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28课)(2022秋)x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61\n第一单元光1.有关光的思考【教材简析】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对光的认知水平如何,是本单元教学的认知起点。学生的认知起点要有效地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起点,从而为后续的知识学习奠定基础。首先,聚焦学生的已有认知,了解学生对光的认知水平;其次,从生活现象出发,引出光源概念,知道光源特点,最后,通过研讨,拓宽学生的视野,感悟光的重要性。因此,本课教学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学生有关光的前概念,第二部分是研讨光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第一部分的教学活动从学生对光“已经知道的和还想知道的”的讨论开始,使学生的思维快速聚集到本课内容上,再通过比较各种发光体,引出光源的概念,为后续光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部分的教学活动接着安排“如果没有光,会怎样”的研讨活动,让学生探讨没有光会怎样,从而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能使人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最后安排夜视仪原理这一拓展性内容,让学生从更高的视野了解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光源和光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对日常生活中的光源和非光源也有一定的判断经验,也知道太阳是光源,点亮的电灯是光源等,但他们对光源和光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在认识上还是比较模糊,因此必须通过教师的引导,引领学生在实际中去观察发现光源和光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发光物体,认识到有些物体是自己发光的,而有些物体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从而知道光源和非光源。[科学思维]以观察“黑暗中的苹果”实验为证据,说明没有光进入眼睛,我们看不到任何物体。[探究实践]通过实验交流、分析,概括出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态度责任]感知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到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发现光源和光之间的联系和规律。[难点]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有窗帘的教室(本课的活动最好能用窗帘遮挡光线,以保证实验效果)、夜视仪、班级记录单等。[学生]1.手电筒、镜子、黑色的箱子或黑纸筒和纸杯、红苹果、黑布;2.记录单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光的思考(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班级记录单1.欣赏:生活中各种不同光的图片(太阳光、月光、萤火虫、烛光)。2.思考:这几幅图中都有什么?(光)3.讨论:我们对光有哪些了解?还想知道什么?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4.揭课:有关光的思考(板书课题)5.提示: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设计意图]聚焦学生的原有认知,了解学生对光的原有认知水平。同时通过“还想知道哪些”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本单元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61\n二、探索发现:认识光源(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手电筒、镜子等1.思考:光从哪里来?生活中哪些物体会发光呢?2.讨论:说说这些发光物体中,哪些物体是自己发光的,哪些物体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3.结论:能自己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是地球最重要的光源。4.分辨:生活中的光源和非光源。[设计意图]通过讨论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引出光源的概念,引导学生区分生活中的光源和非光源,发现光源和光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三、研究讨论:没有光会怎样?(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黑色的箱子或黑纸筒和纸杯、红苹果、黑布、记录单1.思考:我们能看到光源,是因为它们自身能发光,那些不发光的物体我们是怎么看到的?2.讨论: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呢?3.演示:出示黑色盒子和苹果,将苹果放在盒子中。如果把实验室的窗帘全部拉上,灯全部关掉,把门关上,然后把眼睛贴在盒子的孔上,再用一块黑布盖住你和盒子,不让一点光进来。你能看见这个红苹果吗?请说明理由。4.辨析: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这个红苹果吗?有三个选项(具体见作业本P1)供你参考,你也可以有其他的选项,完成作业本上的记录。5.活动:观察黑暗中的红苹果。6.交流:在没有光的情况下“我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在这个房间待了多长时间”。7.研讨:现在你对光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8.小结:只有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才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当没有光的时候,就不会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也就看不到这个红苹果。[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只有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才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四、拓展提高:夜视仪原理(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夜视仪1.思考: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在黑暗的环境中也能看到物体?2.讨论:借助工具。正常人的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黑暗中的物体,可以借助仪器拓宽人的视野并看清目标。3.展示:夜视仪——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在屏幕上显示出我们能看到的图像,从而让我们看到物体。夜视仪的种类很多,无论哪一种,它们都需要光,才能让人们看到物体。[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夜视仪可以拓宽人们的视野,感受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知道夜视仪也需要光,只是将人眼看不到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呈现在屏幕上。【疑难解答】1.在区分光源和非光源时,部分学生对电灯、手电筒、蜡烛等物体的区分会出错,怎么办?可以引导学从光源的概念出发进行思考:自己会发光且正在发光。电灯、手电筒、蜡烛这三生个物体自己会发光,但若没有说明它们正在发光,则不符合光源的概念,所以此时的它们不是光源。2.学生在进行观察黑暗中的红苹果活动后,得出了“只有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才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的结论,但学生会质疑“为什么晚上睡觉熄灯后还能看见物体”,怎么办?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关灯后,你房间里就没有任何光了吗?窗外的路灯、其他房间的灯光、月光等,这些有没有照到你的房间呢?你的房间是一片漆黑吗?这时,学生就会明白是什么原因了。【教学后记】61\n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的学习重点是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光的思考》这一课,学生对光源和光有了一定的了解,就可以对“光是怎样传播的”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本课首先通过与声音的传播方式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推测光的传播特点。再通过实验观察光行进的路线,初步建立“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一概念,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认识到光的传播方式与声音的传播方式各有什么特点。本课可以分为三个教学环节进行:第一部分聚焦:对比声音和光的传播方式;第二部分探索:验证观察光的传播方式;第三部分研讨:光的传播方式与声音的传播相比有什么特点。【学情分析】“光”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但学生对于光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就缺少思考,对于传播路径的认识也是比较模糊,没有亲身去观察并思考,也没有用证据去证明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对于寻求证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能力还是欠缺。【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通过光的传播实验现象,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科学思维]能分析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3.[探究实践]会设计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发现光的传播特点。4.[态度责任]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能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教学重难点】[重点]进行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并进行推理。[难点]能用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手电筒、铁罐、小铃铛等。[学生]1.每组提供手电筒、4张矩形卡纸(其中三张有孔);2.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聚焦:传播方式(预设4分钟)材料准备:手电筒、铁罐、小铃铛(学生容音辨听的物体即可)1.回顾:声音传播方式导入(1)课前将小铃铛放入铁罐,课上进行摇晃,提问:大家猜一猜罐子里装的是什么?理由是什么?(2)我们知道声音是以波的方式传播的。那手电筒的光是怎样到达黑板的呢?(教师打开手电筒,向黑板照射)2.讨论:学生小组研究并猜测比划光的轨迹。3.交流:请同学用手来演示光的行进轨迹。4.揭题:光是不是像这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声音的传播方式的导入,引出本课的研究问题,引导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进行思考、推测。二、探索:光的传播(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手电筒、卡纸(一)活动1: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索1.思考:光到底是以怎样的方式传播的?我们又该如何来证明自己的猜测呢?2.讨论:请同学们先小组讨论一下,说一说你能用的方法来证明?3.出示:课件出示实验材料(手电筒、4张卡纸),你觉得可以怎样用这些材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测?4.设计:拟定实验方案后,交流汇报方案。61\n5.提示:(1)课件出示完善后的实验过程。(2)课件出示相关实验注意点。6.探究: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7.交流:汇报实验现象,并在记录纸上画一画光的传播路径。8.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发现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设计实验方式验证自己的猜测,在小组交流汇报中完善实验操作方案,在规范的实验操作中得出实验结论,更好地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二)活动2:横向移动中间有孔卡纸观察光斑的探索1.问题:横向移动中间的一张有孔卡纸,会看到什么现象?2.猜想:引导学生猜测,说自己的想法。3.提示:课件出示实验要求。4.探究: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汇报: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在记录纸上画一画光的传播路径。[设计意图]“横向移动中间的一张有孔卡纸,会看到什么现象?”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光是不是直线传播的,通过实验验证,得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结论。三、研讨:光的传播(预设8分钟)1.问题一: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并解释这一现象。(1)交流:组织全班讨论。(2)小结:当我们向左或者向右移动中间的一张带孔卡纸后,手电筒的光穿过第一个小孔后,我们能看到横向移动的那张卡纸上出现了光斑,而纸屏上却没有光斑,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2.问题二: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罐子中铃铛发出的声音却看不见铃铛呢?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1)交流:组织全班讨论。(2)小结:光是沿着直线传播,而声音隔着一些物体还是能听到的。3.问题三: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讨论:学生举例说明。(预设:广场上的灯、车灯、阳光、大雾天的灯……)(2)展示:课件出示一些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对移动卡纸后光斑的变化,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说明,同时与声音的传播方式进行比较,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生活现象进行拓展。四、拓展:更多思考(预设3分钟)1.博证:你能找到更多的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证据吗?请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2.思考:如果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怎样呢?[设计意图]拓展思考光是怎样传播的,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同时思考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怎样是对下一课做铺垫。【疑难解答】1.声音的传播和光的传播有什么区别?声音和光都是会传播的,但是传播的方式不同,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它是向着四面八方,而光是沿着直线形式传播的。而且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但声音不行。2.学生认为光是沿着四面八方传播的,怎么解释?光会怎么传播?这个问题问得不清楚,往往会产生歧义。当学生看到灯泡发光,屋子里全部都亮了,学生会认为光是四面八方传播的,这种认识没有错,但是教师要把这种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统一起来。首先每一条光线,都是沿直线传播的,不会向四面八方传播。灯泡的光线有很多很多条,光线向着不同的方向传播,但是每一条光线仍然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正确的表述是:光线沿直线传播。【教学后记】61\n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三课,是对光沿直线传播概念的延续,与前一课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课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引导学生从各种生活现象中思考:光能以直线的方式一直传播下去吗?从而引出课题。第二部分探索,通过光照射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品的探索,以及光照射烟雾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第三部分研讨,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光传播的规律,重点研讨影子产生的条件和日食月食形成的原因。本课研究的重点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阻碍时会产生什么现象,这些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什么关系。所以,本课也是前一课探究活动中发现的光的传播特点在自然环境中的验证、拓展和进一步理解,同时本课不仅是前一课的延续,也是为学生后续概念的建构打基础的课。【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基本科学事实,但对光的直线传播事例了解甚少。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用激光笔来研究光的传播路线,效果显著。经验显示:学生对影子的形成,特别是日食月食现象的解释,由于缺少现实经验和相关的宇宙空间概念,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要创造条件予以突破,实验中要强调操作的安全性。【教学目标】[科学观念]从一些生活现象中,了解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一直保持原方向传播;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知道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光遇到不同物体时所产生的不同现象;能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来分析、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探究实践]在光照射不同物体的实验中,能推测光传播路径的变化,能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和如实记录;能用对比的方式观察激光笔照射烟雾的不同现象。[态度责任]通过对日食和月食现象的分析,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在火柴、激光笔的使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难点]能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来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教师演示实验用的水槽、线香、激光笔、喷雾器等。[学生]1.每组提供手电筒、玻璃片、透明塑料片、半透明塑料片、不透明塑料片、卡纸、杯子;2.课堂作业本中的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手电筒、打孔的卡纸、屏1.说说生活中有关光直线传播的例子,出示一组阳光照进树林和夜晚光束射向天空的图片,揭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提问:“光能以直线的方式一直传播下去吗?”2.回顾:在上节课验证光直线传播的实验中,如果我们把第二张卡纸向左或右移动5厘米后,会看到什么现象?引出疑问:“为什么光不能传播下去了?”3.揭题: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设计意图]从生活现象和经历的实验中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探究主题,激发学生继续研究光的传播的兴趣。二、观察光照射不同的物体(预设25分钟)61\n(一)光照射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品的探索材料准备:手电筒、透明塑料片、透明玻璃片、半透明塑料片、不透明塑料片、卡纸、杯子等1.提问:如果我们把上节课实验中中间的卡纸换成其它物品,光的传播还会遇到阻碍吗?2.出示小组实验材料。3.猜测:光能通过这些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品吗?4.提示:课件出示实验活动过程和要求。实验过程:(1)用透明的塑料片、玻璃挡住手电筒,观察杯子被照射的亮度等。(2)分别用若干张半透明的塑料片挡住手电筒,观察杯子被照射的亮度等。(3)用不透明的塑料片、卡纸挡住手电筒,观察杯子被照射的亮度等。实验要求:(1)关闭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2)重点观察能否看清前方杯子的细节。(3)相同条件:光源亮度、光源到挡光物的距离等。5.探究: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6.交流:光能通过透明的物体;能部分通过半透明的物体;不能通过不透明的物体。(板书)(二)光照射烟雾的探索材料准备:水槽、线香、激光笔、喷雾器等1.提问:用激光笔从透明的水槽一端照射过去,会看到什么现象?如果在水槽里放入点燃的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再次用激光笔照射,会看到什么现象?2.猜想:引导学生猜测,说出自己的想法。3.提示:课件出示实验要求。(1)对比观察两次实验现象。(2)烟雾的量不宜太多,能看到光束即可。(3)激光笔发出的光不能照射人的眼睛。4.演示:教师和学生配合演示,其他学生观察。5.交流:汇报实验发现,鼓励学生猜测可能的解释。6.拓展:如果让激光笔的光柱穿过水雾,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呢?教师演示激光笔光柱穿过水雾的实验。[设计意图]通过光照射不同物体的实验探究,感受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阻碍时发生的变化,这是本节课教学重点。通过光照射烟雾和水雾的实验,再次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对于学生实验中合理的解释,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三、对光传播的进一步思考(预设12分钟)材料准备:日食和月食的视频资料1.提问:当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影子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2.小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时,光的去路被阻挡了,不能继续传播,就形成了影子。3.提问:你能用光的传播方式来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吗?4.学生交流,观看视频资料。5.研讨:日食和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关系如何?处于月影中的人为什么会看到日食?处于地影中的人为什么会看到月食?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画日食、月食的示意图。6.小结: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同时光的传播方向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研究。[设计意图]61\n日食和月食并不常见,通过视频、板画等直观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思考光在透明、半透明物体的传播过程中,传播方向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下节课作好铺垫。【疑难解答】“丁达尔”现象与光的传播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充满烟雾的水槽中能看见一条笔直的光柱?这是因为出现了“丁达尔”现象。在没有烟雾的状态下,用激光笔照射水槽,在没有其他物质“干扰”的情况下,光线“聚集”不明显;再让水槽充满烟雾,有许多固体颗粒悬浮在空气中,激光遇到颗粒状的物体发生了散射,本来向一个方向传播的光向四面八方射去,光线进入人眼,使我们看到光束的传播路径。【教学后记】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4课。在上一课中,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光在传播途中遇到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者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本课延续上一节课的内容,继续研究光的传播特点。本课包含3个探索活动,意在引导学生利用对比实验来验证光传播过程中传播路线是否会发生变化。第1个探索活动,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入水中,发现光的传播路线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沿直线一直传播下去了。第2个探索活动,将铅笔垂直和倾斜放入水中,对比发现光垂直射向透明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变化,光倾斜射向透明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第3个探索活动是在学生理解了光的折射原理的基础上,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前三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且知道了光能透过透明或半透明物体继续传播。而本课的内容是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这对学生来说,了解的不多。在生活中,大多数学生见过光的折射现象,例如,筷子放在水中“弯折”了,但是有很多学生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激光笔射出的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和铅笔垂直、倾斜放入水中的变化,知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认识到自然界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思维]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光从空气到水中发生的光线变化。[探究实践]在观察活动中,能用画图的方法来描述和记录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的光线变化[态度责任]在观察、研讨等活动中,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互相交流,产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难点]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材料、班级记录表等。[学生]方形透明玻璃杯、激光笔、铅笔、方形透明鱼缸、金鱼、科学作业本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方形透明玻璃杯、水、激光笔61\n1.教师打开激光笔对着黑板,提问: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2.提问:光在水中是怎样传播的?(出示教学课件)3.把水倒入玻璃杯中(不倒满)。如果光从空气射进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吗?(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提出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精力思考核心问题。二、观察实验(预设20分钟)(一)实验1: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现象。材料准备:激光笔、水、方形透明玻璃杯1.思考:为了验证我们的想法,我们让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进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2.探究:课件出示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学生分组实验。3.交流:大家看到什么现象了?具体在哪个位置发生的?有没有其他发现?4.小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接触面发生了弯折,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没有发生弯折。(二)实验2:观察铅笔放入水中的现象。材料准备:铅笔、水、方形透明玻璃杯1.思考:如果我们把铅笔垂直和倾斜方式依次插入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呢?2.探究:课件出示实验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观察实验,并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3.交流:大家看到什么现象了?具体在哪个位置发生的?有没有其他发现?(预设:倾斜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向上“弯折”了,而垂直插入水中的铅笔没有发生这个现象。)4.小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而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继续沿直线传播,不会产生折射现象。(三)实验3:使鱼缸里的一条鱼看上去是两条。材料准备:金鱼、水、方形透明鱼缸1.思考:鱼缸里只有一条鱼,有时候却能看到两条鱼。怎样才能看到两条鱼呢?请同学们自己尝试变换观察角度,并把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2.探究:学生分组观察实验。3.交流:怎样调整观察角度,才能看到两条鱼呢?4.小结:在鱼缸两面玻璃的交界处,可以看到两条鱼。[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对比实验来探究光传播过程中遇到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时,传播路线是否会发生变化。从实验现象中发现光具有的折射现象,理解光的折射原理,尝试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三、解释现象(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科学作业本(一)问题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会在接触面发生偏折(弯折),铅笔倾斜插入水中也会在接触面发生偏折(弯折),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1.交流:小组汇报,全班交流。2.小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比如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如果是垂直射入,光线不会发生改变,比如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继续沿直线传播。(二)问题2:你是怎样调整观察角度,使鱼缸里的鱼看起来是两条的?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1.交流:小组汇报,全班交流。2.小结:来自鱼的光线,分别从鱼缸相邻两面的玻璃经过水再进入空气(玻璃可以忽略),光线发生了折射进入人眼。因此,在鱼缸两面玻璃的交界处,可以看到两条鱼。折射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进而改变我们所看到的现象。[设计意图]通过研讨交流,加深对本课实验内容的理解。四、拓展延伸(预设5分钟)61\n材料准备:教学课件(一)思考:渔民在水面上看到了水里的鱼,捞鱼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为什么?1.交流:小组汇报,全班交流。2.总结:我们了解到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在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实例,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能够发现更多关于光的折射的有趣现象。(二)活动:(教学课件)魔术表演“消失的硬币”。学会了吗?你可以把这个魔术表演给你的家人看,并向他们解释其中的道理。(三)延伸:光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等其它透明物体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来研究光的知识。[设计意图]运用光的折射原理解释生活实际现象,通过魔术表演,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光的兴趣。【疑难解答】1.在做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进水中这个实验时,现象不明显,怎么办?根据教材中图片,发现激光笔的光透过空气射进水中时,光的路线完全看不见,只能在水中看见零星的几个红点,不能呈现教材图片中的现象。因此,可以通过在水槽中点蚊香,让蚊香的烟气充满水槽,再用激光笔照射水槽就能看到空气中光的路线。通过在水中加牛奶的方式,让水中形成丁达尔效应,再用激光笔照射就能看到光的路线。2.在做铅笔倾斜和垂直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水下铅笔有放大的效果,会干扰学生的观察准确性,怎么办?因为装有水的圆形玻璃杯具有放大的功能,因此教师在准备这个实验材料时,将教材中的圆形玻璃杯改成方形透明水槽或方形透明盒子,这样实验效果比较好。【教学后记】5.认识棱镜【教材简析】本节课在上一节课认识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现象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探索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体时,是否也能发生折射现象,进一步对折射概念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帮助学生认识太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本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聚焦,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体是否会发生折射,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认识三棱镜的特点,观察“白光”由空气射入三棱镜发生折射后出现不同颜色的光,初步认识白光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然后借助彩色轮实验装置把不同的“色光”混合成“白光”,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白光是由不同的色光组成的”。第三部分研讨,组织学生基于实验现象提出自己对光的理解,指导学生由认识棱镜到思考白光的组成,经历科学严谨的思维过程。本课的学习为学生以后认识与理解更多光的现象,揭示光的折射、色散等奥秘提供了很好的“脚手架”。【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偏折现象,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推测出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时可能也会发生方向的改变。通过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使学生对折射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学生而言,光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虽然他们可以借助三棱镜发现白光的色散现象,但仍然会对光的色彩之谜有很多困惑。【教学目标】[科学观念]61\n了解棱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定律控制光的传播线路的光学元件,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知道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发现各种色光在不同介质中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初步建立光与颜色的关系。[探究实践]针对问题,能设计白光通过棱镜的实验方案,如实记录和描述看到的现象;通过设计、制作和旋转彩色轮,推测并描述色光混合后的变化。[态度责任]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意识到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发现白光可以折射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难点]理解白光是由不同的色光组成的。【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学生实验材料、班级记录表等。[学生]1.每组提供三棱镜、白纸、圆形硬纸板(直径5㎝)、水彩笔、火柴、细棉线;2.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设疑掲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猜谜:雨后一座桥,挂在半山腰,仔细瞧一瞧,颜色真不少。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吗?2.交流:大家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3.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路线会发生变化,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4.揭题:那么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它材质的透明物体时,是不是也会发生折射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棱镜》吧。[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课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简要回顾上一课内容,从而聚焦到本节课的研究问题,顺势引向第一个探究活动。二、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预设22分钟)材料准备:强光手电筒、三棱镜、白纸、观察记录单(一)认识三棱镜1.谈话:今天的科学课我们要用到一个特殊的科学仪器(出示三棱镜),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2.观察:这个仪器叫“三棱镜”,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提醒学生注意轻拿轻放。3.活动:学生分组观察。4.交流:三棱镜有什么结构特点?5.小结:三棱镜具有三条棱,横切面是三角形,透明的玻璃体。(二)让光通过三棱镜1.谈话:如果让一束强光通过这个三棱镜,会发生什么现象呢?2.提示:(1)在桌上立起一张白色卡纸,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拉上窗帘。(2)打开手电筒,让光通过三棱镜(三棱镜距离卡纸大约20厘米)。(3)慢慢调整三棱镜的角度,在白卡纸上观察到什么?把你观察到的现象画在观察记录单上。3.交流:当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了什么变化?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探究成果。(预设: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现了七种不同颜色的光)4.思考:你们认为三棱镜对光起到了什么作用?61\n5.归纳:我们肉眼所见的几乎白色的光,其实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三棱镜的作用是使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所以当白光进入棱镜时,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其它物体发出的光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6.拓展:了解彩虹的形成。彩虹是阳光射到空气的水滴里,发生反射和折射后形成的色散现象,彩虹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7.思考:为什么冬天很少见到彩虹呢?(预设:冬天气温低,在空气中不容易存在小水滴,下雨机会少。)8.小结:我们常见的太阳光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出现不同颜色的光。[设计意图]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是本节课的核心探究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开展实验,然后让学生充分描述看到的现象,并借助资料来阐释白光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三、制作一个彩色轮(预设12分钟)材料准备:白色硬纸板、圆规、水彩笔、铅笔、剪刀、火柴棍、细棉线1.谈话: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那么某些不同的色光是不是可以混合成白光呢?今天我们就来尝试探究一下这个神奇的过程。2.制作:(1)用白色硬纸板剪一个直径约是5厘米的圆。(2)在圆上画出三个相同大小的扇形。(3)用水彩笔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3.操作:怎样才能让这个彩色轮快速旋转起来?4.活动:学生利用火柴棍或细棉线等,快速旋转彩色轮,观察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发生的变化。5.交流: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们认为这说明了什么?6.归纳: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其他颜色的光可由三基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所以这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和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即产生白色的光。7.小结: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基色可以合成其他颜色的光。[设计意图]制作彩色轮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教师在制作前应讲解透彻。通过快速旋转彩色轮,学生会看到彩色轮接近白色,这也从反向证实了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预设:我们认识了棱镜,知道棱镜可以让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从而让我们知道太阳光等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2.探寻: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使光的现象。3.拓展:利用家中的材料尝试制作彩虹。[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交流,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折射概念的理解,并利用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疑难解答】肥皂泡彩色的条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吗?不是的。肥皂泡有彩色条纹是因为光波的干涉现象。肥皂泡薄膜非常薄,只有微米或亚微米的数量级。当光线照射到薄膜上之后,会有透射和反射两个过程。干涉现象跟反射有关。光线在第一个面发生第一次反射,当剩余光线进入薄膜后,又在第二个面上发生第二次反射。结果两个反射光产生叠加干涉形成一个新的波长的光线。薄膜满足一定条件时,就会使反射的一定波长的两个光相互抵消,薄膜便出现了该抵消光的互补色。由于受重力的作用,不同位置薄膜厚度不一样,干涉的波长也不同,所以,在不同的位置我们会看到不同的互补光的颜色。【教学后记】61\n6.光的反射现象【教材简析】在前几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知道光具有沿直线传播和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折射)等特点。本课在此基础上研究光传播的另一个特点:反射,即探究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方向如何改变。教材的大图从家里的洗脸的大镜子作为真实情境引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研究光的反射现象。研究光的反射现象,教材提供了一种利用手电筒变成光条的方法,通过照射不同的位置进行反射。根据教材设计,这里可以用激光笔和指星笔,实验效果会更好。教材的研讨中,要求学生画出光线的行进路径,说明可视化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光的反射。提供的资料中,有任何物体都可以反射光线,这里可以作为拓展活动进行探索。结合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发现光的反射现象,总结归纳光反射规律。最后通过“科学家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的事例让学生知道,光的反射原理不仅广泛运用在生活和生产中,甚至还能解决高科技领域的问题。【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对于光的反射,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其含义,但对于光的反射现象,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许多学生都玩过这样的游戏:用一块小镜子在太阳下晃动,把反射光投射到天花板上。这个游戏反映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有初步认知,但没有形成规律总结,而这些活动中的知识储备又恰好为本课的学习做了铺垫。【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光的反射实验,认识到光遇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现象,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知道生活中很多器具是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的。[科学思维]观察日常生活情境,发现光的反射现象,能提出探究问题及假设,并动手实验。[探究实践]通过不断重复光的反射实验,发现光的反射现象及其规律。[态度责任]观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并产生探究的欲望。科学严谨地对待实验,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光的反射规律。【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通过光的反射实验,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及其规律。[难点]归纳总结光的反射现象规律。【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镜子、激光笔、屏。[学生]1.每组提供镜子、激光笔、屏、直尺、记号笔;2.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聚焦:光有反射现象(预设4分钟)材料准备:课件,镜子1.出示用小镜子把阳光发射到背光的墙上的图片。提问:你们玩过这个游戏吗?2.尝试:请一位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来试一试。3.思考: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预设:镜子反射了太阳光)4.归纳:我们发现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了回去,这种现象就叫做光的反射。揭示课题:光的反射现象[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情入手,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快速聚焦到本课研究的问题,引出新活动。二、探索:光的反射实验(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镜子、激光笔、屏、直尺、记号笔、学生学习单1.出示实验材料。61\n(1)提问:在不移动激光笔的情况下,是否能使激光笔光反射到屏上。(2)学生交流想法。引导学生思考:光是从哪里射进来,又从哪里反射出去?2.你能画出光在镜面上的反射路径吗?引导学生绘制反射路径。师生交流绘画方式。3.挑战1:在不移动激光笔的情况下,你能利用镜子使激光笔发出的光反射到纸屏标记处吗?(纸屏上有多个标记处)4.挑战2:多次实验后,你能预测平面镜会将反射光反射到什么位置吗?5.小组活动探究,教师巡视。6.展示挑战成果。[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爱的镜子反光游戏,设置两个挑战活动,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引导学生探索光的反射规律。三、研讨:发现光的反射规律(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照片、学生记录单1.交流:你是如何预测平面镜会将反射光反射到什么位置的?2.研讨:对比多组光的反射线路图,我们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的研讨交流以下问题:(1)入射光是直线传播吗?反射光是直线传播吗?(2)在光线与镜面的交点处,画一条垂直镜面的虚线,我们有什么发现?(3)我们发现这几组光的反射规律相同吗?3.小结:光遇见镜子时会发生反射现象,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入射光在镜面发生反射;入射光是直线传播,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光在反射过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自己是如何掌握平面镜将反射光反射到什么位置的时候,就已经有意识的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和思索,得出光的反射规律,有利于孩子对所学知识的领悟理解和掌握。四、拓展:光的反射的应用(预设6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讨论:我们是如何看见黑板上的字的?2.交流:你知道生活中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例子吗?(预设:额镜,汽车后视镜等图片)3.资料阅读:科学家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4.小结:光的反射原理不仅广泛运用在生活和生产中,甚至还能解决一些高科技领域的问题。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探索,就能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设计意图]通过研讨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们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更深入构建光的反射概念,建立光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疑难解答】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是什么?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入射表面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界面法线的夹角。在光学里,入射角是原因,反射角是结果,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教学后记】61\n7.制作一个潜望镜【教材简析】本课是《光》单元的最后一课,通过简单回顾本单元的知识概念及运用,聚焦到单元知识综合运用:利用光学知识制作一个潜望镜。第一部分教材呈现了一艘潜艇,说明潜望镜经常使用在潜艇上,让学生明白潜望镜的作用,同时联系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第二部分是制作潜望镜。教材呈现了制作的方法和所需要的材料,这些材料都是学生生活中可以找到的,提醒教师和学生材料需要自己准备,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科学学习。教材还提醒制作潜望镜的材料还有很多,希望学生能够关注生活,进一步在生活中延伸应用。制作活动可以转化为微项目进行实施。【学情分析】通过前期课堂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光的特点: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能反光,且反射光线也是直线传播;能被多次反射;入射光与反射光角度相同。本节课让学生综合利用光学知识,从了解潜望镜内部构造及作用到自己动手制作,实现了知识到实践运用地提升。在动手中去感受平面镜在军事及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兴趣高,在制作中的热情会提高学生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研究潜望镜结构,知道潜望镜是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制作的。[科学思维]通过画光的反射路线,知道光通过平面镜,通过设定的角度,反射到眼睛里,从而看到物体。[探究实践]通过制作潜望镜,使用并改进自己制作的潜望镜,知道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模拟制作潜望镜,进一步理解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态度责任]通过制作潜望镜的活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交流。【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一个潜望镜。[难点]了解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并画出光线图。【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潜望镜模型、潜望镜制作套件等[学生]潜望镜塑料套件1个/组、潜望镜制作套件1个/组【教学过程】一、聚焦:怎样看到水面上的物体(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课件、潜望镜模型1.思考:(课件出示潜水艇的图片)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是用什么观察海面上的情况的?2.交流:(出示潜望镜模型)谁想来试一试?3.归纳:这个仪器叫潜望镜。[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对熟悉的现象进行进一步思考、推测,从而快速进入到今天课堂要探索的问题,达到开门见山的效果。二、制作:简易潜望镜(预设3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潜望镜塑料套件1个/组1.研究潜望镜。谈话:老师有一个简易的潜望镜,谁想试一试呢?演示:学生蹲讲台下,利用潜望镜,观察讲台上面的物体。探究:打开简易潜望镜,了解潜望镜的工作原理。①思考:潜望镜可以分为几部分呢?②交流: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潜望镜可以分为镜筒、镜头(物镜、目镜)、镜片等组成。③观察:了解潜望镜镜片的位置。61\n④研究:我们是如何通过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呢?⑤讨论:师生交流分析潜望镜工作原理。潜望镜上下各有一面倾斜45°角的平面镜。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最后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⑥图示:画一画潜望镜光线传播的路线。引导学生了解潜望镜的光的传播路线:潜望镜运用了光的反射原路,两个镜片使物体经过两次反射后射向眼中,所以通过潜望镜下方的镜头(目镜)就能看到比自己视线更高的物体了。2.制作潜望镜(1)谈话:能根据潜望镜原理来制作潜望镜吗?(2)讨论:怎样制作潜望镜?(3)交流:出示潜望镜制作步骤。①在纸盒两个长边距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直线。②用直角三角板在纸盒两端距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斜线。③在纸盒的对应面上重复画上面的线。④用剪刀将4条斜线剪开。⑤像图中那样,将两面镜子插入纸盒开口,并保持镜子的反射面是相对的。⑥在镜子的反射面前各开一个窗口。(4)学习:看视频系统学习潜望镜制作方法。(5)制作:出示活动要求。①同桌2人一组,领取一套潜望镜材料。②根据书本第19页的内容制作潜望镜。③使用制作的潜望镜观察事物,并改进潜望镜。④说说画画潜望镜的工作原理。(6)展示:说说自己潜望镜的优缺点和改进方法。3.潜望镜的应用(1)讨论:你可以用你的潜望镜观察什么事物?(2)交流:潜望镜会被应用在哪些地方?(3)小结:潜望镜在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上有很多用途。科学家用潜望镜在地下室里观察火箭的发射;科研工作者用潜望镜在保护墙内观测有放射性危险的实验;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用潜望镜观察海面和空中的情况……它不只应用在水下,科学家还发明了应用于陆地上的潜望镜,如战壕潜望镜、坦克潜望镜等,科学家甚至还发明了应用于空中的飞机潜望镜。[设计意图]通过使用潜望镜,了解潜望镜的结构,加强对光的反射性质的认知。进一步通过潜望镜的制作考查学生对光的理解程度。通过潜望镜应用的研讨,学生了解潜望镜的广泛作用,从而对光的反射有更深的认识。三、拓展并小结(预设:3分钟)1.讨论:了解了潜望镜的应用,你想怎样改进你的潜望镜。2.挑战:还能用其他材料来制作潜望镜吗?3.尝试:潜望镜的制作方法很多,用塑料管或空牛奶盒都能做。课余时间上网查询更多潜望镜的制作方法,进一步改进我们的潜望镜,在研究改进中了解更多光的奥秘。(1)怎样让潜望镜能观察更多的方向?(2)怎样克服潜望镜中镜头容易被水影响的问题?(3)怎样让潜望镜在晚上黑暗的环境下工作?[设计意图]这个拓展活动,是对自己作品的一次自我评价。在大家的交流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可代替方案,对于潜望镜使用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提出假设性建议。看似有点空洞的讨论,但是却充满了奇思妙想,非常有意义。【疑难解答】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潜望镜是怎样工作的吗?61\n答:外界事物本身发光或者被照亮发射出光,沿直线传播到潜望镜的第一块平面镜,第一块镜面反射光,到第二块平面镜,第二块镜面再次反射光,到达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就能看到物体了。【教学后记】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1.地球的表面【教材简析】《地球的表面》是本单元起始课,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思维线索、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教材提供了“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以及各种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对地表的各种形态进行初步的认知,了解各种地形的特点,感受到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引发学生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的同时,会进一步思考这些奇妙的地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具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能帮助学生对典型地形地貌特点形成初步认知,但对于地球表面以及各种地形地貌的形成及变化,缺少系统、全面、科学的认识。通过本节课学习,在深入了解地球表面及各种地形地貌特点的基础上,引导猜测地球表面和各种地形地貌的成因,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地形图,知道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区别不同地形的特征,并预测不同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探究实践]观察地形特征,尝试用超轻黏土制作各种地形的模型。[态度责任]通过对地形的逐步了解,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见的陆地地形及其特征。[难点]观察各种地形地貌的图片,预测形成不同地形地貌的原因。【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橡胶篮球、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地形特点记录表、记号笔、地形成因记录单。[学生]1.每组提供立体中国地形图和立体世界地形图各一张、五种不同颜色的超轻黏土;2.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橡胶篮球1.出示一个橡胶篮球提问:(1)这个篮球的表面有什么特点?(2)近距离看看,你看到的这个篮球的表面是怎么样的?教师小结:我们远看似乎是光滑的,其实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61\n2.出示“蔚蓝色地球”的照片提问:你看到什么?你认为它的表面是怎样的?教师讲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表面》一课。[设计意图]快速聚焦,为后续的探究预留足够的时间。二、探索地球表面的地形及其特点(预设30分钟)(一)初步观察,整体认知材料准备:立体世界地形图1.观察立体世界地形图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就通过立体世界地形图看看地球的表面到底是怎样的。(1)分组观察立体世界地形图提问:在观察立体世界地形图时,可以用哪些方法呢?(预设:①用手摸;②从侧面观察。)(2)简要交流地球表面的特点提问:通过观察立体世界地形图,你有什么发现?2.教师小结:地球上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和表示地势的高低,说明地球陆地表面是有起伏的。3.聚焦我国地形引导:你能在世界地形图中发现中国的地形特点吗?那么有没有哪种地形图,能够看清我国的地形呢?(二)细辨凹凸,认识地形材料准备:立体中国地形图、地形特征记录表、实验记录单1.初看中国地形图,学会看地形图的方法(1)出示中国地形图和高度表教师介绍:同学们在观察地形图的时候,可以利用高度表来帮助你判断、描述高度。(2)分组观察:中国地形的特点(3)简要交流我国地形特点提问:观察了中国地形图后,你有哪些发现?(预设:①找到了平原、高原、盆地等地形;②有很多高山,主要在西边。)2.明确杭州的地形及特点(教师可根据当地学生较熟悉的典型地点代替)(1)分组观察杭州的地形学生在立体中国地形图中找到杭州的位置,判断杭州属于什么地形,用关键词描述杭州所在区域的地形特点。(2)小结交流学生汇报,教师在地形特点记录表上板书杭州的地形名称——平原,并在对应的表格中填写平原的特征。3.查找科学家家乡的地形,构建地形体系(1)明确任务(PPT上出示各个科学家的家乡)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到科学家的家乡,判断分别是什么地形,观察和记录这些地形的特点。(2)分组探究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并把地形的名称和它的特点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3)交流汇报:高原、盆地、丘陵、山地的特点提问:请选择一种你所观察的地形,描述这种地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补充,教师将地形名称及特点汇总到记录表上。(三)黏土建模,内化概念材料准备:教学课件、超轻黏土1.观察地形实景图出示各种地形的实景图,学生观察地形特点。2.捏制地形模型61\n小组合作利用五种不同颜色超轻黏土,根据不同地形的特点,捏制地形模型。3.展示成品并简单交流学生展示成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4.描绘侧面轮廓提问:你能描绘出这些地形模型侧面的轮廓吗?[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由整体向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逐步形成对地形特点的认知,并用黏土建模的方式进一步内化科学概念。三、观察特征,合理猜想(预设7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地形成因记录单教师引导:地球表面的不同地形是怎么形成的呢?1.观察地形特征(出示中国五个地方的地形地貌照片)教师引导:仔细观察这些地形,分别有什么特点。2.猜想形成原因提问:这些地形的形成是由于什么原因呢?你能猜测一下吗?组内交流讨论,将猜想填入到作业本记录表中。3.交流汇报学生交流形成五个独特地形地貌的主要原因,教师将学生有理有据的猜想整合记录到班级的地形成因大记录单中。小结:在本单元后续的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产生不同地形的原因,届时同学们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进行有依据的猜想,培养学生从表象观察到本质思考的科学思维,大记录表的呈现有助于学生在单元学习中不断回顾并及时验证。【疑难解答】1.超轻黏土建模的环节时间紧张,如何处理?可以通过小组成员分工的方式,每位同学先捏制一种地形模型,以确保每个小组能够完成四种地形模型,再由最先完成的同学进行第五种地形模型的捏制。2.学生对于不同地貌的形成原因猜想存在困难,怎么办?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特写图,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的地貌独有的特点进行观察、讨论和描述,从而帮助学生把地貌特征和形成原因建立起联系。【教学后记】2.地球的结构【教材简析】从本课开始,学生将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形成的原因。学生先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认识地壳的组成,了解地壳的运动,丰富和完善对地球的整体认识,再通过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增强对地球结构的感知。本课以及后面的第3、第4课,研究地球内部力量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本课研究“地球的结构”,而第3、第4课主要研究地球内力作用的两种表现形式:地震和火山喷发。地球内部力量的产生与地球内部构造有着紧密的关系,本课的学习为第3、4两课学习地震、火山喷发的形成原因奠定认知基础。【学情分析】61\n课前学生已经猜测地表形态会受到地球内部因素的影响,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地球内部结构也并不是一无所知,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有时会冲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但学生对于组成地球结构的三个圈层缺乏深入的了解,更没有认识到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与地表地形地貌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同时学生对地壳由岩石组成有所了解,但具体到岩石的分类不是很清楚。【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地球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认识到地球是有结构的,知道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知道地壳在不断运动着。[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地球结构模型,能认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特点。[探究实践]通过了解地球内部构造,能制作一个实物模型模拟地球的结构。[态度责任]乐于参与地球结构模型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保持对探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教学重难点】[重点]说出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难点]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视频资料。[学生]1.每组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尺子、小刀、垫板、擀面杖;2.内部结构的相关资料;3.课堂作业本。【教学过程】一、聚焦地球的内部结构(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谈话: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表面的特点,地球表面的这些特点和地球构造有关吗?2.展示“火山口”图片。提问:看到火山口图片,你们对地球的内部结构有什么想法吗?3.提问:地球的内部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地球的内部结构(板书)。[设计意图]火山口的图片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球的内部结构与我们看到的地球表面是不一样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内部结构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整体认识地球的结构(预设30分钟)材料准备:地壳运动的相关资料、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尺子、小刀、垫板、擀面杖1.认识地球结构播放“地球内部结构”视频。谈话:一起来看一看地球内部的结构吧。展示“地球内部结构”的图片。提问:地球内部结构分为哪几部分?(预设: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2.了解地壳组成(1)提问:地球的地壳部分是由岩石组成,在上学期的科学课中我们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岩石——花岗岩、大理岩、砂岩等。你知道组成地壳的岩石分为几大类吗?(2)学生阅读教科书“了解地壳的组成”部分。(3)交流:组成地壳的岩石大致分为几个类型?它们分别是什么?(4)小结:组成地壳的岩石按照其成因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3.了解地壳的运动(1)提问: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又漂浮在满是岩浆的软流层之上,那么地壳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什么力量使地壳运动的?地壳运动又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呢?(2)学生学习关于地壳运动的资料。(3)提问:地壳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有哪些现象或证据支持你的观点?61\n(预设:火山、地震能让我们感受地壳的运动。)(4)出示岩层受力产生弯曲变形的图片。提问:你们能解释岩层为什么会发生弯曲变形吗?(预设: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壳运动会使岩层受力,就会发生弯曲变形。)4.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1)教师引导:我们在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分别代表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结构,从里到外逐层制作。提问:为了更加逼真地还原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我们还需要获取哪些信息?(预设: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的平均厚度)(2)引导:我们不可能按实际的大小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3)提示:可将3个数据按照相同比例缩小,比如都缩小1/213000000,根据缩小后得到的数据制作。(4)学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切开并观察模型的剖面。[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4个活动,帮助学生对地球结构建立整体认识。同时,聚焦地壳运动,为后面研究地震和火山喷发做好充分准备。三、小结(预设5分钟)(1)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地壳在不断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后续我们会对地震和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继续进行研究。[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本课主要研究的几个内容。【疑难解答】制作地球结构模型,如何讲解等比例缩小?五年级上册学生还未学习比例尺,可以用缩小到多少分之一的方式告诉学生,比如缩小1/213000000,这时,地核半径1.6厘米,地幔厚度1.4厘米,地壳做得尽量薄,最终可得到一个直径为6厘米的地球结构模型。【教学后记】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第3课。在上一课的教学中,学生认识了地球的内部结构,了解了地壳的组成及运动。在此基础上,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地震现象来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本课重点聚焦“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地震会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呢”三个问题,按照“由内部原因到外部现象,再回归生活实际”的顺序安排了三个有层次的活动,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通过阅读、分析资料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表带来的变化,并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地震发生时自救、互救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关于“地震”这一自然现象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加深学生对于“地壳运动”的理解,为解释“弯曲岩石”的现象找到更为充分的依据。【学情分析】地震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对于地震现象有了一些了解,并且知道它是一种灾害性地质现象。在上节课的学习中61\n,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内部的构造以及地壳运动对岩层的影响,这些都是学生进行本课学习的认知基础。但是,学生对于地震发生的原因以及地震导致地形地貌的具体变化并不是非常清楚。【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模拟实验,知道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产生的自然现象,认识到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科学思维]根据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地震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探究实践]运用观察、模拟实验、阅读资料的方式获取证据,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态度责任]保持对地震现象的探究热情,乐于参加模拟实验,具有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理解地壳运动会改变地表形态。[难点]知道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产生的自然现象。【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学生]1.每组提供两个塑料小盒(裁成两半)、分层泥土、木片;2.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出示地震后的地表照片,提问:这些是发生地震后的场景,你观察到了什么?2.提问:你想了解关于地震的哪些知识?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板书)。[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调动学生关于地震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快速聚焦到本课研究的问题。二、了解地震成因及影响(预设35分钟)材料准备:两半拼接的小盒、分层泥土、木片、实验记录单(一)了解地震的成因(预设25分钟)1.猜测成因(1)提问:是什么原因让地球表面出现如此大的改变?说明你们的理由。(预设:地球内部运动;地壳运动;岩浆……)(2)讲述:在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中,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组成了地球外壳,称为岩石圈。岩石圈不是一个单一的完整的块体,而是由板块构成。全球的板块共分六大板块,这些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3)提问:地球板块是怎样运动的?又会给地球表面带来什么变化?播放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视频。(4)出示全球地震分布图与全球板块分布图,提问:地震集中分布在什么位置?(5)整理猜想:关于地震的成因,现在你更认同哪一种猜想?2.模拟实验(1)谈话:板块间的碰撞、分离等运动真的会改变地表,引发地震吗?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进行探究。(2)出示实验材料,提问:它们分别可以模拟哪些部分?怎样模拟板块运动?(预设:两半拼接的小盒模拟地壳中的两个板块;泥土模拟岩层。将小盒拼接起来,将泥土铺在小盒中,挤压小盒,模拟板块碰撞;拉开小盒模拟板块分离。)(3)注意事项:①观察“地面”的变化;②观察“地面”发生变化的位置与“板块”对接边界的位置关系。(4)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5)学生展示交流实验中的发现。3.解释成因(1)出示自然界中岩层弯曲、断裂和错动照片。提问:这些岩层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61\n(预设:板块运动会使岩层长期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弯曲变形,当岩层受到的作用力超过一定程度时甚至发生断裂、错动。)(2)感受“岩层”断裂实验讲述:握住木片两端,慢慢向下弯曲木片,直至木片断裂。观察木片断裂时的现象,体会双手的感受。学生实验,汇报交流。(3)提问:地震是怎样发生的?(4)小结:板块运动会使岩层受力变形,当作用力的强度超过岩石的承受强度,岩石就会破裂或错开,并迅速释放能量,引起地面的震动,发生地震。(二)了解地震的作用(预设10分钟)1.出示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资料,提问:两次大地震给地球表面带来了哪些改变?这个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2.小结:强烈的地震会使一个地区的地表发生巨大改变,不仅如此,地震还会危及生活在这一地区地表上的人们,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三)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1.播放发生地震的情景视频,提问:如果发生地震,尤其遇到震感强烈的大地震,我们应该怎样自救互救,尽量减少地震造成的伤害呢?2.制作地震发生时自救互救宣传海报。(1)教师介绍制作步骤:确定主题——寻找资料——筛选资料——设计制作海报。(2)谈话: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搜集更多关于地震发生时自救互救的相关知识,完成一张宣传海报。[设计意图]增强感受“岩层”断裂实验,通过掰断木片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发生地震时的震动及能量的瞬间释放。三、课堂小结,整理认识(预设8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地震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在研究地震成因的活动中,我们用到了哪种学习方法?2.提问:板块运动会引发地震,那又是什么原因引起板块运动?在模拟实验中,我们是用手拉开、挤压小盒。现实中的地球板块运动,这双无形之手究竟是什么呢?(预设:地球内部力量)3.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继续研究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设计意图]交流本课的学习收获,巩固认识,通过思考现实地球的板块运动原因,引导学生了解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产生的自然现象,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铺垫。【疑难解答】探究地震成因模拟实验中,模拟材料如何选择与处理?删去教材中的铺塑料薄膜,以及用水和泥的两个步骤,直接给学生提供陶泥与塑料饭盒,实验材料干净、容易获取。可以用多种不同颜色的陶泥制成分层泥土,分层陶泥模拟岩层更加形象。【教学后记】61\n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教材简析】本课继续研究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地表变化。本课围绕“火山喷发时的情景、火山喷发的原因以及火山喷发对地形地貌的改变”三个问题将课堂聚焦,帮助学生在思维上建立相关科学概念的内在联系,同时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思维线索。研讨中的两个问题是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回顾和梳理,第二个问题“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引导学生从利与弊两方面认识自然现象。【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火山喷发的自然现象并不陌生,但他们对于这一自然现象更多停留在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感性认识的水平上,并没有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其发生的原因,也没有深入去了解这种地质作用对地形地貌变化产生的影响。因此,本课将引导学生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其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的成因,了解火山喷发对地表变化和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模拟实验,知道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产生的自然现象,知道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地形地貌,也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思维]基于证据与逻辑,运用模型分析的方法,根据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分析火山喷发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探究实践]能运用观察、模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法获取证据,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态度责任]对探究火山喷发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积极参加模拟实验,具有基于证据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认识到人类、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获得证据,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难点]合理设计并开展模拟实验,获取证据,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验证猜想。【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视频资料、模拟实验微课;3.班级记录表[学生]1.火山喷发的资料;2.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材料: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或不锈钢小盆)、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3.橡皮泥;4.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火山喷发的视频资源1.火山喷发的视频。提问:你知道刚才视频中呈现的是什么自然现象吗?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呢?2.课件展示长白山天池和叙尔特塞火山岛的图文资料。提问:火山喷发给又会给地表带来了哪些改变?[设计意图]通过火山喷发时的情景给学生带来视觉的震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续将模拟实验现象与实际情况对比,验证火山喷发的成因做好铺垫。二、火山喷发的成因(预设28分钟)材料准备:模拟实验微课、观察记录单1.观察外部表现,猜测火山喷发成因(预设3分钟)(1)提问: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已经看到了火山喷发的现象,并且知道火山喷发能够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那你知道火山喷发的成因吗?你的依据是什么?(预设:高温高压;地壳中薄弱地带;岩浆中的大量气体。)(2)引导研讨:哪些地方的岩层会比较薄弱,存在较多裂隙?(3)引导研讨:板块的分界线与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如此相似,其中又有什么联系呢?2.模拟实验,探索火山的形成原因(预设15分钟)(1)引导:火山喷发的成因真的是我们猜测的这样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2)制定计划提问:我们有以下的材料来进行模拟实验(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或不锈钢小盆)61\n、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各个材料分别模拟的是什么呢?利用这些材料如何才能更真实地模拟现实中的火山喷发现象?(预设:土豆泥代表火山;番茄酱代表岩浆;酒精灯加热则代表地壳深处高温的状态。将土豆泥装入罐头盒内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模拟岩石裂缝。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山”喷发现象。)(3)观察模拟实验,完成实验记录单。(4)实验解释提问:你观察到模拟火山喷发时有哪些现象?与实际火山喷发相符吗?3.建立模型,解释火山喷发的成因(预设10分钟)(1)讲诉:看来火山喷发真的可能是因为地壳下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伴随大量气泡冲破地壳薄弱的部分,喷出至地表冷却凝固成山体。那你能利用橡皮泥来制作以前火山喷发前的地球内部模型吗?可以先在记录单中画模型再进行制作。(2)提问:你能介绍一下你所制作的火山喷发前的地球内部模型并结合模型,试着再解释一下火山喷发的成因吗?[设计意图]将教材中原有的模拟实验改变为微课观察。利用微课,降低实验难度,帮助学生比较模拟实验的现象与实际火山喷发现象,为验证前期对于火山喷发的成因寻找证据。通过设计火山喷发前的地球内部模型,将学生的思维外显,通过结合模型再解释,厘清火山喷发的成因。三、了解火山喷发的影响(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资料单研讨: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吗?请结合资料单,从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说一说。[设计意图]利用资料单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从利与弊两方面认识火山喷发所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整理的能力。四、小结巩固(预设2分钟)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于火山喷发有哪些新的认识?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根据模拟实验探究了火山喷发的成因以及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还知道了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也会给地球带来好处。[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巩固知识,为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做好准备。【疑难解答】教师在模拟实验过程中火山喷发现象不明显怎么办?建议:①为获取明显的实验效果,可不使用石棉网加热;②番茄酱要适当稀释,建议番茄酱和水的稀释比例是1:1;③土豆泥中间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且到达盒底;④封“火山口”的土豆泥要薄;⑤可以利用黑色的背景,帮助观察有气体生成的现象。【教学后记】5.风的作用【教材简析】3、4两课主要指向地球的内部力量会对地球表面地形变化产生影响,从本课开始,研究的对象开始转向外部因素。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模拟实验初步探究风蚀作用对岩石的影响,结合图片、文字等资料的阅读分析,了解风蚀作用、风的搬运及堆积作用对地球表面地形变化的影响,以及了解相关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学情分析】61\n学生已经知道地球的内部力量对地球表面地形变化会产生影响,其中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影响非常迅速。五年级的学生对于由“风的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有一定了解,但对于这种地形地貌形成的具体原因及过程并不清楚,需要通过观察直观的实验现象,学习丰富的资料,认识风蚀作用、风的搬运及堆积作用对相关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的作用,以及对地球表面地形变化的影响。【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模拟风卷起沙子磨蚀岩石的过程,结合查阅文字、图片等资料,认识到风的作用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知道风对地形地貌的改变是缓慢进行的。[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岩石打磨前后的现象,能推测解释风蚀拱门的形成过程。[探究实践]模拟风卷起沙子磨蚀岩石的过程中,能观察和记录岩石打磨前后的现象,会对“风对地形变化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态度责任]通过模拟实验、图片和文字资料的阅读分析,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并对风对地形变化的作用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及阅读分析图文资料,探究“风对地球表面的作用”。[难点]运用探究结果推测并解释“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风蚀地貌(戈壁、沙漠)照片、雅丹地貌的资料。[学生]1.岩石(砂岩)、砂纸、放大镜;2.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震和火山喷发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样貌。除了地震和火山喷发,还有什么因素能改变地球表面的样貌呢?请看这张照片。2.出示风蚀拱门图片,提问:这是风蚀拱门,你觉得它是怎么形成的呢?3.揭示课题:风的作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充分表达对风蚀拱门形成过程的看法,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风的作用”的初步认知。二、探索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预设32分钟)材料准备:砂岩、砂纸、放大镜等(一)观点碰撞,研讨整合1.提问:风对地球表面会产生怎样的作用呢?2.小组讨论:结合“风蚀拱门”的图片,讨论分析出合理的信息。3.小组交流汇报所获取的信息,教师将信息记录在黑板上汇总。(预设:风蚀拱门所处环境比较干旱,周围环境有很多的沙子,风可以吹起沙子;沙子不断磨蚀岩石,其表面往往会留下水平方向的纹理。)4.总结观点:通过对风蚀拱门周围环境及其本身特点的观察和分析,知道风蚀拱门主要是由于风卷起沙子后不断吹在岩石上进行打磨(磨蚀)所形成的。(二)模拟实验,初步探究1.提问:我们能用模拟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吗?2.分组模拟实验:初步探究风的侵蚀作用。(1)提问:选用砂岩代表自然界中的岩石,砂纸模拟什么呢?(预设:砂纸——模拟被风吹起的沙子。)追问:怎么模拟风吹起的沙子磨蚀岩石的过程呢?(2)讲述:由于风是近水平运动的,所以打磨时应将砂纸放在砂岩上进行水平方向的摩擦。风的侵蚀作用真的可以改变地球表面吗?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3)播放微视频《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明确实验操作方法。(4)分组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巡视。3.交流:61\n(1)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预设:打磨前岩石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打磨后岩石表面较光滑,且出现了水平纹理。砂纸上、桌面上还有脱落的岩石小颗粒。)(2)这个现象与自然界中的风蚀拱门相比明显吗?说明了什么?(预设:模拟实验中岩石的变化比较轻微,说明了风力作用比较缓慢。)(3)结合模拟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说说我们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风蚀拱门是怎么形成的?(预设:干旱地区,当大风卷起的沙子从岩石上刮过时,沙子会和岩石之间产生摩擦,导致岩石表面被磨蚀碎屑物脱落形成凹坑,经过长时间的风力侵蚀就形成了风蚀拱门。)[设计意图]初步探究风的侵蚀作用时,让学生经历一个预测—观察结果—给予证据—建构解释的探究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三)补充资料,加深了解1.出示雅丹地貌的图片,提问:这是雅丹地貌,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你能来分析一下它是如何形成的吗?2.讲述:在风的作用下所改变的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我们称之为风成地貌,除了风蚀拱门和雅丹地貌,世界上还有许多叹为观止的风成地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3.播放风成地貌图片(或视频)。4.资料阅读:了解更多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1)提问:看了戈壁和沙漠的图片,能试着分析风力作用是怎么改变它们的吗?(2)教师出示戈壁、沙漠的图片及形成过程资料。5.讲述:风成地貌可以分为两大类:风蚀型地貌和堆积型地貌。戈壁、风蚀蘑菇及雅丹地貌属于风蚀型地貌,而沙漠则属于堆积型地貌。[设计意图]在认识风的磨蚀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资料的补充和研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风的搬运和堆积作用,完善“风的作用”的认知结构。三、交流对风的作用的认识(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表面的变化除了地震、火山喷发的影响,还会受到风的作用。和地震、火山喷发相比,风的作用引发的变化,在变化速度上有什么不同?(预设:风力作用引发的变化比较缓慢。)2.提问:谁能梳理一下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预设:①风对岩石具有磨蚀作用,可以改变岩石的形状。②风可以搬运细小的碎屑物,从而形成戈壁滩。③风力减弱时,风搬运的沙尘会堆积形成沙漠。)3.小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外在力量的表现,是地球表面地形变化的很大原因,但还有来自于地球外圈的风、流水、冰川、海浪等自然力量,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今天我们学习了风的作用,那么水又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将进一步探究。[设计意图]学生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了解本课学生的学习效益,然后引出问题“水又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疑难解答】风力作用和风化作用有什么区别?风力作用是外力作用的要素之一,能够参与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风化作用是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沙砾。【教学后记】61\n6.水的作用【教材简析】本课继续研究外力作用引起的地球表面变化。这里研究的“水的作用”主要指地面流水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即暂时性地面流水(如大气降水时形成的流水)和长期性地面流水(如河流)两方面。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降雨和河流给地表带来的变化,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资料进一步认识水对土地的侵蚀以及沉积现象,从而认识到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学情分析】学生对降雨、河流并不陌生,但是很少会关注到它们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并且还能改变地形;他们会关注洪水、泥石流等对地表带来巨大影响的自然现象,而忽视降雨、河流对土地产生的长期、微弱的影响。因此,本课将引导学生聚焦到降雨、河流对土地的影响,通过模拟实验、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仔细对比以及观察、分析现象,关注到过程性的显著及微小的变化。【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模拟实验和资料阅读,认识到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以及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科学思维]通过比较的方法,判断地面流水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探究实践]通过模拟实验,结合分析、阅读资料,了解河流的侵蚀、沉积作用形成了多种地形地貌;并能尝试对实验方法改进优化。[态度责任]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的过程中,能尊重事实,积极交流,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水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难点]能对模拟实验结果以及图片资料等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准备】[教师]1.课件(含介绍实验操作的微视频)[学生]1.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侧有孔的水槽、没有孔的水槽(用于接径流,可以用其他合适的容器代替)、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扎孔)、水、彩沙;2.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呈现现象,直观导入(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出示PPT:雨后的空旷土地、雨后的野草地、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等图片。教师设问:照片上呈现的地形地貌有什么特点?(预设:都是凹凸不平的;和原来比都发生改变。)2.这样的地形是怎么形成的呢?(预设:下雨会让泥土流失,导致山坡沟壑纵横、地面凹凸不平。)3.小结:形成这样的地形和雨水有关系吗?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吧!(出示课题:水的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多张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推测形成图中地形地貌可能的原因,从而自然地进入第一项探索活动。二、实验探究,感受侵蚀(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侧有孔的水槽、没有孔的水槽、降雨器、水、彩沙、实验记录单1.提问:你认为雨水是如何让土地变成这样的?2.小组讨论:比如这样一个小山丘,被雨水冲刷后会有什么变化?在纸上画一画自己的想法。小山丘(预设:雨水冲刷地面,把泥土带走;雨水会造成山坡滑坡;雨水会把泥土打散……)3.讲述:这些现象在自然界中经常发生,但是雨水是不是真的像我们说的那样会影响土地呢?让我们一起做个模拟实验来研究一下。4.出示实验材料,提问:观察这些材料,小组讨论并思考这些问题[课件出示]:61\n(1)这些材料分别模拟大自然中的哪些事物?(2)如何进行这个模拟实验?(3)我们要观察什么?5.学生小组讨论。6.交流实验方法,明确实验要求。实验方法:(1)动手制作一个小山丘模型;(2)用喷壶中的水喷洒在小山丘顶部,观察变化;(3)比较“降雨”前后小山丘的整体变化。实验要求: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录,可以用文字、画图的方法把实验前、后土地和雨水的变化记录下来。7.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实验。8.交流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预设:小山丘表面的彩沙和一些土被冲走了;小山丘表面渐渐有了一些沟;不少土堆积在相对平坦的地方。)教师适机介绍:沿着地表流走的雨水叫径流。学生汇报的不全时,可反复观看微视频。9.小结:像刚才实验中我们看到的现象,雨水降落到地面,在地面流动时,携带走了松散的彩沙与泥土,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造成水土流失,从而改变地形地貌。[设计意图]实验前通过“画一画”为学生充分预测提供支架,同时,让学生了解各部分模拟的分别是什么以及实验中要着重观察的部位。模拟实验后,学生能通过对比实验前后的现象,总结得出相应结论。三、知识拓展,分析成因(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过渡:降雨形成的流水对土地产生侵蚀,在地表形成许多沟壑和溪流,溪流汇集在一起又会成为大的河流。那么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2.出示图片:观察这两张图片,你觉得河流会使地表发生哪些改变?小组讨论交流,将讨论结果画一画。(预设:会把泥沙带走;会把河流两岸冲宽;河流会变深...)3.我们的猜测准确吗?请看下面这个模拟实验。(1)播放并学习“河流对土地的作用”视频。(2)提供阅读资料,丰富河流改变地表的认识。4.交流:说说河流对改变地表的作用(预设:河流和雨水一样,对地表也有侵蚀作用;河流对地表还有沉积作用。)5.小结:正像模拟实验和资料卡中看到的那样,河流对土地不仅有侵蚀作用也有沉积作用。河流所携带的大量泥沙最终会因为流速变缓而堆积,这就是沉积现象。当河流因泛滥发生改道时,也会形成新的河流。[设计意图]通过类比降雨实验以及相关资料的阅读,学生能科学合理的对“河流对土地的影响”做出解释。之后,通过模拟实验的播放学习,对学生已有认知形成冲击,从而帮助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四、总结(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课件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觉得水在地表变化过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设计意图]学生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让教师了解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益,从而更好的进行后续的备课。【疑难解答】上课想让学生亲手做一做“雨水对土地的影响”的模拟实验,但又怕实验室被弄的又脏又乱,有什么好办法?61\n将学生带出教室,来到真实自然中进行实验,此过程中学生除了对本课内容能有较清楚的认识外,还会发现有植被覆盖的土壤会不那么容易改变地形地貌,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一定拓展。【教学后记】7.总结我们的认识【教材简析】经历了前面6课学习,学生分别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个方面探究影响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认识了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典型地形地貌。本课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回顾与梳理,意在帮助学生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及其演变形成更加完整的认知。同时,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植被对侵蚀作用的影响,拓展学生对侵蚀作用的认识,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变化的影响,并将学到的科学知识与自然界及其生态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学情分析】通过前面6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得到激发,随着探究活动的不断深入,获得了更全面、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对于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及其形成原因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再次解释典型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最后通过对比实验,探索植被对侵蚀的影响。【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地球内部力量如地壳运动产生的力,与外部因素如风、水等,都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认识斜坡上有无植被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科学思维]通过回顾前几课的模拟实验现象及结论,梳理出影响地球表面变化的因素。[探究实践]能够通过模拟实验,研究植被对侵蚀的影响。[态度责任]意识到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反思,建构科学解释;知道斜坡上有无植被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难点]控制变量完成探索植被对侵蚀的影响。【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班级记录大表。[学生]1.湿润且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覆盖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容器、塑料瓶、铁架台、量杯、水;2.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梳理(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学生对照第1课中的5种典型地形地貌,观察自己的活动记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哪些?(预设:地震、火山喷发、风的作用、水的作用)2.全班研讨,总结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地震、火山喷发、风的作用和水的作用。3.提问:这些原因分析正确吗?回顾模拟实验的现象与结论进行佐证。(此处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以实验中、资料中获得的证据为依据。)4.小结:通过回顾模拟实验,我们发现火山、地震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运动,它们对地形地貌的塑造是猛烈的、突然的61\n,可以在瞬间使地形地貌发生较大的改变;风和水的作用则是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这种力量对地形地貌的塑造是缓慢的、短时间内不易察觉的。我们把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做侵蚀。[设计意图]在分析总结的过程中,回顾模拟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引导与原始猜测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体会到在解释现象的过程中,证据的重要性。二、探索:植被对侵蚀的影响(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湿润且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覆盖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容器、塑料瓶、铁架台、量杯、水、学生活动手册1.提问:我们知道了雨水对地表具有侵蚀作用,那么,怎样可以减少雨水对地表的侵蚀呢?2.学生讨论。3.追问:植树造林真的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吗?怎样证明你们的观点呢?4.设计实验。师生共同设计和完善实验方案,确定实验中的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和注意事项。①出示实验材料,并搭建模型: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无植物覆盖的小山丘、切割掉底部并且瓶盖打孔的塑料瓶。②明确每种材料代表什么?(预设:塑料瓶喷水模拟降雨、没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模拟无植被的土壤、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模拟有植被的土壤。)③明确不同条件:一个有植物覆盖,一个没有植物覆盖。④明确相同条件:同样的小山丘模型,同样的“降雨量”,同样的“降雨”高度。⑤操作步骤:将两个塑料瓶置于等高铁架台上,小山丘模型正对瓶口下方摆置,用两个量杯分别量取400ml水,同时倒入塑料瓶中,观察小山丘的变化。5.教师要再次强调实验的公平性和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学生需要收集什么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假设。6.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模拟实验时教师需协助指导控制挤压水瓶的力度,以保证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相同。)[设计意图]这个实验所用的器材、装置与“水的作用”一课差别不大,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模拟实验,并设计两组实验。让学生在保证实验公平性的前提下合作完成探究。三、研讨(预设10分钟)1.比较和交流两个小山丘“降雨”后的变化。(预设:有植被覆盖的小山丘顶部没有明显坍塌,“雨水”带走了少量土壤;无植被覆盖的小山丘顶部明显坍塌,形成小沟,“雨水”带走了大量土壤。)2.比较和交流两组实验所产生的径流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认识:植物是土壤的天然保护屏障,植物的根系能使土地更为牢固,不易被雨水冲刷,树叶能够减小雨水冲击的力量,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3.交流实验想法。通过实验现象和结论,能试着解释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吗?能否提出一些治理的建议呢?小结:下雨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因此在地球表面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类的活动会加剧或减小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如果植树造林,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等,就会减小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如果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等,就会加剧土地被侵蚀的程度。[设计意图]让学生正确地认识侵蚀,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四、完成作业及点评(预设5分钟)【疑难解答】为什么植物覆盖可以防止侵蚀发生并能保持水土?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减少土地中松散物质的产生,由此可以减轻侵蚀作用的危害,减少水土流失。【教学后记】61\n第三单元计量时间1.时间在流逝【教材简析】《时间在流逝》是《计量时间》的单元起始课,是学生研究计量时间的开始,在本单元中起到了奠定基础和铺垫的作用。本课以“在钟表发明之前,人们是怎样安排生活和劳作的呢?”提出了单元研究主题,接着通过对日晷等计时工具的介绍,引导学生简要了解一些古代的计时方法。再后研究燃香计活动,还为整个单元的后续研究提供了范例。本课的重点是带领学生了解古人的计时方法、计时工具及其发展史。通过阅读资料、观察燃香实验,使学生认识古人利用有规律变化的天体的运动和燃香变来计时。在研究中,让学生产生关注计时方法的意识和兴趣,并对计时工具的迭代更替过程充满好奇。【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时间及计时工具有一定的认识,也会使用一些计时工具计量时间。但“人类是怎样逐步发展起各种计时方法和工具的?”“现代钟表发明之前,古人如何计时?”这些问题学生可能有所思考,却认识不太清晰。本课通过对燃香钟这一工具的探究、研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探索计时工具,激发研究兴趣,并初步获得研究的方法,为后面整个单元的学习做准备。【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阅读资料、观察燃香实验,知道古人利用天体的运动来计时,且在一定条件下,燃香变短的速度基本是均匀的,认识到有规律变化的事物可以用来计时。[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比较数据等方法,发现有规律变化的事物是计时的本质。[探究实践]在实验中,观测并记录燃香时间的相关数据,并对“蜡烛可以计时吗”这一问题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责任]在研究中,产生关注计时方法的意识和兴趣,并对计时工具的迭代更替过程充满好奇。【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古代人们的计时方法、计时工具及其发展史。[难点]实验研究燃香计时的科学原理。【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有关古人用天体(如太阳、月亮)运动计时的图文或视频资料;3.时钟模型。[学生]1.每组提供秒表、香、火柴、记号笔;2.实验记录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预设4分钟)材料准备:课件、时钟模型1.现在是几点几分?请学生把时钟模型中的指针拨动到相应的时间位置。2.看关于时间的小视频后,提问:现在几点几分?现在的时间还是黑板上的时间吗?3.小结:原来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流逝了。揭示课题:时间在流逝(板书)。[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拨动时钟模型的方式记录一开始的时间,观看一段视频后再来记录时间,对比发现时间在悄悄流逝,从而引出课题。二、探索活动:测量时间(预设30分钟)材料准备:秒表、香、火柴、记号笔、实验记录表、课件(一)根据自然现象来计时1.提问:时间在流逝,刚刚同学们利用钟表很快地确定时间。在钟表发明之前,人们怎样计时安排生活和劳作的呢?(预设:人们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这一自然现象来确定时间,安排生活和劳作,这就出现了最早的计时单位——天。)2.追问:除了利用太阳计时,人们还会利用哪些自然现象来确定时间呢?61\n3.小结:在没有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人们利用自然现象的规律运动来判断时间。(二)利用太阳来计时1.古代的人们利用最简单且最容易发现的自然现象来制作计时工具,比如日晷、圭表。2.阅读资料:学生仔细阅读资料,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介绍日晷和圭表。3.研讨:日晷和圭表的结构、计时的原理。4.教师结合图片着重向学生介绍日晷晷面上的刻度和计时单位。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午时:中午11点到下午1点。5.提问:人们在使用日晷和圭表来计时会遇到什么困难吗?小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慢慢地改进计时工具,也出现了更多描述时间的词语,如“一炷香”的时间,“一盏茶”的时间等。(三)研究一炷香的时间1.教师出示燃香,古人又是如何利用燃香来计时的呢?引导学生探究燃香的长度变化是不是匀速的。2.小组讨论并提出实验设计要求:(1)研究香燃烧“速度是均匀的吗?”需要哪些材料?怎么研究?(2)讨论确定研究方法:给燃香等分四段,在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处分别做标记,并记录每一段燃烧的时间,重复三次。3.学生分组实验。实测、统计、分析燃香时间数据,并记录。4.研讨交流:每一段燃香的时间一致吗?能用来计时吗?学生比较每等份的燃烧时间,分析并讨论。5.小结:在一定的条件下(燃香粗细均匀,没有风吹等外在干扰因素),燃香的长度变化基本是匀速的。燃香可以用来计时,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制造出了燃香钟这一计时工具。[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收集与阅读资料、动手实验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当某事物在一段时间间隔内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所需的时间一致时,可以利用这种事物来计时。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计时工具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三、研讨(预设:4分钟)1.古人曾用过哪些方法计时?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帮助人们计时?2.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吗?提问:燃香可以用来计时,那蜡烛也可以燃烧,可以用来计时吗?在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蜡烛变短的速度也是基本不变的,所以也能计时。[设计意图]先对古人计时方法和原理进行巩固。再运用燃香实验中的发现,探讨“蜡烛计时”的问题,启示学生学以致用。四、课堂小结(预设:2分钟)时间像流水一样,在我们身边悄悄流逝,人们探索更精准的计时工具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歇,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探索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史。【疑难解答】日晷和圭表有什么异同点?答:日晷和圭表都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计时。日晷由晷面和晷针组成,是利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方向来计时,圭表由圭和表组成,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来计时。【教学后记】61\n2.用水计量时间【教材简析】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影响水流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第二部分是学生通过观察古人利用流水计时的装置,结合自己的实验探究,理解这些装置计时的方法。观察水流速度的实验是本课最重要的探究活动。教科书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先初步观察瓶中流出的水流速度,再进一步观察测量同一装置中200毫升水流出50毫升水的用时,并且推测和实测流出第二个、第三个50毫升的用时。在学生通过实验对水流流动速度的认识进一步完善后,再结合教科书提供的古代“受水型”水钟的图片,研讨“古人如何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速度往下滴”。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作用。本单元的主题是认识计时工具的发展。第一课的学习中,学生了解燃香钟受外界因素大,进而开始关注、研究水钟,但水钟的准确性和方便性有待提高,从而引导学生进阶到摆钟的研究,不断向前推进学生的认知思维。【学情分析】通过前一课“燃香钟”的探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燃香能够被用作计时工具,是因为在一定情况下香燃烧变短的速度基本均匀。他们或许能从中得到启发,可以通过找寻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物体或事件来帮助记录时间推移的轨迹。从这课开始,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流水、单摆等运动,探究影响其运动速度的因素。学生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和合作实验的能力,本课需要学生在探究流水速度时进行有依据的推测以及实测并如实记录。【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滴漏实验,知道水位高低、孔径大小等因素会影响水流速度,认识到“同一装置中,控制水位不变,水流速度不变”这一特点可用于计时。[科学思维]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能判断水流速度与水位高低的关系。[探究实践]在实验过程中,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水流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态度责任]在观察古代水钟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才智,体会到社会的发展会带动计时工具的进步。【教学重难点】[重点]能通过实验发现影响水流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难点]能通过观察古人利用流水计时的装置,结合自己的实验探究,理解这些装置计时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课前搜集各种水钟的资料与图片。[学生]1.每组提供直筒矿泉水瓶、200毫升量筒、透明水杯、铁架台、计时器;2.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前搜集各种水钟的资料与图片、课件1.回顾古代计时工具。2.出示教科书中的古代水钟图。提问:水真的可以用来计时吗?古人的水钟又是怎么来计时的呢?3.板书课题:用水计量时间。[设计意图]简要回顾古人计时方法,快速聚焦到本课的核心问题——用水计时,引导学生自然进入了“水流速度”的探索活动。二、探究水流速度的变化(预设30分钟)材料准备:矿泉水瓶、200毫升量筒、透明水杯、铁架台、计时器(一)观察水流的速度(预设5分钟)1.展示研究装置。61\n(1)透明塑料瓶去底,倒过来盛水。(2)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让水从小孔缓慢流出。(3)在瓶子里装200毫升水,下面用量筒接住流出的水。2.教师演示,学生观察。3.交流研讨:水流是否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流?(二)探究200毫升水中流出50毫升需要的时间(预设10分钟)1.提问:水流速度到底是不是均匀的呢?有什么方法可以测量?2.明确任务:测量从200毫升水中流出5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操作方法:①用手先堵住瓶孔,往瓶子倒入200毫升水。②准备好计时器,滴水的同时开始计时。③当水流出50毫升时,暂停时间并记录。④重新将水加满至200毫升,反复刚才的实验步骤。3.观察各组数据,探讨发现:如果孔的大小和初始水位高度不变,流出相同多的水,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4.提问:如果继续流出第二个50毫升,第三个50毫升呢?5.学生推测并记录。(三)探究200毫升水中流出100毫升、150毫升需要的时间(预设15分钟)1.学生实验:测量并记录200毫升水中流出100毫升、150毫升需要的时间。2.汇总分析全班的数据,得出水流速度越来越慢。[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多次的观察、推测、实测水流时间,进一步完善对水流流动速度的认识。三、交流古代水钟(预设7分钟)材料准备:图片、学生记录单1.分析水流速度的影响因素。(预设:孔径大小、水位高低等。)2.思考怎样能让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流?(预设:同一装置中,保持水位不变,水流的速度基本不变。)3.学生观察书本古代水钟结构,研讨两个问题:(1)古代水钟用水滴来计时有什么好处?(2)古人是如何控制水以固定速度往下滴?4.教师小结:水可用于计时,是因为水具有以下特点: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径不变,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一致;保持水位高度不变,水流的速度不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研讨、总结本节课核心知识,为下一节的制作水钟进行铺垫。【疑难解答】1.古代的计时仪器——刻漏是如何计时的?刻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它由几个铜水壶组成。除了最低的那个,每个壶的底部都有一个小孔。水从最高的壶里,经过下面的各个壶滴到最低的壶里,滴得又细又均匀。最低的壶里有一个铜人,手里捧着一支能够浮动的木箭,壶里的水多了,木箭就浮起来,根据它上面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时间了。【教学后记】61\n3.我们的水钟【教材简析】前一课《用水计量时间》中发现的水流速度特点,为本课制作水钟激发学习兴趣和奠定理论基础。本课学习中,学生要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设计一个水钟,用图文的形式对自己设计的水钟进行描述,并要亲自动手制作一个水钟,还要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水钟是否能准确计时,以及对水钟的设计进行改进。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本课鼓励学生在讨论与分享的过程中表达想法、阐明创意,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科学的兴趣,在合作中体会团队和谐分工的重要性。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初级的、完整的科学工程活动。整个科学工程活动在良好的思考情境下开展,重点开发学生的设计与制作能力,并在改进中对自制水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地系统分析,提出多种改进措施。【学情分析】通过前一课的教学,学生观察到“滴漏实验”中水流速度的特点,对水钟作为计时工具的原理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且激发了制作简易水钟的欲望。水钟的设计、制作、分析与改进指向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学生可能无法清晰表达设计的意图,需指导学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阐明创意。在制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可能因参与积极性、性格等原因配合不默契,教师需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作用,和谐分工合作。自制水钟的计时准确性不一定能达到学生的预期效果,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次迭代。【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设计与制作水钟时,应用控制水流速度的方法,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科学思维]基于水流速度的规律设计方案,阐明自己的创意;通过有说服力的论证,认同或质疑设计方案,并初步判断可行性和合理性;在改进中,应用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提出多种改进措施。[探究实践]在实践中,有初步构思、设计、实施、验证与改进的能力;设计时,运用画图和文字描述的方法设计方案,并据图制作水钟;在测试与评估中判断水钟的准确程度,根据实际反馈改进水钟的设计与制作,并展示。[态度责任]在制作水钟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体会分工合作与和谐地开展探究实践的重要性;体验到完成一个科学工程需要不断重复实验,在实验中逐步完善。【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与制作水钟。[难点]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制作水钟的方案,并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制作。【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1.铁架台、剪刀、美工刀、塑料瓶、工字钉、直尺、胶带、记号笔、秒表;2.设计方案的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回顾思考、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上节课我们观察了“滴漏实验”中的水流速度。水流的速度有什么特点呢?2.人们曾用一个底部钻有小孔的碗,放在水中,让碗慢慢下沉来计量时间。我们可以做一个类似的计时器。3.明确任务:让我们制作一个计时10分钟的水钟。揭示课题:我们的水钟(板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水流的速度特点,并认识古人利用水流计时的应用,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二、设计方案(预设12分钟)材料准备:设计方案的记录单1.制作水钟,我们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呢?我们一个一个来思考并解决问题。61\n(1)制作水钟需要哪些材料?打孔用什么好呢?切割用什么工具?……(2)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请用画图的方式表示。(3)如何来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2.图文结合,设计方案。你将要怎样一步一步完成你的制作呢?用画图与文字结合的方式设计方案吧!3.学生设计方案,教师给予适当鼓励和指导。4.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方案,初步判断可行性和合理性。[设计意图]图文绘制设计方案是技术与工程的重要环节。学生担任工程设计师,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设计,在讨论中培养科学思维。三、制作(预设:13分钟)材料准备:铁架台、剪刀、美工刀、塑料瓶、工字钉、直尺、胶带、记号笔、秒表1.教师讲述:接下来,请按照自己的设计加工并组装水钟。也可参考插图来确定制作的流程。做好每分钟水流量的记录,分别标出1~10分钟的时间刻度。2.学生制作水钟活动。[设计意图]学生担任工程技术人员,在产品制作过程中,需熟练读取设计方案并精准制作。教师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制作步骤,学生之间分工合作、和谐探究。四、测试(预设:5分钟)1.提问:自己制作的水钟计时准确吗?怎么测?2.学生进行测试活动。考虑课堂时长,课堂上仅测试2-3分钟内计时是否准确。[设计意图]学生在相同的验收标准中测试,了解自身产品的精准性与不足之处,在观察等待中静心思考。可创设长时课堂,建议给予更多时间测试。五、评估与改进(预设:5分钟)1.提问:根据测试结果,你的水钟计时准确吗?如果不够准确请说一说为什么,怎么来改进呢?如果很准确,请向大家分享经验。2.提问:制作水钟简单吗?说一说你的体会。[设计意图]学生在产品测试结果中反思设计与制作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教师引导学生要考虑减少材料消耗来节约资源与降低成本,通过缩短工期来提高工作效率。六、拓展(预设:2分钟)提问:除了水,还可以用哪些能流动的物体来制作计时工具?课后同学们也可以尝试用其他流动的物体制作水钟。[设计意图]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后,能迁移应用。通过举一反三、发散思维的方式,运用流动物体的流动规律制作更多的计时工具。【疑难解答】分析学生自制水钟计时不准的原因。自制水钟计时不准的主要原因有设计不够合理、制作不精细和使用不规范。设计时,控制水流速度的方法不够合理,如孔径过大或过小、水位过高或过低等。制作时不精细,划分时间刻度时太粗心大意了,没有平视去标刻度;容器形状不规则,标不好刻度;每隔一分钟,水位变化不明显;记号笔的笔头太粗,每个刻度线有粘连等。使用时,学生通过斜视来计时,读数错误。【教学后记】61\n4.机械摆钟【教材简析】本单元前三节课探究的是太阳钟、水钟等一些简易的计时工具,本课是探索精确计时工具的第一课。学生从钟摆的摆动开始观察研究,通过测量钟摆一分钟摆动的次数,发现它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初步感知摆的等时性。然后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摆,重复观测自制单摆一分钟内摆动次数,通过分析数据进一步明确摆的等时性:同一个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此外,通过对比各组间的数据,会发现不同小组的摆摆动次数是不同的,为下一课《摆的快慢》提出了待研究的问题。本课的重点是研究单摆的运动规律,即等时性原理。培养学生基于观测到的数据,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阐明单摆运动规律的思维方式。同时在探究中保持严谨观测的态度、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学情分析】前几节课中,学生已观察并制作过类似水钟这样的简易计时装置,这节课将对钟摆能精确计时的原理展开探究。在操作前,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操作中的一些问题,如怎样计时?怎样数摆动次数等。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但要想他们在研究单摆等时性时有更多的发现、提出更多的问题,研讨时需要我们引导他们对组内数据和组间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过对钟摆以及自制单摆一分钟内摆动次数的重复观测,知道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认识到人们基于摆的等时性原理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科学思维]基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获取的数据,能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阐明单摆的运动规律。[探究实践]通过了解钟摆的构造,能制作一个简易单摆并探究摆的运动特点;在实验中能准确地重复观测摆在一分钟内摆动的次数。[态度责任]在研究单摆运动规律的过程中,能保持严谨观测的态度;通过制作、观测单摆,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基于数据的整理分析,理解摆的等时性原理。[难点]准确地观测摆钟,探究自制单摆运动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机械摆钟一个、单摆一个。[学生]1.每组铁架台一个、棉线一根、筷子一根、小球(螺帽)一个、秒表一个;2.课堂作业本中的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聚焦:摆钟是怎样计时的(预设4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提问: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计时器?2.讲述:借助日晷、水钟这些工具我们只能知道大概的时间,人们一直在探索更精确的计时器,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3.讲述:摆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计时的?为什么它能更精确地计时?揭示课题:机械摆钟。[设计意图]简要回顾日晷、燃香钟、水钟等计时器后,引导学生思考“精确度较高的摆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计时的”,激发学生探究摆钟计时原理的兴趣。二、探索:摆的等时性(预设30分钟)材料准备:课件,一个机械摆钟、每组铁架台一个、棉线一根、筷子一根、小球(螺帽)一个、秒表一个、作业本中的记录单(一)观察钟摆的运动61\n1.组织讨论:你们见过机械摆钟吗?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教师出示机械摆钟,学生观察摆钟并组内交流。2.出示图片:摆钟的结构图,介绍摆锤、摆绳。3.提问:为什么摆钟能够更精确地计时?4.研讨:如何探究钟摆的摆动规律。(1)提问:怎么测量摆在一分钟内摆动的次数?(2)追问:怎样算摆动一次?(3)演示:教师演示数钟摆摆动的次数:从起点出发回到起点算摆动一次。(4)提问:为了实验的准确性,需要测几次?5.学生开展实验,完成记录单。6.组织交流:对比三次测量结果,说一说你的发现。(预设: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7.提问:现在你能理解它为何能精确地计时了吗?(二)自制单摆,观察摆运动的特点1.过渡:除了摆钟里的摆,其他的摆在摆动时是否也有同样的规律呢?我们也动手做一个摆,研究它摆动时的特点。2.出示材料,演示单摆的制作。3.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利用上述材料做一个摆,让你的摆自由摆动起来。4.提问:你们的摆能自由摆动起来了吗?在摆动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了;摆动的方向会有点变化……)5.提问:它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会相同吗?6.研讨:如何准确地测量摆在1分钟内摆钟的次数?(1)测量几次?(2)小组内如何分工?(3)小组上台演示:一个计时员、一个计数员、一个记录员,密切配合。7.开展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完成记录单。教师巡视指导,汇总每组数据。[设计意图]在测量钟摆及自制单摆一分钟摆动次数前,引导学生探讨计数方法,充分思考并解决操作中的一些问题、注意事项。分组实验时,教师随时给予学生指导,方便数据的准确获取及后续交流汇报,更有助于本课重难点的突破。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6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交流汇报:分析你们组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2.小结: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这就是摆的等时性。课件呈现资料介绍科学家伽利略和惠更斯的故事。3.引导思考:每个小组的数据都汇总在了这张表格中,分析表中数据,你还有什么发现?(预设:不同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不同。)4.提问:不同的摆,为什么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会不同?带着你的猜测,课后设计实验继续探究,去检验一下![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组内数据,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摆的等时性原理。同时鼓励学生对小组间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疑难解答】日常教学中,机械摆钟实物不容易找到,怎么办?机械摆钟的实物生活中不一定都有,网上买价格很贵。可以自己制作一个flash版本的机械摆钟,上课时可以用;或者通过下载小学科学网上本课的课件,里面有插入一个机械摆钟摆动的视频(时长3分钟多);也可以购买一个简易版本的摆钟(主要包含钟摆这一结构),通过增加一根小铁丝可以调节摆在一分钟内摆动的次数,也能够达到教学效果。【教学后记】61\n5.摆的快慢【教材简析】本单元前几课中介绍了燃香钟和水钟这两种计时工具的构造和原理,从《机械摆钟》一课开始,4-6课都是对计时工具——摆钟的研究和探索。上一课,学生经过测量自制摆1分钟摆动次数时已经发现各小组摆动次数是不一样的。沿着上节课的问题,本节课将直接聚焦到“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经历“讨论-猜测-验证”,以对比实验方式分别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和摆绳长短的关系来修正自己的猜测,最终得出摆动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短,摆动快,摆绳长,摆动慢,而与摆锤质量无关。本课学习也为下一课《制作钟摆》奠定了认知基础。本课的重点是研究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初步培养学生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能依据证据推理,找出规律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摆的构造,并能动手制作摆,学会了测量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初步建构了“摆的等时性”这一科学概念,同时通过研究还发现了不同的摆1分钟内摆动次数是不一样的。五年级学生没有正式学习过对比实验如何进行变量的控制,教师只是在平时的实验中进行了渗透,所以本课中教师可以尝试通过这两个实验让学生学会辨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可变因素,以及不变因素。对于实验操作的严谨性、数据的整理分析、处理和科学结论的完整得出,学生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课上进行引导。【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实验研究,认识到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短,摆动越快,反之则越慢,并应用于摆钟快慢的调节。[科学思维]通过获得的数据,归纳概括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和摆绳长短的关系,依据证据推理,找出规律。[探究实践]针对问题,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案,讨论改进方案,并实施方案。[态度责任]在探究过程中,能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的见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研究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难点]1.控制实验变量。2.获得精确测量结果。【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两个摆(摆绳长短相同,摆锤质量也相同)。[学生]1.标有1倍、2倍、3倍长度记号的摆绳,3个大垫圈,三角形的回形针挂钩,夹子,秒表,铁架台上面固定好长木棒,长木棒上固定一定角度的铜导线;2.课堂作业本中的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出示“自制摆一分钟摆动次数的数据汇总表”。提问:上节课我们分析这些数据总结出了“摆的等时性”,同时我们还有一个新发现,谁来说一说?(预设:不同的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不同。)这几个组的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多,说明摆动得快。而这几个组的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少,说明摆动得慢。2.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揭示课题:摆的快慢(板书)。[设计意图]简要复习上一课内容,快速聚焦到本课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就该问题进行思考、推测,也自然进入了第一项探索活动。二、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和摆绳长短的关系(预设27分钟)61\n材料准备:课件,摆绳上标有1倍、2倍、3倍长度记号的摆、垫圈、铁架台、挂钩、夹子、秒表、铜导线1.推测:你觉得影响摆的摆动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先思考,小组讨论后回答。(预设:摆绳长短、摆锤质量、摆幅大小。)2.引导学生排除“摆幅大小”这个因素。(1)提问:根据上一节课的观测我们可以排除哪种猜测呢?(2)学生回忆,讨论并回答。(3)师生共同演示,再次验证,排除摆幅的影响。3.师生共同完成改变摆锤质量的实验设计。(1)提问:要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我们要测量和记录哪些数据?打算怎么做?(2)小组讨论后汇报。学生汇报自己小组讨论的实验方案。其他学生补充或者提出改进意见,逐步完善实验方案。(3)教师课件出示完整的实验方案图。4.学生自行设计改变摆绳长短的研究。(1)提问:实验中改变的条件和不改变的条件又有哪些?(2)教师补充改变摆绳长短的方法以及保持摆幅不变的方法。(通过夹子分别夹在摆绳上的一倍、两倍、三倍的标记处来改变摆绳长短以及把摆拉到与铜导线同一角度来保持摆幅大小不变的方法。)5.温馨提示:实验注意事项。(PPT展示)(1)按下秒表,同时轻轻松开摆锤。(2)30秒为一次实验,做3次,及时记录。(3)选一个合适的数据。(4)组长上台,输入数据。6.学生实验,教师巡视。[设计意图]实验设计环节从“感知”对比实验,到“扶”,再“放”,使学生不断提高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使实验更有效地开展,更好地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三、交流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分析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之间的关系。学生上台分析全班的数据,得出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无关。教师针对一些特殊数据,请学生解释原因。2.分析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之间的关系。学生分析本组的数据,初步得出结论。再分析其他组数据,进一步验证上面的结论。3.教师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短,摆动越快,反之则越慢。4.应用:摆钟走时不准了,如果走慢了,怎么办?[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环节,通过对数据分析回答“我们是怎么知道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这一更值得思考的问题。学生在通过组内分析,再到全班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运用它解决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疑难解答】摆绳长度和摆长有什么区别?摆绳长度指的是摆绳部分的长短(即右图摆绳长度部分),而摆长是指摆锤重心到摆的固定点的距离(即右图摆长部分)。真正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是摆长,摆长长,摆动慢,摆长短,摆动快。【教学后记】61\n6.制作钟摆【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计量时间》单元的第6课。在上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研究已经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动就越慢;摆绳越短,摆动就越快。但是教科书又为学生的研究设置了新问题,机械摆钟里的钟摆每分钟摆动60次,如果要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该怎样来制作呢?在本课中,学生将用调节摆绳长度的方法来调节摆的快慢。经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钟摆,并学会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次数来控制钟摆的快慢。根据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也将制作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也就是机械摆钟的钟摆。【学情分析】在前面几课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摆的基本特点。本课需要学生设计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在制作的过程中,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学生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与比较能力,并能进行简单预测,但如何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次数成功制作钟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制订并完善小组的设计方案,然后实施制作与测试,学会控制钟摆的快慢。【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回顾对摆的认识,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理解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反之则越快。[科学思维]在调整摆绳长度时,用比较的方法能预测摆的摆动快慢。[探究实践]在真实测量情境中,研究摆绳长度如何影响摆动快慢,能较快制作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态度责任]在实践探究中,养成细心观察、准确测量的习惯,能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与制作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难点]能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学会制作钟摆。【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机械摆钟。[学生]1.细长绳、铁架台、计时器(秒表或者手表)、摆锤(金属球)、尺子;2.课堂作业本。【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细长绳、铁架台、金属球、秒表1.出示材料:细长绳、铁架台、金属球。2.学生制作摆,并测1分钟摆动次数。(学生汇报、汇总)3.出示机械摆钟:同学们做的摆1分钟摆动次数各不相同,钟摆1分钟摆动60次,现在你们能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吗?4.出示课题:制作钟摆。[设计意图]通过制作摆,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运用和巩固,也为下面预测摆绳长度做好铺垫,然后提出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引导学生去思考。二、探索和研讨(预设32分钟)材料准备:尺子、摆、秒表、夹子、课堂作业本(一)设计方案:1.初步确定摆绳长度(1)引导: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绳长度该怎么调?(2)追问:你觉得多少长度合适呢?(提示学生根据刚才做的摆预测摆绳长度)(61\n3)初步确定长度:师引导学生根据目前已有经验大体确定摆绳的长度,把摆绳调整到这个长度并摆动起来,学生测试1分钟摆动几次。2.确定调试摆绳长度方案(1)如何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次数完成调试?(2)学生进行讨论。(3)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第二次调试的摆绳长度应该怎样确定——是每次减少(或增加)5厘米进行调试,还是取上一次测量数值的一半(或两倍)进行调试?3.各小组讨论制定方案。(1)设计方案。(2)交流方案,不断完善方案,直至确定方案。(二)制作与测试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1)制作20秒摆动20次的摆。(2)用最少的次数调试成功。(3)调试过程中,及时记录数据。20秒钟摆动次数记录表摆绳长度摆动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注:每次调整摆绳长度都要及时记录下来。2.学生进行制作与测试,测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他们的测量结果进行预测,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制作出每秒钟摆动1次的摆。3.比一比:各小组上台展示作品,进行检验。(三)交流研讨1.1分钟摆动60次的摆,它的摆绳长短有什么特点?2.摆绳长度增长一倍,摆动次数减慢一半吗?[设计意图]在确定设计方案前,引导学生思考确定摆绳长度的方法,在讨论过程中确定自己小组的设计方案。在制作时,能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在真实情境中不断地调整摆,有效地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三、课堂小结,课后延伸(预设3分钟)1.制作摆钟最重要是能准确为我们计时,本节课各小组积极思考、团结合作,出色的设计方案并制作出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2.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设计一个1分钟摆动30次或120次的摆,试着找一下摆的摆动次数跟摆绳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学生认识到准确测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持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疑难解答】制作与测试时,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已有数据准确地预测精确值?答:教师在选择摆绳的时候要考虑到一个合适的区间,让学生经历不断讨论、修正、缩小研究范围的过程,用自己小组的研究方案,找出1分钟摆动60次摆的摆绳长度。【教学后记】61\n7.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教材简析】本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结和比较计时工具的演变。学生回顾前面6课所学的计时工具的知识,然后以填写表格的形式,对四种计时工具进行比较、整理,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人类计时工具演变的大致过程,继而得出“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原理”的结论,这是基于整个单元的研究概括提炼出的大概念,在课堂内要花时间着重展开研讨。第二部分是调查和了解精确计时的重要性。教科书用了三张图片以及学生亲身经历的或社会上的事例,来说明精确计时的重要性,教科书在这里还穿插了利用石英晶体计时的资料,以丰富学生对计时原理的认识,也是对第一部分的补充。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系统地整理、总结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体会计时工具的精确度对人们的生活、出行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帮助人类更好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并通过设计作息时间表来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的重要意义。【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几种不同材料制作的计时工具,这些计时工具虽然看起来各不相同,但都能准确计时,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呢?五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渴望揭露事物的本质,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调查和比较的能力,本课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系统地整理、总结,从而揭示计时工具的计时原理以及精确计时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在总结和比较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中,认识到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科学思维]运用总结、比较、分析等方法,归纳出计时工具的计时原理。[探究实践]能通过表格的方式调查和比较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能在调查和交流中,知道不精准计时会给人类生活造成麻烦。[态度责任]在调查中,认识到人类设计不同计时工具来满足不同的用途和需求,以及科技的进步能造福人类。【教学重难点】[重点]能通过表格的方式调查和比较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难点]初步认识到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精确计时的重要性”班级记录表[学生]1.“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和“时间基准”资料;2.“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聚焦: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XX小学的作息时间表”1.课件出示XX小学的作息时间表提问:这是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根据这张表格,我们现在是在上第几节课,时间是北京时间几点几分?2.讲述: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如果按一定的作息时间表来办事,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规律,大大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板书)。[设计意图]利用作息时间表引出课题,同时让学生知道计量时间能为我们带来便利,认识到科技能够造福人类。二、探索(预设30分钟)材料准备:“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单、“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和“时间基准”资料、“精确计时的重要性”班级记录表1.总结和比较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61\n1)教师讲述:我们每天都要通过钟表来掌握时间、安排工作或做出决定。在现代生活中,人们为精确计时做出了很多努力。提问:人类在计量时间的过程中,发明了哪些计时工具呢?(2)回顾前6课所学内容,结合资料,思考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史,完成“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单。(3)学生合作完成记录单。(4)学生展示交流。(5)教师小结:材料由自然事物到人造材料(由简单到复杂),计时精确度越来越高,缺陷越来越少,越来越方便人们使用。计时工具是向着越来越精密的方向发展的,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发展。(6)追问:为什么它们都能够用来计时呢?它们的工作原理一样吗?(预设: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2.调查和了解精确计时的重要性。材料准备:“精确计时的重要性”班级记录表(1)了解精确计时的重要性。出示“神舟11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图和“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图。教师讲解:请看这两则新闻,用上述的计时工具能够完成精确计时吗?为什么?(2)出示“精确计时重要性”班级记录表,调查身边有哪些地方需要精准计时。(3)汇报交流。(4)提问:如果时间不精确,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麻烦?(5)小结:在专业领域,人们认为现有计时工具还不够精准,要想办法研究更精确的计时工具来满足工作需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比较、归纳,发现计时工具的演变规律。在教学中穿插科技兴国和拼搏精神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三、总结(预设2分钟)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原理,计时工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精确计时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四、拓展:利用太阳与手表定方位(预设5分钟)在没有导航仪的年代,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船员,曾利用钟表来辨识方向,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如何利用太阳和手表定方位,以及人们对时间的其他有效应用。[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钟表的其他用途,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意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同时希望学生多掌握一些技能,培养他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疑难解答】在野外如何利用太阳与手表定位方向。答:太阳在天上转1周,手表刚好转2周。把手表平放,将当前的时间除以2,在表盘上找出相应数字,然后将这个数字对准太阳,表盘上“12”点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比如:上午10点,除以2,等于5,将表盘上的“5”对准太阳,“12”的方向即为北方。北方一旦确定,其他方向就能分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在下午则应按24小时计时法计算,比如下午4点,要按16时计算。用这种方法求方向可以和指南针相媲美。【教学后记】61\n第四单元健康生活1.我们的身体【教材简析】《我们的身体》是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在二年级和四年级分别学习了消化和呼吸对维护身体健康、维持生命活动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本课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五年级学生的相关数据为依托,引导学生关注并能客观评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基于个体数据完成班级学生体质健康统计表,分析表格,交流发现。进而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交流了解现代健康新理念、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等,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健康理念,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为本单元的整体教学做好铺垫。本课重在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交流能力。并通过讨论与了解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构建健康生活新理念。【学情分析】“身体”“健康”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具备引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同时,在二年级和四年级的科学学习中,学生曾经学习了消化和呼吸对维护身体健康、维持生命活动的意义,具有与健康相关的知识储备。但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分析理解能力还不完备,因此需要老师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睡眠、饮食、运动、压力等。[科学思维]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依据自己的健康数据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估。[探究实践]能运用适合的方式搜集自己的身体健康数据,形成完整有效的信息。[态度责任]在活动中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睡眠、饮食、运动、压力等。[难点]构建健康生活的理念,提高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不良环境对人类身体健康影响的视频或图片。[学生]1.学生体质健康测查数据;2.五年级国家体质健康评分标准;3.有关健康生活的资料卡。【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1.提问:同学们,还记得想要维持生命,我们需要哪些条件吗?2.谈话:消化和呼吸对维护身体健康、维持生命活动意义重大。身体健康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现在我们的健康状况又是怎样的呢?3.讲述:为了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更加健康地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我们的身体》(板书)。[设计意图]简要复习先前关于健康的学习内容,快速聚焦到“健康”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导入新课。二、检测我们的身体状况(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学生体质健康测查数据、五年级国家体质健康评分标准1.检测、记录体质信息(1)谈话:想要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我们需要运用适合的方式搜集自己的身体健康数据。(2)介绍健康指标体重指数{体重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一个指标。体重指数61\n=体重(千克)÷[身高(米)×身高(米)]};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教师指导学生计算体重指数,并将数据填入表内。2.评估健康状况(1)出示五年级的学生体质标准。(2)以某学生的体质数据为例,分析其体质情况。(3)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身体体质健康水平。3.完成班级学生体质健康统计表(1)出示班级学生体质健康统计表,汇总全班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2)分析表格,交流发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亲历评估自己身体体质健康情况的过程,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与汇总,形成完整有效的信息。三、讨论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有关健康生活的资料卡1.谈话:通过班级体质健康统计表,我们发现不同同学的健康状况各不相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不同呢?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呢?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结合图片介绍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睡眠时间、生存环境……2.思考:不良的环境可能对身体造成哪些伤害?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出示不良环境对人类身体健康影响的视频或图片:(1)被动吸烟;(2)空气污染;(3)噪声;(4)水体污染;(5)土壤污染……3.研讨:为了健康生长,我们需要做哪些努力呢?学生讨论并回答。[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讨论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通过对信息的讨论与整合,构建健康生活的理念,更好地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四、研讨问题,拓展活动(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1.思考:除了身体健康,健康还包括哪些方面?学生讨论并回答。板书记录: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2.提问:通过本节课的观察和讨论,同学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吗?有什么新的问题吗?3.小结:想要健康地成长,我们需要关注到方方面面。大家可以在课下继续查阅相关资料,做成科学小报,拿到学校来分享哦![设计意图]通过思考与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健康”这一概念,对本课内容进行升华。而让学生带着新的探究任务走出课堂,可以引导他们在课外继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疑难解答】1.学生的体质数据从何而来?教师应在课前组织学生依据体质记录表,收集自己的健康指标数据。可以寻求体育老师的帮助,获取数据;也可以争取家长的配合,在家自主测试。2.在“完成班级学生体质健康统计表”环节,若班额较大,统计、汇总耗时太长,该怎样高效进行?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可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合,并即时转化为更为直观的图表,以便后续对数据的分析。【教学后记】61\n2.身体的运动【教材简析】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能运用合适的方式搜集自己的身体健康数据,形成完整有效的信息,从整体的视角审视评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从本课开始则是继四年级“呼吸与消化”单元学习之后,又一次站在人体系统、器官的角度认识人体,了解人体的工作机制,促进学生提升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肌肉收缩带动骨运动,是在机体内部完成的,抽象而复杂,学生无法直接观察。因此本课设计了2个活动:第一个举哑铃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举哑铃过程中上肢不同部位的变化。以此为基础,推演出骨、关节、肌肉的协同工作过程。第二个活动制作模型,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用模型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并以此验证自己的推测。通过制作运动模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肢体完成运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认识人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青少年时期是骨骼、肌肉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发学生关注自己骨骼、肌肉、关节的健康生长。本课重在让学生认识骨、关节、肌肉的协同工作,为学生逐步建立“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各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的概念搭建阶梯,培养学生用系统的、联系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学情分析】在第一课中,学生已经从整体的视角认识了自己的身体,并评估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本课将视角从整体移向局部,学生将在四年级“呼吸与消化系统”的认知方法经验和日常运动中对骨、关节和肌肉的感受与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反复、典型的身体活动,多次观察与体验,以此触发对内部机体运动机制的思考和推测,进而从人体系统和器官的角度认识人体,了解人体的工作机制,提升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身体运动和建模活动知道身体的运动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促进骨、关节和肌肉的健康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思维]通过模型建构的方法,能阐明在运动过程中,骨、关节和肌肉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以及人体运动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探究实践]通过感知人体运动时的工作原理,能制作一个实物模型呈现出人体运动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态度责任]对设计和制作模型的活动感兴趣,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结果,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改进意图和方法。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与人体有相似的运动结构,体会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到骨、关节、肌肉协同配合完成运动。[难点]通过自制的模型将自己观察、感知、思考的结果呈现出来。【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人体上臂模型。[学生]1.每组提哑铃、小木棒、橡皮筋、塑料弯管、剪刀、工字钉、透明胶等材料;2.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孔雀舞视频1.教师播放孔雀舞视频。学生跟随视频学做孔雀舞动作(上肢)。提问:刚刚这段孔雀舞中,手臂内部哪些主要的器官参与了运动?(学生重复动作,反复体验并回答)2.谈话:骨、关节、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是怎样完成运动的呢?(学生自由讨论回答)61\n3.讲述:骨、关节、肌肉协同配合才能完成各种动作。它们是怎样默契配合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身体的运动。揭示课题:身体的运动(板书)。[设计意图]以孔雀舞视频为导入,通过观察和体验孔雀舞的活动提出聚焦问题,激发学生探究人的身体是怎样完成各种动作的欲望。二、制作运动模型(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观察记录单、哑铃、小木棒、橡皮筋、塑料弯管、剪刀、工字钉、透明胶等材料。(一)举哑铃活动(预设5分钟)1.谈话:同学们,你举过哑铃吗?你知道举哑铃过程中上肢是怎样运动的吗?2.分小组进行举哑铃活动。强调动作过程:(1)用右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慢慢地移到胸前。(2)观察在移动哑铃的过程中,右上肢是怎样运动的。(3)反复做上述动作,并在运动时用左手按住右上肢的不同部位,感受骨、关节和肌肉变化。3.学生进行充分交流。4.小结:原来是我们上臂中的肌肉收缩带动了骨运动,从而将负重的前臂抬起。(二)迁移活动(预设3分钟)1.每个小组自选一个肢体动作,如直体屈膝抬腿、蹲起运动等,感受在这过程中,骨、关节和肌肉是怎样协同配合的。2.小组自选动作,重复动作,反复体验。3.小组上台展示动作,并说一说内部的骨、关节和肌肉是怎样相互配合完成这个动作的。(三)制作运动模型(预设17分钟)1.绘制内部结构图谈话:刚刚我们进行了丰富的体验活动,那么在举哑铃的过程中,我们上臂内部的骨、关节、肌肉到底是怎样协同工作的呢?请将你的猜测画下来。2.自制运动模型(1)谈话:我们的结构图是平面的,现在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你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分别模拟骨、关节和肌肉来制作立体的运动模型吗?并试着让我们的模型运动起来。(2)学生自选材料进行制作。若学生制作困难,教师给予一定的提示或播放微视频进行指导。(3)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所选材料与骨、关节、肌肉有什么相似性。在操作模型运动时,指导学生观察木棒上下运动过程中橡皮筋的变化,进一步理解骨、关节和肌肉是如何协同工作完成肢体动作的。(4)学生展示模型及运动过程,并说一说用什么材料模拟什么部位,该部位在运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5)提问:在手臂抬起的过程中,橡皮筋怎样变化?(预设:内侧的橡皮筋收缩,外侧的橡皮筋舒张。)[设计意图]在建模前,通过举哑铃活动引导学生再次观察、感受,以推测骨、关节、肌肉的协同工作过程。在制作模型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想法引导其思考用什么材料模拟什么部位。三、交流身体的内部运动(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人体上臂模型1.教师出示人体上臂模型,并展示抬起运动。提问:在这个运动过程中,骨、关节和肌肉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预设:骨支持人体的运动,是人体运动的基础;肌肉收缩带动骨产生运动,为人体运动提供了动力;关节使骨的运动更灵活,使其可以做屈伸和旋转等不同动作。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肢体动作。)2.谈话:看来骨、关节和肌肉非常重要,那么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我们应该做什么?(预设:经常进行身体锻炼;保持正确的坐、立、行等姿态;全面均衡地摄取营养等。)61\n[设计意图]通过对骨、关节、肌肉运动机理的认识,引导学生形成为了促进骨骼、肌肉的健康发育,要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正确的坐、立、行等姿态,全面均衡地摄取营养等认识。四、生活中的类似结构(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教室门、塔吊运作视频1.谈话:生活中有许多与我们身体运动的结构相似的物体,比如我们教室门上面的合页。2.请同学上来操作一下。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与我们人体运动的相似之处?(预设:合页与关节相似。)3.出示塔吊运作视频,提问:塔吊的哪一部分和我们身体中的骨、关节或肌肉的作用相似?4.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设计意图]将科学学习拓展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让学生意识到科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疑难解答】学生自选材料并制作运动模型时,没有很好的思路或制作有困难时,怎么办?教师可给予一定的提示或播放微课进行指导。对学生也可进行分层指导: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模仿微课进行制作即可;对于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可建议其用气球皮代替皮筋或用线绳代替塑料弯管进行尝试;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鼓励其采用完全不同于微课中的材料进行制作。以保证之后的模型展示更多元,交流更精彩。此过程重在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材料模拟什么部位,它们有什么相似性。【教学后记】3.心脏和血液【教材简析】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观察、讨论、知识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心脏、血管和血液属于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承担着运输养料和氧气、废物和废气的作用。第二部分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工作方式,知道血液循环系统对于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节课从测量心脏跳动入手,让学生了解心脏的位置,探索心脏跳动的规律;以讨论和知识学习的方式,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各部分组成;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心脏跳动对维持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意义,培养学生建模与推理能力,了解心脏在血液循环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将其与运动中的氧气需求建立联系。同时,通过比较不同学生间的心脏供血能力,提升学生关注心脏、血管健康的意识。本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通过对心脏有限的观察,感知心脏的工作情况,借助制作模型的方式呈现出心脏的工作方式和血液循环的动力来源。在此基础上,根据血管和血液的作用,从而构建出血液循环系统的模型,了解其工作方式及意义。让学生经历“器官—系统”的认知变化,培养学生用系统的、联系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学情分析】心跳是五年级学生非常熟悉的生命体征,但是他们不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及血液循环和心脏跳动的关系。本课以“测心跳”活动为起始,通过感觉心跳了解心脏所在位置;通过测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心率)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通过探究心跳的作用的模拟实验,理解心脏、血管的功能;通过测量运动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的时间,并与经常运动的同学进行比较,学生感悟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益于心脏和血管的健康,进而激发学生保护心脏的意识。【教学目标】[科学观念]61\n通过对心脏的跳动的初步观察和建模模拟实验,知道心脏是重要的人体器官,认识到心跳是心脏工作的外在表现,心脏跳动使得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通过与同学的比较,了解体育运动可以强健心肌,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科学思维]通过构建模型和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能够推测出心脏的“工作”方式,以及其跳动对于生命活动的意义。[探究实践]通过对心脏有限的观察,感知心脏的工作情况,能通过制作模型的方式呈现出心脏的工作方式和血液循环的动力来源。[态度责任]对研究心脏、血管、血液如何工作并维持人的生存感兴趣,学会保护心脏健康的方法;愿意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猜想,并能听取他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想法。【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借助模拟实验推测心脏“工作”的方式。[难点]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心脏模型、水槽、水、吸耳球。[学生]1.学习用品、水槽、水、吸耳球、塑料管、听诊器、秒表;2.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听诊器、秒表、观察记录单1.邀请学生集体参加一分钟较为剧烈的体育运动或小游戏(如健身操、萝卜蹲游戏等)。2.提问:参加完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3.设问:你怎么知道心跳变快了?让我们使用听诊器找一找心脏的位置,听一听心跳,并用秒表计时,来比较一下运动前后的心跳变化。学生两人一组,使用听诊器与同学配合互相听心脏跳动情况,从中了解心脏的位置,及心脏不停跳动的情况,并学会测量心跳的方法。(学生先说说准备怎么做,然后教师示范。)心脏跳动情况记录表4.学生小结:运动后一分钟内心跳次数更多,心跳确实变快了。5.提问:关于心脏,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学生回答,谈谈他们对心脏的认知。出示儿童心脏模型,向学生介绍心脏的形状和大小。6.教师小结:心脏主要由肌肉构成,形状像一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成人的心脏重量在300克左右。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能感受到一次跳动。我们把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称为心率。7.设问:为什么人运动前后,心率会发生变化?心率变快有什么意义?(预设:心率加快可以输送更多的血液)板书课题:心脏和血液。[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心脏的位置,心跳的测量方法,让学生对心脏的工作状态有初步的了解,为后续心脏工作的意义的探索打下基础。二、探索血液循环系统(预设30分钟)材料准备:水槽、水、吸耳球、塑料管(一)认识血液循环系统(预设22分钟)1.认识血管(预设4分钟)(1)找血管谈话:我们的运动部位是手和脚,而心脏在胸腔里跳动,是怎么把血液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呢?(预设:依靠血管)那么让我们来一起找找身体上的血管,时间30秒,找完之后组内讨论两分钟,看看哪组同学找得又准又多。学生交流汇报找到的血管,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血管遍布全身。(2)认识血管的作用谈话:你对血管有哪些了解?你知道血管有什么作用吗?学生讨论交流:血管很长,有运输血液的作用等。教师小结(61\nPPT演示):血管是指血液流过的一系列管道。血管遍布我们的身体,按照构造功能分,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将心脏的血液运到身体各组织,静脉将身体各组织的血液回流到心脏,毛细血管为血液和组织间的物质交换提供场所。人体的所有血管连接起来,长度足足有9.6万多千米,大约可以绕地球两周半。2.认识血液(预设4分钟)(1)了解血液在体内的流动谈话:血液经过了这么漫长的旅程到达身体的各个部分,它又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讨论、汇报、交流。教师小结(PPT演示):血液是一种红色不透明的黏稠液体,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可以将养料和氧气运输到全身各处,同时将携带的废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2)模拟血液循环系统(预设14分钟)提问:血液要流过如此漫长的血管,是谁为它提供了动力?心脏是怎样提供动力的?下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一探究竟吧!教师介绍模拟实验方法(PPT演示),提出实验要求。思考:模拟实验塑料管、吸耳球、手的作用分别相当于什么器官?挤压吸耳球的动作,捏紧吸耳球和松开吸耳球分别模拟了什么?用大小不同的力挤压吸耳球,观察实验现象。坚持快速挤压吸耳球一分钟,一分钟里我们挤压了多少次,手有什么感觉?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分组进行实验,讨论、交流、汇报。小结:吸耳球模拟心脏,塑料管模拟血管,手模拟心肌。捏紧吸耳球模拟心肌收缩,放松吸耳球模拟心肌舒张。挤压吸耳球,用力大,排出水更快更多;用力小,排出水更慢更少。快速挤压吸耳球,手会变得很累,所以快速跳动,心脏也会很累。因此不能长时间剧烈运动,心脏也需要休息。(二)认识心跳的意义(预设8分钟)1.讨论运动之后心跳加快的意义。(预设5分钟)谈话:同学们已经通过实验模拟了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过程,发现挤压吸耳球的速度不同,液体流动速度也不同。在我们生活中,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会发生改变吗?(1)学生分小组讨论,根据模拟实验获得结论:当人体运动时,身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变多,心跳速度加快,血流速度变快,运输速度更快。(2)教师小结:心脏相当于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将肺部吸进的氧气和从肠吸收的养料运送到身体各处,又把从全身各处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废物,输送到肺部和其他器官,然后排出体外。2.感受运动前后心率变化(预设3分钟)活动:再次体验运动前后的心率变化,感受心率变化的作用,并记录下恢复到正常心率所需的时间。[设计意图]通过教学课件,以讨论的方式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各部分组成,结合模拟实验,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工作方式,从而逐步了解心跳的意义和血液循环系统的作用。三、拓展:保护我们的心脏(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1.发现心脏功能的差异(预设3分钟)提问:比较不同同学心率从运动后到正常状态的时间,你有什么发现?预设:经常运动的同学恢复正常心率所需时间更短。讨论:对于保护我们的心脏,让它可以充分的休息,你有哪些建议?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教师小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让我们的心肌更加强健,降低心率。同时,睡眠时,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较少,心脏工作的强度相对较低。所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益于心脏的健康。2.课堂小结(预设2分钟)61\n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心跳的意义: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心脏、血管和血液的协同工作,为我们身体各个部位送去养料和氧气,带走废物和二氧化碳,这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因此,我们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保护好我们的心脏和血管。[设计意图]通过同学间的比较,学生了解心率与健康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关心心脏健康,加强锻炼,养成良好作息,做到健康生活。【疑难解答】1.学生在经历模拟实验后,只是了解了心脏的工作方式,并不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如何让学生了解心跳的意义?由于心跳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都无法直观的观察到,甚至是模拟也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视频资料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心跳时,身体中的气体和物质交换,并鼓励学生通过科普剧的方式,进行演绎。2.学生对于血管、心脏、血液这些器官了解不多,在课堂讨论中氛围不浓怎么办?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器官都隐藏于身体内部,对其了解较少,且生活中也很少关注,因而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知识卡片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这些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提升参与度。【教学后记】4.身体的“总指挥”【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的第4课。在这一课中学生将了解脑的结构与功能,建立保护脑的意识,它与第5课共同建立对神经系统的认识。“聚集”活动引出脑后,学生通过对直观形象标本、模型、视频、图片等观察“探索”,认识脑的大小、软硬、重量、颜色等特征,知道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等组成,知道脑和脊髓都联系着神经,神经遍布全身各处,了解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分工不同,交叉管理。在“脑能干什么”的研讨中,指导学生了解大脑不同区域管理功能不同,认识到脑控制着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做个记忆游戏”体验活动,指向大脑的功能。记词语是以文字、概念、逻辑关系为主要对象的抽象记忆,记图像属于是以具体的形状、颜色等为主要对象的形象记忆。活动也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其他记忆游戏;也可以分阶梯,逐渐增加记忆难度;还可以设计体现创造能力、推理能力等脑的其他功能的体验活动。引领学生了解采用什么策略记得好,关注自己哪一类的记忆能力更强一些。研讨2和拓展,指向脑的保护,保护脑不受创伤,保证脑休息时间。【学情分析】生活与学习经验使得学生对大脑指挥着身体的一切活动比较“熟悉”。但是大脑到底有哪些功能,又说不清楚,而且大脑包裹在头骨里,看不到也摸不着,学生很难了解它的特点。所以在本科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好图片、视频、阅读材料、模型,并可以通过记忆游戏、建模等活动,以及提供一些脑部受损的疾病案例,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大脑。【教学目标】[科学观念]人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控制着人体不同的生命活动。大脑具有记忆、思维等高级功能,认识到充足的睡眠、轻松愉悦的心情等有益于脑的健康。[科学思维]基于已有认知和活动体验,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描述脑的结构与功能61\n[探究实践]通过观察模型、查阅资料等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体验活动推测大脑具有记忆功能。[态度责任]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后形成集体的观点。能持续产生研究脑的结构与功能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到人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分别控制着人体不同的生命活动。充足的睡眠、轻松愉悦的心情等有益于脑的健康。[难点]能够通过体验活动推测大脑具有记忆和其他的一些功能。【教学准备】[教师]ppt、大脑模型、图片。[学生]纸团【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ppt]1.猜谜活动谜语一: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他力气小,背着房子走。(蜗牛)谜语二:远看是颗星,近看像灯笼,到底是什么?原来是只虫。(萤火虫)2.提问:你们觉得是我们身体的哪个器官为我们猜出了答案呢?(板书:大脑)[设计意图]通过简单有趣的猜谜活动,引出本课的研主题——脑。二、探索脑的功能(预设28分钟)材料准备:ppt、半张报纸揉成的纸团(一)谈话引入1.设问:在刚才猜谜语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大脑有哪些功能呢?2.设问:那你在对谜语进行思考、推理之前,是不是要先读这个谜面?又说明大脑有什么功能?3.设问:我们平时除了用眼睛看这个世界,还会用到哪些方法观察这个世界呢?大脑又起了哪些作用?(预设:听——听觉、摸——触觉、闻——嗅觉)4.假装要举起手,要打一位同学,是什么指挥同学躲避危险?5.设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生活体验,从中你又感受到了大脑的哪些功能?6.补充完整板书:大脑——身体的“总指挥”(二)认识脑的构造1.设问:光靠大脑,我们的身体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吗?大脑要把指令信号通过什么器官传递给身体的各个位置?(预设:神经)2.谈话:大脑是人脑的一部分,人脑还有小脑和脑干组成。小脑维持身体平衡,脑干维持人体生命活动。3.大脑构造特点(1)设问:通过观察大脑模型或者图片,说说大脑有哪些特点?(2)提问:大脑上为什么有这么多沟回?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报纸,这报纸像大脑一样有很多“沟回”,让我们通过这张报纸发现大脑“沟回”的意义。(3)学生观察揉成团的褶皱报纸,再将其展开对比面积变化。(预设:“沟回”增加了大脑的表面积。)(三)记忆游戏1.游戏一:(1)ppt呈现游戏规则:40秒记住图片上的词语;1分钟后在纸上默写出这些词语。(2)讨论:①这个游戏主要在考验我们大脑的什么功能?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3)学生第二次游戏61\n这个小游戏告诉我们什么?(预设:记忆功能可以被训练)2.游戏二:(1)ppt呈现比赛规则:30秒记住图片上的物品;1分钟后在纸上你看到了哪些物品。(2)讨论:①怎样记住图片的物品名称。(预设:不同人的记忆功能有区别,有些擅长记文字,有些擅长记图形。②举例说说同一个大脑功能,不同人存在不同的差异。[设计意图]先通过观察模型、图片等活动,带领学生认识人脑的组成,再通过纸团意识到大脑上的沟回能增加其表面积。接着开展两个小游戏,指向大脑的记忆功能,知道不同的人在记忆功能上存在差异,大脑的记忆功能是可以被训练的,大脑的其他功能也可以通过训练得以加强。三、如何保护大脑(预设5分钟)1.大脑如此重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大脑?2.从保护大脑角度出发,我们的课程表有哪些优点?[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保护大脑的重要性以及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可以怎样保护我们的大脑,做到劳逸结合。【疑难解答】怎样让学生体验大脑的各项功能?答:书本通过记词语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脑的记忆功能,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活动感受大脑的其他功能,比如利用这些词语编一个故事,摆七巧板感受大脑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教学后记】5.身体的“联络员”【教材简析】本课为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第5课。它与第4课“脑的知识”相衔接,认识神经系统及工作过程,建立“神经系统”整体认识,形成良好习惯,维护健康。教材以仙人掌刺扎时人体反应现象激趣引出学习主题,通过资料阅读,初步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并通过“扔接乒乓球(沙包)”游戏这一“体验-练习-比赛-感悟”活动,感受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过程,体会人脑与神经的协调工作,认识到神经能连接中枢神经和身体各个部分,具有接收、传递信息的作用。在“研讨”中,梳理并描述神经系统感受器(感觉器官感受刺激)—传入神经(传递信息)—神经中枢(发出指令)—传出神经(传递信息)——效应器(身体做出反应)的工作过程,知道神经系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学情分析】脑与神经虽然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两者活动过程却很难直接观察到,相比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更具隐性特征。因此依托神经系统活动产生的现象或有趣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自身生理反应的角度来认识神经系统成为突破“隐性”难点的首要方法。通过学习体验,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人体内部的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都离不开神经与中枢神经的密切配合。【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多次体验“扔接沙包”游戏,能分析其影响因素,知道人体感受外部环境刺激并做出反应,是神经系统协助完成的,知道有效的学习和训练能够改变神经系统的功能,并能以此应用于实际,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61\n[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缩手反应”和“扔接沙包”的反应过程,能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并构建“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表达模型。[探究实践]在“扔接沙包”的体验活动中,能根据首轮经验和训练,改进自己“投”或“接”的方法,尝试提高命中率。[态度责任]通过体验与交流,认同减缓精神压力,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有益于神经系统的健康这一理念。【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难点]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并会以此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一盆仙人掌、班级实验记录单、红蓝磁贴、板书。[学生]2人一组,每组一个杯子、一个沙包;每人需要书本、课堂作业本中的记录单、笔。【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直入主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一盆仙人掌1.出示一盆仙人掌。提问:如果我们的手无意间被这个仙人掌刺到,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提问:在这个过程中,是我们身体的哪个器官先感知到被刺的?提问:在这个过程中,又是我们身体中的哪个器官在指挥我们的手缩回来?谈话:在科学上,我们把人体能处理信号,并发出指令的部位合称为神经中枢,它包括脑和我们脊柱中的脊髓,其中脑是最高级的控制中心,大部分身体的反应都由脑控制,而一些简单的不自觉反应,如刚才的缩手反应是脊髓控制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被仙人掌刺到的场景引入,从常见的缩手反应展开讨论,初步认识感受器官和神经中枢。二、认识神经系统及其工作过程(预设30分钟)材料准备:书本、多媒体课件、每组一个杯子、一个沙包、班级实验记录单、红蓝磁贴(一)了解神经系统,出示课题1.阅读资料:初步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讨论:(1)在缩手反应中,当皮肤受到刺激后,信号是如何传递到神经中枢的?(2)你觉得神经在这些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3)关于神经你还知道些什么?3.谈话:我们把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的神经称为传入神经,把脑、脊髓发出的指令传递给器官的神经称为传出神经。神经像电缆线一样,分布于全身,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脑、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了神经系统,它就像我们身体的“联络员”,不停地传递和处理着各种信号。(二)初步体验神经系统的工作1.做游戏,出示游戏规则:两人一组,相距1.5米站立,确定一人扔沙包,一人拿杯子接沙包,身份一旦确定,不可变换身份。游戏总共扔10次,接住1次得1分,统计得分,进行班级汇总。2.学生实验,并用红色磁贴在班级统计表中统计各组得分。3.讨论:(1)在刚才的活动中,对于扔球员而言,他身体的哪些器官参与了扔球这项工作?(2)这几个器官,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是如何工作的?(3)那如果要提高命中率,甚至百发百中,在不改变材料和规则的前提下,可以怎么做?(三)再次体验神经系统的工作1.三分钟时间学生自由练习。2.再次测试10次,这次用蓝色磁贴统计各组得分。61\n3.讨论:(1)仔细观察全班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2)你知道这是身体中谁的功劳吗?说说你的理由。(3)是不是每一组通过训练,成绩都提高了?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4.谈话:是的,通过训练,我们的神经系统能做出更准确、更灵敏的反应。但是神经系统的工作还跟我们的心情等有关,身体各部分协调工作,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有效的学习和训练是能够改善大脑的功能,使感觉越来越灵敏,肢体动作越来越协调,人越来越聪明。(四)了解更多神经系统的工作1.生活中,你还能举举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例子吗?[设计意图]通过缩手反应,初步认识神经系统工作的过程,通过扔球游戏,再次感受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尝试以训练来提高神经系统工作的灵敏度,同时了解到神经系统工作的复杂性。三、保护神经系统(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需要经过哪些步骤?2.谈话:如果神经系统受损,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你们有没有经历过牙痛?牙痛还是小事,如果我们不小心伤到了神经中枢,比如脊髓,就会导致下肢瘫痪呢。3.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为保护我们的神经系统,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设计意图]回顾本课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并学以致用,产生保护神经系统,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疑难解答】神经中枢由脑和脊髓构成,在课堂中,学生对脊髓的作用产生疑惑,怎么办?建议:可以让学生体验“膝跳反射”,两人一组,在放松的状态下,找准韧带敲击,观察“踢腿”反应,体验是否能用脑自然控制,理解脊髓作为神经中枢的作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神经系统概念体系。【教学后记】6.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的第6课。通过第4、第5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建立了“人体的神经系统能够感受外部环境刺激并支配人体做出相应的反应”的认知。本课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生活中的压力也会刺激我们的身体,使我们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高兴、愤怒、惊奇、悲伤等是人不同心理活动的情绪表现,它们和压力一样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将话题聚焦到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压力以及愤怒等情绪方面。第二部分——探索,探索部分有三个活动,活动1通过列举和描述了解压力对身心造成的不好影响。活动2和活动3通过分析和讨论,形成减缓压力、避免冲突、控制愤怒的有效策略。第三部分——研讨,利用所学,科学合理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本课重点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情绪对自身的影响,进而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身心健康,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学情分析】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建立了“61\n人体的神经系统能够感受外部环境刺激并支配人体做出相应的反应”的认知。学生对于来自学习、生活的压力,都有自己的经历与体会,但缺乏应对压力、管理情绪的意识。教学中要创设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研究欲望。【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与他人交流与分享,知道良好的沟通可以避免冲突、体育锻炼有助于减缓精神压力,体会到大脑管理人的情绪、意志、行为等,意识到人的情绪、意志、行为是可以控制的。[科学思维]能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及对周围人和事的观察,用分析和推理的方法,形成长期精神压力不利于身心健康和大脑可以控制情绪的认识。[探究实践]能通过与他人交流与分享,获得面对压力、冲突等情况时,合理控制、管理自我的方法。[态度责任]在交流与分享中,能认识到科学管理自我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能勇于面对自己日常生活中不良的情绪表现,并愿意管理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教学重难点】[重点]能通过与他人交流与分享,获得面对压力、冲突等情况时,合理控制、管理自我的方法。[难点]能将习得的合理控制、管理自我的方法,内化为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有效行动。【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安排情景剧表演[学生]1.活动记录单;2.“改变看法小训练”表格【教学过程】一、测一测,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1.谈话:虽然我们是小学生,但是学习和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压力和刺激。2.测一测,出示几个案例(对应不同的情绪),引导学生谈谈遇到以下事情会做出什么反应。(任选一个你有类似经历的案例谈谈。)3.交流案例以外自己曾经或者正在经历的事情。4.师:看来我们都曾感受过不同程度的压力,产生过不同的情绪,那我们该如何管理它们呢?揭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案例调动学生以往的情绪体验,快速聚焦到研究主题,引发学生对自己情绪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应对压力、管理情绪的欲望。二、探究不良情绪的产生、危害和管理方法(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活动记录单、“改变看法小训练”表格(一)了解压力和不良情绪的产生1.提问:你知道压力和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吗?2.生讨论:尝试结合神经系统的作用来解释。(预设:大脑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的反应)3.教师讲解:(1)不同的情绪,就是人体面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2)压力和情绪是正常的自然反应。(3)如果情绪体验过分强烈或长时间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中,是不正常的。(二)认识压力和不良情绪带来的危害过渡:压力和不良情绪会引起身体的哪些反应?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1.案例分析:任选一个你有类似经历的案例谈谈。2.交流案例以外自己曾经或者正在经历的事情导致身体产生的反应。3.阅读资料补充:压力和不良情绪引起胃肠道问题、免疫力下降。4.引导归纳:从影响身体健康和影响学习效率、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概括。(三)学习管理压力和不良情绪61\n过渡:压力和不良情绪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该如何有效地管理压力和情绪呢?1.小组讨论:针对前面的案例,结合自己的经验,讨论管理压力和情绪的方法,记录下来。2.汇报交流。3.师补充:我们来听听专家的建议吧!观看微课,补充介绍管理压力和情绪的方法。方法1:合理宣泄,比如哭出来、说出来、写出来、动起来;方法2:改变看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结果。4.“改变看法”小训练:想一想,你还面对过哪些让你受刺激的事情?你的看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果是消极的,试着用合理的、积极的看法代替,填在表格中。5.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整理出管理压力和不良情绪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小训练等方法初步获得应对压力、冲突的自我管理方法,再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出一套“系统性”的方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三、演一演,我会运用(预设7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情景表演1.观看情景表演:小明传本子时碰到了小红的眼睛,没有道歉,小红很生气。2.思考、讨论并演一演(1)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么做?(2)如果你是小明和小红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做?[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将前面环节获得的方法在新情境下进行迁移的过程,学生通过具体问题再分析,将合理控制、管理自我的方法,内化为有效的行动。四、辩一辩,拓展延伸(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1.观看视频:范进中举喜极而疯。2.讨论:遇到特别高兴的事情,我们需要管理自己的情绪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意识到不是只有消极的情绪才算是不良情绪,积极的情绪处理不当也会造成身心伤害。引导学生再次意识到科学管理自我的重要性。【疑难解答】1.学生在学习中会有疑惑:生活中是不是只要产生消极情绪就会影响身心健康?建议:消极情绪是相对于积极的情绪而言的,人在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和刺激时难免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虽然身体会产生一些反应,但是对身体健康并不会造成很大伤害,不过要想办法尽快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否则就会影响身心健康。2.学生不愿意表达真实的感受怎么办?建议:首先要创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必要时教师可以带头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形成一种师生合作互助解决问题的课堂氛围。其次,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组内交流,在小组范围内,学生容易甩掉“害羞”“怕被嘲笑”“怕说不清”的包袱。【教学后记】61\n7.制订健康生活计划【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的第7课。基于前面的学习,本节课又一次将学生的视线聚焦到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强化学生对人体健康及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认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制订适用、有效的健康生活计划,用于指导自己今后的生活。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将学生的视线聚焦到“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保护身体健康”上面。第二部分——探索,探索的主体活动是制订“健康生活计划”。第三部分——研讨,通过交流自己与同学生活中不健康的日常行为,让学生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可以将此部分内容放至第二部分“制订健康生活计划”前进行讨论研讨。第四部分——拓展,为家庭成员进行健康规划,制作“健康生活海报”,强调要综合利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图文并茂。本课重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制订健康生活计划,深入地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不健康行为,并根据健康生活计划指导自己今后的生活。【学情分析】在第一课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后续学习中还分系统地关注不同器官的健康状况及保护的方法。至此,学生已经认识到怎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怎样的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这为制订合理、适切、可操作的健康生活计划做好了铺垫。【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身心健康,认识到科学合理的计划有助于形成健康生活的习惯。[科学思维]通过制订健康生活计划,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深入地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不健康行为,并根据健康生活计划指导自己今后的生活。[探究实践]在“制订健康生活计划”的体验活动中,能正确认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不健康行为,并分析自己的健康状况,确定要实现的健康目标。[态度责任]通过交流与研讨,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决定了自己的生活质量,能把自己制订的计划付诸行动,并坚持不懈。【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科学合理的健康行动计划。[难点]能够把自己制订的计划付诸行动,并坚持不懈。【教学准备】[教师]关于健康生活的相关资料、教学课件[小组]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材料准备:视频资料1.播放视频:小小协调王2.学生尝试挑战3.提问:联系学过的知识,完成这项挑战,需要身体的哪些部分配合?(预设:骨骼、关节和肌肉——运动系统;大脑做出反应——神经系统;为我们提供能量的——消化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以及呼吸系统)小结:身体的各部分和器官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一、激发兴趣,直入主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提问: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而复杂的机器。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身体的结构、功能以及人体的健康都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我们通过视频来回顾前面学习的内容。——师播放视频61\n2.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果身体的一个部分出现问题,会导致其他部分甚至整个身体、心理也出现问题。3.提问:怎样做才能保护好我们的身体,健康快乐地生活呢?4.讲述:今天我们就来挑战“无冕之王——我是健康生活师”,我们的任务是通过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制定健康生活计划——最后执行计划达到健康目标。[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回顾前面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是保持身心健康前提。从“无冕之王”的挑战任务,引出课题。二、制定健康生活计划(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健康调查表,健康生活计划表(一)学生评估自身的健康状况1.讲述:我们要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来个小调查,我们来看看具体的要求。2.学生完成“健康小调查”。3.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生活习惯会影响我们的健康?4.提问:通过“健康小调查”,你们存在着哪些不健康的行为?5.师生简单交流。6.引导:现在,我们来看看小红的行为方式,诊断一下小红是否健康。(生汇报)7.教师小结:健康的生活不仅指身体健康,还指心理健康。8.讲述:可以结合这个单元第一课的体质记录表的数据、“健康小调查”和2号信封提供的健康生活资料,对自己当前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将不健康的行为习惯,以及它对身体可能产生的危害及改变方法填写在这张“健康生活评估”表中。9.学生开始健康评估。(预设:学生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分析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对身体产生的危害,同时教师展示健康生活的资料,辅助学生交流。)10.讲述: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评估,是开启健康生活的第一步,让我们通过分享来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健康状况。(二)制订健康生活计划1.提问:我们要学会制定健康生活计划,来帮助我们改变这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结合你的情况,你想要实现什么健康目标?2.讲述:是的,目标不能太大,也不要太小这样才有挑战性!明确了自己的健康目标后,我们就可以制订计划了!3.讲述:这有一份健康生活计划指南,同学们可以根据指南,结合个人,制定一份健康生活计划!请领取3号信封,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份健康行为计划。三、分享自己的健康生活计划(预设8分钟)材料准备:图片,学生记录单1.讲述:我们来听听下面这位同学的分享。2.学生汇报。3.提问:同学们,我们有哪些办法能确保计划的执行呢?(预设:同学之间相互监督;家长、老师监督;每天打卡记录。)4.学生讨论汇报。[设计意图]通过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制定健康生活计划——最后执行计划达到健康目标,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制订适用、有效的健康生活计划,用于指导自己今后的生活。四、生活中宣传健康生活(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1.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讨论、交流了什么是健康生活,也制订了健康生活计划表。2.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健康生活才刚刚开始,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利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份健康生活宣传海报,提醒所有人都能健康生活。[设计意图]回顾本课制订健康生活计划过程,能够把自己制订的计划付诸行动,并坚持不懈。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61\n【疑难解答】课堂上我们制订了健康生活计划,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确保计划的执行呢?建议:可以让别人监督你,比如通过朋友圈打卡的方式来进行,也可以进行自我监督,比如在自己制作的健康行为计划打卡表中进行每日打卡,或者每天写执行效果日记记录自己每天执行计划的感受和体会,你也可以带头组织建立班级健康行为计划学习效果群,定期将自己的执行效果用简单的一句话发表出来,以便同学之间相互监督和促进,总之,健康目标能否实现最终取决于我们是否足够努力、足够坚持。【教学后记】6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