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7 一个粗瓷大碗精品教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7一个粗瓷大碗课题一个粗瓷大碗课型略读课文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陈、曼、联”等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还”,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赵一曼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3.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赵一曼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教学难点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出示图片,导入课题。1.(课件出示1)教师谈话: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无数英雄儿女喋血沙场,为祖国,为民族,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同学们,这些英雄你们认识吗?刘胡兰、杨靖宇、张自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学习赵一曼烈士的一个小故事,去感受烈士的高尚品质。(课件出示2)出示课题27一个粗瓷大碗2.赵一曼是谁?(课件出示3)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女,汉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翠屏区白花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设计意图:以图片导入新课,能使学生快速进入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消除学生的距离感。】\n3.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大碗有什么故事呢?这是赵一曼的吗?)想不想知道答案?好,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2.指名、齐读、开火车读词语。(课件出示4)陈列赵一曼抗联缸子高粱一顿侦察(1)认读形式灵活多样。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陈、侦”为翘舌音;“联、粱”是三拼音节,“高粱”中“粱”是轻声。学生带着音节读一读,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2)多音字我能分(课件出示5)辨析多音字“还、盛”的读音,在下面的括号中写出多音字的正确读音。还hái还有huán还钱盛shèng盛开chéng盛饭句子:(1)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2)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三、理清文脉,了解文意。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课件出示6)2.试着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赵一曼用过的一个粗瓷大碗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第二段(第2~4自然段):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缴获的大碗,赵一曼要求他还回去。第三段(第5~8自然段):赵一曼倒掉了通讯员给她\n盛的高粱米饭,只盛了半碗野菜粥。第四段(第9~11自然段):赵一曼把大碗送给七班做菜盆。四、品读感悟,深化认识。1.学习课文1自然段。(课件出示7)赵一曼用过的这个大碗为什么被陈列在军事博物馆?(1)出示句子: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默读第1自然段。Ø这个碗有什么故事呢?Ø粗瓷大碗也不是很值钱的东西,会有故事吗?Ø小通讯员为什么要给赵一曼找来一个大碗?2.学习课文2~4自然段。(1)(课件出示8)默读课文,带着这些提的问题,快速默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想,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小通讯员“送碗”与赵一曼要求“还碗”的情景。)出示句子:(课件出示9)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2)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早”字,早到何时?没有界定,表明赵一曼没碗时间的极其久远;通讯员“送碗”的心情,“一直、好不容易、连忙”等词语,展示出通讯员“送碗”的急切心情,再次说明赵一曼没有碗使用的时间很长。(3)面对通讯员送来的大碗,赵一曼是什么态度呢?出示句子:(课件出示10)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语气那么坚定,不容推托。赵一曼同志严守纪律,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见到碗后赵一曼为什么拒绝接受?(4)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指名朗读,师【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使阅读更有针对性,更高效。】【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咀嚼文本,抓住关键字体会人物内心情感。】\n生评议。(读出赵一曼坚定语气,同时读出通讯员委屈语气。)(课件出示11)2.学习课文5~8自然段。(1)教师谈话:学习完第2-4自然段,你有什么新的疑问?说来听听。(2)我们再次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5~8自然段,。(课件出示12)通讯员为什么给赵一曼盛来一大碗高粱米饭?当时抗日联军的生活怎么样?出示句子:(课件出示13)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这是侧面描写,通过描写通讯员的动作和心理活动,体现了赵一曼一直都是生活艰苦,关心战士。)(3)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句子中一个“该”字,说明赵一曼已是多日未曾吃过饱饭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浸透着战士对首长的爱戴。(4)(课件出示14)面对诱人的满满一碗高粱米饭,赵一曼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句子: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教师谈话:抗联战士的生活艰苦吗?他们吃什么?出示图片:野菜、草根、橡子面(课件出示15)出示艰苦的抗联生活图片(课件出示16)资料分享:1933年,日军强制推行归屯并户,在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下制造“集团部落”和“无人区”,试图把东北抗联饿死、困死。1939年,日军为了“围剿”和“讨伐”东北抗日联军,加大了对抗联的封锁,部队在山林里没有粮食,没有食盐,没有衣服,抗联战士时刻面临着冻死、饿死和战死的威胁。(5)出示句子:(课件出示17)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设计意图:一个“沾”形象写出战争的艰苦。】\n小组交流:一个“沾”字,形象地写出了当时“日子非常艰苦”。(6)(课件出示18)赵一曼看到这碗米饭想到了什么?出示句子:……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赵一曼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体现了她关心战士,心中只有他人的品质。)(课件出示19)面对通讯员的爱戴,赵一曼又是怎么做的呢?带着问题默读第7、8自然段。出示句子: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小组讨论:此处是赵一曼的动作描写,与前文形成鲜明的对比,一“盛”一“倒”,“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与“半碗野菜粥”,生动地表现出赵一曼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读出对赵一曼的崇敬之情。)(板书:关心战士,以身作则)(5)分角色朗读课文9~11自然段。小通讯员给赵一曼的碗为什么又丢了?出示句子:(课件出示20)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啊!”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讨论:这儿的“丢”是什么意思?(把碗送给别人了)当赵一曼的碗再一次“丢”后,小通讯员是“急得直叫”,而赵一曼是“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只有人人都有了碗,赵一曼的碗才不会丢,再次赞美了赵一曼心中只有他人的高贵品质。【设计意图:复述课文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的过程,更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好方法。】\n五、回顾全文,复述课文。1.谈话过渡:赵一曼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敬重,心中装着战士的英雄。故事学完了,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呢?(课件出示21)出示提纲:(1)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碗。(2)赵一曼把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3)赵一曼的碗又丢了。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全班分组汇报复述课文。六、总结全文。(课件出示21)课文用倒叙的方式,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叙了赵一曼同志在那样的艰苦中,还碗以及吃饭时把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经过,赞美了她时时关心战士,和他们同甘共苦,歌颂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板书:倒叙)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七、课后作业。(课件出示22)1.复述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2.课下搜集查找阅读关于赵一曼其他故事。板书设计      27一个粗瓷大碗送碗-----还碗关心战士,以身作则盛饭-----倒饭课堂作业新设计—、下列字音字形不正确的一组是()。A.博物馆高梁为难(nán)B.病号灶吭声责备(bèi)C.野菜粥政委丢碗(wǎn)\n二、组词。察()梁()讯()陈()灶()查()粱()迅()阵()扛()三、理解课文内容,再填空。1.赵一曼经常丢碗是因为她2.赵一曼好几个月没沾粮食说明3.赵一曼把一碗的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说明她四、暑假,你和爸爸来到东北参观抗联博物馆,面对赵一曼的塑像,你会说什么?【答案】—、A 二、侦察木梁通讯陈列灶台检查高粱迅速一阵扛着三、1.把碗给了别人。2.生活太艰苦了。3.关心战士。四、在奔腾不息的金沙江畔,在风景如画的宜宾县一曼公园内,面对赵一曼塑像,我想说:“赵一曼烈士,你们抛头颅,洒热血,你们的愿望实现了。我们一定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一、课堂教学扎实语文要素。教学中让学生先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这样默读有目标,有针对性,积极采用小组合作互助的阅读课文,先自己阅读,然后和同学交流,深入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阅读时要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二、复述课文,延伸文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n教学最后,我利用时间,让学生复述课文。众所周知,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经常开展复述课文训练,不仅能促使我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记忆,而且能发展逻辑思维,复述时,我让学生根据复述提纲,理一理文章的思路,并抓住重点词语作为复述的“路标”。复述时要求用普通话复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句通顺。不足之处:我领读课文时发现,有些学生不开口读课文,我要求学生老师领读时,要发出声音,大胆的读,老师也语速慢,教师要多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来激励和鼓舞学生。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文作者以倒叙的方法,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述了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时时关心战士胜于关心自己,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从而赞美赵一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故事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正面描写和小通讯员、炊事员等人的侧面描写,叙述了赵一曼对战士们的关心和爱护。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因此每次学习段落时都需要激励学生大胆质疑,有目标、有针对性阅读,使阅读更高效。抓住课题分析,交给学生审题的方法。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眼,就可以把握文章的大概。这篇课文题目的特点是交代了文章的线索,揭示了故事的梗概。【其他资料】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一封家书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在被押赴刑场的车上,给儿子写了两封信,随后从容就义。然而,直到二十年后,儿子才看到它们。在这两封仅有百余字的遗书背后,凝结着一段民族大义、骨肉亲情和信仰追求的传奇。1936年8月11日伪满滨江省\n警务厅《关于赵一曼逃走前后的状况以及其死》的报告中记载:8月2日凌晨,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的火车。车上,赵一曼向押送职员要了纸笔,写给她最亲的、四年多未见的孩子:“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作)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死亡更加迫近了!赵一曼继续嘱咐道:“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替代母亲继续斗争……我的孩子自己好好学习,就是母亲最后的一线希望。”这两封遗书,展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绵长的思念与歉疚,又灌注了深沉的爱与嘱托,更凝聚着抗日英雄最真挚的爱国情怀!最终,在珠河县小北门的刑场上,年仅31岁的赵一曼热血洒地,壮烈牺牲。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多音字注音再组词。还()()盛()()难()()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粗瓷()结束()责备()消灭()艰苦()伤心()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量词。一()战斗一()大碗一()故事一()米饭一()锅一()挂包阅读能力大提升四、重点段落品析。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1.读一读,赵一曼说这样的话是因为她以为这个碗是从()来的。A.从老百姓家里拿来的B.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2.仿照上句,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妈妈看着我手里的语文试卷,说:“”3.从这个故事,你明白了:思维创新大拓展五、碗是我们生活中很平常的日用品,课文中的粗瓷大碗为什么那么珍贵,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参考答案一、还hái还有huán还钱盛shèng盛开chéng盛饭\n难nán为难nàn遇难二、细腻开始表扬保护奢侈高兴三、场个段碗口个四、1.A2.这是今天考的吗?快拿来给我看看!3.赵一曼关心战士,以身作则值得我学习。五、因为那时候生活很艰苦,所以能得到一个大碗就很不容易,同时这是赵一曼烈士用过的,是她关心战士,坚持斗争的高贵品质的体现,我们要继承发扬这个品质,所以要陈列起来。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12 16:56:07 页数:10
价格:¥3 大小:33.4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