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园地一优质课教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能总结交流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2.能结合具体语境,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3.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4.能朗读、背诵古诗《蝉》。【教学重点】1.能结合具体语境,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2.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教学难点】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总结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2.能从示例中受到启发,初步了解,对比的写法,在描写事物时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内容,梳理方法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温故而知新,“温故”是复习学过的知识,“知新”是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习了哪些课文,并思考这些课文分别借助哪些具体的事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感。预设1:《白鹭》借助描写白鹭之美,表达喜爱之情;《落花生》是借助花生的特点表达人生感悟。预设2:《桂花雨》是借助与桂花有关事情,抒发思乡之情;《珍珠鸟》借助珍珠鸟从害怕我到亲近我的过程、表达“信赖,往往创造美好境界”的感悟和体验。预设3:这四篇课文中的具体事物都与自然界的花和鸟有关。2.梳理方法,完成学习单。(出示课件4)(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完成学习单,梳理文章的内容。\n课文所描写的具体事物事物特点表达的情感 (2)全班交流学习单。课文所描写的具体事物事物特点表达的情感《白鹭》白鹭外形和情态的美赞美之情《落花生》落花生外表不好看,但有用想到做人的道理《桂花雨》桂花雨香气四溢;摇桂花的乐趣思念家乡《珍珠鸟》珍珠鸟从怕人到不怕人生活感悟教师小结:本单元的这几篇课文从多角度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体现了“一花一鸟总关情”的人文主题。这几篇课文的共性是借助具体的事物抒发情感,我们可以尝试在习作和小练笔中运用这种借物抒情的方法。教师板书(借物抒情)(出示课件5)教师提问:你能说说对实际生活中某些事物的感受吗?预设1:从树叶飘落的现象我会产生“叶落归根”“奉献一生”的感受。(出示课件6)预设2:我从腊月里怒放的梅花,产生对腊梅不惧严寒和困难的敬佩。(出示课件7)(设计意图:通过联系教材内容,先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感知、了解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一、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1.结合语境,品读写法。(1)(出示课件8)教师引导: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相似之处。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和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预设1:这三个句子描写的主要事物的特点比较突出。  预设2:这三个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都是在每句前半句写事物本身的特点,后半句\n再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出示课件9—11)(2)(出示课件12)教师引发学生思考: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说说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它的果实埋在地里。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预设1:第1句写的都是果实,花生深埋地下朴实无华,不张扬,桃子、石榴、苹果挂于枝头、外显张扬,通过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像花生一样,默默奉献,不图虚名,对别人有好处的人的赞美。  预设2:第2句写的都是鸟,通过色彩身段的对比,突出了白鹭,一切都很适宜,精巧的美。  预设3:第3句写的都是装饰物,各色的瓜、碧绿的藤和叶,生机勃勃的,与毫无生气的石狮和旗杆相比较,更能突出作者对农家小院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教师总结:这三个句子都没有充分显示事物本身的特点,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也不如原句强。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对比写法的好处是让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教师板书(对比)(出示课件13)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比的修辞手法。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修辞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设计意图:通过联系教材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方面的优点。)(出示课件14)练习运用对比手法。1.花生长在地下,不像苹果那样高挂枝头。2.妹妹很乖巧,不像弟弟。3.爸爸很懒惰,不像妈妈。预设:2.那么顽皮3.那样勤劳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再次感受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体会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n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2.能朗读、背诵古诗《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教师引导: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体会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初步了解了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词句段的剩余部分和日积月累。二、学习词句段第二部分1.(出示课件16)教师提出要求: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1)(出示课件17)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课前通过查资料,了解了“开辟”的意思了?开辟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类的生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预设:“开辟”是动词,意思有三个,一是打开通路,二是开拓扩展,三是开创、创立。教师点拨:第一个句子的意思是这地本是慌着的,荒草丛生,不能长任何东西的,要种花生就必须让它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改变,所以,“开辟”在这里有“开垦”的意思。第二个句子的意思是人工智能在人类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崭新的事物,它开创了新的领域,所以“开辟”在这里有“开创、建立”的意思。(2)(出示课件18)教师提问:哪位同学来说说“姿态”的意思?姿态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预设:“姿态”是名词,有姿势和态度、气度两个意思。师生按刚才的方法交流第二组例句:“姿态”在第一个句子中是“姿势、样子”的意思;在第二个句子中是“态度、气度”的意思。(3)(出示课件19)教师利用句子指导学生了解“温和”在形容气候和形容性格时分别表示“气候不冷不热”和“性格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的意思。温和(形容气候)家乡的气候很温和。\n(形容性格)姐姐的脾气很温和,性格很好。(出示课件20)教师提问:联系生活实际想想什么地方或什么季节气候比较温和?预设:昆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出示课件21)教师提问: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谁让你感受到性格比较温和。预设:大熊猫的性情温和,小朋友们都喜欢它。(出示课件22)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上面三组句子的规律和特点。预设: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意思也不一样。点拨: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语境”,把握好了语境,难点就迎刃而解了。(设计意图:学习一词多义,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教师小结:看来中国语言文字真的是博大精深啊。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学好语言文字。2.拓展交流。(出示课件23)教师引导:许多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比如“简单”“精神”“骄傲”。(出示课件24)教师通过例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引导学生试着在不同语境中运用“简单”。简单(形容事情)这件事能做到这个程度,真不简单。(形容头脑)弟弟很简单,从不说谎。点拨:第一句中的“简单”是“平凡”的意思。第二句中的“简单”是“不复杂,头绪少”的意思。(出示课件25)教师通过例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引导学生试着在不同语境中运用“精神”。精神(形容人)这孩子真精神。(形容植物)数十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显得分外精神。点拨:第一句中的“精神”是“活跃,有生气”的意思。第二句中的“精神”是“形容人或物有生气”的意思。(出示课件26)教师通过例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引导学生试着在不同语境中运用“骄傲”。骄傲(表示自豪)能为班级贡献一份力量,我们感到无比骄傲。(表示自大)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n三、学习日积月累1.教师引导:炎炎夏日已经过去,相信最让我们无法忘记的就是蝉的叫声了。大家知道吗,人们对蝉声有一种说法,说它叫的是“胡子胡子挂起”。我们都知道玉米成熟前要长一些像胡须一样的东西,俗称“挂胡子”,它寄托着农民伯伯想要玉米大丰收的愿望。其实,这种寄意于蝉的做法在古代文人的创作中也极具声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初唐诗人虞世南的《蝉》。教师板书(《蝉》虞世南)学生齐读诗题。(设计意图:本环节解决了上节课的词句段运用剩余的部分,同时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为学习《蝉》作好铺垫。)(出示课件27)教师引导:请大家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蝉(唐)虞世南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学生自读三分钟,教师巡查指导。指名朗读古诗,教师相机正音,提醒学生“”“藉”的读音。2.作者简介。(出示课件28)教师引导:你们知道诗人虞世南吗?下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资料。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2.(出示课件29)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大意,然后出示词语释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引导学生思考读懂了什么。垂(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藉:凭借。(出示课件30)教师展示古诗大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表达的情感。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点拨: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蝉的外形、习性、声音,实际上是借物喻人。“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两句是说蝉之所以能够叫声清亮、高远,完全是因为自己站得高,而并不是借秋风的威力。做人也是一样,只有自己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3.(出示课件31)教师指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从蝉的形象——“垂\n”,习性——“饮清露”,声音——“流向”三个方面背诵前两句内容。后两句是阐发诗人高洁的志向,抓住“高”字,背诵后两句内容。学生自主练习背诵古诗。全班齐背古诗。(出示课件32)补充有关蝉的其他古诗,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蝉(唐)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补充有关蝉的古诗,可以扩展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更好地感受托物言志的写法。)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一词多义,会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理解了《蝉》的大意,体会到了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后反思】语文园地由“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部分内容组成。我把“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部分放在第一课时讲,把“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部分和“日积月累”放在第二课时讲。回看两节课,我对教材的研读与把握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备课只靠认真是不够的,还要钻研,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在“日积月累”这一环节,我按照五年级在经典文化学习中的方法让同学们用不同形式的读,从“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会诗情”四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出更有活力的课堂。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9-20 13:02:06 页数:7
价格:¥3 大小:39.1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