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单元复习课练习新版鲁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学生用书P39]类型之一 海洋化学资源的提取教材P34“挑战自我”第3题1.从海水中提取MgCl2时,经历了“MgCl2→Mg(OH)2→MgCl2”的转化过程,请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剩余的母液称为苦卤,粗盐和苦卤用途广泛。(1)为了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SO42-,可按照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加过量BaCl2溶液;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过滤;⑤加入适量盐酸。其中步骤③加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利用苦卤制取镁,主要流程如下图:步骤Ⅱ中的试剂a是_____。步骤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3)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主要流程如图:①上述Ⅰ、Ⅱ两个步骤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②从步骤Ⅲ过滤后的滤液中可获得铵态氮肥。检验铵态氮肥的方法是______。类型之二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教材P39“活动天地”3.请你仔细观察下列溶解度曲线并回答下列问题:9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1)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_____;氢氧化钙在80℃时的溶解度是_____。(2)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3)从上述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发现哪些规律?4.[2022·连云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1℃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5.如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X中含有少量Y,应采用_______的方法提纯X。(2)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3)t3℃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X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4)t3℃时,等质量X、Y、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溶液质量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___。类型之三 物质的提纯与除杂教材P42“挑战自我”第3题6.下列有关粗盐提纯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去食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可采用化学方法B.除去食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化学原理为:使杂质离子以沉淀或气体的形式从食盐水中分离出来C.除去食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属于化学方法9D.粗盐提纯过程中既有化学方法,又有物理方法7.下列有关除去食盐中的可溶性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去食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应采用的是化学方法,而不是物理方法B.该过程利用的化学原理为:使杂质离子以沉淀或气体的形式从食盐水中分离出来C.如果最后得到的精盐水的pH正好为7,则可断定杂质已经除净D.如果最后得到的精盐水pH不为7,则可断定杂质没有除净8.[2022·邵阳]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1)主要操作步骤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过滤  ②溶解  ③蒸发  ④计算产率(2)下图是某同学过滤的操作图,指出图中明显错误__________;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3)蒸发时,蒸发皿内出现_____________时应停止加热。(4)通过以上操作只能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欲除去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得到纯净的NaCl,可采用如下图所示流程: ①上图中所用甲、乙、丙三种试剂依次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B.Na2CO3溶液、KOH溶液、稀盐酸C.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硫酸②反思交流:通过以上规范操作,制得氯化钠的质量比原粗盐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类型之四 纯碱和小苏打性质的实验探究教材P47“挑战自我”第1题9.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盐的是(  )A.洗涤用的纯碱B.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小苏打C.作建筑材料的大理石9D.建筑用的熟石灰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氨盐水中通入CO2后得到NaHCO3沉淀,说明NaHCO3难溶于水B.碱的溶液一定显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C.纯碱可用于生产洗涤剂D.NaHCO3俗称小苏打,水溶液显酸性11.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碳酸钠、碳酸氢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实验探究Ⅰ:碳酸钠、碳酸氢钠受热能否分解【实验步骤】(1)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适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粉末,并在试管内壁粘贴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2)按下图连好实验装置,并调节杠杆处于水平状态。(3)点燃酒精灯,先加热左端试管里的碳酸钠2分钟,杠杆保持水平,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说明碳酸钠受热__________(填“分解”或“不分解”)。(4)然后加热右端试管里的碳酸氢钠2分钟,发现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杠杆的右端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说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拓展延伸】(1)验证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也可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乙物质是__________(填写俗称)。(2)结合以上实验现象及质量守恒定律,完成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Ⅱ:碳酸氢钠受热后残留固体的成分【提出猜想】根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不难作出如下3个猜想:①仅有碳酸氢钠;②仅有_____________;9③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实验验证】(1)取碳酸氢钠受热后的残留固体1.68g,充分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再次称量固体质量,约为1.23g。(2)通过推算可知,猜想_____________成立。类型之五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教材P51“单元练习”第7题12.现有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4种无色溶液。各取少量于4支试管中,分别向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1)先被鉴别出来的两种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鉴别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用其他试剂,怎样将另外两种溶液鉴别开来?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3.[2022·达州]下列各组溶液,不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2CO3、HCl、BaCl2、NaClB.NaOH、FeCl3、HCl、HNO3C.Na2CO3、NaCl、Na2SO4、Ba(OH)2D.NaOH、Ba(NO3)2、NaCl、MgSO414.在化学实验室,对某种化合物的溶液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K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②另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的物质一定是(  )A.BaCl2B.CuCl2C.Na2CO3D.Ba(NO3)215.[2022·台州]某固体由Ba2+、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9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A.Na+、CO32-、SO42-B.Cu2+、CO32-、SO42-C.Cl-、CO32-、SO42-D.Na+、Ba2+、Cl-参考答案1.这样做的目的是富集和分离MgCl2,使得到的MgCl2溶液浓度更高。2.除去溶液中的钙离子和钡离子。(2)盐酸MgCl2+Ca(OH)2===CaCl2+Mg(OH)2↓(3)①NH3+CO2+H2O+NaCl===NaHCO3+NH4Cl②加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能放出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解析】(1)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钙离子和钡离子。(2)由氯化镁的生产流程,要将氢氧化镁沉淀转化为氯化镁,应加入的试剂a是稀盐酸。9海水中的氯化镁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3)①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原理,是用氨气和二氧化碳与氯化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②铵态氮肥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时能放出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3.(1)36g30g0.1g(2)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3)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4. A 5.(1)降温结晶(2)Y>X=Z(3)20%(4)Z【解析】(1)X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Y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X中含有少量Y,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X。(2)根据图象可知,t2℃时曲线上的点越高溶解度越大,故溶解度Y>X=Z。(3)t3℃时,假设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X溶液,则溶质为25g,溶剂为75g,降温到t1℃时,X的溶解度为25g,则有=,解得x=18.75g,故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100%=20%。(4)t3℃时,等质量X、Y、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只有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质量没有变化的是Z。6. C 7. C 【解析】除去可溶性杂质一般采用化学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采用物理方法,故A正确;除去可溶性杂质的原理就是使杂质离子以沉淀或气体的形式从食盐水中分离出来,故B正确;如果最后得到的精盐水的pH正好为7,也不能说明杂质已经除净,可能还存有呈中性的杂质,故C错误;若最后得到的精盐水pH不为7,则可断定杂质一定没有除净,因为若杂质除净一定为中性,故D正确。8.(1)②①③④(2)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破损或承接的仪器不干净)9(3)较多固体(4)①A②增多9. D 【解析】纯碱是Na2CO3,小苏打是NaHCO3,大理石是CaCO3,这三种物质都是盐,而熟石灰Ca(OH)2是碱。10. C 【解析】氨盐水中通入CO2后得到NaHCO3沉淀,是因为此时NaHCO3的溶解度很小,而不是NaHCO3难溶于水,故A错误;碱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故B错误;NaHCO3俗称小苏打,水溶液显碱性,故D错误。故选C。11.(3)不分解(4)上升(1)小苏打(2)__2NaHCO3Na2CO3+H2O+CO2↑__。碳酸钠③【解析】【实验步骤】(3)点燃酒精灯,先加热左端试管里的碳酸钠2分钟,杠杆保持水平,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说明碳酸钠受热不分解。(4)然后加热右端试管里的碳酸氢钠2分钟,发现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杠杆的右端上升,说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拓展延伸】(1)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乙物质是小苏打。(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提出猜想】②仅有碳酸钠;【实验验证】(2)假设残留固体全部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的质量设为x。2NaHCO3Na2CO3+H2O+CO2↑168     1061.68g    x=x=1.06g9由于充分加热一段时间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23g可知,残留固体不全部是碳酸氢钠,也不是碳酸钠,因为碳酸钠受热不分解,质量不变,故残留固体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12.(1)盐酸氯化钠盐酸呈酸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另外两种溶液呈碱性__。(2)将剩下两种溶液各取少量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a2CO3+2HCl===2NaCl+H2O+CO2↑NaOH+HCl===NaCl+H2O13. A 【解析】A.将四种物质混合,有沉淀和气体产生的物质是碳酸钠,只有气体产生的是盐酸,只有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钡,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故选A。14. A 【解析】①说明该溶液中含有Ba2+,②说明该溶液中含有Cl-,故溶液中的物质为BaCl2。15. A 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24:45 页数:9
价格:¥3 大小:21.69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