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2冀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四单元自主检测题第一部分:1.你能将这些诗句补充完整吗?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⑵,紫殿红楼觉春好。⑶羌笛何须怨杨柳,。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戳穿(  ) 九霄(  ) 一泓(  ) 枯萎(  ) 迄今(  )3.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⑴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为:)⑵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和:)⑶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就:)⑷有奇字素无备者(素:)⑸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殊:)4.译句。⑴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⑵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B、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C.北京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D.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6.提取下面文段中的关键信息,将其写在横线上。为了“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长征二号F型火箭在历时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始终将可靠性、安全性放在首位。火箭上多个系统采用了“双保险”设计;同时,提高了元器件质量等级和筛选标准,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由于严格的质量控制,该型火箭可靠性指标提高到了目前的0.97,安全性系数更是达到了0.997,成为目前国内可靠性最高的运载火箭。7.填入空白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5-说五四时期的那一代有志青年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曾在黑暗中苦苦求索是艰辛的,    当代青年则是幸运的,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已经找到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     使我们创造了过去十年的辉煌,也将使我们在新世纪里继续创造辉煌。A、尽管  那么  因此  不但  B、如果  那么  因为  不仅C、如果  所以  既然  不仅  D、尽管  但是  既然  不但8.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同学之间应和睦相处,任何一句挑拔离间的话都会影响团结。B、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积极的心态则是成功的起点。C、急烈的比赛就要开始了,大家既兴奋又紧张。D、这条商业街十分繁华,从早到晚,行人穿流不息,热闹非凡。第二部分:(一)树木抽青是初春很重要的指标,这是肯定的。但是,各种树木抽青的时间不同,哪种树木的抽青才能算是初春的指标呢?从唐、宋诗人的吟咏看来,杨柳要算是最受重视的了。杨柳抽青之所以被选为初春的代表,并非偶然之事。第一因为柳树抽青早;第二,因为它分布区域很广,南从五岭,北至关外,到处都有。它既不怕风沙,也不嫌低洼。唐李益《临滹沱见蕃使》诗:“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刘禹锡在四川作《竹枝词》云:”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縠水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足见从漠南到蜀东,人人皆以绿柳为春天的标帜。王之涣著《出塞》绝句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句。这句寓意诗是塞外只能从笛声中听到折杨柳的曲子。但在今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无论大山南北,随外均有杨柳。所以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送瘟神》诗中就说:”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目今春风杨柳不限于玉门关以内了。9.初春很重要的一个指示是。10.王之涣《出塞》中的名句是“”。11.为什么杨柳抽青被作为初春的代表?从科学上和唐诗中寻找证据。12.本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13.说明文用语准确,试从文中找一句分析其语言的准确性。(二)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5-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一一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主量正在不断翻新。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口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14.“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是什么?为什么说是“最严重的”?15.第二段中加点的“这样”指什么?16.“一些乐观的人士”的观点是什么?17.“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粮食指什么?18.第四段第一句话“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在文中起什么作用?19.第四段举海带的例子,目的是什么?20.除了举例子,第四段还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1.藻类可为人类提供哪些营养?22.同传统意义上的粮食相比,藻类有哪些优点?(三)牵牛花、金银花等等攀援植物有一套非凡的本领,这就是能够依附支架,利用茎尖的"运动"不断向上爬攀。就拿牵牛花来说,它茎的顶端10~15厘米一段,由于各个方向的表面生长速度不一致,能在空中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而且经络以一定的方向旋转着,并以此为半径,在一圆周内遇到依附物后,就会把依附物缠绕起来,以此攀向高处去争取阳光和雨露。-5-有趣的是,大多数植物的"转头运动"是有一定方向的,如金银花、菟丝花、鸡血藤等始终向右旋转,牵牛花、扁豆、马兜铃、山药等则向左旋转缠绕向上,而何首乌却是"随心所欲"的转头,有时主旋,有时右旋。那么,这些缠绕茎植物为什么会有固定的缠绕方向呢?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植物旋转缠绕的方向特性,是它们各自的祖先遗传下来的本能。远在亿万年以前,有两种攀援植物的始祖,一种生长在南半球,一种生长在北半球。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空间,使其生长发育得更好,它们茎的顶端就紧紧随时朝向东升西落的太阳。这样,生长在南半球植物的茎就向右旋转,生长在北半球植物的茎则向左旋转。经过漫长的适应、进化过程,它们便逐步形成了各自旋转缠绕的固定的方向。以后,它们虽被移植到不同的地理位置,但其的特性被遗传下来而固定不变。而起源于赤道附近的攀援植物,由于太阳当空,它们就不需要随太阳转动,因而其缠绕方向没有固定,可随意旋转缠绕。分清作物的左旋、右旋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若错把左旋植物以右旋方式缠绕在支架上,则很快就会自行脱落;若绕的方向与其习性相同,则会缠得更紧,顺利向上攀援,生长发育良好。23.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24.文章主要说明的是它们的什么特征?25.牵牛花等植物缠绕支架的目的是什么?26.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是的逻辑顺序。第三部分:写作介绍你喜欢的一种动物或植物,要求用三种以上的说明方法。题目自定,不少于500字。第四单元自主检测题答案-5-1.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⑵东风已绿瀛洲草⑶春风不度玉门关 2.略 3.⑴发明⑵掺和⑶完成⑷平时⑸一点儿 4.⑴不用木头雕刻活字的原因,因为(木头)的纹理疏密不匀。⑵排满铁模子就算作一块活权,拿着它靠近火边烤烤它。 5.C 6.长征二号F型火箭在历时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始终将可靠性、安全性放在首位。 7.B 8.B 9.树木抽青。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1.以科学角度讲:因为杨柳抽青早,分布区域广,南从五岭,北至关外,到处都有。它既不怕风沙,也不嫌低洼。从唐诗中有李益的“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 12.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 13.如:从唐宋诗人吟咏春来,杨柳算是最受重视的。“最”表程度,突出杨柳非常受重视,被选为初春的代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人口剧增,资源短缺。“最严重”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15.“这样”指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16.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17.指“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18.承上启下 19.说明了海带增产潜力之大。 20.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 21.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22.品种多,产量高,增产潜力大,营养丰富。 23.缠绕茎植物,或攀援植物 24.它们会朝着一定方向缠绕。 25.借助依附物攀向高处,以获取更多阳光和雨露。 26.由现象到本质-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1:48:17 页数:5
价格:¥3 大小:21.2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