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人教版新高考历史(江苏版)一轮复习作业:专题五第15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1.(2020·河南洛阳二模)1963年1月,德国总理阿登纳与法国总统戴高乐在巴黎爱丽舍宫签署了《爱丽舍条约》,条约规定: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政府高官要加强密切磋商;两国在外交政策及防务领域等涉及双方共同利益的问题上,要通过磋商尽可能达成统一的立场、形成共同方案。该条约的签订(  )A.为西欧一体化奠定基础B.标志着法德开始走向和解C.消除了欧洲内部的矛盾D.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已分裂解析:选A。“两国在外交政策及防务领域等涉及双方共同利益的问题上,要通过磋商尽可能达成统一的立场、形成共同方案”说明德法两国展开全方位合作,这为欧洲一体化奠定了基础,故选A项;“法德开始走向和解”标志是欧洲煤钢联营的确立,排除B项;材料信息只能说明法德之间的合作,不能说明所有欧洲国家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排除C项;“1963年1月,德国总理阿登纳与法国总统戴高乐在巴黎爱丽舍宫签署了《爱丽舍条约》”应是团结的表现,而不是分裂,排除D项。2.1975年欧共体与46个非加太(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国家签订《洛美协定》,消除以往双方的不平等色彩;1988年欧共体与经互会相互承认并建立了正式关系;2003年77个非加太集团成员国与欧盟15国签订《科托努协定》取代《洛美协定》。这一系列活动表明西欧(  )A.在国际合作中彰显自主意识B.拉拢发展中国家以扩大影响C.战略争夺重点转向第三世界D.放弃冷战思维维护世界和平解析:选A。根据材料“1975年欧共体与46个非加太(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国家签订《洛美协定》,消除以往双方的不平等色彩……2003年77个非加 太集团成员国与欧盟15国签订《科托努协定》取代《洛美协定》”可知,欧共体(欧盟)与世界多个国家和经济组织签订经济协议,消除了双方间的不平等思想并建立正式关系,这体现了欧共体(欧盟)的自主意识,故选A项。3.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美国政府在大西洋的国际主义和“美国堡垒”的孤立主义之间摇摆不定。虽然不是所有的西欧领导人都对美国的国际角色不满,但是绝大多数的领导人都认为欧洲应该更加努力发展欧洲自己的共同政策。这表明欧洲联合(  )A.促使国际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B.改变了两极对抗的世界格局C.使世界多极政治格局得到了加强D.使欧洲重回国际政治的中心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当时欧洲各国和美国均在寻求新的政治力量组合方式,而欧洲联合最终推动了“更加努力发展欧洲自己”的力量组合方式,故选A项;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苏联解体,排除B项;两极格局结束后多极化趋势加强,但至今多极化格局仍未形成,排除C项;欧洲联合虽然增强了欧洲的整体力量,但始终未能重回国际政治中心,排除D项。4.(2021·天津十二区县重点中学一模)下列图片所示事件对二战后世界形势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推动了南南合作 B.冲击了当时的政治格局C.推动区域集团化D.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解析:选B。材料分别反映了战后不结盟运动兴起及西欧一体化,两者均冲击 了美苏两极格局,反映出20世纪60年代两极格局下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故选B项。西欧一体化与南南合作无关,排除A项;不结盟运动与区域集团化无关,排除C项;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是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排除D项。5.(2021·天津南开区一模)1958年7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访问巴黎。他与戴高乐的会谈围绕东西方关系、法国大国地位、北约、法国发展核武器、黎巴嫩问题、欧洲等众多话题展开,但总的基调是分歧大于一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反映出(  )A.两极格局受到挑战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C.美国反对欧洲联合D.欧洲成为美苏争霸重点解析:选A。从材料中美国国务卿与法国总统讨论问题时,“总的基调是分歧大于一致”,可知法国在外交政策上不再完全追随美国,实行独立外交,反映出两极格局受到挑战,故选A项。6.(2020·湖北宜昌二模)1960年,日本首相池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对中共政策上未必要采取与美国相同的态度……外交不仅仅是对中共的政策,首先重要的是提高自由国家对日本的信任感。”这主要说明(  )A.中日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B.日美外交政策上分歧严重C.日本在试图调整外交政策D.日本向政治大国目标迈进解析:选C。二战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态度,据材料“对中共政策上未必要采取与美国相同的态度”可知,日本在试图调整外交政策,故选C项;中日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的标志是1972年中日建交,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仅提及日美在对中共政策上的不同态度,并不能代表两国的外交政策分歧严重,排除B项;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目标是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D项。7.某学者总结了二战后第三世界崛起的三个里程碑: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 和“七十七国集团”。尤其是“七十七国集团”,以联合国讲坛为政治斗争的舞台,利用联合起来的集体力量,在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独立等方面发挥了先导作用。以上三者的共同作用在于(  )A.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B.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影响C.促进了多极格局的形成D.导致了两大阵营的分化解析:选A。据材料“某学者总结了二战后第三世界崛起的三个里程碑: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可知,第三世界崛起,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故选A项;第三世界并不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B项;多极化格局至今尚未形成,排除C项;第三世界的国家注重发展程度而不是社会性质,排除D项。8.历史学者黄安年认为,在1969—1985年前后的近20年时间里,雅尔塔体系下美苏进入了相互争夺和缓和的新阶段。美国的实力地位无论就美苏对比还是资本主义集团内部来说,都是相对地削弱。……但是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突变已在悄悄地酝酿。据此可知(  )A.美国实力削弱加速了国际格局瓦解B.欧洲的联合改变了美苏关系走向C.多极化趋势出现是此时的重要特征D.第三世界崛起推动国际格局突变解析:选C。根据材料“美国的实力地位无论就美苏对比还是资本主义集团内部来说,都是相对地削弱。……但是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突变已在悄悄地酝酿”可知,多极化趋势出现是此时的重要特征,它冲击了两极格局,故选C项。9.1963年第18届联大讨论召开贸易与发展会议问题,会上75个发展中国家发表联合宣言。1964年,七十五国集团扩大为77个国家和地区,并发表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掠夺。1980年该集团成员国达119个。这主要反映了(  )A.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B.联合国是实现多边合作的重要舞台 C.经济区域集团突破地域限制D.新兴国家努力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解析:选D。努力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与材料中“发展中国家”“发表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掠夺”相符,故选D项。材料中未涉及相互依赖程度加深,排除A项;材料是“七十五国集团”的主张,排除B项;材料中“七十五国集团”不是经济区域集团,排除C项。10.(2021·江苏泰州一模)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后,通过石油生产配额制提高石油价格,增加收入,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国迅速跃居世界富国行列。1973年,阿拉伯石油输出国还对美国、西欧和日本实施石油禁运。由此可知(  )A.新力量中心的崛起导致旧经济秩序崩溃B.新兴国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自身地位C.经济区域集团化极大地冲击了两极格局D.发展中国家的斗争导致世界经济多极化解析:选B。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是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反对西方石油公司的垄断和剥削而建立的组织,据材料“还对美国、西欧和日本实施石油禁运”可知,其利用自身优势对欧美等强国施压,反映了新兴国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自身地位,故选B项。11.(2020·新疆乌鲁木齐二模)1985年,西欧国家制定了一项在尖端科学领域内开展联合研究与开发的计划,希望使欧洲能够掌握所有的高新技术,从而使之“成为进入21世纪的一个洲”。这一计划的实施(  )A.旨在追赶美国的新经济B.促使第三产业开始兴起C.消除了华约的军事威胁D.增强了西欧企业竞争力解析:选D。面对美国、日本日益激烈的竞争,西欧国家制定了一项在尖端科学领域内开展联合研究与开发的计划,即“尤里卡计划”,它的目标主要是提高欧洲企业的竞争能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故选D项。美国的新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排除A项;二战后由于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公众生活 水平提高以及消费需求多样化等原因,第三产业兴起,排除B项;材料主旨与华约的军事威胁无关,并且“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12.1986年,美国和苏联的炸弹数和导弹弹头数已分别达到12846枚和10716枚,但截至1991年苏联解体,双方也无直接的军事冲突。这一现象可以表明当时(  )A.多极化格局已形成B.全球化的进程加快C.世界科技快速发展D.和平成为时代主题解析:选D。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苏虽然有众多的炸弹和导弹弹头,但双方无直接的军事冲突,这说明和平成为时代主题,故选D项。多极化格局只是一种发展趋势,至今尚未形成,排除A项;“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排除B项;“世界科技快速发展”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排除C项。13.(2021·四川绵阳模拟)有学者在研究苏联共产党1991年溃散之时发现,“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地方的历史档案中,人们都没有发现在敌对势力取缔共产党时遇到来自党的各级组织进行抵抗的记载”。该学者认为苏联共产党执政失败源于(  )A.苏联共产党逐渐脱离群众B.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渗透C.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方向D.共产党员理想信念丧失解析:选D。据“没有发现在敌对势力取缔共产党时遇到来自党的各级组织进行抵抗的记载”可知,该学者认为各级党组织不抵抗的原因在于苏联共产党员已丧失共产主义信念,致使各级党组织瘫痪,故选D项。共产党员丧失信仰理念不等同于其脱离群众,排除A项;该学者强调的是苏联共产党内部的原因,而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渗透属于外部原因,排除B项;该学者强调的是苏联共产党内部的原因,与戈尔巴乔夫改革无关,排除C项。14.1994年,克林顿总统在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提出了“接触和扩展战略”。报告特别强调,当民主和市场占统治地位的时候,美国就会更加安全,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程度越高,美国的安全度就越高。报告表明(  ) A.经济多极化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利益B.美国外交政策呈现明显的冷战色彩C.美国外交的单边主义倾向日益突出D.保障美国的安全成为外交政策核心解析:选B。据“1994年”“当民主和市场占统治地位的时候……美国的安全度就越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外交政策呈现出明显的冷战色彩,故选B项。材料只涉及美国,未涉及其他经济实体,无法体现经济多极化,排除A项;单边主义不考虑大多数国家和民众的愿望,单独或带头退出或挑战已制订或商议好了的维护国际性、地区性、集体性和平、发展、进步的规则和制度,材料没有体现单边主义倾向,排除C项;美国外交政策核心应是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排除D项。15.2018年以来,大国间博弈和战略竞争有所加强:一方面,美国把中国和俄罗斯明确为战略对手;另一方面,美国与盟友的关系裂隙加深,大西洋同盟关系几近历史低点……加剧了“美国靠不住”的欧洲忧虑。这表明(  )A.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B.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并发挥主体作用C.西方仍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D.经济格局变化影响政治格局的演化解析:选D。据材料“2018年以来,大国间博弈和战略竞争有所加强:一方面,美国把中国和俄罗斯明确为战略对手;另一方面,美国与盟友的关系裂隙加深,大西洋同盟关系几近历史低点……加剧了‘美国靠不住’的欧洲忧虑”可知,由于中国、俄罗斯、欧盟经济实力的增强,促进了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经济格局变化影响政治格局的演化,故选D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中国、俄罗斯、欧盟崛起,并没有提到其主体作用,排除B项;材料强调国际格局的变化,并不是经济全球化,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47年3月,美国副国务卿克莱顿提出,“如果没有美国紧急大量的援助,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崩溃将席卷整个欧洲。除了对世界未来的和平与安全有破坏外,这对我们国内经济也是巨大的打击。”欧洲复兴与美国的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的,美国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必须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帮助欧洲。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吸取了克莱顿备忘录的建议,正式提出马歇尔计划。——摘编自赵平安、张仲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摘编自王绳祖、何春超《国际关系史》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10年间为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力量和地区性的力量亦趁势峰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无论在世界事务层面还是在地区事务层面,各种国际关系都在调整,处于各层次的国家都在审时度势,重新定位。——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计划出台的背景和目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欧、日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1)背景: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开始。目的:帮助欧洲恢复、发展经济,稳定资本主义阵营;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对抗苏联。(2)原因:西欧、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美国实力的削弱。影响: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使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3)积极影响:新兴民族国家和地区力量的兴起,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外交演变轨迹20世纪50年代欧洲出于经济上和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在外交上亦步亦趋,追随美国的冷战政策20世纪60年代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提出对苏联、东欧国家“缓和、谅解、合作”的计划。1969年,联邦德国勃朗特政府提出“新东方政策”,实现了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正常化20世纪70年代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在中东、南部非洲和中美洲等问题上,违背美国的旨意,支持第三世界——摘编自《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二战后“西欧国家外交演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根据材料提炼出恰当的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全面)解析:本题以二战后“西欧国家外交演变”为切入口,考查学生对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的认识。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欧洲出于经济上和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在外交上亦步亦趋,追随美国的冷战政策”“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在中东、南部非洲和中美洲等问题上,违背美国的旨意,支持第三世界”可得出论题:二战后西欧外交从追随美国到寻求独立自主、联合自强;西欧国家外交政策的演变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其原因及表现即可。答案:示例一论题:二战后西欧外交从追随美国到寻求独立自主、联合自强。阐述:二战后初期,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西欧国家在外交上追随美国,积极反苏反共;20世纪60年代,西欧联合趋势不断加强,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法国退出北约、联邦德国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正常化;20世纪70年代开始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支持第三世界等举措,也是西欧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示例二论题:西欧国家外交政策的演变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阐述:一方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欧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独立外交的愿望越来越强。另一方面,美苏争霸的格局下,西欧国家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美国自身实力相对衰落,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也推动了西欧国家外交政策的转变,逐渐走向独立自主、联合自强。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1-10-08 09:49:02 页数:10
价格:¥3 大小:127.4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