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兼爱》课件33张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3

2/33

3/33

4/33

剩余2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墨子》首颗量子通信卫星以我国古代科学家墨子的名字来命名。墨子最早提出过光线沿直线传播的观点,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用他的名字命名以纪念他在早期物理光学方面的成就。墨子最早通过“小孔成像”实验发现了光是直线传播的,第一次对光直线传播进行了科学解释——这在光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原理,为量子通信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墨子还提出了某种意义上的粒子论。光量子学实验卫星以中国科学家先贤墨子来命名,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墨子号”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的国家。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将有助于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实用化整体水平上保持和扩大国际领先地位,实现国家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有望推动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科学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对于推动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美国波士顿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亚历山大·谢尔吉延科说:“这个事确实很让人激动,因为它是首次开展此类试验,因此对全球都有重要意义。量子通信的竞赛自1995年欧洲科研人员在日内瓦湖底进行量子密钥分发的最初演示时就开始了。在那以后,英国、美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都在探索城市间的量子通信网络,而这场竞赛从地面进入了太空,因为卫星能连接相距遥远的不同都市。中国在发射量子卫星方面走在了前面。”英国剑桥大学量子物理学教授阿德里安·肯特说:“我对中国发射量子卫星这事感到很兴奋。”他认为,这是为使用量子技术构建全球性安全通信网络迈出的“第一步”。1.积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2.学习本课中说理的方法和论证逻辑。3.体会“兼爱”思想内涵,进一步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时期。这时周天子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旧的政治、经济秩序乃至社会伦理秩序渐趋崩解,而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和社会伦理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切都处在迅速的变更中。到处充满着大国攻小国、大家篡小家、强凌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的不合理现象。甚至出现下层人民被迫“易子而食”的惨状。就是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国际”和平主义的倡导者诞生了——他就是墨子。墨子亲眼目睹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对现实生活给予积极的关注与思考,认为一切的灾难和邪恶都是人们不相爱带来的恶果,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坚决地维护劳动人民的生存与安危。历史背景墨子其人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出身微贱,曾学儒术,因不满其烦琐的学说,自创墨家学派以抗衡。墨子作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墨子》一书是由墨子本人、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墨家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思想,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恃强凌弱的战争。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墨子》其书《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该书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等,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墨子》一书,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典型如《非攻》。语言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思考1】研读第一段原文: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①圣人: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②以:把。③焉:于是。④则:就。⑤攻:治疗。⑥弗:否定判断词,不。【思考1】研读第一段释义:把治理天下作为要务的君主,一定要晓得动乱是怎样产生的,才能治理得好,不晓得动乱是怎样产生的,就不能治理好。就譬如医生替别人治病那样,一定要晓得病是怎样引起的才能治好,不晓得病是怎样引起的,就不能治好。要治动乱岂不一样?一定要晓得动乱是怎样产生的才能治,不晓得动乱是怎样产生的就不能治。【思考1】研读第一段活动二:问题探究1.概括本段内容及作用明确:提出“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的观点,为下文引出“兼爱”的论点做了铺垫。2.分析这一段的说理特点明确:运用了对比和譬喻的手法来说理,更加生动形象,语气更强。【思考2】研读第二段原文: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①察:考察。②当:同“尝”,尝试。③自爱:宾语前置句,“爱自”。④亏:使受损失。⑤利:使……受益。⑥虽:即使。⑦慈:慈爱。⑧盗贼: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⑨然:这样。⑩室:家。⑪身:指代自己。⑫乱物:纷乱之事。【思考2】研读第二段译文:把治理天下作为要务的君主,不可不考察动乱是怎样产生的。尝试去考察动乱是从哪产生的?(就会发现它)产生于人们不相爱。做臣下的、做儿子的不孝敬自己的国君、父亲,这就是所谓乱了。儿子只爱自己不爱父亲,因此损害父亲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弟弟只爱自己不爱哥哥,因此损害哥哥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臣下只爱自己不爱国君,因此损害国君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这些就是所谓乱了。即使父亲对儿子不慈爱,哥哥对弟弟不慈爱,国君对臣下不慈爱,这些也是天下之所谓乱。父亲只爱自己不爱儿子,因此损害儿子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哥哥只爱自己不爱弟弟,因此损害弟弟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国君只爱自己不爱臣下,因此损害臣下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这是什么缘故呢?都是由于不相爱。即使天下那些做盗贼的人也一样。盗贼只爱他自己的家庭不爱其他人的家庭,因此偷窃其他家庭的东西利自己的家庭;强盗只爱他自身不爱别人,因此抢夺别人财物来使自身受益。这是什么缘故呢?都是由于不相爱。即使是大夫互相攻乱各家,诸侯互相攻伐各国也一样。大夫各爱自己的家,不爱别家,因此攻乱别家而使自己的家受益;诸侯各爱自己的国,不爱别国,因此攻伐别国而使自己之国受益。天下纷乱之事(的原因),全都在这里罢了。【思考2】研读第二段活动二:问题探究1.概括这一段的内容。明确:提出中心论点“乱起不相爱”,并分类做具体阐述。2.概括这一部分的说理特点。明确:通过问答的方式,列举大量事例,层层深入,逐一分析。【思考3】研读第三段原文: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①若使:假如。②若:像。③犹:还、仍然。④恶施:怎么实行。恶,相当于“何”“怎么”。⑤亡:同“无”。⑥谁窃:宾语前置,“窃谁”。⑦有:同“又”。【思考3】研读第三段译文:考察一下这些是怎样引起的?都是由于不相爱。如果天下的人都互相爱,人们爱别人都像爱他自己一样,还会有不孝的人吗?对待父亲、兄长和君王就像对待他们自己,又怎么会施行不孝之事。还会有不慈爱者吗?看待弟弟、儿子和臣下像看待自己一样,哪里还会施行不慈?因此,不孝不慈的情况就不会有。还会有盗贼吗?看待别人的家庭像看待自己的家庭一样,还会去偷谁呢?看待别人像看待自身一样,还会去抢劫谁?因而盗贼就不会有。还会有大夫互相攻乱各家,诸侯互相攻伐各国的事吗?看待别人的家像看待自己的家一样,还去攻乱谁?看待别人的国像看待自己的国一样,还去攻伐谁?因此大夫之间互相攻乱各家、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各国的事又没有了。如果天下人都互相爱,国和国之间不相攻,家和家之间不相乱,盗贼没有了,君臣父子都能对上孝敬对下慈爱了,如若这样,那天下就治理好了。【思考3】研读第三段活动二:问题探究1.概括这一部分内容。明确:分析并点明“兼爱”的意义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2.概括这一部分的论证特点。明确:运用假设论证和反问的修辞。【思考4】研读第四段原文: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①劝:鼓励。②交相:互相。③子墨子:墨子的弟子对墨子的尊称。释义:因此以治理天下为要务的君主,岂能不禁止人们互相嫌恶而勉励人们互爱!所以天下的人互相爱就会治理得好,互相嫌恶就会动乱。因此墨子说,不可不勉励人们爱别人,就是这个意思。【思考4】研读第四段原文: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活动二:问题探究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明确:总结全文,得出“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结论。【思考5】《兼爱》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明确:①努力追求语言的浅显、逻辑的严谨和结构的层次感,②反复论说,务求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补充:墨子散文的风格,是以质朴无华的文字,阐明他认为正大无失的道理。它的动人之处,全在于严谨的逻辑结构,和由此而来的雄辩的气势和力量。从逻辑的角度看,本文的逻辑结构是:先从反面立论,认为社会祸乱起因于人们不相爱,加以广泛论证,而后推导出唯有兼爱方可止乱致治的正面结论。反面的立论与正面的结论实际上是等值的,使文章首尾相扣,互相呼应。一、怎样理解墨子把社会的祸乱归罪于“不相爱”,而“相爱”就可以治理天下?明确:墨子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小取》)可见本文阐明兼爱为是,不相爱为非,审察兼爱必能致治,不相爱必然致乱的道理,是出于经世致用的目的,是有为而发的。当然,墨子简单地将社会祸乱归咎于人们的不相爱,把兼爱看作止乱致治的良方,是出于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但兼爱说所反映的墨家平等意识,却是对儒家爱有差别等级观念的突破,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二、墨子是如何论述兼爱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的?明确:墨子先是用了一个比喻论证,医生救治病人首先要知道缘起,其次是从君臣、父子、兄弟、盗贼与他人、大夫间、诸侯之间不相爱导致乱起,最后再次强调“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使用的是类推的方式。归纳出所有的“乱”都源于“不相爱”,紧紧扣住中心论题。三、分析《墨子》在论述上的风格特点。明确:文章在论证方法上,善用类比手法,“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以大家熟知的医生治病需要明确病因,来写圣人治国需要知道混乱产生的原因。①多用设问句和反问句,使得问题醒目地提出,让读者思考,加强了作者观点的阐述,让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更加鲜明。如: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②层层深入,逻辑性强,条理井然。墨子要阐述的是天下人只要“兼爱”就可以天下大治。也就是文中“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这句话在文章的结尾,也是对上文的总结。③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文中列举了大量君臣父子、盗贼、大夫等事例。④综合运用,譬喻法、对比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手法。本文在说理上的特点本课所选几段文字层次井然地阐述了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主张。墨子从探究世乱的根源入手,从反面证明了“兼相爱、交相利”的必要性;然后对症下药,指出治乱的灵丹妙药是“兼相爱、交相利”,并具体阐述了什么是“兼相爱、交相利”和实施“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效果,从正面证明了“兼相爱、交相利”的重要性;最后又紧扣社会现实,言明了统治阶级对“兼相爱、交相利”的态度,并具体分析产生这种态度的原因,从而告诉人们只要统治者喜欢“兼相爱、交相利”并把它作为处理政事指导行动的准则,就一定能真正做到“兼相爱、交相利”。主旨概括梳理脉络:第一段:(是什么)天下之害的现象。第二段:(为什么)天下之害的原因。不相爱第三段:(怎么办)天下之害的解决之法。兼相爱第四段:(怎么办)实行兼相爱的路径。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焉能攻之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B.必知疾之所自起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C.若使天下兼相爱视人之家若其家D.亏臣而自利恶得不禁恶而劝爱【答案】B【解析】A项,第一个“焉”,兼词,于是,如此;第二个“焉”是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选项中加横线的字是“之”。C项,第一个“若”,如果;第二个“若”,像。D项,第一个“而”,连词,表顺接,第二个“而”,连词,表并列。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故窃异室以利其室窃以为过矣B.恶施不孝交相恶则乱C.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视人国若其国,谁攻D.不知乱之所自起起不相爱【答案】D【解析】A项,第一个“窃”,偷窃,第二个“窃”,私下里。B项,第一个“恶”相当于“何”,“怎么”,第二个“恶”,厌恶。C项,第一个“攻”,治疗,第二个“攻”,攻击。D项,两个“起”都译为“起源”。故选D。3.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疾:病。B.故亏父而自利亏:使……受损失。C.盗爱其室室:家。D.天下之乱物乱物:杂乱的物品。【答案】D【解析】D项“天下之乱物”意思是“天下的混乱之事”,“乱物”指纷乱之事,混乱之事。故选D。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有何不同?从历史进程看,儒学早于墨学。墨子曾学习于儒门,接受过孔子思想的训练,后来深感儒家厚葬浪费财物而贫民,服丧时间太久伤害身体而妨碍工作,于是脱离儒家自立门户,墨子的许多学生也是如此。如曾一度受业于孔子的大弟子之一子夏,后来师从墨子,并成为墨家学派的著名人物。由此可见,墨家学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儒家学派分化出来并与之相对抗的学术团体。相关链接1、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02章修身》2、繁饰有命,以教众愚朴人久矣。——《墨子·36章非命(中)》3、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32章非乐(上)》4、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02章修身》5、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墨子·50章公输》6、魡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墨子·49章鲁问》7、夫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欲国无乱不可得也。——《墨子·06章辞过》8、今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墨子·47章贵义》9、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墨子·46章耕柱》10、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墨子·09章尚贤(中)》11、故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墨子·07章三辩》12、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墨子·18章非攻(中)》13、近者不亲,无务来远。——《墨子·02章修身》14、贫家而学富家之衣食多用,则速亡必矣。——《墨子·47章贵义》15、世俗之君子,贫而谓之富,则怒,无义而谓之有义,则喜。——《墨子·46章耕柱》16、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墨子·01章亲士》17、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诛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墨子·46章耕柱》18、举物而闇,无务博闻。——《墨子·02章修身》19、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墨子·01章亲士》20、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16章兼爱(下)》阅读以下补充资料,结合你对墨子思想的了解,就“墨子学说在当今时代的价值及意义”,任择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想法。①“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上》)②“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墨子•节用上》)③“在新形势下,中国将继续履行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做出大国贡献,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添砖加瓦。我们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坚持和弘扬多边主义,共同推动联合国重整行装再出发,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关于联合国成立75周年立场文件》)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08 12:13:02 页数:33
价格:¥10 大小:1.22 MB
文章作者:158****2033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