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 新文化运动复习学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新文化运动【课标】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考点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标志:2、代表人物:3、前期指导思想:4、主要阵地:5、活动基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核心内容:民主和科学。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从内容到形式的文学革命)(1)原因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清算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其锋芒必然指向旧文学及其文体——文言文。(2)代表人物  ①胡适:  ②陈独秀: ③鲁迅:《狂人日记》等白话小说代表了文学革命的成就。(3)影响①推动了文化的平民化,形成了平民教育思潮。②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③有利于宣传民主、科学,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4、后期的新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考点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积极作用(1)政治:(2)思想:(3)性质: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由一部分激进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力争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4)学术: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2.局限性(1)主要局限于知识界,没有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相结合。(2)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检测题】14.R2[2022·安徽卷]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下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5-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14.C 本题以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A项表述不准确,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是在洋务运动期间;B项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应该体现的是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科学思潮的兴起;D项表述太过绝对,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社会非常重视人文教育。图中自然科学课程比重在1929—1936年稳步上升,体现了当时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C项正确。9.[2022·深圳调研]1916年,陈独秀说:“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此时他(  )A.反对民主共和制B.强调思想启蒙C.主张开展国民革命D.高举社会主义大旗9.B [解析]从题干看,陈独秀强调,只有“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即国民民主意识觉醒,才能实现共和立宪,否则就是“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故选B项。陈独秀赞成民主共和制,A项错误;陈独秀强调思想启蒙的重要性,与主张开展国民革命无关,C项错误;此时的陈独秀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D项错误。10.[2022·信阳二调]1916年,李大钊在《民彝》杂志创刊号上发文称:“为其历史所经阅者弥久,斯其圣哲所垂诏者弥多”,“民彝(意为人伦)受繄蒙也弥厚”,“其政治趋腐败也弥深”。所以,“吾华之有孔子,吾华之幸,亦吾华之不幸也”。可见,当时李大钊主张(  )A.应彻底否定儒学B.移风易俗应先行C.批判儒学之糟粕D.重视公民道德教育10.C [解析]材料信息“民彝(意为人伦)受繄蒙也弥厚”“其政治趋腐败也弥深”,说明李大钊从儒学障蔽“民彝”、阻碍民主共和政治实施的角度,对孔子和儒学进行了批判。“吾华之有孔子,吾华之幸,亦吾华之不幸也”又说明李大钊能够辩证地看待儒学,而非彻底否定儒学,故A项错误,C项正确。B、D两项不是材料的核心思想,排除。11.[2022·济宁阶段检测]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D.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11.B [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胡适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思想启蒙,以挽救民族危亡,故A项错误,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把斗争矛头直指中国传统的文言文,提倡白话文,C、D两项错误。12.[2022·昆明一模]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李大钊演讲的目的是(  )-5-A.弘扬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B.号召工人罢工响应学生运动C.推动中国思想界学习苏俄D.颂扬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12.C [解析]解答时抓住材料信息“新精神”“庶民”“劳工主义”,据此可以推断李大钊演讲的主题为宣传十月革命胜利,其目的是推动国人向苏俄学习,选C项。A、B、D三项材料信息未体现,故排除。《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答案解析】收起︽A考点: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药》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精神上还处于麻木状态,对求民主、反专制的革命很不理解。作者这样做,就是为了唤醒民众,使思想解放,故A正确。B项揭露中国中国的社会的愚昧落后,不是最主要的目的,而是要唤醒民众;鲁迅的目的主要是在精神方面,CD主要是在政治方面,故BCD错误。1919年,陈独秀认为立宪政治“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这表明他A.转变救国探索方略                             B.倡导民主共和政体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                             D.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答案解析】收起︽A这是自“五胡乱华”的南北朝以来,1400年间第一次出现“中央权力真空”。这段时间成了一个绝对自由,而自由又变得十分吓人的时代。在思想史上,这是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之后的第三次思想大解放时期,其间涌现出的杰出人才灿若星河,许多影响深远的思想家、艺术家、军事家都出现于这一阶段。“这一阶段”是A.明末清初   B.鸦片战争后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后【答案解析】收起︽C胡适在1919年提出“应用批判精神来研究中国的思想传统,惟有如此,我们才能透过历史观点,对我们自己不同部分的文化遗产有一客观的理解,并决定它们的价值。”这反映了胡适研究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是-5-A.科学理性   B.全盘西化      C.彻底批判      D.中体西用【答案解析】收起︽A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公理战胜强权”。同时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对“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A.对民主科学的质疑   B.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C.对独立参政的渴盼   D.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   【答案解析】收起︽B考查新文化运动。“公理战胜强权”说明反对强权政治,再结合题干时间1918年,可知这一时期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联系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可知题干中的公理应该是指民主,即自由、平等,故应选B。“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过去之历史,则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字在演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B.汉字承载文化糟粕,应使用拼音文字C.否定汉字的目的是反封建、革新社会D.对汉字的批判为中国文化发展指出了方向【答案解析】收起︽C“受到西方文化教育洗礼的新文化健将们坚持“民主”与“科学”的价值取向,他们的这一价值取向既与传统儒家伦理积极人世的人生态度一脉相承,又获西方近代科学的强力支持,是为新文化的主流选择。”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其主流选择受当时国情影响   B.有助于现代价值取向的建立C.深受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全面反对儒家的文化传统【答案解析】收起︽D下图《宽容》展示北大各具特色的风流人物。其中辜鸿铭主张:忠于中国之政教;刘师培主张:君政复古;陈独秀主张:民主科学等。由此可知,该画体现的实质反映了(  )A.文化的全面革新    B.不同的学术主张C.北大的重要地位    D.开放的办学思想-5-【答案解析】收起︽D考点:新文化运动。图片的名称“宽容”以及其中代表人物的不同主张,体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是开放的办学思想。故选D。近代化在思想上的表现是思想文化的大众化和科学化。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观念与中国封建思想──儒家思想之间的一场严峻的斗争。这场斗争反映了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尊孔复古”逆流泛滥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中西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答案解析】收起︽D 考点: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高举的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是从西方引进的,属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因此它们的斗争体现了中西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一位学者评论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视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选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存在对旧义化的传承与创新   B.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答案解析】收起︽A-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59:57 页数:5
价格:¥3 大小:295.3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