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人教版新高考历史(江苏版)一轮复习作业: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专题优化提升(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综合检测(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1.(2021·安徽皖江名校联盟)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的制定曾三次起草和命名,第一次是在1948年10月提出,叫《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案)》。1949年8月,中共提出第二次草案初稿,题目为《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第三次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这反映出(  )A.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制度趋于成熟B.中国革命性质已发生变化C.人民政协民主协商的精神D.人民政权建立并得到巩固解析:选C。由材料“第三次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可知《共同纲领》名称的变化体现出人民政协民主协商的精神,故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制度的成熟是在1956年,故A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革命的性质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故B项错误;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D项错误。2.(2020·河南新乡二模)1954年6月至9月,中国有组织地开展了宪法草案讨论和宣传。据统计,许多地区的参与者超过当地成年人口的70%,有些地方甚至超过90%,共收到118万多条意见、建议和问题。这一活动(  )A.保证了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B.增强了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C.标志着社会主义时代的到来D.反映了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解析:选B。据材料“许多地区的参与者超过当地成年人口的70%,有些地方甚至超过90%,共收到118万多条意见、建议和问题”可知,宪法草案的讨论和宣传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参政意识,故选B项。该活动不能保证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排除A项;社会主义时代到来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C项;1954年宪法并没有反映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排除D项。 3.(2021·百校联盟联考)下表为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目录比较表。据此可知,1982年宪法的突出特点是(  )1954年宪法目录1982年宪法目录序言第一章 总纲第二章 国家机构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序言第一章 总纲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 国家机构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A.提出了社会主义原则 B.确立了依法治国方向C.凸显了保障人权理念D.更加重视公民的权利解析:选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两部宪法在内容结构上的对比,可以看出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这一变动强调了先有公民的权利,然后根据公民的授权产生国家机构的法理观念,表明了我国对保障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的高度重视,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宪法结构的调整与变化,体现不出其强调了社会主义原则、依法治国方向或者保障人权理念,A、B、C三项错误。4.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严格限制农民进城和城市间人口流动。2014年中央逐渐改革户籍制度,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地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16年9月,普遍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据此分析户籍制度的改革(  )A.符合对外开放引进人才的需要B.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C.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D.导致城乡差距拉大解析:选C。材料中户籍制度的逐渐放宽直至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分, 有利于更好地社会管理和进行公共服务,故C项正确。户籍制度与对外开放并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取消城乡户籍制度的差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无关,故B项错误;户籍制度的改革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不是扩大,故D项错误。5.(2021·吉林辽源期末)对于现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日报》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草根’政治家”反映了基层群众民主参政的特色,符合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故B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制度,不符合材料,故A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草根’政治家”无关,故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民族平等,共同繁荣,不符合材料,故D项错误。6.(2021·山东泰安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部分地区先后设立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共同之处是(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的民主制度发展。中国设立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前提就是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理和行使主权,故B项正确。在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中,只有特别行政区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故A项错误;在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中,只有民族自治区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故C项错误;经济特区在经济政策方面享有特别的政策,但在行 政事务上没有特殊性,故D项错误。7.标志着以“军事对峙”和“相互隔绝”为特征的两岸关系,开始进入以“三通四流”(四流指学术、文化、体育、科技等方面交流)和“对话协商”为特征的两岸关系新阶段的事件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叶剑英发表九条方针C.“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D.“九二共识”的达成解析:选A。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并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等,故A项正确。叶剑英发表九条方针是在1981年,不符合“开始进入”,故B项错误;“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故C项错误;“九二共识”的达成是在1992年,故D项错误。8.(2021·湖南五市十校联考)从“十三五”规划到“一带一路”倡议,中央政府为香港做规划谋发展,并留足了参与共建的空间。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逐渐成形,“一国之利”和“两制之便”在这里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优势。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  )A.有利于香港同祖国共同发展、永不分离B.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发展的主导作用C.赋予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新的内涵D.拓展了香港在国际社会上的活动空间解析:选A。据材料“中央政府为香港……”可知,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发展的谋划,有利于香港同祖国共同发展、永不分离,故A项正确。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发展并不起主导作用,故B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香港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下获得了新的发展,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内涵并没有因此发生变化,故C项错误;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 是中央政府赋予的,更多的是体现了香港和祖国大陆的关系,D项表述不完整,排除。9.(2021·江苏常州一模)1952年4月,中国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直接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11国签订了总值达22400万美元的贸易协议,与日本工商界代表签订了总值达6000万英镑的贸易协议。这表明当时我国(  )A.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B.摆脱了美国的经济封锁C.提出了独立自主的方针D.调整了外交的基本原则解析:选A。1952年正值冷战时期,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材料中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签订贸易协议的做法,恰恰表明当时我国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故选A项。1952年我国并未摆脱美国的经济封锁,材料现象只能说明一定程度上有所摆脱,但“摆脱了”说法错误,排除B项;独立自主是我国的外交方针,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952年我国并未调整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提出来的,排除D项。10.下面为中国1949—1965年间《人民日报》苏联体育报道统计数据。材料信息反映了(  )A.中苏由同盟关系走向冷战对抗B.政治影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C.国人对体育态度出现摇摆不定D.苏联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曲折解析:选B。由“《人民日报》苏联体育报道统计数据”中我们发现,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苏联的报道逐渐增多,到20世纪60年代初达到顶峰, 这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一边倒”,在苏联的支持下进行工业化建设,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的恶化,体育报道逐渐减少,可见政治对体育文化的影响很大,故选B项。11.(2021·山东泰安期中)英国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英国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互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  )A.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代表C.有利于维护双方利益,协调国家间分歧D.彻底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封锁解析:选C。中英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其主要着眼点在于中英双方充分考虑了对方的实际情况,这种外交关系有利于维护中英双方利益,协调国家间之间分歧,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之所以在1971年能够重返联合国,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而不是英国,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当时情况之下,东西方关系是“冷战”状态,互相敌视,故B项错误;中英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不会彻底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封锁,故D项错误。12.(2020·广东汕头二模)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就职演说时说:“我们寻求一个开放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国家无论大小,它们的人民都不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尼克松发表这番言论的背景是(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C.美国对华孤立封锁政策已经破产D.中、美两国共同受到苏联的威胁解析:选D。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而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防守地位, 由此可以得出中美两国都受到苏联的威胁,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故A项错误;1969年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经济建设遭到极大破坏,故B项错误;美国对华孤立政策破产的标志是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C项错误。13.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维持对华严格的贸易管制,这种管制中的“治外法权”成为美国与西方盟国经济摩擦的火种。尼克松承认,近20年来,美国一直在世界上鼓吹和带头孤立封锁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但没有奏效,反而招致自己对华利益的巨大损失。这说明(  )A.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国际地位B.美国对华政策超越意识形态C.西方国家反对对华贸易管制D.中国外交形势逐步趋向缓和解析:选D。材料中给出的时间为“20世纪70年代初”且尼克松已经承认对中国的孤立封锁并未奏效,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而尼克松访华标志着美国放弃了对华封锁政策,中国外交形势进入新时期,故选D项。14.(2020·河北承德模拟)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中美两国元首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中国、欧盟双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表明中国(  )A.努力为改革开放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C.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解析:选A。材料中“中俄”“中美”以及中国与欧盟分别建立“伙伴关系”,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关系的突出特点,其目的主要是为改革开放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故A项正确。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主要是指上合组织等活动,材料中 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关系,并未涉及联合国,故C项错误;美国、欧洲国家不属于中国的周边国家,故D项错误。15.(2020·福建三明期末)2017年“两会”上,外交部部长王毅首次提出了“金砖+”的概念:“通过金砖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组织进行对话……扩大金砖的‘朋友圈’,把金砖合作打造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南南合作平台。”其主要目的是(  )A.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B.克服内部不利因素的制约C.建立更广泛的伙伴关系D.领导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解析:选C。根据材料“扩大金砖的‘朋友圈’,把金砖合作打造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南南合作平台”可知,扩大“朋友圈”的目的是建立更广泛的伙伴关系,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明)宋濂《元史》材料二 清代基层社会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大系列社会组织:一是官方出面组织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二是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同样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其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反映了清朝基层社会组织结构及发展态势。——摘编自张研等著《清史十五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组织。——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封建变为郡县”始于何时?元朝面对辽阔疆域,在地方管理上的“制度创新”有什么意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村民自治的性质。综上,谈谈你对政治制度的认识。解析:(1)时间:根据“自封建变为郡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意义:根据“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分析出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再结合所学回答行省制的意义即可。(2)主要特点:根据“官方出面组织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家族宗族乡族系列”“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等信息,从官方的参与、功能的变化和三大组织的关系等方面概括回答。(3)性质:根据“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组织”分析。认识:结合所学可从国家社会的根本保障,政治制度的选择上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概括。答案:(1)时间:春秋战国时期。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主要特点:官方参与基层管理组织;宗法关系作用重要;经济性质功能明显;三大组织相互关联。(3)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制度。认识:政治制度是治理国家、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政治制度的选择要符合本国社会、经济、文化实际和发展的需要,不应照搬别国。17.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与美、苏关系变化示意图。根据图片信 息,回答问题。材料以图示中的时间尺度为基点,指出中、美、苏关系演变给中国外交发展空间带来的变化,并结合史实说明相关变化给中国造成的积极影响。解析:第一小问变化,结合史实,从不同时期的外交发展特点,分析说明中美和中苏关系的表现;第二小问积极影响结合第一小问不同时期的外交表现从国家政权的巩固、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威望及地位角度分析。答案:时间外交空间的变化积极影响20世纪50年代初期致力于同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打击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致力于同周边国家和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扩大了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威望和影响1970年代在发展同第三世界友好关系的同时,同包括日本在内的很多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打破了中国的外交僵局,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1980年代后开展全方位的外交为中国改革开放赢得了良好的环境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1-10-08 09:49:01 页数:10
价格:¥3 大小:142.2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