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部编版(2016)
>
七年级上册
>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乔口镇乔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1春视野拓展素材_论朱自清的散文艺术新版新人教版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乔口镇乔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1春视野拓展素材_论朱自清的散文艺术新版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9
2
/9
剩余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论朱自清的散文艺术》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很重要的作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以长诗《毁灭》奠定了他的新诗人的地位,以小说《笑的历史》显示了他文学创作的才华。接着,他又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为开手,致力于散文的创作。他的“艺术性的散文”,先后成集的有《踪迹》(诗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等。经过艰苦的艺术磨炼,朱自清终于成为一位有杰出建树、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创作,对于创建白话散文作出过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对于“五四”以后以及当代的散文作家几乎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郁达夫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感力,他丰富的艺术经验,需要我们认真地予以总结,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借鉴。一优美的散文,必须讲究艺术构思。高尔基曾经指出:“除了观察、研究、了解,还必须‘构思’,创造。创作——这是把许多细节联成一个或大或小的有完整形式的整体……没有‘构思’艺术性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存在”。(着重号引者所加)短小精悍的散文,尤其要讲究构思。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眼”的安设。散文贵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古人云:“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唯有“眼”,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眼”,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和集中,把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试看《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是抒写作者心境的一个名篇,作于1927年7月。作品开头就是开门见山地“揭全文之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起首句的“心里颇不宁静”是全篇之“眼”。接着,作品写小路的“静”,写自己踽踽独行的“静”,写荷塘景色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以此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众所周知,江南时期的朱自清,在共产党的影响下,曾经以革命民主主义的姿态战斗过,呼唤过;然而,大革命失败以后,严酷的斗争现实使他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彷徨,“心里”是“颇不宁静”的。从表面上看,作品处处扣住一个“静”字,从各个侧面看、用各种手法描写、渲染荷塘的“静”。实质上,处处扣住“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正是为了突出地抒写心灵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不“静”,正是为了抒写回首江南斗争生涯的苦闷和彷徨。因此,由于“眼”的艺术安设,“荷塘月色”这幅风景画,变成了一幅作者抒情的图画,赋予了特有的音调和色彩。9不难看出,朱自清散文中的这种“凝光点”,使作品能够“贮满诗意”的内核。有了它,作者主观世界的情和客观世界的景就能够得到高度的统一,意境的开拓就有了逐层转深的“神经”。有了它,诗意才能传出熠熠的神采。散文的诗情画意从何而来?自然是从生活中来。然而,在作品中艺术地再现生活的诗意,首先必须在构思中艺术地安设“眼”,让这个“凝光点”映照和牵制作品的每一个部分,才能有层次地、和谐地构成诗的意境,这是朱自清散文构思的艺术经验,也是他构思缜密的集中表现。有人曾经指出,杨朔散文的意境创造,注意突出“眼”,这自然是不错的。但可以指出,杨朔在这一方面是深受朱自清的影响的,而且比起朱自清,他还稍逊一筹。朱自清有更高的艺术造诣,他借鉴了传统的经验,又有着自己的创造。首先,朱自清安设作品的“眼”,能够与抒情基调揉和起来,统一起来,因而意境更有主观抒情的色调,更有一种艺术抒情的美感力。《荷塘月色》的“心里颇不宁静”的“眼”,是与作者苦闷、彷徨的抒情基调揉和在一起的。《冬天》,写了三个冬夜的三件事。第一个冬天,写少年时弟兄们夜晚坐在桌边,围着“小洋锅”吃白煮豆腐,父亲从锅里一一夹豆腐给孩子们吃;他说,“吃了大家暖和些。”第二个冬天,写“我”在一个夜晚与两个朋友S君和P君相约游西湖,月色很好,兴致很浓,而从此分别。第三个冬天,写一家四口住在台州山脚下,冬夜十分寂静,但“家里却老是春天”。接着,写了这样一幅感人的画面:“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写了以上三件事之后,文章结尾说: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显然,“温暖”是作品的“凝光点”。父之怜,友之谊,妻之爱,都归趋在“温暖”二字上,三个不相关联的生活断片也由这两个字凝成一个整体。同时,文章又以父之怜、友之谊作为“妻之爱”的陪衬、烘托,因而“温暖”这个“眼”的艺术设计,与作者追悼亡妇的凄冷、悱恻的抒情基调,又是相反相成地揉和在一起的,作品抒情的主题律旋就显得十分鲜明、十分突出。读之,越发使人感到有一股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其次,朱自清散文“眼”的安设,还能够做到不事雕琢,不露痕迹。艺术的大忌是人为的雕琢。有一些散文,唯恐读者不知作者的匠心,作者总要站出来说主题,说“文眼”,特别是在画龙点睛的地方雕琢词句,敷衍文字,矫饰有过,痕迹累累。杨朔的《雪浪花》是有口皆碑的名篇,诚如有人所指出,“是叫浪花咬的”一句中的“咬”字,是作品的“眼”。确实这个“咬”字用得好,安设得巧妙,但总感到略有点痕迹。而朱自清“眼”的安设,却能够在“看似寻常”之中看到“最奇崛”的功力,有一种自然的美感。《荷塘月色》是如此,《冬天》是如此,我们再看另一篇名作《春》。这篇抒情散文,先写对春天的盼望,其次勾画春天的轮廓画,然后从轮廓到局部,“推”出草、花、春风、春雨四幅“特写”,从各个侧面工笔细描春天的勃勃生机和无限的创造力。最后从自然景物的描绘进而转到春天中人的活动描写,“推”出一幅迎春图: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9初看起来,还不能一下找出作品的“眼”,但细加体味,“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就是“眼”。作者写自然景物的生机和创造力,就是为了写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写人们的创造精神。可见,这句谚语正是作品诗意的内核。而这个“眼”,作者没有让它盘空而出,放在显眼的位置,更没有粉饰字句,而是把它作为寻常的一句议论,放在画面的描叙之中,显得平易,自然,协调,和谐,没有一点斧凿之痕。究其实,这种安设的自然之中,有曲曲折折、由幽入明的艺术构思的匠心,同时又使散文的意境具有含蓄隽永的美。“眼”的艺术安设,使朱自清的散文构思具有缜密的特点。二散文是长于抒情的文体,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尤应当抒写“作者心灵的歌声”。朱自清的“文章之美”,是与他的抒情艺术分不开的。他作品的抒情,是有其鲜明的特色的。其一是,在抒情与叙事的结合中,追求一种真挚的美。朱自清在创作初期,因为,“情绪终觉狭小,浅薄,所以常要借重技巧”。后来他运用“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注意在散文中抒写自己的真切感受。正如他谈选材时所说的那样:“作者将它情意化了,比人更深入一层,便另有一番声色。”在那些偏重于叙写“身边琐事”,儿女情长的散文中,如《背影》、《给亡妇》、《儿女》等,朱自清善于通过娓娓的叙事,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情意化”,质朴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此获得另一番抒情的“声色”。《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我”和父亲为祖母去世而奔丧回家,“我”要回北京读书,恰好和父亲同行至南京。“我”渡江到浦口,准备上车北去。父亲先是再三嘱咐一个熟识的茶房送“我”,后又怕茶房办事不妥帖,又亲自送“我”上车。临行时,父亲在“变卖典质”、“家中光景很是惨澹”的情境下,又特地为“我”买几个桔子来: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作品以父亲的“背影”作为艺术抒情的“泉口”,由远而近,铺陈叙事,字字句句融注了惦念父亲的感情和无以孝敬的痛惜之情,字真意切,荡胸涤肠,袒露出感情的真挚美。作者谈这篇散文的写作动因时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按:即指“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中的末一句。)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诵。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作者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情”与“事”的交融,是通过一系列的典型的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因此,在他的笔下,生活细节自然而然地变成了感人的“抒情细节”。父亲买桔子的蹒跚背影;亡妇“换了金镯子帮助我的学费”;痛打阿九之后妻的一场哭诉;叶圣陶不与人争辩那句“这个弄不大清楚了”的和易、宽容的笑语(《我所见的叶圣陶》)等等,这些细节不事粉饰,不着意渲染,就有“此中真歌哭”的抒情魅力。9抒情的生命在于真实,作者抒发的感情愈真实,就愈能见其真挚的美。只强调抒情的技巧则失其真,也必然失其美。朱自清偏重借叙事抒情的散文,感情委婉,细腻,缠绵,真切,一方面是注意到选材的详略、笔墨的淡浓、布局的虚实,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一方面,是因为“有时旁薄郁积,在心里盘旋回荡,久而后出;这种情感必极其层层叠叠、曲折顿挫之致。”归根结蒂,朱自清的“抒情小品”,在“五四”以后有别于周作人的冲淡,有别于俞平伯的缠绵,有别于徐志摩的矫饰,之所以能独树一帜,“另有种真挚清幽的神态”,这与他在抒情与叙事的结合中追求“真挚的“声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朱自清抒情的特色其二是,在抒情与描写的结合中,追求一种绘画的美。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偏重于借景抒情的作品占较大的比重,除前面已经提及的作品外,还有《温州的踪迹》(组篇)、《看花》、《南京》、《潭柘寺戒坛寺》、《蒙自杂记》等,以及《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中的许多写景文字。在这些作品中,朱自清善于用重彩画笔描绘各种风景画、风俗画。他重视以形传神,尤重形似,主张“以形为本”,“不求”‘形似’,当然就无所谓‘逼真’”,孜孜以求一种绘画的美。写景是为了抒情。朱自清说过“融景入情”,就道出了“景”与“情”的辩证关系。他的写景作品确实做到了“融景入情”,秦淮河、荷塘、春……等自然风景,经过作者感情的融注,都带上了“个人”的色彩。为了尽情渲染自己的情感,朱自清一般采用工笔细描的艺术方法。在这一方面,有两点尤为突出:一是化动为静的艺术描写。如:从寺后(按:指鸡呜寺)的园地,拣着路上台城;没有垛子,真象平台一样。踏在茸茸的草上,说不出的静。夏天白昼有成群的黑蝴蝶,在微风里飞;这些黑蝴蝶上下旋转地飞,远看象一根粗的圆柱子。(《南京》)请看,在作者的笔下,上下旋飞的黑蝴蝶,比成了“一根粗的圆柱子”。本来是捉摸不定的情景,变成了一幅静的画面,维妙维肖,生动极了。这种化动为静的描写,浓化了草地上“静”的艺术氛围,从而委婉地抒写出作者对南京“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的伤感、肃瑟之情。二是化静为动的艺术描写。如: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儿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象眼睛,象星星,还眨呀眨的。(《春》)野花儿本来是静止的植物,因赋予作者的感情,它们获得了生命,象人的眼睛闪悠,象天上的星星眨动,仿佛成了活灵灵的小动物了,有情致,有神态。这种化静为动的描写,把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淋漓尽致地抒写出来了。无论是化动为静的描写,还是化静为动的描写,是写景的需要,更是抒情的需要。朱自清有极其敏锐的洞察力,有细致状物的功力,正如他评论别人的描写艺术所说的那样,笔象“小解剖刀,银光一闪,骨肉判然”。他的抒情经验告诉我们,景物描写愈是带有“个人”色彩的绘画美,感情的抒发也就愈见真切、细致。朱自清抒情的特色其三是,在抒情与议论的结合中,追求一种“理趣”的美。“理趣”,就是诗与政论的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抒情美感。朱自清赞扬鲁迅杂感时说过:“这里吸引我的,一方面固然也是幽默,一方面却还有别的,就是那传统的称为‘理趣’,现在我们可以说是‘理智的结晶’的,而这也就是诗。”朱自清在偏重于“融情入理”的杂感里,继承了韩柳杂说的“理趣”美,又颇受鲁迅杂文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叙事中有论理的美,在论理中有抒情的美。他早期的杂感,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旅行杂记》、《执政府大屠杀记》等,缘事而论,将叙事和议论结合起来,把矛头指向旧的社会制度、社会风习和反动的军阀执政府,幽默诙谐中藏有批判的锋芒。他后期的杂感,如《这一天》、《文艺节纪念》、《论不满现状》、《新中国在望中》等,满腔的诗情常常是通过热情的呼唤、痛快的议论表现出来的。《这一天》,是朱自清参加“七七”抗战两周年纪念之后写的,文章写道:9从两年前这一天起,我们惊奇我们也能和东亚的强敌抗战,我们也能迅速的现代化,迎头赶上去。世界也刮目相看,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从前中国在若有若无之间,现在确乎是有了。从两年后的这一天看,我们不但有光荣的古代,而且有光荣的现代;不但有光荣的现代,而且有光荣的将来无穷的世代。新中国在血火中成长了。作者为新中国的诞生、为抗战的最后胜利而引颈展望、仰啸高歌。对祖国深沉的爱恋,对光明的热烈憧憬,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切齿之恨,都是通过“融情入理”的议论来抒写的,以情驭理,情理俱美。这种抒情的“理趣”美,是作者“理智的结晶”,更是作者反帝爱国的热情喷薄和升华的结晶。总之,朱自清的抒情是与叙事、描写、议论交织起来的,因作品的立意和题材的不同,而显示出多姿的抒情美:真挚美,绘画美,“理趣”美。偏重于叙事的“抒情小品”则见委婉缠绵,偏重于描写的写景篇章则见细致绮丽,偏重于议论的杂感则见机智深沉。三散文具有诗的素质,诗的构思、诗的意境、诗的抒情、诗的语言,此外,还有诗的结构。结构艺术,是构成散文美感的因素之一。朱自清的散文具有浓烈的诗意,也是因为他是布局营构的能工巧匠。散文没有固定不变的结构格局。但是,结构作为形式美的因素,是为作品的主题思想服务的。意境是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因此散文的结构为主题服务,也就是为创造意境服务。朱自清善于驾驭结构艺术,以此创造作品的意境,这是他作品经营结构的一条根本的艺术原则。《背影》中父亲的“背影”,如前所说,是艺术抒情的“泉口”。这个“泉口”,也是作品意境的“凝光点”。作者从创造意境出发,对关于“背影”的各种材料进行了艺术剪裁和布局。开头从“我”对父亲的“背影”回忆写起,用极为简练的笔墨回叙祖母去世、父子奔丧的往事,定下拳拳思亲的基调,创造出诗的抒情意境的氛围。然后笔锋一转,略施重墨,艺术镜头由远推近,叙写父亲决定亲自为我送行的情景,初步揭示出父对子的挚爱之情。接着,作者放肆笔墨,饱墨淋漓地描写父亲给“我”买桔子而过铁道、爬月台蹒跚往来的“背影”,使“背影”这个诗意的特写形象得到最集中、最充分的点染,父对子的挚爱之情和子对父深切思念之情,因此而得到诗情画意的揭示和抒写。最后,概述近几年来父亲劳苦奔波、内衷颓唐的境遇及其对子孙的骨肉之爱,引出父亲的来信,抒写因父亲年老患疾而忧神伤怀的感情,奏出了不忘其“背影”的抒情最强音,升华了作品的意境。请看,这篇散文以“背影”作为艺术镜头的“焦点”,对各种材料进行繁简有致、浓淡相宜的组织安排,层层铺陈,步步开拓,完整地创造了“文中有诗,文中有画”的意境。作品这个“特写式”的布局构图,完美地凝成一个抒情意境,完美地体现了“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的创作意图。9为了有层次有步骤地开拓意境,朱自清擅长在作品的风景画面或生活断片之间贯穿线索,使他散文的结构具有紧凑、完整的特点。秦牧说:“思想象一根线串起了生活的珍珠。没有这根线,珍珠只能够弃散在地。”朱自清的散文是用艺术线索而串起的珠玑闪亮的“项链”,没有弃散的珍珠,没有一点松散的存在。他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的结构形态。一是以叙述线索缝合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的各种材料,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执政府大屠杀记》、《背影》、《荷塘月色》等,可称为“纵贯式”的结构;二是以内在的思想感情红线连缀各种不相关联的“画面”或“断片”,如《冬天》、《春》、《南京》、《蒙自杂记》等,可称为“横断式”的结构。前者易成,后者难就。对于后者,朱自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刘熙载说:“章法不难于续而难于断……明断,正取暗续也”。朱自清采用“横断式”结构的作品,善断善续,能够把“明断”与“暗续”辩证地统一起来。具体地说,一是用思想感情的红线作为“画面”或“断片”之间连缀的内在线索,二是寻找“画面”或“断片”之间组接的艺术“焊接点。《冬天》,以对亡妇的无限悼念之情串起三个冬天的生活断片,以“我”对每个冬天的感受——“温暖”二字,作为“断片”之间的焊接点,结构显得匀称而谨严。《南京》,描写了种种名胜风景画面:台城、玄武湖、清凉山、莫愁湖、秦淮河、明故宫、雨花台、燕子矶、中山陵等,虽然没有个人记游的叙述线索将它们组织起来,但作者以抚今追昔之情贯穿其中,又以“时代侵蚀的遗痕”作为画面之间的焊接点,构成一个无懈可击的艺术整体。《春》,描绘了六幅画面,以作者盼春、迎春、颂春的欢快激情作为内在线索,次序井然地组合成春天的画廊,而以未露面的诗人鸟瞰春天的一双“眼睛”,作为画面之间的焊接点,因而作品的布局构图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线索的贯穿,焊接点的“焊接”,使朱自清的散文做到“明断,正取暗续”,具有经纬交织、紧凑完整的整体美。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不仅具有整体的美,而且富有变化的美。他从主题的需要出发,善于运用各种对立统一的艺术法则来营构他的作品,处置各种材料,使它们各得其所,以造成意境的跌宕、层次的波澜。这是他散文结构的又一个显著的特点。《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以秦淮河“六朝金粉”的遗留“艳迹”——歌妓卖唱,与作者恪守的“道德律”的矛盾,作为结构的“主峰”,而造成了记游情节的高潮。《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在叙写一个可怜的女孩被卖的情景和被卖的原委之后,接着运用联翩的浮想,来勾画她将来受尽折磨、沦落风尘的终生悲剧的图画。这种平中见奇、实中有虚的布局,造成了意境的大幅度的跌宕——展开一种深沉含怒的人生思索,揭出作品“这是谁之罪呢?这是谁之责呢?”的主旨。《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通过记叙“我”在电车上受到“小西洋人”凌辱的一个生活片断,愤怒控诉外国侵略者在祖国土地上横行跋扈的罪恶,向帝国主义投以狠狠的一击!文章先从“我”的感情上叙写对“小西洋人”的“喜爱”,有意识地渲染他怎样有“露着长圆的小脸”,怎样有“白中透红的面颊,眼睛上有着金黄的长睫毛,显出和平与秀美”;接着又有意识地渲染“我”平素爱孩子的癖好,而在电车上三番五次地看那“小西洋人”;然后描写“小西洋人”下车时对“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袭击:他“走近我时,突然将脸尽力地伸过来了,两只蓝眼睛大大地睁着,那好看的睫毛已看不见了;两颊的红也已褪了不少了。和平,秀美的脸一变而为粗俗,凶恶的脸了!他的眼睛里有话:‘咄!黄种人,黄种的支那人,你——你看吧!你配给我!’他已失了天真的稚气,脸上满布着横秋的老气了!”非常清楚,作者先写其“美”,后揭其“丑”,写“美”是为了揭“丑”,欲擒先纵,欲擒故纵,而使文章顿生波澜、奇峰突起。恰如运用了书法中的“欲左先右、欲前先后、欲上先下”的“逆笔法”,产生了鲜明对照、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荷塘月色》中的动与静,《冬天》中的陪衬与反衬,《背影》中的繁简、浓淡,等等,无一不有对立统一的艺术法则。正是因为运用这种种的艺术法则,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不平板,不单调,各有形态,互不雷同,在谨严的整体中有腾挪跌宕,有参差变化,形成了五光十色、丰富多样的结构格局。也正是这个原因,朱自清有的名篇,被当时人评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正是象鲁迅先生说的漂亮缜密的写法,尽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任务”。四9朱自清的艺术语言是朴素的。如果说他早期的诗文还有富丽美的一面,那么从他致力写散文以后,他的散文则是“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美。他主张“用笔如舌”,认为“文章有能到这样境界的,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但这是怎样一个不易到的境界!”他极力提倡文章的“谈话风”,说:“这种谈话风的文章,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追求这种作风,作品才能象“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有极深的造诣,集中地体现在建树“谈话风”这一方面。如同画家之于色彩和线条、音乐家之于旋律和音调那样,朱自清对于口语有一种独到的敏感。朱自清的散文中,大量吸收口语体的语言,经过艺术的加工、改造和锤炼,成为自己作品的艺术语言,创造出自己艺术语言的个性风格。我们随便举出两例: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儿女》)一块口香糖得咀嚼老半天,还是嚼不完,凭你怎么斯文,那朵颐的样子,总遮掩不住,总有点儿不雅相。这其实不象抽烟,倒象衔橄榄。你见过衔着橄榄的人?腮帮子上凸出一块,嘴里不时地嗞儿嗞儿的。抽烟可用不着这么费劲;烟卷儿尤其省事,随便一刁上,悠然的就吸起来,谁也不来注意你。(《谈抽烟》)不难看出,这两段话中的语汇,绝大多数从口语中来,作者并注意采用口语的句法重新进行组织与安排,赋予这些语汇以特殊的“达意”和“表情”的作用。如鲁迅所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语言,更加有生气”。因此,读起来象作者与读者对坐,盘膝拉话,亲切有味。由于大量地吸收了口语语汇和灵活地采用了口语句法,朱自清“谈话风”的语言,保留着口语的本色和格调,具有明白如话、通俗平易的特色。虽然,朱自清散文注意、重视吸收口语语汇,采用口语句法,具有“谈话”的作风。但散文语言区别于口语,毕竟是一种文学艺术语言。朱自清对于谴词造句,甚至某一种句式如“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的格式,都是经过艺术琢磨的,都十分讲究语言的艺术表现力。他尤其是对于口语词汇,赋予它们以有情有致的生命。如上面第一例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一句,用“抹”字和“捧”字,而不用“擦”或“拭”,也不用“拿”或“端”,正是取“抹”和“捧”字作为口语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把孩子受大人训斥之后那种不敢放肆、老实就范的情态,栩栩传神地刻划出来了。再如第二例中的“嗞”字,本是口语中的一个象声词,通过特殊的“儿化”之后,再重迭起来使用,就获得了动词的性质,浓化了口语的意味。“嘴里不时地嗞儿嗞儿的”,细细吟味,这个词不仅描写出吃橄榄的声响,而且可以想见那种口水流涎、不停啧嘴的动态,具有绘声绘形、声态并作的艺术效果。无须多举例就可以看出,朱自清“谈话风”的艺术语言,有着字外有字、句外有句的韵味,明白如话、通俗平易之中,还有形象生动、浓缩隽永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艺术锤炼,能够学习和运用口语的节调,构成他“谈话风”语言的音乐旋律。这也是朱自清散文语言显著的美感特征。这里从《春》中举个例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9作者长话短说,以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短句、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构成了一种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抒情节奏,有口语的音色,更有抒情散文语言的明朗、和谐的旋律,有力地烘托出作者赞美春天的赏心悦目的心情。朱自清善于从语言的音乐性上,赋予他的艺术语言以“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美感特征,确实是“将本国最好的调子”,用于他的散文作品。五屠格涅夫说:“在文学天才身上……其实,我认为,在任何天才的身上,重要的东西却是我想称之为自己的声音的东西。是的,自己的声音是重要的。生动的、自己特有的声调,其他任何人喉咙里都发不出的音调是重要的。”作家只有在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的辩证统一中,表现出“自己的声音”,表现出自己的艺术个性,他才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我们读朱自清的散文,处处可见诚恳、老实的朱自清的形象,一个从“狷者”曲折地而又稳健地走向“斗士”的形象。他的作品搏动着“自己的声音”,如他自己所企求的那样:“虽只一言一动之微,却包蕴着全个的性格,最要紧的,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要而言之,朱自清散文艺术的“自己的声音”是,通过缜密的艺术构思,创造自然和谐、诗画俱美的意境;通过叙事、描写、议论有侧重的交融,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完整与变化相统一的布局,建筑小巧美观、丰富多样的结构形态;通过对口语的艺术锤炼,建树刚健清新、亲切有味的“谈话”作风:这些构成了朱自清委婉深切、谨严细致的艺术风格,洋溢着真淳、朴实的美。他的艺术风格,有如踽踽独行、沉想凝想而走向黎明的“背影”;有如芙蓉“打着朵儿”,“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的“荷塘”。李广田曾对朱自清作过这样的评价:“在当时的作家中,有的从旧垒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的从外国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是往往带来了西欧世纪末的颓废气息。朱先生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是中肯的评论。在“五四”以后的散文作家中,有“名士风”,有“绅士风”,有“隐士风”,而朱自清却能够独树一帜,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建立了“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必须指出,朱自清的这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正是“五四”以后我国白话散文崭新的民族风格。朱自清认为,“中国文学向来大抵以散文学为正宗”,现代散文的发展,“正是顺势”。他的许多文章在“民众文学”、文学的“通俗化”、“雅俗共赏”、语言的“谈话风”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大多围绕着关于散文的民族形式的问题。不仅在理论上如此,朱自清还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努力通过文学的民族形式来体现散文的民族风格。如在艺术构思方面讲究“眼”的安设;在抒情方面善于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追求真挚美、绘画美和“理趣”美;在结构方面注重贯穿线索,运用对立统一的艺术法则,把“明断”与“暗续”统一起来;在语言方面对口语进行大胆的艺术锤炼,追求朴实平易、雅俗共赏的作风。他在我国古代散文的基础上,继承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并进行自己的创造,建树了他散文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曾经说过:“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完全可以这样说,朱自清的散文,“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他的散文艺术及其风格,是对创建现代散文作出的最杰出、最宝贵的贡献。在创建现代散文的民族形式方面,如果说鲁迅是文化革命的旗手,朱自清则是脚踏实地的一员猛将。在新文化运动的历史长河中,朱自清的散文应占有他应有的光辉地位。99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乔口镇乔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1春视野拓展素材_重读朱自清新版新人教版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乔口镇乔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1春视野拓展素材_谈“朗读”新版新人教版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乔口镇乔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1春视野拓展素材_民主严谨治学的朱自清新版新人教版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乔口镇乔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1春视野拓展素材_朱自清诗歌散文的特色和成就新版新人教版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乔口镇乔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1春视野拓展素材_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新版新人教版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乔口镇乔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1春视野拓展素材_朱自清在1927年新版新人教版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乔口镇乔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1春视野拓展素材_朱自清关于青年学习古文的论述新版新人教版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乔口镇乔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1春视野拓展素材_写气图貌属采附声__评朱自清散文的迭字艺术新版新人教版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乔口镇乔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1春视野拓展素材_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新版新人教版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乔口镇乔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1春视野拓展素材_“真”的艺术_朱自清散文管窥新版新人教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20:57
页数:9
价格:¥3
大小:31.51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