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自然科学论著研习单元质量检测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四单元质量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现代文阅读(5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9小题,38分)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本题共5小题,19分)距离墨西哥奇瓦瓦州东南80公里的沙漠里,有一条寸草不生的山脉,名叫奈卡山脉。2000年,几位矿工在山底错综复杂的地下洞穴中作业,一个奇异的世界豁然展现在他们眼前。这个空间大概9米宽,将近30米长,洞顶、四壁、地面,都排布着光滑透亮的石膏晶体。这些晶体可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用在项链儿上的小水晶,而是像山一样大,人都能往上爬。2009年,科学家柯蒂斯·萨特尔到访水晶洞。他和同事从洞穴的水洼里舀了一些水,带回实验室分析。如果你知道萨特尔的研究领域,一定会觉得他去分析洞里的水简直是莫名其妙。萨特尔研究的是病毒。水晶洞里从来也没有人,又不会感染什么病毒,事实上,洞里甚至连一条鱼也找不到。这个神奇的洞穴在几千万年间一直与世隔绝,仿佛是生物圈外一个独立的存在。然而,萨特尔的确不虚此行。他把从水晶洞里带回的水放在显微镜下,大片大片的病毒展现在他眼前,每滴水里都足有2亿个病毒。病毒世界向科学家打开了大门。从深深的地下,到撒哈拉沙漠的沙里,再到南极冰盖之下1英里深藏的湖水中——新发现的病毒无处不在,数量之巨令科学家措手不及,根本来不及逐一仔细研究。病毒学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几千年来,我们对病毒的全部了解,只是它们会让人得病,甚至取人性命。而直到现在,我们尽管看到了病毒对人的影响,却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做到的。连“病毒”这个词也是自相矛盾。它承自罗马帝国,当时的意思是蛇的毒液或者人的精液。这一个词被赋予了“毁灭”和“创造”两层意思。经历几个世纪,病毒这个词逐渐呈现出另一层含义,它可以指代任何有传染性的物质,比如伤口流出的脓液,或者能神秘地通过空气传播的物质,甚至有的“病毒”能渗透在纸张内部,只要用手指头摸下就会染病。直到19世纪晚期,“病毒”这个词才比较接近我们现在采用的意思,而这一转变还要归功于一次农业的大灾难。荷兰的烟草农场上的作物遭一种疾病洗劫,它们在曾经鲜活的叶片上留下一片片死去的组织,所有植株的发育都受到影响,农场收成全无。可怜的荷兰农民向年轻的农业化学家迈耶求助,迈耶仔细研究了这场大灾难,他把摧毁烟草农场的疾病称为烟草花叶病。迈耶取了一些染病植株的汁液,放在实验室里培养,结果真的长出一些细菌经络来。这些经络越长越大,到最后迈耶可以不借助显微设备直接看到它们。迈耶用这些生病组织培养出细菌,把它们涂抹到健康植株上,并没有让健康植株出现相同的症状,他只好作罢,病毒世界继续沉寂。几年后,另一位名叫马丁努斯·12,拜耶林克的荷兰科学家从迈耶止步的地方再次启动了病原体寻找之旅。拜耶林克把新染病的植株再次磨碎,汁液过滤,得到的液体能继续感染更多的健康植株。在染病植株的研磨液里一定有什么比细菌还小的东西,它们能自我复制,能传染疾病。1898年,拜耶林克把它们称为“有传染性的活液”。拜耶林克将他的“有传染性的活液”里的神奇物质称为病毒,这是它第一次以我们如今熟悉的意义使用。但当时的科学家对病毒到底是什么仍然各执一词。有些人认为,病毒仅仅是一些化学物质。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病毒是长在细胞里面的寄生生物。关于病毒的一切都争议巨大,科学家甚至对这些病毒研究有无生命都未能达成共识。1923年,英国病毒学家弗雷德里克·特沃特甚至宣称:“人类无法确定病毒的本质。”在随后的数十年里,病毒学家继续深入地“拆解”病毒,希望全面了解它们的分子构成。科学家发现,病毒通常比细胞要简单得多,尽管病毒的遗传信息量非常小,但它们仍然可以通过劫持其他生命体来自我复制,把它变成帮自己复制的“代工厂”。一粒小小的病毒进入一个细胞,一天之内,就有可能产出上千个病毒。20世纪50年代,病毒学家已经掌握了关于病毒的基本信息,但他们远远没有满足,毕竟我们连病毒是通过哪些途径让人得病都还没搞清楚。为什么有的病毒对人致命,但另一些却相对无害?病毒如何攻克宿主的防御系统,他们怎么能演化得比地球上任何别的物种都快……对这些问题,当时科学家都还没有思路。在那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一种日后会被命名为HIV的病毒,已经从黑猩猩和大猩猩蔓延到我们人类身上,而三十年后,这种病毒会变成人类历史上最凶残的杀手之一。病毒学家还无法想象地球上存在的病毒数量之巨,他们更猜不到,地球上生命的基因多样性,很大一部分就蕴藏在病毒之中。他们不知道,我们呼吸的氧气很大一部分是在病毒的帮助下生产出来的,连我们所在的这颗星球的温度,都和病毒的活动息息相关。他们当然想象不到,人类基因组的一部分就来自感染了我们远古祖先的上千种病毒,甚至今天地球上的生命,都可能是在四十亿年前从病毒起源的。如今的科学家都知道这些事了,更准确地说,他们都听过这些说法。他们认识到,从遥远的水晶洞到我们人类身体内部,地球就是一颗病毒星球。(摘编自[美]卡尔·齐默《病毒星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水晶洞中没有其他生物的存在,却有大量的病毒,说明病毒有很强的存活能力。B.“有传染性的活液”使人们对植物体内病毒有了最初的认识,但病毒的传染性并不适用于动物。C.人类的很多疾病都与病毒有关,因此对于人类而言,病毒只能是一种危险的存在。D.尽管目前病毒学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步,但仍旧有许多问题困扰着人类,研究还需深入。【解析】 A项,不能由“水晶洞中没有其他生物的存在,却有大量的病毒”推导出“病毒有很强的存活能力”,二者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B项,“12,但病毒的传染性并不适用于动物”错,病毒也会在动物间传播。C项,“对于人类而言,病毒只能是一种危险的存在”错,由原文“我们呼吸的氧气很大一部分是在病毒的帮助下生产出来的”可知,病毒还是有益处的。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开篇通过水晶洞中“病毒”的发现,说明“病毒”能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长期存在,增加了“病毒”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阅读兴趣。B.文章列举了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病毒”一词的不同理解和相关阐释,这与人类对病毒的认识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相符合。C.文章详细地叙述了迈耶和拜耶林克对“烟草花叶病”中病毒的研究,而对之后的病毒研究历程简要概括,详略得当。D.本文以时间为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要介绍了病毒的研究过程,阐明了病毒对于人类乃至整个地球生命的意义。【解析】 “本文以时间为序”错。原文开头讲2000年发现水晶洞和2009年科学家柯蒂斯·萨特尔对病毒的研究,后面写病毒一词来自罗马帝国和19世纪对病毒的研究,这些都比2000年早许多,故“以时间为序”错。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飞沫、空气、接触等多种方式传播,因此在疫情期间戴口罩、勤洗手等习惯能有效阻隔病毒传播。B.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内,会破坏体内原有的细胞组织,并以惊人的速度进行自我复制,使人体出现咳嗽、发烧等呼吸系统病变。C.HIV病毒从猩猩蔓延到人类身上,这种跨物种的病毒传播告诫人们,获取野生动物性食物时必须经过病毒检测,这有别于人工饲养的动物性食物。D.烟草花叶病毒可通过汁液传播,将染病植株的汁液涂抹在健康植株上,甚至是叶片间的互相摩擦都可能使病毒通过轻微的伤口传播。【解析】 HIV病毒从猩猩蔓延到人类身上,并不一定是通过食用野生动物造成的病毒传播,病毒传播除了食物传播,还有空气、体液传播等方式。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病毒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答:__病毒是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微小能够依赖宿主细胞进行自我复制与演化且具有传染性的(微生物)物质。__5.请结合本文对于病毒的发现与研究过程,为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6分)答:__①要勇于尝试,大胆实践。如萨特尔对水晶洞中病毒的发现过程,就是他认真实践检测的结果。②要敢于面对失败,不能轻言放弃。最早发现烟草花叶病的迈耶,由于实验的失败而暂停了病毒研究,使病毒研究搁置。③12,既要敢于质疑,也要听取不同的声音。对于病毒的认知,不同时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要用深入的实验与研究来仔细辨别,也要学会倾听,积极借鉴。(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__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本题共4小题,19分)材料一: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我们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近来,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当然,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诞生的。我们还乡心切。虽然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但是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我们用光速来量度距离。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8光分。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光年不是度量时间的单位,而是度量距离的极大单位。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那是一个奇特而荒芜的地方。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1033,在1之后接33个0)。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材料二: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离地球1光年的地方。包围着我们的太阳的是一群巨大的雪球,这些雪球由冰块、岩石和有机分子组成:它们就是彗核。每当恒星经过的时候都对它们产生一定的引力作用,最后迫使它们当中的一个雪球倾倒到内太阳系。由于太阳热的作用,冰块被蒸发,于是就出现了美丽的彗尾。我们现在来到我们星系的行星上。这些星球相当之大,它们都是太阳的俘获物。由于重力作用,它们被迫做近似圆周的运动。它们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冥王星覆盖着甲烷冰,巨大卫星卡戎是它的伙伴之一。冥王星是被太阳照亮的,因为太阳离它很远,从漆黑的天空中看上去,太阳只不过是一个明亮的光点。巨大的气体星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太阳系的宝石——和木星都分别有一个冰冻卫星做伴相随。在气体行星及其冰冻卫星的内侧就是充满岩石的温暖的内太阳系。例如,在那里有红色行星——12,火星。在火星上有高耸的火山、巨大的裂谷、席卷火星的大沙暴,并且,完全可能还有一些初级形态的生物。所有太阳系的行星都绕着太阳运转。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恒星,它是一个令人恐怖的氢气和氦气的热核反应堆,它的强光照耀着整个太阳系。6.对文中加线的“天神”一词的解释,准确的一项是(3分)( B )A.“天神”指上天的意志。B.“天神”指宇宙的规律。C.“天神”指我们所处的地球。D.“天神”指现有的知识。【解析】 从“但是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一句可知,“冒犯天神”指违背规律。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现在还仅仅是起步阶段,目前对宇宙的认识,也是基于对地球的认识。B.在探索宇宙方面,我们可能还十分“幼稚”,但我们目前掌握的理论已经证明努力不会白费。C.光年是长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是用来度量天体之间的距离的。D.由于地球在天体中不具有“典型”性,因而我们目前基于地球获得的知识,也不具有普遍性。【解析】 B项,“我们目前掌握的理论已经证明”说法错误,文中是作者“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并没有说“理论已经证明”。8.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在对宇宙空间的测量上,地球上用来表示长度的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用处了。B.如果人类能发明与光速相等的宇宙飞行器,我们只需8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太阳。C.如果我们从宇宙中的一个星体上不加定向地任其落下,落到地球上的概率是1033分之一。D.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星际间的空间十分辽阔,行星、恒星和星系十分稀罕而珍贵。【解析】 C项,“落到地球上的概率”应为“落到一个行星上的概率”。9.怎样理解地球“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4分)答:__宇宙大部分是空的,地球不是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不是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__10.分别概括材料二两段文字解说的主要内容。(6分)答:__①包围着太阳的彗核的组成成分及其彗尾的成因。②太阳系主要大行星的特点。__(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街灯不语12,周建新离开老家没过多久,就有坏消息传来,三爷去世了。我握着手机,呆愣愣地站着,心里又酸又疼。几天前,干瘦佝偻着的三爷,伸出鹰爪一般的手,那样坚定而又流畅地升起街灯,没有一点儿人之将死的迹象,咋说没就没了呢?我立在窗前,望着外面的鹅毛大雪,心也浮起了茫然的苍白,覆盖原野的大雪成了我眼前的背景,窗玻璃成了屏幕,我在上面看到了三爷的一生,那是简单的一生,也是虚无缥缈的一生,唯一真切的,除了挂灯还是挂灯。我决定马不停蹄地赶回老家,哪怕大雪封了路,也不能动摇我的决心。从市里到县里再到村里,平时仅仅一个小时的车程,出租车折腾了大半天,一直折腾到天黑,才把我送进村里的大庙台前。奇怪的是,漫天漫地的雪却越下越亮,亮得每一片雪花都是晶莹剔透。下了出租车,我才看明白,平时三爷挂灯的旗杆不见了,替代它的是两根桅杆似的现代灯架,两轮小圆月亮高高地悬在上面,“圆月”的上方横着两片太阳能硅光板。哀乐渐渐地冲进我的耳鼓,我追寻着声音,一步一个雪窝地往前走,一直走到三爷的家。三爷的家门立着一盏白灯笼和半盏红灯笼,没等我询问灯笼上咋能有块红斑,就有人给我扎孝带,领我到三爷的灵前磕头跪拜。礼仪过后,我才从人们七嘴八舌的言谈中,理出三爷的死因。三爷是在太阳能街灯立起来那天发的病。听不到声音的三爷,没有意识到现代科技已经替代了他的街灯,依然生活在三十年如一日的生活里。拎着两盏街灯走到大庙台时,他立刻呆若木鸡了,那个他熟悉的旗杆突然不见了。村支书一拍脑门儿,忘了三爷是个聋子,听不到安装太阳能街灯震耳欲聋的施工声。他指着沉降下去的太阳,意思是说,太阳生了俩孩崽子,替你值夜班了。三爷的眼前和天一样,立刻黑了,佝偻的身子直挺挺地向前跌去……此后,三爷整天不出屋,噘着嘴,闷闷不乐地坐在炕上,一步也不肯往外走。三爷觉得,他的生命和挂不出去的街灯一样,没有了意义。他开始为自己扎灯笼,扎两个白灯笼。昨天夜里,三爷觉得自己真的不行了,胸口胀得难受,嗓子咸咸地含着一股腥味,医生对他死于肝硬化的预言已经迫在眉睫。三爷含住一口气儿,撑着力气挂出了第一盏白灯笼。第二盏白灯笼还未挂起,三爷再也忍不住了,一口鲜血全喷了上去。两盏灯笼悄然而亮的时候,三爷用尽最后的力量,爬上自己搭设的冥床,衔住一枚铜钱之后,将自己的嘴用胶带封上。三爷不想让鲜血弄污了自己,不愿意麻烦别人收拾他的冥床,他干干净净地走了。三爷安详地躺着,似乎安慰所有来看他的人,不要悲伤,他在那边耳聪目明,逍遥自在。12,三爷的遗物,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除了生活的必需品,没有一件多余的东西。唯一让大家不解的是,三爷的那对街灯不知放到哪儿了。人们想了好久,忽然想明白了,那是三爷的心肝宝贝,三爷的一双儿女,三爷的眼珠子,三爷的魂灵,三爷自然要将它们放到离他最近的地方。人们掀开冥床,果然看到了那两盏街灯。我惊讶地发现,三十几年一直崭新着的街灯,突然间陈旧不堪了,羊皮灯罩迸出了无数道裂纹,灯座也是锈迹斑斑,还有那两个活灵活现的龙凤,死掉了一般,垂落下来。有人试图取出街灯,用手一碰,居然散了架子。三爷去了,街灯也追随他去了。天亮了,天也晴了,天是湛蓝的,地是洁白的。白灯笼熄了,大雪覆盖住了灯笼上三爷的鲜血,还给三爷一个清清白白。借着明媚的阳光,我看到了晚上没有看清的白对联,对联是村里一位语文老师写的。上联:大言不语包容纷繁世界下联:小灯有情点亮冷暖人生横批:沉默是金我一句话不说地跟随着送葬的队伍,送三爷去祖坟。许多年没下这么大的雪了,大得积雪没了膝盖。我跋涉在雪野里,眼睛迷离了,似乎看到了四十几年前的三爷,顶着凛冽的寒风,背着接生婆,一步一挪地走向我的家。猛然间,我的耳中炸响起一个婴儿的啼哭,声音是那样嘹亮,那样有力。我觉得,这似乎是我的第一声啼哭,也似乎是村里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在啼哭。百日之后,我又回到村里,祭奠三爷。这本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可我并没有感觉到春天的温暖。大庙台上的太阳能街灯被人盗走了,两株古槐的树洞突然訇然炸裂,所有的枝干摔落在地,摊满了广场,勤快的人把它们捡回家去,当了柴烧。我忽然觉得,村子空落得像没了魂。三爷死了,街灯死了,古槐也死了,没有街灯照耀的村子,变得生硬,变得苍白,变得孤寂。来到三爷的坟上,我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光天化日之下,一只猫头鹰雕塑般立在三爷的墓碑上,任凭风吹掀它的羽毛,依然纹丝不动。我碰了它好几下,感觉到它是那样坚硬,硬得如同一块石头。这是一只死掉了却依然富有生气的猫头鹰,我尝试着把它从三爷的墓碑上拿下来,可它的爪子已经深深地嵌入了石头里,不管我怎样用力,仍旧无济于事,似乎是坚定不移地要为三爷守墓。(选自《街灯不语》,有删改)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三爷的街灯突然间陈旧不堪,以至一碰就散架,这说明街灯确实已经老旧,也暗示传统街灯退出历史舞台的必然性。B.“他拎着两盏街灯走到大庙台时,立刻呆若木鸡了”,侧面反映了街灯不复存在的残酷事实及三爷悲痛、绝望的心情。12,C.太阳能街灯被盗,古槐訇然炸裂,所有枝干落地,暗示了村民对三爷和传统街灯的怀念以及对现代文明的抵触情绪。D.本是“春暖花开的日子”,而“我并没有感觉到春天的温暖”,看似矛盾的叙述中蕴含着“我”对三爷的深切怀念。【解析】 B项,手法错误,“侧面反映了街灯不复存在的残酷事实及三爷悲痛、绝望的心情”中“侧面”说法错误,三爷悲痛、绝望的心情通过“呆若木鸡”的神态描写,是正面描写。1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小说开头用不少笔墨写“我”听到三爷去世的消息后的心理活动,意在表现“我”回老家送三爷的决心,体现了三爷在“我”心目中的地位。B.“大言不语包容纷繁世界”和“小灯有情点亮冷暖人生”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与横批内容呼应,且巧用象征,暗扣了“街灯不语”的题意。C.文中叙写三爷死因的内容,属于小说故事讲述中的插叙部分,既表现了三爷对街灯的特殊感情,也引发了读者的深沉思考。D.小说结尾对猫头鹰的生动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和细节描写的手法,从侧面烘托了三爷的独特形象,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解析】 A项,“意在表现‘我’回老家送三爷的决心”错误,此处的“心理描写”意在表明对三爷突然离世的意外和对三爷的怀念,从而坚定回家的决心。13.三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答:__①忠于职守。三爷几十年如一日地挂街灯,视街灯为儿女,得知不再需要自己挂街灯而晕倒病逝。②充满爱心,急人之难。三爷顶着凛冽的寒风,背接生婆到“我”家。③不愿劳烦他人。三爷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便亲自做白灯笼和搭设冥床,也不愿意麻烦别人收拾自己的冥床。__【解析】 要抓住人物的言行,结合相关的具体事件,然后进行提炼概括。三爷挂街灯三十几年,视街灯为儿女,当得知不再需要自己挂街灯而晕倒病逝,体现了三爷忠于职守;三爷顶着凛冽的寒风,背着接生婆,一步一挪走向“我”家,体现了三爷充满爱心,急人之难;三爷亲自做白灯笼,搭设冥床,并用胶带封上吐血的嘴,体现了三爷的自立,不愿给别人带来麻烦。14.小说以“街灯不语”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答:__①“街灯”是小说的线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②三爷虽耳聋,但他富有爱心,默默奉献,“街灯不语”象征了三爷的高尚品质;③人要像街灯一样,默默传送光明和温暖,“街灯不语”形象而含蓄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__【解析】 应从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等方面进行思考。从情节上考虑,小说主要讲的是三爷和街灯的故事,“街灯”12,是小说的重要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从人物形象塑造上考虑,街灯为人们送去光明和温暖,却默默无语,这正象征了耳聋的三爷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从主题表达上考虑,街灯默默传送光明和温暖,这正是作者所推崇的价值观,揭示了作品的主题。二、语言文字运用(1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__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树都是邻家院子里,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__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  ),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就在我面前浓妆淡抹__。1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B )A.似乎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B.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C.但它们的全体容貌D.似乎它们的全体容貌【解析】 根据括号后的句子内容,可知括号内的句子与前面的句子是转折关系,而且括号中的“似乎”和括号后的“恐怕”均表估计,有重复之嫌,排除A、D两项。C项中无“对于”,就与前面“它们的主人”的语法作用相同,与想要表达的意思不一致,可排除。16.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C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解析】 C项和例句均运用了拟人的手法,A项运用了比喻的手法。B项运用了夸张的手法。D项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17.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答:__示例一: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树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示例二: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树都在邻家院子里,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__(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2021·八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孩子身高发育的影响因素中,父母的遗传占到60%~70%,__①__,营养、运动、睡眠、心理以及疾病、环境等因素也会使得孩子身高存在差异。所以,父母高,__②__。民间有种说法,“二十三,蹿一蹿”,这让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身高的增长采取等待态度,实际上,十八岁以后还能显著长高的现象非常少见,孩子身高迅速增长的时间段比家长们想象得要早,有的甚至七岁就开始了。__③__,孩子十八岁时身高已经基本定型。这意味着,如果家长干预过晚,便可能错过孩子身高的快速增长期。12,研究表明,补充营养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增高手段,于是一些家长就一味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其实,光补充营养是不够的,锻炼身体、保证睡眠也是必不可少的。18.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6分)答:__①除此之外②孩子未必高/孩子也可能矮③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__【解析】 第一段主要论述了影响孩子身高的常见因素。第①空的前语境,强调遗传因素占较大比例;第①空的后语境,明确还有其他好多影响身高的因素。可确定第①空是过渡句,并照应“也会”这个词语,第①空应该有“除此之外”这类的信息。第②空,第一段的总结句。根据前文的意思,遗传并非唯一影响因素,“所以,父母高”判断,应该填“孩子未必(不一定)高”或“孩子也可能矮”。第③空,根据前语境“实际上,十八岁以后还能显著长高的现象非常少见,孩子身高迅速增长的时间段比家长们想象得要早,有的甚至七岁就开始了”以及后语境“孩子十八岁时身高已经基本定型”,确定答案为“一般来说”或“正常情况下”。19.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0个字。(4分)答:__①身高不都取决于遗传/遗传并非唯一影响因素。②家长不能干预过晚/不能过晚干预孩子身高。③增高不能只补充营养/不能仅补充营养。(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__【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概括要点并正确运用句式的能力。命题老师要求考生用否定句分别概括三段话的意思。考生只要把三段话的大意读一读,就可以发现其中否定的成分。此题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先概括各段大意:第一段,父母高,孩子未必高,遗传并非唯一决定因素。第二段,家长干预过晚,便可能错过孩子身高的快速增长期。第三段,想要增高,光补充营养是不够的,锻炼身体、保证睡眠也是必不可少的。然后根据字数要求删减,并采用否定句,整合答案。三、写作(50分)2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空间;未来的科技发展更是值得期待,甚至可以赋予人类某种特殊能力。湖北宜昌一老人冒雨来交医保,却因窗口不收现金被拒,事情发生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办理了居民医保。某地火车站,一老人乘坐公交时无法扫描健康码,司机坚决不同意乘车,前后僵持了20多分钟,司机也没发车,随后有乘客开始辱骂老人,最终老人无奈下车。综合上述材料完成以下任一写作任务。12,①如果未来的科技可以赋予你一项特殊能力,你最希望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特殊能力?请你展开联想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你与这项特殊能力之间的故事。②以一名社会公民的身份给前来交医保或乘车的老人、相关工作人员、司机、乘客任意一方写一封信。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 本题立足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紧扣时代热点,充分考察了考生的创新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品质。试题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侧重谈科技的利,第二部分侧重谈科技的弊,所以考生无论选择哪个写作角度,应该立足于这两点,如选第①个任务来写作,考生如果所讲的其与特殊能力之间的故事,仅仅为歌颂科技的进步,那么文章则为基础等级立意,只有在歌颂科技进步的同时,又表现出对特殊能力的某种担忧,方为发展等级的立意;如选第②个任务来写作完成,考生如果仅仅体现出对科技之弊的思考,那么文章则为基础等级立意,只有在看到科技之弊的同时,又看到科技之利的文章,方为发展等级立意。总之考生只要围绕“科技之利弊”“科技与人文”等主题,运用辩证的思维来讲故事,谈思考与认识均为切题,切忌泛泛而谈、单一片面。【参考立意】 (1)科技之利弊。(2)科技与人文。(3)我们要“两手抓”。(4)要用好“科技”这把“双刃剑”。【参考范文】科技普及为便民,人文关怀是底色尊敬的工作人员:你们好!欣闻您为现金交医保被拒的老人上门服务的故事,备感欣喜。感谢您为冰冷的“技术枷锁”注入温暖,感谢您在“技术至上”的规则中,开辟“私人定制”的试验田!感谢您为老人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便利。你我都深知,科技普及为便民,人文关怀是底色。技术为基,人文增色。民生工作中“一个都不能少”的慢节奏,实则反映出社会素养的快提升。在现代科技裹挟下飞速发展的社会,我们脑洞大开,眼界大开。可是在突飞猛进的狂飙浪潮中,一群老人成为现代科技难以逾越的鸿沟,“智能、数字”在给我们带来酷炫的享受时,却慢慢吞噬着老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中国文化对待新事物向来有“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的态度,我们既要享受科技红利,又要慎重解决数字鸿沟,给更多的老人以人文关怀,使之享受科技带来的幸福。您为老人上门办理医保,虽然在工作效率上打了折扣,但你关注到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主题——人民。民生工作中,我们常常要求把握社会生活中的“毛细血管”,打通工作落实中的最后一公里。我想,你用善意很好地践行了这个理念,而你的善意也必将汇集为海,拍出社会素养提升的巨浪。12,科技便民,以人为本。“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让我们用灵活的方式消融技术隔阂,打破技术屏障。科技的普及,出发点是便利民生,落脚点是百姓的幸福感与归属感。期间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如一。众所周知现代支付的便利,但老人冒雨交纳医保,却因使用现金而被拒绝!这是典型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您的做法,无疑为老人开辟了特殊的通道,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真希望能多些像您一样的工作人员,从“人”出发,为“民”服务。我们不能让老人削足适履来适应社会,而要用变通的智慧来帮助步履蹒跚的老人。正如昔日老人牵着我们的手带领我们认识世界一样,我们为什么不伸出温情的手,亲切地向他们介绍这个崭新的世界?“我们评价一个城市的好坏,不是看它的楼有多高,道路有多宽阔,而是它的屋檐下人们的幸福感有多高,笑容有多甜。”再一次谢谢你用责任与爱心诠释了数字鸿沟下别样的温情,让我们一起去迎接更美好的未来。此致敬礼××××年×月1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14 18:38:06 页数:12
价格:¥3 大小:54.5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