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上册
>
第七单元
>
第七单元检测卷(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检测卷(部编版必修上册)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5
2
/15
剩余1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七单元检测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 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评点苏诗》卷在句旁抹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像司空图所写:“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宋人诗文里常把“闹”字用来形容无“声”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方,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算得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解释。(摘编自钱锺书《通感》)材料二 阅读《荷塘月色》,我们感受到诗情画意。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心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骋怀地观察,而且先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作者所写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样的描写,离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人。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描写得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得细,15\n体味得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下蝉声”》)。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之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与感觉》)。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努力地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荷塘月色》之所以无限动人,还在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读荷塘月色》)材料三 1927年7月,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想回扬州,他的两个孩子在扬州他父亲那里。但他与父亲的关系由于种种原因闹得很僵,他怕回去之后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决。这样的心情表露在《荷塘月色》中,就是开头的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贴近朱先生的本意,至少也是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和艺术的奥秘。朱自清自己曾说:“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这些表明朱自清因15\n为考虑到对老婆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地作政治的抉择。(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的认识有点少见多怪,说明古人对“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B.“通财之谊”原指交情甚笃的朋友之间的钱财往来,文中指各个官能的领域不分界限。C.“通感”的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较少运用,《荷塘月色》中则运用得巧妙奇特新颖。D.“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这几天”应该有所指,孙绍振顺着此思路得出新结论。2.下列语句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感”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B.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读者凭常有经验质疑朱自清“月下蝉声”,表明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B.《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诗意,是因为朱自清以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荷塘月色中的“诗”。C.朱自清提倡文学语言要“顺口”“顺耳”“顺眼”,他的《荷塘月色》确实做到了。D.对《荷塘月色》情感中“自由”的理解,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也要从伦理的角度。4.材料二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请简要概括。(4分)答: 5.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都引用了朱自清本人的观点,这样的引用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答: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江南的冬景15\n郁达夫①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②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③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④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穿;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⑤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⑥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绝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喜欢以散步一词做他们的创作题目看来,大约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⑦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15\n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⑧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⑨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选自《郁达夫文集》,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⑤段中写芦花冬至不败、红叶三月不落、乌桕子着在枝头、草色仍带绿意,表现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形成了江南独特的冬景。B.第⑦段中“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是说自然迷人,使人旷达洒脱,不计荣辱得失。C.作者在描写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时,借助想象,用色状物写景,浓淡适宜,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D.本文与《故都的秋》在感情基调上都表现了浓重的悲凉,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歌颂江南的冬景和故都的秋天。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散文从不同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作者觉得江南冬景抵得过北方夏夜,是很可爱的,对北方的冬天生活也是很欣赏的。15\nB.作者将自然景物和民俗相结合进行描写,如冬郊散步的愉悦逍遥、曝背谈天的悠闲安宁。这种在对自然画面的描写中添加了人的活动的构思,使得文章的人文气息浓郁。C.文章对江南冬景做了大量描述,并始终将景物与自身感受融为一体来写,思路清晰,首尾呼应,结构圆合。D.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淳朴,和江南的冬景相得益彰,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8.作者写江南雪景时,没有直接描写,而是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作者是怎样组合这些诗文的?引用这些诗文有什么好处?(6分)答: 9.《故都的秋》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北平秋天的特点,本文描写江南的冬景,也采用了相同的手法,请点出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甲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①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②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15\n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七》,有删改)【注】 ①范滂:东汉人,曾任汝阳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33岁死于狱中。其母深明大义。②磔裂诡异:磔裂,割裂,文风不正;诡异,内容怪癖。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B.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C.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D.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按照古代称谓习惯,名用来自称,而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出于礼貌和尊敬,对平辈或尊辈称字。B.冠,即弱冠,古代男子15岁称弱冠。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C.“今见是书,得吾心矣”中“是”与《赤壁赋》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中“是”字含义相同。D.“轼闻琦语”中“闻”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中“闻”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小的时候,家人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他既聪明好学,又有做诤臣之志。B.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既喜欢贾谊等人的政治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学说。C.嘉祐二年,苏15\n轼参加礼部考试,《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惊喜不已,以至后来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当避开此人,好让自己出人头地。D.“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段,写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水波、月色、白露、天光之美。这是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译文: (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译文: 14.宰相韩琦阻止宋英宗让苏轼“知制诰”的理由是什么?试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3分)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送范山人归泰山李白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诗人运用铺叙描绘范山人抱白鹤回泰山,不仅赞叹人鹤的形象之美,还寓有诗人求仙学道之意。B.颔联写诗人看着范山人抱白鹤离去,与自己的距离由近在咫尺到渐行渐远,直至远远看到他行至崖间。C.颈联写范山人虽越行越远,但诗人登上高处的天门攀上近处的日观峰,对范山人的身影依然目有所及。15\nD.尾联写人鹤皆去,伫立送行的诗人面对眼前云朵遮白鹤、人影望不及的远景,不禁产生惆怅迷惘之情。16.整首诗以范山人的行踪为主线,涉及景致色彩鲜明,诗人以此刻画出范山人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天地宇宙间,生命渺小,微不足道,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即表达此意。(2)《赤壁赋》中,以“ , ”两句,写出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的景象。(3)《登泰山记》中描写日出时情景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北平秋色通过作者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眷恋、向往故都之秋的愿望。由于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 )。作者将苦涩的心境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去 ① 故都之秋特有的神韵。他不写故都 ② 的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 ③ 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悲凉的主观色彩,昭示着作者 ④ 的情怀。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4分)① ② ③ ④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对故都清秋的品味中夹杂着一些苦涩,流露出复杂而无奈的烦恼B.作者在对故都清秋的品味中流露出复杂而无奈的烦恼,夹杂着一些苦涩15\nC.作者在对故都清秋的品味中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夹杂着一些苦涩D.作者在对故都清秋的品味中夹杂着一些苦涩,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林语堂曾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论散文,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论诗歌,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① ,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论书法,他被尊为“宋四家”之首;论绘画,他是中国文人画鼻祖。这样一位具有家国情怀才华横溢的人,“奋厉有当世志”,官居礼部尚书,但刚正不阿秉言直书的性格,使他仕途多舛几次被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 ② 。让人钦佩的是苏东坡在精神上摆脱了得失的痛苦,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世事沧桑变化,在坎坷中独享清趣,在清淡中品尝滋味,在绝境中活出精彩。他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乐观襟怀,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睿智思辨;他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象,也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高雅脱俗,也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浩荡气节。 ③ ,北宋乃至中国文化将会失去多少光彩!纵然人生如须臾一瞬,苏东坡的精神却获得了永生。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答: 22.请以“苏东坡”为开头,分别用一个陈述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6分)答: 15\n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荷塘月色》写景状物精彩,意境优美,语言富有韵味。《故都的秋》也写景状物,但更有感染力的是文中浓郁的情思,作者的襟怀、志趣、性格也洋溢在字里行间。《我与地坛(节选)》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含蓄蕴藉,写出了景物的“灵性”。尽管各篇课文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有的含蓄,有的直率,但都情景交融。这些课文不仅展现了景之美、情之浓,而且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可以引发读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多方面思考。蜿蜒的小路、潺潺的流水、起伏的山峦、寂静的森林、广袤的天空、浩瀚的大海……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都有一幅美丽的图画,你曾置身于哪一幅画面中?试撷取一片最美的风景,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表达自己的感悟。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第七单元检测卷1.答案:A解析:“说明古人对‘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的说法于文无据,在文中并没有这样的认知。2.答案:C解析:A项,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B项,运用了比喻修辞。C项,运用了通感手法,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感”观点。D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3.答案:A解析:“表明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曲解文意,材料二中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表明写作时不能凭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4.答案:①从艺术技巧(或艺术手法、描写技巧)15\n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诗意意境;②从作者朱自清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来赏析《荷塘月色》;③从语言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语言自然新颖;④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来赏析《荷塘月色》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5.答案:①引用朱自清本人的观点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观点;②引用朱自清本人的观点也是为了增强文章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③引用朱自清的一些观点可以增添文章的文化底蕴。6.答案:D解析:本文的感情基调不是“悲凉”“忧思”“落寞”,而是“喜爱”。7.答案:C解析:“首尾呼应”错,文章开头从北方写起,在江南结束。8.答案:(1)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安排诗句,既写出了江南雪景不同时段的美丽,又表现了从日暮到清晨的江南雪景的整体意境之美。(2)通过引用,作者以虚写实,触发了人们对江南雪景的联想,增添了文章的情趣,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诗意。9.答案:本文以北国之冬的寒冷有劲,反衬江南之冬的温和可爱;以闽粤之冬的极和暖来反衬江南冬景的恰到好处;以德国散步正衬江南散步,进而侧面描写江南冬景宜人;以搁笔去散步,侧面描写冬景诱人。通过衬托,鲜明地表达了对江南冬景的喜爱之情。10.答案:D解析:“治平二年”是皇帝年号纪年法,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自藩邸”作“闻其名”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故选D。11.答案:B解析:“古代男子15岁称弱冠”错误,古代男子20岁称弱冠。12.答案:C解析:“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当避开此人,好让自己出人头地”理解有误,应该是好让苏轼出人头地。13.答案:(1)(苏轼)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2)(苏轼)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解析:(1)“游学四方”,省略句、状语后置句,“于四方游学”;“亲”,亲自;“授”,教。(2)“举”,举起;“属”,劝请;“歌”,名词作动词,吟诵。1415\n.答案:①朝廷要培养苏轼,让天下士人都敬畏羡慕而佩服他,然后朝廷将他召来加以重用,人们便都没有异议了。②现在突然重用苏轼,不能以才服人,天下士人未必认可,反而使他受到牵累。解析:通读文章,答案在甲文的第三段,依据“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可概括为:朝廷要培养苏轼,让天下士人都敬畏羡慕而佩服他,然后朝廷将他召来加以重用,人们便都没有异议了。依据“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可概括为:现在突然重用苏轼,不能以才服人,天下士人未必认可,反而使他受到牵累。【参考译文】甲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读到东汉《范滂传》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一样的人吗?”到二十岁时,(苏轼)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先前有些想法(见解),口中没能说出来,今天读到这本书,(才发现它)说的是我心里的话啊。”嘉祐二年,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当时文章晦涩怪异的弊习很重,主考官欧阳修想加以改正,见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很惊喜。后来凭推荐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当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听说这句话的人一开始只当是欧阳修的戏言而不信,后来才终于信服。治平二年,入朝判登闻鼓院。英宗在做藩王时就听到他的名声,想用唐朝旧例召他进翰林院,任知制诰。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担当天下大任。关键在于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任用他,然后召来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苏轼听到了韩琦的话,说:“韩公可以说是靠德行来爱护人的呀。”1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颈联……但诗人登上高处的天门攀上近处的日观峰”说法错误。登上日观峰的不是诗人,而是范山人。16.答案:诗人刻画了一位怀抱白鹤、浮云相伴、现身青崖、云深身没、仙风道骨的高士隐者形象。诗人突出白色,目光随着这片白色移动,先是“初行若片云”,白色飘逸轻盈;再是“杳在青崖间”,青色映衬,清晰可见;飘过天门,行至日观,最后隐身层云。15\n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先概括范山人形象的总体特征,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具体特征。首先,诗人刻画了一位怀抱白鹤、浮云相伴、现身青崖、云深身没、仙风道骨的高士隐者形象。“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范山人自身的色彩本不鲜明,但诗人让他“抱”上一只“白鹤”,这样就引人注目了,“白鹤”在诗歌中常用来比作羽化成仙,有归隐之意,“鲁客抱白鹤”,寓有求仙学道之意;“初行若片云”,了然在目;“杳在青崖间”,距离远了,看上去更小,但因为出现了青色(“青崖”)作为衬托,仍很清晰;“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更高了,更远了,更小了,这时,诗人又巧妙地使用红色(“日”暗藏着红色)作底,所以还依稀可见;最后,“云山望不及”,“白鹤”终于被飘浮的云朵遮住了。范山人在浮云相伴、青崖、云深这样的环境中隐约可见,有求仙学道之境。17.答案:(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2)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3)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18.答案:领略 颓败 体悟 落寞解析:①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②颓败:衰落,破败;腐败。③体悟:体会,领悟。④落寞:冷落,寂寞,有失落之感。19.答案:D解析:补写时一定要注意和下文中“苦涩的心境”相呼应,“复杂而无奈的烦恼”表述笼统,且没有和“心境”呼应。只有D项代入原文最恰当。20.答案: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解析:分清主客关系,应是“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眷恋”“向往”有先后逻辑关系,先“向往”,再“眷恋”;“抒发”和“愿望”搭配不当。21.答案:①论词作 ②竟在流放中度过 ③如果没有他解析:本题考查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空,根据前后文“论诗歌”“论书法”可知,此处要填一个“论……”的句子,再结合“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可知,此处是从词作成就来说的,故填“论词作”。第②空,根据前文“仕途多舛几次被贬”可推测出,苏东坡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被贬谪、流放中度过,故填“竟在流放中度过”。第③空,本段前半段都在说苏东坡的优点,而后一句说“北宋乃至中国文化将会失去多少光彩”,可见“失去光彩”是失去了苏东坡导致的结果,故填“如果没有他”。22.答案:第一段:苏东坡是艺术领域的全才。第二段:苏东坡人生坎坷却乐观旷达。第三段:苏东坡精神丰富、永恒。15\n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句式和压缩语段的能力。第一段说苏东坡对“散文”“诗歌”“词作”“书法”“绘画”等都十分精通,可以说他是一位“全才”,而这些都是“艺术领域”里的才能,故概括为“苏东坡是艺术领域的全才”。第二段主要讲苏东坡一生“几次被贬”,而他面对坎坷命运却“摆脱了得失的痛苦,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世事沧桑变化”,一言以蔽之:乐观旷达。故概括为“苏东坡人生坎坷却乐观旷达”。第三段写了苏东坡有“旷达乐观襟怀”“睿智思辨”“豪迈气象”“高雅脱俗”等精神,丰富多彩;而最后一句则说“苏东坡的精神却获得了永生”,故概括为“苏东坡精神丰富、永恒”。23.写作指导:本次的作文任务是“你曾置身于哪一幅画面中?试撷取一片最美的风景,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题目中已经给出:蜿蜒的小路、潺潺的流水、起伏的山峦、寂静的森林、广袤的天空、浩瀚的大海……写作时从中选择一幅,或者在生活中选取一幅与提示中类似的画面进行构思成文。“试撷取一片最美的风景,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已经规定了写作的文体,即写景抒情散文,所以写作时要处理好写景和抒情的关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参考学过的文章,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我与地坛(节选)》等的表达方式,如“写景状物精彩,意境优美,语言富有韵味”“写景状物,但更有感染力的是文中浓郁的情思,作者的襟怀、志趣、性格也洋溢在字里行间”“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含蓄蕴藉,写出了景物的‘灵性’”,去展现“景之美、情之浓”,也可自由发挥。参考立意:①美丽的太湖;②竹林的大变化;③迷人的千岛湖;④家乡的美景——护城河。15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部编版必修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检测试卷(附解析)
第七单元过关检测(部编版必修下册)
第七单元过关检测(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八单元检测卷(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检测卷(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检测卷(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检测卷(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检测卷(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检测卷(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检测卷(部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9-20 12:34:07
页数:15
价格:¥3
大小:37.1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