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2022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优化提升(带解析)
2022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优化提升(带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4
2
/14
剩余1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专题优化提升(一)1.家国情怀——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是我国历史上两次大分裂时期,也是两次民族交融的高潮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和汉族政权的历史地位是平等的,都为我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及发展做出了贡献。明清时期,统治者加强了对地方和边疆的管理,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应训练]1.虽然汉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 )A.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B.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D.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解析:选A。隋唐时期把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说明统治者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故A项正确。2.唯物史观——夏商周文明的传承 文字沿革甲骨文、青铜铭文等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汉字,成为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三代文明对后世的突出贡献宗法观念分封思想在封建社会时有出现;宗法思想影响至今,对民族的延续起到积极作用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三代萌芽,影响整个封建社会;郡县制影响至今民族观念三代萌生的民族观念,使中华民族存在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文明没有间断的民族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产生并发展,吸收其他学派思想,最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对应训练]2.(2021·山东济南模拟)周太王(文王祖父)舍长子太伯而立少子季历,文王舍长子伯邑考而立次子姬发;武王生前欲传位周公,因周公辞让,加之管叔、蔡叔(皆武王弟)等人反对,不得已而立孺子诵(是为成王)。这说明当时( )A.分封制度需进一步完善B.王位继承制度尚未成熟C.贤能成为选择继承人的主要标准D.兄终弟及继承方式退出历史舞台解析:选B。周太王、文王舍长子立少子、次子,周武王欲传位周公,这都反映出王位继承并没有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的原则,周公摄政之后该原则才最终被确定下来,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王位继承制而不是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信息未体现继承人贤能与否,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也不是材料主旨,排除。3.历史解释——古代中国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方式(1)削弱相权:在古代中国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消灭。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①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②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室)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 转移,即由内向外。(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分化事权,使其相互节制: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等等。(4)注重官吏选拔和任免: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对应训练]3.(2020·北京平谷区二模)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尤以加强皇权为处理君臣关系的核心。下列属于加强皇权的举措是( )A.建立世官制 B.增设“参知政事”C.强化“外朝”D.实行议政王大臣会议解析:选B。宋朝增设“参知政事”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削弱了相权,从而加强了皇权,故选B项。世官制是选官制度,是在先秦时期,与加强皇权无关,排除A项;强化“外朝”权力不利于加强皇权,而是增强相权,排除C项;实行议政王大臣会议是限制皇权,不是加强皇权,排除D项。4.唯物史观——辩证分析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与巩固。②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技术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2)消极影响①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难以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和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② 经济上,日益束缚生产力发展,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③思想上,专制统治严重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对应训练]4.清朝入关以后,基于统治全国的需要,设置律例馆,进行全面的立法活动。主要有《大清律例》《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及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大清会典》等。清政府在制定法规章程方面的这些努力(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完成了国家法律法规构建C.使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D.通过立法强化对汉人统治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及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大清会典》”可知,与行政相关的法规的确立有利于行政事务的处理,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行政法,无法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不能说明国家法律法规构建的完成,故A、B两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的是行政法,而不是针对汉人立法,故D项错误。5.中外关联——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西方雅典民主政治的比较项目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西方雅典民主政治不同点成因平原、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大河文明工商业基础上的海洋文明特点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君权神授和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主权在民、轮番而治的公民集体民主政治实质地主阶级的君主专制政体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体思想专制、自足、保守竞争、开放、积极相同点作用进入文明时代,中国、雅典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均与各自的制度密切相关[对应训练]5.(2020·高考全国卷Ⅲ·T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公元前11 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解析:第(1)问,西周都城的特点,依据“分封其亲属子弟”得出以分封制为基础;依据“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等得出国人和野人均拥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依据“宗庙”等得出其设施方面的特点;依据“继承……规划传统”可得出其对后世都城修建及规划的影响。古希腊城邦的特点,依据“高地或山丘”“城墙”“神庙”“中心广场”等信息可确定其设施方面的特点;依据“公民权”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其政治权利方面的特点;依据“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第(2)问,根据材料“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人民……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等信息和所学知识,从自然地理环境、贸易发展情况、自治传统等角度进行概括。第(3)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考生依次展开分析。结合分封制可从扩大疆域、开发边地、国家认同等角度展开;结合宗法制可从稳定统治角度展开;结合礼乐制度可从稳定社会秩序、儒学发展等角度展开;最后从中华文明奠基这一角度进行总体概括和提升。答案:(1)西周: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国人”和“野人” 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古希腊:公民享有参政权;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2)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发达的贸易;独立自治的传统。(3)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解答特点类试题的技巧、方法(1)把握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对事物本质属性进行分析是掌握事物特点的基本方法。(2)分析历史事物各方面的状况。对事物的特点进行归纳时,可以从分析事物在各方面的表现入手,在掌握其各方面状况的基础上进行。(3)了解历史事物的变化。抓住事物的变化也是认识事物特点的有效方法。(4)对同类历史事物加以比较。将同类历史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即可区分出各自的特点,又可认识其相同点。(5)联系历史事物所起的作用。归纳历史事物的特点,还可以从其历史作用上进行分析。专题综合检测(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1.(2021·河南洛阳模拟)据殷墟甲骨文、商周金文等资料,商王朝朝廷的官职可分为最高政务、一般政务、宗教文化、生产经济、军事等,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族尹”。这说明商朝( )A.国家管理体制已日渐完备B.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C.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官职分工已十分细致明确解析:选A。根据材料“商王朝朝廷的官职可分为最高政务、一般政务、宗教文化、生产经济、军事等,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族尹’”可知商朝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中央和地方官制,国家管理体制已日渐完备,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商朝王权的宗教色彩,排除C项;早期官制仍较为原始,官职“ 分工不够细致明确”,排除D项。2.(2020·山东济南模拟)下表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它反映出当时( )墓葬名称墓主身份墓道数墓道长(米)面积(平方米)附属设施金村V号墓周天子172146车马坑2固围村M1魏王2125756?胡庄韩王陵韩王2?95424座陪葬坑邯郸二号陵赵王270*1600陪葬坑、陪葬墓注:*表示该数据是最小值;?表示没有相关信息。A.墓葬规制严整 B.等级制度消亡C.贵族阶层没落D.社会变动剧烈解析:选D。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在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墓葬在墓道数、墓道长特别是墓葬面积等几个方面要比魏王、韩王、赵王逊色很多,说明随着分封制的逐渐瓦解,周天子地位旁落,而诸侯王的势力迅速壮大,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非常剧烈,故选D项。根据材料中相关信息可知此时的墓葬规制并不严整,排除A项;这一时期社会等级制度仍然存在,而不是消亡,排除B项;题干表格中并没有涉及贵族阶层没落的任何信息,排除C项。3.在秦代,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簿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这表明秦代( )A.已出现了完整的官僚体系B.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C.官僚政治的模式已经形成D.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解析:选C。秦朝是古代中国官僚制度的奠基时期,其官僚体系刚刚从贵族政治演变而来,尚处于雏形阶段,故A项错误;在古代中国的地主阶级政权之下,取代贵族政治的只可能是官僚政治而非平民政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官员之下已设置有辅助其履行政务的吏胥,这表明古代中国官僚政治的基本模式已经形成,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刻意突出“中央文官”的特别地位,故D 项错误。4.(2021·四川遂宁模拟)汉初实行征兵制,但兵员由地方训练,中央的南军和北军由郡国轮流征调而来,汉武帝扩大了中央常备军的编制,还从边郡和少数民族中募兵,先后建立了“期门军”“羽林军”等。汉武帝这些措施( )A.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使得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D.全面解决了北部边患问题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征调地方兵力,扩大了中央常备军的编制,先后建立了“期门军”“羽林军”等,这一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A项;汉武帝实施“推恩令”,使得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排除B项;“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从边郡和少数民族中募兵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北部边患问题,“全面解决”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5.(2020·河北石家庄一模)项目高官贵戚中级官僚下级官吏普通士人合计汉代官僚名族子弟23.9%8.7%13%10.9%56.5%家族在汉无官位族望者8.7%8.7%2.2%23.9%43.5%上表是阎步克对曹魏时期察举入仕者的社会成分所做统计表,其意在说明曹魏时期( )A.官员选拔注重阶层平衡B.社会流动的通道依然有效C.儒生成为政治舞台主角D.制度设计与实践出现背离解析:选B。家族在汉无官位族望者仍有一定比例成为高官贵戚、中级官僚,说明社会流动的通道依然有效,故选B项。据材料可知汉代官僚名族子弟和家族在汉无官位族望者成为高官贵戚、中级官僚等的比例不一样,说明官员选拔并没有注重阶层平衡,排除A项;材料说明汉代官僚名族子弟占据主导,排除C 项;材料不能体现实践背离制度设计,排除D项。6.(2021·江西景德镇模拟)宋代更重视学校的内部考试,如医学选拔,毕业会考为高等者派任尚药局医师以下职位;算学实行三舍试补,上舍三等分别授予通仕郎、登仕郎和将仕郎。宋代人才选拔方式的变化( )A.说明中央集权的加强B.拓宽选官途径完善科举C.反映了以文治国理念D.有助于营造科技文化环境解析:选D。根据材料“重视学校的内部考试,如医学选拔,毕业会考为高等者派任尚药局医师以下职位”“算学实行三舍试补”可知,这种做法有利于培养数学、医学人才,对科技的发展有直接推动作用,故选D项。7.(2020·山西太原二模)《宋史》中有“君主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权归人主,政出中书,天下未有不治”的记载。当君主表现出揽权的趋向,也常常会引发群臣的抗议。由此可知,宋代( )A.决策机制发生异变 B.君民共治得以实现C.文官政治逐渐形成D.权力结构有所制衡解析:选D。根据材料“权归人主,政出中书,天下未有不治”可知宋代大臣对皇权制约,权力结构有所制衡,故选D项。宋代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决策机制未发生异变,排除A项;宋代实行君主专制,并非“君民共治”,排除B项;文官政治的形成是由于重文轻武的国策的确立,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8.(2020·甘肃兰州二模)行御史台是元朝独创的监察官署,是御史台的派出和分设机构,其职能以监察行省长官为主。行省与行御史台的最高行政长官都是从一品,地位权力上平行且行御史台的人事任免由御史台掌握。这有利于( )A.形成独立的地方监察体系B.确保两机构相互制衡C.完善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D.进一步维护中央权威解析:选D。材料“行御史台的人事任免由御史台掌握” 说明行御史台与行省相对独立,有利于加强对行省长官的监察,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中央权威,故选D项。材料中明确指出行御史台的人事任免由御史台掌握,即并非独立的地方监察体系,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行御台对行省长官的监察,没有体现相互制衡,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此前是否有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故“完善”机制无从谈起,排除C项。9.(2021·安徽合肥一模)明朝设立了五军都督府,都督由皇帝亲选,官居正一品。各都督府负责某部分军队的管理、操练等事务。都督府有兵但无调遣权,兵部有调遣权但无兵,而且调兵必须有皇帝的命令方可。这反映了明朝( )A.废除了宰相制度B.君主权力的强化C.边患的日益严重D.军权的分化制衡解析:选B。统兵权与调兵权相分离,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军权被牢牢地掌控在皇帝手中,反映的是君权的强化,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明代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未涉及宰相制度被废除,排除A项;统兵权与调兵权相分离,无关边患严重程度,排除C项;军权的分化制衡只是材料的表象,君权加强才是实质所在,排除D项。10.(2021·福建莆田模拟)入关前,满族重视主奴差别,强调笃诚事上的传统。入关后的清朝诸帝无不强调满洲官僚贵族要“毋忘根本”,反对“学彼(汉人)伪习”,如“虚伪浮华、沽名钓誉、结党揽权”。清朝诸帝此举旨在( )A.抵制儒家伦理的渗透B.论证满族文化的优越性C.保持贵族的特权地位D.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解析:选D。据材料“反对‘学彼(汉人)伪习’,如‘虚伪浮华、沽名钓誉、结党揽权’”可知,清朝诸帝严防臣下出现夺权的行为,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故选D项。清朝诸帝反对的是“虚伪浮华、沽名钓誉、结党揽权”等政治“伪习”,而非反对儒家思想,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要保持满族的政治传统,而非论证满族文化的优越性,排除B项;清朝诸帝的行为保持的是皇权的特权地位,而非贵族,排除C项。 11.(2020·湖南怀化二模)清代在布政使上面又设有总督或巡抚,布政使成为其下属,总督、巡抚变成正式的地方行政首脑。这种制度还是一种军事统治,可是真到军事时期,中央还要另行派人。可见,督抚( )A.是临时性官职B.行使职能单一C.完全代表中央D.权力归属中央解析:选D。明清督抚制度下的督抚长官隶属于中央机构,材料“军事时期,中央还要另行派人”说明督抚的权力归中央所有,故D项正确。督抚属于常设的行政机构,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了督抚是地方行政长官,并且可以管理军事,排除B项;C项中“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2.(2020·山东日照一模)明太祖朱元璋流传在世的画像版本据说有16种之多,形象差别很大。下图自左至右依次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朝官方画像、《乾隆年制历代帝王像真迹》收录的“明太祖真像”、河南一位据称是明朝后人家族珍藏的明代朱元璋画像真迹。以下解释最为恰当的是( )A.左图:着力刻画朱元璋“姿貌雄伟”失去真实性B.中图:表明清朝极力丑化朱元璋的形象更不可信C.左图和右图:形象较为接近能够反映其真实面貌D.真实的朱元璋形象还需要新的历史史料加以佐证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不同版本的朱元璋画像存在较大差异,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哪一版本是最准确的,真实的朱元璋形象还需要新的历史史料加以佐证,故选D项。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朝官方画像着力刻画朱元璋“姿貌雄伟”,官方组织编写的应属于“有意的史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并非“失去真实性”,排除A项;《乾隆年制历代帝王像真迹》收录的“明太祖真像”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并非“更不可信”,排除B项;左图和右图均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13.(2021·山东青岛高三检测)(25分)基层治理关乎社会稳定,宋朝以来绅士阶层随着科举改革社会地位不断上升,在基层治理中愈加发挥重要的作用。某学校学生就此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某同学绘制:宋朝以来社会治理结构图材料二 某同学整理:宋朝以来绅士阶层社会地位的提升社会问题解决方案均田制崩溃以后,国家不能越过地主阶级直接掌握土地与农民。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地方绅士阶层难以获得政权,遂将自己的经济、文化力量上升为政治力量控制乡村社会,出现了国家与地方社会脱节的现象方案提出内容结果三舍法北宋王安石将各地选送的太学生分为三等,层层培训选拔官员,改革单纯通过考试选拔官僚的制度变法的政治实验失败学校取士北宋程颢通过学校选拔官员并要求由儒家学者主导文化教育并获得向朝廷推举官员的权力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采纳科举理学化南宋姚勉通过科举理学化,让皇帝承认信奉理学的乡村绅士才是国家选官的恰当对象,承认他们在乡村社会的文化权力和政治地位理学的最高解释权归皇帝,将升科举、理学与官学体系结合,秀才和举人成为功名身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宋朝以来社会治理结构的特点。(12分)(2) 根据材料二,以绅士阶层社会地位的提升为视角,对材料所蕴含的相关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3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图片和材料二“通过学校选拔官员并要求由儒家学者主导文化教育并获得向朝廷推举官员的权力”等信息,从皇帝及官僚政治主导、儒家思想的推动和士绅阶层的地位等方面概括。(2)结合材料二中体现的社会问题分析绅士阶层社会地位提升的背景,结合王安石、程颢、姚勉的解决方案及结果解读得出士绅阶层社会地位的提升与不同的利益集团的利益息息相关。答案:(1)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通过皇帝制度、官僚机构,到达州县,再以乡绅自治为中介,延伸到宗族家庭,实现家国同构和中央集权。(2)均田制崩溃,大地主势力强大,绅士阶层缺乏稳固地位,国家与地方社会治理脱节;王安石变法通过三舍法取士,但改革最终失败;北宋学者提出的文人主导学校取士的方案未被统治者采纳;南宋学者试图将科举理学化,有助于绅士阶层获得功名身份;绅士阶层地位的提升是利益集团博弈的产物。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一览表中央官制地方管理选官制度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军功授爵制汉朝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推恩令察举制唐朝三省六部制藩镇割据科举制宋朝二府三司制集中军、政、财权,设通判、转运使科举制元朝中书省行省制度—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八股取士清朝南书房、军机处—八股取士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从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12分)(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表格从“中央官制”“地方管理”“选官制度”三个方面叙述了从秦朝到清朝的发展变化。从这个发 展变化过程中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规律,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不断加强,即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叙述过程中,只要把每一个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如何强化的史实说清楚即可,也可选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如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等内容重点阐述。答案:示例题目:中央集权逐步强化。阐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中央集权制度。自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开始形成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体系,到元朝设置行省制,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强化。其间,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引发“七国之乱”,唐中期设立节度使造成“藩镇割据”,出现了地方对抗中央的局面。但经过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以及北宋初年“尽收钱、权、兵”,极大地削弱了地方权力。因此,中央集权制经历了逐步强化的过程,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专题优化提升(带解析)
2022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与近代西方政治的发展专题优化提升(带解析)
2022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专题一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带解析)
2022人教版新高考历史(江苏版)一轮复习作业: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优化提升(附解析)
2023届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时规范练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Word版带解析)
2023届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版带解析)
2023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人民版
202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质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人民版202303181198
【创优导学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2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
【创优导学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1-09-20 19:41:33
页数:14
价格:¥3
大小:677.7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