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散文阅读考点总结及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教学标题】散文阅读考点总结【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常见题型;2.掌握散文的题型及答题技巧。【教学内容】★散文阅读题型总结(一)理解词语含义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表现主旨的词语:从本义入手,找到相关语境;明确词语地位,是标题、主旨词还是情感词;从相关语句的语境中体验其情感。2.运用修辞的词语:理解词语本义;联系语境分析修辞;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深层含义。3.有特殊指代义的词语:先在文中定位词语;根据语境分析,得出答案;将答案代入原文看是否恰当。4.含义特殊、反映深层含义的词语:解释词语本义,确定其色彩(感情色彩或语体色彩);联系语境,确定词语的特殊用法(如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词类活用等);结合文意确定从几个层面去解答。(二)理解句子含义1.含蓄句:联系语境,揣摩句意;揣摩语句的感情因素;也可分析语句中的关键词。2.修辞句:明确对象;分析修辞;抓关键词,结合文意理解语句内容;将语句还原成没使用手法的意思明白的语句。3.结构句:通过其位置来确定含意,并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答题模式:手法+解释+情感(三)语段作用▲①内容上的作用(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②结构上的作用A、位于文章开头:开篇点题,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为下文作铺垫B、位于文章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为下文写……作铺垫)C、位于文章结尾: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文章中心、主题需要写出来) (四)环境描写的作用▲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直接(正面)描写+间接(侧面)描写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②渲染……氛围;③烘托人物……心情/性格特点;④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作铺垫。(五)题目作用▲①运用……(修辞)/新颖独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②文章线索,贯穿全文;③题目象征……/文章主要描写对象;④表达了……(文章情感、主旨)。(六)叙事顺序的作用①倒叙:概括内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②插叙:概括内容+插入……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七)叙事人称的作用①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拉近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②第二人称:呼告抒情,造成拟人效果,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多方位,多角度自由抒情。(八)某个景/物的作用①照应标题,升华主题②行文线索,贯穿全文③象征……④表达了…(九)引用的作用(引用诗句、名言)①引用……丰富文章内涵,增加文章文采②引用位于文中:烘托人/物的……③引用位于文尾: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十)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常考题型:⑴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⑵对文中人物进行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⑶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十一)散文的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联想想象、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渲染、修辞等。(1)象征散文往往运用象征的写法,象征就是托物喻义,即通过一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一种深远的意义。这里的“具体形象”——“物”就是本体,与之相对应的事物就是象征体,“深远的意义”就是象征意义。(2)托物言志就是借物喻人,是散文中写景状物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把所写的景物或景象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志向,(3)对比、烘托、衬托▲在散文中,为了突出作者所写的对象,作者往往运用对比烘托的写法。(4)欲扬先抑▲文似看山不喜平,散文更讲究波澜,要赞美某种事物,先表达对它没有好感;想歌颂某个人物,先说他的不足等等,然后根据情节的发展,达到歌颂与赞美的目的,而且使这种歌颂与赞美得到强调。(十二)散文的思想内容散文中深刻的意蕴是依附于含有一定象征意味的具体事物。写人的散文,可以分析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情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叙事散文,可以分析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场面细节把握作品内容;写景状物抒情,要分析行文线索、写法、象征意义,从而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例题精讲】例1假币(1)人有时一犹豫就错过了良机,辰这样想。此时老教授正在滔滔不绝地和新生们沟通感情,辰就没办法把两千元钱交上,而早上乘乱交这笔钱再好不过,可那时辰就是犹豫了一下,错过了,辰为此如坐针毡。(2)终于熬到了下课,辰把钱递上,这时,辰脑子嗡的一声,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降临,还好还好,老教授点了点,装在上衣兜里。(3)辰这一夜没合眼,那钱是单独交的,万一老教授发现了呢?为了进京到这家文学院深造,他卖光了全部药材,没想到该死的药贩子在交款时夹了三张假币!他想到市场上买点零碎东西花出去,可小贩们不收这假钱,他已没有更多的钱了,逼急了才出此下策,但他又怕被识破。假币的事抖搂出来,他如何混的下去?(4)辰决定主动坦白,就说不小心夹带了,求老教授容他宽限些日子借来补上,这样总比当众揭穿好。第二天,辰就恭敬在老教授上班的必经路上,见到老教授,他说:“老师,我昨天交的钱……”老教授的脸立刻板起来:“别提你那钱。”辰魂飞魄散,却听老教授说:“早不交晚不交,偏我揣了你的钱,在市场上走,被小偷割了兜。”啊呀,谢天谢地!辰一边赔礼,一边回到教室,这贼其实是帮了我的忙呢!辰想。(5)兴奋之后,辰又陷入了苦恼。毕竟老教授损失了那么多钱,想到老教授总穿一件皱巴衣服的寒酸样,他心里就凉了,辰想,好好努力吧,有朝一日我加倍报答这位善良无辜的老人。辰勤学苦练,不断写出好文章,连《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也有他的一席之地,老教授时常当众夸赞他。每当这时,辰就暗自道:等着,老师。(6)学习期满,辰直接成了市文联干部。又一年,他又成了省作协聘任的专业作家。辰一步登天,阔步文坛,名声大的吓人,辰从此再也不愁没钱了。(7)辰依然惦记着那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该彻底了结这块心病了。他为老教授准备了一万块现金,专程来京。 (8)老教授高兴:“学生出了大名,不忘师恩,这就好。”并坚持设家宴款待高徒。酒前,辰鼓足全部气力,向教授认错:“老师,我交给您那两千元学费中,混着三张该死的假币……”他的眼圈红了,并哽咽起来。老教授哈哈大笑:“三张假币,你还没忘哪?在,我留着呢,如今集什么的都有,我集几张假币玩玩有何不可?”说着,从一本影集内拿出那几张玩意儿。“老师,那你说让贼偷了……”辰目瞪口呆。“假话。兴你假币就不兴我假话?”老教授说。辰急着问:“为什么?你当时完全可以揭穿我的。”老教授的脸色立刻无比严肃起来:“揭穿容易,但我更知道一个山里的孩子该多艰难,那样做对他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为区区300元钱扼杀一个人才,我不屑为之也。”(9)“老师,”辰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泪流满面,“我不回去了,我还要跟你再学几年,您一定要收下我!”(文章有删节)【题干】1.本文叙事主要写了两个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全文,请补全辰心理变化的过程。(2分)(_________)→兴奋→苦恼→(__________)3.第(7)段辰觉得老教授“可怜兮兮”的原因有:(3分)(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结合上下文回答,第(8)段写老教授在影集中留下那三张假币的原因是什么。(2分)5.第(3)段划线句能不能去掉?说说你的理由。(3分)【答案】20.辰交假币自责愧疚教授表心意辰深受教育21.犹豫感动22.老教授穿着寒酸收到钱后被小偷偷走收到假币却不知道学生在欺骗他23.第(8)段写老教授在影集中留下那三张假币的原因是:这三张假币来历不寻常,留下它是为当年帮助和爱护学生的行为留下见证和纪念。24.不能。这一段交代假币来历和辰的经济状况,为后文辰自责,赎罪埋下伏笔。25.“泪流满面”写出了辰当时的心理活动,表明他知道真相后内心的震撼,激动。(辰决定还要向老师再学习几年,学习老师爱护学生,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风亮节);作用:起到了收束全文,再次烘托老教授高尚师德的作用。【解析】20.情节概括概括题,通篇阅读,全盘把握,根据要求找出要点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答案:(1).辰交假币自责愧疚 (2).教授表心意辰深受教育21.探讨人物的心理变化的过程。这要与情节发展挂上钩,本文情节的发展导致了人物心情的不断变化。此文为先犹豫,再兴奋,接下来是苦恼,最后是感动。22.注意是“辰觉得”老教授“可怜兮兮”的原因。问题的提出在第(7)段,这就要从上下文中找答案。第(4)自然段写收到钱后被小偷偷走;第(5)自然段写老教授穿着寒酸而收到假币却不知道学生在欺骗他23.分析写老教授在影集中留下那三张假币的原因,要结合上下文来答,特别是要从第8段这个重点段找答案:这三张假币来历不寻常,留下它是为当年帮助和爱护学生的行为留下见证和纪念。24.第(3)段划线句交代的是假币来历和辰的经济状况,如果删去,势必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塑造造成障碍。所以,不能去掉,这些话是为后文辰自责,赎罪埋下伏笔。25.赏析第9自然段,此段是结尾段,是收束全文的段落。所以要从内容,主题,人物形象,结构,甚至描写方法来答。“泪流满面”写出了辰当时的心理活动,表明他知道真相后内心的震撼,激动。作用:起到了收束全文,再次烘托老教授高尚师德的作用。例2向一棵树鞠躬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竞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题干】1.第二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②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3.第四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3分)【答案】1.生长环境极其恶劣;外形矮小、纤弱、朴实;忍受苦痛,顽强生长。 2.①运用拟人手法,写榆树“拦”不住雨水,“挽留”不住露珠,表现了它忍受着干旱和贫瘠的苦痛。②将老人远去的形象比喻成行走着的“永恒的雕塑”,赞美了那种不畏艰辛、乐观生活的精神品质。3.认同,因为命运并非能随意改变的,生活要讲究实际,像那棵树一样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也不失为人生的智慧。不认同,因为人需要有更高的追求,命运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抗争改变的,安于命运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解析】1.榆树的外形特点、特殊经历、品质或者精神。根据文段,确定答题范围3、4、5段,依据分值确定答题点,在文段中进行提炼。2.结合题干分析,题目涉及句子赏析,抓住修辞、结合句子及上下文内容。答题时涉及修辞、内容及情感三方面。3.结合题干分析,题目涉及到文章主要情感、主旨的揣摩,文章借物喻理,通过描写“榆树”这一顺应环境顽强生长的形象,告诉人们面对困难与挫折要百折不屈。【过手练习】像蒲公英一样生存李智红在我的印象中,蒲公英永远属于那种十分普通的小草。许多地方的田野山坡、路边墙角,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蒲公英的花朵和果实,富有浪漫的诗意。它的花朵呈现出一种纯粹的金黄,花形与菊花一般大小,风韵也不在菊花之下。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微风一吹,它们便像一朵朵降落伞似的,飘飘悠悠随风而去。我曾对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蒲公英作过仔细观察。我发现那些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虽得以放任地滋长,自由地繁衍,快意地沐浴着酣畅的春风和雨露,但竟然全长得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它们要么猥琐而呆板,要么苍老而枯黄,不能给人以更多值得咀嚼和品味的东西。也曾见识过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开紫色的花,枝叶和花朵都远比野生的肥硕壮实,但又觉得在那绚丽雍容的表象背后,总透着一股掩饰不住的俗气和肤浅,空有华表而缺乏内在的质感。 我先前工作的单位小院,也是随处可见蒲公英的生长,而且越是路边墙角,越是石阶缝隙,生长得就越加旺盛。即使是那些已经浇灌了厚厚的混凝土面的院坝和走道之间,只要有哪怕是一丝丝龟裂的缝隙,它们都能扎根繁衍。单位曾组织我们将院里的蒲公英一次次地当作杂草垃圾铲除,但只要雨水一浇,过不了几天,它们又会滋长出鲜活的嫩芽。纵然把它们连根拔了,到第二年的春天,和风一吹,雨露一润,它们又重新萌发出新枝嫩叶,而且比上一年长得更茁壮,更旺盛。那些生长在路道和台阶之间的蒲公英,为了避开行人的践踏和伤害,全都卧石而生,伏地而长。为了生存,它们刚一破土,就懂得向大地匍匐,懂得以一种隐忍和有度的伸曲来保护自己。这些生存在极其艰辛困苦甚至几近绝境的不毛之地的蒲公英,首要的课题就是想方设法地存活下来,然后长叶开花,繁衍后代。在万物芸芸的自然界,蒲公英永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配角地位。它没有牡丹“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的美艳,没有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喧闹,也没有海棠“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的得宠。但它总是默默而又尽情地开出黄色的小花,结出褐色的瘦果,为自己、为后代绵延生命的血脉。每当看到这些卑微的蒲公英,我都为它们的生命内涵而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同时,我又惊异于同一类型的生命,处在不同的生存境遇中,它们所呈现的生命状态竞有如此的区别和差异。草木无性亦有性,世人有知亦无知。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面对充满诱惑而又浮躁的社会现实,倘若我们在羡慕那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的富贵生活,沉湎于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平庸日子,哀叹社会不公、自己又怀才不遇时,想想那蒲公英,它会是一帖清热降火的良药,使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本质,将心态变得平和一些,心灵变得洁净一点。(本文有删改)【题干】1.“卑微的蒲公英”具有哪些“生命内涵”?请分点简要分析。(6分)2.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①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②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 3.请简要指出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2分)【答案】1.写蒲公英不择地势,历经磨难仍旺盛生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写蒲公英为避开践踏和伤害,卧石而生,伏地而长,表现出隐忍和有度伸曲的生存智慧;通过与牡丹、桃花、海棠的美艳得宠对比,再现出朴实无华,甘于寂寞的品质。2.①通过“洁白如雪”轻盈如羽“”小伞儿“等比喻,从颜色、形态、形状等方面写出了蒲公英果实的特征,表现其富有诗意般的可爱。②将蒲公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人的自我束缚、胸襟狭窄的心态对比,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3.做人要像蒲公英一样,面对充满诱惑和浮躁的社会,平和而积极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生命的意义。【解析】1.结合题干分析,本题需要考生把握对象的蛀牙特点,在确定对象后,结合上下文在文章中找出物的特点(外形、经历、品质或者精神)。2.结合题干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抓住主要的修辞后,结合上下文的具体内容,做到答题时涵盖句子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3.结合题干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情感主旨的掌握。学生在结合具体物特点的前提下,依据文章的最后几段,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主旨。【出门检测】野姜花林清玄(1)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循香而往,发现有一位卖花的老人正在推销他从山上采来的野姜花。(2)我买了十把野姜花,想到这位可爱的老人,也记起买野花的人可能是爱花的,可能其中也深埋着一种甜蜜的回忆;就像听一首老歌,那歌已经远去了,声音则留下来,每一次听老歌,我就想起当年那些同唱一首老歌的朋友,他们的星云四散,使那些老歌更显得韵味深长。 (3)如今,岁月像蝴蝶飞过、像小舟流去,我也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流浪岁月,仅剩野姜花的兴谢在每年的秋天让人神伤。后来我住在木栅山上,就在屋后不远处有一个荒废的小屋,春天里月桃花像一串晶白的珍珠垂在各处,秋风一吹,野姜花的白色精灵则迎风飞展。我常在那颓落的墙脚独坐,一坐便是一个下午,感觉到秋天的心情可以用两句诗来形容:“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4)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5)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小屋里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香气像远远的拖着一条尾巴,走远了,还跟随着。我想到,即使像买花这样的小事,也有许多珍贵的经验。(6)有一次赶火车要去见远方的友人,在火车站前被一位卖水仙花的小孩拦住,硬要叫人买花,我买了一大束水仙花,没想到那束水仙花成为最好的礼物,朋友每回来信都提起那束水仙,说:“没想到你这么有心!”(7)又有一次要去看一位女长辈,这位老妇年轻时曾有过美丽辉煌的时光,我走进巷子时突然灵机一动,折回花店买了一束玫瑰,一共九朵。我说:“青春长久。”竟把她动得眼中含泪,她说:“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没有人送我玫瑰了,没想到,真是没想到还有人送我玫瑰。”说完她就轻轻啜泣起来,我几乎在这种心情中看岁月蹑足如猫步,无声悄然走过,隔了两星期我去看她,那些玫瑰犹未谢尽,原来她把玫瑰连着花瓶冰在冰箱里,想要捉住青春的最后,看得让人心疼。(8)每天上班的时候,在复兴南路和南京东路的快车道上,时常有一些卖玉兰花的人,有小孩、有少女,也有中年妇人,他们将四朵玉兰花串成一串,车子经过时就敲着你的车窗说:“先生,买一串香的玉兰花。”使得我每天买一串玉兰花成为习惯,我喜欢那样的感觉——有人敲车窗卖给你一串花,而后天涯相错,好像走过一条乡村的道路,沿路都是花香鸟语。(9)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东部的东澳乡旅行,有一位长着一对大眼睛的山地小男孩卖着他从山上采回来的野百合,那些开在深山里的百合花显得特别小巧,还放散着淡淡的香气。我买了所有的野百合,坐在窗口,看着远方海的湛蓝及眼前百合的洁白,感慨万千。(10)因此,我总是感谢那些卖花的人,他们和我原来都是不相识的,因为有了花魂,我们竟可以在任何时地有了灵犀一点,小小的一把花想起来自有它的魁力。【题干】1.第三段中作者引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诗,作用是什么?(2分)2.第四段“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答案】 1.引用两句诗,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具有诗情画意,富有感染力;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赏秋时的伤感心情。2.含义: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将记忆比成花,将温暖的记忆比成花香,形象地写出了记忆的美好,令人流连;在孤独寂寞抑郁的处境中,这种美丽的回忆会伴随我们,帮助我们驱走孤寂伤感谢,带来丝丝幸福。【解析】1.作用类题型,引用诗句的作用,答题时涉及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的作用。2.含义类题型,某句话的含义,答题时涉及修辞、浅层和深层三个方面。马缨丹翻身林清玄⑴台北市区的安全岛上,行人道旁,开满了一大片紫的、黄的、白的、红的小花,繁华美丽。⑵走近一看,才发现是马缨丹花,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马缨丹竟已弥漫了整个城市。⑶马缨丹攻略了城市,使我感到惊奇,那是因为马缨丹原是乡间极为粗贱的花,蔓生于田野、坡地与林间,虽然它的花朵很美,有如散落的小星星;它的花期很长,从春天可以一直开到冬天。但是,它一向不为人喜欢。⑷马缨丹不受欢迎,有很大部分来自它的名字。在乡下,我们叫它“死人花”,那是因为马缨丹的花会发出一种怪味,似香非香,又经常盖满了坟地。其次,是它的生命力太强了,稍不留意,就会抢去作物的生机,对于这种除之不尽的花,乡人都会感叹地说:“有够臭贱!”⑸像马缨丹这种花,在台湾乡下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既不会被植于花园,也不会被种于庭院。⑹与马缨丹一字之差的金合欢,又叫做“马缨花”,待遇是大有差别的。乡下人认为,有如烟火盛放的金合欢,充满了喜气;而同样盛放如烟火的马缨丹,则充满了秽气。⑺马缨丹不管别人的眼光,自兴自谢,犹枯犹荣。⑻小的时候,我对这些被人离弃的花,有着难言的同情,常常剪下满满的小花,丢入庭前的水缸,水缸霎时热闹,映着天光云影,使我不禁为那不凡的美而痴了。⑼美丽的马缨丹只有天地,没有是非。俗人俗眼看这种花,只是泄露了自己的粗鄙,于马缨丹又有何损失呢?⑽在城市里,我经常漫步于马缨丹盛开的街头,这使我感到喜悦,也感到澄明。喜悦的是,马缨丹终于翻身了,曾有更多更多的人欣赏到马缨丹的美,趋近一闻,它有独具的味道,非香是香,在强调风格与自我的城市,马缨丹的确是风格独具、自我强烈的花。 ⑾使我感到澄明的是,时间与空间的对待并不是单一而绝对的。三十年前的乡间看见的,是粗贱丑怪;三十年后的城市,却是繁华美丽的。我们的人生不也是这样吗?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我们的美与价值被忽略了;但只要我们坚持着美与价值,在另一个时间点上,我们的光辉就会确立。在某一个空间上,被视之为怪的,像竹林七贤、扬州八怪,历经千年之后,人们才大梦初醒,看见他们的先知。⑿内心澄明的人,不会为一时一地的评价,或一时一地的曲解,而改变自己美好的初衷。千山飞越,万里孤鸿,在旅途上,人们往往要从缥缈的鸿影、雪泥的鸿爪去意见鸿,但能意见者众,能意会者寡;能一瞥者多,能惊鸿者少。⒀有人欣赏,我能站在都城最热闹的街头,与人心心相印;无人欣赏,我也能站在最孤寂的荒地,与天地精神相照。⒁我是一枝非凡的马缨丹,有的人认为我不宜供养佛堂,我知道那是他们的鼠目蛙见;我不在佛堂供养,我在山间供养,佛无所不在,无分别见。⒂我是一枝美丽的马缨丹,有的人认为我不能作为情人爱的信物,我知道那是他们的意韵不足;我不成为花束做信物,我立于永恒之河边见证。⒃我是一枝清雅的马缨丹,有的人认为我不宜作为茶道的瓶花,我知道那是他们的道未会通;我不只在花瓶、不只在茶堂,在天地的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清雅。⒄或者叫我马缨丹,或者不是。⒅我是散落的点点繁星,你走过的风中,一直都有我的消息!【题干】1.文章写马缨丹,第⑥自然段却写了与马缨丹一字之差的金合欢(马缨花),请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2.请你理解“美丽的马缨丹只有天地,没有是非”一句中,“天地”、“是非”两词的含义。(4分)【答案】1.形成对比,人们喜爱充满喜气的金合欢,却厌弃同样盛放如烟的马缨花,突出了马缨花不管世俗眼光,自兴自利,犹枯犹荣,坚持自我的美好品质。2.答:“天地”既是指马缨丹生长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是指坚持自我,不因别人的评价和曲解而改变初衷的豁大胸襟(精神天地)。“是非”是指“我”对马缨丹的喜爱和人们对它的厌弃不屑的态度。【解析】 作用类题型、含义类题型。1.答出对比的手法2分,扣住马缨花的美好品质。2.“天地”一词要答出客观的自然环境,也要答出马缨丹胸中的精神天地。“是非”要从“是”(“我”的喜爱)和“非”(人们的厌弃不屑)两方面来作答。【拓展训练】河床开始回忆河流施尔吉·原野①大地上的河床像一个干瘪的口袋,粮食没了,口袋显出宽阔。我在各地见到许多干涸的河床,它们不是耕地、不是广场,是从天边延伸而来的河床,只是没有水。②所谓一无所有,说的正是河床。如果有,也只有一些鹅卵石。夏天,不长庄稼不长草的土地是干涸的河床。乍见白花花的河床,心里惊讶,它是什么?它几乎什么都不是。你能相信一个宽阔的河流竟然一滴水都没有吗?在雨后,在盛水期见到干涸的河床让人不安,无法想象当年这里曾经有过河,可以用汹涌、清澈、波浪和白帆形容的河,它竟然没了。③对大自然来说,河没了,比人丢了钱更痛苦。如果河没了,鱼和水鸟的家也没了。两岸的青草没了,倒映在河里的星星也没了,因为星星不能倒映在石头上。如果河没了,连同河床一起消失是最好的。没有水,留下的河床好像是伤疤,是一条长长的干鱼的尸体。是的,干涸的河床如同尸体。是谁的尸体?是河的尸体吗?没听说河竟然还有尸体,水干了,白花花的河底只能是河的尸体。④干涸的河床好像在回忆,它抱着不应该拥有的沉寂回忆涛声和蛙鸣。河床回忆什么是水,它不知道水流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水会不会再来。当年水来的时候匆匆忙忙走过河床,带来鱼虾和泥沙。水没等站稳脚跟歇息,就被后面的水挤走了,水比车站的人流更拥挤。河床从来没想过一条叫做河的水流会干涸,这种惊讶比一个朝代的更迭更让人吃惊。⑤河床的悲哀是一个母亲的悲哀,她的产床上已经没有了孩子,她还在等待,并且哭干了泪水。一家外媒报道,从卫星上观察,中国境内二十年前约有五万条河流,现在这些河流中已经失去了两三万条。有两万多个河床母亲手里失去了孩子,她们怀里空荡荡的,等待人类把孩子还给她们。⑥人说,人是无所不能的,起初我不相信。当我看到一条又一条干涸的河床时,我相信了这一点,并为自己作为人类的一分子而感歉疚。人把河都消灭了,还有什么做不到呢?消灭一条河比建造(请原谅我使用的“建造”这个词,这完全是人类爱用的词,而河流无法建造)一条河更容易。把河流上游的树木和竹林砍光,草原沙化,河就死了,只剩下河床这条敛尸袋。 ⑦当大街出现一个带刀痕的死人时,警察会为这个人的死因搜寻原因,曰侦察破案,人类为此发明了一个词叫“人命关天”。如果一条河死了,没人破案,没人痛哭,更没人祭奠。所以,当中国死去两三万条河流时,人们并没觉得失去什么,因为他们不是小鸟不是青草。他们忍受气候变化并心安理得,却没一个人指认杀死河流的凶手。在所有的案件里,如果凶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社会的时候,罪行自然会被赦免,我们都不是罪人。⑧我们都不是罪人,我们劝自己欢乐并制造更多的欢乐。我们保持着正常情感。而河床敞开空荡荡的怀抱,她的孩子没有了,她以为人们会惊讶会替她找回孩子。先前的人类离不开河流,人类所谓的“文明史”都诞生于河流的两岸。看地图,人类的城市多建造于河边,中国有多少城市的名字带着水字边。古时候,人祭祀河、景仰河,谁能想到后来竟杀死了河。这何止于狠,是把事做绝了。⑨我们应该派人到河边告诉河床,河已辞世,水利术语叫断流。我们理应为河床献上一些祭品表达歉意,因为河的消失毕竟不是小事。或者,在河边装一个高音喇叭,日夜播放河水流过的声音和鸟啼声。总之,人应该为河的陨灭略微表示一点态度。(选自2015年5月22日《光明日报》,有改动)【注释】河床:河流两岸之间容水的部分。【题干】1.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2.根据要求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4分)水没等站稳脚跟歇息,就被后面的水挤走了,水比车站的人流更拥挤。(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2)从表达情感的角度:3.体会第⑨段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4分)“总之,人应该为河的陨灭略微表示一点态度。”4.本文以“河床开始回忆河流“为题,有何好处?(6分)【答案】1.承上启下;(答“过渡”亦可)既具体概括了境内河床干涸现象的严重,(意思对即可)又以“等待人类把孩子还给她们”一句引发对人类(或“人们”)行为的反思。(意思对即可)2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若答“对比”亦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往昔河水的湍急(或汹涌)、喧闹,充满着生机活力。(意思对即可)(2)强烈表现了河床对往昔河流的喜爱和怀念之情。(意思对即可)3.①对于河流的陨灭,我们人类负有主要责任,应该有表达歉意的行为(意思对即可);②在无奈之下,期待人们的良心发现(关键词是“期待”或“希望”,意思对即可);③呼吁人们行动起来,珍惜河流,保护河流(关键词为“呼吁”,意思对即可);④警示人们,如果继续麻木不仁,执迷不悟,必将后悔莫及(关键词为“警示”,意思对即可)。4.①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河床、河流以生命,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情趣;②形象概括了河水断流的现象,揭示引发作者思绪的本源;③“开始回忆”表明河流已无回归的可能,河床不再期待,暗示人类尚未觉醒,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担忧之情。【解析】1.此题考查语段在文中的作用。可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2.此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一般从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两方面赏析。从文中“站稳脚跟”“歇”“挤”等词可以看出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3.此题考查对句子深层含义的理解解答时,要联系全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作为文章的结束句,要从揭示文章主旨的角度去理解。4.此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赏析。首先,从文字本身“河床开始回忆河流”进行分析,运用了拟人手法;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了河水断流的现象;最后结合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分析。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3-08 14:26:17 页数:16
价格:¥3 大小:39.10 KB
文章作者:151****0095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