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24课)(2022秋)x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0

2/50

剩余4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49\n第一单元水1.水到哪里去了【教材简析】本课是单元起始课,本课有四个活动,一是解释水去哪儿了,二是说说生活中的蒸发现象,三是用实验解释蒸发现象,四是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本课的重点学生通过观察“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迹不见了”这类现象,思考“水到哪里去了”,尝试解释日常的生活经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在此过程中丰富对水的感性认识,并借助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学情分析】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之一,水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学习时,对水已经进行了一些学习和观察。虽然水也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但如何将学生对水的零散的、生活化的认知向科学概念转化呢?这是我们期待学生关注和探究的问题。【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水到哪里去了”的探究实验,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认识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水的蒸发现象,比较、分析、归纳出水和水蒸气的异同。[探究实践]能设计并实施简单的对比实验,对水的蒸发现象提出合理的解释。[态度责任]在探究实验中,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培养对水深入研讨的好奇心。【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对比实验来观察“水到哪里去了”并解释观点[难点]理解水蒸气的特点并能区分“水蒸气”与“白汽”【教学准备】[教师]湿布、一杯水、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学生]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棉签、一片保鲜膜、一根橡皮筋【教学过程】一、湿布写“水”,回顾水的特点。(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干净的抹布、黑板,一杯清水1.出示一杯清水,并用抹布蘸清水板书“水”字,提问: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你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颜色、气味、形态……)2.学生交流他们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3.揭题:黑板上的“水”消失了,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顺势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观察一杯水导入,让学生复习旧知,展现前概念,以“水”字的消失激发兴趣,聚焦本课研究主题。二、预测并探索水到哪里去了。(预设22分钟)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棉签、一片保鲜膜、一根橡皮筋1.提问:黑板上用水写的“水”到哪里去了?(预设学生的猜想:水被黑板吸进去了,水到了空气中,水被太阳吸走了,水飞到天上去了,水变成了一种气体……)2.交流并小结: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水到空气中去了,变成了一种气体。3.水变成的这种气体,是怎样的气体呢?它的什么颜色的?什么气味?能不能摸得到?接下来我们就要来观察这种气体的特点。要观察气体,就要先产生气体。4.我们在其中一个透明杯子里,用棉签轻轻涂一些水,让这些水产生气体。你觉得可以怎样观察这个气体?同时在另一个透明杯子里涂入相同量的水,并封上保鲜膜。(对比蒸发现象)5.小组活动:水变成了一种怎样的气体。(可以放在通风、靠阳光的环境下,对比两个杯子里的水蒸发现象的区别)[设计意图]49\n本环节是解决本课时重难点的基础,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生活经历、实验现象等想法设法证明“水在蒸发”,观察并比较不同杯内的水的蒸发现象。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3分钟)材料准备:实验记录表1.围绕下列问题,学生先进行小组内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生的观察结果:颜色、气味、透明度、是否看得到、是否摸得到。)2.派代表作集体交流,问题逐个解决。问题一: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小结:没有盖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飞快地都“跑”到空气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在“跑”到空气中的速度比较慢。问题二: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水蒸气是水吗?(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形成维恩图,学生补充修改)3.教师小结:我们发现,水变成了无色、无味、透明、看不见、摸不到的一种气体,我们把这种气体叫做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板书:水蒸气蒸发)4.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与不同。(相同:无色、透明、无气味)(不同:水看得见,摸得到,水蒸气看不见,摸不到)[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先进行小组内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再组织小组代表班级内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暴露问题,对生成性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和引导。四、拓展:讨论水的多少与蒸发时间的关系(预设2分钟)1.思考:水蒸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如何能加快水的蒸发?2.请你课外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信息。[设计意图]结合本课不同杯子蒸发快慢的现象,让学生带着更多的感兴趣的问题,来到广阔的课外时空,把探究延伸到课外。【疑难解答】如何帮助学生区分“透明”“无色”?学生对水和水蒸气的特点中“无色”与“透明”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认为无色的东西一定是透明的,透明的也必然是无色的。或者直接把“透明”等同于“无色”,这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透明”属于透明度,“无色”属于颜色范畴。教师可以直接利用透明的杯子和有颜色的眼镜来区别“无色”“透明”的异同。【教学后记】2.水沸腾了【教材简析】学生学习了第一课《水去哪里了》之后,已经认识了水会蒸发这一现象,本课旨在引领学生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观察水的沸腾过程,能从探究实验中获得并记录水沸腾的相关现象与证据,与已有的认知形成冲撞、整合,获得深刻的身心体验。水的沸腾实验中有温度计的使用、石棉网的作用、酒精灯加热的注意事项、水量和水温的选取、仪器摆放的方法介绍等问题,内容多且杂。教师应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着重于温度计的使用和酒精灯加热的注意事项,化繁为简,同时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水沸腾的现象,但多为感性认识,比如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会上升、水烧开时会有气泡产生同时发出声响等等。49\n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以及用酒精灯加热水的实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进行正确规范的实验指导。在探究活动中,学生要学会合理分工、小组合作完成观察实验,并初步具备实验安全意识。【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利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的活动,知道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会沸腾,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发生变化。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体积会变大。[科学思维]通过交流、分析、概括等方法,知道水沸腾与水蒸发两种现象的异同。[探究实践]能够正确利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用口述、图文结合、数据等方式表达水加热过程、水沸腾时观察到的现象。[态度责任]在探究实践活动中,形成实事求是、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以及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水加热和沸腾过程中产生的现象。[难点]水沸腾现象的实验和分析。【教学准备】[教师]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学生]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计时器)。【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1.课件出示图片,提问:你烧过开水吗?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2.揭示课题:水沸腾了(板书)[设计意图]结合生活现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前概念,激发学习兴趣,提出研讨的问题。二、探索:给水杯里的水加热(预设20分钟)(一)预测活动(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说一说或画一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记录在书本的记录框里。(预设:(1)说:水里看见气泡,水面上看见白色的气体等;(2)用画图的形式。)教师总结:如果一直给水加热,会出现沸腾现象,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沸腾现象呢?(火锅里的汤沸腾、水壶里的水沸腾等)。沸腾是怎么发生的,你有完整地观察过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让水沸腾起来,并观察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现象吧。(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材料准备][教师]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学生]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1.给水加热的实验,我们的需要安装什么样的装置呢?2.ppt展示实验装置,认识实验器材名称及作用。3.结合ppt,学生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师补充介绍。)4.结合视频引导学生认识温度计、烧杯和酒精灯,并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结合视频素材“酒精灯的使用”“水沸腾实验”);5.实验安全提示:该实验具有危险性,要在家长或老师的指导下操作;6.分组组装实验装置,开展实验,在活动手册上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动手实验和观察,发现水在加热过程产生的各种现象,记录水在加热和沸腾时的温度数据,为下一步的讨论和分析做准备。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8分钟)1.提问: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交流: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见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面时气泡破了,水面看见热气产生。(展示实验记录表格,总结实验现象)49\n2.提问: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吗?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白汽”其实是水蒸气跑出来,遇到冷空气形成的小水珠。(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3.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正常压强下是100℃。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沸腾后水面翻滚,水的温度不变,变成水蒸气后水的体积增大。[设计意图]两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交流与汇报中完成,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及总结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对现象的概括,加深对沸腾特点的认知。【疑难解答】如何帮助学生区分“蒸发”和“沸腾”蒸发和沸腾是物质汽化的两种形式,都要吸收热。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蒸发。沸腾是当饱和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强时发生在液体内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水在沸腾时,水还在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教学后记】3.水结冰了【教材简析】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本节课要研究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以及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水的这种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即水是怎样结成冰的。学生经历观察水结冰过程,得出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学情分析】不少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已经有了这样的经验:水在一定的温度下能结成冰。甚至有的学生就已经知道了环境温度在很低的情况下,水能结成冰。但是,从什么温度开始结冰,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学生的体验不多。【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和测量水结冰实验,知道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后,水的温度和状态也会发生变化;认识到当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变成固体状态,并且向周围放出热量。[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区别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探究实践]在观察水结冰的过程中,能用温度计测量和记录出水结冰时的各种变化,会思考冰与水是否为同一种物质。[态度责任]在观察水结冰的实验活动过程中,能产生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兴趣,保持认真、细致的观察水的不同状态转化的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发现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难点]初步建立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系的概念。【教学准备】[教师]各种冰的图片、热水、教学课件等。[学生]49\n试管、清水、碎冰、水银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彩色橡皮筋、直尺、食用色素、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热水、水银温度计、各种冰的图片]1.出示一杯热水并测量水的温度提问:如果我十分钟后再测这杯水的温度,温度会如何变化?(预设:温度会下降一些。)2.出示几张各种冰的图片。提问: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预设:会和室内温度一样。如果继续下降会怎样呢?水会结冰。)3.揭示课题:水结冰了(板书)。[设计意图]学生对于水冷却的概念可能局限于室内,要设法引导学生联想到冬天的室外,或者冰箱内部的结冰情况,使其自主找到水和冰之间的联系,并适当引出凝固的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水结冰是与温度有关的。二、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试管、清水、碎冰、水银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彩色橡皮筋、直尺、食用色素、学生活动手册]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后组织学生讨论本课的实验方法。提问:说一说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想法?今天在教室里,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尝试设计利用试管、冰水混合物、温度计等实验材料进行研究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实验思维和设计实验的规范行径。1.水结冰的实验,我们的需要安装什么样的装置呢?2.ppt展示实验装置,认识实验器材名称及作用。3.播放指导型微课,并交代注意事项。4.结合ppt,学生了解观察体积变化及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师补充介绍。)5.实验安全提示。6.学生相互合作,测量水结冰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同时体会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在活动中,教师要提醒[学生](1)做两次标记:第一次是试管中倒入清水后(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在清水中滴一滴食用色素);第二次是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两次用不同颜色橡皮筋标记;(2)温度计插入试管塞的小孔中,保持在中间的位置不能动,不要碰到试管壁;(3)仔细观察水结冰的变化过程,需要把试管经常拿出来观察是否开始结冰,当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4)冰块尽可能碎一些,再加入一部分食盐(食盐多一些,降温速度快一些),有利于降低烧杯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5)因为需要拿出来看,碎冰可能会使橡皮筋移动,所以需要直尺重新确定一下标记位置是否正确。7.出示实验记录单,明确实验要求,并记录观察比较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设计意图]在活动中,我们要做两次标记:第一次是在试管倒入清水前,第二次是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通过前后对比液面和冰柱的高度来客观反应水结冰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能够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水结冰的体积变大。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水结冰是与温度有关系的。三、实验发现(预设12分钟)1.学生反馈交流: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小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0℃时。2.提问: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3.冰还是水吗?49\n引发学生去思考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4.为什么烧杯外壁有小水珠或一层白白的?它是冰吗?和试管里的冰一样吗?它是哪里哪里来的?和哪些现象类似?烧杯外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结成霜。不是冰,不一样。(当外界温度较高时,也会只是液化成小水珠。)5.在碎冰里加入了食盐,有什么作用?碎冰中加入食盐可以让冰在同温度下融化,这样有利于降低实验的温度,达到预期的效果。[设计意图]通过研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水结冰的过程中水发生的变化,并能够判断出水结冰体积变大以及温度降低的客观要素。最后得出结论:水和冰是同种物质,冰是固态的水。四、拓展:延伸课后,深入探究(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结冰的水、试管、烧杯、清水]1.提问:水结冰这种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不便?2.出示装有冰的试管。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能把冰取出来?比一比谁的方法更科学?你为什么这么想?3.提问:固态的冰在什么条件下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呢?学生猜测后布置学生课外自主探究。[设计意图]从课堂实验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交流生活中常见结冰现象,并对冰的变化进行猜测后实验。为下一课的学习做铺垫。【疑难解答】1.为什么烧杯外壁有小水珠或一层白白的?它是冰吗?和试管里的冰一样吗?它是哪里来的?烧杯外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结成霜。不是冰,不一样。(当外界温度较高时,也会只是液化成小水珠。)2.在碎冰里加入了食盐,有什么作用?碎冰中加入食盐可以让冰在同温度下融化,这样有利于降低实验的温度,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后记】4.冰融化了【教材简析】在本课中,学生将经历观察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教材希望学生在关注冰状态发生变化的同时,还能注意到其他现象。本课安排了三项探究活动:一是学生用吸管或吹风机向冰块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冰块融化的原因;二是将结冰的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通过在试管上做标记,了解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三是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建立起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观察水结冰的变化过程后展开的。学生对冰既熟悉又陌生:冰融化这个过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经验,但学生往往缺少细致地观察冰融化的过程,也没有比较冰融化成水后体积的变化。因此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就成为本课重点,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有序交流等良好的科学习惯。【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观察加热后冰块的变化,知道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科学思维]49\n用比较和分析的方法,能找到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化的证据,能建立起热量和水的状态变化之间的联系。[探究实践]能在加热冰块的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现象,收集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化的证据和热量变化的证据,得出结论。[态度责任]在探究过程中,能保持认真、细致的实验态度,能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过程中现象的观察。[难点]感知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等。[学生]冰块、吸管(或吹风机)、蒸发皿、结冰的试管(或碎冰冰)、烧杯、热水、记号笔、课堂作业本中的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1.回顾水结冰的过程,水不停的降温会让水变成冰。2.如果我们给一块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呢?3.揭示课题:冰融化了(板书)二、科学探索:观察冰融化成水(预设20分钟)1.吸管吹冰块(预设6分钟)[材料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1)冰在什么情况下会开始融化?我们可以怎样加快冰块的融化?如果给你一台吹风机,你可以怎么做?如果给你一根吸管,你又可以怎么做?(2)学生用吸管朝冰块的一个部位吹气。(3)交流现象:被吹热气的部位冰融化得快。(4)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小结:这个实验说明了热量增加,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2.将结冰的试管放入热水中(预设14分钟)[材料准备: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1)你知道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作业本。(3)提问:怎么利用以上材料做这个实验?(4)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实验方法。提示:①用记号笔在冰面位置做好记号,再把试管放入有热水的烧杯里。②冰在融化过程中用眼睛观察,不能动手触摸移动试管和烧杯。③冰完全融化后再在水面做好记号。④讨论补充完成实验记录。[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吸管吹冰块理解热量是冰块融化的关键。通过引导学生在试管上做标记,了解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4分钟)[材料准备:作业本实验记录单]1.学生汇报实验现象:(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冰为什么会融化成水?(预设:吸收热量)(2)冰融化前是什么状态的?(预设:固态)(3)冰融化一半是什么状态的?(预设:一半水一半冰的冰水混合物)(4)冰完全融化后是什么状态的?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液态;固态转化成液态)(5)除此之外你还观察到其它什么现象?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预设:试管外面有小水珠,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6)冰完全融化成水体积有什么变化吗?(预设:体积变小)49\n2.学生补充。3.学生观察水状态的各种图片。它们之间能不能相互转化?4.水、水蒸气、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吗?(预设: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所以它们是同一种物质。)(板书:冰固态水液态水蒸气气态)5.水的状态变化与什么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否可以互相转化?(预设: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水遇冷转化成冰,冰加热转化成水……)6.教师小结:水在自然界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板书:互相转化热量)[设计意图]让学生基于实验现象进行交流,促进学生认真思考,有序交流,树立实证意识。四、课后拓展(预设4分钟)你们喜欢吃冰激凌吗?我们课后如果要研究“在相同的条件下,冰和冰激凌哪一个融化得更块一些?”应该怎么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请同学们回家后认真准备,完成实验。[设计意图]从课堂实验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思考如何保证实验的公平,在公平的前提下完成实验。【疑难解答】实验用冰要如何准备?本课的实验,需要我们老师提前准备普通的冰块和结冰的试管。我们需要在前一天就把水倒入试管之中,放在冰箱里面冷冻,或者直接准备冷冻的碎冰冰代替结冰的试管。这样做是为了方便学生实验的时候可以确认冰面的位置并且做记号,防止因为放入碎冰块有空隙而产生争议。还可以借助食堂里的冰柜做好冰块储藏工作。【教学后记】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材简析】本课通过回顾“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聚焦“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和小苏打”,学生经历“猜测-讨论-验证”,用对比实验来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得出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并使学生初步建立控制实验变量,防止干扰的实验意识。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会使实验的快慢和数据的精确度不同,但是都能得出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发现不同物质在等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不一样的。【学情分析】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学习过《它们去哪儿了》,知道水能溶解盐、红糖,不能溶解小石子,判断溶解的现象是颗粒看不见了。这节课,在基于学生对溶解的已有认知上继续探究盐、小苏打这些能溶解的物质,究竟能溶解多少。学生过去在生活中没有关注过这一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预测,实验过程中,现象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但是规范地操作能力是学生欠缺的,需教师引导,进而让学生感知到“不同物质在等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不一样的”。【教学目标】[科学观念]49\n通过实验观察,知道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认识到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科学思维]能初步建立直观模型解释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程度。[探究实践]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能观察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程度。[态度责任]在观察实验中,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他人观点,完善和改进探究活动。【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量不一样。[难点]通过规范的操作获取25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溶解的量。【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食盐、装水烧杯1只、玻璃棒1根、学生实验材料1套、全班数据汇总表。[学生]食盐20g、小苏打20g、烧杯2只(装50ml水)、玻璃棒2根、课堂作业本中的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聚焦:回顾旧知,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装水烧杯1只、玻璃棒1根、食盐]1.出示食盐,提问:把食盐放到水中,会怎样?2.回顾溶解的特征,说说可以溶解在水中物质。食盐、红糖等物质能在水中一直溶解下去吗?3.出示小苏打,介绍认识。4.揭示课题: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板书)[设计意图]利用食盐溶解实验导入,让学生在复习旧知从特征理解溶解现象,再通过提问展现学生前概念,聚焦本课研究主题。二、探索:规范操作,研究溶解能力(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准备食盐20g、小苏打20g、烧杯2只(装50ml水)、玻璃棒2根、作业本,全班数据汇总表](实验方法补充:①平勺定量法:用2g的勺子盛1勺食盐或小苏打,尺子刮平。②电子秤称量法:用电子秤出称量2g一份的食盐和小苏打。)1.出示研究问题和实验材料。2.小组讨论实验方法。3.全班交流。4.阅读科学书第13和14页,思考交流:水为什么要一样多?怎样搅拌?什么时候加入下一份?什么时候停止加食盐和小苏打?怎样知道食盐和小苏打完全溶解了?实验时不小心洒落的食盐和小苏打怎么办?小组怎样分工合作?如何记录?5.指导实验操作规范及记录方法。6.学生分组实验。7.整理器材,数据汇总。[设计意图]实验前通过阅读科学书交流注意事项,规范操作指导,初步建立控制实验变量,防止干扰的实验意识,突破难点。三、研讨:观察数据,总结发现(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数据汇总表。]份数12345678910食盐小苏打我们的发现1.观察数据,交流发现。2.讨论:为什么我们在做上面实验的时候,要一份一份地加入?这样加,有什么好处?3.学生交流想法,达成共识。[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比较耗时,不能让学生重复实验,因此通过汇总全班数据,让学生基于数据进行交流,树立实证意识。四、拓展:延伸课后,深入探究(预设5分钟)49\n1.拓展探究实验:怎样研究白糖、味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2.学生交流实验方法。3.布置课后探究任务。[设计意图]从课堂实验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从更加普遍的角度说明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疑难解答】食盐和小苏打如何准确取量http://lt.zjxxkx.com/showtopic-61904.aspx教材中把20克食盐和小苏打分成8份,通过先平分为2份,再分成4份,最后平分为8份,每份相当于是2.5克。但是实际操作比较困难。一种办法用爱牛配套的电子秤称量,称出2克一份的食盐和小苏打,给每组提供10份,这样实验会更准确。另一种办法是其他可以量化的勺子。【教学后记】6.加快溶解【教材简析】本节课以食盐的溶解为例,思考“如何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让学生经历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结果分析的思维过程,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速度,同时能够把实验现象转化为证据。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想要解决“如何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必须通过对比实验,进而学习进行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通过探索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1.食盐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2.食盐在搅拌时比不搅拌溶解的快。同时鼓励学生对影响溶解的因素进行思考:还有哪些方法能够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当然,除了水的温度和是否搅拌这两个重要因素外,还有很多在本节课的实验中尚未涉及。比如待溶解物的颗粒大小、水的多少等,都需要学生通过实验后的推理分析,进行相应的辩证思考和论证。【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的学习,学生了解到生活中有很多物质跟食盐一样,能够在水中溶解。同时在上节课的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也使用了一些加快溶解的方法,比如搅拌。通过生活常识学生对于热水能够加快食盐的溶解也不难理解。但是对于实验方法,通过设计对比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不变,从而获得证据、得出结论,学生不是非常的清楚。提出问题后,如何设计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对提出的问题做出解释,是本节课学生主要面临的问题。【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比实验,知道搅拌和升温等方法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认识到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是可以改变的。[科学思维]通过加快食盐溶解速度的对比实验,认识对比实验的基本方法是:改变其中一个条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探究实践]在实验过程中,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比较等量水中相同质量食盐溶解速度的不同并记录。[态度责任]在对比实验的过程中,能关注食盐在水中溶解过程中颗粒的变化,增进课后继续探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影响食盐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变量控制。49\n【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感冒灵颗粒[学生]相同质量的食盐4份、水4杯(自来水3杯、热水1杯)、玻璃棒1根、方块糖、课堂作业本中的记录单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感冒灵颗粒,水1杯]设置情境:早晨,生病的小红准备喝一包感冒灵。1.教师提问:怎样能让小红快速喝上感冒灵呢?2.学生思考:感冒灵如何快速的溶解在水里?(预设:用热的水、用玻璃棒搅拌)教师活动:提炼学生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3.揭示课题:加快溶解(板书)4.如何加快食盐的溶解呢?[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为导入,一方面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原始认知中,提炼加速溶解的科学概念。针对搅拌、水温能够物质溶解速度的快慢达成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逐步衍生出新的问题。二、探索:加快溶解(预设28分钟)[材料准备:每组准备相同质量的食盐4份、水4杯(自来水3杯、热水1杯)、玻璃棒1根、实验记录单等。]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用热的水、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3.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而保持其它条件不变。4.组织学生探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1)出示研究方案设计表(详见ppt)(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3)介绍实验要求以及实验记录单的填写方法。(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单。5.以同样的方法组织学生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设计意图]利用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可以有效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探究,也为学生今后设计研究方案打下良好的基础。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6分钟)[材料准备:实验记录单]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2.学生反馈交流。3.教师小结: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4.提问:如果要让食盐更快地溶解在水里,还可以怎样做?[设计意图]组织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有利于得出“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这一结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四、拓展:课外延伸(预设3分钟)小红喝感冒灵的时候感觉有点苦,于是找了一些块状冰糖增加甜度。教师提问:冰糖实在太大了,小红搅拌、把水加热还是没能将冰糖融化。你觉得还有什么方法让冰糖迅速溶解?学生活动:思考除了搅拌、加热如何让块状的物质溶解的更快?原因可能是什么?为什么物质的大小会影响溶解的速度?从而进一步理解溶解的概念。[设计意图]深度挖掘影响物质溶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归纳总结后进一步理解溶解的概念【疑难解答】49\n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因素主要有三个:水的温度、是否被搅拌以及物质颗粒的大小。比如我们在家里煮汤时要让食盐更快的溶解,可以取细盐放在滚烫的汤里并快速搅拌。同时引领学生探究实验时务必要注意改变的量和不变的量分别是什么。例如:探究水温对于加快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因素时,我们要用同样体积(50ml)的热水和常温水,同样大小的容器,同样不搅拌,放入同样多的食盐(5g)。【教学后记】7.混合与分离【教材简析】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食盐饱和溶液中的水分减少时,会析出食盐晶体。在本节课中,引导学生对食盐溶液增加水分和减少水分的情况下会有什么变化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实际观察,了解食盐在水中溶解和结晶的双向变化过程,认识到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固体混合分离的例子也有一定了解,但对于利用的是物质的不同性质进行混合物分离还是缺乏认知。在学生的原有经验基础之上,从生活中常见的沙子和食盐出发,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物体是有很多特点的,利用这些特点可以将混合在一起的物体进行分类分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实验了解到食盐可以通过蒸发的方式从水中分离出来。[科学思维]通过比较的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探究实践]借助探究“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活动,对实验进行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态度责任]通过观察食盐与水混合与分离的过程,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并实施“加热食盐水”实验来析出食盐。[难点]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教学准备】[教师]过滤过程微视频、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学生]食盐、洗净的细沙、食盐与沙混合物、玻璃棒、清水、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放大镜、咖啡过滤袋、漏斗、铁架台、烧杯。【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1.课件出示牛轧糖图片,设问:同学们,相信大家都吃过牛轧糖吧,这是一种由坚果、葡萄干、棉花糖和牛奶混合制成的小零食,可是这种混合物中的每一种食物都保持了自身原有的形状和味道,给了我们很美妙的味觉体验,我们也可以说这些食物都保持了和混合前相同的性质。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混合物,如盐田的盐堆,就是沙子和食盐的混合物,我们能否利用物质的性质来分离这些混合物呢?2.实物展示:食盐和沙混合物,你有什么办法将食盐和沙分离?3.揭示课题:混合与分离(板书)[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混合物自然过渡到本课的探究活动。49\n二、科学探索,过滤分离。(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为每组准备食盐和沙的混合物,实验记录单等。]1.初步了解食盐和沙子的特点。(1)盐和沙有什么特点呢?(2)每组领取食盐和沙观察,集体交流讨论。(3)食盐和沙子的特点,并完成作业本记录表。2.把食盐和沙放入水中会有什么不同现象?(1)学生领取装清水的烧杯,并把食盐和沙倒入搅拌溶解食盐。(2)说说食盐和沙在水中的不同状况。3.展示烧杯,食盐哪里去了?可以怎样将沙和盐水分开?(引导学生根据食盐和沙不同特点来设计分离的方法)4.学生进行分离实验。[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基础开展教学,教学需要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基于学生开展教学。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8分钟)1.蒸发获得的食盐是混合时的食盐吗?引导分析蒸发获得的食盐和原来食盐之间的异同。2.水在分离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利用一些物质在水中能溶解的特点可以分离一些物质。)3.食盐和沙混合后是怎么分离的?水最后到哪里去了?(利用物质之间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离)4.在分离食盐和沙的食盐过程中,你还有发现?[设计意图]让学生基于实验现象进行交流,促进学生认真思考,有序交流,树立实证意识。四、课后拓展:[材料准备:木屑、铁屑、磁铁、纸、水、烧杯、网筛]木屑和铁屑混合后可以怎么分离开来?(利用铁屑能磁铁吸的特点,利用木屑在水中是浮的、铁屑在水中是沉的特点)[设计意图]从课堂实验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遇到的困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疑难解答】过滤食盐注意事项1.将食盐和沙子混合物倒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2.将圆形滤纸对折两次,形成扇形,一边一层一边三层从中间打开;3.将滤纸放入漏斗中固定好,可用玻璃棒沾少许的水使滤纸与漏斗更加贴合;4.小组合作将食盐和沙子溶液慢慢地沿着玻璃棒倾倒入漏斗中;5.将沙子和盐水分离出来。蒸发实验注意事项:1.将适量滤液倒入蒸发皿,在三脚架上进行加热;2.取下酒精灯的灯帽,平放在桌面上;3.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边加热边搅拌;4.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移出酒精灯,等余温慢慢将白色粉末蒸干;5.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盖灭两次。【教学后记】49\n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材简析】本单元以“水”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通过对水的三态变化(凝固、蒸发、融化)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物质是会发生变化的。只要满足一点的条件,气液固三种物质的状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通过学习食盐的溶解和蒸发食盐水获取食盐结晶,从而让学生明白,有些物质的变化是可逆的。当物质的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发生变化或者是物质的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时,其本质没有发生变化,变化前后是同一种物质,并没有产生新物质。我们把这种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本节课起总结前面七课的作用,通过总结水的三态变化、食盐的溶解等活动,从而再一步验证物质是可变化的,且有些物质变化是可逆的。【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前七课的学习,对水的有了进一步的全面的认知。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的变化也已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已有经验,本节课旨在从生活中常见的折纸等活动出发,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物体是大小、形态变化但本质没有变化,并利用这些特点去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知道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并没有改变。。[科学思维]用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对物理变化本质进行对比理解,总结物理变化特点。[探究实践]能通过探究活动对实验进行观察、描述,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态度责任]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和空气,珍惜淡水资源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并记录水的三态的变化与纸、橡皮泥发生的变化。[难点]讨论交流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学准备】[教师]改变纸和橡皮泥的视频、教学课件小组准备:橡皮泥、圆头剪刀、白纸、课本【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生活中水变化的几种场景:1.提问:冰融化成水了,发生了什么变化?冬天河里的水结冰时,水发生了什么变化?2.提问:水的哪些特点发生了变化?那么它还是水吗?3.课件出示纸和橡皮泥等物品的图片,提问:图片中的物品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纸的形状改变、气球大小改变、木棒颜色改变等)4.揭示课题:《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设计意图]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快速复习水的三态变化。强调妈妈晒衣服的变化过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身边的科学现象。二、探索:纸和橡皮泥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各种纸6张、橡皮泥若干、剪刀、刮刀、活动手册等]1.活动要求:①学生能够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课本的表格中。②能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2.活动问题:①我们怎样使纸(橡皮泥)发生变化?②请同学们说一说它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大小、体积、形状、重量、状态等)③它们变化后与还是原来的物质吗?49\n探究活动一:1.每位学生发一张A4纸,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制作。(提示学生可以使用任何的方法使得纸发生变化。如折贴、撕纸等)2.提醒学生及时完成课本表格的填写。3.交流展示环节:请学生分享自己如何完成任务的(使纸发生变化)并且展示课本表格的完成情况。探究活动二:1.每位学生分发一块橡皮泥,指导学生利用橡皮泥随意制作一件物品。2.引导学生边做边思考橡皮泥前后有发生变化吗?发生了什么变化?橡皮泥制作成模型之后,还是橡皮泥吗?3.组织学生按照以上三个问题进行分享。教师提问:想一想,大家完成的橡皮泥作品还是橡皮泥吗?纸变化后还是纸吗?[设计意图]学生能根据问题的引导,有针对性的动手探究,对实验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分工合作,提高探究效率。三、交流研讨(预设10分钟)1.提问:我们观察了很多物质的变化,有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折纸、撕纸、捏各种橡皮泥的模型。它们的变化有没有相同点?教师引导:水结冰后还是水吗?制作模型后还是橡皮泥?我们发现水结冰之后仍然还是水,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由液态变成了固态。橡皮泥制作成模型的之后还是橡皮泥,它们变化前后并没有发生成分上的变化,或者说没有新的物质生成。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成分却没有改变。对比橡皮泥、水、纸变化的相同处:发现物质的大小、形状等特征的改变不影响物质的本质变化。2.生活中的变化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大家还知道你们周围有哪些事物的变化和水的三态变化是一样的呢?(食盐溶解、酒精的挥发、劈柴等生活中的例子。)[设计意图]本环节中主要是要通过学生探究后,对实验进行分析,对比出水、纸、橡皮泥三者变化的相同点从而得出有些物质变化没有改变物质本身的结构。四、回顾和拓展(预设5分钟)1.生活中的变化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大家还知道你们周围有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2.回顾溶解。教师准备溶解小实验,请学生观察并结合第4、5两课的所学,说一说相关的变化。3.回顾混合与分离。提问1:我们要怎样把沙和食盐分离?提问2:食盐和水又是怎样分离的?4.了解热胀冷缩的现象:压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的变化。[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通过对上面几个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质循环”“变化可逆”的概念,实际上是让学生对物理变化本质进行对比理解。【教学后记】49\n第二单元空气1.感受空气【教材简析】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空气》单元的第1课。作为起始课,本节课主要起到了解学生前概念、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通过借助生活中与空气密切相关的物体来深入研究空气的特征,再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空气和液体、气体的相同点,为持续研究空气奠定基础。本课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从“空气的特征是什么?”“空气的作用有哪些?”两个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前概念,再通过两个游戏活动,发现更多空气的特征。通过感受,学生发现空气可以压缩、很轻等特征。通过传递游戏,训练学生的思维,发现空气会流动、不易密封等特征。最后通过游戏后的研讨,让学生对固态、液态和气态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学情分析】空气是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一种物质,但是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这对于三年级孩子直观观察空气的特征,特别是与石头、水两种物质相同点的认知是具有较大难度的。但是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一袋空气》中,学生已经观察到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等特征,初步知道如何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空气,这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感受空气和传递游戏,认识到空气总会充满各处,并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等特征。[科学思维]在传递游戏中,能归纳空气与液体、气体的相同特征。[探究实践]能借助身边的材料,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认识空气的特征,并以文字、图画、图表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态度责任]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感受空气和传递游戏,认识空气总会充满各处,并具有多种特征。[难点]在传递游戏中,能归纳空气与液体、气体的相同特征。【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学生]1.每组提供水、石头、空气、透明杯子、碗、气球、哨子、透明自封口的塑料袋;2.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调查前知、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充满空气的透明塑料袋、记录单1.出示透明塑料袋。提问:塑料袋是空的吗?有什么?2.回顾:空气是我们身边一种常见的物质,在一年级也已经观察过空气,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空气有什么特征?空气有什么作用?3.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气泡图,并汇报交流,一起回顾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4.揭题:这节课一起感受空气,继续观察空气的特征(板书:感受空气)[设计意图]承接一年级观察空气的经历,回顾和梳理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空气的积极性。二、探究空气的特征(预设23分钟)1.感受空气(预设12分钟)材料准备:自封口的塑料袋、哨子、气球、记录单(1)出示材料提问:塑料袋、哨子、气球,你会分别怎么玩?(2)明确方法:学生边示范边交流玩塑料袋、哨子和气球的方法。49\n(3)提问:在玩的过程中,你又会发现空气的哪些特征?(4)学生分组体验玩一玩塑料袋、哨子和气球,记录空气的特征,结束后汇报与交流。教师引导:你用了什么方法玩,观察到空气的什么特征?[设计意图]通过借助身边常见的物品,在玩一玩中发现空气的特征和作用,丰富学生对空气的感性认知。2.传递空气(预设11分钟)材料准备:水、石头、空气、塑料杯子、碗、记录单(1)明确任务:把石头、水和空气分别装入合适的容器,依次传递给每位同学。(2)提问:你会如何完成传递任务?(3)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尝试传递空气、水和石头,结束后汇报交流,说说方法和发现。引导:①我们用什么容器传递来什么(物质),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②空气和水有什么相同特征?空气和石头有什么相同的特征?(预设:①我们用塑料袋来传递空气,因为空气会泄漏,也会流动;②空气和水都会流动,都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和石头都会占据一定的空间。)[设计意图]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的活动指向性更加明确。通过传递空气、水和石头,帮助学生直观观察到三种物质的共同特征,进而具体感知到空气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三、交流我们的发现(预设10分钟)材料:课件、班级记录单1.你认为空气有哪些特征?你是如何知道的?2.空气与一般物质相比,有哪些相同的特征?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空气有哪些新问题?[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与研讨,让学生及时梳理获得的新知,更加立体、多维地建构空气特征的概念,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研究空气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拓展(预设:5分钟)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水是液体,石头和沙是固体,空气是气体。人们是怎样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呢?回家后我们去找找有关的资料了解吧!【疑难解答】在调查学生关于空气的前概念时,发现出现“错误性知识”,此时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是十分正常的,因为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对于教师而言反倒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要做的也正是要帮助学生修正错误观念,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在本节课碰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当不要急于纠正学生,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处理:一种是等待学生发现,再适时地引导学生针对有争议的地方进行讨论,充分揭示不同学生的前概念;第二种是在本节课中暂时不做处理,而是把学生的前概念设计到接下来课时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实现从此岸到达彼岸,从而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教学后记】49\n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材简析】《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第二课,通过对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感受到空气的存在,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同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本课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学生预测“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到水里,里面的纸团会湿吗?”并说出理由,引出研究空气能否占据空间的问题。第二部分是探索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实验活动,包括压杯入水、打孔观察和打气观察三个主要活动。第三部分是对实验现象进行论证交流和解释。压杯入水实验中纸团为什么不会湿?打孔观察实验中纸团为什么完全浸湿了。打气观察实验中水为什么被挤出去了?第四部分小挑战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空气把瓶中的水挤出来,这个活动可以课堂上演示,也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做。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难点是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事实作出科学的解释,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入的充分的论证交流。【学情分析】空气是否也和其他物质一样,占据空间呢?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会存在一些争议,虽然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曾经用“占据空间”这个观念去理解物体的不同形状,体验过在一个固定的盒子放入不同的螺母、木块、乒乓球等,理解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会占据空间是容易的,但对于空气这种物质也会占据空间,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空气能占据一定的空间。[科学思维]通过描述、分析压杯入水、打孔观察、打气观察三个实验的实验现象,能理解并解释“空气占据空间”这一事实。[探究实践]能用纸团、塑料杯等材料分步操作,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能运用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知识,使用材料设计小实验。[态度责任]能对空气能否占据空间表现出研究的兴趣;能尊重事实,对实验现象和结果如实进行记录和描述;了解“空气占据空间”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难点]能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事实做出科学的解释。【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塑料瓶一个,气球。[学生]1.每组提供水槽、透明胶带、剪刀、透明塑料杯、球针、纸巾、水、打气筒、毛巾;2.学生活动学习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提出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纸巾,塑料杯,水槽,水1.出示一张纸巾和塑料杯提问:如果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水要淹没杯底(PPT出示图片),里面的纸团会湿吗?2.追问理由:你这样预测的理由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观点。3.引出疑问:杯底的纸团会不会湿呢?我们怎么来证明?[设计意图]通过预测纸巾是否会湿并说明理由,了解学生对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前认知,激发学生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积极性。二、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预设20分钟)(一)压杯入水材料准备:课件,纸巾,塑料杯,水槽49\n1.实验操作指导:通过实验来研究杯底的纸团会不会湿,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PPT图文出示实验提示)。(1)揉成纸团,粘在杯底(2)竖直倒扣,没过杯底(3)杯中水面,画线记录(4)拿起杯子,擦干观察(5)大家一起,思考记录“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第组(一)压杯入水▲我会观察:①当把塑料杯压到水槽底部时,杯子里的水面有变化吗?请你在图1和图2的杯子中用线画出水面的位置。②杯底的纸团有没有湿?▲我会思考:想一想,你观察到的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2.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汇报交流。(1)当把塑料杯压到水槽底部时,杯子内的水面有没有发生变化?(2)杯子底部的纸团怎么样了呢?(3)纸团没有湿,杯中水面没有变,说明水槽里的水有没有进到杯子里?(4)水为什么进不去呢?(预设: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5)小结:这种现象说明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6)分析纸团湿了的原因:有没有小组杯底的纸团是湿的?为什么你们的纸团会湿呢?(预设:杯子压下去倾斜了,空气泄露了,水进到杯子里,纸团就湿了)(二)扎孔观察材料准备:课件,纸巾,塑料杯,水槽1.引出扎孔: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所以水进不去,你有办法让水进到杯子里吗?(预设:杯子底部扎一个小孔)2.为了大家的安全,杯底的小孔已经扎好了,你们只要撕开杯底的胶带纸就可以根据要求进行实验。(1)按住小孔,压杯入水(3)松开手指,观察变化“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二)扎孔观察▲观察与思考:①当松开手指后杯子中的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在图3和图4的杯子中用线画出水面的位置。②还有哪些情况发生了变化?3.学生小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4.简单交流:(1)杯子底部扎了小孔以后,杯子中哪些情况发生了变化?(2)水面怎么会变高了呢?(3)水是什么时候跑到被子里面去的?(4)水跑到杯子里后,空气去哪里了?(5)空气被水挤出了杯子,就是说刚才被空气占据的空间现在被谁占据了?(6)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那么杯底的纸团怎么样了?过渡:请组长把湿了的纸团把它从杯子里拿出来放在盘子里。(三)打气观察材料准备:课件,塑料杯,球针,打气筒,水槽1.提问:水的本领还真大,把空气挤出了杯子,你能想办法让空气再回到杯子中去吗?2.出示气筒:老师这里有更先进的工具,我们就用它把杯子里的水赶出去。49\n3.PPT出示打气观察提醒:(1)按住杯子,球针入孔(2)慢慢打气,观察变化“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三)打气观察▲观察与思考:当慢慢向杯子打气的时候,杯子里面有什么变化?4.小组反馈:(1)当慢慢向杯子打气时,杯子里发生了什么变化?(2)这说明了什么?[设计意图]细致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压杯入水、打孔观察、打气观察三个活动,让学生间接感受空气占据空间,能初步理解空气占据空间。三、研讨交流(预设10分钟)1.提问思考(投影展示学习单)(1)在刚才的三次实验中,你们分别看到了哪些现象?(2)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什么?2.提问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探究的内容(出示课题),现在谁能告诉大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预设:能)划去“吗”字[设计意图]引领学生通过论证交流将前面三个活动中出现的实验现象与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之间建立起一个逻辑联系,也就是做出基于事实的科学的解释。应用挑战(预设5分钟)1.出示半瓶水、一块橡皮泥和两根吸管。提问:在不倾斜瓶身的情况下,你能利用提供的这些材料把水从瓶中挤出来吗?谁来挑战一下?2.请学生上来挑战如果成功了,大家分析交流是怎样利用空气把水从瓶子里挤出来的;如果没有成功,分析怎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利用空气把水从瓶子里挤出来,再找出原因加以改进再实验。3.生活中的空气占据空间现象: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原理(PPT出示气垫等图片),课后同学们可以去生活中研究一下这些物品。【疑难解答】学生在把杯子竖直、慢慢往下压的过程中,发现杯子里也进了一小部分的水,并提出这个发现,教师怎么处理?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在实验中的发现予以肯定,表扬孩子们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其次可以把这个发现作为一个问题记录在班级记录表,留待下一节课解决,同时要把学生的观察重点转移到纸团有没有湿并对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后记】3.压缩空气【教材简析】通过前面两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认识到空气和石块、水等一般的物体一样,能占据空间。在此认知基础上,本课以及此后的学习内容要对空气的物质属性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和理解。学生经历前面课程的学习或根据平时经验可能对空气可以被压缩有一定的认识,但无法说出有力的证据证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因此本课通过推拉注射器活动49\n,比较得出空气可以被压缩和拉伸,而水不能,并且发现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这一特征。在科学的大概念里,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空气当然也不例外。本课重点就是借助注射器让学生分别对空气和水向下压和向上拉进行对比观察,寻找空气是否容易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的证据。再尝试用微粒来解释有关空气压缩和扩张的现象,利于学生构建物质微粒的概念,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最后再通过制作空气枪,解释其中原理,让学生从玩中思,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感受空气一课中,通过抱一抱装有空气的塑料袋或压一压气球,可能已初步感受到空气可以被压缩。但对于“空气占据空间是否有变化”,学生较难解释清楚。因此本课借助有刻度、不易变形的硬质材料——注射器,帮助学生寻找空气可以被压缩的证据。三年级学生对于对比实验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如何公平的进行实验?哪些条件需要相同?这是学生需要思考的,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操作进行公平性的设计,让其认识到严谨的实验才具有说服力。最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尝试用微粒解释现象,教师要做好引导,关注学生所画圆圈,哪一种更合理,激发学生之间的矛盾,引起他们思考和辩证。【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注射器压缩空气活动,知道空气占据的空间可被压缩或扩张,认识到压缩的空气是有弹性的。[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区分空气和水相同条件下被压缩时的不同特点。[探究实践]通过探究压缩空气和水的活动,能用图画来记录压缩的现象,简述空气很容易被压缩的原理。[态度责任]通过体验空气被压缩,认识到压缩的空气可以制成救援的气垫、玩具气枪等,感悟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比实验感受空气是可以被压缩或扩张的,并且压缩的空气是有弹性的。[难点]解释空气为什么可以被压缩或扩张。【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学生]1.每组提供注射器、烧杯、水;2.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出示气泡图提问: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是一种怎样的气体?(它是看不见、无色、无气味、会流动、可以被压缩)2.讲述:空气和水、石块一样,都能占据空间。空气和水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研究空气的其他特征。揭示课题:压缩空气(板书)。[设计意图]用气泡图形式帮助学生梳理之前的知识,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空气的秘密,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空气的兴趣。二、空气能否被压缩(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注射器、记录单1.出示注射器。提问:你认识它吗?用手握住的地方叫什么?针筒上面还有什么?这个可以动的部分叫什么?2.提问:注射器可以怎么玩?学生体验使用注射器,提问:借助注射器,你发现空气有哪些特征?(预设:会流动,可以被压缩等。)3.提问:如何公平地比较水和空气是否可以被压缩?引导:水和空气的量要相同(10ml);要用相同的力;堵住注射器,避免水和空气泄漏。49\n4.提问:现在老师如果把活塞往里推,手不放开,你觉得推得动吗?(预设:推得动或者推不动)如果能推得动,能推倒哪里?出示记录单,学生进行预测,指导学习如何记录,提示用力不能太大。5.学生实验:j记下初始刻度,堵住管口,慢慢用力向下压活塞,手不放开,记录水和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情况,然后松开手,观察有什么变化。k慢慢用力向上拉活塞,手不放开,再次记录水和空间占据空间的变化情况,然后松开手,观察又有什么变化。6.汇报交流,问题指向:能不能压缩?压缩的程度怎么样?扩张的程度是多少?[设计意图]从玩注射器引入,通过体验压和拉的动作,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注射器内物体空间的变化。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历对比实验的设计过程,意识到对比实验需要控制其他条件相同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比较。三、交流发现以及解释原因(预设15分钟)1.学生交流反馈:通过刚才对空气往里推和往外拉的活动,活塞所指的刻度有什么变化?说明空气有什么特征?小结:水不可以被压缩,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2.提问:为什么空气容易被压缩呢?3.教师解释:空气是由微粒组成的,我们可以用一个个小○表示空气微粒。思考:当空间变小时,微粒会怎么变化?当空间变大时。微粒又会怎么样?(学生画出自己的猜想)4.交流观点,发现问题。(预设:数量不同,分布不同,大小变化)5.模拟空气微粒的运动,解释原因。6.学生修正观点。[设计意图]将学生预测和实测结果暴露在黑板中,让学生比较发现预测和实测的不同,让学生能够在有力的证据面前,可以修正自己的观点。四、拓展:知识应用(预设3分钟)1.学习了今天的知识,补充单元气泡图2.空气压缩在生活中的应用。3.小游戏:空气压缩枪。【疑难解答】用微粒来解释有关空气压缩和扩张的现象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微粒大小、数量的不变,只是间距的变化?在黑板上利用固定大小的圆圈表示空气微粒,可以简单地规避学生关注微粒大小的变化引起占据空间大小的变化,而更多地关注微粒的数量、间隙和分布,进而接近更为真实的解释。如果有学生提出微粒大小的变化导致空气占据空间大小的变化,我们应该予以表扬,因为这个基于学生的角度来讲是解释得通的,我们还没有可见的证据证明是微粒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教学后记】49\n4.空气有质量吗【教材简析】本课是在感知过空气,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之后对空气是否有质量进行探索和求证的一课。要让学生用“质量”一词替换学生常说的“重量”一词,但不需要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质量。空气就在我们周围,但学生很少能直接感受到空气的质量。相反,学生根据飘浮在空中的气球,或者可以上升的氢气球,会认为空气没有质量或者无法判断。质量作为物质的重要属性之一,如果要学生认同空气是一种物质,那么,对空气是否有质量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就势在必行了。【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研究过《认识一袋空气》,但是这堂课更多的是对空气基本特征的观察,而对于空气是不是像木块、水那样有质量呢?学生还是有很大疑惑的,有的孩子说很轻,另外一些孩子直接反驳,那不是空气的质量,感受到的是装空气的袋子的质量(重量),所以,对于研究空气的质量,他们是非常感兴趣的。在一年级下册《谁轻谁重》一课中,学生对天平这种测量工具已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天平的倾斜可以反映出轻重,这是本课主要实验的基础,基于轻重的判断学生才能论证空气究竟有没有质量。【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称量皮球以及称量前后的质量变化,知道空气是有质量的,而且空气的质量是可以被称量的。[科学思维]在测量空气质量的活动中,通过比较皮球前后两次的质量变化,理解空气是有质量的。[科学实践]将称量空气的质量活动贯穿在预测、实验、论证的一系列活动中,掌握用称量的方式来测量空气的质量,建构空气有质量的概念。[态度责任]通过“空气有质量吗”,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意识到应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思考提出判断空气是否有质量的方法。[难点]学生通过去判断后加入的空气是否有质量去得出空气有质量的结论。【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空气》气泡图;3.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学生]1.实验材料一套;2.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聚焦任务(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学生实验套装、《空气》气泡图、活动记录单1.出示气泡图,引入对“空气是否有质量”学习活动;提问:你认为“空气有质量吗”?你这么猜想的理由是什么呢?你会怎么证明自己的想法呢?[设计意图]:出示气泡图,展示学生对空气理解的前概念,帮助学生回忆当时的想法,而在经过前面三课的学习之后,现在的想法是什么样的?引入交流,你会怎么去设计实验呢?让学生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二、探究与研讨(预设30分钟)1.出示简易天平,引入测量空质量的学习活动;(1)说说简易天平的使用方法;(2)说明:使用简易天平测质量的方法:①在简易天平的两端,分别放一个皮球和绿豆,出现以下情况,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小结:天平平衡时,左边皮球的重量=右边绿豆的重量②如果在天平的右边再放入几颗绿豆,你预测会出现什么情况?你的理由?49\n小结:天平不平衡时,重的一端会往下沉(2)测量: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学习活动①如果往左边皮球打入20筒空气,简易天平会怎么变化呢?在记录单的对应位置,记录自己的猜测;(你觉得天平会出现哪种情况,就在对应的框里打个“√”)②轻轻取下皮球,利用打气筒往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③再轻轻地将皮球重新放到左边的天平,观察现象,记录实验结果;(3)平衡:怎么让天平再次平衡?①小组内再让天平平衡的方法——增加绿豆或皮球放气(学生提出);②往右边的右边盘子里添加绿豆:一颗一颗加入绿豆,直到天平平衡③记录你的实验数据:添加的绿豆数量;(4)研讨:交流“空气是否有质量”①组内讨论;我们小组认为“空气有质量”;②组间讨论:统计并展示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展示每个小组的实验结论;对以上的结论,你有什么看法?③小结:空气有质量[设计意图]:将研究的步骤进行细化,更好地帮助学生去理解每一个环节出现的结果,可能代表什么意义,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大家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吗?那我们又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呢?从预测到实验,从推理到验证,更好地解决“空气有质量”,而在对实验结果的不完全一致性时,让结论趋向于更加完善“空气有质量,可能是很轻的”,留待后面,继续完成。三、拓展(预设5分钟)1.思考:如果将皮球里的空气放出一部分后,再把皮球放回左盘,天平会怎样?并说说理由。(预设:放掉气的皮球放上去后,左盘变轻了。这也能说明空气有质量。)2.教师演示。学生尝试解释现象。(有时间的话学生也可以马上试一试。)3.小结: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空气是有质量的,但是质量很轻。[设计意图]丰富和完善结论,采用逆向、倒推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建构本节课的科学观念。【疑难问题】天平平衡后,再往皮球里注入空气,皮球端并不是都比绿豆端重如何解决?在称量空气的实验时,并不是每个小组都能达成了教材或者老师想要的实验效果,没有一个班级的所有小组,都刚好是左边重。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小组的实验结果,和预期不一样,这恰恰说明空气有重量的同时,也说明了空气的质量是很小的,很轻的。解决的方法,可以增加注入空气的量,从20筒到40筒,甚至更多。另外,测量用的“天平”灵敏度不够也是造成实验现象不够明显的重要因素。【教学后记】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49\n【教材简析】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运用上节课的方法利用豆子、回形针、泡沫块、医用棉花球等足够“轻”的物体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并类比、转化出一袋(约100筒)空气的质量。第二部分是比较一袋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物体,发现质量相同的物体可能体积不同,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物体密度的不同。本课需要学生应用上节课的方法,来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感受一定量空气究竟有多重,进一步确认空气是有质量的。同时,本课用多种物体作为参照物去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希望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到相同质量的物体有不同的体积,从而对物体密度有一个直观的感知,为以后学习密度概念积累经验。【学情分析】不少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大概20筒空气的质量等于3-5颗绿豆的质量(当然打气筒的大小以及绿豆的大小也会导致具体数据发生浮动),已经感受到了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用类比、转化的方法测量一袋(约100筒)空气的质量可能还需要学生在语言上清楚地表达出来。同时,学生脑海中已架构起的是空气质量与绿豆质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其他足够“轻”的物体去衡量空气的质量,这也是这节课需要去体验的。【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利用多种足够“轻”的物体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并类比、转化出一袋(约100筒)空气的质量,知道一定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科学思维]能使用类比、转化的方法,推测出更大体积空气的质量。[探究实践]在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并记录20筒空气的质量,通过类比、转化的方式得出一袋空气的质量。通过对比一袋空气和它同质量的“标准物”,认识到质量相同的物体可能体积不同。[态度责任]在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中,细致操作、仔细观察实验,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不同的“标准物”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并通过类比、转化的方法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难点]在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实验中,细致操作、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高精度电子天平、板贴、皮球、打气筒。[学生]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聚焦任务(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一袋空气、绿豆贴1.教师出示一袋空气,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用绿豆来衡量20筒空气的质量,那今天你能来预测一下老师手中这一袋空气的质量相当于多少颗绿豆吗?2.学生预测结果,教师板贴绿豆,在后面记录预测数字。3.继续提问:如果是这些物品(乒乓球、回形针、小泡沫球)作为衡量物,结果又会是怎样呢?教师让学生把预测结果记录下来。[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对探究一袋空气的质量的兴趣。二、探索一袋空气的质量(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学生活动手册1.探讨探究方案:(1)提问:如何测量这一袋空气的质量?(2)追问:把一袋空气全部打入皮球,合适吗?(3)提示:这一袋空气约100筒空气,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能测量出这一袋空气的质量?(4)学生发言,并小结:先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再换算出一袋空气的质量。2.实验探究活动:49\n(1)如何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请学生大致描述实验操作步骤。(2)实验操作步骤:①调节天平平衡。②左边放一个没有充足气的瘪皮球,慢慢往右盘中放绿豆,直至天平指针指向中央。③用打气筒往皮球内打入20筒空气,注意尽量不要漏气。④往右盘外慢慢地、一粒一粒地放绿豆,直至天平再次平衡。⑤记录20筒空气的质量。⑥用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等其他物体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⑦换算出一袋空气的质量。⑧比较一袋空气和它同质量的物体,你有什么发现?(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把各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的大表格内。[设计意图]逐步引导学生使用类比、转化的方法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即先指导学生利用多种足够“轻”的物体通过实验测量出20筒空气的质量,再通过类比、换算出一袋空气的质量,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一定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三、研讨(预设8分钟)1.在打入100筒空气后,这袋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多少?我们是如何知道这袋空气的质量的?①小组汇报,交流研讨。②各组的数据是否相同,有什么想法?2.比较这袋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你有什么发现?3.小结:一定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作为衡量。质量相同的物体可能体积不同。[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组内、组间的研讨交流中形成共识:一定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作为衡量。质量相同的物体可能体积不同。四、拓展——用电子秤称空气质量(预设2分钟)1.谈话:同学们,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好些精确的工具可以称量出空气的质量了,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吧。2.出示篮球、电子秤、打气筒,称量打气前后示数的变化。[设计意图]测量工具上的数据,对学生来说有更好的指代意义,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空气的实际质量。【疑难解答】各组实验测得的20筒空气的质量有所不同,推算出的一袋空气的质量与“标准物”有所差距,如何处理?可以让学生观察这些绿豆的大小是否完全相同,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标准物”并不是完全标准的,意识到正是这些细小的差别造成了我们测量和推算上的误差。并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只是粗略的测量并推算了一袋空气的质量,想要测量得更准确可以使用更加精确的仪器设备。【教学后记】6.我们来做“热气球”【教材简析】49\n本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观察热气球以及热气球加热上升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热气球上升的原因并做出初步的解释。第二部分,通过指导吧学生制作和放飞“热气球”,让学生对“热空气会上升”的现象形成感性认识,并通过研讨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有逻辑地进行解释。第三部分,通过出示“孔明灯”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解释其飞行的原理,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和应用。本课实验现象所指向的物理概念是: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导致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学生只需要通过简单的热气球模拟实验方法,对空气的这种物理性质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知,知道热空气会上升,空气变冷后会下降就可以了,不需要对相关的物理原理进行深入学习。本课还渗透了课程标准中有关“运动”、“热”的内容:“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以及“热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以不同方式传递,热是人们常见的一种能量表现形式”。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对以上内容给予适当关注。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制作和放飞“热气球”,让学生对“热空气会上升”的现象形成感性认识,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有逻辑地进行解释。【学情分析】通过前面五课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空气具有质量、能占据空间,还可以被压缩。本课从热气球的升降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而热气球是生活中比较有趣的一个物件,三年级的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甚至有一些学生有过亲身体验的经历,对热气球具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了解“热气球是需要靠热才能进行升空”的这一前概念,但是对“热气球受热后是怎样飞起来的?”这一问题不能做出具体的解释,这正是本节课的着眼点。【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放飞“热气球”活动,认识空气受热后会变轻上升,变冷后又会下降。[科学思维]能基于放飞“热气球”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合理分析并解释“热气球”的上升和下降的现象,及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探究实践]在放飞“热气球”活动中,能运用画图、书写等形式记录实验现象。[态度责任]通过放飞“热气球”活动,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实验是可重复的,并发展探索物质世界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尝试让“热气球”升空并在此过程中了解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变冷后又会下降。[难点]用概括性的语言有逻辑地解释“热气球”升空及降落的现象。【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学生材料一份;3.多个塑料袋备用。[学生]1.为每组准备塑料袋1个,蜡烛1支,塑料筒(或纸筒)1个,点火器1个;2.学习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1.出示热气球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在很多旅游景点都有提供游客乘坐热气球的服务,有没有同学乘坐过热气球?你知道人们是怎样让热气球升上去的吗?(预设:热气球是通过加热升上去的。)2.出示人们加热使热气球上升的图片,提问:仔细观察并思考,人们到底是对什么进行加热?(预设:里面的空气。)谈话:其实,人们在加热过程中并没有加热热气球本身,而是加热了里面的空气,那么加热后空气发了哪些变化,热气球又是怎么升上去的,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就要来做一个模拟热气球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我们来做热气球)[设计意图]通过热气球图片引发学生思考热气球上升的原因,了解学生前概念。再通过出示热气球升空前的加热照片,使本堂课研究的中心从热气球本身聚焦到热气球里面的空气,引发学生思考:空气加热后的到底产生了什么变化?二、模拟“热气球”升空的活动(预设20分钟)49\n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微视频,塑料袋,蜡烛,塑料筒,点火器,活动记录单。1.讨论注意事项(1)出示塑料袋,提问:这个大塑料袋就是我们今天我们课堂上的“热气球”。当然,只有这个塑料袋没法直接让它飞起来,还需要什么?(预设:加热、蜡烛、火…)教师出示蜡烛,演示用点火器点燃蜡烛,同时简单介绍点火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提问:现在可以直接把塑料袋套上去给里面的空气加热了吗?教师可边讲边演示。(预设:不可以,直接套上去塑料袋可能会烧起来,很危险)讲述:直接将塑料袋里套上去加热是很危险的,塑料袋会直接融化甚至烧起来,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东西将蜡烛与塑料袋隔开一些距离。(3)出示塑料筒,提问:仔细观察这个塑料筒,你觉得这个塑料筒怎样使用吗?小组同学讨论,试着在记录单上画出塑料筒和塑料袋的位置(画设计图)(4)展示学生设计图,讨论优劣及分析需要注意的事项。讨论1:塑料筒有“缺口”的一端朝下,需要进气。讨论2:塑料袋的边缘不能过低,以免把进气孔堵住。讨论3:塑料筒上端温度仍然较高,塑料袋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塑料筒上端。……(5)教师简单梳理并板书活动步骤:2.放飞“热气球”,感知变化(1)谈话:接下来我们不仅要让“热气球”升空,更重要的是研究它是怎样升空的。所以在放飞“热气球”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要观察和记录哪些内容?(预设:塑料袋膨胀程度的变化;袋子里空气的温度变化……)(2)播放实验微视频,指导学生放飞“热气球”,并出示操作注意事项。(3)学生活动:利用蜡烛、塑料筒让“热气球”升空,并完成活动记录单。[设计意图]通过思考和尝试逐步引出材料,并在此过程中认识到每种材料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再通过模拟“热气球”的升空来了解加热后空气的变化。此外“热气球”升空的高度并非本课活动的重点,所以在活动前要强调活动观察和记录的主要内容。三、实验发现及解释(预设12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1.回顾活动,分析成败(1)讨论:刚才的活动中,有些小组的“热气球”飞得很高,过了比较长的时间才落下来,说说看,你们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技巧吗?(2)讨论:也有些小组的“热气球”飞得没那么高,也来说说看,你们是怎么做的?遇到了哪些问题?2.讨论分析,解释原因(1)展示学生活动记录单的记录情况,讨论:从加热“热气球”开始到“热气球”降落你都观察到了哪些现象?(预设:加热后,塑料袋慢慢鼓起来了,手贴在塑料袋外壁,感觉到温度慢慢变热,拎住塑料袋的手,感觉需要的力气越来越小;“热气球”下降时,塑料袋慢慢瘪下去了,用手去摸温度变冷了。)追问:这些现象能说明“热气球”中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加热时,“热气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了;降落时,“热气球”中的空气在冷却收缩)(2)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尝试解释“热气球”是怎样升空和下降的吗?归纳: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3.空气微粒的变化(机动教学环节)(1)如果用“○”来表示空气的微粒,你觉得加热后的空气微粒会发生什么变化?请尝试画出你的想法。(2)请学生说说想法,不做定论,点出学生的几个矛盾点:①空气微粒大小的变化(变大变小)49\n②空气微粒数量的变化(变多表少)③空气颗粒间隙的变化(变远变近)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查资料。[设计意图]先通过分析活动的成败,反思活动中做得到位和不足之处。再基于现象,讨论袋子加热后及掉落时的变化,通过袋子的变化分析空气的变化,认识到袋子升空和降落实际是由空气受热膨胀及冷却收缩导致的。对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还可以展开机动环节的教学。五、孔明灯飞行原理及危害的认识(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视频1.出示孔明灯图片,提问:孔明灯是一种能够长时间自由飞行的飞行灯,我国一些地区有元宵节放飞孔明灯的习俗,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来说说孔明灯飞行的原理?(预设:它和热气球的原理一样,利用热空气膨胀会上升带动孔明灯飞行。)追问:为什么孔明灯飞行的时间会更长?(预设:孔明灯的火源与灯一起飞行,可以持续加热。)2.讲述:不过燃放孔明灯也存在一定隐患,我们来看一则新闻。播放视频——燃放孔明灯的危害。提问:现在,你对孔明灯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预设:孔明灯降落的地方可能会引起火灾,所以不能在户外随意放飞孔明灯。)[设计意图]将我们的“热气球”和孔明灯对比,了解孔明灯的飞行原理,并加深学生对“热气球”原理的理解。同时对学生展开安全与环保方面的态度责任教育。【疑难解答】用蜡烛加热“热气球”时,最易出现蜡烛翻倒、热量不够和热量过足烤破塑料袋等现象,教师该如何避免?蜡烛、塑料等材料都是生活中极其常见的材料,但均有各种不同大小。我们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两者之间大小是否合适。①在蜡烛的选择上,建议选择短款细蜡烛加香薰蜡烛结合(如下图),不仅可以避免蜡烛翻到,也可以保证热量充足;②在塑料袋的选择上,建议选大而轻薄的,能保证学生能明显看到袋子的膨胀过程。③在纸筒/塑料筒的选择上,纸筒的裁剪相对方便,但塑料筒能加稳固且耐用。不过,无论纸筒还是塑料筒,直径的大小要足够,避免被蜡烛点燃。④最后在点火器的选择上,建议选择长点火器,学生更有勇气使用。【教学后记】7.风的成因【教材简析】《风的成因》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的第七课,属于物质科学领域。本课探究风的成因是上节课热空气会上升的学习活动的延续。当热空气上升时,空出来的区域将由附近的冷空气来填补,流动的空气就形成了我们感受到的风。本课中学生以热气球这课“空气受热会上升”的知识为基础,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到“冷空气会向热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风”这一现象,以此现象作为证据,利用尝试解释自然界中风的成因。教材将本课的内容具体分成三块。第一块聚焦,利用两个问题,唤起学生以往经验,引发学生思考风的成因。第二块探究,学生根据实验流程完成风形成的模拟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第三块为研讨,解释模拟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解释自然风的成因。【学情分析】49\n有了上节课“热空气会上升”的知识基础,学生解释“风的成因”模拟实验的现象就容易很多。但是,要把模拟实验的原理和自然风的形成原因建立联系,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本节课只要求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能观察到“冷空气会向热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风”这一现象,举出与此相类似的生活现象就可以,不需要给出更深入的解释。【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课堂的模拟实验,知道冷热的空气流动形成风。[科学思维]基于“风的成因”模拟实验的现象观察,合理推测风的形成。[探究实践]在观察热空气上升现象中,用文字、画图的形式记录并解释实验现象。[态度责任]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风是由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的。[难点]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风的成因实验装置、小风车、打火枪。[小组]1.风的成因实验装置、打火枪、蜡烛、蚊香2.学习单。【教学过程】一、聚焦主题,链式梳理。(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小风车1.出示小风车,提问:小风车固定不动,你有哪些方法让小风车转起来?(预设:用嘴吹、用扇子扇)2.提问: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形成风?用嘴吹、用扇子扇时,静止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空气流动形成风3.讲述:在生活中,风随处可见,比如看到大树摇晃、国旗飘扬、炊烟飘散、风车转动就知道起风了。那么,大自然中是谁让空气流动起来,怎样形成风呢?揭示课题:风的成因(板书)[设计意图]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由于学生没有科学地观察和分析过自然风,本环节设置了问题链有效聚焦了风的主题。学生借助问题能梳理出观察无形风时需要借助一定物体,风的形成是因为空气流动。同时,激发学生实验兴趣,为实验器材的出示铺垫。二、模拟实验,现象记录。(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风的成因实验装置、打火枪、蜡烛、蚊香、学习单1.课件出示上节课热气球实验的图片。提问:上节课的热气球实验中,我们在纸筒中点燃蜡烛,热空气会怎么流动?空气受热上升后,纸筒内就没有空气了吗?(预设:热空气上升,外面的冷空气会从小孔中补充进去)2.提问: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纸筒内的空气真的如同学们所说的方向流动吗?我们看不见空气有没有进去,可以借助什么间接看到空气的流动?3.出示蚊香,风轮,风的成因实验装置,记录单。演示:不点燃蜡烛,只点燃线香。将线香放在演示盒右侧洞口,指导记录方式。讲述:接下来我们会有一个帮助我们探究的小帮手——风的成因演示盒。蚊香放在入风口,通过烟可以让我们看到空气是否会流进纸筒。风轮放在出风口,显示风的大小。4.明确操作:小组合作观察蜡烛点燃前后风轮和烟的变化。讲述:实验步骤(1)不点蜡烛,观察烟的流动方向;(2)点燃蜡烛,放进盒中,观察烟的流动方向。强调蜡烛、蚊香放置的位置,指导用打火枪点燃蜡烛和蚊香的方法。5.小组实验,并通过画图和文字做好记录。[设计意图]以上节课的热气球模型入手,过渡到本课的实验装置,使无形的风可视化的同时,便于学生把热空气的知识联系到本课,解释实验现象。49\n三、思维统整,分层研讨。(预设10分钟)1.小组为单位,展示小组记录单,全班交流分享实验现象。(1)语言支架:风轮在蜡烛点燃前后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点燃蜡烛前后,蚊香的烟流动方向是怎样的?点燃蜡烛后,烟会横向流向塑料盒中,说明什么?(2)现象汇总:各组间现象补充汇总,出现不同现象(观察不细致或操作错误导致)组间互相分析原因,完成班级现象总记录。(预设:风轮从不动或微动变为快速转动,线香的烟从向外变为向里、向上运动。)2.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空气受热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进来,形成了风。[设计意图]通过个人、小组记录单和班级汇报使得实验成果从个人到班级的有效反馈,避免了部分学生未参与实验、研讨不充分的情况,实现人人参与真实验的目的。此外,由于该实验中学生观察烟和风轮同时发生变化,较难有逻辑地汇报,设计由浅入深地分析现象,旨在引导学生从简单风轮到烟的走向进行解释,再加上动态动画进一步分解烟的走向,逐步攻克冷热如何使空气流动形成风。四、巧迁活用,兴趣延伸。(预设5分钟)1.提问:大自然中的风和模拟实验中的风形成的原理类似。这个实验因为蜡烛让空气有了冷热温差,所以空气流动形成了风。大自然中也有一根“蜡烛”在提供热量,你觉得是什么?2.播放“风的成因”视频。3.学生结合模拟实验的现象和原理,尝试解释自然风的形成原因。[设计意图]通过思考大自然中风如何形成的问题,将模拟的实验现象与真实的情境联系起来,进一步巩固并利用知识解释生活中风形成的现象。五、作业设计观看视频https://v.qq.com/x/page/o035786u9fc.html?fromvsogou=1A:做一个“走马灯”,将成果拍成视频发到班级群,并向家人解释风车“无风”转动的秘密。B:记录一分钟“走马灯”旋转的次数,尝试改进“走马灯”,让它转得更快。【疑难解答】风的形成原理很抽象,如何将学生观察的现象、零散的思路逻辑化?三年级学生各方面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该实验现象变化不复杂,但是他们还不具备有逻辑地对多个实验现象同时进行分析的能力。为了理清学生思维脉络,本课通过语言支架将现象进行分层解析。学生先会关注易观察的风轮,了解到加热后有风且很大。顺着支架,学生会深入思考烟的变化。烟为什么向上?烟为什么向里走?这两层支架能让他们根据热空气上升的知识解释纵向烟,再按照现象分析冷空气填补的横向烟。最后思维进阶到冷热的变化导致空气流动形成风。从简单风轮到对冷热空气由浅入深地思考,学生思维逐步打开。风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学生将实验现象分解后对冷热空气流动的清楚认知。由此,学生借助语言支架,梳理思维脉络,使零散的思路逻辑化。【教学后记】8.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教材简析】49\n本课是《空气》单元的第8课,是对整个单元内容的总结和深化。本课从空气是一种资源的角度引导学生继续认识空气,学生将开展调查、交流和学习活动,从更多维度、更深入地了解空气与动植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对单元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并且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将通过讨论,归纳,总结,提炼空气的基本性质,从而认识空气的资源属性,认识空气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意识到空气和我们生活密不可分。【学情分析】在前面七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观察和多种方法的研究,对空气的基本性质有了更深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是较为碎片化的,不连贯的,因此需要学生较为系统地进行总结和归纳,更加连贯地思考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同时,学生还没有意识到空气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环境的重要关系,需要适当的引导和启发。【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图片,知道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而且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2.通过调查和研讨,知道空气可以帮助燃烧,其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知道风具有能量,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科学思维]1.通过整理和分类的方法,梳理出空气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空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是不可或缺的。2.通过制作图表、气泡图或短文写作的方式,整理和归纳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探究实践]1.能根据生活经验,通过讨论和交流,完成调查记录表。2.能回顾、总结和归纳整个单元所学知识,完成表格、气泡图或短文。[态度责任]通过调查和研讨,能认识到空气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形成爱护大气、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调查和研讨,能认识到空气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形成爱护大气、保护环境的意识。[难点]通过调查和研讨,能认识到空气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形成爱护大气、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准备】[教师]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学生]第一节课画的气泡图等,便签纸,长纸条,记号笔。【教学过程】一、空气在哪里?(预设5分钟)1.提问: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空气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在哪些地方有空气的踪迹呢?你的理由是什么?(预设:教室里、天空上,因为我们能呼吸/水里,鱼儿能在水里呼吸)2.追问:土壤里有空气吗?(预设:有,土壤里也有小动物)3.将一块泥土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通过投影展示现象。4.出示大气层图片、水中鱼儿图片和土壤图片并小结: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水中也能溶解一部分空气,供水生动物呼吸,就连土壤中也有空气的踪迹,可见空气随处可见。5.提问:随处可见的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联系呢?(板书: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设计意图]通过连续的问题,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前概念,为“空气随处可见”结论的得出做铺垫。同时学生对土壤中是否存在空气是没有清晰的认识的,通过小实验可以直观地看到土壤中的空气,加深学生的认识。49\n二、空气与生活(预设18分钟)1.提问:我们利用空气能做哪些事情呢?我们来一起做个小调查吧!调查要求:(1)小组内每个成员要举出人们利用空气的3个例子,分别写在便签纸条上。(2)完成后小组成员将便签纸汇总在一起,将例子进行分类汇总,将相似的放在一起。(3)小组讨论,将大家都认可且认为重要的1-3个例子写在老师提供的长纸条上。(4)各小组将纸条用磁铁固定在黑板上。2.请学生将黑板上张贴的例子进行再次分类和汇总,教师将重复的去除,留下具有代表性的纸条。3.请书写纸条(留下的)的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的想法。4.小结:可见,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空气。5.提问:空气如此重要,人类的的哪些活动会对它造成破坏呢?(预设:烧垃圾,工厂排放废气,汽车尾气)6.追问: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空气呢?(预设:绿色出行,植树造林,不焚烧秸秆)7.小结:是的,我们要爱护空气(大气),保护环境。[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生举例的方法可以让全员参与到调查中来,充分挖掘他们的前概念。通过分类汇总和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的方法可以锻炼学生分析和筛选信息、分类汇总的能力,同时减少需要研讨的例子数量,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几个问题的提出和研讨,培养学生爱护大气、保护环境的意识。三、单元知识梳理(预设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整理,并完善到班级记录表上。2.出示第一节课气泡图,引导:《空气》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我们都做了哪些活动,学到了哪些知识呢?下面一起来梳理一下吧!梳理要求:(1)结合教材和记录本,明确每节课的实验或活动,找出重点知识。(2)将所有知识点进行分类汇总,总结出几个大方面。(3)对照第一节课的气泡图,看看哪些可以补充进去,哪些有问题需要修改。3.请学生代表用不同颜色的笔对气泡图进行补充和修改,其他学生提出建议,对气泡图进行完善。[设计意图]班级记录表是对整个单元学习过程和内容的完整记录,记录表的整理和完善有利于学生对整个学习有更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单元知识梳理。气泡图的修改和完善使学生将现在与之前进行对比,纠正错误认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所学系统化,同时意识到自己对物质的认识在发展、在进步。四、课后再复习(预设2分钟)1.结合教材39页布置课后任务: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再次复习,如用表格对比空气、水和石头的特征,或者用短文介绍空气。2.复习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单元内容进行再次梳理。(梳理时不参考任何资料)[设计意图]课堂上的单元知识梳理时间短,容量大,学生很难一次性理解和掌握,因此需要课后进行再次复习和梳理。而检验复习效果,判断学生是否对单元知识有了系统认识的有效方法就是不参考资料,用头脑中的知识和逻辑制作思维导图。【疑难解答】1.学生对大气层破坏以及空气污染的现象感受不深,重视不够,很难形成爱护大气,保护环境的思想和意识。由于很多学生生活的环境远离工业区以及近年来环境治理的结果,学生身边较难看到破坏大气层和空气污染的现象,因此学生的感受并不明显。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和相关视频以及出示一些破坏大气层和污染空气的照片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认识,从而为环保思想的培养做铺垫。49\n2.单元知识梳理时学生很难将相关知识进行归类,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将碎片化的知识进行归类,形成系统的认识是单元整理和复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方法和习惯。教师在组织和引导学生梳理时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由总到分,即从单元主题开始,找出与主题相关的几个方面,然后分析知识所属类别,将知识放入对应的方面里。另一个是由分到总,即分析每个知识点所属类别或方面,将同一类的放在一起,用关键词总结出它们的类别,然后补充在单元主题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和帮助学生思考知识属于主题的哪个方面,一边进行梳理和归类。【教学后记】第三单元天气1.我们关心天气【教材简析】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交流的形式,了解各种各样的天气,感知不同的天气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好的天气给生活带来便利,恶劣的天气常常会给生活带来麻烦,甚至带来灾难。通过全班交流“今天天气怎么样”,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在不同天气里的不同感受,了解天气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探索板块,明确了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这对多数学生来说是新的概念,帮助学生从宏观的视角去认知天气现象。【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有了初步认识,这些来自平时的生活经验、每天的天气预报或其他的书籍资料。他们也能感受到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但是他们还不清楚天气的基本特征,不了解天气特征的观测方法,分不清天气与气候,往往不能根据天气来判断每天穿什么样的衣服。在本单元中,随着学生对各种天气特征的认识,期待着他们能更加关心天气、准确地观测天气。【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认识到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知道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认识到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科学思维]通过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交流和分析,能正确分类天气现象。[探究实践]通过感官观察、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天气信息。[态度责任]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感受天气的多样性,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养成关心天气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认识到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难点]通过观察,知道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城市天气显示课件[学生]“我们的天气日历”表,作业本【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收集当天天气信息49\n1.提问:今天天气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结合实际情况尝试表述今天的天气。2.提问:天气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有关系吗?我们要不要关心天气?3.揭示课题:我们关心天气(板书)。[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兴趣。二、探索:感受天气的多样性(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城市天气显示课件1.提问: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一样吗?(1)学生小组讨论,建议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2)出示课件,点图片过渡到“城市天气显示课件”,并根据学生的提议,随机点出几个城市的天气显示。(3)返回课件主页面,小结: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不一样。2.继续提问: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一样吗?(1)学生小组讨论,建议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2)出示“晴天长城”和“雪天长城”的照片,组织学生发表意见。(3)小结: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不一样。3.出示“12月的黑龙江”和“12月的海南”的照片,提问:这两张图说明了什么?小结:这两张照片同样说明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不一样。4.汇总: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不一样。[设计意图]重点针对“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和“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这两种情况,通过图片、课件等资料,让学生认识到天气变化多端,感受天气的多样性。5.出示各种天气照片,初步了解常见天气。(1)出示晴天天安门的照片,提问:你觉得,这属于什么天气?用个符号来表示,怎么画?(晴)(2)出示多云的照片,提问:这属于什么天气?用个符号来表示,怎么画?(多云)(3)出示阴天的照片,提问:用个符号来表示,怎么画?(4)出示雨天的照片,提问:下雨了,这时天气叫什么?用个符号来表示,怎么画?(雨)(5)出示雪天的照片,提问:你觉得,这属于什么天气?用个符号来表示,怎么画?(雪)[设计意图]将天气图片和天气符号对应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在出示天气符号之前,让学生思考可以怎样设计符号,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三、研讨:分类天气现象(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台风”“暴雨”和“暴雪”的照片等1.提问:你觉得,天气一般包含哪些方面内容?(1)学生自由发言。(2)小结:天气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2.提问:天气会变化吗?天气变化的速度是快还是慢?(1)学生自由发言。(2)小结: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3.出示“台风”“暴雨”和“暴雪”的照片,提问:这些天气会造成什么危害?(1)学生自由发言,讨论这些恶劣天气带来的各种危害。(2)小结:了解天气的变化太重要了。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可以组织人们提前预防。四、拓展:记录“天气日历”(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每人一份天气日历1.出示常见天气符号汇总图,学生尝试记忆,互相问一问,考一考。2.提议:对天气变化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做一份“我们的天气日历”。(1)分发“我们的天气日历”表,讨论:怎么做?有什么问题?(2)自由交流。49\n[设计意图]从第一课开始就落实“我们的天气日历”的制作,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在讨论中明确制作方法,还可以在后面的学习中完善或调整。【疑难解答】1.什么是大气圈?我们的地球周围有很多气体,这就是大气圈。我们居住在大气层的底部,所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来自大气圈,大气圈中有水和各种尘埃杂质,是形成云雨雾雪的重要物质,我们平时能观察到的雨天、闪电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之内的自然现象。地球上的生物能够生存繁衍离不开大气圈,它拥有“地球保护伞”的称号。2.怎么分类天气现象?为什么可以这么分类?雨是水,雪融化了也是水。雨和雪都与水有关系,我们可以将雨和雪的天气现象分为雨雪类。非常炎热的天气也有可能是阴天,非常寒冷的天气也有可能是晴天。所以将温暖和寒冷分成冷暖类,将晴天、阴和多云分成阴晴类。晴天、阴和多云这三种天气现象主要是和天空中云的多少有关。最后将表示风天气的分成一类。因此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教学后记】2.认识气温计【教材简析】学生在“水”单元中已经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用温度计测量过水的温度。本课将在此基础上认识气温计,为下一节课《测量气温》打下基础。通过“认识气温计”“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两个探索活动,学生掌握了气温计的基本结构以及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探索活动三“观察其他温度计”,要求学生对其他类型的温度计有基本了解。通过认识和使用气温计,学生感受到工具的使用能提高观测气温的准确性。【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天气的认识还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没有通过科学工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活动,而气温计就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学生在“水”单元中已经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用温度计测量过水的温度。本课将在此基础上学习与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气温计的正确读数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气温计,知道气温计有单位符号、刻度、液柱和液泡四个基本结构;知道气温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科学思维]比较气温计、体温计和水温计,区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探究实践]在使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的过程中,掌握气温的正确读数方法。[态度责任]在使用气温计的过程中,对利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感兴趣,感受到工具的使用能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掌握气温的正确读数方法。[难点]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掌握零下气温的正确读数。【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气温计、气温计读数模型、体温计、水温计、作业本。49\n【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1.提问: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大气的冷热程度叫什么呢?(1)学生自由发言。(2)小结:大气的冷热程度叫气温。气温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2.过渡:气温靠我们的感受是不准确的。用什么工具测量气温比较好呢?3.揭示课题:认识气温计。(板书)二、探索:认识气温计(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准备1支气温计和1个气温计读数模型、作业本1.认识气温计的结构(1)分发气温计。(2)小组仔细观察气温计,说说由哪些部分组成。完成作业本活动记录。(3)全班交流.(4)教师小结:气温计由单位符号、刻度、液柱和液泡几部分组成。(5)拓展:气温计上是不是有两个单位?(气温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世界上少数国家用华氏度,符号℉。)观察气温计的刻度,刻度上有数字、长线和短线,你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吗?你还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发言。(6)重点讨论:这个气温计能测量的最低气温是多少?这个气温计能测量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气温计上的每一大格被分成几小格?一大格和一小格分别表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了解一大格、一小格的含义。[设计意图]对气温计上的两个温度单位进行适当的讲解,以及对气温计上一大格、一小刻度所表达意思的讨论,能让学生对温度计认识更全面、到位。2.利用气温计模型读数(1)读数练习:你能正确读出下面的几个气温吗?读作什么?写作什么?学生完成书写后交流:38℃,0℃,-5℃(2)概括气温计的读数秘诀:零刻度,读数起步;向上数,几摄氏度;向下数,零下几度。(3)分发气温计读数模型,学生采用“你说我拉”和“我拉你读”的方法,同桌互相进行练习。[设计意图]通过利用气温计模型读数,让每个学生掌握气温的正确读数方法。而采用“你说我拉”和“我拉你读”的活动方法,极大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三、研讨:交流发现(预设5分钟)1.交流:(1)在读气温计时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注意什么?(2)利用气温计测量温度,对我们描述天气有什么帮助?学生自由发言。四、拓展:比较与发现(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准备1支气温计、体温计和水温计1.观察其他温度计,发现它们相似的结构。2.出示气温计、体温计和水温计,小组讨论: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不同的温度计,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对温度计的原理有更深入的认识,感受到在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工具,能提高观测的精确性。【疑难解答】1.气温计读数时有哪些技巧?49\n0℃刻度为标准点,红色液柱向上多了几格就是几摄氏度,向下少了几格就是零下几摄氏度。做题目时,为了防止写错,读数时可以先“圈零刻度”,表示要从零刻度开始读数,然后找到液柱最上端,液柱最上端刚好对着零刻度,即“0℃”;液柱顶端在零刻度上方,可以从零开始“画向上的箭头”,表示要从零往上读;液柱顶端在零的下方,可以从零开始“画向下的箭头”,表示要从零往下读。如果题目中没有零刻度,数字越往上越大则是零上的温度;数字越往下越大,则是零下的温度。2.气温计、体温计和水温计,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提示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等方式,对比它们的基本结构、用途、量程、刻度、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异同。【教学后记】3.测量气温【教材简析】本课是《天气》单元的第3课,旨在帮助学生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探索部分安排了三个活动分别是:学习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在天气日历上坚持记录每天的气温,为第7课《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做好数据的积累。通过研讨,让学生感受用气温计测量获得的数据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学情分析】本课的气温的测定是在上一节课认识气温计,练习了气温计的读数后进行的,学生已有相关经验。但让学生选择一天中的5个时间点进行测量并将结果记录下来,这个活动在一节课中无法全部完成,必须延伸到课外。三年级学生还没有自发地按要求完成上述任务的科学精神,所以教师要做好课后活动的组织工作,可以根据学校作息时间表选定时间,甚至利用节假日发动家长一起参与。【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实地测量一天中的气温,掌握气温计的使用方法,了解一天的气温是在变化的。[科学思维]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以此绘制成柱状统计图,通过数据整理,分析获得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逐渐形成推理论证意识。[探究实践]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绘制柱状统计图,分析气温规律。[态度责任]在测量一天的气温活动中,能保持对气象研究的兴趣,感受工具的使用对测量精准性带来的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绘制成柱状图,分析获得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难点]按计划的5个时间点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教学准备】[教师]气温计、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两人一支气温计、记录表、柱状统计图、记号笔、作业本。【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1.提问:一天中气温会发生变化吗?怎样才能知道气温是多少?怎样才能知道气温的变化?(1)学生自由发言。(2)揭示课题:气温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内容。[设计意图]从自由谈论开始,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巧妙延伸出本课的研究问题。二、探索:测量并记录一天的气温(预设20分钟)49\n(一)去室外测量气温材料准备:两人1支气温计、记号笔、作业本1.出示气温计,提问:这是上节课学习使用的气温计,还记得如何读数吗?2.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全班进行交流。邀请1-2名学生上台进行教室气温的读数。3.邀请其他同学对上台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4.提问:同学们的读数就是今天的气温吗?我们应该如何测量今天的气温呢?5.学习气温计的使用方法,重点解决:(1)气温计放在哪里测量气温?(2)测量时气温读数要注意什么?6.出示测量气温的方法:(1)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2)学习气温计的使用方法;(3)保持干燥;(4)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5)示数稳定后再读取。[设计意图]气温计的使用是本课教学重点,基于学生有温度计的知识储备,此处重点强调与普通温度计的不同点。7.总结并提问:那我们马上要到教室外测量气温了,外出测量要注意什么?小结:遵守纪律,操作规范,分工合作,及时记录。8.明确要求后,以小组为单位到教师指定地点进行测量。9.回到教室后,请同学们汇报各组的数据及发现。10.总结并过渡:我们在同一个时刻去室外测量气温,各组的测量数据都很接近,那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是都一样呢?[设计意图]开展室外气温测量活动,并让学生收集数据,让探究活动真正得以落实。这一环节要注意室外活动的有效组织。(二)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材料准备:某一天中气温变化表、柱状统计图1.提问:怎样研究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情况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2.出示某一天中气温变化表,提问学生有何发现?3.绘制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柱状统计图。4.根据统计图,说说你们的发现。[设计意图]将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绘制成柱状统计图,通过数据整理,分析获得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逐渐形成推理论证意识。三、研讨:观察数据,总结发现(预设10分钟)1.观察数据,交流发现。2.讨论:(1)为什么要严格按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2)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相同吗?有什么规律?(3)使用柱状图描述气温有什么优点?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四、拓展:延伸课后,深入探究(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百叶箱、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表。1.提问:气象工作者是如何测量气温的?2.教师介绍百叶箱、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知识。3.布置课后探究任务,测量一天的气温,比较是否和今天的发现相同。[设计意图]有关气温的拓展知识渗透或了解,能让学生保持对气象研究的兴趣,感受工具的使用对测量精准性带来的作用。【疑难解答】学生没有时间去选择一天中的5个时间点进行测量怎么办?这个活动在一节课中无法全部完成,必须延伸到课外,建议延伸到周末或节假日。三年级学生还没有自发地按要求完成上述任务的科学精神,所以教师要做好课后活动的组织工作或者在双休日动员家长做好相关配合工作,将活动转变成亲子活动。【教学后记】49\n4.测量降水量【教材简析】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元素。学生从小就尝试着用他们的感官来观察并判断降雨情况:小雨、中雨、大雨。这种使用感觉器官来判断降水多少的方法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引出雨量器这一工具。这一课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是怎样测量、记录和确定降水量的。为了激发学生观测降水的兴趣,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本课让学生亲自制作一个简易雨量器,并用此来测量、记录降水量。【学情分析】学生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生活体验,知道下雨是降水的一种形式,但较难理解下雪、下冰雹也是降水。制作简易的雨量器,看似比较简单,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理解能力,雨量器的制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特别是0刻度的对齐位置较难操作,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的水平高度较难统一,从而导致测量降水量不准确。【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和测量,知道雨量器是测量降雨量的工具,认识雨量器,学会使用雨量器。[科学思维]用整理数据、分析和归纳的方法,概括一段时间的雨量变化规律,推理天气特征。[探究实践]制作简易雨量器,学会使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完成“天气日历”的记录;用简单的图表整理、分析天气信息。[态度责任]在观察与测量中,能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研究兴趣,并培养持续研究天气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简易雨量器,学会使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难点]模拟降雨的喷洒方式,读数时的视线水平。【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雨量器实物。[学生]透明直筒杯子、刻度带(胶带)、喷壶、水槽。【教学过程】一、聚焦:知识铺垫,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有关降水的阅读资料1.出示有关降水的知识,学生阅读了解。降水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降水包括两部分,一是大气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结物,如霜、露、雾等,又称为水平降水;另一部分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如雨、雪、冰雹等,又称为垂直降水。中国国家气象局地面观测规范规定,水平降水不作为降水量处理,降水量仅指的是垂直降水。2.了解降水量和常见的降水形式。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叫降水量。降水量单位是毫米。常见降水形式有雨、雪、冰雹等。3.引出降水量测量工具——雨量器。4.揭示课题:测量降水量。(板书)[设计意图]开头先用几分钟的时间,介绍有关降水的知识,让学生明白我国的降水量仅指的是垂直降水,扫清没有必要的学习障碍。49\n二、探索:制作和使用雨量器(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透明直筒杯子、刻度带(胶带)、喷壶、水槽1.认识和了解雨量器。通过观察图片,了解雨量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学习制作简易雨量器的步骤。(书本第48页图片)制作的基本过程:(1)选一个直筒透明杯;(2)在杯子外画一条垂直直线;(3)沿着直线用透明的刻度条从底部贴起,0刻度对准杯子内底部。3.模拟降雨并使用简易雨量器。(1)观看微课,模拟下雨,并使用雨量器测量这场雨的降雨量。(2)小结简易雨量器的使用方法:把雨量器放在水平桌面。用喷水壶模拟降水,并记录时间。读出刻度,视线要与液面持平。换算成24小时,确定雨量等级。(3)用简易雨量器测量三次模拟降雨的量,并将三次降水量的时间换算成24小时,对照雨量等级标准确定三次降雨的降水量等级。[设计意图]雨量器的制作是本课重点,采用要点点拨的形式,避免出现错误,让学生学会制作简易雨量器,并能使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特别要强调的是,用喷水壶模拟降水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三、研讨:改进雨量器,测量雪的降水量(预设5分钟)1.自制雨量器要注意什么?测降雨量要注意什么?(预设:直筒透明,杯子底部不要太厚,刻度条要贴直,“0”刻度对准杯子内底部。)2.怎样测量一场雪的降水量呢?(预设:先让这些雪全部融化成水,再来读数。)[设计意图]测量一场雪的降水量,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讨论和点拨,学生明白要让这些雪全部融化成水,与开头降水的标准保持一致。四、拓展:连续十天测量降雨量(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学生自制雨量器1.连续十天测量当地的降雨量,并对照“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确定降雨等级。2.观察连续15天的降雨量柱状图,发现相关信息。[设计意图]用整理数据、分析和归纳的方法,概括一段时间的雨量变化规律,推理天气特征,并培养持续研究天气的科学态度。【疑难解答】1.制作雨量器时,透明直筒宽口杯与直筒窄口杯有区别吗?因为降雨过程中,降雨范围的地面每一处从天上降下来的雨是平均分布的,如果把室外的大水池看成宽口杯,把小水池看成窄口杯,在24小时内的降雨,大水池接到的水用板分隔成几个与小水池的口径相当大小,它们的水位高度是一致的。我们读出来的水位高度就是降雨量,所以没有区别。2.使用喷壶模拟降雨时,喷壶嘴与杯口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雨水从高空落下时,在某个范围内每一处的降雨是均匀的。使用喷壶模拟降雨就是为了保证降雨的均匀程度,更能说明降雨的真实性,所以要离杯口一段距离。3.一场雨的雨量能否代替24小时的降雨量?如果某一天24小时内只下过一场雨,那这场雨就是24小时的降雨量。如果某一天下了三场雨,那么要把三场雨的总和加起来,才是24小时的降雨量。【教学后记】5.观测风【教材简析】49\n通过前4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学会了气温和降水量的观测。本课聚焦“我们用什么方法能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将感性的观察提升到理性的思考——如何观测风向与风速。探索利用地面物体来感知风,尝试自制的风旗测定风向以及风吹动旗子的状态来估计风速。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比较对地面物体和小风旗的观测结果比较,从而体会简单工具对测量的作用。【学情分析】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定风向是一件困难的事,他们不清楚是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向,还是把风吹去的方向确定为风向。“蒲福风力等级”对学生来说相对复杂。本课中,学生是通过制作风旗,观察风旗的状况确定风速的三个等级和风向,并用这种方法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风的观察和记录。【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图片与户外实地对风的观测体验,认识到可以借助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风,知道风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科学思维]在户外观测活动中,能借助多种观测方式分析并推断出风向与风速。[探究实践]在风的观测中,能制作简易小风旗,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会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态度责任]在对风的观测过程中,增进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认同利用工具能提高对风观测的精准度。【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自制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难点]利用身边事物对风向进行观测。【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风向图、蒲福风力等级表、有关台风视频。[学生]制作小风旗材料——1块长约35厘米,宽20厘米的轻薄软布、1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硬纸板、1个订书器;制作风向标的材料——1根硬吸管、1张边长大约15厘米的硬纸板、大头针;作业本。【教学过程】一、聚焦:观察导入,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一组风的照片1.出示生活中刮风的照片,提问:照片的现象是如何引起的?学生自由发言。2.过渡:空气流动产生了风。今天的风有多大?是什么方向的风?你有办法知道吗?3.揭示课题:观测风(板书)[设计意图]出示生活中刮风照片,唤起学生生活经验,通过一系列提问展现学生对“风”的前概念,聚焦本课研究主题。二、探索:风向和风速的观测(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一套制作小风旗材料、作业本1.了解测量风向和风速的工具。出示图片,阅读了解,测量风向的仪器是风向标,测量风速的仪器是风速仪。2.过渡:还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测风袋等判断风的大小和方向。(1)根据地面的物体判断风的大小和方向。出示烟雾和红旗飘荡的照片,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对照“蒲福风力等级表”,判断两幅图中的风速。(2)制作一面简单的风旗。学习教科书上自制小风旗的方法。分发材料,小组合作完成小风旗的制作。介绍用小风旗测风速的方法。让学生举起小风旗,用嘴吹气,分别制造无风、微风、大风,这三个等级,分别用0级、1级、2级来代替,练习小风旗的使用。(3)制作风向袋。49\n3.介绍风向。(1)出示“风向图”,介绍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2)提问:红旗被吹向东方,这时是什么风向?(西风)4.室外观察2分钟,记录风的大小和方向。带领学生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将确定好的方位用粉笔画在地面上。学生在画有方位的地方进行两分钟测量并记录风向。若出现方向不稳定的情况,就把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方向确定为此时的风向。观测风旗的情况,让学生用0、1、2来表示当时的风速。8.回到教室,汇总观测数据,将它记录在当天的天气日历上。[设计意图]如果课堂时间紧张,“自制小风旗”的活动可以放到课前完成,课上教师重点带领学生到室外进行风向和风速的观测,学会观测风的方法,突破难点。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时的照片1.回顾观测活动,说说怎样利用自制的风旗测量风向与风速。2.提问:利用风旗或其他物体观测风向,观测结果相同吗?[设计意图]由于风速和风向可能变化较快,比较发现观察地面物体判断风速和风向与利用小风旗测定有所不同,但方法正确,如实记录,都应该予以肯定。也可适当拓展气象学记是如何对这类风向与风速不稳定数据的判断处理方法。四、拓展:自制简易风向标(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一套自制风向标材料1.出示自制风向标,我们还可以使用自制风向标来判断风向,演示风向标的使用。提问:它是怎么判断风向的?(预设: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2.使用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时应注意:第一,明确所在的方位是正确判断风向的基础。第二,风向的观测活动一定要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进行。3.出示讲解风向标制作过程,布置每个人课后制作一个风向标,比较风向标与小风旗在观测风时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自制风向标是一个很有意义且适合小学生的制作活动,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将其放到课外时间,可促进学生进一步对观测风“工具与方法”的研究,并有助于提高天气日历对风观测记录的精准度。【疑难解答】为什么利用风旗或其他物体观测风向和风速时,结果会不同?由于大气变化情况复杂,风速和风向变化较快,校园内各种建筑物也会影响风向的稳定性,以及小组测量地点又不太一样,导致学生在实地测量时会碰到结果不一,或者结果无法判断的情况。此时教师应告诉学生其中的原因,我们的气象学家一般是将一段时间内出现频率较高的作为当地风向与风速。最后引导学生只要方法正确,如实记录,测得的数据就有价值。【教学后记】6.观察云【教材简析】《观察云》这一课与本单元49\n3、4、5课属并列关系,这一课需要到室外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因此教师可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时间,最好选择晴天或云团清晰的多云天气。观察云的活动是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区分晴天、多云天和阴天的标准。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3/4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在观察天空中的云时,应按照这个标准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对云进行分类的活动,是通过阅读教科书了解气象学家区分积云、层云和卷云的方法,思考气象学家是按什么来给云分类的。判断当天天空中出现了哪几种云,并提醒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天气日历”上记录观察到的云的类型。【学情分析】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千姿百态。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从第1课开始,学生每天在收集天气数据完成“天气日历”的同时,其实已经在观察云。他们用晴天、多云、阴天来描述并记录对云的观察。在观察过程中,他们一定对天空中云的多少、形状等产生兴趣,他们也已经意识到不同的云将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天气。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一段时间内的观察对云的形状和云量的问题作深入的研究。【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云的观察,描述云的特征及种类,知道根据形状可将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大类;初步知道根据云量判断天气的方法,可根据云量将天气分为晴、多云和阴。[科学思维]根据对云特征的观测与记录内容,对比图文资料,判别云的三类形态;运用比较与分类的思维方法,认识气象特征与天气状况之间的关联。[探究实践]能基于观察,描述云的特征,对照资料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形成及时记录、收集证据的科学学习习惯。[态度责任]在云的观察过程中,对天气现象与规律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观察与记录,具有用事实说话的意识,并能坚持对云进行长周期的观察记录。【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难点]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类形态。【教学准备】[教师]选择有云的天气上课;多媒体课件,准备各种云的图片和视频。[学生]每组1个硬纸板制成的圆面(直径约30厘米)、一些薄的白纸、作业本等。学生课前对云进行观察。【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图片、相关资料1.提问:关于云,你知道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出示资料,介绍云的相关知识。(1)飘浮的云由什么组成:云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2)云的观测有哪些内容:云的观测一般要测定云状、云量和云高。(3)云的观测有什么意义:云的观测对于分析未来天气演变有着重要意义。3.怎么观测云呢?揭示课题:观察云(板书)[设计意图]了解云的成因,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天气现象之间的联系,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二、探索:云的分类和云量(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学生课前观察云的记录纸、课件1.课前布置学生观测云,并且画了观察到的云的形状,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观察到的云。教师将学生画的云贴在黑板上。2.学生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3.教师通过课件介绍各种云的形状、特点,重点介绍三类云:大团堆积的云(积云)、均匀成层像雾的云(层云)、纤维或羽毛状的云(卷云)的形状、特点,并了解它们对天气的影响。49\n(说明:教材中没有出现积云、层云和卷云的名称,为了交流方便,跟科普读物对应,教学时可以使用这三个名称。)4.将学生画的云进行分类。5.介绍区分云量多少的方法: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3/4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以上要通过估计的方法来区分。)6.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几种天空,让学生试着判断的云量。7.把学生带到室外观察云,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直视太阳。用简图记录云的形状,和教科书中的图片进行比对,初步判断它是哪一类云。(建议可以指定一块天空的区域进行记录,方便学生后续的讨论)8.室外观测云量,在作业本中记录云量。[设计意图]因为云无法收集,所以我们要从室内走到室外,亲自去观察云,记录云。学生只需感知云有不同形状,在观察基础上利用图文记录,再通过对比学过的有关云的形态的相关知识,加深对云形状的认识。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云图、气象谚语1.展示记录的云图,试着给今天观察到的云进行分类。2.小组讨论:今天云量如何?属于哪种天气?3.提问:云的变化和天气变化有什么样的关系?和人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样的密切关系呢?4.拓展:看云识天气。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介绍气象谚语。[设计意图]通过研讨活动,能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本节课所学知识建立联系,并能够很好地回顾所学知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深入了解云的分类。【疑难解答】1.如何描述记录观察到的云?学生在观察云时,可能会加上主观的想象,变成像某种动物、植物或者人物,特别是在课堂里学习过关于云的形状后,教师要强调尽可能真实。2.室外观察云,不同区域对云量如何判断?在室外观察时,确实可能存在不同区域云量有明显区别的情况,建议教师尽可能选择比较开阔的场地让学生整体观察,同时要告诉学生我们课堂上对云量是采用估计的方法来区分。【教学后记】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材简析】本课是对学生记录的天气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恰当的解释。这种解释,实际上是对这一段时间里当地天气情况的概括。聚焦板块,通过展示天气日历,思考总结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整理和总结天气日历,为后续分配统计任务做好铺垫。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总结整理天气日历中的各项信息。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变化是具有一定规律的。【学情分析】通过前面49\n6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天气信息包括测量气温、降水量、云和风等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学生已经在天气日历中记录了很多天气信息。但是,学生所记录的信息数量较多且零散,缺少整理和分析。【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实地观察天气现象,知道天气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认识到天气与气候的区别。[科学思维]用统计与分析的方法,能对长期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探究实践]在实地观察中,能用不同方式自制“天气日历”;在统计与分析过程中,收集自制“天气日历”上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会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态度责任]在观察记录天气现象过程中,能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了解并意识到天气的变化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休戚相关。【教学重难点】[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难点]分析、概括天气变化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四类天气信息的汇总表、学生用统计表、杭州地区8月份的天气记录表、气温统计图、降水量柱状图、农事活动资料、二十四节气图。[学生]天气日历、作业本。【教学过程】一、聚焦:回顾旧知,揭示课题(预设8分钟)材料准备:学生自己记录的天气日历1.展示一些学生的天气日历,供课上观摩学习。提问:你认为同学的天气日历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自己的天气日历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预设:有的同学记录信息有缺少,其他同学补充。还关注到空气质量等其他因素,可以作为补充。)2.过渡:对天气日历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3.提问:我们的天气日历记录了很多信息,主要有哪些方面?你觉得可以怎样整理呢?4.提示课题: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观摩和研讨同伴的作品,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他人天气日历与自己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寻找相同点与不同点,进一步了解描述天气的几大要素。通过研讨展现学生前概念,聚焦本课研究主题。二、探索:天气情况的统计(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杭州地区8月份的天气记录表、气温统计图、降水量柱状图,学生活动手册1.出示气象部门的天气日历。小组学习并思考: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整理总结?2.提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整理和总结天气日历呢?(预设:云量、风力、风向、降水量、气温等)1.每个小组分发数据材料(杭州地区8月份天气记录表、气温统计图、降水量柱状图)2.组内学生分配任务,相互合作,统计整理杭州地区8月的各项天气数据,观察体会天气的变化。3.出示活动手册第12页,明确统计要求记录数据。[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总结。不一样的数据图可以获取不同的信息,通过思考与交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多方位认识数据、深度思考的能力。三、研讨:整理发现(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学生反馈交流:各项天气因素的数据分析。49\n2.提问:在我们的记录中,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一种天气最多?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主要刮的是哪个方向的风?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这一个月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气温有什么特点?3.提问: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你们这样分析的理由是什么?4.说一说这段时间里,天气对我们的生活都造成了哪些影响。5.出示图片:四季如春、四季分明、常年干旱的图片。提问:观察这四个地方一年的天气变化,你有什么发现?6.小结:地球上有的地方一年四季变化分明,有的地方四季如春,也有的地方常年干旱。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强化学生对描述天气几大要素的深刻认识。通过出示不同类型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意识到对天气长期的描述为气候,短期描述为天气。四、拓展:二十四节气的由来(预设7分钟)材料准备:二十四节气图1.学习二十四节气歌2.分发二十四节气图(每小组一份),教师简单讲解二十四节气来源。[设计意图]本环节从课堂认知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寻找发现天气、气候在生产生活中的影响与运用。通过生动形象的举例说明,激发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认知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疑难解答】天气日历作为一份长期作业,学生在记录过程中会出现记录不完善、数据不标准等情况,在课上整理交流时该如何处理?首先,教师对有记录的学生要加以表扬鼓励。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不管记录是否科学标准,能够坚持每天定时观察并形成文字记录,已是良好的科学习惯,应该加以鼓励。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部分学生缺少数据、缺少记录的准备。可事先为学生准备好比较科学的天气日历范本,以及同一地点降水量、气温、云量等要素的记录数据。准备以上材料可以供有记录的孩子作为对比材料,通过比较学习,取长补短,发现自己的记录缺陷,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天气日历。其二,可以为未完成天气日历记录的孩子提供数据,在交流研讨过程中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通过课堂上现场整理,强化对天气要素的认识,培养对不同形式数据的分析整理能力。【教学后记】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材简析】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和简易工具,收集关于天气的信息,并完成“天气日历”的记录和整理。一部分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天气预报,并把自己的天气观测记录与天气预报的内容进行比较。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了解目前气象部门收集数据和制作天气预报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更好地激发他们研究天气的兴趣。【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和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学生们已对天气预报并不陌生。但是天气预报究竟是怎么样制作出来的,三年级学生几乎都是不知晓的。学生学完本单元前7课气象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后,脑海中对天气的观测方法认知基本停留在最基础的层面,由于校园气象站条件有限,很多先进的仪器无法引入,因此气象学涉及的前沿科技,学生了解甚少。49\n【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读懂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所包含的信息,知道制作天气预报的大致步骤。[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式,利用气象数据,建立气象数据与天气状况之间的联系。[探究实践]通过收集和整理信息,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知道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态度责任]保持对研究天气预报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探索制作天气预报的精密仪器和计算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体会科技的发展。[难点]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作业本。【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7分钟)[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1.提问:未来的天气状况能够预测吗?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2.揭示课题:天气预报究竟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板书)二、探索: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预设20分钟)1.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1)学生自由发言,了解天气预报中所包含的信息。(2)将获得的信息填写在班级记录表中。2.过渡: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3.观看视频,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4.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步骤。5.全班同学分成5个部门,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模拟实践。(1)数据收集(2)数值天气预报(3)气象员做出预报(4)天气会商(5)发布天气预报学生准备,小组练习,上台展示。[设计意图]提供不同形式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制作天气预报需要经历的环节,让学生感受这一不断发展的过程。三、研讨:天气预报未来的发展(预设8分钟)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1.在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阶段?2.天气预报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四、拓展:未来的天气预报(预设5分钟)1.提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请设想一下未来的天气预报会有哪些发展和改变呢?说说你的推测和理由。2.“天脸识别”:我们气象部门正在借助人工智能的算法,让“天脸”像人脸一样变得可被识别。这是目前正在尝试的天脸摄像头,它能自动识别云状、云量、结霜等天气现象,让天气要素能更实时、精准地被观测。[设计意图]通过研讨活动,学生综合所学的天气知识,大胆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体会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疑难解答】49\n怎样帮助学生理解人类在天气预报方面的探索历程?本课对应课标(3~4年级)10.1.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理解天气预报用语;(3~4年级)12.2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基于课标,教师可以做一些简单调整,以烧龟甲等气象学研究历史引入,之后人类开始借助普通工具测量,但发现仅仅靠这些简单测量得到的信息,来预估天气状况是不够准确的,因此气象学的观测工具和仪器一直在不断改进,才使得现在天气信息的预测越来越准确。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教材上的流程图是一种可以帮助自己学习的阅读资料,但仅凭流程图,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免有些乏味,且不易理解。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阅读,包括文本、视频、图表、数据、照片等各种信息。因为每个孩子最擅长的阅读形式可能都不一样,提供多元的阅读资料,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开展学习。【教学后记】4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2-09-20 15:40:07 页数:50
价格:¥8 大小:332.50 KB
文章作者:U-200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