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综合复习试卷1
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综合复习试卷1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6
2
/6
剩余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2022届高三二轮综合卷历史(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先秦时人们每日吃两顿饭。早餐叫饔,时间为十至十一时;晚餐曰飨,时间为下午三时至五时。这种饮食习惯()A.体现了礼乐制度的特点B.顺应了农耕生活的需要C.反映节约成为社会风尚D.旨在维护贵族经济特权【答案】B【解析】据材料“先秦时人们每日吃两顿饭”,可知先秦时期中国人饮食习惯为每天两顿饭,这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下,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当时农耕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故选B项;材料说的是饮食习惯,与礼乐制度关系不大,排除A项;每日两顿的饮食习惯说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排除C项;材料说的每日两顿饭的饮食习惯是针对大多数人的,并不是针对贵族而制定的,排除D项。25.汉文帝与丞相陈平论治国。文帝问:如果各事都有人专司其责,那么君主何为?陈平说:天子主臣。宰相是要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适任其职。文帝称善。这段对话()A.体现了黄老无为思想B.表明社会秩序趋向稳定C.反映君相矛盾尖锐化D.说明儒家思想地位确立【答案】A【解析】据材料“文帝问:如果各事都有人专司其责,那么君主何为?陈平说:天子主臣。宰相是要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适任其职。文帝称善”,可知汉文帝和陈平主张治理国家应该各司其职,顺其自然,体现了黄老无为思想,故选A项;材料是皇帝与宰相关于治国理念的对话,无法体现社会秩序的稳定,排除B项;汉文帝与宰相陈平都主张各司其职,并两者矛盾并不尖锐,排除C项;汉武帝时儒家正统思想地位确立,排除D项。26.宋代植茶既可折税也能出售获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民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鄂州崇阳县“民不务耕植,唯以植茶为业”。从中可知宋代()A.农民所受人身束缚相对松弛B.土地兼并不受国家抑制C.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D.农业生产租佃关系盛行【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不殖五谷,唯宜种茶”、“民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民不务耕植,唯以植茶为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明宋代农业生产有商品化的趋势,经济型作物地位提升,这突破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故选C项;农民所受的人身束缚主要看赋税制度的变化,材料讲的是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排除A项;材料讲的是宋代农业生产有商品化的趋势,并未涉及土地兼并,排除B项;租佃关系指的是地主把部分或全部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他们与佃农就形成租佃关系,材料并没有涉及租佃关系,排除D项。27.1385年,明太祖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辑录成帙,亲自写定刑典,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大诰》与《大明律》相比,其量刑大为加重,扩大了酷刑的使用范围,《大诰》的颁布()A.体恤民意健全了法律体系B.“乱世重典”维护了法律公正C.整顿吏治杜绝了贪腐滋生D.“以诰破律”折射了人治理念【答案】D【解析】材料中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即以诰文的形式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向全国发布,同时《大诰》的量刑大为加重,扩大了酷刑的使用范围,这就告诫官吏们,不要重蹈覆辙,目的是是打击贪污腐败,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和君主个人的意志,体现了人治的理念,故选D项;材料讲的是朱元璋将《大诰》向全国发布,目的是是打击贪污腐败,并不涉及法律体系的健全,排除A项;“乱世重典”指的是对混乱社会状态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国民,以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状态。法律公正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其一是法律制定上的公正,可以称为立法公正;其二是法律实施中的公正,包括执法公正和司法公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乱世重典”5 有利于稳定社会,而并不一定可以维护了法律公正,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整顿吏治可以减少贪腐滋生,但不能杜绝贪腐滋生,排除C项。28.1917年,刘半农致钱玄同信中说:“我们这班人,大家都是‘半路出家’,脑筋中已受了许多旧文学的毒……故现在自己洗刷自己之外,还要替一般同受此毒者洗刷,更要大大的用些加波力克酸,把未受毒的清白脑筋好好预防,不使毒菌侵害进去。”这一论述反映了知识分子主张()A.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推动B.文学革命和政治革命相互联系C.自身改造和社会改造相互结合D.和平改良和暴力斗争相互促进【答案】C【解析】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号召“洗刷自己”,即进行自我改造,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受到新思想的洗礼,故选C项;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说自己是“脑筋中已受了许多旧文学的毒”,他们反对旧文学、旧道德,提倡新文学、新道德,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推动显然不符合他们的主张,排除A项;用新文学进行自身改造和社会改造,并没有提出进行政治革命,排除B项;“问题与主义之争”涉及进行和平改良还是暴力斗争,胡适主张改良主义,李大钊主张暴力斗争,刘半农致钱玄同信中说的仅仅是进行自身改造和社会改造,排除D项。29.在1906年和1907年之间,清政府开始制定官方奖励的详尽制度,分三类。第一,奖给高超技艺的手艺人和有所发明的技工;第二,奖给工业提倡者;第三,奖给投资者。这表明清政府()A.对新兴工业态度积极B.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C.新政取得了较大成果D.立宪推动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清政府制定了详尽的奖励制度,对发明创造和投资实业的人进行奖励,体现出清政府对新兴工业积极态度,故选A项;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排除B项;清政府制定了详尽的奖励制度,仅是出台政策,不代表新政已取得了较大成果,排除C项;清末新政中的奖励实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立宪并没有推动经济的发展,反而因为打着“预备立宪”的幌子,一部分立宪党觉得受到欺骗,转而支持革命,加重了清政府的离心倾向,排除D项。30.下面是某阶段《抗日战争形势图》(局部)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局部抗战遍及大多数地区B.防御阶段国共两党合作密切C.中共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D.欧洲战场与中国战场相辅相成【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抗日战争后期,共产的抗日活动集中分布于华北、东北和华东等沦陷区,而国民党控制区域集中分布于西部地区,说明这一时期共产党的抗日活动具有中流砥柱的作用,故选C项;“新四军”说明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游击队已经改编为新四军,全面抗战已经开始,排除A项;战略防御阶段依然主要以国民党的正面抗战为主,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B项;图片中并未呈现欧洲战场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31.国务院体改办在1979年的规划中,提出要把扩大企业自主权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在1980年的规划中,则鲜明提出要建立适应商品经济的经济体制;在1982年的规划中,又提出要合理调整所有制结构。由此可知,1979—1982年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规划()A.得到了高度认同和全力实施B.视角由局部逐渐涉及整体C.重视城市与农村改革同步推进D.初步具备市场意识和理念【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要把扩大企业自主权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要建立适应商品经济的经济体制……要合理调整所有制结构”5 ,可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规划经历了从企业、经济体制到所有制结构的逐步推进过程,故选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不同时期国家的规划,而不是具体的实施措施,排除A项;企业、商品经济体制和所有制结构主要体现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排除C项;我国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1992年,排除D项。32.罗马法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在罗马帝国初期,其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的几条,对如何处理罗马人与外来民族间的纠纷存在严重的缺陷,为此罗马人制定了新的适用于罗马帝国全境的法律——万民法。这表明()A.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B.罗马统治者是全体人民的代表C.罗马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标志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罗马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并且制定了新的适用于罗马帝国全境的法律,这说明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故选A;B项说法过于夸张,排除;《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打破了罗马贵族对法律的垄断,排除C;自然法的出现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排除D。33.马克思指出,一般说来,全新的历史创举往往会被误认为是那些社会生活形式的翻版,所以,这个新的摧毁了现代国家政权的公社,就恰恰被误认为是那最初产生于现代国家政权之先、而后又成为现代国家政权基础的中世纪公社的再现。据此可知,马克思意在说明巴黎公社()A.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B.缺乏武装斗争的科学指导C.奠定了现代国家的基石D.属于崭新的无产阶级政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马克思在批评对巴黎公社“那些社会生活形式的翻版”、“成为现代国家政权基础的中世纪公社的再现”的不正确的理解,据此可知,巴黎公社属于崭新的无产阶级政权,D项正确;巴黎公社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事实错误,排除A项;巴黎公社缺乏武装斗争的科学指导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从材料看不出巴黎公社奠定了现代国家的基石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34.有学者指出:“一切比较现代的特点都是由以前的特点变革而来的。特别是对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国家来说,这些变革更有可能是在旧的形式继续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变化的结果,而不是由旧到新的直接变化的结果。”该学者意在强调()A.现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的过程B.追求现代化不能忽视民族特殊性C.渐进发展是现代化的基本路径D.后发国家要摒弃西方现代化模式【答案】B【解析】由材料“特别是对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国家来说,这些变革更有可能是在旧的形式继续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变化的结果,而不是由旧到新的直接变化的结果”可知,该学者认为对于现代化起步晚的国家来说,发展现代化并非抛弃以前的所有重新开始,而是可能在旧的基础上开始新的发展,即尊重本身的民族特殊性和政权的特殊性,在旧的基础上追求现代化的发展,故选B项;现代化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不仅仅是发展资本主义,也可以是发展社会主义,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循序渐进的现代化路径,而是否定直接的由旧到新,强调有准备的在旧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现代化,排除C项;后方国家摒弃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说法错误,现代化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排除D项。35.如图为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研究司提出的全球卫生治理框架,该图示体现出当今全球卫生治理的突出特点是()A.治理模式的法制化B.治理主体的多元化C.参与主体的平等性D.体系运转的高效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全球卫生治理框架由多个部门组成,每个部门的领导主体不尽相同,有国家、国家联盟、民间社会组织、非政府部门等,表明全球卫生治理框架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故选B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法律对全球卫生治理框架的规范和保护,因此不能得出法制化的结论,排除A项;参与的主体有国家和社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主体并不是平等的,排除C项;材料只能反映该框架的架构,不能反映其效率和实际的结果,因此不能得出运转高效的结论,排除D项。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共52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欧洲出版业决定性进展发生在15世纪中叶印刷术出现之后。当时虽并未发生真正的5 “印刷革命”,但在16和17世纪,阅读习惯和文化产品消费发生了一些变化。又过了一个世纪多之后,在大革命以前的法国狄德罗和达朗贝尔的《百科全书》冲破王政时期书业管理制度的藩篱,催生了近代出版业。在18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伦敦成了世界书籍之都。——摘编自让·伊夫·莫里耶《从欧洲近代出版业诞生到大众文化的勃兴》材料二近代中国民营出版业在社会知识精英为寻求民族自强与独立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蹒跚起步。开启民智成为先进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僚普遍关注的主题。启蒙首先是从翻译出版开始的。出版主体从开始时仅有官办出版机构、教会出版机构到遍布各地的民营出版机构的出现。出版内容由最初注重自然科学到后来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兼顾,这些均为中国早期工业化知识提供与思想界变革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摘编自黄宝忠《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成长的社会生态分析》材料三1949年《共同纲领》第四十九条提出,“发展人民出版事业,并注重有益于人民的通俗书报”。出版业被纳入意识形态治理和所有制改造的轨道。1951年1月1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局、三联书店、联营书店把各自的发行部门划出,组建了公私合营性质的“中国图书发行公司”,与国营性质新华书店构成了新中国出版发行的主要力量。——摘编自刘强《论新中国初期出版业发展策略重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出版业兴起与发展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营出版业发展的特点。(8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中国出版业发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9分)【答案】(1)背景:印刷术的传人;文化产业发展和阅读氛围浓厚;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启蒙运动的影响。(8分)(2)特点:在民族危机严重下发展;以开启民智为主题;重视翻译出版物的刊行;出版主体多元化;出版内容丰富。(8分,任答4点)(3)新变化:服务于人民;重视意识形态;改造所有制结构。(4分,任答2点)影响:丰富了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加快了出版业的发展。(5分,答2点4分,答3点5分)【解析】(1)据材料一“欧洲出版业决定性进展发生在15世纪中叶印刷术出现之后”可知印刷术的传入;结合文艺复兴相关知识可知文化产业发展和阅读氛围浓厚;据材料一“在大革命以前的法国狄德罗和达朗贝尔的《百科全书》冲破王政时期书业管理制度的藩篱”可知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启蒙运动的影响;据材料一“在18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伦敦成了世界书籍之都”可知工业革命的推动。(2)据材料二“近代中国民营出版业在社会知识精英为寻求民族自强与独立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蹒跚起步”可知在民族机严重下发展;据材料二“开启民智成为先进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僚普遍关注的主题”可知以开启民智为主题;据材料二“启蒙首先是从翻译出版开始的”可知重视翻译出版物的刊行;据材料二“出版主体从开始时仅有官办出版机构、教会出版机构到遍布各地的民营出版机构的出现”可知出版主体多元化;据材料二“出版内容由最初注重自然科学到后来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兼顾”可知出版内容丰富。(3)第一小问新变化,据材料三“发展人民出版事业,并注重有益于人民的通俗书报”可知服务于人民;据材料三“出版业被纳入意识形态治理和所有制改造的轨道”可知重视意识形态;据材料三“组建了公私合营性质的‘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可知改造所有制结构。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新闻媒体的作用,从民众、经济、出版业等角度进行分析,可知丰富了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加快了出版业的发展。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世界经济中心的地理转移》示意图——根据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编制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请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紧扣材料,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答案】示例1: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主要趋势。(2分)阐述:非洲是人类最早的经济中心;(2分)从古代开始到18世纪,亚洲和欧洲的经济引领世界潮流。(2分)19世纪至20世纪末,从西欧美俄到西欧美苏和资本主义三足鼎立;(2分)21世纪初,是西欧美与东亚的时代。(2分)5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经历了从亚非逐步转到欧美,再到西欧美东亚的发展趋势。(2分)示例2: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原因分析。(2分)阐述:古代亚非经济领先,源于亚非最早进行农业革命(最先进人铁器时代)。(2分)亚洲、欧洲共同发展,在于农业经济的发展。(2分)西欧、美、俄时代,根源在于工业经济和工业文明。(2分)知识经济、知识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是美、西欧、东亚时代到来的关键。(2分)总之,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2分)【解析】根据图片信息,按照时间顺序的推移,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出现了空间位移上的变化。在原始经济时代,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得亚非地区的一些平原和河谷地区诞生了最早的文明,所以原始经济时代的世界经济中心主要集中于亚非地区;在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的进步使得世界文明重心转移的速度缓慢加快,尤其是铁器的利用,使得以四大文明古国为代表的亚非文明和以希腊为代表的欧洲文明,相继发展起来,但是整体上这两个时期的世界经济中心明显集中于亚洲和非洲地区;在工业文明时期,工业化开始以后,西欧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亚非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而且西欧各国受到自身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导致内部差异性日益增大,17—18世纪以英法为代表率先开始工业革命,领先发展,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德的增长速度又明显反超了英法;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又再次衰落,世界的中心逐渐从欧洲向两侧的美苏转移;在知识经济时期,欧美和东亚、日本等地区依托于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第三次革命的历史契机,再次迅速崛起,而且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达国家依靠资金和技术的优势,始终占据着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权。总之,在时代环境的发展变化中,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经历了从亚非逐步转到欧美,再到西欧美东亚的发展趋势。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唐代中期刘晏说:“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他提出赋税征课的三个原则:一是“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用足”,二是“知所以取,人不怨”,三是对农民实行“常岁平敛之,荒年蠲救之”的政策。他在大历年间曾对户税、地税进行整顿,改变税率,把纳税时间分为夏秋两季。改革盐法盐制,用“官商分利”的禁榷制度取代了“官方专利”的禁榷制度,创立常平盐制度,采取自由经营方式进行盐法改革。——摘编自丛建阁、刘振锋《山东地区古代赋税制度与赋税思想及其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赋税思想的内涵。(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刘晏赋税思想。(9分)【答案】(1)内涵:将增加人口与赋税增长相结合;有限度地课税;根据农民收入调整税赋负担;纳税方式为夏秋两次纳税;推进以自由经营为特征的盐法改革。(三点即得6分)(2)评述:是儒家“藏富于民”“取之有度”赋税思想的体现;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扩大赋税来源;为两税法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三点即得9分)【解析】(1)据材料“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可得将增加人口与赋税增长相结合;据材料“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用足”可得有限度地课税;据材料“对农民实行‘常岁平敛之,荒年蠲救之’的政策”可得根据农民收入调整税赋负担;据材料“改变税率,把纳税时间分为夏秋两季”可得纳税方式为夏秋两次纳税;据材料“改革盐法盐制,用‘官商分利’的禁榷制度取代了‘官方专利’的禁榷制度,创立常平盐制度,采取自由经营方式进行盐法改革”可得推进以自由经营为特征的盐法改革。(2)据材料“他提出赋税征课的三个原则:一是‘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用足’,二是‘知所以取,人不怨’”可得是儒家“藏富于民”“取之有度”赋税思想的体现;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农民、社会矛盾、商品经济、对后世改革的角度分析,可得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扩大赋税来源;为两税法的实施奠定了基础。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巴黎和会上,瓜分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时,法国坚持要占有包括黎巴嫩、巴勒斯坦、摩苏尔在内的大叙利亚。英国反对,认为大叙利亚的面积过大。即使法国放弃对巴勒斯坦和摩苏尔的要求后,英国仍不同意大叙利亚计划,逼得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这样一来“留给劳合·乔治选择的只有枪或剑了”。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中的委任统治主张。即实行委任统治是因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务”。——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发生的争执及其实质。(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英法争执,评价威尔逊的委任统治主张。(9分)【答案】(1)争执:法国提出大叙利亚计划,遭到英国反对;法国不惜以武力威胁。实质: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6分)(2)被纳入国联盟约,暂时解决了英法争执;没有根本解决列强之间矛盾;暴露了美国意图领导世界的野心;并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9分)【解析】5 (1)争执:根据“法国坚持要占有包括黎巴嫩、巴勒斯坦、摩苏尔在内的大叙利亚。英国反对”、“留给劳合·乔治选择的只有枪或剑了”可知争执的内容是英国反对法国提出的大叙利亚计划,法国甚至提出以武力相威胁。实质:根据英法争执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两国争执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国家在争夺殖民地。(2)根据“实行委任统治是因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务’”可知威尔逊提出的委任统治将大叙利亚计划纳入国联盟约,暂时解决了英法争执,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同时美国提出的“委任统治”实际上也暴露了美国妄图领导世界的野心,所谓“委任统治”不过是殖民统治的另一种说法。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彭士禄(1925—2021),广东汕尾人,中国共产党英烈彭湃之子,中国工程院首批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四岁时父母先后牺牲,八岁被捕入狱,此后为了生存辗转多地躲藏,童年坎坷经历磨炼了他不怕困难艰险的性格。在党和人民群众的关心照顾下,彭士禄迅速生长,积极上进,在工作和学习中都取得十分优异的成绩。1956年在苏联学习化工的彭士禄为了祖国需要改行学习核动力专业,从此与核事业结下不解之缘。1958年彭士禄接到秘密调令归国,出任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从那时起,他隐姓埋名30多年,期间主持筹建研发机构,带领团队成功建立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陆上模式堆,直到中国导弹核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才走进人们的视野。他在担任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学副教授期间,也下大力气普及现代科技知识,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改革开放后,彭士禄先后参与了大亚湾和秦山核电站的筹建工作,为中国核电事业做出重要贡献。2021年3月22日,96岁的彭老在北京逝世,在他的病房里曾一直摆放着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模型,核潜艇发展是他一生的牵挂。——《科技日报》彭士禄:核动力领域的拓荒牛(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彭士禄对中国核事业及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彭士禄在中国核事业及科学发展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8分)【答案】(1)贡献:开创并推动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普及现代科技知识,培养大量相关技术人才;筹建研发机构,推动陆地核反应堆建设成功;改革开放后参与筹建大亚湾和秦山核电站,为中国核电事业发挥重要作用。(答满四点得7分)(2)原因:父母英雄行为的感染和熏陶;幼年坎坷经历培养了坚强不屈,不畏艰辛的性格;高尚的人格,胸怀感恩之心;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个人高超的科研能力;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发展国防事业的迫切需要;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任答四点得8分)【解析】(1)据材料“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可得开创并推动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主持筹建研发机构,带领团队成功建立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陆上模式堆”可知筹建研发机构,推动陆地核反应堆建设成功;据材料“也下大力气普及现代科技知识,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得出普及现代科技知识,培养大量相关技术人才;据材料“改革开放后,彭士禄先后参与了大亚湾和秦山核电站的筹建工作,为中国核电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可得改革开放后参与筹建大亚湾和秦山核电站,为中国核电事业发挥重要作用。(2)分析个人成就往往从个人和时代背景两个大的方面。据材料“中国共产党英烈彭湃之子”“父母先后牺牲”可知父母英雄行为的感染和熏陶;据材料“童年坎坷经历磨练了他不怕困难艰险的性格”可归纳为幼年坎坷经历培养了坚强不屈,不畏艰辛的性格;据材料“为了祖国需要改行学习核动力专业”可知他高尚的人格、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据材料“带领团队成功建立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陆上模式堆”归纳出个人高超的科研能力;结合建国后的国际、国内情况,可知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发展国防事业的迫切需要;大亚湾和秦山核电站的筹建工作,体现出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5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综合复习试卷1
2022届高考英语二轮综合复习试卷1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综合复习试卷1
新高考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综合复习试卷1
新高考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综合复习试卷1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综合复习试卷1
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综合复习试卷1
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综合复习试卷2
【走向高考】(新课标)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综合测试
2022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仿真练1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3-18 14:28:18
页数:6
价格:¥3
大小:1.61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