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师一号】2022高中语文 第4单元综合测试 苏教版必修4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第Ⅰ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表人流行词语探微刘峰在近几年的流行新词语中,反映社会多元人群的新词语逐渐增多,其在语言结构、语义表达、产生机制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表人流行新词语是流行新词语中的一个小类,表示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一类人,具有鲜明的类指化特征。如“高考移民、宅男”等。此外,表人流行新词语具有信息浓缩化的特点,用一个词就能表达一般要用几个词、一句话甚至几句话才能表达的语义,更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也便于人们记忆。例如,“高富帅”“~控”等。从语言结构特征看,表人流行新词语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成群”的方式出现,形成一个个表人流行新词语词群。例如,~族(蚁族、裸婚族、啃老族),~控(微博控、网购控)等。每一个词群,都可归纳为一个构词模式。另一类则以单个词语的形式出现,如“草根”“土豪”等,与第一类词相比,该类流行词语数量较少。从表达色彩看,大部分表人流行新词语的感情色彩浓厚,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与时尚感。很多表人新词语之所以能够流行,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们极富表达的感情色彩,如讽刺、戏谑等,不一而足。表人流行新词语的产生途径多种多样。“闺蜜”是通过简称(闺中密友)及谐音(闺密)两种方式创造出来的,“草根”和“炮灰”是通过借喻产生的“旧词新义”,“粉丝”是音译外来词,并和汉语已有词偶合。在表人流行新词语中,有两种词语衍生方式非常突出,即词语模造词和借用外来词。李宇明先生曾指出,当前大多数新产生的词语,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一框架就像是造词模子一样,称之为“词语模”。词语模能批量生产新词语,并使其所生产的新词语形成词族。上文所列举的每一个表人流行词语词群,都是由相应的词语模衍生出来的。词语模造词实际上就是一个类推过程,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14-\n汉语创造新词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利用汉语中现有的构词材料和规则创造新词,二是借用外来词。在解决有限的词汇与众多新事物、新概念之间的矛盾时,借用外来词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近年日本动漫、游戏等在中国的流行,不少日语中的表人新词语也随之进入汉语。如“正太”“达人”等皆来自日语,词语模“~控”最早也源于日语。当然,汉语在引入这些外来词时,会根据汉语词的构造、表义特点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表人新词语的流行与当前的社会文化心理密切相关。在信息数量日益膨胀、传播手段不断更新的当下,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人们的趋同、从众以及追求新异的心理。例如,当“剩男”“剩女”得到了大众的接受和广泛传播后,只要社会中出现具有某些类似特征的人时,人们就倾向借“~男(女)”这一形式来表达。人们对新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有着极强的心理需求,倾向于不断创造新形式或新意义的词语来满足语言交际日益精细化的需求。如“女汉子”“伪娘”等。从表面上看,这种求新求异与求同从众心理是矛盾的,其实这正是人们语言文化心理复杂性的独特体现。一方面,当人们认同某些新词语时,就会尽力模仿,达到趋同;另一方面,为了追逐新潮时尚,人们会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尽力求新、求异。表人流行新词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当然,这类词语在快速发展中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主观性,存在一些不健康的现象。哪些词语能够继续使用下去,哪些应当被淘汰,除了有赖于语言发展规律和交际实际需要之外,也需要大众传媒等社会力量加以理性引导。(《光明日报》,有删减)1.下列有关“表人流行词语的特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表人新词语是指在汉语新词语中,由表人的语素构成的新词语,表示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一类人,如“老王、小张”等。B.表人流行新词语折射了当前社会现实和大众心理诉求,满足了当前社会指称各类人群精细化的需求,具有信息浓缩化特点。C.从语音特征角度,表人流行词语可以分为以“成群”的形式出现和以“单个词语”形式出现这两类。D.表人流行词语都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与时尚感,这是它们能够流行的原因。解析 A.“由表人的语素”不是所有的都“由表人的语素”;后面列举错误。C.“从语音特征角度”错。D.“都具有”错。答案 B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借用外来词是人们解决有限的词汇与众多新事物、新概念之间的矛盾的首要选择。B.“草根”和“炮灰”这种通过引申方式产生的表人新词语更能刺激人们对于词义的联想和想象。C.人们为追求交际过程中的经济性原则,利用现有词语模完全创新生产出大量表人新词语。D.表人新词语满足了人们的某种社会心理需求或情感表达,在记录社会生活的同时,也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意义。-14-\n解析 A.“首要选择”错;B.应为“借喻”;C.“完全创新”为“类推”。答案 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人流行新词语丰富了现代汉语表人词汇系统,是当前大众语文生活中一种鲜活的、引人关注的语言现象。B.吸收外来词可以丰富和发展汉语词汇,增强汉语的表达能力,体现了汉语强大的包容性,但在吸收的同时也需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C.表人新词语的产生及发展不受语言内部因素的制约,需要社会因素的制约以及社会力量的理性引导。D.人们认同某些新词语时,尽力模仿,达到趋同;为了追逐新潮时尚,人们会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尽力求新、求异: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解析 “不受语言内部因素制约”错,依据“除了有赖于语言发展规律和交际实际需要之外”。答案 C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①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14-\n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注 ①曲直:理亏理直。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召有司案图(同“按”,按照)B.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遵守约定)C.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失去)D.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欺骗)解析 案:同“按”,审察,察看。答案 A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乃使其从者衣褐B.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C.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且秦强而赵弱D.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解析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乃:才;于是,就。C.而:连词,表修饰;表并列。D.以:连词,表修饰;因为。答案 B6.结合两组选文内容,下列表述有错的一项是(3分)(  )A.蔺相如知道秦王是不可能拿十五座城池和赵国交换和氏璧的,于是派人悄悄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对蔺相如的这一做法,王世贞持否定态度。B.蔺相如让秦王斋戒五日,并且在朝廷上设置九宾之礼,他以为秦王绝不会答应,没想到秦王竟然答应了。于是蔺相如骑虎难下,只得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C.王世贞认为,既然秦王已经“召有司案图”,而且也按蔺相如的要求“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那他应该会把十五座城池送给赵国的。D.王世贞认为,为了得到一块璧,秦国如果失去十五座城池,那是得不偿失的事;但如果不失去十五座城池,又会失信于天下,所以秦王实际上是处于两难的境地。解析 “蔺相如骑虎难下,只得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不当。答案 B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n(2)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辜负)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诚”“见”“负”“间”各1分,整体1分)(2)况且秦国想得到和氏璧,赵国不给和氏璧,双方都没有什么理亏理直可说。(“欲”“弗予”“无所”各1分,整体2分。)附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参考译文况且秦国想得到和氏璧,赵国不给和氏璧,双方都没有什么理亏理直可说。和氏璧到了秦国,秦却不给城,理亏在秦国;秦拿出城而和氏璧却送回去了,理亏在赵国。要想使理亏在秦国,就不如放弃和氏璧;怕放弃和氏璧,就不如不给秦国。秦王已经按照地图来给城,又设置了九宾的大礼,斋戒沐浴来接受和氏璧,那情势看来是不会不给城了。如果秦王受了和氏璧,却不给城,相如就可以上前请求说:“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和氏璧不是赵国的璧么?那十五座城却是秦国的宝地啊。现在如果大王因为和氏璧的缘故,失去这十五座城,十五座城的子弟,就都会深深埋怨大王,因为大王抛弃他们就像抛弃小草一样。如果大王不给城却骗取了赵的璧,为着一块璧的缘故却在天下人面前丧失信用,那么我请求死在秦国,来揭露大王的不讲信用。”这样,秦王不一定不退还和氏璧啊。现在怎么却派随从怀揣着和氏璧逃回去,使人们认为秦国理直呢!这个时候,秦的意思还不想和赵国断绝关系罢了。如果秦王发怒,在市朝上杀掉相如,派武安君带领十万大军逼近邯郸,索取和氏璧和要求赵国守信,那么,秦国打一次胜仗,相如就会灭族,打两次胜仗和氏璧便终于归入秦国了。我因此说:“蔺相如使和氏璧能够得到保全,是天意啊!”至于他在渑池会上的顽强坚决,对廉颇的忍让团结,那方式方法越出越运用得巧妙了。因此赵国能够完好不受损害,也是上天在曲意保全它啊!(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春思二首(其一)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8.请结合全诗,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前两句。(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以乐景衬哀情,(2分)借草色青青,柳色嫩黄,桃花繁盛,李花飘香的生机盎然的春景(2分)反衬出诗人的深愁苦恨。(1分)9.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6分)-14-\n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不是直接抒发愁情,而是运用拟人的手法曲折、含蓄地表达愁思。(2分)②不说自己愁重,而怨东风冷漠不为己遣愁(2分);不说自己“恨长”,却反过来怨春日惹恨(2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答案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天街小雨润如酥 绝胜烟柳满皇都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老金的蝈蝈笼子何立伟老金坐在我的办公桌对面,脑壳低垂,神情暧昧,手肯定忙着,却被桌子上厚厚的稿件所遮蔽,形容虽不可称鬼祟,但也算得上有几分诡秘。惟有我晓得他在干什么。老金的手机发出急促叫声,必是有短信来了。整天的,他的手机如一只装了蝈蝈的笼子,时不时地那么叫着。手机一叫,老金便把脑壳低下去,手指一阵忙乱,当然就是在那里回短信。中文输入用的是拼音。湖南人,NL不分,前后鼻音不分,拼起来麻烦。一二十字的短信,左摁右摁,一错再错,捉虫一般……短信都是他女儿发来的。他女儿在北京念大一。很聪明的女孩子,但时常旷课,一个人坐在校园的草地上晒太阳,看闲书,听CD,然后,给老爸发短信。聪明的女孩子大约都有点清高,一清高又有点孤独,一孤独就少朋友,少朋友就少沟通,于是愈加地清高,亦愈加地孤独。没有人好沟通,只好跟老爸说话,用滔滔不绝的手机短信。-14-\n“下午一个人跑到王府井,买了一件耐克T恤,还有一双阿迪达斯的鞋。哈,又放你的血啦。”“在三联买了本昆德拉的《无知》。喜欢这个住在法国的捷克男人。和他比,周围全是傻子。”老金的回复都是耐心细致苦口婆心的——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凡事都应当这样而不应当那样。有父亲兼党委书记的语重心长,亦有对年轻人的尽可能多的理解和报纸上说的与时俱进。“我把她当朋友一样。”老金跟我说。当然。我指出,这仅仅是一种姿态。实际上,父女的关系并不会像他想象的那样平等。“怎么这样说呢?”老金不满道,“不平等,她能给我发那么多短信吗?能大事小事鸡零狗碎的事都跟我讲吗?能这么全方位全天候地沟通吗?”“那是因为她不想跟她的同学讲,她看不起她的同学。她没有交谈者,只好来跟你说。人总是有倾诉欲的。”“你打击我。”老金说,很不屑地白我一眼,“你心理不平衡,因为你儿子不给你发短信!”他说的是。我儿子也是大一,但极少给我发来短信。而我晓得,他的快乐统统来自他的同辈,而不是我这样的“半老徐爷”。如果他有话只肯跟我讲,我反觉得有问题。对于我的观点,老金很不以为然,摇着脑壳,声明道,他和他女儿没有代沟。他女儿心高气傲,是因为“哪个要她这样优秀”!这时蝈蝈又叫了。老金低头看短信,脸上浮出极幸福的笑容。“念给你听啊,”他说,“‘你老是指责我旷课,给你个安慰吧。这次专业考试,我是全年级第一名。’你看你看,鬼家伙!”老金的欢乐、担忧、欣慰、郁闷,全部来自他女儿的短信,这是老金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但我担心这亦是他女儿的最大乐趣。我们彼此争论,但是没有结果。老金的生活,按照老金理解的那样自得其乐地过着。到了大二的下学期,忽然,老金的蝈蝈笼子不怎么叫了。办公室一下子变得寂静,亦变得空虚。老金的脸有些灰白。我这个人有些麻木,刚开始尚没觉察到这是什么原因,只感到空气里似乎缺少了什么东西。后来一想,哦,原来是老金的女儿很少来短信了。我问老金怎么回事。老金叹了口气,说:“她可能找了男朋友了,她现在不和我沟通了。”我说好哇老金,祝贺祝贺哇,早就应当是这样子哇。老金点了支烟,深吸一口,望着窗外,一脸怅然,说:“你又打击我。”(选自《小小说精选》)(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14-\nA.文章通过老金和女儿短信沟通从多到少的经过,让读者看到了年轻人从青涩到成熟的人际交往过程的转变,也有父母对子女的关爱。B.文中的“有父亲兼党委书记的语重心长,亦有对年轻人的尽可能多的理解和报纸上说的与时俱进”,表现出老金作为父亲对女儿生活与学习极为关心,也希望能与女儿建立平等的朋友般的关系。C.文章里作者的儿子上大一,很少给作者发短信,觉得作者的言论是“半老徐爷”,说明作者的儿子人际关系好,朋友多。不屑于和作者交谈,说明作者是个老古董,不懂与时俱进。D.老金的女儿专业课考了第一,说明她每天心无旁骛的学习,所以才会缺乏与人交往的时间;而老金对女儿的成绩非常骄傲,说明家长往往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E.在结尾,老金的女儿找到男朋友,于是就不再勤于给父亲发短信了,老金对此大受打击,表现出老金对女儿找到异性朋友后疏远父亲而表示不满。(2)请对小说中老金的女儿这一人物形象做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有多处对比写法,请找出三处,并简要指出其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人说小说的标题应该改成“转变”,你认为哪个标题更好。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C.将作者与“我”等同;D.“她每天心无旁骛的学习,所以才会缺乏与人交往的时间。”文中可以猜测老金的女儿甚至可以旷课,而且很多时间是在看小说,逛街。所以这点在文中无根据。另外“说明家长往往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句也不完全对,老金其实对女儿缺乏朋友圈子是很焦急的;E.“表现出老金对女儿找到异性朋友后疏远父亲而表示不满”,“不满”在文中谈不上,说是“矛盾”还可以。答案 (1)A给2分,B给3分,E给1分;C、D不给分。(2)①聪慧优秀:在北京念大学,并且在并不全力以赴的情况下专业课能拿第一。②清高孤傲:看不起同学,没有什么朋友,无聊时,只好给父亲发短信倾诉。③与父亲关系很好:愿意和父亲倾诉,并能大事小事鸡零狗碎的事都讲。④文艺青年:一个人坐在校园的草地上晒太阳,看闲书,听CD,爱看昆德拉的《无知》。⑤生活讲究,追求精致。或者说是衣食无忧的天之骄子,没有赚钱的学生,购买名牌的衣服和鞋。有大量的时间享受悠闲的大学生活,不用为生活奔波。-14-\n(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主要在于自圆其说,注意并非性格特点,而是人物形象分析,所以有关人物身份等也可以说。3点即可,每点2分)(3)①老金女儿从最开始大量给父亲发短信到文章结尾找到男朋友后不勤于给父亲发短信的对比——看到老金女儿思想的变化。②从最开始办公室里老金手机短信声的频频响起到最后“我”都觉的寂静形成对比——衬托出老金的“充实”与孤寂。③老金与“我”对待长大了的孩子的观念之对比——凸显“我”与老金教育观念的差别。④开始“我”对老金女儿的交际能力的担忧到最后对老金女儿成功有朋友圈的祝贺,形成对比——突出老金女儿的变化。(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3点即可,每点2分)(4)探究示例一:以“老金的蝈蝈笼子”为题更合适。①“蝈蝈笼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手机比喻成蝈蝈笼子,短信声响就是蝈蝈的叫声,新颖有趣,容易吸引读者关注。②以“老金的蝈蝈笼子”为题内涵丰富。“笼子”保护着“蝈蝈”,也禁锢“蝈蝈”,有时颇像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以此为题更能呼唤出读者的丰富想象,有利于凸显小说的主题。③从读者接受角度看,以“老金的蝈蝈笼子”为题,口语化强烈,有着对老友揶揄的感觉,让人忍俊不禁。通过以上比较看出,“老金的蝈蝈笼子”做标题更好,“转变”就过于浅白平淡了。探究示例二:以“转变”为题更合适。①以“转变”为题能够更准确直接地概括小说要表达的真正内容,文中老金的女儿的一系列转变,老金情绪的一系列转变,作者态度的一系列转变共同组成了文章的有机整体。小说展示的就是转变的过程及结果。②以“转变”为题能够更让人深思去比较两代人之间的不同,事情前后的变化,而不止关注一方,这对小说主题的全面理解是比较有利的。③在读者领悟的角度上,以“转变”为题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蝈蝈笼子”容易让人在题材上产生误解,不利于读者领会文章内容。通过以上比较看出,“转变”做标题更好。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艺术家应该做大自然的儿子”①吴作人,安徽泾县人,生于江苏苏州,从师徐悲鸿先生,并参加南国革新运动。在素描、油画、艺术教育方面都造诣甚深,他在中国画创造方面更是别创一格,自成一家。吴作人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②-14-\n吴作人于1930年赴欧洲学习,先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考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王家美术学院白思天院长画室学习。入学第二年,即在全院暑期油画大会考中获金奖和桂冠荣誉。他勤奋学习,掌握了熟练的专业技能,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油画作品,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③吴作人在接受了西方现实主义艺术思潮的熏陶之后,很自然地形成尊重自然、以造化为师的艺术信念,力图以加强写实来克服艺术语言日益空泛、概念的厄运。因此,他明确提出:“要到社会中去认识社会,在自然中找自然。是自然之微奥、伟大,纷杂于万象之中而隐没,藉艺人之心再映,方显其美和其力。”④吴作人首先认为大自然是“微奥、伟大”的,其中存在着“美与力”,这是一切艺术创造的源泉。画家要“创造万象”,必须先“深知造化”“师自然”。自然如同艺术的母亲,只有直接吸吮母亲乳汁才是最富营养的。所以,吴先生后来又比喻说:艺术家“应该做大自然的‘儿子’,但不是做自然的‘孙子’,不但不要做自然的‘孙子’,也不要做人家艺术的‘儿子’。”⑤吴作人认为,一部极好的录像带,经过几次拷贝,色彩退化,影像失真,距原版已经十万八千里,如果以这样的基础再来“创造”,能有什么出息呢?其作品之低下蹩脚就可想而知了。只有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之源中去汲取营养、获得灵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和克服摹仿因袭、一代不如一代的衰落退化局面。⑥吴作人诚恳地以自然为师,又坚决反对作自然的奴隶,总是充满活力地进行艺术创造,有所取舍、夸张、变形、变调、加工、提炼。熊猫形象的创造,就是吴作人师造化夺天工艺术观念的具体体现。⑦为了表现一种稚拙的情趣,吴先生大胆舍去那带着血丝的小红眼睛的真实刻画,把熊猫概括为黑白分明的色块组合。充分体现着形式美的构成原则,体现着书法艺术的情趣。这样,从生活到艺术,经历了一次质的飞跃。吴先生笔下的熊猫形象,是其创造的一种表现憨厚可爱、稚拙纯朴之美的典型。⑧为了再创造,为了夺天工,吴先生把中国画关于立意和意境的观念,融入自己艺术创造体系。他说:“中国画主立意,‘贵乎思’,重‘气韵’,讲究‘意在笔先’,说明画家之‘心’,之‘意’、之‘思’、之‘气’,常常成为是否能‘夺天工’的关键因素。通过这些画,你可以听到隐于画后的画家的心曲,感到溢于画外的画家的激情,也可以体会到画家们在艺术劳动中的甘苦。”⑨吴作人先生师造化、夺天工,力图融诗书画于一体,追求自然美、形式美、意境美、气质美。在现实主义艺术体系内最大限度的发挥艺术家主体的创造意识,把写实与写意、再现与表现结合起来,从而融合了东方与西方的审美情趣,融合了现代与传统艺术的追求。在具象艺术语系抒发得淋漓尽致,出类拔萃。⑩早在40年代,吴先生就曾预言:“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正是中国新艺术面目孕育的时代,正是在作风与内容上谋新出路的时代,正是要尽量吸收外来影响来创造自己,而这种接受外来影响建立新生命新形式的观念,因敦煌古壁画的启示而更确信。”-14-\n⑪自从那时以后,半个世纪过去了,吴作人先生当年“不断在找,不断吸收,不断在试验”的“新的面目”终于逐渐显现了。这种融汇东西古今而创造的新面目,逐渐为现代的中国接受、欣赏,也已经为西方人士所认可和赞扬。(选编自《江南时报》)(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吴作人曾经师从徐悲鸿先生,他在中国画创造方面别创一格,自成一家,成为中国美术界绘画成就仅次于徐悲鸿的领军人物。B.作者从吴作人早期在欧洲的学画经历与其作品的关系这一角度,以吴作人一系列画作为例,揭示了他的求学经历对其绘画作品的影响。C.绘画作品中往往能体现出作者的艺术创作主张,吴作人笔下的熊猫,可以说是他实践自己创作思想的代表作品之一。D.吴作人本人40年代主张“尽量吸收外来影响来创造自己”,并“建立新生命新形式”,说明他已经看出中国艺术远不如外来艺术,只有学习外来的才能创新。E.在创作上,吴作人“不断在找,不断吸收,不断在试验”,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思想,并为中西方人士所接受,欣赏和赞扬。(2)吴作人是怎样在绘画中实践自己的创作主张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怎样理解画横线这句话的深刻含意?(6分)艺术家“应该做大自然的‘儿子’,但不是做自然的‘孙子’,不但不要做自然的‘孙子’,也不要做人家艺术的‘儿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试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吴作人成功之路给我们哪些人生启示?(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E项3分,C项2分,B项1分;A项原文说:吴作人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并未说吴作人绘画成就仅次于徐悲鸿。D项“说明他已经看出中国艺术远不如外来艺术”无中生有。B项“一系列画作”不很准确。答案 (1)EC(2)①吴作人认为大自然是一切艺术创造的源泉,努力去师从自然;②吴作人既诚恳的以自然为师,又坚决反对作自然的奴隶,充满活力地进行艺术创造;③不断吸收中西方艺术精华,创造全新自己。(每点2分)(3)大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家的灵感来源于自然;但大自然也不能控制艺术家的画笔,艺术家应该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创造万象”;艺术家应融汇古今中外艺术精华创造新的面目,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每点2分)(4)启示:①-14-\n良好的教育是成功的关键。吴作人不仅师从绘画大师徐悲鸿,而且还远赴欧洲学习,这为他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②勤奋永远是成功的法宝。古今成大业者,唯勤奋为要务。吴作人也不例外,他勤奋学习,掌握了熟练的专业技能,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油画作品,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③善于借鉴是成功的突破口。吴作人师从自然,向自然学习,向古今中外名家学习,集天地之精华,汇百家之荟萃,吸纳古今,方能成就自我。④创造是成功的灵魂。吴作人是创造的践行者,也是创造的成功者。(每点2分)第Ⅱ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奥巴马总统下令冻结伊朗政府和伊朗所有金融机构在美国境内的资产,伊朗政府扬言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战争呼之欲出。B.《悲惨世界》是冉阿让个人心灵的史诗,更是大时代的史诗。它所包含的人生命运主题与社会历史主题交织,相得益彰,显现了作品的思想艺术深度。C.在儒道思想的共同影响下,很多文人在仕途失意后往往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退隐山野,求田问舍,过着逍遥惬意的隐居生活。D.冬春之交,人体免疫力下降,加上病毒肆虐,流感疫情方兴未艾,我国台湾地区在数天内有18人因感染流感而死亡。解析 A项,呼之欲出:形容人物画得逼真或描写得生动,好像一叫就会走出来。B项,相得益彰:益,更加;彰,明显。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好处。C项,求田问舍: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多含贬义。D项,方兴未艾: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形容事物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不用于贬义。答案 B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国庆长假期间,出现了路上车满为患、车祸频发,景区人满为患、人败景致。因此有不少网友呼吁,将十月定为国庆月,让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假期。B.一只从荷兰出发、去11个国家15个城市“游历”的大黄鸭突然风靡全球。不少专家纷纷表示,大黄鸭的风靡,和炒作无关,和童年有关。大黄鸭与《致青春》可以说是同期走红,看似巧合,却都客观验证了创意本身最朴素的真谛,即创意是“人性的艺术”。C.近日,据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22年度“全球最具权力女性榜”显示,德国总理默克尔连续三年问鼎,包括彭丽媛在内的9名中国人榜上有名。D.作为独领风骚的新兴媒体,微博积聚的大量人气自然成为商家青睐的营销对象,其营销优势使得诸多行业广泛使用它进行产品促销。解析 -14-\nA.成分残缺,在“人败景致”后加“的现象”或删去“出现了”;C.“据……显示”,杂糅;D.“人气成为营销对象”搭配不当。答案 B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追求智慧的充实 ②恰恰书籍具有这种功能 ③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静下心来 ④读书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 ⑤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 ⑥也能帮助我们守住崇高的灵魂与人格,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永远保持学习的兴趣A.①④⑥⑤③②B.①③②⑤④⑥C.⑤①②③⑥④D.⑤③②①④⑥解析 整段话的思路是,先说社会特点,再论读书作用。据此,可确定⑤在前面,③承⑤的“躁动”,并引出读书的作用;①④⑥都是讲读书的作用,①紧接着“躁动”论述,故而排在前,⑥中“也”表明它应该在最后一句。答案 D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国,自古以来人们依土地而生,自然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__①__,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山坚毅不拔,沉静、博大、深厚;水至柔至利,屈曲有致,既可润物无声,又能摧枯拉朽。山的阳刚与水的阴柔相生相合,便是宇宙无限的生机。当春风吹来的时候,__②__;当夏天来临的时候,人在自然生命的苍翠中感到生命的蓬勃;当秋景的宁静疏落,让人体会收获过后的宁静和天高云淡的旷远;而冬日的萧瑟空寂,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艰难和顽强。人在山川的变化中,找到了自己情绪的寄托,获得精神的安顿。因此__③__,望水则情溢于水。答案 ①所以我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 ②人在自然生命的萌动中感到美好的希望 ③观山则情满于山17.阅读所给的语段内容,仿照横线前边的句子写两句话,保证语意完整。(5分)在心灵的分岔路上,也许我们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走错了路,请立刻回头,重新选择一条路走吧。我们要相信: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选择小草的翠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选择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辽阔,可以选择小溪的幽雅;没有雄鹰的矫健,可以选择小鸟的无忧。六、(60分)-14-\n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人说:生命仿佛一场放逐与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用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道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其实,内心的声音——那些关乎灵魂、关乎真我的声音,时时在向我们发出召唤!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题目自拟;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文体特征明显。写作提示 题目的提示语来自玛利亚·史利弗《做自己》一书的“编辑导语”,它很能引发人的一些感想。人是最自由的,又是最不自由的。生活在尘世之中,就必然受到一些外在条件、规章制度的限制约束,其中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则不尽合理但又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的客观存在,这时候,一味地抱怨批判是于事无补的,因为人“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做绝对自由绝对自我的“自己”是不可能的,要认清此点,不要让自己的作文变成一个指责老师、家长,痛斥官员、社会的“发泄场”。在文体上,可以写议论文,写如何做自己,做一个怎样的自己,对“做自己”有什么样的认识体会等,但忌泛泛而谈,要有明晰的思路,要有思维的层次。当然也可以写记叙文,只是注意文章要扣题,事件要简单。-1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31:53 页数:14
价格:¥3 大小:62.5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