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福建省国光中学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第二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国光中学2022-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二阶段考试历史学科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II卷6至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从材料可以看出宋代全国许多地方都是出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人们对商业和商人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农业出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故选C。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某幅名画评价道:“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住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下列所述现象不可能在该幅画中出现的是                      (   )   A.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   C.人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街上客商成群,商品琳琅满目   D.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吗,卖争市者又开店矣。【答案】B考点:本题以宋代商业经济切入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关键信息看,风俗长卷、汴京城内及近郊、清明时节、生活景象。由关键信息分析可知,该名画应是《清明上河图》,反映的宋代汴京商业经济繁荣的影响,由此结合所学知识,把握宋代商业经济的特点排查正确选项。ABC项反映的是宋代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打破,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项反映的是纺织业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应出现了明朝中叶以后,故在《清时上河图》无法反映,但符合题意。3、秦朝以后,大部分专制王朝都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这是因为             (   ) A.小农经济是专制统治的基础              B.小农与皇帝根本利益相一致 C.历代帝王大多信奉平等思想              D.地主与皇帝的矛盾十分尖锐【答案】A考点:土地兼并。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专制王朝抑制土地兼并是为了维护小农经济,因为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专制统治的基础,是封建王朝赋税、徭役和兵役的主要来源,故A项正确;BCD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4、右图甲骨文所示的四个字分别为春、夏、秋、冬。其中“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寓意春种;“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寓意夏长;“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寓意秋收;“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寓意冬藏。由此我们可以推测( )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10-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答案】D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甲骨文”和“春、夏、秋、冬”才是本题的题眼,“甲骨文”说明是商朝时期,“春、夏、秋、冬”说的是一年的四个季节,材料的整体意思就是“商朝时期已经有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说法,所以本题答案是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AC和材料是有点关系,但很明显不能从整体上概括材料,商朝当然不是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所以B想本身就错。5、据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说“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芜湖县志》记载明嘉靖(公元1522—1566年)年间,徽州巨商阮弼经商于芜湖,设“染局”,雇工达千人。这些记载说明16世纪的芜湖①浆染行业处全国领先地位       ②沿长江最发达的工商市镇③自然经济解体程度已经很高     ④局部区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考点:资本主义萌芽。从材料“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设“染局”,雇工达千人”可以看出当时的浆染行业芜湖等地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出现了雇佣关系,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选C。6.晚清福州文人郭柏苍在《沁泉山馆诗》中写道:“年来通商号令行,穷黎遍享茶山利。高阜小邱(丘)恣铲除,百万磳田(即山田)一朝弃。”从中可提取的信息不包括A.大批农民弃农经商B.农民种茶收入增加C.农业生产结构变化D.商品经济渗透到农村【答案】A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的能力。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后两句的大概意思是铲除小山头种茶,原来用来种粮的山田也用来种茶。所以总的来说是普遍种茶,而不是说放弃土地去经商。因此,A项重点偏离,全诗重在强调商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好处,A项只道出表象,还似乎暗含贬义,故为错误。选A7、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答案】A考点:根据材料“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指大量流入的白银没有转换为资本,未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原因是工商业的发展受到“重农抑商”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C、D项都发生在清朝中期以后8、 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答案】B考点:农耕经济的影响。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中“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的信息可以看出,社日活动-10-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这说明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故B项正确;AD项明显与题干主旨信息不符,排除;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故C项错误。9、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说道:“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这些商品包括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和酒等。另外,政府还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盐铁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因为朝廷官员能够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来为个人牟利。”这段话揭示了中国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B.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D.历代政治出现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答案】B考点:手工业的发展。本题考查的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政府还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这说明,在封建政府的干预下不利于民间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壮大,故此题应选B项10.列宁指出:“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列宁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B.材料中的“错误”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D.战时共产义政策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答案】A考点:新经济政策。材料是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否定商品货币关系,超越生产力,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11.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④【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古代中国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和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另外,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不能体现出来,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是和题意明显矛盾的。12.“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英雄”是指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B.西班牙王室率先组织了海上探险C.“发现”导致美洲大量金银被掠夺D.“壮举”结束了世界各地孤立状态 【答案】C考点:从时间“1492年10月”和西班牙国王可以判断,材料中提到的英雄是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新大陆指美洲,由此判断答案为C项。13.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10-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D.新型工厂制产生【答案】D考点:据题干信息,从18世纪到19世纪采用机器大生产到城市人口增多,说明工业革命导致的新型工厂制度产生,诞生了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人口拥挤、疾病等,故选D项。14.小明翻阅家谱时看到“十一世长房:伯爵公,忠厚无华,勤力本业,家族有事,无不勉赴,不失为祖宗纯孙。”材料中的“伯爵公”最有可能是()A.手工业者B.商人C.农民D.官僚【答案】C考点:农本商末的经济思想。注意题干中的“勤力本业”的信息,本业也即农业。古代社会农本商末。说明此人从事农业生产,故选C。15.2022年3月22日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首访俄罗斯,并对非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行,他们的穿着引起服装界的轰动。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服装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丝国”称号B.唐代的缂丝技艺使服饰极具艺术神韵C.元代棉纺织技术的推广使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D.明代前期棉布的流行使其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答案】D考点:手工业的发展。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明代后期棉布的流行使其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16.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说:"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所阐述的观点是()A.工业革命的影响B.物质决定意识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答案】C考点:生产力的原理。马克思的意思是说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这一时期的生产的社会状态,体现的是特定的社会性质,故选C。17.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A.资源因素B.劳动力因素C.市场因素D.资金因素【答案】C考点:工业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市场需要是工业革命得以发生的重要原因,如果市场不需要,工业革命也不可能发生,瓦特的发明也不能问世。18.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A.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 B.重工业和轻工业C.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D.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及阶级力量【答案】D考点:洋务运动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最终失败,故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10-是指在其主观目的之外的客观效果。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据此本题“柳”是指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故选D。19.“忽如一夜春风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分别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两阶段最恰当:()A.一战时期、1928~1936年B.洋务运动时期、一战时期C.一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D.1928~1936年、三大改造时期【答案】C考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忽如一夜春风来”指的是民族工业发展快速的时期,这是在一战期间;“零落成泥碾作尘”说的是受到严重的破坏的时期,这是在抗战时期。20.1984年冬天,南非的图图主教在纽约的一次演讲时说:“白人传教士刚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有《圣经》,我们(黑人)手里有土地。传教士说:‘让我们祈祷吧!’于是我们闭目祈祷。可是到我们睁开眼时,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我们手里有了《圣经》,他们手里有了土地。”这主要表明A.种族观念是种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B.共同的地域是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基础C.宗教曾充当殖民扩张的工具       D.共同的心理素质是区别民族的显著标志【答案】C考点:世界近代史上,西方殖民者对非洲进行了野蛮的殖民扩张活动。材料表明西方殖民者传播宗教、利用宗教麻痹当地的居民,进行殖民扩张。这说明宗教曾充当殖民扩张的工具。21.《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B.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D.最终改变了欧州的传统地位【答案】D考点:工业革命。题干的第一句话就是切题点抓住“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轨迹”这一主线,后面著作的论述其实都围绕着“发展轨迹”来勾勒一个“变迁”的过程,即中心的转移由“佛罗伦萨”到“阿姆斯特丹”再到“纽约”也即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美国,故D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提到现代金融起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据所学知是在14世纪,因而AB都错误,C错在“始终”上。22.在近代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是一组特色标题:“先声夺人称大国”、“手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与上述特色标题所指国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法国,俄国,英国,德国          B.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C.英国,俄国,美国,德国           D.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德国,美国【答案】B考点:本题考察学生对殖民国家先后兴起的认识,分析题目,题目中的“先声夺人称大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手伸五大洲”、是指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最终建立了一个拥有广大殖民地的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亚洲诸国的梦魇”是指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逐渐强大,开始了对亚洲各国的侵略扩张,进而成为亚洲各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是指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成为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二战后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称霸世界,因此本题选B。23.“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   )-10-    A.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B.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    C.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    D.是基于美国总统里根推出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后提出的【答案】A考点:回顾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到20世纪70年代,经济进入滞涨阶段,各国又普遍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从而促使经济的恢复发展,但不再是工业革命后提到的“自由主义”,排除B项;与A项相反;D项出现在80年代。24.“二战”后,英美实行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日本实行统制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末,中、俄开始实行市场经济。这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市场经济体制,采用计划经济体制B.宏观调控与市场体制相结合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共识C.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D.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已无差别【答案】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混合市场经济、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统制市场经济体制有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都不再是单纯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中都夹杂着政府的宏观调控,所以B是正确答案。但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当然还是有很多差别的,当然不能说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已无差别,所以D不能选。也不能说“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仍然是市场经济体制为主体,所以不能选A。此题说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而C社会主义国家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照搬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当然不能选。25.学者郑秉文说:现代西方福利国家虽然从模式上看起源于英国,但事实上英国在战后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之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普享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均一性原则。英国输出了福利国家的思想和模式,却又带头改革,引发了一场风靡全球的福利革命。对上述材料的正确认识是(   )A.必须打破“全民福利”的“大锅饭”制度B.建立现代福利制度需向西方国家“看齐”C.实施高福利制度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D.由膨胀到瘦身是各国福利制度的必经阶段【答案】A考点: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但事实上英国在战后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之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普享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均一性原则”和所学史实说明福利国家的建设也要针对本国史家情况,不能搞统一标准、普享、均一,过于平均会使生产者的积极性下降,助长懒汉群体。26.下图是1987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该图反映的背景是(  )A.日本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B.资本主义国家三足鼎立局面形成C.美国经济衰退,无力与日抗衡D.高速发展的日本经济崛起,对美国态度-10-【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是反映的1987年美国和日本的贸易战。该图的背景是日本经济崛起,对美国态度强硬。其它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D。27.一位民族资本家在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时说,“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和平改造的方针,替我们安排了出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A.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艰难曲折B.起源于明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C.对洋务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D.甲午中日战争以后进入到迅速发展时期【答案】A考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从材料“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可以看出此人说的背后的信息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民族工业发展及其艰难。故选A。28.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交通工具的理解。由“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得知材料主要反映了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其它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答案选B。29.2022年是新农村建设开局元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农村建设和发展,为此党采取的重大政策有()①开展土地改革运动②开展合作化运动③建立人民公社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⑤实行对外开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C考点:题干考查在农村实行的重大政策,⑤实行对外开放是针对城市采取的重大活动,排除⑤,其他四项都是建国以后党在农村采取的重大政策。30.经济民族主义是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出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它深切关注民族国家整体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由民族经济竞争力决定的民族的长期发展趋势,而不是世界的共存共荣。在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明显带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美元贬值B、计划指导C、减耕减产D、以工代赈【答案】A考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经济民族主义的含义: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联系所学可知,实行美元贬值可以增强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可以刺激出口,符合经济民族主义的含义,故A项正确;BCD项与国际贸易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24分,第32题16分,共计4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31.(24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摘录自《中华文明史》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材料二:(董仲舒)又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汉兴,循而未改。……”——《汉书•食货志》(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处境艰难的主要原因。(6分)材料三歌曲能反映和记录一个时代的历史,也可以见证时代的变迁。(3)材料三《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的希望源于什么?《春天的故事》中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有何影响?(6分)材料四(4)依据材料四概括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3分)-10-材料五浙江衢州人朱惠诚,在家乡种了10余年的地,最近他来到江苏张家港市塘桥镇,尽管干的依然是他熟悉的农活,但他每月却能领到固定工资。在张家港,像朱惠诚这样的“农业工人”已有2万余名。全国总工会的一份调查表明,目前,仅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工就有l亿多人,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工人队伍构成发生历史性变化,农民工已成产业工人的主体。多年来,随着农民工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务工者条件得到改善,生活也越来越好,有的还利用打工时学到的技术,回乡创业,当了老板。(5)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民的角色定位出现了历史性变化,依据材料五概括其变化。(3分)【答案】(1)说明:战国时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2分)。原因:铁犁牛耕的推广;各国的变法,使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起来(或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堰)(2分),(共3点,每点1分,写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2)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少地或无地(2分);赋役、田租繁重,农民所受封建剥削、压迫沉重(2分);自然灾害和战乱频繁。(2分)(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了希望。(2分)邓小平南方谈话;(2分)极大地解放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2分)(4)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改善;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3分)(5)从传统农民到农业工人;从传统农民到产业工人。从传统农民到农民企业家。(3分)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南方谈话。(1)由材料可知直接得出战国时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考查原因实际上考查的是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即铁犁牛耕的推广;各国的变法,使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起来(或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堰)。(2)由材料“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等关键信息可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处境艰难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少地或无地;赋役、田租繁重,农民所受封建剥削、压迫沉重(2分);自然灾害和战乱频繁。(3)《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的希望源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了希望。《春天的故事》中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邓小平南方谈话。影响是极大地解放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4)结合材料数字的变化,我国经济总量占世家的份额从1978年1.8%上升到2022年6%,体现了经济高速发展,依据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实际增长6.5倍,农村居民增长6.3倍,体现了人们收入的显著提高,标语:“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5)也强调分析材料找出解题线索,32.《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结合在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不同时期发生在俄国、美国、中国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各是指什么?(3分)(2)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何特点?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12分)-10-(3)三次改革作用的共同之处是什么?据此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3分)【答案】(1)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政策)。(3分)(2)俄国: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最终达到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的目的。(2分)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2分)美国: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国家干预经济,调节资本主义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2分)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提供了借鉴。(2分)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2分)中国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2分)(3)共同作用:三次改革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认识: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可以互相借鉴,要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发展经济;判断发展经济政策或形式的标准应是否有利于本国生产力的发展。)学生若能从其它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同样赋分。(2分)考点:本题以20世纪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为背景材料,(1)要求回答三国“改革调整”的事件,这是回答本题的关键、俄国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2)要求分析俄、美、中三国改革的特点及积极作用,特点要抓住俄国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美国国家干预经济,中国改革经济体制;积极作用教材中表述都比较明确。(3)要求上升到理论高度去分析、去认识,主要认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本题考查了分析综合能力,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史论结合的创新思维训练要求-1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37:18 页数:10
价格:¥3 大小:351.8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