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1 短文二篇教案(部编八上语文)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11短文二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词句;朗读并背诵这两篇短文。2.把握文中景物的不同特点,领略不同的写景手法,品味两篇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3.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4.感受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河山、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2.教学难点: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陶弘景、苏轼的资料、有关两文写作背景的资料、有关“书”“记”文体知识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诵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疏通文意。2.佳句赏析,体会课文的意境美和写法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提示:给同学们用深情的语言独白下面文字。(出示课件1)天的清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我们心驰神往。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争相借景抒怀——寄情山水则生绵绵情思,抬头望月则发无限感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短文,借山水、明月感受两位古人心灵的律动。教师引出新课,顺势写出课题:11短文二篇(出示课件2)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教师: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生字词。(出示课件4)\n教师提示:注意“与”“荇”的读音。答谢中书书三、自主学习,知识备查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答谢中书书》的作者及写作背景。(1)走近作者教师要求:布置预习本课的作者,了解这课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预设:(出示课件6)陶弘景(456—536),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曾于句曲山华阳洞隐居多年。隐居期间,“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南史·陶弘景传》),有《陶隐居集》。(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课内容做准备。预设:(出示课件7)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以示志趣,并以此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就是陶弘景隐居句曲山时回复谢中书的一封信中的一部分。(3)文学常识教师讲解:教师出示文学常识的课件,讲解这课的涉及的文学常识,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课内容做准备。预设:(出示课件8)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我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始于书信。汉魏六朝文人的尺牍重在实用。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尺牍的实用功能明显淡化,审美性能日益强化,有些尺牍刻意写成纯粹的文学作品。四、新课学习,整体感知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这课朗读,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注意节奏和停顿。\n预设:(出示课件9)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五、细读课文,精读细研教师:同学们齐读课文,然后疏通文意,注意红色字体的重点字词的意思,识记并且巩固。预设:(出示课件10)教师:同学们刚刚疏通了文意,下面再利用课本注释和工具书尝试翻译本文。(学生默读课文,然后翻译回答,教师巡视点拨。)预设:(出示课件11)【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领悟这种奇丽的景色了。教师:同学们,再次大声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这篇文章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作者在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字来概括它的特点?(出示课件12)(学生读后讨论,然后发展抢答。)学生:作者在文中用了一个“美”字来概括它的特点。教师追问:为了说明这个“美”字,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出示课件1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分析回答。)\n语句展示: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学生1:“高峰入云”写出了“山之高”。学生2:“清流见底”写出了“水之净”。学生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则是从静景转入动景。教师再问:这些景物是杂乱无章的吗?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将它们组织起来的?(出示课件14)教师:我认为,不是杂乱无章的。(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分析回答。)学生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仰视、俯看学生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平远的视角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极目远眺教师总结:我认为,上面几句写的是静景。学生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晨学生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昏教师总结:我认为,上面几句写的是动景。六、深读课文,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回答问题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出示课件15)(学生分组朗读课文,然后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画面:猿鸟的鸣叫声穿透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学生2:这几句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出示课件16)教师点拨:同学们要结合文章内容和写作背景来分析。预设: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绮丽,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其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二)字词句归纳教师:同学们,本文内容赏析结束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把本文重点字词句分析归纳一下。\n1.古今异义(出示课件17)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指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萎靡。2.一词多义(出示课件18)3.词类活用(出示课件19)五色交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夕日欲颓形容词用作动词,坠落。七、课堂小结1.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文的主题。(出示课件20)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答谢中书书》中,作者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论今,强调了山川之美,表达了他与自然相融合的愉悦,以及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2.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出示课件21)(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预设:我国有很多山川美景,或雄伟壮阔,或秀美瑰丽。我们有时间要多四处走走,多感受祖国山川之美,陶冶情操,开阔胸襟。3.我们一起明晰本课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预设1:艺术独特,意境优美。(出示课件22)陶弘景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饱含感情的语言,再现了江南山水的美丽风光,激起了读者审美的兴致。作者从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和动静相衬之美四个方面泼墨染彩,熔裁营构,使文章清幽隽雅,像诗一般优美动人。预设2:抒情绘景,语言凝练。(出示课件23)这篇小品文只用了68个字,就把大自然的山川、河流、青林、翠竹、晓雾、猿鸣、夕日、沉鳞等景物描写得淋漓尽致。本文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n附录:板书设计(出示课件24)第二课时记承天寺夜游【课时目标】1.反复诵读,把握文章大意,理解重点词句。2.了解文章写作背景,理解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以景传情的写法。3.对比阅读,分析本文与《答谢中书书》的不同之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自古以来,许多人都仰望过夜空上那美丽、皎洁的月亮,欣赏过它那充满魅力的脸庞。可是,不同的人,欣赏月亮时的心情是不一样的,有的快乐,有的忧伤;有的欣喜,有的失落……今天,我们就随着苏轼的脚步,一起去欣赏承天寺那美丽的月色,品品他当时的心情吧!教师板书:记承天寺夜游(出示课件25)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1)走近作者教师要求:布置预习本文的作者,了解这篇文章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预设:(出示课件26)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诗歌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苏轼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诵甚广。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n(2)相关资料教师讲解:教师出示“承天寺”的课件,讲解这课涉及的知识,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出示课件27)承天寺,苏东坡的散文名篇《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承天寺,指的是湖北黄州的承天寺。苏东坡曾谪居黄州,其间写下此文。南宋后期,该寺毁于兵灾。(3)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出示课件28)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十日所作诗篇中“潜龙”一语遭谤,被下御史台狱,于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始出狱,史称“乌台诗案”。元丰三年二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却“不得签书公事”,实为看押。这篇文章开头即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表明他在黄州贬所已经快满四年了。张怀民(名梦得)此时也谪居黄州,暂寓承天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都因贬而获“闲”。本文即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年)在黄州任上所作的。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这课朗读音频,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停顿、重音、语气、语调。预设:(出示课件29)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齐读课文,然后疏通文意,注意红色字体的重点字词的意思,识记并且巩固。预设:(出示课件30)\n教师:同学们刚刚疏通了文意,下面我们再利用课本注释和工具书尝试翻译本文。(学生默读课文,然后翻译回答,教师巡视点拨。)预设:(出示课件31)【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十分优美,动人游兴),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跟我同乐,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庭院的地面像积水般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哪一夜没有月光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教师提问:从标题《记承天寺夜游》中找出一个关键字。(出示课件32)(学生讨论,然后回答。)学生:游。教师:作为一篇游记,作者在文中交代了以下要素,请试着找出来。(出示课件33)(学生默读课文,分析填写表格。)预设:教师: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先找关键句,再体会作者心情。(出示课件34)(学生默读课文,勾画语句分析。)学生1:“欣然起行”欣喜之情\n学生2:“念无与为乐者”有点儿遗憾学生3:“遂”“寻”急切、激动、渴望学生4:“怀民亦未寝”心有灵犀的喜悦学生5:“相与步于中庭”从容、闲适学生6:“闲人”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教师追问:读课文,你们是否从中感受到了一丝孤独和清冷?试着从前面的表格中寻找蛛丝马迹。(学生默读课文,小组讨论分析。)预设:(出示课件35)教师:孤独是一种很特殊的心境,它往往是人在经历了一段特殊的人生后所沉淀下来的一种情绪。有谁知道苏轼的这段经历吗?教师点拨:同学们可以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去分析回答。(出示课件36)学生1:因“乌台诗案”被贬。学生2:在黄州无权也无事。教师补充:同学们,我们结合课文内容和写作背景,可以探寻到苏轼超越孤独的旷达情怀。五、深读课文,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回答问题教师:你觉得“月色入户”中哪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出示课件37)(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分析回答。)学生:“入”字用得好。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月似乎也通人情,善解人意,知道人的寂寞,主动来与人为伴。教师:“怀民亦未寝”中的“亦”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38)(学生讨论,教师点拨。)预设:“亦”说明张怀民与作者的处境相同,情怀自然也一致。见明月而未寝,体现出\n被贬官之人的抑郁寡欢之情。教师: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有什么作用?(出示课件39)语句展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两个新奇的比喻来描绘庭院景色。学生2:写月光好像积水般清澈透明,水中有藻、荇交横,原来是竹柏的影子,真可谓月光如水,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教师总结:古人常用竹柏比喻君子、友人,苏轼借景抒情,表达了他与张怀民深厚的友谊。教师:如何理解“闲人”一词?(出示课件40)教师点拨:同学们除了结合本文内容、主旨外,还要结合背景来回答。(学生讨论,分析抢答。)学生1:“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不是指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学生2:“闲人”具体指有闲情雅致的人。学生3:“闲人”一词中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二)字词句归纳教师:同学们,我们对本文的内容做了探究,下面再对本文的重点字词句进行归纳探究。1.古今异义(出示课件41)月色入户古义:文中指门窗。今义: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清闲的人。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2.词类活用(出示课件42)相与步于中庭名词用作动词,散步。3.特殊句式(出示课件43)判断句: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省略句:解衣欲睡省略主语“余”。倒装句: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六、课堂小结1.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文的主题。(出示课件44)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本文通过对夜游承天寺庭院所见的月下美景的描绘,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n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抒发了作者寄情自然美景以排遣忧郁的旷达胸襟。2.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出示课件45)(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预设:月亮自古以来就是柔美的化身,它挂在天上,盈亏往复,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月色当空,观赏者的心境不同,月亮的意境也就不同。月亮在我们心中有童年的故事,有夜里母亲的催眠曲……随着生活阅历的不断增长,月亮在我们心中还会有更丰富的意蕴。3.我们一起明晰这课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出示课件46)预设:叙事简洁,写景别致。作者写到承天寺找张怀民时,只用“亦未寝”三个字,略去相见时的对话,省了不少笔墨,使文章十分紧凑。全文写景只有一句话:“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里先虚后实,暗用了“月光如水”的比喻,写法巧妙,匠心独运,有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附录:板书设计(出示课件47)七、对比阅读,合作探究教师:比较《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的语言风格、写景手法和情感。(出示课件48)(学生默读两文,讨论分析回答。)教师点拨:同学们可以从语言风格、写景手法、情感三个方面去分析对比两文。预设:语言风格:前者多用骈文,用词华美;后者多用散文,语言清丽。写景手法:前者通过高低、远近、动静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写景;后者只用18个字勾勒出一幅空明的月光图。情感:前者表达了融情山水的志趣;后者表达了超越孤独的旷达。八、课堂检测,当堂反馈(出示课件49-53)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要求学生巩固。\n九、知识迁移,拓展探究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出示课件54-58)十、课后巩固,布置作业(出示课件59)假如现在你就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的苏轼,面对天上的那轮明月,面对身边同样遭遇的朋友,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请选择其中一个对象加以倾诉,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写作思路:可以写假如“我”是苏东坡,“我”也会像他一样爱国爱民,而心中的那片赤诚,就是前进的动力。假如“我”是苏东坡,“我”还会隐退官场,明哲保身。【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的语文基础和接受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节奏;通过译读课文来理解词义、翻译重点句子,疏通文意;与学生一起探讨,在思想和行动上支持、帮助学生,逐渐把教学难点淡化,使学生轻松理解;师生互动充分,课堂气氛活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学生不仅欣赏到月夜美景,还感悟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但是两文在探讨文章主题和重点内容时,由于学生对课文写作背景掌握不够,对文章理解不够透彻。【课后预习】1.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与朱元思书》的文意,尝试背诵本文。2.体会、学习本文写景的手法。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9-04 00:03:05 页数:12
价格:¥3 大小:460.1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