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上册
>
第三单元
>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
第三单元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上册)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35
2
/35
剩余3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梦游天姥吟留别基础积累练进阶训练第一层一、基础清单化预练1.读准字音。①渌水( )②澹澹( )③魂悸( )④石扉( )⑤訇然( )⑥天姥( )⑦剡溪( )⑧木屐( )2.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烟涛微茫信难求古义: 今义:指书信、信息等。(2)云霞明灭或可睹古义: 今义:使熄灭;灭亡;消亡。(3)势拔五岳掩赤城古义: 今义:拉出,抽出;挑选;夺取。3.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1)对此欲倒东南倾( )(2)云青青兮欲雨( )(3)栗深林兮惊层巅( )(4)虎鼓瑟兮鸾回车( )(5)古来万事东流水( )(6)訇然中开( )二、语基习题化细练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觉时之枕席 惟:独、只。35\n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安:怎么。C.恍惊起而长嗟 而:表顺承。D.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有的人。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相信B.弦弦掩抑声声思 思:思念C.虎鼓瑟兮鸾回车 回:回旋,运转D.使快弹数曲 快:快速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7.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列缺霹雳,丘峦崩摧B.水澹澹兮生烟C.青冥浩荡不见底D.霓为衣兮风为马8.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B.谢公宿处今尚在C.青冥浩荡不见底D.失向来之烟霞9.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对此欲倒东南倾B.栗深林兮惊层巅C.訇然中开D.古来万事东流水35\n10.下列诗句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B.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D.指如削葱根11.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中“安”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安得广厦千万间B.安能辨我是雄雌C.安身立命D.安土重迁1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其中的“出”字用语绝妙,含义丰富。青山原是静止的,怎能“出”呢!用“出”字写出青山的动态美,更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联想, ,从而衬托出行船之人在特定环境之中豪放畅快的情感,为此诗增添无限的情趣与韵味。A.在行船中使人产生仿佛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B.仿佛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使人在行船中产生C.使人产生仿佛在行船中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D.使人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仿佛在行船中产生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和“ ”令人叹为观止。(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 。”三、课文高考化精练14.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有关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35\n.“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而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屈的气概,但诗人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15.《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游仙诗的代表作,其艺术手法不一而足,请择其一二赏析。答: 素养提升练进阶训练第二层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没有孟浩然那份清澈恬淡,没有王维那份和谐优雅,也缺乏杜甫那种 ① ,他常常漫无节制地恣意幻想,盲目希求,鲁莽灭裂,粗野狂暴,甚至连自己也无法控制自己,从不知道讲究平衡,更不求 ② 。然而正是这样的他才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但这并不是因为李白有什么布衣的 ③ 35\n,或仅仅充满了某种“青春奋发的情感”,或者表现了“怀才不遇和人生若梦”的主题,而是由于他同时汇聚了涌动在当时民族情感中的两股激流:向往建功立业和渴望精神自由。这两股时代的激流内化于他一身的时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就形成了他所特有的那种悖论式的人生追求,( )。我们在他的诗中难以 ④ 到雍容典雅的韵致,但随时能见到排山倒海的情感巨潮,更易于体验到他那山呼海啸般的汹涌力量。李白的气势和力度孕育于盛唐文化,盛唐的两股时代激流使他的个体生命得以充分激扬,并因此将我们民族处于封建鼎盛时期所爆发出来的伟大民族活力推向顶峰。这就是李白的意义与力量之所在。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① ② ③ ④ 2.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两股激流:”这一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的冲刺。”B.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C.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D.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情感的左冲右突、相互抵撞为这种追求所造成,强大的情感张力因此形成B.他情感的左冲右突、相互抵撞为这种追求所造成,并因此形成强大的情感张力C.这种追求造成了他情感的左冲右突、相互抵撞,强大的情感张力因此形成D.这种追求造成了他情感的左冲右突、相互抵撞,并因此形成强大的情感张力(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李白,你那洒脱的心灵让人欣羡;你那仗剑天涯的豪情让人留念;你那大自然的放旷心胸让人追求!……心灵平静的李白,行动浮躁的李白,举杯浇愁愁更愁,徒以金樽之酒赶走失意之愁,可乎哉?你成也金樽, ① ,金樽定格了你的心声!李白,你那莲之高洁的品行留给我们思考;你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留给我们坚守;你那金樽对月的豪情留给我们深思!一代文豪,蓬莱文章建安骨!千古豪情,青莲居士谪仙人!35\n穿越千年古道,诗语的李白,生命的价值在泛渣的空气里得到重生,生命的意义在疲惫的床上得以休憩,生命的力量在失意的凉风下显得那么活力四射。李白似风,春风归来遍地绿,生命之禾不得不绿。李白似风, ② ,失意梧桐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四季里,永远不老的是这风,是你,李白。沉浸在你的诗里,走进你的心灵世界!4.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请从句式、修辞等角度进行简要分析。答: 5.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 二、课外拓展深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观胡人吹笛①李白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十月昊山晓,梅花②落敬亭。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注】 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诗人从梁宋来到安徽宣城。②梅花:笛子曲,又称《梅花落》。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笛声写起,既点明题意,又为下文写个人及其对国家的忧思和感慨做了铺垫。B.颈联偏于抒情:听闻胡人演奏出塞古曲而忧愁,想到自己无奈离京成逐臣而泪满缨。C.长安乃帝京,回望长安即怀念天子,使用借代手法,与王勃“怀帝阍而不见”含义相同。D.“恋主情”前冠以“空怀”二字,以议论之笔,写尽诗人心中的眷恋、失落及遗憾。7.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相比,本诗在语言与情感方面有什么不同?答: 35\n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 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9.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35\n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①。【注】 ①谢玄晖:即谢朓,南齐著名诗人,才华很高,后被诬陷,下狱致死。“澄江净如练”是他的诗句。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写登楼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气氛,“凉风发”与颔联形成照应。B.诗人独上西城,举目四望,整个吴越的原野全都被月光笼罩,境界阔大。C.颔联上句写仰观之景,城墙上白云摇曳;下句俯视秋月下露珠晶莹欲滴。D.尾联诗人想起诗风“精工明丽、清新自然”的谢朓,暗含以谢朓自比之意。11.请简要分析本诗颈联的作用。答: 登高基础积累练进阶训练第一层一、基础清单化预练1.读准字音。①渚清( )②潦倒( )2.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百年多病独登台古义: 今义:一百年的时间。(2)艰难苦恨繁霜鬓古义: 今义:苦和恨。(3)万里悲秋常作客古义: 今义:指路程遥远。(4)艰难苦恨繁霜鬓35\n古义: 今义:艰苦困难。3.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无边落木萧萧下( )二、语基习题化细练4.对本诗诗句的诵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急/天高/猿/啸哀B.无边/落木/萧萧/下C.百年/多病/独登/台D.潦倒/新停/浊酒/杯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急天高猿啸哀 高:高远B.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C.无边落木萧萧下 萧萧:草木摇落的声音D.潦倒新停浊酒杯 潦倒:政治上不得志6.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B.C.D.7.下面的诗句都有“清猿”意象,它们所含的意蕴与《登高》首联中“猿啸”相近的一项是( )A.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B.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王昌龄《送张四》)C.清猿幽鸟遥相叫,数笔湖山又夕阳。[林逋《湖山小隐二首(其一)》]D.野鹤避人巢古木,清猿乘月啸寒岩。[张耒《和柳郎中舒州潜庵二首(其一)》]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以前的诗一般称为古体诗,如《诗经》《离骚》、两汉南北朝乐府。近体诗指的是格律诗,唐以后也有诗人用古体写诗,如“歌”“行”“吟”“引”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古体诗。35\nB.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有五言、七言律诗,绝句有五言、七言绝句。近体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讲究对仗、平仄,要求双句必须押韵。如陶潜的《饮酒》即为近体、五言律诗。C.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颔联与颈联)讲究对仗。如杜甫的《登高》一诗,句句皆律,被称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D.古体诗分为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曹操的《短歌行》是四言,陶潜的《归园田居(其一)》是五言,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为杂言。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2)《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3)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三、课文高考化精练10.下面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联勾画出一幅秋肃天下的动人图景。首联“猿啸哀”和“鸟飞回”,画面惨淡,气氛悲凉,以映照诗人心上的凄凉。B.颔联“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气象万千。可以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韶光易逝,长年漂泊,人生无常。C.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明朗化。其中“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空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D.诗人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又从白发我志不得伸归结时世艰难,抒发了诗人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11.《登高》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答: 35\n 四、文本联读化巧练12.杜甫的《登高》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两首诗歌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有同有异,试着做比较分析。答: 素养提升练进阶训练第二层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英文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最近引发 ① 。在这部片子里,英国历史学家追随杜甫当年的脚步,重走杜甫走过的路,请英国戏剧家用“莎士比亚腔”朗诵杜甫的诗作,与中外学者对话,和中国老百姓交流,在 ② 的中国寻找“杜甫”的影子。这位西方探访者将杜甫与西方最伟大的文学家并列,并发出感慨:“在当代,往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离我们远去,寻旅者却 ③ 可以在中国找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是啊,在中国提到杜甫,人们总是 ④ 。“ , ”,三岁小孩就能吟诵;他的律诗浑然天成,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典范;他的笔下有“ , ”的沉郁顿挫,“ , ”的人间疾苦,“ , ”的忧国忧民……尽管一生九死一生,甚至颠沛流离,但没有拘一己之欢,他的身上有一股广大的关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的诗就像一棵扎根大地、枝繁叶茂的大树,一代代中国人从中汲取营养,从文学到人生再到家国。35\n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① ② ③ ④ 2.将下列杜甫的诗句填入文中的引号内,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②③④①D.③②④①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我们在欣赏古代诗歌的诗情美时,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 ① 。比如,我们读杜甫的《蜀相》时,除了对作品中所写诸葛亮的功绩有所了解外,还要对杜甫一生遭际、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写作这首诗时的心境作全面、深入的探究,才能充分理解杜甫作此诗的用意。但是, ② ,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 ③ 。所以,弄清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答: 5.请结合杜甫《登高》一诗的意境,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诗进行扩写。要求:使用描写的方式,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答: 35\n二、课外拓展深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泊岳阳楼下杜甫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6.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茎;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B.在本诗中,杜甫十分重视炼字,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C.“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典故,均出自《庄子·逍遥游》。其中,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寓自己对前途的忧虑。D.全诗以豪景抒悲情,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7.本诗与《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赠李白①杜甫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②愧葛洪③。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注】 ①天宝四载(745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后的第二年,与杜甫同游齐赵。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在鲁郡(今山东兖州)相别,杜甫写了这首赠诗。②丹砂: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李白好神仙之学,曾入道炼丹。③葛洪:东晋著名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用借代手法,以随风飘荡的蓬草来表现李杜二人相偕漫游、无所归宿的处境。35\nB.首句表达了惺惺相惜之意,杜甫在为李白鸣不平的同时,也透露出自伤的情绪。C.“愧”字照应了“未就”,说李白愧对葛洪,暗示了李白在炼丹学道方面的失败。D.此诗言简意赅,韵味无穷,饱含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赞赏和规劝等复杂情感。9.这首诗中塑造的李白形象与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塑造的自我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两诗作简要分析。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堂 成①杜甫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②。【注】 ①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底来到成都,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此诗便是那时所作。②扬雄宅、《解嘲》:扬雄,西汉文学家、学者,蜀郡成都人。扬雄宅又名草玄堂。扬雄埋头撰写《太玄》,有人嘲笑扬雄只知写《太玄》,但没有任何禄位。扬雄写《解嘲》剖白心迹。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草堂的环境背景:背向城郭,邻近江水,坐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B.乌飞燕语,景语皆情语,诗人以他自己的心情,来体会禽鸟的动态,似乎禽鸟也与诗人同感。C.作者将自己草堂与扬雄宅比较,认为自己避乱于此,心态与扬雄不同,无意写《解嘲》。D.全诗从草堂营成说起,最后仍然回到草堂结束。“堂”“宅”呼应,关合之妙,不见痕迹。11.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 35\n35\n*琵琶行并序基础积累练进阶训练第一层一、基础清单化预练1.读准字音。①浔阳( )②迁谪( )③慢捻( )④霓裳( )⑤幽咽( )⑥转徙( )⑦钿头( )⑧贾人( )⑨银篦( )⑩裂帛( )2.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 今义:较长的句子。(2)秋月春风等闲度古义: 今义:寻常,平常。(3)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4)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 今义:指色彩。(5)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 今义:鼓出来,出众地显露出来。(6)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7)整顿衣裳起敛容35\n古义: 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8)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 今义:朝前。(9)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 今义:兄弟排行第一的为老大。(10)去来江口守空船古义: 今义:去和来。(11)又闻此语重唧唧古义: 今义:一般指虫鸣。(12)似诉平生不得志古义: 今义:志愿实现,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3.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用法和意义。(1)遂命酒( )(2)歌以赠之( )(3)江州司马青衫湿( )(4)商人重利轻别离( )(5)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4.判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1)这项举措终于在时代和人民的千呼万唤中出台了,它的落地改写了历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老刘还是不放心,赶紧把儿子叫出病房,两个人在病房外面窃窃私语。( )(3)奋斗的路上不只有秋月春风,还有日复一日的“汗滴禾下”。( )(4)母亲依旧在乡下种她的田,暮去朝来,转眼就变成一个头发雪白、弯腰驼背的老人。( )35\n(5)漫山遍野开满了红艳艳的杜鹃花,正所谓杜鹃啼血、“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又一个美好的春天来到了。( )(6)同是生逢乱世,一样饱经忧患,几十年后,杜甫与李龟年在江南重逢,虽是落花时节,两人却都有司马青衫之悲。( )二、语基习题化细练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弦弦掩抑声声思掩抑:声音低沉。B.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排行第一。C.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离去回来。D.满座重闻皆掩泣掩泣:掩饰哭泣。6.下列加点字的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B.C.D.7.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A.问其人,本长安倡女B.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C.使快弹数曲D.沉吟放拨插弦中8.下列加点的词语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C.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D.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9.下列各项中的省略成分补充错误的一项是( )A.送客(于)湓浦口B.使(之)快弹数曲C.沉吟放拨(于)插弦中D.感(于)斯人(之)言35\n10.下列各组句子中,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的一组是(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并序》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 。(2)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感慨与琵琶女同病相怜,唱出了“ , ”的心声。(3)《琵琶行并序》中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的句子是: , 。三、课文高考化精练1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浔阳”两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景色,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别时茫茫江浸月”一句烘托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练而又细腻地写出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但又不得已。C.第三段运用了映衬的手法:用年轻美貌衬年老色衰,用门庭若市衬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欢笑衬后来的辛酸,用夜梦往事衬孤寂伤感的情怀。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不仅写出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同时将自己的不幸和失意的心情以及自己的不平和愤懑倾泻出来。13.下列各项中,对诗中描写有关音乐的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同时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读者在想象中亲聆琵琶女的美妙音乐和旋律的发展变化。B.从“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大珠小珠落玉盘”可理解为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35\n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乐音的急切和圆润清脆。C.第二乐段从“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间关”句表现了乐音的婉转、流畅、动听,接着描写乐音由低沉至缓慢半终止的状态,“此时无声胜有声”提供给读者充分的思维空间,激发人的想象力,从而深化了人们对诗人所描绘的琵琶乐音的玩味和品评。D.第三乐段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音乐高潮到来的信号;“铁骑突出刀枪鸣”,乐音激越雄壮,强化了热烈而紧张的场面,是音乐的高潮所在;乐曲的终止也写得非常精彩,“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琵琶乐曲终止时的特点,撕心裂肺、戛然而止,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样,均从侧面烘托,使听众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韵味中。14.《琵琶行》中几次写月,前后有什么不同?答: 四、文本联读化巧练15.《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三首诗中都有写景,请分别概括出诗歌所营造的意境。答: 16.学习了《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这三首诗,我们知道这三首诗都是表达人生失意之作,请查找相关资料,简要分析一下作者各自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失意之情的。答: 35\n素养提升练进阶训练第二层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活脱脱一副面孔,热辣辣一丝震颤。天府之国,川剧变脸,疾如风快如电,脑袋一转,眼睛一眨,精妙绝伦。传说最初,人们为了吓跑野兽,用颜料涂抹面部,扮作狰狞之态来防身。后来这种以颜料涂抹面部的仪式走向舞台,成为了一种表演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艺人们研究出了以丝绸为绘画材料的“脸谱”,这便是变脸的雏形,也是变脸走向辉煌的开始。( )。然而很多人看的是热闹,却不知其中的意义所在。不仅仅是川剧变脸为了达到观众的观赏需求,更多的是借助脸谱的变化来表达角色的情绪,喜怒哀乐皆在其中。如今游客去了成都,不能不吃的是油辣辣的火锅,不能不看的是活脱脱的变脸,这是当地的风土民俗,也是中华的千年瑰宝。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川剧的精华就是“变”,变得丰富多彩,吸人眼球,那么京剧的精华是脸谱B.如果京剧的精华是脸谱,那么川剧的精华就是“变”,变得丰富多彩,吸人眼球C.如果京剧的精华是脸谱,那么“变”就是川剧的精华,变得丰富多彩,吸人眼球D.如果京剧的精华是脸谱,吸人眼球,那么川剧的精华就是“变”,变得丰富多彩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C.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D.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35\n4.对下面诗句进行扩展,使其更加丰富、形象,扩展后的文字不超过120字。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答: 5.把下面的长句组合成几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人们从白居易的经历中知道幸福的生活一定合乎道德这种明显带有唯心主义色彩的幸福观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幸福的基本诠释并深入人心。答: 二、课外拓展深练(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6.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景致紧扣“夕”字。首联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颔联“灯火”“星河”,颈联“风吹古木”“月照平沙”都是“夕”中之景。B.诗歌的颔联,下写江城万家灯火四面闪烁,上写天际星斗在银河两边闪烁,同首联所写海天茫茫、山高水阔,相互辉映。C.诗中用寻常景物组合出一幅清新优美的画面,就像一幅疏朗悠远的山水画,最后以人的心情作结,使整幅画更增加了人情之美。D.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前三联写诗人黄昏时站在江楼上所望见的景象,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7.“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一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35\n答: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夜 筝白居易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紫袖”“红弦”分别代指弹筝人与筝,暗示弹筝女子形象美好,“明月”交代了听筝的环境。B.次句描写弹筝女子的动作神态,连用了两个“自”字,表现了她只顾低头弹筝、自娱自乐的情态。C.“弦凝指咽声停处”化用“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两句,引导读者品味奇妙的无声之美。D.“别有深情一万重”一句写筝声传达出了弹筝女的丰富情感,效果感人,含蓄慰藉,给人以遐想。9.本诗和《琵琶行并序》描写音乐的角度有何异同?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春 生白居易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叫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35\n10.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开始便问道:春天从哪里出生的?一出生就悄无声息地“周游”。第二句交代谜底,春天走遍了天涯海角才肯作罢。B.颔联写春将到某处,先派“和风”传送消息,告诉人家“春”将来临;再遣“啼鸟”介绍情况,说明“春”将带来无限美景。C.颈联描写春天到来后的绚丽景色:绿了青草,美了繁花;河畔绿草如茵,树头繁花点缀。D.尾联诗意一转,春天如果到我的故乡该寻觅我吧,那就请春天为我向家人传去沦落江州的信息。11.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怎样表现的?答: 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梦游天姥吟留别基础积累练1.答案:①lù ②dàn ③jì ④fēi ⑤hōnɡ ⑥mǔ ⑦shàn ⑧jī2.答案:(1)确实,实在。 (2)暗。 (3)超出。3.答案:(1)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2)名词作动词,下雨 (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战栗,使……震惊 (4)名词作动词,弹奏 (5)名词作状语,向东 (6)名词作状语,在中间4.答案:D解析:或:有时。5.答案:C解析:A项,信:确实。B项,思:深长的情思。D项,快:畅快。6.答案:A35\n解析:A项,均为副词,“有时”。B项,介词,依据/动词,沿袭、接续。C项,副词,暂且,姑且/副词,将近。D项,连词,表并列/介词,按照、根据。7.答案:A解析:A项,“列”同“裂”,分裂。8.答案:D解析:向来:古义“原来”;今义“一向,从来”。A项,微茫:景象模糊不清。B项,尚在:还在。C项,浩荡:形容广阔或浩大。9.答案:B解析:B项,使动用法,使……震惊。A、C、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为“在东南面”“从中间”“向东”之意。10.答案:B解析:A、C、D三句为比喻。B项并未使用比喻的修辞。11.答案:B解析:B项与例句中的“安”皆为语气副词,“怎么”。A.怎样,如何,疑问代词。C.使……安。D.安心。12.答案:C解析:从句式上看,这一小句和前一小句陈述的对象都是“动态美”,前一小句是“给人……”,后一小句以“使人……”承接,前后连贯紧密;从这一小句的内部结构来看,主干为“使人产生……感觉”,用“仿佛在行船中突然看到青山”来修饰“感觉”更为恰当。13.答案:(1)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2)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3)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14.答案:D解析:“颓废”“消沉”有误,诗歌里面有“逃避现实”“消极”等成分,但没有“颓废”“消沉”等内容。15.答案:①想象丰富:通过梦境的描绘,借助仙界的出现,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诗中所写的,是梦游而不是真游,却又以现实为基础。天姥山神仙的出现,是诗人对美好世界的反映。②表现手法多样。运用比喻、对比、衬托、夸张等手法描绘仙境,活灵活现,引人入胜,耐人寻思。“仙之人兮列如麻”运用比喻,极写人物之多。传说中的瀛洲与现实生活中的天姥对比,以神奇的梦境与丑恶的现实对比,以光明与黑暗对比。用五岳、赤城、天台,35\n来衬托天姥的高大。写天姥“连天向天横”及“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属于夸张。③构思新奇。歌颂洞天之美丽,以鞭挞唐王朝的丑恶,抒发对天姥的追求,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恨;为惜别而赋诗,却写游访名山,以表明自己目前和今后的战斗意志,别开生面。诗人为表达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不拘一格,句式多变,节拍有缓有急,显出了一派独特的风格。素养提升练1.答案:博大深沉 温柔敦厚 自豪感 领略解析:①博大深沉:形容感情深厚。②温柔敦厚: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泛指诗人温和宽厚。③自豪感:在统一价值论中,当自己的价值特性优于他人的价值特性时产生的感觉。④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2.答案:B解析:B项和原文冒号均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的后面,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A项,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面,表示提示下文。C项,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D项,表示总结上文。3.答案:D解析:为了和前句结尾“悖论式的人生追求”相衔接,括号中应以“这种追求”开头,排除A、B两项;括号后面具体阐述了李白诗歌中的情感张力,括号应以“强大的情感张力”结尾以和后文衔接,排除C项。4.答案:①运用短句,直接评价了李白的精神境界,干净利落;②整句具有节奏美,如“沉浸在你的诗里,走进你的心灵世界”;③运用拟人、呼告手法,生动形象亲切自然,感情充沛,增强了感染力。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的能力。题干中明确提出从句式、修辞等角度进行简要分析。从句式运用方面看,用的是短句和整句;运用短句,简洁有力,表意明确;整句富有节奏,意蕴丰厚。从修辞方面看,“不老的是这风”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你”运用了呼告的手法,抒发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了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5.答案:①败也金樽 ②秋风君临千叶黄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前后的语境,注意内容和句式上的前后连贯。①处,结合前面“成也金樽”,此处填入的内容可以得知;②处所填语35\n句要与前面的“春风归来遍地绿”从句式上形成照应,与后面的“失意梧桐不得不黄”在内容上照应。6.答案:D解析:“议论之笔”错,此处为感慨与抒情。7.答案:(1)语言:①《梦游天姥吟留别》语言色彩丰富,绚丽飘逸,雄奇豪放;②本诗直接陈述,不追求词藻的华丽,语言平淡自然,质朴无华。(2)情感:①《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情感昂扬乐观;②本诗抒发了诗人的怀才失意之恨,情感悲切激越。8.答案:A解析:A项,“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有误。前四句,诗人登高望远,看到的是秋霜覆盖,万物凋零,北风吹,原野荒寒,奠定了全诗悲凉低沉的感情基调。9.答案: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解析:前四句写景,萧条低沉,为下文抒情张本。中间四句“东流水”“无定端”表达时光易逝、世事多变的感叹。九、十句雀占鹓位,表达对小人得势、壮志难酬的慨叹。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C项,选项有误,应是上句写俯视,下句写仰观。上句俯视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下句仰观遥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映照下,像珍珠般晶莹,仿佛是从月亮中滴出。11.答案:①在内容上,写诗人伫立月下沉思而不愿归去,慨叹知音难觅;②在情感上,诗人感喟世道浑浊,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③在结构上,为下文诗人表达对谢朓的怀念做铺垫。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作用的把握能力。颈联的意思是“在月亮下面沉吟久久不归,自古能成为知音者少又稀”。从内容上看诗人伫立月下,沉思默想,久久不归。原来他是在慨叹人世浑浊,知音难遇。从诗人抒发的情感分析,一个“稀”字,吐露了诗人一生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苦闷心情。“古来”“眼中”,又是诗人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从诗歌结构上分析,既然知音者“稀”,诗人很自然地怀念起他所敬慕的历史人物。这里“眼中”二字对最后一联,在结构上又起了“金针暗度”的作用,暗示底下将要写的内容。35\n登高基础积累练1.答案:①zhǔ ②liáo2.答案:(1)晚年。 (2)极其遗憾。 (3)指远离故乡。 (4)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3.答案:名词作动词,落下,飘坠4.答案:C解析:应为“百年/多病/独/登台”,“独”应单读,“登台”是一个词,需要连读。5.答案:D解析:潦倒:衰颓,失意。6.答案:D解析:A项,第一个“回”应为动词,盘旋;B项,第一个“苦”应为副词,极;C项,第一个“尚”应为副词,还。7.答案:B解析:B项蕴含着送别后的悲愁。8.答案:B解析:陶潜的《饮酒》为古体诗。9.答案:(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10.答案:B解析:B项,没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11.答案:首联用高度凝练的十四个字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风急天高,猿啼悲哀,渚清沙白,飞鸟回翔,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景图,意境雄浑高远。一个“哀”字具有千斤之力,让景有了浓重的感伤色彩,营造出凄凉的意境。12.答案:同:两首诗同为人生失意之作,表达失意之情。从这一角度来看,前者通过写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后者则通过描绘梦游天姥的幻境,抒发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异:虽然同样失意,但由于杜甫和李白的人生追求和际遇不同,这两首诗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又有所不同。前者在诗中将个人身居异乡的羁旅情思与深沉的爱国情感相互融合,35\n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思家忧国的家国情怀。后者则在诗中表达了愤世嫉俗、蔑视封建权贵的反抗精神,并抒发了向往仙境、渴望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心情。素养提升练1.答案:热议 日新月异 仍然 心领神会解析:①热议:许多人关注而争论,填“热议”。②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这里指的是发展迅速,没有增添、加多的意思,填“日新月异”。③仍然:表示情况不变或恢复原状。这里强调的是仍旧,照样,填“仍然”。④心领神会:不用对方明说,心里领悟其中的意义。这里强调的是不用对方明说,心里已经领会,填“心领神会”。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衔接能力。③句适合儿童,②句出自律诗之冠《登高》,突出其抑扬顿挫,④句强调贫富悬殊,百姓的疾苦,①句体现忧国忧民。3.答案:尽管一生颠沛流离,甚至九死一生,但他没有拘于一己之欢,他的身上有一股广大的关怀。解析:本句存在语序不当和成分残缺两种错误:语序不当,“甚至”表递进,所以“九死一生”放在后面;成分残缺,“但”后缺主语,加上主语“他”,“拘”与“一己之欢”是被动关系,被“一己之欢”拘束,所以应增加表被动的“于”字。4.答案:(示例)①把握诗人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 ②诗人的思想情感不是不变的 ③表现出的思想情感也不同5.答案:(示例)诗人漂泊于西南天地,乘船顺江而下,来到夔州。此地濒临长江,江流在此进入瞿塘峡,峡口多风,深秋时更是天高风急。诗人登高远望,只见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而下,如同起舞的蝴蝶,翩翩而去;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是向天地诉说着自己的勇往直前。雄浑、寥廓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诗人更加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久。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心情何等落寞!何等悲壮!解析: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扩展语句的题目有词语型扩展、句子型扩展、话题型扩展。扩展时注意首先根据所给内容明确表达方式,是叙述、说明、议论还是描写、抒情,叙述注意要点交代清楚,说明注意特征、功效、用途等明确,议论注意观点明确,抒情注意情感真挚,描写注意意境的创设。一般扩展语句都有修辞的要求,注意把握。此题是诗句的35\n扩展,应该是对诗句的扩写,并且要结合《登高》一诗的“意境”;表达方式为“描写”;描写时要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字数必须在200左右。6.答案:C解析:“暗寓自己对前途的忧虑”错。诗中作者以“鲲鹏”自喻,暗示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7.答案:同:两首诗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之感。异:本诗中,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卜,但是诗人的报国豪情饱满高涨,仍然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而《登高》则更侧重于年老漂泊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艰难苦恨”“潦倒新停”等词句富有浓重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和比较鉴赏的能力。题目已明确答题角度:情感的异同。分析两首诗的情感,找出异同即可。此诗是诗人晚年因兵荒而流离时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所作,整首诗歌以豪景与壮志衬托出豪迈基调,意境悲怆而宏伟有力,表现诗人的满腔报国之心,临危弥坚,不弃不馁。《登高》则更侧重于年老漂泊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基调凄凉。基于此,即可分析其异同。8.答案:A解析:A项,考查手法,C项,考查炼字,B、D两项考查句子含意和情感。其中A项,“借代手法”错,应是比喻手法。9.答案:①漫游漂泊者。杜诗中以“尚飘蓬”一语概括李白漫游漂泊的形象,与《梦》诗中向往天姥山的梦中游兴、梦醒后的别离漂泊形象是一致的。②寻道求仙者。于“未就丹砂愧葛洪”,可见其热心求道、喜欢炼丹的形象,与《梦》诗中梦游仙境、访问名山的形象相同。③愤世嫉俗者。杜诗中描写了李白因怀才不遇而在“痛饮狂歌”“飞扬跋扈”佯狂状态中消磨志气、空度日的愤世嫉俗者形象,与《梦》诗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愤世嫉俗的自我形象十分相似。解析:根据诗中的“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飞扬跋扈”和《梦》诗中“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失向来之烟霞”“日月照耀金银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概括“漫游漂泊”“寻道求仙”“愤世嫉俗”的形象的特征。10.答案:C解析:C项,“作者将自己草堂与扬雄宅比较”错误,从诗中来看,“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旁人错比”可见不是作者自己比较,而是“旁人”。11.答案:①新居初定,景物怡人,心情宁静喜悦。②“暂止飞乌”的“暂”写出草堂35\n是歇息之地,而不是终老之乡,流露作者彷徨忧伤之感。*琵琶行并序基础积累练1.答案:①xún ②zhé ③niǎn ④ní ⑤yè ⑥xǐ ⑦diàn ⑧gǔ ⑨bì ⑩bó2.答案:(1)指七言诗。 (2)随随便便。 (3)第二年。 (4)容颜。 (5)突然爆发出。 (6)于是作。 (7)整理。 (8)副词,刚才。 (9)年龄大。 (10)走了以后。 (11)叹息声。 (12)称心如意。3.答案:(1)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 (2)名词活用为动词,作歌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被打湿 (4)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5)名词作状语,在夜里4.答案:(1)√ (2)√ (3)√ (4)√ (5)× (6)√解析:(1)千呼万唤:一再呼唤,多次催促。(2)窃窃私语:暗地里小声说话。(3)秋月春风:秋天的月亮最明朗,春天的风最和畅。泛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4)暮去朝来:黄昏过去,清晨到来。形容时光流逝。(5)杜鹃啼血: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不合语境。(6)司马青衫: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有一次在船中听琵琶演奏,因同病相怜,泪湿衣衫。比喻极度悲伤。5.答案:A解析:B项,老大:年纪大了。C项,去来:走了以后。D项,掩泣:掩面哭泣。6.答案:D解析:D.“曲终”,古今都指乐曲结束。“丝竹”,古今都是借代音乐。A.“因为”是“因”和“为”两个词的连用。因,连词,因此;为,动词,创作。今常用作表原因的关联词。“颜色”指容貌。今指红、黄、蓝等各种色彩。B.突出,突然冲出。今指超出一般而显露出来。整顿,整理。今指治理。C.老大,年龄大。今指“长子”“长兄”。去来,走了以后;“来”,语气助词。今指去了又来。7.答案:B解析:A、C、D三项都是省略句,B项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8.答案:D解析:D项是比喻,用“冰下难”来比喻琵琶的声音。A、B、C三项均是借代。9.答案:C35\n解析:应为“沉吟放拨插(于)弦中”。10.答案:B解析:②正面写琵琶技艺。④写琵琶女的身世。11.答案:(1)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3)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12.答案:C解析:是对比,不是映衬。13.答案:D解析:D项,并非一样,前者未从侧面烘托。14.答案:关于月色的描写共有三处。第一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主客分别,相对无言,黯然神伤,只有江月照着离人泪。第二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急奏之后,乐声戛然而止,听众还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声中不能自拔。第三处:“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秋江寒夜,冷月无声,琵琶女孤寂伤感,冷落愁苦之情溢于笔端。江无变化,月亦无变化,这三处描写,因情不同,景就不同。景随情变,这是文学描写的一般特点。15.答案:李诗写景描绘了四幅画面。第一幅是清幽宁静的“月夜渡湖图”,画面意境的清幽宁静,则表明了李白此时内心的惬意与自足。第二幅是“山中日出图”,壮丽雄奇的“海日”“天鸡”景象,预示以后的前途一片光明,豪壮的图画中洋溢着他凭诗才受宠后短暂的得意之情。第三幅是阴森恐怖的“山中夜景图”,森然恐怖、风雨欲来的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宫廷生活的明争暗斗、冷酷无情。第四幅是富丽神奇的“傍晚仙聚图”,这是一个瑰丽多姿、险怪神奇而又变幻莫测、灿烂辉煌的自由极乐的神仙世界。仙境的美妙反衬现实的丑恶,向往神仙就是厌恶黑暗现实。杜诗的首联和颔联是写景。首联两句出现六个意象,勾勒出一幅严秋肃临天下的生动图画,萧索惨淡的画面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哀猿的啼声暗示着诗人的悲苦。颔联勾画出一幅更广阔的长江秋景。从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到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我们可以感到诗人浩茫而纷乱的思绪。白诗有多处景物描写。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头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折地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35\n束时寂静的环境,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另外如“绕船月明江水寒”,写琵琶女在秋江冷月之中独守空船;“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16.答案:(示例)李白通过梦游天姥的幻境,抒发了自己对现实强烈的不满,以及对无拘无束、任意驰骋的生活的向往;杜甫通过写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自己流寓他乡、老病孤愁、穷困潦倒的悲伤之情;白居易则通过琵琶女的悲凉身世,联想到自己被贬的悲凉境遇,从而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与失意。素养提升练1.答案:B解析:整个文段的核心是“川剧变脸”,括号后紧接着介绍川剧变脸的意义,可知括号内语句的落脚重心应该是“川剧变脸”。A项,重心在“京剧脸谱”;C项,“京剧的精华是脸谱”和“‘变’就是川剧的精华”不符合句式一致的原则;D项,根据前后文可知“吸人眼球”是“丰富多彩”的结果,因此“吸人眼球”应该紧接着“丰富多彩”。因此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项。2.答案:C解析:原文中“疾如风快如电”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项,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B项,“主人下马客在船”是互文的修辞手法;“管弦”是借代的修辞手法,代指音乐。C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晴云”比作“絮帽”,把“初日”比作“铜钲”。D项,“梅妒”“菊羞”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3.答案:①将“川剧变脸”的位置换到“不仅仅”之前;②将“达到”换成“满足”。解析:第一处考查关联词和主语的语序问题,前后两个分句主语相同,主语应放在第一个关联词的前面;第二处,“达到”和“需求”搭配不当,应该为“满足……的观赏需求”。4.答案:(示例)天边挂着一轮孤月,似罩上了淡淡的几分云霭,又像蒙上了挥之不去的层层雾障,总是那么不透明。江风袭来,枯败的枫叶纷纷滑落,漂浮在江面上顺流而下,几朵破败的荻花也随风瑟瑟地抖动着,风过后,枝干光秃秃的,留下几分孤寂。在一片寂寞的氛围中,我送客人来到了浔阳江口。5.答案:幸福的生活一定合乎道德,这是人们从白居易的经历中知道的。这是一种明显带有唯心主义色彩的幸福观,它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幸福的基本诠释并深入人心。35\n6.答案:B解析:“上写天际星斗在银河两边闪烁”错误,应是俯瞰之景,“天际银河倒映在江心”。7.答案:①动静结合,“风吹古木”为动景,“月照平沙”为静景。②视听结合,“风吹古木”从听觉写景,“月照平沙”从视觉写景。③比喻新奇,“晴天雨”将风吹古木树叶的萧瑟声比作雨声,“夏夜霜”将皓月临照平沙的银白色比作霜色。解析:可从几个“结合”考虑,如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听结合、正侧结合等,还要从修辞角度考虑。答题步骤:手法——回到原诗诗句——解说这一手法——手法运用的效果。8.答案:B解析:B项,“自娱自乐”曲解文意,联系全诗看,无论“暗低容”还是“深情一万重”都说明女子的筝音并不欢快。9.答案:相同点:(1)两首诗都选取了一个无声的时刻,表现乐声的美妙。本诗中的“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和《琵琶行并序》中的“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均通过无声的时刻引导读者去领悟乐声的美妙。(2)都通过听众的感受或侧面烘托表现音乐的美妙。《琵琶行并序》中,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通过周围的环境和听众的表现侧面烘托音乐的效果。本诗中“别有深情一万重”也是通过听众的感受,烘托了音乐中蕴涵的丰富感情。不同点:《琵琶行并序》还正面(直接)对乐声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运用连贯优美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声的美妙。比如嘈嘈急雨、切切私语、珠落玉盘、莺语花底、冰泉冷涩、银瓶乍破、铁骑突出、声如裂帛等,无不是新颖贴切的比喻。而本诗中没有直接描写音乐的句子。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琵琶行并序》是课本所学,其中的音乐声,有直接写的,有间接写的;有直接用比喻以声写声、以形写声的,有用听众感受和环境侧面烘托的。对照看,《夜筝》中的“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写无声的顷刻让人感受到了弹筝女的深情,和《琵琶行并序》中的“冰泉冷涩弦凝绝”“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样,都是“以无声写声”,通过听众的感受,写出了音乐的美妙,都蕴含着深厚的感情。不同的是,《夜筝》没有直接描写音乐的内容,都是侧面描写。根据以上分析,按异同点概括作答即可。10.答案:A解析:A项,“第二句交代谜底”错误,第二句并非“春生何处”的谜底。11.答案: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以拟人手法虚写(想象)春天到了自己家乡,应该会来35\n拜访“我”,“我”就可以托春天向家人传达沦落江州的消息;以春的美景反衬天涯沦落之恨,含蓄蕴藉。解析:尾联以拟人手法想象春来寻“我”,为“我”带去沦落江州的消息,抒发了“天涯沦落之恨”,是传统的“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诗人被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也尽在这亦真亦幻的想象与描写之中,可谓含蓄蕴藉,哀而不伤。35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作业: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作业(附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课时检测(附解析)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练习(附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作业(附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基础训练(附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2021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检测(附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第三单元第8课8.1梦游天姥吟留别8.2登高8.3琵琶行并序课后集训(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第8课8.1梦游天姥吟留别8.2登高8.3琵琶行并序课后习题(部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9-20 13:02:17
页数:35
价格:¥3
大小:55.5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