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二轮专题
>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7
2
/7
剩余5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虚词“之”的用法"之"有三种词性:动词、代词、助词。.①动词,意思为"去,往,到"。用法规律:之+地点名词。如"吾欲之南海","南海",地点名词。"送杜少府之广陵","广陵"地点名词,这时候,“之”就是动词。.②代词,意思由前文语句决定。用法规律:动词+之(宾语),如"环而攻之而不胜","之"做"攻"的宾语,为代词,代指“城”。"策之不以其道",“之"做"策"的宾语,为代词,代指“千里马”。"之"有时也做介词宾语,也是"代词"性。这个用法不复杂,你只需判断一下"之"是否为宾语即可。.③助词。助词的用法较多,但规律也很明显。(1)助词"的",用法规律:之+名词(除地点名词)。(2)补足音节,判断依据:去掉"之"不影响句意,但读起来会不顺口。如"公将鼓之",去掉"之"句意仍为“鲁庄公要击鼓进军”,但读起来与后句"公将驰之"不协调。在这里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凡是"之"前面出现形容词的,"之"一定是起补足音节作用的。如:"怅恨久之"。(3)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判断依据:"之"用在小句子的主语、谓语之间,且小句子在大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如"无丝竹之乱耳","之"用在"丝竹乱耳"这个小句子的主谓间,"丝竹乱耳"这个小句子又做"无"的宾语。(4)宾语前置的标志。判断依据:"之"前面的名词和后面的动词是动宾关系。如"莲之爱","莲"做了"爱"的宾语。(5)定语后置的标志。判断依据:"之"前后的词语为修饰关系。如“马之千里者","千里"修饰"马"。虚词“以”的用法①”以“后跟句子,不是”认为“就是”因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以”后面跟表观点的句子时,”以“作动词,意思为“以为,认为”。如”一儿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日始出时去人近“是一个表观点的句子,这时,”以“用作动词,译作”以为,认为“。(2)”以“后跟表原因的句子时,”以“作连词,意思为”因为“。如”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着,徒以有先生也“。”有先生“是一个句子,且是”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这时,”以“是连词”因为“。②”以“后跟名、代,作为介词用。“以”作介词时意义比较多,如”把、拿、用、根据、按照、凭“等。但这么多意义却不必背。根据句意来随机翻译即可。只要句意顺畅,“以"的意思就不会错。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山之一毛",”君之力“是名词性短语,则”以“为介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以“可翻译为”凭“;再如”以刀劈狼首“,”刀“为名词,则”以“为介词,根据句意”以“可翻译为”用“。.③”以“后跟动词,作为连词用。(1)动词若是表目的,”以“则译作”来“如”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光先帝遗德“是”开张圣听“的目的,这是,”以“译作”来“。(2)动词若是表结果,”以“则译作”以致“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塞忠谏之路“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的结果,这时,”以“译作”以致“。虚词“而”的用法而,用作连词。蕞不好区分的是表修饰和表顺承(1)表修饰,译为"着""地"。判断依据:①若"而"前后连接的是两个动词,后面动作发生的时候,前面动作一直延续伴随。如:“康肃笑而遣之”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康肃打发卖油翁时,一直"笑"着,"笑"的动作一直伴随着"打发"。再如"环而攻之","进攻"发生的时候,"包围"这个动作一直在延续。②当"而"前是形容词,后为动词时,一定表修饰。如:"驰然而卧""恂恂而起"等。(2)表顺承,译作"然后"或不译。判断依据:"而"后面动作发生的时候,“而”前面的动作已结束。且后面动作要以前面动作为基础才能发生。如"登轼而望之","望"这个动作发生的时候,"登"的动作已结束,且若没有"登",就无法完成"望"。(3)表并列,相当于"又"或不译。判断依据:"而"前后连接相同的词性,两词交换位置句意不变。(偷偷告诉你,如果"而"前后词性均为形容词、名词等,基本上就是表并列)如“敏而好学”,"敏"和"好学“交换位置,句意不变。“黑质而白章”"黑质"和"白章"交换位置,句意不变。表转折,(4)相当于“却""然而"。判断依据:"而"后面连接的动词没有按照前面动词的逻辑来发展,而是发生的转折。如“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的逻辑结果应该是"愠",句子却是"不愠",句意发生转折。表递进,(5)译为"并且""而且",初中涉猎少量表递进关系的"而"。判断依据:"而"后面的意思比"而"前面的意思进了一层。如"君将哀而生之乎?""哀"意思是可怜,"生"意思为"使…活下去"。"使…活下去"比"可怜"进了一层。虚词"乃"的用法“乃”在初中经常考查四种词性:第二人称代词、判断动词、副词、连词。(1)“乃”后跟名词,有两种用法:一是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一种是判断动词“是”,区分方法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当“乃”做后面名词的定语时,为第二人称代词;当“乃”充当句子的谓语时,用作作判断动词“是”。如果你不会区分“乃”是定语还是谓语,告诉你一个小诀窍,你只需看一下句子当中有没有其他的动词或形容词充当谓语就行,如若没有,“乃”就是谓语,若有,“乃”就是定语。(2)“乃”后跟动词时,“乃”为副词。①译为“才”。判断依据:“乃”后面的事情出现得较晚。如“乃悟前狼假寐”“亚夫乃传言开壁门”。②译为”竟然“。判断依据:“乃“后面的事情出人意料或违背常理。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③译为”就“。判断依据:“乃”后面地事情跟“乃”前面的事情有顺接关系,但没有时间上的间隔。如“屠乃奔倚其下”。在此,也可以用作连词,译作“于是”。虚词“其”的用法“其”常考两种词性:代词和副词“其”作代词用的时候,分为三种情况:(1)物主代词(这种说法是英文叫法,但这样好理解),译作:“他(她,它)(们)的”。判断依据:“其”后面跟名词。如“屠自后断其股”,“股”是名词,“其”就用作代词,译作“它的”。(2)第三人称代词,译作“他(她,它)(们)”。判断依据:“其”后面跟形容词或动词,二者构成主谓关系。(3)指示代词,译作“其中”。判断依据:“其”后面跟数词。如“其一坐于前”。“其”作副词时,加强语气。译作:“难道,可要,大概”等,判断依据:用在动词前,起修饰作用。如“安陵郡其许寡人”“其真无ma耶”等都是这种用法。虚词“于”“于”只考查介词性。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表对象、范围、处所、时间、原因等,译作“在、同、到、对、对于、由于……”(这么多意思当然不要记,随文而译)判断依据:“于”跟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如“万钟于我何加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表比较,译作“比”。判断依据:“于”用在形容词后面。如“皆以美于徐公”“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虚词“焉”的用法“焉”常考三种词性:兼词、代词、句末语气助词(1)“焉”用在疑问句句首,用作疑问代词,译作“怎么,哪里.”如“焉知非福?”“且焉置土石”。(2)“焉”用在陈述句句句末.①当“焉”用在及物动词的后面作宾语时,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们)”,如“以似夫观人风者得焉”,“得到”是及物动词,“焉”作“得”的宾语。②当“焉”用在非及物动词的后面或动宾短语的后面时,用作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是”。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我师”是动宾短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出”为不及物动词。“风雨兴焉”,“兴”为不及物动词。③除上面两种情况外,“焉”用作句末语气助词。如”始一反焉”“无垄断焉”,“反”与“断”虽是及物动词,但“焉”不做宾语,所以在此用作语气助词。(3)除上述(1)(2)的情况外,“焉”一般用作语气助词。如:”万钟于我何加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虚词“为”的用法常考查两种词性:动词和介词(1)动词,常译作“是、当作、成为”,如“以君为zhang者”“为坻,为屿”;还有一些字义需要随文而译。如“向吾不为斯疫”译为“做”,“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译为“开”,“为坛而萌”译为“筑”。判断依据:“为”一般在句中充当谓语。(2)介词,译为“为了,给、替,向、对、被”等。(记住随文而译哟)如“为宫室之美”译作“为了”,“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译为“给”,“为天下唱”译作“向”,“山岚为晴雪所洗”译为“被”。 虚词“者”的用法常考查词性:代词、助词(1)助词①与”若“等字组成词组,译作”……的样子“”……似的“如”貌若甚戚者“。②用在判断句中,表停顿。如”陈胜者,阳城人也。“(2)代词①附着在名词、动词、形容词、短语等后面,译作译为“……的”“……的人”“……的某某”等。如“北山愚公者”“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后遂无问津者”。②“者”所在的句子和后面的句子是因果关系,译为“……的原因”。如“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③用在时间词后面,译为“……的时候”。如“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④用在数词之后,代指上文的几个人或几件事。译作“……的方面”“……事情”等。如“或异二者之为”。“二者”,意思为“以上两个方面”。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汇总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汇总
初中文言文常考虚词用法总结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常用实词虚词含义及用法汇总(共30个实词,18个虚词)
初中语文中考常见文言文词语用法汇总
中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常用虚词课件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贵州省2022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文言文阅读常见虚词及用法举例
语文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虚词
【南方新课堂】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新人教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5-30 10:18:59
页数:7
价格:¥3
大小:37.14 KB
文章作者:134****3617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