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学之道》课件36张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6

2/36

3/36

4/36

剩余3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大学之道》第二单元第一章文化常识戴圣,字次君,生卒年不详,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生于梁国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戴圣与叔父戴德,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著作有《礼记》,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了解戴圣《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五经”之一。了解《礼记》《礼记·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礼记》第四十二篇,文章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宋代以前,《大学》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遂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的核心思想:明一德(专一),惟格一物,通过日新月异的努力,达到至善至美。了解《大学》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解题古代学制小学:“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大学: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参加社会管理,国家政治。第二章诵读感悟预习检查明确字音。本末(mò)壹(yī)诵读指导(1)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第三章文本探究文本探究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①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②明明德:前一个“明”形容词用作动词,彰明,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美好的德行。③亲民:亲近爱抚民众。④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文本探究【思考1】研读第一句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1“三纲”具体如何解释?①“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激发人们完善自己,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修己”②“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安人”③“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文本探究【思考1】研读第一句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2三纲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明明德”“亲民”二者存递进关系,只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得以教化民众,只有自我不断提升才能够“亲民”;要达到“至善”的境界,就要在实践中将“明明德”的内在修为和“亲民”的外在工作做到极致,二者缺一不可。“至善”是“明明德”“亲民”发展的最终归宿,也是最终目标。文本探究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①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②静:心不妄动③安:性情安和④虑:思虑精详⑤得:处事合宜文本探究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①本末:“本”原指木之根为常;“末”指木之梢为迹。后分别引申为本根、本始和末迹、末节。指事物的根源和结局。②道:事物发展的规律。文本探究①大学的宗旨【思考1】研读第一段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③在于亲近爱抚民众④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⑤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⑥志向坚定才能够做到心不妄动⑦心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和⑧性情安和才能够思虑周详⑨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⑩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⑾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⑿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⒀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②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文本探究【思考1】研读第一段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释义: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做到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文本探究【思考1】研读第一段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1.3概括内容及作用。内容: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作用:为下文引出“八目”做准备。文本探究【思考1】研读第一段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1.4分析本段的论证层次。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思考1】研读第一段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1.5推导实现“止”的心理过程。美好的愿景将引领你坚定志向情感意志层面知定静安虑得理性思考层面做事的层面,处事有所得,处事合宜文本探究【思考2】研读第二段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齐,形容词作使动,使…齐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译文: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译文: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②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③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文本探究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④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致其知:获得知识。译文:获得知识的办法在于探究事物的原理。译文: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译文: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译文: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获得知识。⑤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⑥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正:形容词作使动,使…端正。诚:形容词作使动,使…真诚原文: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①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译文:推究事物的原理之后就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充分认识了外物之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顶真:一种修辞方法。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例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辞》)“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辞》)“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长恨歌》)原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庶人:指平民百姓。壹是:一律,一概。本:根本。译文: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把修养品性作为根本。以至于:至,到。表示一种延申。内容: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用:为实现“三纲”指出了具体的方法。【思考2】研读第二段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1概括内容及作用。【思考2】研读第二段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2“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格物”“致知”第一步,”知”“诚意”“正心”“修身”第二步,”修”“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三步,”用”修己安人文本探究【思考】2.3为什么“正心”先“诚意”?心:思虑事情“总包万虑,谓之为心”意:“为情所意念,谓之意”,是比心更深刻的情感。因此,想要端正“心”,首先要坚定更深层次的情感思想:意文本探究【思考】2.4“格物”“致知”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二者是讲人的认知功夫。通过认识天地万物,从而获得深刻认知。致知格物基础深化,目的文本探究【思考】2.5“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修身: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齐家:处理好家庭、家庭内部关系,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延申。文本探究【思考】2.6“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思考4】你如何看待本文提到的“大学之道”的。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①积极的影响:《大学》强调了学习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强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大学》所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几乎成为读书人的唯一标准理想。这种思想主张积极人世,注重自身修养,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拥护统一,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②消极的影响:《大学》把人的思想束缚在儒家的思维范围之中,给古代文人带来思想僵化的缺点。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如不按照“修、齐、治、平”这条线路来走,轻则斥之为不成才,重则认为离经叛道,大家群起而攻之,使文人轻易不敢背离。同时,“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的最终目标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带有浓厚的政治倾向性。第四章艺术感悟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技法指导】先秦诸子的文章在论述道理方面有其独特和巧妙之处,如善用譬喻、对比,思路简洁明晰等。分析其论证特点,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先秦儒家思想的智慧,对我们的写作以及民族精神的塑造有指导作用。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2.运用排比、顶真的修辞手法手法,文章气势更强,意义联系更加紧密,论证力强。3.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03 13:00:02 页数:36
价格:¥10 大小:1.78 MB
文章作者:158****2033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