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人教版
>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
六国论 苏洵
>
2022学年高中语文专题20六国论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2学年高中语文专题20六国论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专题20六国论1.作家作品(1)苏洵其人苏洵(1009—1066),北宋。字,号。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宋代的合称“唐宋八大家”。(2)苏洵其事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应进士和茂才等考试,都没有考中。于是把平日所作文章都焚烧了,闭户专心读书,精习六经百家学问,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撰写文章,很短的时间就能写几千字。仁宗嘉祐元年,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应试,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将他所写的二十二篇文章呈献给宋仁宗,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由此文名大震。宰相韩琦亦赞赏他的文才。嘉祐五年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又授命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太常因革礼》100卷。书成后不久病逝,追赠为光禄寺丞“文安公”。苏洵的著作以史论和政论成就最高,他著有《嘉祐集》15卷。2.写作背景宋王朝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对外较为软弱的政权。苏洵生活的真、仁、英宗三世,宋王朝虽然尚未十分疲弱,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面临威胁。1004年,辽举兵攻宋,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取得了澶州城下的大捷。但双方订立的“澶渊之盟”却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士气消沉,苟且求和之风日炽。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给西夏银、绢、茶。一代代宋王朝统治者的为积威所劫,赂敌苟安引起了作者的忧心和思考,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发人深省警世之作。3.给加线的字注音。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20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4.请在以下句子中找到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意义。(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5.请注明加线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意义。(1)理固宜然()(2)李牧连却之()(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6.请解释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具体意义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意义。(1)思厥先祖父(古义:今义:)(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今义:)(3)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今义:)(4)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今义:)(5)可谓智力孤危(古义:今义:)(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义:今义:)(7)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今义:)(8)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今义:)7.请解释以下多义词在句中的意义和词性。(1)或①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2)得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②此言得之()(3)势①其势弱于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4)以20①不赂者以赂者丧()②秦以攻取之外()③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⑥以地事秦()⑦洎牧以谗诛()⑧至丹以荆卿为计()⑨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⑩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8.请判断并说明以下特殊句式的类型。(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3)赵尝五战于秦()(4)洎牧以谗诛()(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6)其势弱于秦()(7)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散文家明允老泉三苏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3.shuàilù;jué;pù;xīn;yǔ;yān;jì;chán;dài。4.(1)“厌”通“餍”,满足。(2)“当”通“倘”,如果。5.(1)名词作状语,在道理上。(2)使动用法,使……退却。(3)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4)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6.(1)祖辈父辈;父亲的父亲。(2)那实际情况;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含转折。(3)这样以后;接着。(4)两次;又一次。(5)智谋力量;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6)不去;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不好等。(7)终于到了某种结局;表示另提一事。(8)旧事,以往的事情,先例,前例;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情调情节的生动性、连贯性。7.(1)①相当于“有人”,不定代词。②或许,副词。(2)①得到,动词。②适宜,得当,形容词。(3)①势力,名词。②形势,名词。(4)①因为,介词。②用,介词。③从而,结果连词。④来,目的连词。⑤20以至于,结果连词。⑥拿,介词。⑦因为,介词。⑧用,介词。⑨用,介词。⑩凭借,介词。8.(1)判断句,用“……也”表判断。(2)省略句,“举”后省略宾语“之”,指代“土地”。(3)状语后置句,“于秦”意为“和秦国”,为后置状语,应调至“五战”前。(4)被动句,“诛”在意思上表被动,被诛杀。(5)被动句,用“为……所……”表被动。(6)状语后置句,“于秦”意为“比秦”,为后置状语,应该调到“弱”之前。(7)定语后置句,“大”为后置定语,应该调到“天下”之前。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作用?(1)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2)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2.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原因的?用了哪些对比?各有什么作用?第二段从第一个方面即“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个角度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1)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分析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2)20通过以上对比,说明了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从中得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3.阅读第三段,分析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论证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4.如果将第四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五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改好不好?这样改不好。(1)六国灭亡的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作“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2)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三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做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五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得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作“借古讽今”。20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弊在赂秦(luò)思厥先祖父(jué)抱薪救火(xīn)B.暴霜露(bào)如弃草芥(jiè)胜负之数(shù)C.燕赵之君(yān)洎牧以谗诛(jì)当与秦相较(jiào)D.为国者(wèi)革灭殆尽(dài)日削月割(xuē)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互:交互。盖失强援盖:因为。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暴秦之欲无厌厌:讨厌。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分出,分清。终继五国迁灭迁:改变。D.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④可谓智力孤危⑤然后得一夕安寝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A.①②⑦B.③④⑤C.①⑤⑦D.④⑥⑧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不能容于远近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5.选出加线词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④城之破也,妇孺不存⑤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A.①②B.②⑤C.③④D.①⑤6.下列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0A.齐人勿附于秦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吾祖死于是D.师不必贤于弟子7.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破灭之道也(规律)②率赂秦耶(全都)③固不在战矣(所以)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⑤诸侯之所亡(灭亡)⑥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A.①③⑤B.①②⑤C.③④⑤D.②④⑥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赂秦而力亏而秦兵又至矣B.破灭之道也暴秦之欲无厌C.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秦之所大欲9.本文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①比喻论证②对比论证③类比论证④引用论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0.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A.真可悲啊!有这样的局势,却为了秦人积下的威势胁近,一天天地割让,而趋于灭亡。B.真悲观啊!有如此的形势,却被秦国的一贯暴力所挟制,一天天地割让,而趋于灭亡。C.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威势所胁迫,一天天地割让(土地),而趋于灭亡。D.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因为秦国的暴力威胁,一天天地割让(土地),而趋于灭亡。11.选出下列对课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论》的本意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在借此批评北宋统治者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政策。B.作者对赂秦的“韩、魏、楚”三国持否定批判的态度;对“燕、赵”义不赂秦,最后战败而亡,持赞赏和惋惜的态度。C.本文运用了大量对比论证,尤其突出了六国与秦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对比,指出了六国灭亡的必然性。20D.作者指出赂秦的根本原因是“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也为“讽今”作了准备。1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菲律宾等国家为了搅动南海局势,近来不断谋求大国介入南海事务,这无疑是抱薪救火,势必对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造成极大影响。B.一时间,密密麻麻的牛羊遍布玛多草原,人们在享用其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日削月割地侵蚀着生态。C.如此经营,将难以形成合作伙伴对品牌的依赖,以至于他们往往会因蝇头小利而背盟败约。D.他们早已把主流价值观如弃草芥抛之荒野,结果自作自受、害人害己。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600多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舟师开启了七下西洋的伟大航程,历时28个岁月,远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此,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更为密切。B.目前全球每隔14天,就会有一种语言消亡。语言学家认为,到下个世纪,估计近一半的语种将会消失。1000多种语言已被列为濒危语种,处于被遗忘的边缘。C.新学期开始,很多地方的小学、幼儿园购买了符合国家新标准的校车,然而,这一“上应法规、下顺民意”的举措却在多地遭遇“办不了牌照,无法取得校车标牌”。D.日前,世界卫生组织给手机贴上了“可能致癌”的标签,一时引起广泛关注。手机和癌症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是否从此不能正常使用手机了?回答是否定的。14.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观点。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群雄割据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20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以予人予:送B.此言得之得:得当C.始速祸焉速:加速D.洎牧以谗诛洎:等到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以有尺寸之地至丹以荆卿为计B.赵尝五战于秦齐人勿附于秦C.子孙视之不甚惜燕赵之君,始有远略D.较秦之所得诸侯之所亡3.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B.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C.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D.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4.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B.作者引用“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深入浅出,明白晓畅,增强了说服力。C.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从而论证了20“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D.选文第一段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间杂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六国论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20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窃怪天下之诸侯窃:私下B.韩、魏塞秦之冲冲:冲击C.而蔽山东之诸侯蔽:掩蔽D.以阴助其急阴:暗中2.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且不知天下之势也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B.秦之用兵于燕、赵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C.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少而强者不可保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为作者对六国错误做法的批判的一组是①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②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③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④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⑤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⑥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A.①②④B.①③⑤C.③④⑥D.②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由读史引发对六国灭亡的思考,借此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六国灭亡皆因它们不了解天下的形势。B.韩、魏两国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秦国得韩、魏则得灭齐、楚、燕、赵之势,齐、楚、燕、赵失韩、魏则失保国家之势。C.第二段列举范雎、商鞅建议秦国先收韩、魏的策略的史实,说明商鞅等人明天下之势,暗含对齐、楚、燕、赵四国的批评。20D.第三段通过比喻论证再次指出:不了解天下大势,没有采取厚韩亲魏的策略是六国相继被秦国吞并的原因。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2)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2022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秦废封建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后属疏远属:亲属B.诸侯更相诛伐更:交替C.子房亦与焉与:参与20D.不能易也易:交换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以有侯王争必以利B.三代之兴知诸侯之不可复C.而学士大夫多非之而诸子之论废矣D.袭封而争位者君臣父子相贼虐者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请立诸子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①时非圣人之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②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题“秦废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废除了三代以来分封诸侯的国家制度。B.始皇不急于说出己见,而让群臣议论丞相的谏言,群臣多赞成丞相的意见。C.廷尉李斯深谙时移世变,以史为鉴,力排众议,反对恢复分封诸侯的制度。D.苏东坡学养深厚,纵论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6.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话做出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1.C202.B【解析】B项中“厌”应为“满足”。3.C【解析】②“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③“至于”古义为“到了……地步”;④“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⑥“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⑧“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4.B【解析】B项为名词作状语,A、C、D三项为形容词作名词。5.B【解析】①被打破,被攻克;②攻克;③解除,破解;④被攻占,被攻克;⑤攻克,攻破。6.D【解析】A项中“于”为“和”的意思,B项中“至于”为一固定短语,C项中“于”是“在”的意思,D项中“于”与例句中“于”皆是“比”的意思。7.A【解析】①句中“道”为“原因,途径”的意思;③句中“固”为“本来”的意思;⑤句中“亡”为“丢失,失去”的意思。8.B【解析】A项,表顺承/转折;C项,因为/用;D项,表列举/那么。9.D10.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这里重点注意文言实词的翻译,不能脱离上文。1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本文没有分析生产力发展问题。12.A20【解析】抱薪救火: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除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菲律宾等国家的行为本就存有祸心,故错。13.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岁月”不能用具体数字来修饰,可把“岁月”改为“春秋”;C项,成分残缺,应在最后加上“的尴尬”;D项,不合逻辑,前面有两个问题,不能简单说“回答是否定的”。14.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苏洵只抓住“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段,了解其大意;然后给语段内容划分层次;最后概括出重要信息形成关键词。本段文字主要讲了六国灭亡的背景和原因,这包括秦国强大后逐步吞并六国的土地,六国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另外,文段指出了苏洵只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的意图。(一)1.C【解析】速:招致,如“不速之客”。2.D3.A【解析】根据句式结构的特点及句意进行判断。4.D【解析】选文语言以散文为主,间杂骈句。5.(1)送给(秦国)越多,(秦国)侵犯它们就越厉害。(2)(这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3)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二)1.B【解析】冲:要道。202.A【解析】都是结构助词,“的”。B项,①介词,“对”;②介词,“比”。C项,①为介词,“替”;②为动词,“治理”。D项,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并列。3.C【解析】①论述韩、魏战略地位的重要,间接指出六国的正确做法;②是对秦昭王的做法的批判;⑤是作者的计策,也是六国的正确做法。4.D【参考译文】我曾经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决然向西进兵,去打崤山以西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对这个问题作深入思考,认为一定有可以使六国保全自己的计策。因此我未尝不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疏忽大意,图谋利益时目光短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形势。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要害地区,不在齐、楚、燕、赵四国,而是在韩、魏的边境,各诸侯国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要害地区,也不是在齐、楚、燕、赵四国,而是在韩、魏的边境。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挡住了秦国的交通要道,而且掩护着崤山东边的国家,所以那时天下最重要的地区,没有哪里赶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建议收服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时又提出收服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真心归顺时,就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对此感到担忧。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出来了。20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对秦国来说是危险的事情。因为秦国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别国的国都,燕、赵就会在前面抵挡,韩、魏就又会乘机从后面偷袭,这是危险的用兵之道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从后面偷袭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其他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形势吗?丢弃小小的韩、魏两国,让它们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暴的秦国,它们怎能不屈服而归顺秦国呢?韩、魏两国屈服而归顺了秦国,这样以后秦国就可以毫无阻挡地向东方的诸侯国用兵了,从而使天下各国普遍地遭受秦国的祸害。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国,却必须依靠它们作为自己西方的屏障,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得以保全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它们就能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来暗中援助解决韩、魏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一直应付下去,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用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尺寸之地的小利,违背盟誓、毁弃约定,以至于自相残杀。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国就已经自己陷入困境了。以至于秦国人能够乘虚而入,吞并了这些国家,怎不令人悲叹啊!1.D【解析】根据上下文,即使圣人重生,也不能推翻柳宗元的言论。因此D项“不能易也”中的“易”是“改变”,而非“交换”。【名师点睛】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结合文意,运用适当的方法,比如字音推断法、字形推断法、对称结构推断法、语法分析法、联想迁移法、上下文推断法、代入法等。此题只要根据上下文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该“易”为一词多义,文中“甚易制”中的“易”是“容易”的意思,而此处是说圣人不能推翻柳宗元的言论,是“改变”的意思。2.C【名师点睛】综观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文言虚词的考查呈现逐渐弱化的趋势,但不代表可以忽视文言虚词。高中阶段要求考生把握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必须将这18个虚词的常见意义和用法牢记在心,并掌握一定的判断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方法和步骤。做题时,考生首先在脑海中检索该虚词的常见意义和用法,再将之代入到考查的语句中,结合语境判断、确认。3.B【解析】B项,“皆封侯”在“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一句中找不到对应的内容,属于无中生有。【名师点睛】解答此题,一要结合原文,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大致语意是否正确,二要将翻译过来的句子与文言中的原句仔细对比,看是否有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歪曲文意等错误。4.①时势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把握时势,不违背时势罢了。20②自夏商周起圣人用礼乐教化天下,曾经达到了刑罚可以搁置不用的程度,但是最终不能终止篡位弑君的祸患。【解析】重点词语的翻译:(1)为,创造;失时,违背时代。(2)已,停止;篡弑,篡位弑君。【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内容。文言文的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为”“失时”“已”“篡弑”等词语的落实,翻译完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5.D【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筛选区间遍布全文。D项,最后一句“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不当,该文主要分析了分封制的弊端,至于其他并无过多的论述,此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名师点睛】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其次要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再拿选项内容逐条与原文相关部分进行比较,特别是在人物的角度,事情的件数与行为的程度、时效、时间、因果等方面。常犯的错误有: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强加因果、以偏概全、混淆已然未然等。6.汉高帝和张子房是反对分封诸侯的,但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封韩信等人为诸侯王,所以说“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名师点睛】做这类题目首先要树立全局观念,把握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物、事件等。其次要看清题干,明确筛选指向,什么人什么事,范围是整个选文还是某个片段。最后到文中筛选信息,看清楚是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还是用原文回答,抑或两者皆可。【参考译文】秦王刚刚吞并天下的时候,丞相王绾等说:“燕国、齐国、楚国之地偏远,如果不设置藩王就无法镇守这些地方,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20秦始皇把这条建议交给大臣们讨论,群臣都以为(分封藩王)有利。廷尉李斯说:“周文王、周武王所分封的同姓子弟很多,然而后来的亲属日益疏远,(他们)像仇人一样互相攻击,各诸侯国更是互相征战,最终达到天子也不能禁止的地步。现在天下依靠陛下的神力,全部统一成为秦朝的郡县,诸位皇子和功臣朝廷可以用公家的赋税分别重重地赏赐他们,很容易控制他们。能够使天下人没有异心,这就是使天下安宁的正确办法,(所以说)设置诸侯不利。”秦始皇说:“天下一直都苦于战斗不止,正因为有诸侯王。现在依靠大秦宗庙的福佑天下刚刚安定,又再设立诸侯国,这是建立(分立的)部队,要想天下安定,岂不是太难了吗!廷尉的意见是对的。”于是就划分天下为三十六个郡,每个郡分别设置守、尉、监。苏子(苏轼)说:圣人不能创造时代,也不能违背时代。时势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把握时势,不违背时势罢了。三代兴盛的时候,诸侯如果无罪就不可剥夺(他们的封国),因而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分封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这就是所说的不能创造时代。周朝衰落了,诸侯互相吞并,齐国、晋国、秦国、楚国都达到方圆一千余里的国土,他们的势力足够来分封诸侯树立屏障。到了七国都称了王,做(以前)天子(才能做的)事,然而终究不能分封诸侯。(这是已经被验证)很久了的事情,世人害怕诸侯造成的灾祸,不是只有李斯和秦始皇知道这一点。秦始皇吞并天下以后,划分郡县,设置郡县的守吏,道理本来就应当这样,(这就)像冬天穿皮袄夏天穿葛衣,是时令所应当的事情,并不是某些人的个人智慧或独到见解,(一般)所说的不违背时代的情况,求学者和士大夫大多认为它不对。汉高帝想封六国的后人,张良认为不行,李斯的意见与张良的意见没有什么不同。汉高帝听了张良的话,知道分封诸侯不可恢复,这是非常明显的了。然而最终还是分封韩信、彭越、英布、卢绾,(这件事)难道只是汉高帝做的事情吗,张良也参与了。所以柳宗元说:“分封诸侯的制度并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过去议论分封诸侯的人,柳宗元的议论一出,而其他诸人的议论都被废弃了,即使是圣人再复活,也不能改变了。所以我采用他的说法,又增补了一些,说:凡是有血气的人一定会争夺,争夺一定会因为利益,而利益没有比分封诸侯再大的了。分封诸侯,是争战的开端、战乱的开始。从有书面文字记载以来,臣下弑杀他的国君,儿子弑杀他的父亲,父子兄弟互相残杀,有不是因为袭取封国和争夺王位的情况吗?自夏商周起圣人用礼乐教化天下,曾经达到了刑罚可以搁置不用的程度,但是最终不能终止篡位弑君的祸患。到汉代以来,君臣父子互相残杀的情况,都是诸侯王的子孙,其余的不能世袭的卿和大夫,从未有过。近世不再分封诸侯,所以这种祸事差不多绝迹了。仁人君子,难道忍心再开始这种祸事吗?所以我认为李斯、秦始皇的意见和柳宗元的意见,应当成为万世万代的法则。2020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学年高中语文专题27项脊轩志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2学年高中语文专题21伶官传序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2学年高中语文专题15苏幕遮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2学年高中语文专题14虞美人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2学年高中语文专题12阁夜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2学年高中语文专题11将进酒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2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5书愤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2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4蜀相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2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2湘夫人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2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1长恨歌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27:33
页数:20
价格:¥3
大小:129.9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