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8咬文嚼字第0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8咬文嚼字(课时1)1.作者作品朱光潜(1897—1986),中国、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代表作有《诗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文学》等。2.文体知识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文艺随笔很注重内容的,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锱铢()镞()岑()牍()下乘()蕴藉()付梓()1.美学家《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2.知识性趣味性3.Zīhūzúcéndúchéngyùnjièzǐ1.如何理解“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这段话?这是作者在文章中直接表明自己对“咬文嚼字”观点的一句话,这句话的表述十分严密,从中不难看出朱光潜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也可以作为我们锤炼语言的典范。“14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一句中,“有时”一词用得很有分寸,其中隐藏着作者对咬文嚼字的赞同,也指明一般人对咬文嚼字的看法。“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一句中,“通常”表明一般情况下;“不很好”的“很”字也用得恰当之极,“不很好”不是“不好”,只是程度上达不到“好”的标准。接着作者用“但是”一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必须”“一字”等词,可见作者态度之坚决,用词之准确。2.“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这段话有何含意?这是议论文中少见的一个极富哲理又极富文采的语句,这句话与其说是谈文学创作,不如说是谈思想与认识。我们先看这句话在语言表述上的特点:这句话先采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把“联想”与“习惯”,“习惯”与“熟路”之间的关系,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然后笔锋一转,指出“熟语”的危害——“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而这两者的对比是多么鲜明。作者这句话是阐述“联想”在创作中的作用,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的思想与认识,不也是常常喜欢走“熟路”吗?常常喜欢走熟路的思想,只能把生活引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3.文章列举了哪些例子来分析论证作者的观点?例子观点郭沫若的剧本《屈原》中的一句话。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王若虚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修改。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推敲”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4.如何评价“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这种观点?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是从根本上抓住了文字的实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咬文嚼字”14应先从思想感情入手,以表达最恰当的思想感情为最终的目的,再去进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婵娟(chán)垂涎(xián)援例(yuán)咬文嚼字(jiáo)B.憎恶(zēnɡ)蕴藉(jiè)烟榻(tà)套语滥调(làn)C.岑寂(cén)尺牍(dú)灞桥(bà)不胜枚举(shènɡ)D.斟酌(zhēn)付梓(zǐ)镞没(cù)下乘作品(shènɡ)2.下列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玩索剥琢有声斩截刻苦自励B.因缘点铁成金鲁莽清沁肺腹C.俗滥推陈翻新流涎索然无味D.胸襟不即不离凝练锱铢必校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   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   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   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   ,情感还没有凝练。A.所以必须表现透彻B.虽然必需表示精确C.虽然必须表现精确D.所以必需表示透彻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4A.媒体的价值在于运用真实、客观的新闻信息,推动各种文明在相互交流、包容、借鉴中共同提高,全面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B.第25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12天里吸引了20多万名观众,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2500名电影人、300多部电影前来参与。C.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D.改变重在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关键。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两种不同的伦理思想形成中西文化思想两种不同的类型,中国人侧重个人本位,   ,   ,   ;西方人侧重社会本位,   ,   ,   。①理思想常为政治法律思想所左右②所以法的观念特别浓厚③政治法律和伦理虽亦彼此呼应,其实很少关联④所以道德的观念特别浓厚⑤政治法律思想多从伦理出发⑥伦理学与政治法律学有一个一贯的条理A.⑤⑥④①③②B.②①③④⑤⑥C.④①③②⑤⑥D.④⑤⑥②①③6.根据下面的意思,为《咬文嚼字》杂志创拟一则广告词。我好,我优秀,你却不订不看,当然是你的错。而如果我办得不好,无啥看头,甚至枯燥无味,那当然是我的错误喽。我们说,优秀来自自信,自信才会出优秀。《咬文嚼字》是深知此理的。广告词:7.下面是新浪网页上的一则新闻,请在阅读之后,发一个帖子,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40字)14一次,姚明休假结束离开上海,有记者采访时问他:“你什么时候回美国?”姚明回答说:“要作一个纠正,我不是‘回美国’,而是‘去美国’,现在我是‘回中国’。”(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排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落个“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把必须有的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是改得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里的用语,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由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一、“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14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1.本文开篇引述了郭沫若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和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的修改,你认为这样写有何好处?2.作者第二段中引用《水浒》里的文字多余吗?请简要说明理由。3.“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这句话强调了哪些方面?有何具体作用?4.有人认为朱光潜先生赋予“咬文嚼字”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你认为这个“新的意义”是什么?对这个“新的意义”你是如何理解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虚和实宗白华虚和实的问题是一个哲学宇宙观的问题。这可以分成两派来讲。一派是孔、孟,一派是老、庄。老、庄认为虚比实更真实,是一切真实的原因,没有虚空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就没有生命的活跃。儒家思想则从实出发,如孔子讲“文质彬彬”,一方面内部结构好,一方面外部表现好。孟子也说:“充实之谓美。”14但是孔、孟也并不停留于实,而是要从实到虚,发展到神妙的意境:“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圣而不可知之,就是虚:只能体会,只能欣赏,不能解说,不能摹仿,谓之神。所以孟子与老、庄并不矛盾。他们都认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也就是《易经》上的阴阳结合。世界是变的,而变的世界对我们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有生有灭,有虚有实,万物在虚空中流动、运化,所以老子说“有无相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种宇宙观表现在艺术上,就要求艺术也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中国画是线条,线条之间就是空白。石涛的巨幅画《搜尽奇峰打草稿》,越满越觉得虚灵动荡,富有生命,这就是中国画的高妙处。上面讲了虚实问题的一个方面,即思想家认为客观现实是个虚实结合的世界,所以反映为艺术,也应该虚实结合,才有生命。现在再讲虚实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思想家还认为艺术要主观和客观相结合,才能创造美的形象。这就是化景物为情思的思想。宋人范晞文《对床夜语》说:“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化景物为情思,这是对艺术中虚实结合的正确定义。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动人。惟有以实为虚,化实为虚,就有无穷的意味,幽远的境界。清人笪重光《画筌》说,“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人邹一桂《小山画谱》说:“实者逼肖,则虚者自出。”这些话也是对于虚实结合的很好说明。艺术通过逼真的形象表现出内在的精神,即用可以描写的东西表达出不可以描写的东西。化景物为情思、虚实结合,在实质上就是一个艺术创造的问题。艺术是一种创造,所以要化实为虚,把客观真实化为主观的表现。清代画家方士庶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在笔墨有无间。”(《天慵庵随笔》)这就是说,艺术家创造的境界尽管也取之于造化自然,但他在笔墨之间表现了山苍木秀、水活石润,是在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是一个有生命的、活的,世界上所没有的新美、新境界。凡真正的艺术家都要做到这一点,虽然规模大小不同,但都必须有新的东西、新的体会、新的看法、新的表现,他的作品才能丰富世界,才有价值,才能流传。(选自《美学散步》,有删改)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虚与实的关系的一项是A.《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中,前两句是虚写,写梦中的景色;后两句是实写,写诗人惊醒后的感受。14B.《考工记·梓人为笋虡》篇介绍木匠做大鼓的架子时,在鼓的下面雕刻虎豹等,人听到鼓声时,又看到虎豹的形状,两个方面结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C.京剧《三岔口》的故事发生在夜间,但舞台表演时并不关灯,舞台的夜是不真实的夜,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在观众心里构成黑夜,这个黑夜是情感上的。D.柳永的《雨霖铃》表达了离别的伤悲,其中“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是实写,表现了与朋友离别后的悲凉状态,以此表达对朋友的留恋、思念之情。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虚和实是哲学宇宙观问题,人们对此的看法有所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以孔、孟为代表,一派以老、庄为代表。B.老子的“有无相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表明,变的世界体现在有生有灭、有虚有实,万物在虚空中流动、运化等方面。C.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中,都以虚构为主、以实写为辅,即通过对形象的逼真刻画这种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其内在的精神。D.艺术家创造的境界来自客观世界但区别于客观世界,境界无论大小,都有新的东西和体会,惟其如此,作品才得以流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虚和实问题,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认为要从实出发,最终达到神妙的境界,即由实到虚。B.中国画充分体现了虚实问题,线条本身是实,线条之间就是虚,并且画中的虚实是可相互转化的。C.思想家认为客观现实是虚实结合的世界,作为艺术创作就要主观和客观结合,要化景物为情思。D.艺术是把客观真实化为主观表现的一种创造,艺术要能够化实为虚,才有无穷无尽的意味和境界。【2022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在母语的屋檐下彭程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14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恍惚中,甚至忆起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境,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友人感慨:真过瘾。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tongue。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迢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訇然敞开,堆积的珠宝浮光跃彩。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横竖撇捺里,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隐忍的啜泣。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鹰隼呼啸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有怎样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一切,都被母语捕捉和绾结,表达和诉说。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的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字,就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便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有人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一颗悬空的心倏地落地了。14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一个汉语的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旦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以诗歌为证,《鲁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喟,贯穿了相通的哲学追问;中世纪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或者隽永清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到彰显和分享。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1.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3.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中引用英语mothertongue,是为了引出“妈妈的舌头”这一形象说法,强调母语的温馨可亲。B.作者用“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来形容母语的微妙和玄奥,是说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传。C.文中引用阿里巴巴的故事,旨在说明封存在语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宝般珍贵。D.文中列举“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等意象,意在说明,只有用母语才能准确言说它们的内在情韵。E.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引经据典,华美而不失厚重,有较深的文化意蕴。141.D【解析】D项,“镞”应读“zú”,“乘”应读“chénɡ”。2.C【解析】A项,“琢”应为“啄”;B项,“腹”应为“腑”;D项,“校”应为“较”。3.A【解析】“坏习惯”和“不很好”,不是转折关系,是因果关系,所以第一个空填“所以”。“必须”表示事理上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做到;“必需”表示一定要有的,常指需要的东西。所以第二个空填“必须”。从搭配使用上来看,第三个空填“表现”。“思想”应“透彻”,不能“精确”。“精确”指非常准确,非常正确。4.A【解析】B项,不合逻辑,“电影节”不能“吸引”“300多部电影前来参与”。C项,语序不当,“不仅”应放在“电子商务”的后面。D项,句式杂糅,“重在……”与“以……为主”杂糅。5.D6.不订《咬文嚼字》是你的错,不再订《咬文嚼字》是我的错。【解析】既然是《咬文嚼字》杂志的广告词,广告词中就要有鼓励读者订该杂志的意思,而且只要订了一次,就会继续订。字里行间洋溢着办刊人的自信,对读者展开心理攻势。7.一字之差彰显拳拳爱国心。姚明,中国的骄傲,我永远是你最忠实的支持者。【解析】不同的字眼关乎不同的情感,“回美国”与“去美国”,一字之差,意思迥异,所表达的情感也迥异。姚明的回答,看似有点“咬文嚼字”,实则体现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在姚明心中,美国不属于他,中国才是他永远的家。14(一)1.①对比。由引述例子开篇,先列举郭沫若改字改得好的例子,接着列举郭沫若改得不好的另外一个例子。二者对比,引出本文论题“咬文嚼字”。②引用同一名家的事例,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解析】先分析郭沫若修改的语句在形式和情感表达上体现的区别点,再分析引述与全文的关系。2.不多余。以《水浒》里的用语为依据,强调了“你这”式带有强烈的憎恶色彩,证明了文中所列举郭沫若改字的第一个例子,即将“你是”式改为“你这”式符合人物的情感,是正确的。【解析】回答问题时,先明确观点,然后分析具体的作用,即“你这”这个句式表达的情感。3.(1)强调的重点:①要咬文嚼字;②咬文嚼字的原则,即“调整思想和情感”。(2)作用:这句话是文章的主要观点,是贯穿全文的总的思想。4.①在文字应用上,咬文嚼字就是要“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即写作时要字斟句酌,讲究语言运用的准确、传神,力求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②“嚼”有玩赏的意思,咬文嚼字就是要对作品语句进行玩赏、品鉴。【解析】可以通过对节选部分作者的观点的分析得到。在作者看来,“咬文嚼字”是一种写作的态度,也是一种赏析的方法。从这个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写作就要咬文嚼字,而欣赏也要咬文嚼字。(二)1.D【解析】“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是想象的内容,是虚写,整句话没有实写内容,不符合“虚实”关系。2.C14【解析】“都以虚构为主、以实写为辅”错误,虚实结合的手法中虚写、实写没有主次之分。3.B【解析】“虚实是可相互转化的”错误,原文有“越满越觉得虚灵动荡”,意思是在中国画中,可以化实为虚,但不能说虚实可相互转化。1.①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②结构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名师点睛】1.结构上的作用。具体位置不同,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也不同。(1)开头部分情节的作用常常是开门见山,点明题目;统领全文,交代写作原因;引出下文,或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与下文形成对比,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渲染气氛,奠定文章感情基调等。如上述题目在结构上的作用就是“照应标题”,“引出下面的议论”。(2)文章中间部分情节的作用常常是照应或承接前文,引出下文某个情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等。(3)文章结尾部分情节的作用常常是照应标题、开头,强化、深化某种思想或情感;卒章显志,揭示文章主旨;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2.内容上的作用。应从人物、主旨、作者的思想情感等不同的角度思考。(1)根据人物在具体情节里的语言、行为、心理活动等,分析情节对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点等方面的作用。(2)根据情节的发展趋向、设计某一情节的目的,分析情节在表达文章主旨方面的作用。(3)根据作者设计情节时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褒、贬等),分析情节里蕴含的思想情感等。2.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揭示出人和母语之间生死难离的关系,使事理具象化,生动形象。【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句子。首先要明确赏析的角度,比如修辞角度、感官角度、遣词造句角度等。一般先从修辞角度思考,“14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旦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就像”一词提示考生画线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然后赏析比喻的效果即可。3.①母语可以拉近彼此关系。②母语最早打通人与世界的联系。③母语可以自由地抒情状物。④母语包蕴文化基因,守卫民族文化。⑤母语给人以家的归宿感。⑥各民族用自己的母语创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4.BC【解析】本题是五选二的综合题,既考查理解文章的内容,又考查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还涉及文章的主旨。B项,“是说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传”有误;C项,“旨在说明封存在语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宝般珍贵”有误。1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27:10 页数:14
价格:¥3 大小:89.3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