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部编版(2016)
>
七年级上册
>
河南省许昌市第六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河南省许昌市第六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河南省许昌市第六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北师大版第六单元凌云心志11愚公移山…………《列子》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比较.探究《山海经》两篇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附:《古希腊飞人》*老翁捕虎…………纪昀*送东阳马生序---------------宋濂“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感悟生活………………《愚公移山》导学案预习案学法指导:1、反复阅读、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2、熟读课文,读准字音,明确大意。3、阅读资料助读部分,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将不懂的词语圈出来共同解决。一、基础知识1、读准字音万仞()冀南()魁父()荷担()遗孀()始龀()智叟()穷匮()亡以应()一厝()雍南()箕畚()2、解释词语(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始一反焉汝之不惠亡以应一厝朔东无陇断焉(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指通豫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以残年余力二、资料助读1、《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的列御寇所著。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代表人,郑国人,主张清静无为。原作早已不见,今本《列子》八篇,从它的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看来,可能是晋人的作品。它的内容多是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等,其中有许多故事直到今天还脍炙人口,由这些故事还形成了不少成语,如杞人忧天、朝三暮四、歧路亡羊等。(阅读课课练“语文博客”)2、文体知识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三、课文阅读指导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20要求:初步区分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的不同,尽量理解课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2、初步感知:完成课课练课文感知部分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结合注释翻译课文补充注释的字词:1.面山而居面:面对。2.损魁父之丘损:减少、削减。3.叩石垦壤垦:挖。4.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简直。5.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竟然。6.而山不加增加:增加。4、愚公身上有什么精神是值得你学习的?四、我的疑问请将你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人类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培养心志坚毅的精神和敢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2.了解寓言的特点。理解故事的对话、情节、悬念等知识。学习过程:一、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译读课文(一)朗读展示1、小组内展示朗读,要求读出各人物的不同感情。2、对比以下带“曰”的句子,讨论可以在各个“曰”字前加上什么样的状语,应该用哪种语气来读“曰”字后的对话。1.聚室而谋曰2.其妻献疑曰3.杂曰4.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5.北山愚公长息曰(二)翻译展示1、小组内交流翻译成果2、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班内交流,师生共同解决。二、归纳积累:识记重点文言词语(小组合作学习)(一)通假字(二)词类活用(三)一词多义(四)古今异义词(五)特殊文言文句式1.聚室而谋。2.杂然相许。3.如太行、王屋何?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5.甚矣,汝之不惠。6.何苦而不平?7.帝感其诚。二、研读、探究课文的内容,深入文本。(一)研讨的问题之一:你认为愚公移山会成功吗?(二)研讨的问题之二:作者的看法是什么呢?再次读课文体会。20(三)研讨的问题之三:既然作者肯定愚公的移山精神,为什么又把他称为“愚”,而把智叟称为“智”呢?(四)研讨的问题之四:你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三、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愚公移山到底是一种什么精神是呢?四、拓展延伸:你认为今天还需要愚公精神吗?练习案要求: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为选做题一、积累与运用。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指通豫南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以残年余力2.用课文原句填空。(1)愚公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表现愚公移山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中从哪几个方面侧面烘托了愚公移山的艰难?三、你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四、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1.“河曲智曲亡以应”中的“亡以应”的意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替代________________。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何苦而不平?”这是愚公反驳河曲智叟的话,请你谈谈对这一句话的理解。*3.对于愚公移山的打算,愚公妻子和智叟都提出同样的疑问。但两人的语气有什么不同?愚公对两人的态度又有何不同?①其妻献疑:“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一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答:附:参考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达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山北面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岁了,向着大山居住。苦于大山的阻塞,出入要绕远路,于是他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竭尽全力铲平这两座大山,(使道路)直通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像魁父这样的小山丘也不能铲平,能把大行、王屋怎样呢?再说把石头和泥土往哪儿放呢?"大伙纷纷说:"把土石投到渤海边上、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当中能挑担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前来帮忙。夏去冬来,才能往返一次。20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木,又能把这大山的土石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得不开窍,连个寡妇、孤儿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我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无话可答。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愚公挖山不止,就把这件事禀报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就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起两座大山.-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交通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预习案学法指导:1、反复阅读、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2、熟读课文,读准字音,明确大意。3、阅读资料助读部分,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将不懂的词语圈出来共同解决。一、基础知识(一)读准字音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胶鬲举于鱼盐之中()法家拂士()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百里奚()20(二)解释词语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解释加点字。管夷吾举于士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入则无法将拂士。征于色,发于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认识作者孟子,名,字,时期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人将他和并称为。人称“”孟子主张施行“”,以统一天下。《孟子》是“四书”之一,“四书”有《》《》《》《》。一、资料助读1、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名轲,字子舆。文章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课文选自《孟子》,它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2、《孟子》一书相传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它记录了孟子的言行和他的思想、政治主张,属于语录体。《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笔带锋芒,论辨技巧高明。3、逆境中崛起的格言和故事补充:(1)格言:l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条道路。(拜伦《唐璜》)l正路并不一定就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朱光潜《谈美书简》)l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马克思《致路·库格曼》)(2)事例l华罗庚逆境成才:华罗庚二十岁时得了伤寒病,卧床半年病愈后,左腿致残。在这种情况下,他坚持自学数学,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震动了数学界。后来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辍劳苦继续研究数学,成为举世瞩目的数学家。一位美国学者在给他的信中说:“您向大家证明了,好的学者即使在最恶劣的逆境中,仍然可以做出出色的成绩,您使我们这些生活在安逸和稳定环境中的人们只能感到羞愧。”l海伦·凯勒与命运搏斗:海伦·凯勒诞生在美国南部的一座小镇。一岁半时,她不幸染病,致使眼瞎耳聋,陷入了茫茫的黑夜之中。在家庭教师的帮助下,她心中燃起了反抗命运的火焰。她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只能用手摸着老师的嘴唇和喉咙发声动作,就这样,她学会了发音,学会了用盲文写字作文,并勇敢地考入普通中学。后来又奇迹般地考入美国第一流高等学府——哈佛大学,以惊人的毅力学完了文学、历史、地理、数学等课程,以优异成绩从大学毕业,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学者和教育家。l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l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l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l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l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三、课文阅读指导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202、初步感知:完成课课练课文感知部分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四、我的疑问请将你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从中获得启迪。2.理解课文说理的方法和思路――举事例、作阐述、得结论。学习过程:一、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译读课文(一)朗读展示注意文章的停顿:用斜线画出下面句子中的停顿,读一读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二)翻译展示1、小组内交流翻译成果2、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班内交流,师生共同解决。二、归纳积累:识记重点文言词语(小组合作学习)(一)通假字(二)词类活用(三)一词多义(四)古今异义词(五)特殊文言文句式二、研读、探究课文的内容,深入文本。(一)研讨的问题之一:举了六个人的经历,这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这六个人的经历中可以得到什么共同的道理?这在论证中属于什么论证方法?(二)研讨的问题之二: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三)研讨的问题之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四)研讨的问题之四:这篇散文也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的第二、三节分别从哪两方面道理,论述了什么道理?(五)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是:,客观条件是:。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的句子是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因此而亡国的例子?(六)文章得出的结论是:。三、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这篇议论文通过、 论证方法论证了 的中心论点。告诉我们要成才必先经受磨练的观点,激发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练习案要求: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为选做题必做题1、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义:(1)曾益其所不能 (2)衡于虑(3)无法家拂士202、仔细阅读本文,找出课文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说说这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3、本文一开头为什么要先列举出古代圣君贤相的事例?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翻译成现代汉语是: 选做题(在下面的第6题的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题来作答。)5、讨论题A.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出人才”,对此,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能举例最好),B.有同学认为,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没有什么“忧患”来让我锻炼,所以我成不了才也应该。你的看法呢?20《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预习案学法指导:1、反复阅读、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2、熟读课文,读准字音,明确大意。3、阅读资料助读部分,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将不懂的词语圈出来共同解决。一、基础知识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四支僵劲不能动同舍生皆被绮绣2、注音并解释加点字。①嗜():②逾():③俟():④衾():⑤烨():⑥叱咄():⑦皲()裂:⑧媵()人:⑨容臭():⑩负箧()曳()屣():二、资料助读1、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浦江(在今浙江义乌县西北)人。明初著名文学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明初主修《元史》,后历任国子司业、侍讲学士,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学识渊博,工散文,文字简练朴素,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平生著作很多,有《宋学士文集》。《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马生,马君则,国子监太学生。2、序,也称作“叙”或称作“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出版意图、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列于书后面的称为“跋”或“后序”。赠序,古代送别以诗文《史记太史公自序》相赠,写在诗文前的文字称为赠序。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本文即属此类。3、勤学苦读的故事l刘绮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l苏廷吹火读书。“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l常林带经耕锄。汉末常林,“性好学,带经耕锄。其妻常自馈饷之,林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l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20l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l管宁割席分坐。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l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l车胤囊萤夜读。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l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l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l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l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l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20l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l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l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l玄奘苦学佛法。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l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l厉归真学画虎。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l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l徐霞客志在天下。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l李晟练成神箭手。李晟的父亲是一员威武的大将,李晟希望长大成为父亲一样的人。可是,父亲却总是说他年纪小,不能习武。李晟不甘心,偷偷学习射箭,终于练成了百发百中的神箭手,让父亲刮目相看。l陆游书巢勤学。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l刘勰佛殿借读。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20l阎若璩口吃成大器。著名的考据学家阎若璩小时候是个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负,在母亲和老师的鼓励下,阎若璩凭着勤能补拙的精神,刻苦读书,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赶上了正常的同学,此后,阎若璩仍旧凭着这股好学肯吃苦的精神,成为了著名的学者。l顾炎武读破万卷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l欧阳修借阅典籍。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l蒲松龄草亭路问。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l贾逵隔篱偷学。贾逵,字景伯,出生于公元30年,东汉人,是有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他是西汉名家贾谊的九世孙。父亲贾徽也是一个大学问家。贾逵深受家庭的影响,从小聪慧过人。为了能够读书,贾逵小时候隔着竹篱笆,偷听老师讲课的故事。l孟柯改过勤学。孟子是战国时代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但是,孟子并非是一个天生就有学问的人,他幼年的时候非常贪玩,不喜欢读书。后来,孟母为了教育他,三次搬家,还剪断布匹开导他。终于,孟子明白了要想成才,必须努力勤奋的道理。l宋濂冒雪访师。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l陶弘景菜园求学。古代的时候,对自然界产生很多误区,人们相信螺赢是将螟蛉变成自己的儿子这个荒唐的传说,还把领来的儿子叫做“螟蛉子”。陶弘景对此表示怀疑。他在村边的菜园子里找到一窝蜾蠃,蹲在菜地里聚精会神地整天观察。陶弘景发觉它们有雄也有雌,经过许多天细致的观察,陶弘景终于揭穿了蜾蠃衔螟蛉的秘密:原来蜾蠃也有自己的后代,螟蛉是被衔到窝里给幼虫当食物的,根本不存在“螟蛉义子”这回事!从此,陶弘景更感到,凡事最好亲自观察,绝不能人云亦云。4、勤学苦读的名言诗句三更灯火五灯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20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三、课文阅读指导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四、我的疑问请将你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导学案学习目标: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对比方法的运用。2、通过研读,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学习过程:一、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译读课文(一)朗读展示(二)翻译展示1、小组内交流翻译成果2、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班内交流,师生共同解决。二、归纳积累:识记重点文言词语(小组合作学习)(一)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二)词类活用 20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用,腰佩、挂手自笔录笔:这里是名词作状语,用笔 戴朱缨宝饰之帽。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三)一词多义之: 弗之怠(指代“读书”这件事) 走送之(代词,指“书”) 益幕圣贤之道(结构助词,的) 当余之从师也(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盖余之勤且艰苦若此(同上)以: 以衾拥覆(用,介词)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连词) 俯身倾耳以请(而,连词)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为,介词 / 拿,把,介词) 无从致书以观 (来,连词) (一)古今异义词余幼时即嗜学(余:古义我,今义剩下,余下)媵人持汤沃灌(汤:古义热水;今义汤水)走送之。(走,古义跑,今义行走,走路)寓逆旅(逆:古义迎,今义逆向,相反方向)穷冬烈风(穷:古义深,今义贫穷,穷尽)尝趋百里外(趋:古义奔赴,今义趋势)日再食(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卒获有所闻(卒:古义终于今义小兵)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因此,今义判断动词,是;假: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右备容臭(xiù)(臭:古义:香气今义:(chòu)臭气,气味难闻)以中有足乐者(中:古义心中今义表界限)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博士:古义大儒,博学之士今义硕士后的学位)(五)特殊文言文句式文言文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用作主语,凡是现代汉语需要用主语“他”“他们”的地方,在文言文里就只重复用名词,或者省略主语。如:(先达)未尝稍降辞色。(马生)撰长书以为贽。与之论辩,(马生)言和而色夷。(马生)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三、研读、探究课文的内容,深入文本。(一)研讨的问题之一: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可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二)研讨的问题之二: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三)研讨的问题之三: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四)研讨的问题之四: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五)研讨的问题之五:作者成年求学时对老师是什么态度?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七)研讨的问题之七:作者写这篇赠序的原因是什么?三、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文章通过对比,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不起决定性作用。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奋,能吃苦,有恒心。 四、反思学习1、作为当代中学生,你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2、课件展示“勤学故事”,说说你受到的启示。附:参考译文20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走,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在旅馆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佩带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闪光耀眼好像仙人。而我却穿着破棉祆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思。因为我心中有自己的乐趣,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了。我求学时的勤恳艰辛情况大体如此。 现在这些学生在大学里学习,政府天天供给膳食,父母年年送来冬服夏装,(这就)没有挨冻挨饿的忧虑啦;坐在高大宽敞的房屋之下读着《诗》《书》,这就)没有东奔西走的劳累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而不告诉,求知而得不到的啦;一切应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这就)不必象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看到啦。(要是)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样专注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 马生君在大学学习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称赞他贤能。去官之后进京朝见皇帝,他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篇长信做见面礼,言辞很流畅通达。同论的文相比,语言委婉、神色和悦。自称小时候学习用功、刻苦。是可以称得上爱好学习的人。他将要回家乡探视他的双亲,我特意告诉了他求学的艰难。练习案一、测测你的注音速度!(加油!)弗之怠()稍逾()约硕()师名人尝趋()百里外俟()其欣悦媵()人沃()灌以衾()拥覆皆被()绮()绣二、验验你的写字速度!(看你的了!)yuán()疑质理遇其chì()duō()负qiè()曳xǐ()足肤jūn()裂寓nì()旅朱yīnɡ()宝饰yè()然yùn()袍bì()衣三、速配(请将下列加点词语与它们相应的释义连线搭配!)假借于藏书之家大无从致书以观等待弗之怠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不敢稍逾约借又患无硕师浇洗俟其欣悦不持汤沃灌超过约定的期限皆被绮绣得到四、来,做个小翻译!(别让我们失望哦!)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02.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3.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五、你应该可以准确解释语段后的问题!(加油啊!)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②当余之从师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用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_____,_____,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足原文。2.《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________家。3.下列语句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C.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D.岂他人之过哉4.本文在内容上突出使用了________的手法。举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用事实说话)5.下列句子中和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B.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低耳以请;C.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D.寒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6、作者认为自己“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话)。7、根据文段内容,请你具体指出作者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8、古人读书像本文作者宋濂一样勤奋、刻苦的可谓不胜枚举。如战国时期苏秦、晋时孙敬的“_________________”(填一个成语)是克制自己的困乏,孙康、车胤的“_________________”(填一个成语)是利用有限的外部条件。20《老翁捕虎》导学案预习案学法指导:1、反复朗读、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2、熟读课文,读准字音,明确大意。3、阅读资料助读部分,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将不懂的词语圈出来共同解决。一、基础知识(一)读准字音旌德县()邑人()徽州()皓然()咯咯()嗽()毛帚()此畜()屹立()颔下()尾闾()哂()下缒() 信夫() 嗣彪()秉烛() 励文恪公()谬巧()(二)解释词语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2、解释词语。(1)邑人:(2)聘:(3)患:(4)持币:(5)哂:(6)谬巧:二、资料助读1、纪均(1724-1805),清代学者、文学家,字晓岚,一字春帆,乾隆年间进士,官到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达。能诗文,多宣扬封建伦理观念及歌功颂德。晚年著《阅微草堂笔记》,全书着重宣传封建道德及因果报应,且议论说教过多,但文字质朴简明,涉猎面广,多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学问和见解。有《纪文达公遗集》。202、关于笔记小说: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在故事的叙述、人物性格的描写等方面都已初具规模,作品的数量也相当可观,但就作者的主观意图而言,还只是当成真实的事情来写,而缺少艺术的虚构,它们还不是中国小说的成熟形态。在这一时期,文言小说的主要形式有志怪与志人小说。前者如干宝的《搜神记》,后者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三、课文阅读指导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结合注释翻译课文3、复述课文中所记叙的故事。4、根据小说的情节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层意。四、我的疑问请将你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导学案学习目标:1、翻译课文、熟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特点。2、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领会一切技巧皆从“习“中来的道理。一、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译读课文(一)朗读展示(二)翻译展示1、小组内交流翻译成果2、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班内交流,师生共同解决。二、归纳积累:识记重点文言词语(小组合作学习)(一)通假字(二)词类活用(三)一词多义(四)古今异义词(五)特殊文言文句式二、研读、探究课文的内容,深入文本。(一)研讨的问题之一:作者写“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的用意是什么?(二)研讨的问题之二:“乃遣吏持币往”和“乃厚赠遣之”分别说明了什么?(三)研讨的问题之三:文章中哪些地方表现出老翁对自己伏虎本领的自信?(用原文回答)(四)研讨的问题之四:本文对捕虎过程写得简短而详尽,我们应如何理解?20(五)研讨的问题之五:作者为什么不惜笔墨引用《庄子》的话及史嗣彪、励文恪的事?(六)研讨的问题之六:为什么写“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以及捕虎的老翁和童子?三、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本文通过,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正直、淳朴和智慧,说明的道理。一、拓展延伸:这篇文章给了你哪些启示?附:参考译文清朝乾隆年间,安徽旌德县出现了老虎。不到几个月,傍晚出城的老百姓被老虎吃了十几个。过往的客商有几拨因为贪图赶路,黎明时分也被老虎伤了许多人。当时,纪晓岚的一个同族哥哥任知县,曾几次招集本地的猎户搜寻老虎,结果,猎户也被吃了几人。一时间,全城的人惶惶不安,平时吃的菜、盐、油、米等生活必需品都开始缺货了。无奈之际,当地一个人建议:“咱们去请徽州的唐打猎吧!除非他来了,不能消弭这场祸患!”纪晓岚的同族哥哥就问:“唐打猎是什么人?有这本事么?”那人说:“肯定行!”说着讲了老翁捕虎及其解释老翁捕虎及其解释一个故事。大概是明代,徽州(现在的安徽歙县。)有一个姓唐的人,刚刚结婚不几天,一天进山被老虎吃了。他的老婆很伤心,孩子生了后,专门向天祷告:“你长大后,如果不能杀虎,就不是我的儿子!后代子孙如果不能杀虎,也都不能算是我的子孙!”这孩子长大后,四处拜求名师,终于练就了猎虎绝技。从此后,唐氏世世代代都以擅长猎虎绝技,闻名当地。纪晓岚的同族哥哥听后,与众人商议,很多人都知道唐打猎,赞同这个建议。于是,第二天,衙门里便派人带着礼金专程去请唐打猎。过了几天,派去的人回来了,说:“唐家专门挑选了两位技艺最好的人,已经在路上了,很快就到。”到了之后,众人一看,却很是失望。原来唐家派来的是这么两个人:一个身形瘦小的老翁,头发胡子全白了,说话的时候还不时咯咯咳嗽,似乎随时都可能摔倒地上,再也起不来;另一个是十六七岁的大男孩儿,看样子根本没有力气。众人无法可想,唐家既老翁捕虎及其解释然派了人来跑了这么远的路,那老翁捕虎及其解释就先安顿下吧。这时,老翁忽然走上前来,半跪说:“不必忙乎。听说那只老虎在离城不到五里的地方,先去把它抓回来,再吃饭不迟!”纪晓岚的同族哥哥客气了几句,派人领着他们去寻找老虎呆的地方。时值正午。县衙来的人领到老翁捕虎及其解释山谷口,就不敢再往里边走了。老翁一看,微微一笑:“有我在,你们还怕什么?”众人只好硬着头皮再往前走。走到峡谷深处,已经有几个人浑身哆嗦,不愿再走了。老翁看看大男孩儿,说:“看情形,这个畜生好像还在睡觉,你把它叫醒。”大男孩儿张口模仿老虎的啸声,声震林木,落叶纷纷。不一会儿,老虎果然从林中出来。众人吓得纷纷后退,大男孩儿也退后十几步,然后远远站定。留下老翁站在原地。觉眼前有人,停了停,猛然径直向老翁扑来!老翁手里攥着一把长约八九寸、宽四五寸的短小斧头,觑定扑来的老虎,奋起右臂,屹立不动。老虎半空里扑倒,老翁侧头避过虎势。眨眼间,老虎从头顶越过,落地已经血流一片,颤动几下,就不动了。众人跑来,确信老虎真的死掉了,纷纷去看。这才发现:老虎的身子,从下颌、肚子到尾巴,一条长长的裂痕,早让老翁的斧头破成了两片!此时,众人才发觉老翁不是凡人,纷纷上前施礼请教。老翁说自己为了这一招,光臂力就练了十年。别人用扫帚在他的眼前挥过,他的眼睛不会眨一下;他的胳膊平举时,可以让几个壮汉向下拉,壮汉们悬着身子使劲晃,老翁的胳膊却一动不动。20《山海经》两篇自学指导自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读课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发挥想象力,表演精卫和大海对话的情景。 3、认识“勇敢”的行为,学习这种精神,培养正义感。 一、资料助读1、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所以,神话作品通常具有超现实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特点。2、《山海经》译,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二、参考译文1、《精卫填海》译文发鸠山上有许多柘木。那里有一种鸟,其形状如乌鸦,头有花纹、白嘴、红脚,名叫精卫。它本炎帝之么女,名叫女娃。有一日她到东海游水,淹死再也没回来,变作了精卫鸟。它长年累月地以嘴含著西山的树枝、石头丢入海里,想将东海给填平。2、《夸父逐日》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三、文章内容解读1.你怎么看待夸父这一人物?2.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3、从夸父这个神话人物的身上,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4、《精卫填海》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神话故事,表现了远古人们怎样的精神?四、练习巩固1、精卫填海这篇文章与夸父逐日同出自我国最早的地理书。2、精卫是一只什么样的鸟?(用原文回答)3、“精卫”以前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变成鸟?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文首,白喙 (2)以堙于东海 (3)夸父与日逐走(4)北饮大泽5、翻译下面的句子:(1)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20(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6、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神话故事,表现了远古人们怎样的精神?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勇敢的、坚定的、顽强的、不畏艰险的精卫。象《精卫填海》这样启迪我们做人,丰富我们情感的神话故事还有很多,例如:《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逐日》……让我们课后走进更广阔的神话世界,去阅读更多更好的神话故事。20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六课 第一框 我爱我师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
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七年级政治上册 8.2 描绘自强人生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
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七年级政治上册 7.2 成功需自信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
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七年级政治上册 7.1 做人要自尊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
河南省许昌市第六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河南省许昌市第六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河南省许昌市第六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河南省许昌市第六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河南省许昌市第六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论语十二章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15:56
页数:20
价格:¥3
大小:65.5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