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高中语文高考思乡怀人诗感情与手法模拟试题(共40首)
高中语文高考思乡怀人诗感情与手法模拟试题(共40首)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9
2
/19
剩余1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高考语文思乡怀人诗感情与手法模拟试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回答下列各题。春日忆李白①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②。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③。【注】①天宝三载(744年),李白遇杜甫于洛阳,深结厚谊。后李白往江东,杜甫赴渭北长安。②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③论文:此处指论诗。天末怀李白①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②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作于秦州。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而还。天末:天的尽头。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②秋水:秋日风波。(1)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表现了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和崇敬。B.两首诗都是律诗,形式规整,言简而义丰。C.“何时”与“几时”都表现出对李白音讯的期盼。D.“冤”字指屈原和李白都曾蒙受魑魅小人的冤枉。(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意思是“我在渭北看到春树想到江东,你在江东望着暮云念着渭北”,上下文互含其词而见意。下面不属于这种用法的一项是 A.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杜审言《赠苏绾书记》)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杜甫《狂夫》)D.绿光风动麦,白碎日池翻。(杨万里《春晚往永和》)(3)与“文章憎命达”一句所表达的文学观不同的一句是 A.诗到能迟转是才B.诗穷而后工C.贫老愁病入诗佳D.赋到沧桑句始工(4)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而侧重点不同,请具体写出有哪些不同。(5)《春日忆李白》说李白的诗“飘然思不群”,《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有这样的特点,请你写出开篇第一句:“ , 。”(6)律诗中间两联要求对偶。请写出杜甫《春夜喜雨》中最著名的一联对偶句。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19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劈头自问,其中暗含诗人无所事事的烦闷。B.三四句用“古树”和“秋声”交代诗人居住的环境。C.第六句“空复情”中“空”的意思是徒劳的白白的。D.最后两句是说为了解除思念就跟随汶水一路南行。(2)下列诗句中与“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B.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李白《行路难》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3)从结尾来看,这是一首思念之作,请简要说明中间四句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3.阅读下面这首南北朝古诗,完成下列小题。秋夜①谢朓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北窓②轻幔垂,西户月光入。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注】①南北朝时,战乱不断,很多新婚男子被远征离家。②窓(chuāng):同“窗”(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从听觉角度写,托物起兴,促织鸣叫、捣衣声声引发女子绵绵情思。B.三、四句表诉衷情,并借对女子动作的描写表现其彻夜难眠的生活状态。C.诗中写南、北、西三方位,虽未言东,也能让人体会女子独对四壁之况。D.诗的末尾用反问句,表达抒情主人公再也不愿承受终年分居相思之苦了。(2)“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两句写得含蓄蕴藉,请简要赏析。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使次安陆寄友人①[唐]刘长卿新年草色远萋萋,久客将归失路蹊。暮雨不知涢口处,春风只到穆陵西。孤城尽日空花落,三户②无人自鸟啼。君在江南相忆否,门前五柳几枝低。【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中的“涢(yún)口”“穆陵”都在安陆。②三户:语出《史记•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安陆本楚地,故以“三户”言百姓稀少。(1)首联中“ ”二字点明诗人的身份,尾联中“ ”二字妙在从对方落笔,呼应诗题。(2)全诗运用多种手法来表达“伤时”之情,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加以赏析。19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王维寒更传晓箭①,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②舍,翛然尚闭关。【注】①箭:这里指古代计时的漏壶中所用之箭,用以指示壶上刻度。这里用晓箭借指 早晨的更鼓之声。②袁安:后汉贫穷而有贤德的人,有一年下大雪,穷人都扫雪出来讨饭 吃,袁安却闭门而卧,固穷守志。(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首联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突出了雪夜的寂静,表现了作者无边的痛苦与寂寞。B.颔联既实写所见之景,“竹”和“雪”又蕴含着人物品节和对环境的关切。C.颈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读来音韵和谐,让人充分感受到诗歌的音韵之美。D.全诗写景优美,借景抒情,写景十分细腻生动,历历如在目前,令人觉得美不胜收,极富感染力。(2)本诗为忆友之作,然而全诗无一字提及“胡居士”。请结合尾联简要赏析诗人如何回忆胡居士的。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粤文身③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注】①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这首诗就作于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②飐:吹动。 ③文身:身上刺的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初到柳州,即登高遥望朋友们的贬所,抒发了自己难于明言的愁思。B.颔联写诗人近处所见,疾风骤雨中的芙蓉与薜荔,它们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C.颈联又写远景,这是颔联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境况堪忧,朋友们又是如何呢?D.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写自己虽牵挂好友望而不见,尚且可互通音信,聊以劝慰。(2)本诗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表现了对友人的牵挂,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19 7.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闻雁韦应物【注】故园渺何在?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寒 塘赵 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注】公元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任滁州刺史。首夏离京,秋天到任。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达滁州后不久写的。(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是五言律诗,诗歌很短,但人的情思却句句深入,层层递进,耐人寻味。B.诗人韦应物的家乡在长安,而此时却在远离家乡两千余里的滁州为官,“渺”字反映诗人内心的无奈。C.“坐”即“因”,跟“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字解释一样。“寒塘坐见秋”即“因在寒塘得见一派凉秋”。D.“一雁过南楼”脍炙人口,宋词“渐一声雁过南楼也,更细雨,时飘洒”(陈允平《塞垣春》),即从此句化出。(2)韦诗中的“夜”和赵诗中的“一”用得很妙,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8.阅读下面的唐诗与元曲,完成下列各题。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红绣鞋】醉思乡王粲登楼(元)郑光祖泪眼盼秋水长天远际,归心似落霞孤鹜齐飞,则我这襄阳倦客苦思归。 我这里凭阑望,母亲那里倚门悲。争奈我身贫归未得。(1)上述唐诗中的“冬至”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 的习俗。元曲的前两句化用了王勃《 》中的文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白诗与郑曲用于表达思念家人的手法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19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游襄阳怀孟浩然白居易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南望鹿门山,蔼若有馀芳。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山水发端,赋中含兴,铺绘出襄阳山水地貌的独特气势,正是青山绿水的灵气孕育了孟浩然的诗作。B.诗人诵读孟诗,感怀其人,由感怀其人,而旅次襄阳,以追寻孟浩然遗踪。全诗文字清淡简朴,颇有孟浩然气韵。C.诗人南望鹿门,望得深沉悠远,山林青翠,蔼蔼芬芳,以壮阔清丽之景将孟浩然的诗风更高一层地表现出来。D.诗歌由彼及此,由景及人,衔接过渡极为自然,字句之间深蕴对孟浩然的景仰钦敬之心全无萧瑟悲凉之态。(2)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表达对孟浩然的追怀之情的?请简要分析。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小题。长安秋望赵 嘏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诗中“凄清”二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B.颈联写俯察之景。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C.末联则抒写胸怀。上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钟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D.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全诗意境雄浑而壮丽,风格沉郁而豪放。(2)颔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联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杜牧如此激赏此联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19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秋梦唐•杜牧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秋夜高空凄清的声音和捣衣砧上清冷的月色,营造了清冷却又高远的意境,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B.颔联写思妇因对远戍边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而无法成眠,唯有在清冷的秋夜中体味深沉的孤独与痛苦。C.颈联“孤鸿”出塞、秋叶辞林,运用比兴手法抒写了思妇在秋梦中赴边,探望自己远戍边关的丈夫的深情。D.这首诗虽写了思妇的孤枕之苦,但并没有流露出悲戚哀怨的情感,诗人借思妇委婉地流露出自己的忧国之思。(2)有人建议把诗歌尾联修改为“晨寄征衣去,迢迢织女心”,使诗意简明显豁。你觉得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杜 牧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①。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旅馆夜忧姜被②冷,暮江寒觉晏裘轻。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注】①一阳生:指冬至日。②姜被:后汉姜肱与兄弟友爱,常共被而眠。(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作者客居他乡恰逢京使,为能捎信给弟弟而感到欣喜。B.第三句写作者冬至日思家忧国之情更为强烈,借酒消愁愁更愁。C.第五句用“姜被”典故,含蓄地表达作者对弟弟的思念和关爱。D.作品感情真挚,联想丰富,语言深婉,格调高雅,富有生活气息。(2)尾联“疑”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1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京口闲居寄两都友人【晚唐】许浑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沉无计水东流。一樽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宫阙楚江楼①。19 【注】:①凤城,指都城。楚江,长江中下游的别称。(1)标题中的“京口”在今天的 A.无锡 B.镇江 C.南京 D.苏州(2)对划线部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去”“东流”暗切友人和自己的所在地点。B.“聚散”偏重“散”,浮云漂泊寓意游子思归。C.“浮沉”偏重“沉”,大江东流暗示岁月流逝。D.此联融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于一体,公正精炼。(3)赏析颈尾两联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忆九华①罗隐九华巉崒②荫柴扉,长忆前时此息机③。黄菊倚风村酒熟,绿蒲低雨钓鱼归。干戈已是三年别,尘土那堪万事违。回首佳期④恨多少,夜阑霜露又沾衣。【注】①罗隐十余次应进士第,最终铩羽而归,备受世俗评议。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二年,诗人54岁,在润州养病时,写作此诗。②巉崒:读“chánzú”,险峻。③息机:忘掉世俗的机巧之心。④佳期:相爱着的男女幽会的时日。罗隐赴举时,曾与色艺兼美的云英姑娘有过一段相爱的故事。(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忆”字紧扣诗题,既引出了所忆内容,又表达了“长忆”的心里感受。B.颔联中的“黄菊”表面上写的是秋天的物象,实则暗示着诗人正值人生之秋。C.颈联“干戈”指战乱,“尘土”指战乱激起的烟尘。此处从实入笔,抒发感情。D.前四句写所“忆”,描绘了一幅“九华隐居图”,后四句描写眼前,时空跨度大。(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重九赏心亭登高范成大①忆随书剑此徘徊,投老双旌②重把杯。绿鬓风前无几在,黄花雨后不多开。丰年江陇青黄遍,落日淮山紫翠来。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注】①范成大,南宋诗人,此诗为淳熙八年(1181)任建康(今南京)镇帅时所作。②双旌,镇帅的代称。(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登高追忆,“书剑”意象豪迈,表现了诗人当年满怀理想抱负,意气风发。B.颔联写秋风中黑发无几,表达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慨叹;黄花经雨,象征着人生暮年。C.颈联写登临之景,庄稼即将成熟,田野丰收在望,落日照耀,淮山紫翠,绚烂美好。D.本诗在写景追忆中抒发对家国和个人境遇的慨叹,与杜甫的《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19 (2)诗歌尾联“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广受后世称道,请从炼字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16.古代诗词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姜夔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②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注释】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②亚:接近。(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雁怯重云不肯啼”首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长空彤云密布,大雁因要穿越浓云回归故乡而紧张胆怯,不肯啼叫,营造了紧张压抑的气氛。B.“画船愁过石塘西”,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只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表达了作者急切归家却遇到阻碍的愁苦之情。C.词的上片写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自己回家路途艰难,奠定了全词惨淡沉重的感情基调。D.下阕“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句,写词人回到家中,看到门前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门齐了。E.此词的显著艺术特色,是以哀景写哀情、虚实结合、以淡语写浓情。下片既有对眼前之景的实写,也有想象之景,语淡而情浓。(2)清代评家陈廷焯在谈论诗歌创作时说,感情“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白雨斋词话》).请借此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感情的。17.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哭李商隐(其二)崔珏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①,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注】:①踠,屈曲,弯曲。(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凌云万丈”“虚负”“未曾开”高度概括了李商隐坎坷世途、怀才不遇的一生。B.颔联一问一答。“鸟啼花落”让人联想起李商隐的身世,“竹死桐枯”则暗喻李商隐的去世。19 C.“三光”指日月星,“文星”即“文曲星”,常指有文才的人,此处指李商隐。D.全诗按惜才、誉才和哭才顺序来写,先惜而誉,由惜而哭,以哭寓愤,情感浓烈。(2)诗的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秋晚登城北门①陆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 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 去曾在这里驻守。(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幅巾藜杖北城头”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状态,为其下文描述抒情作了铺垫。B.“两行雁带杜陵秋”寄寓着诗人对关中、故都的怀恋之情,诗人也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C.“身世安危入倚楼”中,从字面看作者是在感慨自己身世的安危,实则对国家命运的担忧。D.“横槊赋诗非复昔”中,“横槊赋诗”这一典故在苏轼的《赤壁赋》中也有体现,如“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在本诗中指作者当年的军中英姿。(2)本诗首联中哪个字是全诗的诗眼?请找出来,并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19.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赵嘏①杜若②洲边人未归,水寒烟暖想柴扉。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衣。目极思随原草遍,浪高书到海门③稀。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绕钓矶④。【注】①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唐代诗人。②杜若,香草名。③海门,河流入海之处。④钓矶,钓鱼时坐的岩石。(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首联写“人未归”“想柴扉”,紧承题目“怀”字,足见其虽身处曲江之畔,但思念江南故乡的心情。B.“水寒、烟暖”等意象点明早春时节,写出作者眼中所望之春景,为后三联表达感情烘托了气氛。C.颈联作者极目远望,思念之情随离离原草而更显渺远,风浪阻隔使投递之信也愈显稀少。D.尾联诗人发问“愁情不知多少”,转而以万里春江”的宏阔气势消解愁苦,以此收束,提升了诗歌的格调。(2)后人读此诗颔联,言有“杨柳依依,雨雪霏霏”之感。请就此赏析颔联的描写角度。 19 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注】赵嘏杜若洲边人未归,水寒烟暖想柴扉。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衣。目极思随原草遍,浪高书到海门稀。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绕钓矶。【注】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朱雀桥东,是唐代长安城最大的名胜风景区。(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中“杜若洲”“烟暖”“原草”等意象紧扣诗题中的“春望”一词,描绘出春到曲江的无限风情。B.诗歌首联,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曲江岸边、水上的景象想到“人未归”“柴扉”,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C.诗歌颈联写作者思随目转,将无限深情寄托在草上,也苦于曲江浪涛汹涌而无法接到从故乡寄来的书信。D.诗歌尾联运用了设问手法,其中下句“万里春流绕钓矶”运用了想象的手法来写景,以景结情,余韵悠长。(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简要赏析诗歌的颔联。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答题。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二)(杨万里)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注①翠纱红映肉:语出苏轼的诗句“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形容海棠的淡红浅晕。②尾联作者原【注】“予去年正月离家之官,盖两年不见海棠矣!”(1)对这首诗的赏析,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既交代了游览之地,又点明了以下数句均为游览所得。一个“行”字,为全诗之眼,领起全诗,有概括诗歌内容的作用。B.颔联以“无气力”状写春之柳枝,表现柳枝娇弱婀娜之态,运用拟人手法,形象新奇;“淡晴花影”写出了花朵在阳光照映下倩影婆娑,朦胧惝恍的美丽景色。C.颈联出句写幽径,所重在静;对句写新禽,所重在动。各有侧重,动静结合,以新鸟之声清脆悦耳来反衬小径的幽寂。D.整首诗作者写了竹林水榭、柳枝轻拂、花影朦胧、幽径新禽等景色,寓欣喜之情于烂漫春光中。(2)有人曾评价说,杨万里作诗“于结句每以出人不意为胜”。请结合这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19 2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早玩雪梅有怀亲属①韩偓北陆候才变,南枝花已开。无人同怅望,把酒独裴回。冻白雪为伴,寒香风是媒。何因②逢越使③,肠断谪仙才。【注】①此诗作于天祐元年(904),诗人被贬于湖南醴陵。②何因,怎么能够。③逢越使,典出“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触景生情,既咏梅花又怀亲人,感情丰富,全诗语言清新明丽。B.首联写气候刚发生变化,而梅花已开上枝头,突出了一个“早”字。C.颔联写诗人独自饮酒,徘徊于梅花旁,却无人与之同赏,怅惘若失。D.尾联两处用典,表达了诗人被贬后思念远方亲人却无处诉说的痛苦。(2)后人评价颈联“花与人兼而有之”,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悼室人十首(其一)(南朝)江淹佳人①永暮矣,隐忧遂历兹。宝烛夜无华,金镜昼恒微。桐叶生绿水,雾天流碧滋。蕙弱芳未空,兰深鸟思时。湘醽②徒有酌,意塞不能持。【注】①佳人:此处指江淹亡妻。②湘醽(líng):湘地名酒。(1)开首两句用“ ”一词,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2)本诗是如何表达对亡妻的悼念之情的?试简要赏析。24.阅读下面作品,完成题。下列各溪行寄王震唐 张九龄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远心何处惬,闲棹此中行。丛桂林间待,群鸥水上迎。徒然适我愿,幽独为谁情。(1)从体裁看,这是一首 。(2)下面对本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的“寄”与“夜雨寄北”的“寄”字意相同B.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本诗描写的是早春景色C.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由景而情,情景交融D.作者写山溪中划船所见的景物,描绘得有声有色19 (3)从本诗来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变化,试结合具体词语加以分析。2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秋兴八首(其四)①杜甫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②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③有所思。【注】①《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京师震撼,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元振专权,莫有至者。由此首开始,主题转向回忆长安。②羽书: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③平居:这里指家园。(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从大处落墨,笔带感情。“弈棋”言中央政权彼争此夺,反复不定,变化急促,比喻贴切而形象。B.颔联承上写长安之变化,“文武衣冠异昔时”运用比喻,写出长安世道的变迁,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人。C.颈联跳出长安写全国,是诗人杜甫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的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D.尾联收转写自身。“鱼龙寂寞秋江冷”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那些情感?请联系全诗内容加以分析。2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风(其二)杜甫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B.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C.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之情。D.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E.秋风起而动归思,对着眼前的风中衰景,诗人期待有朝一日回归故里,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白发苍苍的老人。19 (2)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但悲是主调,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中蕴含的悲情。2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九日登梓州①城杜甫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注】①梓州,治所在昌城县,今四川三台县潼川镇。(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句式整齐,对伏工整,“伊昔”即从前,与“如今”构成鲜明对比。B.“白发”所流露出的感慨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早生华发”相同。C.颔联,“追欢”句照应“伊昔”,写诗人当年重阳与亲朋登高饮酒赏花的情景。D.颈联,写登城远望后的情景:弟妹正在悲歌,朝廷大臣却在宴酒欢悦。这是实写。E.尾联,前句写兵戈阻于关塞的景象,流露出诗人殷殷之情;“意无穷”总括全诗。(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2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悲 秋 杜甫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①。家远待书日,秋来为客情。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②.【注】①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当时蜀地发生多处叛乱,杜甫滞留梓州(今四川三台)。②两京:长安和洛阳,诗中代指朝廷。(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写秋景,点明时令,富有夸张意味,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B.“群盗尚纵横”叙写社会现实,“尚”字表达出作者对动乱的厌烦。C.第三句承接第二句来写,家书迟迟不能到达,使作者心中悲情加重。D.第五句以“高飞的鸟”喻“愁”,形象生动,显示出作者愁绪极深。E.尾联用反诘的语气结句,写作者愁绪无法排解,打算以死报效朝廷。(2)本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悲情?请简要分析。19 2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早秋夜作韦庄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遂。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注。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注】蟏蛸:蜘蛛的一种,脚很长,通称蟢子。(1)请说说诗歌的前三联是如何扣住“早秋”二字展开描写的。(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30.阅读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夏夜乘凉怀念友人的诗,作者怀念的这位朋友姓辛,在兄弟中排行老大。B.开头两句夜晚降临,“忽”“渐”二字将日与月交替,黑夜与白天的承接,一慢一快,写得十分传神。C.“散发”“卧闲敞”写尽隐者闲适,潇洒甚至颓放之态,“闲敞”的描写尤其新奇。D.夏夜的景色幽静,清风明月,良辰美景,正应弹琴助兴,权可借以慰藉,但却无人可陪诗人欣赏。(2)从炼字的角度,鉴赏“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3)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19 【注】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李儋,字元锡,武威(今属甘肃)人,时任殿中侍御史,为作者诗文好友。李儋在长安和作者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作者写了这首诗寄赠答谢。(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花里叙别起,又以花开一年结,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出人事变迁的慨叹。B.颔联“世事”与颈联“邑有流亡”相合,“春愁”又与首联“花开”暗合,上下浑融,衔接自然。C.“西楼望月几回圆”暗含奔赴西楼、仰观天空、计算时日、期待思念等动作与心理,极富张力。D.全诗起于分别,终于相约,章法严密,对仗工整,语言简淡,情感激愤,堪为七律名篇。(2)颈联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简要赏析。3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秦中卧病思归裴夷直索索凉风满树头,破窗残月五更秋。病身归处吴江上,一寸心中万里愁。宿开元寺楼许浑①谁家歌袅袅,孤枕在西楼。竹色寒清簟,松香染翠帱②。月移珠殿晓,风递玉筝秋。日出应移棹,三湘③万里愁。【注】①许浑:晚唐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②翠帱:翠色床帐。③三湘:泛指洞庭湖南北,湘江流域一带。(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以写声为发端,用叠音词将周围的声响描写得真切可感。B.两首诗都点出的“秋”字,不仅明示了时节,更是各自诗眼所在。C.裴诗末句和许诗首联都使用了对比,极大增强了诗句的感人力量。D.两首诗体裁不同,但都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先写景物,后抒感怀。(2)两首诗都写到了“万里愁”,请说说两首诗中“愁”的内涵的异同。3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归 梦杜甫道路时通塞,江山日寂寥。偷生唯一老,伐叛①已三朝。雨急青枫暮②,云深黑水遥。梦归归未得,不用楚辞招③.19 【注】①伐叛:讨伐乱臣贼子,指安禄山、史思明等。②③“雨急青枫暮”和“不用楚辞招”均化用自《楚辞•招魂》。(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联写历史叹身世,后两联述梦境发感叹,全诗以虚衬实,感人至深。B.诗人通过对道路时通时阻,以及江山日见冷寂萧条的描写,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灾难。C.诗的颈联写梦魂在急雨中难辨方向,难以飞越遙远的路途,隐喻着现实的艰难。D.最后两联运用典故,暗示了诗人和屈原有相似的处境、命运和相同的忧国忧民情怀。(2)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客游李贺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注】①南山: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B.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C.“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出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了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慨叹。(2)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35.(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书怀寄刘五杨亿①风波名路壮心残,三径荒凉未得还。病起东阳②衣带缓,愁多骑省鬓毛斑③。五年书命尘西阁④,千古移文愧北山⑤。独忆琼林⑥苦霜霰,清尊岁晏强酡颜。【注】①杨亿,与刘五当时同官知制诰,其诗歌颇多感慨。②沈约任东阳太守时,自叙:“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③骑省:官署。晋潘岳曾感慨自己在三十二岁时,已鬓发斑白。④西阁:知制诰办公的场所。⑤南齐周彦伦隐居北山,后又出山为官。孔稚圭作《北山移文》表彰真隐士以嘲笑周彦伦这类利用隐居来沽名钓誉的人。⑥琼林:宋御苑名。19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既述说自己仕途风雨坎坷,自己的济世壮心也日趋衰退,也暗引“三径就荒”以陶渊明自比,表达了自己的心志。B.“病起”与“愁多”上下句相承,暗引沈约和潘岳诗文典故,陈述自己身体病瘦交加,且因愁多而早衰,表达自己在官府任职之苦。C.“五年书命”与“千年移文”相对照,一今一古,现实的自己为俗务所累,而先贤们却能隐居逍遥,典故引用贴切,暗示当时心境。D.整首诗歌风格明快,语言直白,诗人胸中块垒,不吐不快,体现了诗人“不通商量,真有气性”的个性,尤其是尾联中“独”字。(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36.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各题。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①黄庭坚前日幽人②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③.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注】①此为黄庭坚于熙宁四年辞去叶县尉职务时所作。平舆,在今汝南县,汝水流经此地。②幽人,指李子先,与黄庭坚是同乡好友,时在并州担任佐吏曹的小官。③青袍,品级低下的官吏所穿的服装。(1)这首诗可能在以下哪本书中找到? A.《山谷外集》B.《草堂诗余》C.《古诗纪》D.《唐诗别裁集》(2)以下关于本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主客并提,构思巧妙。B.颔联实写夜景,触动真情。C.颈联巧用典故,寄意深远。D.尾联以景结情,含蓄隽永。(3)诗题中有一“怀”字,简要分析全诗是如何围绕着“怀”字来写的。3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行舟忆永和兄弟①周必大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②正关情。长年③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注】①周必大(1126﹣1206),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进士,官至左丞相,以少傅致仕。永和,隶属于江西吉安。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寒雁:古人常以雁行作为兄弟之称。③长年:舟师,犹言船老大。(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呼应标题,用语质朴无华,反复言说“几回”,意在突出路途遥远与离家越来越远。19 B.颔联寓情于景,天寒、云冻、江阔、浪涌,渲染暗淡凄寒的气氛,烘托诗人孤寂的心境。C.颈联触景生情,回望家山渐行渐远,仰视大雁翩翩南飞,思乡念亲之情不禁油然而生。D.本诗用词考究,其中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就显得贴切自然,耐人寻味。(2)同样是羁旅在外,本诗与晩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塘。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3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答题。行舟忆永和兄弟周必大①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长年②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③。【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③急烹:《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1)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走水路,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有日”“江阔”“浪生”的景象,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C.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D.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2)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3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荆渚中流,回望巫山,无复一点,戏成短歌范成大千峰万峰巴峡里,不信人间有平地。渚宫①回望水连天,却疑平地元无山。山川相迎复相送,转头变灭都如梦。归程万里今三千,几梦即到石湖②边。【注】①淳熙三年,范成大辞去四川制置使职务,四年五月,离成都东下,八月,抵达湖北江陵,刚刚赴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的辛弃疾邀他同游渚宫。渚宫,春秋时楚国的别宫,时已荒废。②石湖:在太湖之滨,为诗人别墅所在。19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直写巴峡峰峦之多,第二句写诗人感受,进一步突出山多的景象。B.第三句照应题目中的“回望”二字,第四句紧扣题目中的“无复一点”。C。”不信”和“却疑”二句手法相同,都是用主观感受来衬托景物的特征。D.五、六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山川迎而复送,可转瞬间山川遁迹。(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40.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完成答题。悼杨铨①鲁迅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②哭健儿。【注】①杨铨:鲁迅友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发起人之一,因反对蒋介石的法西斯统治,1933年6月18日终被国民政府特务暗杀。②斯民:此民,指人民。(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悼念亡友,较少涉及被悼念者身世品学,主要抒发诗人不局限于友谊的深情哀思。B.诗的前两句欲抑先扬,写暮年诗人面对人事枯荣已经处之淡然,豪情锐气大不如从前。C.第三句融情于景,写诗人痛失战友挥洒如江南梅雨之泪,“何期”二字道尽无限沉痛。D.最后一句照应前文紧扣诗题,表明悼亡乃革命之常事,揭露国民政府专制统治的残酷。(2)悼亡的主要目的是纪念,虽然本诗没有直接叙写“健儿”身上的英雄气概,但是我们依旧可以读出“健儿”身上丰富的精神内涵,请结合本诗内容简要概括其精神内涵。19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语文微课古诗——思乡诗欣赏优质课公开课微课课件
高中语文2023高考一轮复习辨析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共三组,附参考答案解析和相关知识讲解)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诗文阅读练习(共六首羁旅思乡诗,附参考答案和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羁旅思乡类古诗鉴赏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修辞手法新题型专项练习(共10种20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阅读材料官场诗客《嫁女词》的比兴手法素材
语文(心得)之思乡怀人古诗的虚实相生手法
语文(心得)之思乡怀人诗词的鉴赏
具有思乡感情的军训心得
具有思乡感情的军训心得五篇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5-01 20:45:03
页数:19
价格:¥7
大小:119.00 KB
文章作者:U-2009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