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论语》十二章教案(部编七上语文)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论语》十二章【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与《论语》的相关知识,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2.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积累文中的语句,能熟练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3.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习为人处世之道。4.培养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掌握一些句式和重点词语,体会其与现代文的不同。2.教学难点:结合对孔子生平与思想的介绍,正确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孔子及其《论语》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熟记“论、省、罔”等字的字音;熟记“逾、堪”等字的字形。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虚词的用法,熟练背诵课文。3.结合对孔子的生平与思想的介绍,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为学之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孔子便是其中一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部辉煌的巨著——《论语》,体味一下孔子的思想,看看你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教师板书课题:11《论语》十二章(出示课件2)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n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孔子、《论语》。(1)走近作者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孔子的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预设:(出示课件4)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2)文本知识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文本知识,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山东曲阜“三孔”(出示课件5、6)(3)作家作品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论语》知识,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出示课件7)《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全书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关讨论。是我国最早的语录体记录的古籍,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四书”。北宋宰相赵普赞曰:“半部论语治天下”。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1)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8)(2)解一解词语。(出示课件9)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温,温习。故,旧的知识。三、学习新课,朗读课文\n教师指导:断句读方法归纳(出示课件10)(1)根据语意断句读。(2)根据语录体的特点断句读。(3)通过分析句式特点(如固定句式、句式短小、句式工整)断句读。(4)通过“之、乎、者、也、矣”等语气词断句读。教师: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这课朗读,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注意停顿、重音、语气、语调。预设:(出示课件11、12、1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四、整体感知,精读细研(一)学习第一章(出示课件14)教师: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一章,然后一起把课文疏通一下。注意红色画线词语的意思,我们要重点掌握识记,蓝色字体的是对应红色字体的意思。\n教师:同学们,我们刚刚疏通了第一章内容,下面对照课下注释提示,尝试翻译这段文字。预设:(出示课件14)【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按时复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教师: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第一章,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章叙述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15)(学生读后讨论,然后分析回答。)学生:第一章主要谈学习的方法和做人要有修养。教师补述:“时习”是学习方法;“有朋自远方来”是学习乐趣;“人不知而不愠”是为人态度。2.如何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示课件15)(学生朗读思考,然后讨论回答。)学生:“学”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与“习”统一起来。教师补充:学了知识,时常去复习它,这是愉快的事。(二)学习第二章(出示课件16)教师: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二章,然后一起把课文疏通一下。注意红色画线词语的意思,我们要重点掌握识记,蓝色字体的是对应红色字体的意思。\n教师:我们刚刚疏通了第二章内容,下面对照课下注释提示,尝试翻译这段文字。(学生同桌之间互译,互相纠正彼此错误。)预设:(出示课件16)【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教师: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第二章,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问句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出示课件17)(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学生:不能。教师:再分析一下原因。学生:因为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是先“他人”,继而“朋友”,最后是“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及己的关系,体现了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互换后就破坏了这种顺序,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曾子这种高尚的品格。2.第二章语言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17)学生:用了三个疑问句,形成排比句式,同时加强了语气。“吾日三省吾身”总述本章内容,下文是反省的内容。曾子从三个方面反省、检查自己:诚实、诚信、学习。(三)学习第三章(出示课件18)教师: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三章,然后一起疏通课文。注意红色画线词语的意思,我们要重点掌握识记,蓝色字体的是对应红色字体的意思。教师:我们刚刚疏通了第三章内容,下面对照课下注释提示,尝试翻译这段文字。(学生同桌之间互译,互相纠正彼此错误。)预设:(出示课件18)【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是什么,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才能随心所欲,又\n不会越出规矩。”教师: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第三章,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出示课件19)(学生讨论,如何抢答。)学生1: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学生2: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环境左右。学生3: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出示课件19)(师生讨论,教师指正。)学生: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出示课件19)(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学生: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四)学习第四章(出示课件20)教师:同学们朗读课文第四章,然后一起疏通课文。注意红色画线词语的意思,我们要重点掌握识记,蓝色字体的是对应红色字体的意思。教师:我们刚刚疏通了第四章内容,下面对照课下注释提示,尝试翻译这段文字。(学生同桌之间互译,互相纠正彼此错误。)预设:(出示课件20)【译文】孔子说:“在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有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教师: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第四章,思考回答下列问题。“温故”和“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说说你们的看法。(出示课件21)(学生讨论,思考分析。)学生:不是。孔子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达不到“知新”\n的目的。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过去的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教师总结:可见,“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温故”是“知新”的基础,“知新”是“温故”的延伸和升华,关键是“知新”。(五)学习第五章(出示课件22)教师: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五章,然后一起疏通课文。注意红色画线词语的意思,我们要重点掌握识记,蓝色字体的是对应红色字体的意思。教师:我们刚刚疏通了第五章内容,下面对照课下注释提示,尝试翻译这段文字。(学生同桌之间互译,互相纠正彼此错误。)预设:(出示课件22)【译文】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了什么学习方法?你们是怎样理解的?(出示课件23)教师点拨:本题要求我们思考“学”与“思”的关系。(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表明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这个见解是很精辟的。(六)学习第六章(出示课件24)教师:同学们朗读课文第六章,然后一起疏通课文。注意红色画线词语的意思,我们要重点掌握识记,蓝色字体的是对应红色字体的意思。教师:我们刚刚疏通了第六章内容,下面对照课下注释提示,尝试翻译这段文字。\n(学生同桌之间互译,互相纠正彼此错误。)预设:(出示课件24)【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不能忍受那种生活的忧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七)学习第七章(出示课件25)教师: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七章,然后一起疏通课文。注意红色画线词语的意思,我们要重点掌握识记,蓝色字体的是对应红色字体的意思。教师:我们刚刚疏通了第七章内容,下面对照课下注释提示,尝试翻译这段文字。(学生同桌之间互译,互相纠正彼此错误。)预设:(出示课件25)【译文】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八)学习第八章(出示课件26)教师:同学们朗读课文第八章,然后一起疏通课文。注意红色画线词语的意思,我们要重点掌握识记,蓝色字体的是对应红色字体的意思。教师:我们刚刚疏通了第八章内容,下面对照课下注释提示,尝试翻译这段文字。(学生同桌之间互译,互相纠正彼此错误。)预设:(出示课件26)【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九)学习第九章(出示课件27)\n教师: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九章,然后一起疏通课文。注意红色画线词语的意思,我们要重点掌握识记,蓝色字体的是对应红色字体的意思。教师:我们刚刚疏通了第九章内容,下面对照课下注释提示,尝试翻译这段文字。(学生同桌之间互译,互相纠正彼此错误。)预设:(出示课件27)【译文】孔子说:“几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将他们的不足作为借鉴而改正。”教师: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第九章,思考回答下列问题。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出示课件28)(学生讨论,分析抢答。)学生:随时随地向任何人学习,学习别人的优点,借鉴别人的短处。教师追问:这句话中包含了哪个成语?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十)学习第十章(出示课件29)教师:同学们朗读课文第十章,然后一起疏通课文。注意红色画线词语的意思,我们要重点掌握识记,蓝色字体的是对应红色字体的意思。教师:我们刚刚疏通了第十章内容,下面对照课下注释提示,尝试翻译这段文字。预设:(出示课件29)【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教师: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第十章,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怎样理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示课件30)(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n学生1:这里指孔子勉励弟子要珍惜时光。说流逝的时光如河水一样不分昼夜地流去,说明了时间的宝贵和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表达了惜时如金的人生感悟,勉励弟子一定要加倍珍惜时间。学生2:这里是孔子用积极的心态来看人生,勉励人们要不断进步。人生如河水一样,不断地向前流动。孔子告诉人们:“注意呀!你们看这水,过去的都像这样,向前去!向前去!而且是昼夜不停地向前去。”人的一生中,思想、观念都要不断地进步。如果满足于今日的成就,就会落伍。(十一)学习第十一章(出示课件31)教师:同学们朗读课文第十一章,然后一起疏通课文。注意红色画线词语的意思,我们要重点掌握识记,蓝色字体的是对应红色字体的意思。教师:我们刚刚疏通了第十一章内容,下面对照课下注释提示,尝试翻译这段文字。(学生同桌之间互译,互相纠正彼此错误。)预设:(出示课件31)【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教师: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第十一章,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如何理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出示课件32)(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这句话说的是,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匹夫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十二)学习第十二章(出示课件33)教师:同学们朗读课文第十二章,然后一起疏通课文。注意红色画线词语的意思,我们要重点掌握识记,蓝色字体的是对应红色字体的意思。\n教师:我们刚刚疏通了第十二章内容,下面对照课下注释提示,尝试翻译这段文字。(学生同桌之间互译,互相纠正彼此错误。)预设:(出示课件33)【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朗读《论语》十二章,借助工具书扫清了文言文阅读的障碍,了解了这十二章的内容。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讨论《论语》中为人处世的道理。2.借鉴文中的智慧,学习文中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探讨《论语》给我们讲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出示课件34)二、深读课文,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回答问题1.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出示课件35)教师点拨: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学生朗读课文,课本勾画回答。)学生1:学习态度:(出示课件35)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生2:学习方法:(出示课件36)①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3:品德修养:(出示课件37)①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n①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②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③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⑤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2.你认为孔子所讲的内容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为什么?(出示课件38)(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分析回答。)预设:我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句最打动我,因为这句话说出了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应该有自己坚定的志向,并为之坚守下去。3.《论语》是两千多年前的典籍,我们今天学习它,有怎样的意义?(出示课件39)(师生讨论,教师点拨。)预设1:《论语》中包含着许多超越特定时代的内容,如本课所选的各章,有的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的提出个人修养的要求,在今天都是可以借鉴的,对我们的学习、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预设2:《论语》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重要的位置,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学习《论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本国的文化传统。(二)字词句归纳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把本文重点字词句归纳一下。(学生默读课文,在课本寻找并归纳。)1.通假字(出示课件4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古今异义(出示课件41)吾日三省吾身古义:泛指多次今义: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古义:诚信今义:确实,信用不亦君子乎古义:有才德的人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饭疏食,饮水古义:粗糙今义:疏通,疏散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包括冷、热水3.一词多义(出示课件42)\n4.词类活用(出示课件43)传不习乎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理解和体会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快乐学而时习之名词用作状语,按时5.省略句(出示课件4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省略句,介词“以”后面省略宾语“之”,代“温故而知新”人不知而不愠省略句,动词“知”后面省略宾语“之”,代“自己”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句,句首省略了动词“择”6.《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出示课件45)不亦乐乎:原义是“不也是很快乐吗?现常表示达到极点。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三十而立:三十岁便能够独立做事情。指人开始走向成熟。不舍昼夜:不分白天和黑夜,夜以继日。逝者如斯:时光像河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匹夫不可夺志:即使对一个普通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形容谦虚好学。三、课堂小结1.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课的主题。(出示课件46)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本文通过师徒对话或借题发挥,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贫贱不移、求学为乐的精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思想\n品德。2.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出示课件47)(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预设:孔子、颜真卿、朱熹、鲁迅都是珍惜时间的人。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每一位成功者,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没有人是浪费时间、虚度光阴的。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意浪费时间的人。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从每天都是24个小时来说,时间是一个常数,它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对于勤奋的人来说,时间要多出几倍,他使每年、每月、每天、每小时甚至每分钟都有它的特殊价值。我们不要把宝贵的光阴虚掷,要珍惜时间,爱护生命,利用每分每秒,不要虚耗时间。3.我们一起明晰本课的写作艺术,体会它的写作特色。预设1:语言精练,生动传神。(出示课件48)课文选取的这几章语录虽然都是寥寥数语,但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使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句式的变化也很生动,有的是排比句、反问句,对弟子进行耐心的启发;有的是对偶句,从正反两个方面道出学和思的辩证关系;有的是用感叹句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和追求。预设2:思想深刻,富含哲理。(出示课件49)课文选取的这几章语录阐述了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贫贱不移、求学为乐的乐学精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个人修养,至今仍是人们学习和做人的基本准则。这十二章都可以算作格言,具有简练晓畅、语意含蓄、富有哲理的特点。四、课堂检测,当堂反馈(出示课件51-57)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要求学生巩固。五、知识迁移,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阅读《孔子学琴》,积累有关本文传统文化的资料。(出示课件58、59)2.对比阅读,回答后面问题。(出示课件60-64)参考译文【乙】: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民众信任朝廷。”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要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六、课后巩固,布置作业(出示课件65)\n1.背诵全文。2.课外阅读孔子《论语》全本。附录:板书设计(出示课件50)【教学反思】本节课突出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先结合注释学习文言文,疏通文意,这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又通过小组讨论完成句子翻译,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引导学生领悟各章的主旨及所蕴含的做人的道理方面还不够深入,需要改进。【课后预习】1.预习单元的《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熟悉本课内容,为学习本课做准备。2.理解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的要点。3.掌握抓住人物特点来写人物的写作技巧。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