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湖心亭看雪 教材习题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3/6

4/6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教材习题讲解1.朗读并背诵课文。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点,试做具体分析。三个角度:(1)概括式描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全景式描写:“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3)集合式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n教材习题讲解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运用白描手法,由远及近,写出了“湖上”雪后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即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这些景物,在大雪的笼罩下全都变得虚无缥缈,模糊渺小,变成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具有了童话般的梦幻色彩。然而最微不足道的“两三粒”人却是这空旷寂寥的雪世界的主人,他们是赏雪的主体。作者的描写,宛如中国画的写意手法,寥寥几笔,就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n教材习题讲解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深层内涵和表达效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结尾舟子的喃喃自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衬。前者借“客”偶遇知音的惊喜,赞美作者之“痴”;后者借舟子之口,说“客”之“痴”,为作者之“痴”找到“同调”,找到了可以理解的“理由”。作者超凡脱俗的行为和孤高自赏的情怀,不但在“客”那里引起了共鸣,他与“客”的“合鸣”,仿佛也让本无雅趣的舟子受到了“痴”的精神的感染,若有所思,若有所悟。文章至此戛然而止,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n教材习题讲解3.阅读下面三副有关湖心亭的对联,说说你的理解。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明〕胡来朝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席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明〕郑烨如月当空,偶以微云点河汉;在人为目,且将秋水剪瞳神。——〔明〕张岱\n教材习题讲解第一副,明是写景,实是抒怀,全联颇有愤世之感。“浑无”就是几乎没有之意;“种桑麻”,指从事农业生产;“四季笙歌”“六桥花柳”,均指当时上层统治阶级的奢靡生活,与“穷民”无立锥之地的生活境遇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颇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辛辣讽刺意味。此联揭示了社会现实。第二副,极富想象,灵活清新。此联把湖心亭比作西施泛舟湖上的扁舟,可谓佳喻巧思。\n教材习题讲解“雨奇晴好”巧妙地化用了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席开水面”形容湖面平广,十分形象;“月白风清”引自苏轼《后赤壁赋》中的“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意蕴丰富。第三副,上联将西湖比作当空明月、点缀银河的微云,在天在水,全景通澈,恍如天上人间。下联将西湖比作人的眼睛,秋水盈盈,如人眼波流动,将湖景写活了。此联作喻奇妙形象,意境深远。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13 18:22:04 页数:6
价格:¥5 大小:2.21 MB
文章作者:yuanfe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