那样高洁。D.两首诗各有侧重,元诗着眼于陶诗的语言特色,龚诗关注陶渊明的人生志趣和追求。【解析】 “龚自珍认为陶渊明和诸葛亮一样有杰出的政治才能”错,陶渊明和诸葛亮相似之处应该是都有高洁宏远的风度和志趣,并非“杰出的政治才能”。(2)元好问和龚自珍在论述陶诗时所持的相同观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__示例:他们都认为陶诗表面平淡恬静,作品中亦透露出对现实的关照。①元诗中“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两句表明,虽然陶渊明高卧南窗,向往古代,自称是上古时代的人,但并不妨碍他仍然是晋人,他并没有超脱世外,而是运用自然平淡的文笔反映了晋代的现实。②龚自珍诗中“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则说不要认为陶渊明只是平淡恬静,他的作品风格却有三分之二像诸葛亮的《梁甫吟》,三分之一像屈原的《离骚》,兼具二者关心现实和对现实愤郁不平的思想感情。___【解析】 13 本题题干要求对比两首诗中对陶渊明诗歌观点的相同之处,那么要从两首诗歌中分别找到评价陶渊明诗歌的句子,然后根据诗句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找到相同点即可。元好问的诗歌中,前两句意思是“陶渊明的语言平淡、自然天成,摒弃纤丽浮华的敷饰,露出真朴淳厚的美质,令人读来万古常新”,表现了陶诗语言的平淡,后两句意思是“陶渊明自谓自己是上古时代的人,但并未妨碍他仍然是个晋人”,表现了陶渊明虽自称上古之人,但仍然是关照晋代的现实的;龚自珍的诗中“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意思是“不要相信陶渊明的诗歌只有平淡,其诗歌中有三分之二《梁甫吟》,三分之一《离骚》”,像《梁甫吟》《离骚》一样,关注了社会现实。故两首诗的相同观点是既肯定了陶诗的平淡,也写出了其诗歌的关注现实的特点。13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作业:7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Word版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学案:第7课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Word版含答案
第7课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课时检测(附解析)
第7课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练习(附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作业(附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第7课归园田居其一基础训练(附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2021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第7课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检测(附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第7课7.1短歌行7.2归园田居其一课后集训(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第7课7.1短歌行7.2归园田居其一课后习题(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第7课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12-21 08:25:08
页数:13
价格:¥3
大小:56.5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