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习目标】:1、学习驳论文的说理方法和本文结构严谨、语言犀利的艺术特色。2、整体感知文意,弄清文章脉络,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3、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第一学习时间自主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Ⅰ.教材助读一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如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说:“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鲁迅这篇文章就是针对舆论界的这种悲观论调,为了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文中,鲁迅先生明确指出中国人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也表现了鲁迅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二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三整体感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作者以理性的分析,批驳了少数别有用心者的错误论调。文章思路清晰,体现了精妙的构思:第一部分(1——2段):提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只希望“国联”;现在:一味求神拜佛。第二部分(3——5段):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第三部分(6——8段):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第四部分(9段):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Ⅱ.预习自测1、读准下面加粗字的读音慨(kǎi)叹玄虚(xuán)脊(jǐ)梁前仆(pū)后继省悟(xǐng)倘(tǎng)若诬蔑(wūmiè)搽(chá)诓骗(kuāng)5第二学习时间新知探究案Ⅰ.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一、整体把握(探究内容)1、文中“中国人”的含义相同吗?“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指的是什么人?2、哪些人可称是“中国的脊梁”?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3、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这种在证明“敌论”谬误时所采用的是哪种驳斥方法?说说这种方法的好处。4、文章正面立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证明的?你还能举例吗?二、细处探微(品味语言)1、试找一找充满讽刺性战斗性的语言2、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3、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不过一面总是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5三、感悟总结1、领悟主旨:本文在犀利的批驳中展现出作者睿智的思想,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悲观论调,作者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指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的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2、特色品评:(1)、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立论和驳论相结合,先破后立,论证缜密。(2)、巧妙地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第三学习时间课后训练案基础训练题---把最简单的事做好就叫不简单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词中加粗的字注音慨()叹省()悟家谱()搽()脂抹()粉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miǎo()茫jī()梁kuāng()骗wū()蔑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1)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玄虚:(2)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前仆后继:(3)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不足为据: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中国人”指“广大人民”的一项是()A、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B、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C、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D、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三部分:摆出敌方论点和论据、驳斥对方论点、论据和提出中国的希望。B、文章举事实证明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从而驳倒对方,这叫直接反驳。C、从文章中摆出的事实可以清楚地看到:批驳的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政府。D、文章中的“中国人发展着自欺力”的“中国人”是指一小撮反动派。二、文本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5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在这篇驳论文中,作者立论的观点是(    )A.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B.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C.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D.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2.对下面四种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有益贡献的知识分子。B.“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C.“为民请命的人”指封建社会中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又能为民说话的官僚。D.“舍身救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三、课堂延伸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①常听到这样一种对人的评价:“某人本事虽不怎么样,但很积极,他的精神还是很可贵的。”可是,我心里就一直对此存在着疑问:积极就一定是好的吗?②首先,对积极者本人来说,我认为如果“积极”到了过分的程度,那对自己绝对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也就是说,过分积极是不懂得爱自己。要知道,脑力劳动也好,体力劳动也好,凡是劳动,都是要付出精神付出气力的。过分积极,这付出的精神力气,也就不是一般的了,而是过分的付出,是一种透支。试想,如果一个人老是透支自己的精力体力,他的身体状况即使眼前“很棒”,也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到了一定程度,这种虚假的繁荣一拆穿,就是自己想补救都来不及了。伟大的革命导师他老人家曾经教导我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说,身体也是吃饭的本钱,活命的本钱,身体垮了,七病八痛,活着的趣味大概也是要大打折扣的。所以,过分的“积极”是不是的确显得不够自爱了呢?③其次,就“积极”的客观效果来说,如果一个人不掌握正确的方法,他越积极,可能就会造成越大的损失。比如,一个做零件的工人,他毛手毛脚,或者技术不过关,他很积极,别人一小时做100个零件,全是正品,他一小时做120个零件,却有20个是废品,看起来他的绩效与别人一样,好像积极没什么坏处,但是那20个废品的原料,本来可以做成正品的,却让他给白白浪费了,你说,是积极好呢,还是学好技术仔仔细细地做好呢?又比如,一个老师,他很积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本来供学生自修的时间他去讲课,应该下课了应该放学了他也去讲课,表面上看起来他讲得多了,学生从他那里接受的知识得到的好处也多了,但是,原来可以供学生自己安排的时间,可以让学生休息的时间,被他占用了,学生得不到自己整理知识消化知识的时间,也许他们会因此而对没有整理消化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大打折扣,影响了他们的考试分数,甚至可能影响他们将运用那些知识的一生;学生得不到应该得到的休息时间,也许他们下一堂课就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接受知识思考问题了,那就是这位积极者以自己假想的“所获”大大影响了学生真正的“所获”5,影响了另一位老师本应收到的上课效果,这实在对别人是一种损害;学生得不到应该得到的休息时间,也许他们从此对这位“积极者”产生了反感,从而连带着对他所教的这一门课产生了反感,导致了再也不喜欢这一门课,再也不积极认真去听这一门课了,那岂不是“积极者”以自己的“积极”打击消灭了别人的“积极”吗?这样,他的“积极”,除了留下一些完全的反面效应之外,还会留下一点什么呢?④至此,我们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出,做事情,光凭热情,光凭“积极”是不行的。“积极”还需要有正确的方法为基础,在该“积极”的时候积极,不该积极的地方坚决不去“积极”,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1、本文摆出的反论点是什么?2、.本文分哪几个层次批驳反论点?3、文中第三段画线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文中加横线的“假想的‘所获’”和“真正的‘所获’”的意思分别是什么?5、文章作者自己的观点是什么?6、过分积极不是一件好事,同理,过度的自信就变成了自负,你想对对身边的那些盲目自信的人说些什么?7、看来,对朋友,对亲人,对工作,言谈举止等等,都要把握一个度,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个“度”的理解。四、拓展练习:读下面的材料,想想假如你是李悝的话,你会作出怎样合理的解释呢?战国初期的魏国有一位大臣叫李悝,一天,魏文侯问他:“吴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李悝马上回答说:“是因为屡战屡胜。”魏文侯一下子迷惑起来,屡战屡胜怎么能跟灭亡联系在一起呢?他不解地问:“屡战屡胜是国家最吉利的事,怎么会使国家灭亡呢?”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17:24:18 页数:5
价格:¥3 大小:68.41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