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知识点复习提纲(含1-6单元共6套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知识点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夏朝:王位世袭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商朝:内外服制商朝建立后,实行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3.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1)内容①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②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③按照宗法制,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2)特征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3)评价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也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4.商周政体的特点商周政体中,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5.演变(1)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2)封建政治制度产生战国时期,各国在政治上进行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知识点二 秦朝的政治制度1.秦朝政治制度建立的背景秦朝的统一: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第112页共112页,2.皇帝制度【图示历史】三公九卿制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3.三公九卿制(1)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太尉是最高武官,掌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又是最高监察官。(2)九卿:三公之下是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下设若干部门,处理具体事务。(3)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4.郡县制(1)原因:秦始皇总结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历史教训在全国推行郡县制。(2)内容①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②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③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县丞、县尉。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5.文书行政机制(1)文书行政: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2)文书传送:秦朝还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知识点三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行政体制1.汉朝中枢权力的变化(1)西汉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2)东汉至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图示历史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1)三省: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第112页共112页,机构;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2)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3)评价: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3.宋元的中枢制度(1)宋朝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宋太祖唯恐宰相权力过大,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图示历史 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趋势(2)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一省制中枢制度。4.明内阁制与清军机处(1)内阁制①背景: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亲理政务,绵延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②建立:废宰相后,明朝逐步建立起内阁制。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2)军机处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二)地方行政制度1.汉朝的郡国制度(1)汉朝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①郡设太守为一郡最高长官,其下设郡尉、郡丞分别协掌军事、行政。②太守选用属吏,分曹理事,各曹属吏分管具体事务。③郡下设县,县设令或长,其下有县丞、县尉及分曹属吏。(2)汉初地方行政制度中还包括王国和侯国。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2.东汉开始的州郡县三级制(1)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2)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也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3.隋唐的二级制到三级制(1)隋唐的二级制: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2)唐朝的三级制①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第112页共112页,;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②唐中期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4.宋朝的路、州(府)、县三级制(1)宋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2)后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5.元朝的行省制(1)设立: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2)意义: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6.明清的省、府、县三级体制(1)明朝: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2)清朝: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3)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州),府下设县(州),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第2课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点一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古希腊的政治制度1.古代希腊城邦国家形成(1)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2)特点: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其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但各城邦实际实行的制度千差万别。2.雅典的民主政治(1)主要机构: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①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②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主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③官员:由选举产生,大多一年一任,在任时需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④陪审法庭:是主要司法机关,规模庞大,审理大小案件。(2)特征:公民积极参与国家管理。(3)实质:雅典城邦国家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3.斯巴达的寡头政治(1)公民大会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王位世袭,国王垄断了军事统帅权。第112页共112页,(2)长老会议员人数少,且终身任职。(3)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但他们一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因而不利于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1.罗马共和国(1)权力机构: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①执政官:两人,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②元老院: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③公民大会:拥有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等权力,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2)特征: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2.罗马帝国(1)建立: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际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政治。(2)特点①皇帝(元首)掌控罗马国家的权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②军队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3.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局限(1)古代希腊城邦、罗马共和国,公民都是少数。(2)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不仅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还受到剥削和多种压迫。知识点二 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1.封建国家的建立(1)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2)制度:最初的日耳曼人君主把他们征服的地区视为私产,分封给儿子和随从,形成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3)建立: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死后,国家陷入分裂,形成后世西欧三个主要国家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雏形。(4)特征:世俗王权与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2.法国等级君主制(1)背景: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国王与教会多次发生冲突。(2)形成: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3)影响: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第112页共112页,易混易错 封建等级制与等级君主制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政权形式是国王与各级封建主组成的统治秩序和政权形式。各级封建主只服从于自己的上级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依附关系。国王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是实际权力有限是王权借助由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组成的等级代表大会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统治基础各级封建贵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作用影响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入分裂割据状态使王权得到加强,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英国议会君主制(1)奠基——签署《大宪章》①原因: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②内容: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保障封建主的特权,并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2)初步形成——建立国会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议会权力逐渐加强。(3)形成——建立两院制议会①标志: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②特点: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知识点三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背景:近代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奠基: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此后,英国的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2)发展:18世纪,英国逐渐形成内阁制度。国王的权力限于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并批准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知识拓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过程(1)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权利法案》);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议会内阁制的形成);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再到广大平民(议会改革)。(2)四大特点①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②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国家元首,首相是政府首脑。③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④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第112页共112页,3.美国联邦共和制的建立(1)背景:1775年,在北美的13个英国殖民地发起独立战争。次年,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2)标志: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①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②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和批准税收的权力;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它们对宪法和法律有最终解释权。问题探究 比较英国与美国政治制度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同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政体,本质上均为三权分立的近代国家政治体制。(2)不同点:①英国君主立宪制,世袭君主只是象征性国家元首,权力受宪法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内阁与首相均对议会负责。②美国是总统制民主共和国,总统由选民选出,他与他组成的政府只对选民负责而不必对议会负责。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和武装力量总司令。总统有任免官吏与缔约权,但在财政与立法上受到议会监督与制约。4.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过程:1792年,法国首次建立共和国,但共和制度并不稳固。1870年,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通过新宪法。(2)内容①法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行使。②总统任期七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图示历史 法国共和制的建立分散的小农经济长期存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太充分;封建势力异常强大,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薄弱,各派政治力量此消彼长,斗争激烈;受到欧洲大陆政治环境的影响,国外势力进行长期的武装干涉;这些造成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长期曲折的过程。5.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认识(1)进步性: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2)局限性: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3)逐渐完善:经过19-20世纪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第3课 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点一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第112页共112页,1.民国初年共和制度的初建(1)共和制度的诞生①标志: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②国旗与纪年:新建立的中华民国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①原因:为防止袁世凯独裁。②内容: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③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政党政治的尝试①背景:辛亥革命后,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②尝试——宋教仁案背景:1912年8月国民党成立后,宋教仁等人想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威胁到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概况: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结果:“宋案”发生后,国民党发动了“二次革命”,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和国民党内部力量涣散,很快被镇压。③失败: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后,袁世凯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4)北洋军阀的统治①袁世凯复辟帝制背景:袁世凯大权独揽;古德诺以及筹安会,为复辟帝制营造舆论。过程:1915年,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失败:在革命党人和各界人士的反对下,被迫取消帝制。②北洋军阀割据原因: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中再也没有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结果: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2.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1)国民党的“训政”①开始:1928年中国国民党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后,宣告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第112页共112页,②《训政纲领》: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揽执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则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③评价:“训政”就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制;国民党的“训政”,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2)国民党的“宪政”①背景:国民党以种种借口一再拖延结束“训政”的时间。②过程:1948年,国民党打出“行宪”的招牌,召开“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评价:国民党政权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企图以此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但最终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知识点二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1.人民革命政权的创建(1)背景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起义和暴动中,革命根据地不断涌现。②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权也陆续建立起来。(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大会推选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3)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4)意义: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2.抗战时期的抗日民主制度(1)背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扩大。(2)抗日民主制度的建设①在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上,中国共产党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②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③在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为巩固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3)作用: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3.解放区的政权建设(1)实践①背景:解放战争期间,随着战局的发展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②政权建设采取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东北第112页共112页,、华北、中南、西北等行政区先后建立起来;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③意义: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理论——《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①时间:新中国成立前夕。②内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已破产,资产阶级共和国应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③意义: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知识点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1.概况(1)本质特征: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共和国。(2)内容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②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确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2)正式建立①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起来。②性质: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③内容: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④作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3)挫折①1957年以后,由于受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削弱。②“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是遭受严重破坏和挫折。(4)恢复完善①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恢复。②标志: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12页共112页,内容: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③1982年宪法的意义:1982年宪法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是一部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3.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2)内容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②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③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3)发展——八字方针①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阶级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②内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③意义: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4)新发展——改革开放后的制度化①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并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与政策。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使得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知识拓展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1)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2)特点:①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②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团结在一起。(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①过程目标: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第112页共112页,标志: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内容: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深刻阐述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等制度体系,突出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②特点和优势: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③意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1.商鞅变法(1)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①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动。②政治: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适应社会变动,推行富国强兵的变法。其中,商鞅变法最彻底。(2)内容: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3)影响①直接: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成为政治军事强国。②深远: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2.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①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建立政权,战争频繁。②前秦一度统一北方,但淝水之战后迅速瓦解。③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④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2)内容①前期:在冯太后支持下,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后期:孝文帝亲政后,采取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改革措施,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作出了重要贡献。第112页共112页,深化拓展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启示(1)改革必须遵循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但也应防止在改革中出现用人不当、执行不力等问题。(3)改革必然会触及某些人的特权和既得利益,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注重改革的实效性。3.王安石变法(1)背景①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导致分裂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安定。②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改革的呼声强烈。③庆历新政:庆历年间,范仲淹主张改革腐败的官僚机构,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最终失败。(2)概况:王安石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3)结果: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欠妥当,变法失败。4.张居正改革(1)背景: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2)概况: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进行改革。他针对明中后期政治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起反抗的状况,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3)结果:张居正辅政时期,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知识点二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1.戊戌变法(1)背景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面对变局,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③甲午战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④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2)概况:1898年6月开始,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令,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变法。(3)结果: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激烈反对,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4)影响①作用:变法期间,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②教训: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2.清末新政第112页共112页,(1)目的: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2)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3)评价:一些措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推动了革命的爆发。规律总结 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3.中华民国的改革(1)概况:中华民国建立后,无论是南京临时政府,还是后来的国民政府,都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2)结果: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知识点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2)标志: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3)认识①曲折: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②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2.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1)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①时间:1978年12月。②内容: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深化——从十八大到十九大①确定目标: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次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②载入党章: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召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第112页共112页,③进一步部署: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3)内容①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②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③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④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⑤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4)意义①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第112页共112页,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知识点一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2)春秋战国:军功爵制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3)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4)汉代:察举制①含义: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②内容:察举分常科和特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③作用: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5)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①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②确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③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④影响: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2.官员管理(1)考核①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思维点拨(1)监察制度的必要性:这是由于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君主一方面大权独揽,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百官进行控制。(2)监察制度的作用:一是提高行政效率;二是防范官员胡作非为、贪赃枉法。②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曹魏、西晋、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2)监察①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②汉武帝第112页共112页,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知识点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科举制(1)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为适应这一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2)内容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3)发展完善两宋科举,“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全面辩证地看待科举制的影响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推动世界文明发展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消极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于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仍存在禁锢思想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总结 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1)演变(2)趋势①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②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③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正。2.官员管理(1)考核第112页共112页,①隋唐官员考核归尚书省吏部。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②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2)监察①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②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知识点三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1)元朝①方式: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②恢复科举制:随着上层统治者汉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元朝在1313年恢复了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③录取人数:元朝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的人数比例也不高。(2)明清①考试级别: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举人考中者称为贡士。殿试在会试后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主持,贡士通过者为进士。②参考人员:参加考试的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③命题范围: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2.官员管理(1)考核①明朝的考核制度:考满和考察考满: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②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2)监察①元朝的监察机构严密,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②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则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御史和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官员,品级虽低,但权力很大。第112页共112页,③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史论总结 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特点与评价(1)特点:①组织独立,自成系统。②重奖重罚: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③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更利于加强专制。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专制主义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2)评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知识点一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1.中古时期(1)西欧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2)随着国王权力的扩大,国王往往挑选自己的亲信处理这些事务,并赐予他们官职。那时候的官员类似于仆从。2.17-18世纪(1)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2)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出现了所谓的“政党分肥制”。这种瓜分国家权力的做法不但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3.工业革命后(1)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2)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3)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知识点二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1.文官概念:西方国家的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官,他们既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2.英国: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1)背景①18世纪初,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第112页共112页,②19世纪初,为了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英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这样,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③1854年,英国与俄国在克里米亚作战。由于政府机构混乱,官员昏庸无能,导致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惨重,人们对政府的管理能力强烈不满。(2)建立①1855年,英国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②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3.美国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了文官制度。4.其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知识点三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2)政治中立和执行政策。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必须忠实执行政策,在政务官的领导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3)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和政务官的任期制不同,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同时,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2.影响(1)积极性: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2)局限性①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③文官的层次也越来越多,工作项目层层报批,推诿扯皮,出现争权夺利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知识点一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1.科举制度的变革与废除(1)背景①晚清时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科举制度受到很大冲击。②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19世纪80年代后,科举制度发生一系列变化。(2)过程第112页共112页,①戊戌变法时期: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在康有为等人的建议下,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②新政时期:1905年,光绪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立停科举之奏,决定自1906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2.选官制度的改革(1)背景①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变化,清政府进行了选官制度改革。②新政开始后,改革传统选官制度成为共识。(2)过程①清政府一方面进行官制改革,瓦解了传统的六部建制;另一方面对选官制度进行部分更新,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成绩优秀者进行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②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③不久,清政府又确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3)方式: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知识点二 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文官考试思想(1)官员选拔制度的建设南京临时政府十分重视官员选拔制度,特别是文官选拔制度的建设,出台了官员选拔方面的一系列法规草案。(2)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①内容:在官员选拔方面,应以考试制度为主,也就是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同时,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②影响:进一步奠定了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2.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制度(1)选拔方式: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2)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这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3)文官考试制度的实施:文官高等考试和文官普通考试各举行过两届,司法官考试、知事试验、留学毕业生甄拔考试等也举行过数届。(4)文官甄别制度①对象: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②方式: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③作用:这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第112页共112页,(1)背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2)标志: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3)实施: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试法》,此后又颁布一系列法规。(4)评价①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②《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③尽管有制度规定,但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始终无法禁绝。知识点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1.新中国成立后:干部制度建立(1)建立: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2)内容:干部制度包含国家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原则、机构,以及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监督、交流、培训等内容。(3)发展:后来,我国又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2.改革开放后:干部制度的改革与完善(1)干部管理体制改革①内容: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培训、工资、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②作用: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中共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特别是在干部的廉政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规定,取得很大成绩。(2)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①过程: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②作用: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第112页共112页,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知识点一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德治(1)西周:统治者为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2)东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其中以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最大。2.法治(1)早期国家:已经有了法律。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2)春秋时期: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出现。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3.德治与法治之争(1)早期:子产“铸刑书”引发了一场辩论。(2)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①内容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代表人物是商鞅与韩非。②结果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知识点二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秦汉: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2.魏晋:律令儒家化(1)原因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②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2)表现: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3.唐朝(1)中华法系的确立①标志:《唐律疏议》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②影响: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第112页共112页,(2)唐朝提倡礼治①礼仪法典:732年,唐朝政府颁行的《大唐开元礼》,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②社会层面: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知识点三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法律(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3)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4)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2.教化(1)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从北宋周敦颐开始,到南宋朱熹集大成。①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②朱熹的《家礼》和《小学》也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③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2)明朝: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到处罚,甚至送官府治罪。(3)清朝:乡约基本延续了明朝的模式,但宣讲内容有变化。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图示历史 罗马法的发展历程知识点一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1.起源(1)罗马共和国时期: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公元前450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2)罗马帝国时期: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2.发展(1)中古时期的法律①各日耳曼王国编纂了一批成文法,称为“日耳曼法”,作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②教会也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③11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2)英美法系的形成第112页共112页,①11世纪,诺曼王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王室设立法院,并派法官定期到各地进行巡回审判。②12世纪前后,建立在习惯法基础上、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在英国逐渐形成,这就是普通法。③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④“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⑤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它们构成了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3)大陆法系的形成①13世纪以后,随着王权的加强,法国统一法律的步伐加快,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②法国爆发大革命后,法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③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它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一起被统称为“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与此前颁布的法律,构成了法国的成文法体系,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后来,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思维点拨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定义大陆法系强调成文法作用,结构上强调系统、条理、法典化和逻辑性,并将全部法律分为公法和私法也称普通法律,基于以往判决的判例上逐步形成的一种在全国普遍通用的法律,分为普通法和衡平法两部分形成西欧英国主要代表法国和德国英国和美国其他代表国家和地区瑞士、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日本、整个拉丁美洲、非洲近东一些国家、美国路易斯安纳州、加拿大魁北克省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爱尔兰、新加坡、巴基斯坦,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等知识点二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1.产生: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了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思想主张,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2.特征(1)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议会、行政机构、法院掌握。(2)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3)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为了保证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无罪推定原则指的是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被视为无罪。3.局限性:西方法律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它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每个人财产的多少往往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同时,对个人权利的认定也有逐渐改进的过程。第112页共112页,知识点三 宗教伦理与教化1.宗教改革前(1)基督教的发展①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②在帝国废墟上建立的日耳曼人国家为了取得罗马人和教会的支持,逐渐接受了基督教。(2)基督教的教化①影响了中古时期欧洲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②教士们宣讲教义,开办学校,学校主要讲授宗教内容,但在教育和文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3)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奸淫、杀人、贪恋别人财物等,要求人们逆来顺受、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4)影响: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2.宗教改革后(1)基督教的分裂: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新教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提出一些新的主张。(2)新教伦理与教化①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②鼓励人们发财致富。③局限:新教仍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新教还排斥其他教派,一些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斥为“异端”,遭到迫害。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知识点一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1.初创(1)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2.发展(1)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2)1982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第112页共112页,3.完善(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①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③到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图解历史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①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②我国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知识点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谱写了无数重整山河的壮丽诗篇,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2)和谐向上的社会风尚:在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2.改革开放以后(1)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号召并鼓励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即“五讲四美三热爱”,是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2)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1994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3)公民道德建设:2001年,中共中央在总结以往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4)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12页共112页,①提出: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②发展: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就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第112页共112页,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知识点一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1.秦朝的民族关系(1)秦朝地位: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2)管理官职: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3)民族关系:秦朝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2.汉朝的民族关系(1)管理官职:汉朝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2)民族关系①与匈奴关系:汉初,朝廷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②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管理: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在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3)屯戍政策:汉朝政府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3.汉朝的对外交往(1)陆路交往①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②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知识点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1.民族关系(1)机构:隋唐时期,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2)隋朝的民族关系①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隋朝结束了中原长期割据状态,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②加强对岭南的治理:589年,百越首领冼夫人迎接隋军统帅韦洸进入广州,被册封为谯国夫人,为隋朝治理岭南起到了重要作用。③推行郡县制:隋朝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但往往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④加强与流求的接触:曾三次派人抵达流求。(3)唐朝的民族关系①与突厥等族的关系:唐朝与突厥等地方政权保持着密切联系,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②与吐蕃的关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③与南诏的关系: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第112页共112页,④边疆管理机构: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4)宋朝的民族关系①政权并立:宋朝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②交往交流: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没有中断过。2.对外关系(1)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①商贸往来:隋唐时期与西域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管理与西域商人的往来。②唐朝与大食的接触:唐朝与大食国的接触,使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③隋朝与马来半岛的往来: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国王亦遣其子随常骏来到中国。④唐朝与日本的交流: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近20次,每次都有留学生、学问僧随船而来,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知识归纳唐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种途径:贸易(官方与民间);人员交流(派遣使节、留学生;宗教人士:法显、玄奘义净、鉴真);战争(唐朝与大食)。(2)宋朝发达的海路交通宋朝不仅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又开辟了由明州(今浙江宁波)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以及泉州到南海的航路。方法总结对外交往的原因一般从这几个方面考虑:政治基础(社会环境)+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对外交通+技术条件+对外政策。知识点三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1.元朝的民族关系(1)贡献:元朝结束了多个地方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的统一。(2)民族政策:元朝疆域辽阔,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3)边疆管理①元朝对西藏的有效管理: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②元朝还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役。第112页共112页,知识拓展 元朝民族关系的特点(1)民族融合加强:元朝重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迁徙、杂居、交流形成了民族融合的潮流。(2)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元朝统治者为了削弱各族人民的反抗,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在建国之初就采取了民族分化压迫政策。(3)强化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元朝在边疆地区设置行政机构,将其纳入行政体系之中,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2.明朝的民族关系(1)管理机构:明朝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除礼部、鸿胪寺外,还有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提督四夷馆。(2)明朝长城:明朝在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一线,陆续修筑长城,防范蒙古骑兵入境,并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九边”。(3)边境贸易:明朝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4)对东北、西北和西南的管理:明朝在东北设都司、卫、所,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在西北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在西南设土司。卫所和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按时进贡。(5)对西藏的管理: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对藏族地方进行管辖,并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3.清朝的民族关系(1)管理机构: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知识总结 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秦朝:中央设“典客”“典属国”;汉朝:大鸿胪;隋唐: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明朝: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清朝:理藩院。(2)满蒙关系: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通过军事斗争平定噶尔丹叛乱,巩固了西北边疆。(3)对西藏的管理:清朝政府分别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知识总结中央政权与西藏的关系:唐朝时,藏族的祖先吐蕃与唐朝几次通婚,保持“和同为一家”的亲密关系。元朝时,西藏成为中央管辖的正式行政区。明朝时,通过敕封西藏宗教领袖称号,对藏族地区进行管辖。清朝前期,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清政府确立了册封达赖、班禅制度,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4)对西南的管理: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4.元朝的对外关系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13世纪,马可·波罗抵达中国,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5.明清的对外关系第112页共112页,(1)朝贡贸易:明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2)中俄关系:1689年,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这是清朝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3)中英关系: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遭到清朝皇帝的拒绝,中英交往的大门被关闭。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知识点一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1.专制王权国家形成(1)背景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②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2)表现①1534年,英国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②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峰。③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3)特点:国家的版图常常因为国王的婚姻或继承关系发生改变。2.民族国家的建立(1)背景①13世纪,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16世纪,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②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不仅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还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2)表现①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②这些民族国家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更多的则是包括了多个民族。知识点二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1.国际法的形成(1)背景①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②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2)过程①荷兰人格劳秀斯在1625年岀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②第112页共112页,1648年,交战各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2.近代外交制度建立(1)基础: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不再满足仅仅派遣临时使者与他国保持联系,而是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2)意义: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3.维也纳体系(1)含义: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2)影响①积极:在维也纳体系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也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②局限: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为了谋取利益经常违反国际法,导致国际冲突不断,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点三 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1.一战后国际法的发展(1)一战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2)新的阶段: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3)战后发展①表现: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1928年8月,美、法等国签订《非战公约》,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②评价:国联被英国和法国控制,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它规定了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之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2.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1)二战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使国际法再次遭到极大破坏。(2)战后发展①《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也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③在此期间,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展,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第112页共112页,(3)评价:战后国际法的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一些大国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进行制裁或发动战争,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知识点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建立背景(1)中国国情: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逐渐形成多元一体格局。(2)民族遭遇:在旧中国,许多少数民族长期遭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歧视,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3)现实需要: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来处理国内民族问题,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各民族的前途命运。(4)中共经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逐步明确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2.法律依据(1)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3)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3.制度实施(1)1947年5月1日,在刚刚解放的内蒙古地区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新中国成立后,它成为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此外,还成立了一批自治州、自治县(旗)。知识点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全面恢复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健康发展。2.表现(1)纳入法制轨道: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被纳入法制轨道。(2)制定相关条例: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进行了有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工作。(3)“三个离不开”:第112页共112页,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4)提高政治地位: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3.优势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迅速发展。知识点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1.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动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国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中共十九大报告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党和国家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知识点一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建国初期的外交(1)前提:新中国的成立,为结束百余年来旧中国屈辱外交,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型外交关系创造了前提。(2)三大外交方针: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为新中国建立后开创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①“另起炉灶”的核心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是新中国外交的重要任务。它首先是由国家管制对外贸易,收回对中国主权影响最大的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和内河航行权。③“一边倒”,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第112页共112页,(3)成就①与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国建交。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③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④与多国建交:1956年,中国已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2.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外交(1)背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亚非拉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侵略干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中国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赢得了这些国家的友谊和信任,也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2)成就①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②同时,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3.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的局面。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2)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3)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4)之后,中国迎来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知识点二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外交(1)外交政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2)外交成就①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在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②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③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2.世纪之交的中国外交(1)外交政策世纪之交,中国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2)外交成就第112页共112页,①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②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③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也取得新进展。3.21世纪的中国外交(1)外交政策: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把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2)外交活动①中国于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合作内容不断丰富,规模迅速扩大。②中国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知识点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背景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2.十八大以来的外交活动(1)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中国拓展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2)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3)与非洲国家合作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3.中共十九大外交政策的调整及成就(1)调整中共十九大针对来自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2)成就第112页共112页,①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频繁密集的外交活动,包括与俄罗斯、美国等大国领导人进行会晤,出访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以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多边国际性会议。②多项推进中外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的新文件、新举措也相继出台。中国不断扩大同各国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共同发展。4.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1)支持联合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一贯倡导、支持并践行多边主义,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在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中国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2)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中国倡议和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中国通过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主场外交,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第112页共112页,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知识点一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1.古代(1)起源: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2)商朝: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多种样式的铜铸币。(4)秦朝: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5)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①原因:铜钱本身价值低下,流通量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出现“钱荒”。②概况: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6)元朝:元朝则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7)明清①演变:明朝又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②影响: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2.近代(1)晚清: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2)1912年后:中华民国建立后,以银元为法定货币。(3)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后加上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4)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①国统区: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国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开始发行金圆券;各地拒用金圆券,国民政府又发行银圆券,仍以失败告终。②解放区: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来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货币。为此,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1)人民币体系的形成:从最初发行到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人民币先后共发行了5套,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2)人民币的影响: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点二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第112页共112页,1.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世纪初-二战结束)(1)原因: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2)过程:1816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3)作用:金本位制的实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2.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年)(1)背景①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黄金储备锐减,导致金本位制崩溃。②英国、法国和美国分别构建了以英镑、法郎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2)过程: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3)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4)作用: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同时也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3.当今国际贸易体系(1)浮动汇率制:1971年,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2)国际货币的多元化:进入21世纪,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也在上升。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秦汉秦汉时的赋役,大致包括三部分:田赋、人头税和徭役。(1)田赋:秦朝田赋税率极高;汉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2)口赋: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赋钱很重。(3)徭役:①更卒徭役的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服役地点是在本郡或本县,承担各种繁重劳动。②正卒是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役期一般是两年。③戍卒是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2.隋唐(1)租调役:隋朝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2)租庸调制: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即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徭役。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均田制。(3)两税法①实行: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第112页共112页,②内容: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3.宋元(1)募役法:因为徭役扰民严重,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2)科差: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在北方征丁税、地税,在南方征夏税、秋粮。但是,元朝在税粮外又有前朝没有过的“科差”,按户等征收丝和银两。4.明清(1)一条鞭法①推行: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②内容: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③评价: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2)“摊丁入亩”①背景: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②实行: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③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知识点二 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关税(1)含义:海关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代表国家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2)变化:在关税出现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存在着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中国直到1937年才正式宣布废除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3)发展历程①古代:中国的关税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货物通过边境的“关卡”就要被征税。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关税的特点(1)中国古代的关税思想具有明显的抑制倾向。(2)中国古代的关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不居突出地位。(3)中国古代的思想家非常注重关税在商品流通和国家经济中的杠杆作用。(4)中国古代的关税贯穿着以人治税的思想。②近代关税主权的丧失: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开了协定关税的恶例;《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强化了西方列强的协定关税权。不仅如此,掌管中国国境关税的海关大权也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收回关税主权的努力:第112页共112页,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明确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要求关税自主的主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关税自主为其两项主要内容之一;国民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缔结了新的关税条约,虽然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③现代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务院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改革开放后,国务院于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国务院据此重新修订发布了关税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起到了促进作用。2.个人所得税(1)近代: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民国时期。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但并没有实施;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2)现代: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第112页共112页,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知识点一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1.战国至秦朝的户籍制度(1)战国的户籍制度①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②史证: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商君书》记载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登记。(2)秦朝的户籍制度秦朝的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包括一般百姓的户籍,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2.汉朝至隋唐的户籍制度(1)汉朝的户籍制度①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②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2)隋朝: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3)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3.宋元的户籍制度(1)宋朝:宋朝户籍分为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2)元朝:元朝的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4.明清的户籍制度(1)明朝①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②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2)清朝的户籍制度①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②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知识点二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1)秦汉时期①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第112页共112页,。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②影响: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2)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3)明朝实行里甲制,设甲首、里长。2.历代社会治理(1)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2)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3)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制。(4)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5)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知识点三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社会救济(1)背景: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2)主体: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3)措施:①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②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官仓救大灾,民间义仓防小灾。(4)意义: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2.优抚政策(1)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2)唐朝及以后: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3)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4)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3.特点(1)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2)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资助贫困人口的教育、安葬无人埋葬的骸骨等。第112页共112页,知识拓展 古代赈济的种类(1)抚恤鳏寡孤独:汉代刘邦、唐代李世民、宋代赵匡胤、明代朱元璋得天下后,都曾采用遣使巡行四方等方式,赈济鳏、寡、孤、独和穷民。(2)假民田苑:将公有山林、陂池或荒地分给贫苦劳动人民耕种、渔猎,并减免租赋,有时还贷种贷食。(3)赈贷:包括无偿的赈济和无息有偿的借贷。(4)以工代赈:主要是兴修农田水利及其他公共工程,计工给值。(5)平粜:丰年谷贱,朝廷则增价籴(买入),以免谷贱伤农;荒年谷贵则减价粜(卖出),以周贫民之急。此外,还进行移民就粟,或调粟就民。(6)施粥:古人认为救饥如救溺,施粥为最便捷、最有效的应急办法,历代多采用。(7)还有为救贫设置的收容机构,史称“居养”。宋代设有福田院、安济坊、居养院,金朝有普济院,元、明两代有养济院、济众院,清代有栖流所、养济院、习艺所。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知识点一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1.古希腊时期——村社自治村社实行自治,全体成年男性出席的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1)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他们组织生产,征收地租,并主持庄园法庭的审判,裁决纠纷。(2)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①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行会或商会,规范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②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3)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3.近代早期——地方自治(1)原因: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2)英国:1835年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3)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4)法国: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5)工业革命时期——社区组织开始形成①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第112页共112页,②概况:社区组织开始形成。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的发展(1)原因:西方各国政府认识到,要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单靠政府,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2)表现①社区很快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②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③社区不仅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3)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5.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发展(1)表现①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②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③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2)影响:使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知识点二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出现①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②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③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①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②评价:积极: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消极: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3)变化: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4)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5)实质: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6)作用:缩小贫富差距,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秩序。第112页共112页,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保障制度(1)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在满足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3)影响: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第112页共112页,【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复习:第1-6单元+期中+期末共8套培优测试卷合集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培优测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对于封建时代的历史循环变迁,史学家们常常用一个成语加以描述,便是“换汤不换药”。对“换汤不换药”解读正确的是( )A.“汤”是指官僚政治体系扭曲混乱B.体现君主专制统治效能空前提高C.“药”是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D.清代对宰相制度得以变相的恢复2.明初,废除行中书省制,在地方设立布政使司,负责行政;按察使司,负责监察;都指挥使司,负责军政。明初这一措施( )A.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控B.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大变革C.仿照了宋代地方管理制度D.易于造成地方官吏不作为3.针对中华民国初年的国会政治,有学者提出“多数本应参与其中的人”却“形成国会‘万万不能存立’之共识”。据此可知,民国初年的民主政治( )A.社会基础薄弱 B.违背社会潮流C.导致军阀割据D.缺乏理论依据4.1928年,国民党的训政时期开始。对“训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体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B.它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C.“训政”时期国民党的任务与宪政时期是相同的D.它的实质是一党专政5.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诞生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临时政府成立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C.宋教仁组建国民党D.《中华民国约法》正式颁布6.下面是中国共产党某时期制定的宪法文件的部分内容:第112页共112页,政权的性质是工农民主专政。这个专政的目的,是在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有系统地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团结广大贫农群众在他的周围,同中农巩固的联合,以转变到无产阶级专政这部宪法应施行于( )A.革命根据地B.抗日根据地C.解放区D.新中国初期7.1914年袁世凯制定《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大总统召集立法院,宣告开会、停会、闭会;总统制定官职官规,任免文武职官;有宣告开战媾和、统率全国军队等权力。这说明( )A.共和制在中国彻底结束B.总统制取代责任内阁制C.北洋军阀封建统治开始D.政党政治已经名存实亡8.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9.英国学者克拉尔认为:1660~1832年英国社会,君主维持着国家的统一和团结;贵族确立了社会关系中的文明准则,促进了等级之间的融合而非冲突;国教的统治实现了一种有限度的宽容。这表明他认为英国政治和社会变革( )A.得益于对传统制度的继承B.体现君主统而不治的特点C.体现了民主与专制的冲突D.确立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10.公元前5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得以充分发展,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那时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B.五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D.十将军委员会11.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第112页共112页,B.郡县制是秦朝开创的一项重要制度C.两汉统治者直接沿袭秦朝的郡县制D.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本质变化12.1978年,英国工党卡拉汉政府宣布对工资问题采取强硬立场,规定年增长率不得超过5%;但1979年,在强大的罢工压力下政府不得不同意把工资提高9%,在全体国人面前大丢其脸,在这种情况下,保守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并以一票多数迫使工党政府下台。材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憧憬建立福利国家B.实行民主共和制度C.实行责任内阁制度D.基本解决发展停滞13.王安石变法期间,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舍。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直接免试授官,中等的须参加殿试,下等的经吏部考试再经题试后可授官。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培养变法需要的人才B.推动学校教育的完善C.防止大官僚控制教育D.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14.下表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表。以下分析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二届全国人大召开三届全国人大召开四届全国人大召开五届全国人大召开六届全国人大召开七届全国人大召开……A.一届人大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起来B.“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仍能正常召开C.1978年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步入正轨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曲折发展历程15.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等。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这一现象的出现( )A.得益于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B.标志政党政治的正式确立C.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D.说明民主革命的基础广泛第112页共112页,16.托克维尔指出,“以前的邦联政府直接治理的是加盟政府,而美国的联邦政府则直接治理公民个人”,这使得“美国政府并不是一个联邦政府,而是一个不完备的全国政府”。托克维尔意在说明美国( )A.民主共和制名存实亡B.联邦政府的权威增强C.新型联邦制侵害自由D.各州事实上无自治权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中国古代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在秦、唐、明三代的具体表现。(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对图二中两人的对话内容进行阐释。18.几千年来,中国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地方治理方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112页共112页,判断图一、图二、图三所属的朝代,并说出判断依据。第112页共112页,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即在全国范围既完成没收官僚资本为国家所有、推进新解放区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民主革命遗留的各项任务,又开展了“三反”“五反”斗争、打退资产阶级的进攻等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任务,为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4年,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总目标”和“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的总任务。中共八大前后以“四个现代化”为核心内容的新中国现代化战略构想基本形成。——摘编自包心鉴《新中国70年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材料二 在邓小平改革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在理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一是理顺“政企”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二是理顺“政社”关系,促进社会组织发育发展,充分激发社会机体活力;三是理顺“党群”关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确保国家“社会公仆”的本质功能。……国家改革的根本价值是推进制度创新与定型,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国家改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国家治理提供了强大的政治资源和政治动力。——摘编自包心鉴《新中国70年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治理与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治理各自的突出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影响。第112页共112页,20.下表是某中学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两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得出的结论。组别材料结论英国组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制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全球通史》17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美国组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的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H.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美国通过革命建立起的民主政体是世界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最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1)上表中哪一组的结论与材料是不相符的?哪一组的结论是错误的?为什么?(2)你认为哪个组的材料不全面?应补充哪些史实?(3)指出美国组材料中关于“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民主政治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的表现。参考答案第112页共112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C 【解析】古代中国基本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围绕这一制度形成了历史循环,因此“药”是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故选C项;古代官僚政治体系并未呈现出扭曲混乱的特征,排除A项;B项无法解释“循环”,排除;清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并未变相恢复宰相制度,排除D项。2.A 【解析】明代地方设立三司分割原来行省长官的权力,分工明确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项;明代仍以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排除B项;宋代时地方最高长官是知州,排除C项;地方官吏职责明确,便于提高管理水平,排除D项。3.A 【解析】材料“万万不能存立”说明反对国会的建立,由此可知社会基础薄弱,故选A项;设立国会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排除B项;出现军阀割据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导致的,并不是因为国会政治,排除C项;民国初年的民主政治借鉴了西方的民主思想理论,故并不缺乏理论依据,排除D项。4.D题组2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探索【解析】由所学可知,国民党的训政,违背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因而不能体现三民主义,更不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A、B两项错误;按照孙中山的“革命程序”论,在军政、民政、宪政时期,国民党的责任和任务不同,C项错误;“训政”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故选D项。5.A6.A7.B第112页共112页,【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临时约法》确立的是责任内阁制,而材料中却规定“大总统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华民国约法》”“总统”“立法院”等,说明这时还披着共和的外衣,A项错误;1912年袁世凯上台就标志北洋军阀统治开始,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政党政治,D项错误。8.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项正确。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项错误;铁制生产工具在战国时期逐渐推广,但并未普及,B项错误;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项错误。9.A 【解析】克拉尔认为英国的君主、贵族以及国教这些传统的因素对于1660年至1832年的英国社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由此可知,其认为英国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得益于对传统政治制度的继承,故选A项。10.A【解析】由所学可知,公民大会的权力不断扩大,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故选A项。11.A【解析】表格显示汉代地方制度实行郡县制或者州郡县制度都是沿袭秦朝的郡县制,虽然在汉朝的时候有所改变,但是基本上政治体制保持了稳定性,故A项正确。郡县制在战国各国变法时期已经产生,故B项错误;西汉初期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在局部又实行了分封制,故C项错误;东汉时期地方行政体制并未发生本质变化,而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发展,故D项错误。12.C【解析】根据材料“保守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并以一票多数迫使工党政府下台”可知,保守党是通过议会迫使政府换届,说明当时的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度,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福利国家”,排除A项;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这一事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D项。13.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整顿太学创立三舍法使学校教育与仕途的结合更加紧密,其目的是为变法培养人才、制造舆论,A项正确。14.B第112页共112页,【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故A项表述正确;1964年至1975年长达十年之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故B项表述错误;1978年以后,基本上是5年召开一次全国人大,故C项表述正确;根据材料可知,D项表述正确。故选B项。15.A【解析】据所学,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政府、立宪派主张改变清政府为君主立宪、旧官僚维护清政府,据材料“民国初期……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分析是因为清政府被推翻,故选A项。据所学,这些政党并非执政党,不能说明政党政治正式确立,排除B项;导致了资产阶级软弱妥协的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排除C项;材料“立宪派、旧官僚”不是民主革命的基础,排除D项。16.B【解析】据材料“而美国的联邦政府则直接治理公民个人”“美国政府并不是一个联邦政府,而是一个不完备的全国政府”可知,在联邦制下,美国政府对国家的治理能力增强,无论是对于公民个人还是对于各州,权威性均在增加,故选B项。材料强调联邦政府的权威增强,并且美国是典型的民主共和制国家,排除A项;治理公民个人不等于侵害自由,排除C项;“美国的联邦政府则直接治理公民个人”并不代表各州事实上无自治权,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力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1)表现:秦设宰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明废宰相,设内阁,只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2)趋势:皇权越来越集中,相权越来越衰弱直至废除。阐释: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为解决由此带来的沉重政务负担,明成祖设立内阁,内阁的权力来自皇帝个人的信任,其职责以侍从咨询为主,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解析】第(1)问,秦代为三公九卿制,唐代为三省六部制,明代为内阁制,据此结合皇权与相权的关系进行回答,注意语言的组织。第(2)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之一是皇权越来越集中,相权越来越衰弱直至废除;根据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信息,可以得出两幅图片都涉及了宰相,故在阐释时要围绕宰相制度来讲述,从宰相的职责、发展历程、作用等角度阐释,其他言之有理皆可。18.朝代:图一:秦朝,理由:北部长城;地方推行郡县制;都城在咸阳。图二:汉朝,理由:地方上郡国并存;都城在长安。图三:元朝,理由:地方推行行省制度;宣政院辖地设置。【解析】通过阅读图一,根据都城“咸阳”、北方的长城、地方上“陇西郡”“辽东郡”“南海郡”和大泽乡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推理得出,全国统一实行郡县制的历史时期为秦朝,再结合所学知识,第112页共112页,利用图一中的信息,简要说明。通过阅读图二,找到图中“济南郡”“东莱郡”“甾川国”“高密国”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的历史时期为汉朝,接着说明得出相关结论的主要依据。通过阅读图三,首先找到“大都”“中书省”“辽阳行省”“宣政院”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得出,元朝在地方上推行行省制度,西藏是宣政院的辖区,再对相关分析过程进行说明。19.(1)突出特点:过渡时期是以国家基本制度的建构建立和保障社会主义新秩序,即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为根本价值;以建立和巩固社会发展新秩序为根本基础;以发动和推进所有制变革为关键环节;以运用国家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突出任务;以清除旧国家遗留的封建残余为根本保障。改革开放新时期是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影响: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国家管理制度,激发了社会活力;夯实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保证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促进了国家治理的创新,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并结合新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治理史实可知,过渡时期是以国家基本制度的建构建立和保障社会主义新秩序为突出特点;结合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史实可知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为根本价值;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以建立和巩固社会发展新秩序为根本基础;据材料一“为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结合所学得出以发动和推进所有制变革为关键环节;以运用国家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突出任务;据材料一“在全国范围既完成没收官僚资本为国家所有……打退资产阶级的进攻等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任务”并结合所学得出以清除旧国家遗留的封建残余为根本保障。第二小问,据材料二“我国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在理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并结合所学得出改革开放新时期是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2)问,据材料二“理顺‘政企’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并结合所学得出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据材料二“理顺‘政社’关系,促进社会组织发育发展,充分激发社会机体活力”并结合所学得出健全国家管理制度,激发了社会活力;据材料二“理顺‘党群’关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并结合所学得出夯实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保证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据材料二“国家改革的根本价值是推进制度创新与定型”并结合所学得出促进了国家治理的创新,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1)英国组不相符。原因:1689年,是英国政治民主化的开端,况且材料反映的是对1689年时英国民主制的质疑或否定,“民主化趋势不断发展”结论与材料不符。美国组的结论不正确。原因: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形式,并不具备绝对进步性。(2)英国组的材料不全面。补充史实:《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9世纪议会改革。第112页共112页,(3)含义: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政体。表现: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两党交替执政;实行联邦制原则。【解析】第(1)(2)问,阅读材料和结论,根据英国的民主进程以及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和内容等有关史实进行判断。第(3)问,结合1787年宪法的原则和特点进行回答。【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培优测试卷第112页共112页,(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有利于( )A.杜绝贪腐现象B.提升监察效果C.扩大御史权力D.促进制度转型2.唐代台谏分职:谏官之职在谏皇帝,不谏宰相,也不得弹劾百官。弹劾朝廷百官是御史台的职分。谏官之位命在宰相,照唐人习惯,宰相见皇帝讨论政事,常随带谏官同去。遇皇帝有不是处,谏官即可直言规正。关于唐代台谏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台谏分职加强了相权B.台谏分离削弱了皇权C.标志了官僚制度的成熟D.减少了决策的失误3.对《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描述不正确的是( )A.英国工业革命是其产生的重要背景B.有益于建立英国的文官制度C.涉及公共服务人员的晋升D.其撰写人受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影响4.唐代科举考试礼部录取后,还需经过吏部考试合格后才能做官,岁取不过三十人。宋代增加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通过后即可入仕,每次录取五百人以上,甚至达千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科举制度更加客观公正B.贵族政治影响日益减弱C.削弱六部职权强化皇权D.皇帝开始掌握选官权5.关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监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B.隋唐时期的御史台主要职责是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C.这种制度在防止腐败、低效,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D.从根本上约束了皇帝的权力,防止了决策的失误6.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在其小说《儒林外史》中描写了一个穷书生范进,为考取功名不惜让自己的妻子母亲饿肚子,遭到了街坊四邻的讥笑嘲讽,最终范进考取了举人,但因兴奋过度而疯癫的故事。范进参加的是( )第112页共112页,A.皇帝的殿试B.吏部的面试C.礼部的会试D.各省的乡试7.1830-1834年,担任英国海军大臣的詹姆士·格雷厄姆曾在本部门内打破政党界限,按能力任命文官,结果遭到本党成员的攻击,同时受到财政部负责文官任命事务的秘书的谴责。这说明( )A.文官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B.资产阶级革命势在必行C.政党分肥制阻碍社会进步D.历史在曲折中不断前进8.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 )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D.促成了国家统一9.英国曾于1855年、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1883年的《美国文官法》也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由此可知,当时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相同目的是( )A.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B.完善欧美国家的政党政治C.杜绝官员权力滥用与腐败D.彰显选拔公正与社会公平10.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官吏的任用一直沿用“恩赐官职”,革命后出现了所谓“政党分肥制”,导致腐败泛滥、行政效率低下。19世纪中叶,政府的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日益复杂,改革官员录用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1870年,英国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最终确立。由此可知,促成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最终建立的重要推动力是( )A.革命斗争B.工业革命C.政党政治D.思想解放11.不属于我国公务员制度特点的是( )A.不搞“政治中立”B.坚持党管干部第112页共112页,C.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D.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12.1906年,清政府彻底废除科举制,关于这一举措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冲击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B.开启了教育发展的新篇章C.推动了文化的新发展D.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13.西汉地方长官须每年定期向中央汇报本地的户口、垦田、赋役等情况,相关文书称为“计簿”。汉宣帝曾斥责郡国“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这表明当时西汉( )A.地方财政出现危机B.政府运行机制待完善C.君主专制趋向强化D.地方治理体系已崩坏14.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法”。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一开始只占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 )A.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B.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C.保证了公共行政的稳定性D.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15.某科研机构深入我国农村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分(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A.宗法习俗操控农村民主选举B.时代需要影响村干部的选任标准C.经济实力决定干部社会特性D.复杂历史左右民主政治建设16.魏晋时期大族子弟以“簿阀”(即祖、父两代在本朝的官爵)定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士族是封建等级秩序的维护者B.九品中正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门第族望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D.“世卿世禄”制造成“累世公卿”现象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考试院作第112页共112页,为主管考试的最高机关,掌握着国家机关人员的考试和铨叙。南京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考试法》《典试法》《监视法》等法律法规。这一时期的文官考试,赋予女性参加考试的权利。在考试的内容科目上,以1931年第一届高等考试普通行政人员考试的部分试题为例,此次高等文官考试共分为国文、民法、刑法、国际公法、行政法、中国近代政治史、经济学、财政学等八个科目,除国文外,其他科目均属于现代科学知识范畴。据统计,整个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普通考试录取6738人;高等考试录取4069人;特种考试录取155220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党派性更加浓厚,一切文官均需为国民党的一党私利服务。地方势力与中央政府之间存在重重矛盾,往往将中央所派遣的官员看成是蒋介石集团的人事渗透而拒绝实施文官制度。——摘编自陶继波、马卉《民国时期文官制度发展概述——兼论其对知识分子的影响》(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制度的影响。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考试院作为主管考试的最高机关,掌握着国家机关人员的考试和铨叙。南京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考试法》《典试法》《监视法》等法律法规。这一时期的文官考试,赋予女性参加考试的权力。在考试的内容科目上,以1931年第一届高等考试普通行政人员考试的部分试题为例,此次高等文官考试共分为国文、民法、刑法、国际公法、行政法、中国近代政治史、经济学、财政学等八个科目,除国文外,其他科目均属于现代科学知识范畴。据统计,整个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普通考试录取6738人;高等考试录取4069人;特种考试录取155220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党派性更加浓厚,一切文官均需为国民党的一党私利服务。地方势力与中央政府之间存在重重矛盾,往往将中央所派遣的官员看成是蒋介石集团的人事渗透而拒绝实施文官制度。——摘编自陶继波、马卉《民国时期文官制度发展概述——兼论其对知识分子的影响》(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制度的影响。第112页共112页,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廷对在任官员的考核是对官员品德操守及才干绩效的综合评定。其中,“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位置。而“才干”的核验要求官员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考核制度施行过程中,日渐发展起程式化的倾向。较之规矩呆板的常规考核,监察制度的实施相对活跃而有针对性。对于官吏的考察通过多条途径进行:常规考课与特诏巡查并行,中央业务部门对地方相应机构考核与内部稽查并行,诸司、诸州互查互申,朝廷专使考察等。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相互印证。材料二 为适应封建专制的发展,明代调整了监察机构的设置,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清沿明制,设都察院为其中央监察机关,管理全国的监察工作;设六科给事中分科负责六部的监察工作。清世宗将六部“隶属都察院”,地方监察沿用明制。在立法方面,明代制有《宪纲条例》,清朝则有《钦定台规》,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完备的监察法典,标志着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摘编自唐海歌《承袭与变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官员考察机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的表现及原因。第112页共112页,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代进士科考试录取率极低,“岁取登第者三十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宋太祖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定制,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此外,废除了唐代的公荐制度,考试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时省试中多次落第者另立名册上报皇帝,特许他们可陪同参加殿试,考试及第后,考生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北方士人长于经学而短于诗赋,而南方士人则反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以便为变法培养和选拔人才。——摘编自《略论宋代科举制的发展》等材料二 康有为曾痛陈八股取士之祸。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通过光绪皇帝,废止八股文章。1901年,清廷宣布科举改制:头场,考中国政治、历史论5篇;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科技、艺术)策5道;第三场,考四书义、五经。四书、五经考试都不再用八股文程式。1905年清廷又宣布,从次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原为科举而备的专项钱款均先后拨充兴办学堂之用。1895年以前,全国仅有新式学堂20所,1895~1898年又增19所,1905年达到8277所,以后每年增加10000多所。新式学堂学生1904年近10万人,1909年高达近164万之众,他们立志“以制造新国民为起点,以组织新政府为终局”“把过时的清朝君主专制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摘编自《千年科举制的崩塌》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科举制在宋代的发展,分析出现这一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科举制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简析晚清科举制改革的影响。参考答案第112页共112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B 【解析】由材料可知,清朝对各地巡视御史制定诸多限制,减少与被监察地方官吏的接触,这一做法有利于巡视御史秉公行使监察职能,提升监察效果,故选B项。2.D【解析】依据题干“谏官之职在谏皇帝”“遇皇帝有不是处,谏官即可直言规正”可以看出,台谏分离,各司其职,能够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故D项正确;台谏分职提高办事效率,主要是直言规正皇帝错误,不是加强相权,故A项错误;古代皇权至高无上,台谏分离主要是职责分离,并不能削弱皇权,故B项错误;这一制度并不能说明官僚政治的成熟,故C项错误。3.D【解析】《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撰写于1853年,当时工业革命早已结束,但克里米亚战争还未失败;其中有“成绩突出的公共服务人员可以得到晋升”之类的规定,它奠定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综合以上分析,D项错误,符合题意。4.B【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宋代科举制标准的变化,不能体现出更加客观公正,故A项错误;宋代科举取士的人数增加,权贵依靠特权入仕的人数减少,贵族政治影响日益减弱,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宋代皇帝主持的“殿试”削弱六部职权,故C项错误;隋朝科举制创立,皇帝已经开始掌握选官主动权,故D项错误。5.D【解析】A、B、C三项符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不能对皇帝的权力产生制约作用,也不能从根本上防止了决策的失误,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6.D第112页共112页,7.C【解析】1834年英国文官制度还没形成,故A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于1688年完成,故B项错误;“按能力任命文官”“遭到本党成员的攻击”,说明当时政党分肥制阻碍社会进步,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曲折前进,排除D项。8.C【解析】根据材料“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说明科举对于寒门和王孙的公平选拔,故选C项。材料表明的是在科举选拔方面的平等,不是寒门和王孙的绝对平等,排除A项;科举制是促进阶层流动,不是改变社会阶层结构,排除B项;根据材料“五代时”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国家处于分裂,排除D项。9.A 【解析】“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由此可知,当时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相同目的是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故选A项。10.B【解析】“19世纪中叶,政府的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日益复杂,改革官员录用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由此1870年,英国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工业革命发展在上层建筑上的要求,故B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的是“政党分肥制”,故A项错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英国出现了政党政治,故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未涉及思想解放,故D项错误。11.C【解析】我国公务员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故选C项。12.D第112页共112页,【解析】1906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后,1912年清政府宣告灭亡,所以D项说法存在问题,符合要求,故选D项。A、B、C三项说法皆属于废除科举制的作用,叙述正确,但不合题意。13.B【解析】根据“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可知,西汉时期的“计簿”是为了征收赋税提供依据,而地方官员对于“计簿”准备不足,由此可以说明西汉政府的运行机制有待完善,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西汉时期政府的运行机制,没有体现财政出现危机和君主专制趋向强化,排除A、C两项;“已崩坏”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14.C【解析】不受党派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占据美国政府的绝大部分,这种做法有利于使政府行政避免受到政党政治的影响,保证公共行政的稳定性,故选C项。“两官分途”主要是为了保证公共行政的稳定性,并非是削弱精英政治的影响,与缓和两党矛盾也没有必然关系,更不一定会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排除A、B、D三项。15.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随着时代的不同,村干部选任标准也是不同的,体现了时代的需要影响了村干部的选任标准,故B项正确。宗法习俗未操控农村民主选举,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仅仅适合改革开放后的一个历史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自身是正确的,但材料并未强调这一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项。16.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簿阀”使门第族望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定品依据,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故B项错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1)成立专门主管机构;制定法律保障实施;具有一定开放性和平等性;文官考试注重考查现代科学知识。(2)为政府部门选拔了一些优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正、平等,推动了社会进步。服务于国民党的一党私利;地方势力与蒋介石集团之间的斗争阻碍了文官制度的实施。(考生须从意义、局限两方面回答)【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考试院作为主管考试的最高机关,掌握着国家机关人员的考试和铨叙”可知,成立专门主管机构;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考试法》《典试法》《监视法》等法律法规”可知,制定法律保障实施;根据材料“这一时期的文官考试,赋予女性参加考试的权利”可第112页共112页,知,具有一定开放性和平等性;根据材料“此次高等文官考试共分为国文、民法、刑法、国际公法、行政法、中国近代政治史、经济学、财政学等八个科目,除国文外,其他科目均属于现代科学知识范畴”可知,文官考试注重考查现代科学知识。第(2)问,根据材料“据统计,整个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普通考试录取6738人;高等考试录取4069人;特种考试录取155220人”可知,为政府部门选拔了一些优秀人才;考试允许女性参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正、平等,推动了社会进步。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党派性更加浓厚,一切文官均需为国民党的一党私利服务”可知,服务于国民党的一党私利;根据材料“地方势力与中央政府之间存在重重矛盾,往往将中央所派遣的官员看成是蒋介石集团的人事渗透而拒绝实施文官制度”可知,地方势力与蒋介石集团之间的斗争阻碍了文官制度的实施。18.(1)成立专门主管机构;制定法律保障实施;具有一定开放性和平等性;文官考试注重考查现代科学知识。(2)为政府部门选拔了一些优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正、平等,推动了社会进步。服务于国民党的一党私利;地方势力与蒋介石集团之间的斗争阻碍了文官制度的实施。【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考试院作为主管考试的最高机关,掌握着国家机关人员的考试和铨叙”得出成立专门主管机构;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考试法》《典试法》《监视法》等法律法规”得出制定法律保障实施;根据材料“这一时期的文官考试,赋予女性参加考试的权力”可知,文官考试对女性开放具有一定开放性和平等性;根据材料“其他科目均属于现代科学知识范畴”得出文官考试注重考查现代科学知识。第(2)问,根据材料“据统计,整个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普通考试录取6738人;高等考试录取4069人;特种考试录取155220人”得出为政府部门选拔了一些优秀人才;根据材料中文官制度设置专门主管机构、制定法律保障和对女性开放可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正、平等,推动了社会进步;根据材料“党派性更加浓厚,一切文官均需为国民党的一党私利服务”得出服务于国民党的一党私利;根据材料“地方势力与中央政府之间存在重重矛盾,往往将中央所派遣的官员看成是蒋介石集团的人事渗透而拒绝实施文官制度”得出地方势力与蒋介石集团之间的斗争阻碍了文官制度的实施。19.(1)特点:考核和监察相结合;注重对德才的综合考核;重视文档资料;考核走向程式化;监察形式多样化;考察结果力求公开公正。(2)表现: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监察体系;制定了完备的监察法规等。原因:统治者的重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对前代机构和法规的继承与发展等。【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宋廷对在任官员的考核是对官员品德操守及才干绩效的综合评定”可归纳出考核和监察相结合;根第112页共112页,据材料一中“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位置”可归纳出注重对德才的综合考核;根据材料一中“‘才干’的核验要求官员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可归纳出重视文档资料;根据材料一中“考核制度施行过程中,日渐发展起程式化的倾向”可归纳出考核走向程式化;根据材料一中“对于官吏的考察通过多条途径进行”可归纳出监察形式多样化;根据材料一中“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相互印证”可归纳出考察结果力求公开公正。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中央和地方监察机构的设置可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监察体系;根据材料二中“明代制有《宪纲条例》,清朝则有《钦定台规》”可归纳出制定了完备的监察法规等。第二小问,可从统治者的重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对前代机构和法规的继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20.(1)发展:录取范围扩大;考试机会增加;考试过程更严格;考试内容更实用化。原因: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笼络北方士人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国家政治变革选拔人才的需要;唐代科举制度的不完备。(2)特点:形式上废除八股;内容上中西结合;过程循序渐进。影响:有利于西学的进一步传播;有利于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有利于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有利于提高民众的参政意识;有利于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有利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可归纳出录取范围扩大和考试机会增大;根据材料“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可归纳出考试过程更严格;根据材料“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以便为变法培养和选拔人才”可归纳出考试内容更实用化。第二小问,可从君主专制的强化、扩大统治的需要、改革的需要及传统制度的不完善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康有为通过光绪皇帝,废止八股文章”可归纳出形式上废除八股;根据材料“头场,考中国政治、历史论5篇;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科技、艺术)策5道”可归纳出内容上中西结合;从改革的过程来看,过程循序渐进。第二小问,结合改革的特征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从促进西学的传播、促进新式知识分子的形成、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提高民族的参政意识、推动革命的爆发及社会转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培优测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宋刑律》的律文内容基本上承袭了《唐律》,但在律之后附录了敕令,宋朝立法史上出现了敕律并行和“以敕代律”的情况。这主要说明宋代( )第112页共112页,A.法律内容更加丰富B.君主专制制度强化C.立法部门权力削弱D.执法的随意性加强2.《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但法典的编纂仍是平民的胜利,这主要是因为《十二铜表法》( )A.使贵族不能随意曲解法律B.使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保障平民和贵族权利平等D.取消了贵族的既得利益3.罗马法是罗马奴隶制国家一切法律的总称,它既包括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也包括公元6世纪中叶以前东罗马帝国的法律。罗马法的形成发展主要在于( )A.贵族持续推进改革B.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C.民众执政经验丰富D.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4.1791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十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各自保留,或由人民保留。这一规定( )A.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B.加强了州政府的权力C.动摇了宪法的权威D.维护了民主共和体制5.《韩非子·功名篇》:“桀为天子,能制天下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韩非主张( )A.礼教、仁义、感情都是不需要的B.人君应该将所有权力集中,并提高威望以服人C.定法应该清楚,使得民众皆知,并以严刑重赏来执行D.君主应该具有一套驾驭臣子的手段和方法6.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的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议定请示皇太后就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 )A.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D.皇权受到相权制约7.中共十五大提出了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第112页共112页,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一“基本方略”是( )A.民主集中制B.科教兴国C.人民民主专政D.依法治国8.1215年6月颁布的《大宪章》规定:国王不得随意征税叫要确立相关法定程序;国王不得任意逮捕或监禁任何自由人或没收其财产。这反映了《大宪章》( )A.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B.保护了公民的基本人权C.取消了国王的征税权D.奠定了英国宪政的基础9.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新时期中国( )A.法治建设不断完善B.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C.以法律作为反腐工具D.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10.西周时期产生了“以德配天”和“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天”是天下各族共有的神,“天命”属于有“德”能使人民归顺的人;重视教化作用,立法、司法时慎重用刑。这表明,西周时( )A.确立了重德仁政的立法传统B.神权法色彩日渐浓厚C.儒家思想开始影响立法司法D.继承了前代立法经验11.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完成统一后,颁布了通行全国的律令。公元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为了重振昔日罗马帝国雄风,颁布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这表明( )A.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B.依法治国是东西方的共同诉求C.法律保障了社会稳定发展D.都体现了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12.1804年《法国民法典》诞生,法国人坦言“我们毫不犹豫地宣称,就我们的立法完善性而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法国“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主要是因为( )A.罗马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B.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罗马法首创国际法的概念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罗马法成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的重要来源第112页共112页,13.西方有两大法律体系:一支是以罗马法为基础的大陆法系;另一支是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的英美法系。罗马法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公元1~3世纪;英美法系则形成于18世纪。下列关于这两大法系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世界性法律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伴随着领土扩张和军事征服B.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严格的成文法和先进的理念D.系统的法律体系和深邃的思想14.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但是日耳曼各国纷纷尊奉罗马为正统,特别是各个日耳曼王国将各自部落的习惯,借助于罗马法的某些术语,并吸收罗马法的一些原则,编纂为成文法典。这说明( )A.罗马法丰富了其他民族文明的成果B.罗马法的适用地域和对象不断扩大C.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渊源D.被征服地为罗马法的完备发达折服15.商鞅师承儒家,却转行法家之道,他在《商君书·画策》中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这说明当时( )A.以仁义治天下成为主流意识B.儒家与法家追求的目标相悖C.儒法在实践中出现融合倾向D.法家意识到教化作用的局限16.《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成果,也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其主旨是( )A.倡导学习世界优秀文化B.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C.中央政府倡导理性爱国D.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始皇和李斯是秦王朝缔造者,他们的治国思想秉承了法家传统,是以“法”治国主张的信奉者、实践者。秦王朝的立法指导思想以“争强”“治民”和“帝王之具”为指南。秦始皇之“法”:“诽谤者,族诛”“以古非今者,族诛”“偶语诗书者,弃市”。秦始皇二十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后诛轲九族,其后恚恨不已,复夷轲之一里,一里皆灭”。——摘编自《也谈先秦政治思想中的“法”》第112页共112页,材料二 罗马帝国经由罗马共和国蜕变而来,凭借的不仅是“使罗马四邻畏服的精兵”,更有“使罗马内部安定的良法”。罗马统治者也时常表现出加强君主专制权力的倾向,但统治者的名分与统治的理论却依旧在很大程度上以自然法思想为归依,而人性平等、个人权利保障、权力的合法性及对权力的制约等则构成了这种思想的核心。在法治实践方面,如在涉及基督徒基于信仰而反对皇帝崇拜事件时,图拉真指示其部下:只要抓获罪证确凿的基督徒即可惩办,但有悔改表现则可宽恕,同时要防止诬告株连,否则便有违于时代精神。罗马帝国法治实践的一件大事是罗马公民权在帝国范围内的实现。——摘编自《论法律价值取向与政治稳定》(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古代秦王朝和罗马帝国重视法律治国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法治实践对古代秦帝国和罗马帝国统治的延续所起作用不同的原因。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丁文江,江苏泰兴人,著名地质学家。1911年,他在英国获得动物学和地质学双科学位后回国,投身于中国地质学的创建工作。1913年,参与创办地质研究所,培养了一批地质研究人才。1914年,他“登山涉水,不怕吃苦”,前往云南、四川、贵州进行地质调查。1916年,加入北京大学,帮助恢复地质学系。1922年,主持成立中国地质学会。1929年,率队赴西南进行大规模考察,绘制地形地质图,为经济建设和国防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在他的推动下,中国地质学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就获得了世界声誉。1933年,他赴华盛顿出席国际地质学会第16次大会。1936年,他在湖南谭家山煤矿考察时因煤气中毒去世。——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丁文江对中国地质学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丁文江取得科学成就的原因。第112页共112页,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古代在自然经济和专制统治环境下,不具备产生诸如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等近代民法观念的条件清末1902年清廷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仿德、日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随着王朝终结,未及颁行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清民律草案为蓝本,完成民国民律草案。因时局多变,未能完成立法程序。1930年国民政府在此前民律基础上修订的《中华民国民法》颁布实施。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则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20世纪五六十年代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两次启动民法典起草工作,但因政治运动等被迫中断。初成的两部草案与苏联民法典一脉相承,如“财产流转”便将继承制度排除在外,但加入了预算、税收等计划经济方面的内容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第三次启动民法典编纂。但立法机关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各种民事关系尚未定型,制定完整的法典条件还不具备,故决定先分步制定民事单行本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相继制定,身份平等、权利神圣等私法理念也备受推崇。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逐步加快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第112页共112页,5月——摘编自何勤华《西方法学史纲》、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0.乡约是中国民间社会长期以来自发形成的、依靠习惯和道德力量发挥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宋儒家“关中学派”代表吕大钧兄弟受《周礼》《礼记》的影响,订立《吕氏乡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乡规,其主要内容有:一是德业相劝,即互勉于修身齐家之事;二是过失相规,如戒酗酒,戒赌博,戒斗殴等;三是礼俗相交,即乡党之间要有长幼之序,相亲相敬之礼;四是患难相恤,包括防盗,防灾,防疫,恤贫,恤孤等。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为更为具体的条款,以约束和规范乡民的个人行为。有学者认为,《吕氏乡约》“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团体,尤为空前之创制”。——摘编自党晓虹《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等材料二 当前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乡规民约不谋而合,全国各地不同地方有着不同习俗,民风民情也千差万别,若只是以法律的方式做出统一规定,难免引起“不适”,乡规民约源于世代民众生活沿袭下来的习俗和传统,更适应本地方的现实需要,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摘编自刘宇《论“吕氏乡约”的社会治理作用》(1)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吕氏乡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乡约出现的原因。(2)综合上述材料,简析研究古代乡约的现实价值。第112页共112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B 【解析】据材料中“在律之后附录了敕令”“敕律并行”“以敕代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敕令属于君主的命令,材料反映了宋代君主专制制度强化,故选B项;仅据材料内容无法得出A、C、D三项结论,故排除。第112页共112页,2.A 【解析】《十二铜表法》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因此被称为平民的胜利,故选A项;《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依然维护了贵族利益,排除C、D两项。3.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罗马法体系,即罗马法的形成发展主要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故选B项;罗马法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平民推动的,排除A项;罗马共和国早期,罗马平民并没有执政权,排除C项;罗马法的内容还包含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排除D项。4.A 【解析】题干中第十修正案的规定体现了权力由中央、州、人民分割享有,即分权制衡,故选A项;题干中“宪法未授予合众国”是前提,体现了中央集权原则,排除B项;修正案是对宪法漏洞的修补,而不是动摇宪法的权威,排除C项;题干与“维护民主共和体制”关系不大,排除D项。5.B【解析】从材料内容看,人的影响力主要取决于人的地位即“势”(权力),韩非主要强调人君应该集中权力,并提高威望以服人,故B项正确。6.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内朝首领霍光拒绝丞相参加废立皇帝的会议,因为汉代内朝权力来自皇帝,因此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皇权的加强,故C项正确。7.D8.D第112页共112页,【解析】《大宪章》颁布时,英国尚未确立议会至上原则,故A项错误;《大宪章》的颁布是为了限制王权,而非保护公民的权利,故B项错误;国王的征税权并未取消,只是要经过相关立法程序,故C项错误;英国的宪政建立在对王权进行限制的基础上,而《大宪章》体现了对王权的限制,故D项正确。9.B 【解析】材料“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推进以法治国的坚定决心,故选B项;A、C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材料探讨的是守法而不是立法问题,排除D项。10.A 【解析】据材料“‘天命’属于有‘德’能使人民归顺的人”可知西周时期重视德行,据材料“立法、司法时慎重用刑”可知在立法、司法中形成了慎刑罚而主要“重视教化”的传统,故选A项;B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时期,西周时尚未有儒家思想,排除C项;由材料中“西周时期产生”可知并非继承前代,排除D项。11.B 【解析】秦始皇和查士丁尼都颁布了通行全国的法律,由此可知,东西方的统治者都注重依法治国,故选B项;秦朝是专制体制,属于人治而非法治,排除A项;通过题干无法判断法律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排除C项;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12.D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法国民法典》的立法完善性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这反映出罗马法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先声,故选D项。13.A 【解析】公元1~3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法律不断完善,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英美法系形成,故选A项;B项不符合罗马法形成的条件,排除;英美法系不采取成文法,排除C项;公元1~3世纪的罗马法还没有成为系统的法律体系,排除D项。14.A【解析】灭亡西罗马帝国的日耳曼各国尊奉罗马为正统,借助罗马法的术语,吸收罗马法的原则,将各自部落的习惯,编纂为成文法典,说明罗马法丰富了其他民族文明的成果,A项正确。罗马法的适用地域和对象不断扩大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渊源,C项错误;被征服地为罗马法的完备发达折服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15.D第112页共112页,【解析】根据材料“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认识到儒家教化作用的局限性,从而转行法家之道,D项正确。根据材料“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儒家“仁义治天下的思想”并未成为社会主流意识,排除A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儒家和法家追求的目标都是“治天下”,只是实现方式不同,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商鞅否定儒家治国思想,转行法家之道,说明两者并未融合,排除C项。16.C【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爱国主义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其他内容是对这句的解释和对正确爱国做法的指导,体现了理性,故C项正确。A、B两项是解释,不是主旨,故排除;D项材料没有阐释,故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1)背景:商鞅变法,形成了秦国重法传统;秦国历代统治者厉行法治,效果明显;秦帝国初建,各种反对势力依然存在。罗马自共和国时期就形成了良好的法律传统;罗马帝国统治者信奉自然法思想;法治实践在罗马历史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等。(2)秦:统治者主张严刑峻法,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秦王朝的覆亡。罗马:罗马法律相对宽松,并作适时调整,这对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秦朝商鞅变法、统一前治国的原则、统一后社会矛盾等相关史实,说明秦朝重视法律治国的历史背景;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二“使罗马内部安定的良法”“在很大程度上以自然法思想为归依”“罗马公民权在帝国范围内的实现”等信息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秦朝的法治实践具有严刑峻法的特点回答;第二小问,结合罗马法的实践特点回答。18.(1)贡献:参与创建并推动中国地质学的发展;培养中国早期地质学人才;组织对西南地区的大规模地质调查,以科学服务国家建设;提高了中国地质学的国际声誉。(2)原因:爱国精神;献身精神;科学作风;国家和学科发展的需要。【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投身于中国地质学的创建工作……培养了一批地质研究人才”可知,参与创建并推动中国地质学的发展,培养中国早期地质学人才;根据材料“前往云南、四川、贵州进行地质调查……为经济建设和国防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可知,组织对西南地区的大规模地质调查,以科学服务国家建设;根据材料“在他的推动下,中国地质学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就获得了世界声誉”可知,提高了中国地质学的国际声誉。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即可。19.示例:体制因素是影响民法典编纂的关键因素。第112页共112页,阐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两次启动民法典编纂,表面上是因为1956年“整风反右”、1964年“四清”运动而被迫中断,实际上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当时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下社会生活,尤其经济活动基本被纳入行政权力的控制范围,因此不需要民法协调。1979年第三次启动民法典的编纂时,当时农村刚启动包产到户等,国企改革还没开始,各种民事关系尚未定型,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也不明确,制定完整的法典条件还不具备,影响到了民法典的编纂。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已经确定,市场经济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客观上需要一部系统完善的民法典,才有了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之,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其产生、发展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紧密关联。【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供了中国近现代民法典历史演变的年表,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提出观点,进行简要阐述。民法典的演变与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环境、思想观念,甚至国际关系等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相互作用,归纳主题时,可以从原因条件、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等角度切入。20.(1)特点: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规范乡民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教化;强调互助互勉;强调自治。原因:理学的形成;科举制的推行;知识分子进入国家政治体系;士大夫社会责任和主体意识的增强。(2)当代价值: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美德;有利于农村基层自治制度的完善;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吕大钧兄弟受《周礼》《礼记》的影响”“一是德业相劝……二是过失相规……三是礼俗相交……”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原因”,则要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思想和社会变化等方面来分析。第(2)问,结合材料二中“当前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乡规民约不谋而合”“乡规民约源于世代民众生活沿袭下来的习俗和传统,更适应本地方的现实需要,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等信息,联系当前推行基层自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分析。【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培优测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海上丝绸之路”自汉代开辟。一直是中外交往的重要载体。宋朝时期,海路交通发达,恢复了唐朝时期的旧路,开通了到朝鲜半岛、日本新航路的城市是( )A.广州 B.扬州第112页共112页,C.登州D.明州2.下面是唐朝与周边民族交往表(部分),由此可知唐朝( )时期民族/地区方式具体情况唐太宗东突厥战争东突厥汗国灭亡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西域设置机构设安西都护府唐玄宗回纥册封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粟末靺鞨册封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A.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开发B.与周边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C.发展民族关系具有灵活性D.以军事手段征服各民族政权3.如图为有关国际联盟的漫画。画中的兔子说:“我没有实际的进攻装备,我只能以我双眼的力量震慑它(蟒蛇)。”这幅漫画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国际联盟不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机构B.国际联盟的成立加剧了欧洲的地区冲突C.“全体一致”原则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D.国际联盟内部矛盾重重,面临解散的危机4.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一职,掌管宾客事宜,迎送接待诸侯、少数民族首领、外国的王公、使臣来朝。这一职位是( )A.典客B.大鸿胪C.护乌桓校尉D.礼部5.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B.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C.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第112页共112页,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6.1949年春夏之间,当中国革命战争即将胜利时,毛泽东为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其中,“另起炉灶”外交方针所回答的问题是( )A.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B.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C.如何处理好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D.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7.近70年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各国互利共赢的重要准则。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已被国际社会共同认可B.能够解决各种国际争端C.成为中国智慧重要构成D.成为中美关系破冰关键8.毛泽东认为:“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A.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B.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C.最终实现了地区和平D.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9.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黄帝经过汉代以后史籍和文学的塑造,在族统、政统等诸人文主要方面,成为率先垂范之伟大人物形象,以后无论“王”“臣”,皆自认为“黄帝子孙”。据此可知,黄帝形象的形成( )A.说明血缘为宗法制度的核心B.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出现C.增进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D.推动形成各民族共同信仰的宗教10.有研究者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很多国家的建交文件中都有如下内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说明( )A.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求同存异方针具有强大适应性C.我国的外交政策受到各国赞赏D.维护国家统一是我国核心利益11.对下图反映的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第112页共112页,A.国际联盟在巴黎和会上诞生B.英法操纵国际联盟C.美国无法实现操纵国际联盟的计划D.国际联盟不能维护战后和平12.《非战公约》虽未能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但它的进步性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①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 ②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 ③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审判德、日战犯提供了法律依据 ④规定了世人瞩目的裁军问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3.汉唐王朝疆域辽阔,对内陆边疆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元朝在边疆设行省,辽阔的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由此可见,元朝( )A.造成地方权力过大局面B.在疆域范围内普遍实行行省制度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D.边疆管理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14.2017年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新时期,体现这一指导思想的外交活动是( )A.中美建交B.中日建交C.参加亚信峰会D.参加日内瓦会议15.从10世纪开始,在英国、法国等地,逐步产生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认为国王的触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肤病,这种观念在17、18世纪达到高峰。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A.医学水平长期低下B.民族国家观念发展C.民众卫生意识增强D.启蒙运动影响有限16.《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提出:“上海合作组织……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对外开放的原则,愿与其他国家及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吸收认同该组织框架内合作宗旨和任务……的国家为该组织新成员。”可见,“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A.促进了地区经济繁荣和发展B.形成了结伴不结盟的国家关系第112页共112页,C.构建了新型的经济合作关系D.维护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49~1966年我国国家元首出访次数示意图——摘编自李俨鹏《中国国家元首出访与中国外交》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外交与人民外交几乎同时建立。在人民外交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民间外交组织以民间团体的形式邀请和接待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人士以及各国半官方人士访华,并组织代表团出国访问,成为新中国对外开展人民外交活动的主要力量。正是由于民间外交的开展,在多国家中结交了许多在社会声望、学术地位上很有影响的朋友,新中国的外事活动范围才不断地扩展,新中国的影响不断地扩大。应该说,6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陆续和中国建交,人民外交奠定了良好基础。其中中日之间的“以民促官”,中美之间的“乒乓外交”,在推动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摘编自苏淑民《新中国民间外交发展的三个阶段》(1)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一图中“出访次数”偏少的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新中国“人民外交”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18.新中国的重大对外战略决策与冷战进程存在同步,日益灵活务实,不断走向成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共中央选择“一边倒”,站在苏联阵营一边和与美国对抗,是中共领导人当时在两极对抗的国际格局中做出的反应,结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伊始,便加入苏联阵营并与苏联结成军事同盟,并因此而进入冷战的两极体系和对抗之中,这是不争的事实。——牛军《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材料二 在美苏争霸过程中,形成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苏联对中国安全的威胁日益加剧。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摆脱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中国外交战略进行了新的调整,提出了“一条线”的思想,其主旨是团结包括美国在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至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第112页共112页,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总体得到改善。——摘编自黄庆、王巧荣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不再“以苏划线”、“共同制苏”,而是提出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尤其是反对美国、苏联的霸权主义,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改变过去与美国建立针对苏联的“战略关系”,适当拉开距离,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全方位进行外交活动。中国实行真正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经受住了苏联东欧剧变的冲击,坚守了社会主义阵地,取得了内外工作的重大胜利。——摘编自吴恩远等著《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中共中央确立“一边倒”战略时的国际格局。结合建国初期的历史,简述中国“站在苏联阵营一边和与美国对抗”的事实。(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战略的变化及重大外交成就。(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政策的内涵,归纳这一政策对世纪之交的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19.如何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我党为此做出了成功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1年3月4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民族区域自治试行条例》(草案)。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西北局民族事务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条例》(草案)征询意见的调查提纲。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重大举措之一……同年8月9日,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8月22日,举行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届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决议》。就在这次会议上,宣布正式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委员会。筹委会主任是包尔汉·沙赫德拉,副主任是高锦纯、我、安尼瓦尔·加库林……党中央关于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的指示,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进程中的重要步骤。——《我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第112页共112页,材料二 民族的区域自治是毛主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的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内的、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遵循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道路前进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区域自治。依据这个总原则和大前提,一切聚居的少数民族都有权利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建立自治区和自治机关,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民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志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这就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1)在实施民族区域自治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2)从材料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委员会成员上看,这一制度有何特点?(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在我国发挥了怎样的重大历史作用?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7世纪初期,掌握欧洲政治中枢的基督教势力彻底瓦解,从而破坏了中世纪欧洲统一的根基。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又日益频繁和复杂,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使欧洲陷入可怕的厮杀而被撕裂,国际格局孕育着变化。正是在这样新旧交替的激荡时代,格劳秀斯撰写了“法学三步曲”:《论捕获法》《海洋自由论》和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三卷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的一些基本原则,例如,与会各国,不论宗教信仰、政体、国家大小都一律视为具有独立、平等的主权地位等,都体现了格劳秀斯的法律思想。——摘编自《〈战争与和平法〉:从战争中寻找通向和平之路》材料二 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封闭大门被迫打开,晚清中国逐渐卷入以英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经过二十多年的中西交往与文化交流,中国渐渐萌生了主动加入世界体系的愿望,而要融入国际社会,就必须了解和熟知国际社会成员之间业已形成的一套规范制度。在此背景下,以西方《国际法原理》著作为蓝本翻译而成的中国首部国际法著作《万国公法》应运而生,在晚清政府的对外关系、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等方向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影响近代中国时代发展的知名外文翻译著作之一。(1)根据材料指出格劳秀斯撰写《战争与和平法》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影响。第112页共112页,(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万国公法》应运而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D 【解析】宋朝开辟了由明州(今浙江宁波)到朝鲜半岛、日本的航路,故选D项。2.C 第112页共112页,【解析】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方式形式多样,既有战争,也有和亲与册封,这说明唐朝发展民族关系具有灵活性,故选C项;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疆域稳定,排除A项;战争只是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方式之一,排除B项;D项表述与表格信息不符,排除。3.C 【解析】漫画中的兔子代表着国际联盟,由于它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国际法规难以实施,不可能制止战争的爆发从而维护世界和平,故选C项。4.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汉朝机构主要管理民族事务等,故选B项。典客是秦代的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官职,故排除A项;护乌桓校尉只管理特定地区(东北)少数民族事务,故排除C项;礼部是隋唐时期设立的,故排除D项。5.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和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才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原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故选A项。历史上的民族政策是不平等的,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前并无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排除C项;反侵略并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因素,D项错误。6.B【解析】“另起炉灶”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是在新的、平等的基础上同西方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回答的是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故选B项。“一边倒”即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回答了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排除A项;当时国际形势是美苏两极对峙,两极格局瓦解后和平和发展才成为时代主流,排除C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回答了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排除D项。7.C【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不仅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更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中国智慧之一,故选C项。A项“共同”和B项“各种”说法过于绝对,均排除;D项材料未反映,排除。8.B第112页共112页,【解析】根据“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可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服务于国内经济建设与应对帝国主义威胁,故选B项。材料只体现了与苏联结盟,没有体现包容性和开放性,排除A项;材料内容为毛泽东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认识,不能显示外交政策的结果,排除C项;此时中国的外交仍为革命外交,排除D项。9.C 【解析】黄帝是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经过汉代的塑造,不仅成为伟大人物,而且此后“王”“臣”,皆自认为“黄帝子孙”。黄帝形象成为一种文化纽带,增进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故选C项;黄帝时期尚未确立宗法制,而汉代时期宗法制早已瓦解,排除A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秦朝确立的,排除B项;对黄帝的崇拜蕴含的是文化属性,不属于宗教范畴,排除D项。10.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外国建交的时候,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写入建交文件,这说明维护国家统一是我国的核心利益,故选D项。11.C【解析】图片中的“1919”“凡尔赛宫”表明漫画反映的是1919年巴黎和会的相关内容。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美国,其“希望”注定要破灭,是因为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遭到了英法等欧洲国家的联合反对。漫画的主题是“希望注定要无情破灭”,在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与这一主题密切相关。12.B【解析】①②③均是对《非战公约》进步作用的表述,《非战公约》并没有涉及裁军问题,故④错误。13.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改变汉唐时期通过“册封和朝贡”控制边疆,在边疆设行省,体现了边疆管理和内地一体化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不是说明行省制度造成地方权力过大的局面,A项错误;B项仅是表象,排除;元代在边疆地区推行行省制,与消除地方割据的基础无关,C项错误。14.C第112页共112页,【解析】亚信峰会是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首脑会议,其宗旨是通过制定多边信任措施,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这与题干“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相符,故选C项;中美建交是1979年,排除A项;1972年中日建交,排除B项;参加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排除D项。15.B【解析】基督教控制下的欧洲,自10世纪以后,特别是17、18世纪,神化国王、崇尚国王作用的社会心态日益成长,说明欧洲的民族国家观念得到发展,B项正确。医学水平长期低下与材料主旨不符,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民众卫生意识增强,C项错误;贯穿整个中世纪的社会心态的发展,不能说明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影响有限,D项错误。16.B【解析】材料“上海合作组织……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对外开放的原则”表明上合组织不针对其他国家结盟,而是结伴共同发展,故选B项。材料信息强调的是不结盟的合作,排除A项;材料信息未涉及新型经济合作关系,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上合组织的实际意义,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1)成因: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两极格局对峙之下,中国受到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周边形势紧张;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中苏关系逐渐恶化。(2)特点:是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形式多样。影响:改善了新中国的外交环境;提升了新中国的影响力;为20世纪70年代外交领域的新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解析】第(1)问,根据“1949~1966年”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出访次数”偏少的原因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两极格局对峙之下,中国受到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周边形势紧张;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中苏关系逐渐恶化。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成为新中国对外开展人民外交活动的主要力量”可知是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形式多样。第二小问,根据“正是由于民间外交的开展……新中国的影响不断地扩大”可知改善了新中国的外交环境;提升了新中国的影响力;为20世纪70年代外交领域的新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8.(1)国际格局:美苏两极格局。事实: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中苏结盟;抗美援朝。(2)变化:与美苏两国同时对抗到联美抗苏。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3)内涵: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实行全方位的独立自主。第112页共112页,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迅速;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在两极对抗的国际格局中”,可知中共中央确立“一边倒”战略时的国际格局。第二小问,结合建国初期的历史,可知中国“站在苏联阵营一边和与美国对抗”的事实主要有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中苏结盟和抗美援朝。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摆脱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提出了‘一条线’的思想”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战略经历了同时对抗美苏到联美制苏的变化。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政府调整外交政策,促使中国取得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实现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等外交成就。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尤其是反对美国、苏联的霸权主义,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适当拉开距离,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全方位进行外交活动”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政策的内涵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实行全方位的独立自主。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中“中国实行真正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经受住了苏联东欧剧变的冲击,坚守了社会主义阵地,取得了内外工作的重大胜利”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特色道路的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等方面,归纳新时期外交政策对世纪之交的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19.(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和重要政治制度之一,不可能规定具体实施的详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制定,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详细办法,使制度的实施有章可循,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国家基本政策和重要政治制度的细则。(2)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少数民族的领袖人物起着关键的领导作用,他们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保障少数民族实现真正当家作主的权利。(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权益,使他们能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既保证了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又保证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充分发挥各民族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第112页共112页,【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和重要政治制度之一,根据“党中央关于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的指示,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进程中的重要步骤”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制定,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详细办法,使制度的实施有章可循,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国家基本政策和重要政治制度的细则。(2)根据“筹委会主任是包尔汉·沙赫德拉,副主任是高锦纯、我、安尼瓦尔·加库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少数民族的领袖人物起着关键的领导作用,他们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保障少数民族实现真正当家作主的权利。(3)根据“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民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意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这就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出,从满足少数民族的权益,使他们能当家作主愿望、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以及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方面分析回答。20.(1)背景:宗教改革瓦解了基督教势力,欧洲分裂;国家主权意识加强;国家间的利益纷争加剧。影响: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2)原因: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西交往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中国希望融入国际社会。作用:有利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17世纪初期,掌握欧洲政治中枢的基督教势力彻底瓦解,从而破坏了中世纪欧洲统一的根基”可知,宗教改革瓦解了基督教势力,欧洲分裂;根据“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又日益频繁和复杂”“‘三十年战争’使欧洲陷入可怕的厮杀而被撕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的欧洲国家主权意识加强,国家间的利益纷争加剧。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的一些基本原则,例如,与会各国,不论宗教信仰、政体、国家大小都一律视为具有独立、平等的主权地位等,都体现了格劳秀斯的法律思想”,从政治、思想等方面分析可知,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中国逐渐卷入以英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可知,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根据“经过二十多年的中西交往与文化交流,中国渐渐萌生了主动加入世界体系的愿望”可知,中西交往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中国希望融入国际社会。第二小问,根据“(《万国公法》)在晚清政府的对外关系、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等方向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影响近代中国时代发展的知名外文翻译著作之一”,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外交流等方面分析可知,《万国公法》的发行有利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培优测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第112页共112页,1.洪武初期,市面上主要流通铜钱“洪武通宝”,然而因铜料极端缺乏,铜钱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百姓仍习惯于使用元朝纸币,认为铜钱有诸多不便,于是朱元璋决定恢复用钞。这说明明初()A.货币政策源于经济情势B.商品经济发展缓慢C.百姓左右国家货币政策D.冶铜技术水平下降2.有学者认为,“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值得注意的……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要的意义。”以下选项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①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②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③其余桥道坊巷,亦有夜市扑卖果子糖等物,亦有卖卦人盘街叫卖,如顶盘担架卖市食,至三更不绝④恰克图及俄国境内贸易的华商都是晋帮商号,……商号在莫斯科、鄂木斯克等俄国较大城市都设有分庄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下表是根据《中国货币史》整理的晚明赋役折银及影响进程表,这些进程有助于()进程一农民从纳粮当差到纳银不当差—从身份到契约—农民与土地分离—雇工和商帮群体形成—市场化进程进程二农业从单—到多元—经管权与所有权分离—农业商品化—商业化进程进程三农村从封闭、半封闭到开放—市镇兴起—城市化进程A.向近代社会转型B.增加白银储备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资本原始积累4.1939年,国民政府颁布《巩固金融办法纲要》,将法币准备金范围从原有金银外汇扩大到包括短期商业票据、货物栈单、生产事业之投资和公债等范围,为增发法币作了准备。当时,国民政府增发法币( )A.满足了抗战需要B.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C.激化了中日矛盾D.促进了官僚资本的形成5.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把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这样,在欧元、美元、英镑、日元之后,人民币成为了第五种加入特别提款权的货币,而且占的权重还比较大,为10.92%,仅次于美元和欧元,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据此说明()A.中国改革成就突出成为世界一极B.人民币和欧元等结盟对抗美元C.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加快D.新国际货币体系仍以美元为主导6.1933年6月5日,美国政府颁布了国会通过的《放弃金本位法令》。1934年1月31日,联邦政府颁布了黄金储备法令,宣布美元贬值,把美元稳定在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相当于1900年按黄金价值计算的59.06%,即美元贬值近41%。美国的这一做法()A.实现了美国银行业的迅速恢复B.根除了经济危机的根源C.有利于美国扩大商品出口D.缓和了世界各国的矛盾7.1172年,威尼斯采取崭新的融资方式——发行公债;17世纪初,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成立;19世纪,伦敦银行的发展模式深深地影响了世界;20世纪中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这反映了()A.世界经济中心的兴替转移B.国际贸易机制的创新调整第112页共112页,C.资本主义经济的纵深发展D.自由主义思想的有效实践8.汉武帝时期,政府颁布了算缗令,即对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每2000钱纳税一算(120钱),同时实行告缗令,即鼓励告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隐产漏税的违法行为,告发者可得到没收财产的一半作为奖赏。政府的这项举措()A.引发了统治危机B.导致吏治严重腐败C.加强了中央集权D.导致国家财政收入锐减9.有学者认为:“自安史之乱以后,赋税名目繁多,民不堪命。两税法则规定百姓只须纳夏秋两税……将名目繁多之税目简化,且两税之外不得别征,实为德政。”这说明两税法的实行()A.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促进了赋税的货币化D.起到减少税目和简化手续的作用10.湖南蚕桑业原本比荆(州)、襄(阳)落后,在五代时有了一定的发展。《资治通鉴》记载:“湖南民不事蚕桑,(高)郁令输税者皆以帛代钱,未几,民间机抒大盛。”这一变化表明()A.赋税改革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B.手工业专业化趋势加强C.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11.明太祖时期,赋税主要是征收实物,由于棉布征收颇受地方官的喜爱,导致棉花种植普遍。1581年张居正改革后“无论田赋或力役一律折银缴纳”,棉花大量涌入市场,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说明了明朝时期()A.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B.赋税政策变革利于商业的发展C.农产品商品化减轻了农民负担D.江南商品经济水平超过了北方12.清朝王庆云《熙朝纪政》记载:“丁口之输赋也,其来旧矣。至我朝雍正间……以次摊入地亩……惟均之于田,可以无额外之多取,而催科易集。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这一现象的深远影响是()A.减轻了人身依附关系B.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使社会经济转型完成D.废除了数千年的皇粮国税13.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写给当时政府的信中写道:“今则外商烟厂林立于内地,就地行贿,俱无征税……敝公司烟草既纳进口正税,复纳子口半税、杂捐、附加等税,负担既重,成本加多,虽出品优美,诚难与外货竞卖。”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民族工业在中国社会中发展艰难B.民族工业希望得到当时政府的保护C.外商企业得到不平等条约的保护D.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4.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在所谓“北伐告成”之际,发表了对外宣言,要求同各国重订新约。7月,美国首先与南京国民政府订立新约,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随后南京国民政府陆续与英、法等国缔结类似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B.标志着中国关税自主的实现C.主要得益于中国对外战争的胜利D.利于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第112页共112页,15.1992年前,我国进出口平均关税税率高达47.2%。之后则逐年降低关税水平,到2002年关税总水平已降至12%,2011年将关税总水平降至9.8%。这一时期关税税率的调整()A.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立B.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完成C.是履行加入WTO承诺义务的需要D.是落实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题,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材料一汉代的田租较轻,但人口税和更赋很重。除此,统治者往往巧立名目,征收各种田亩附加税。除政府规定的徭役外,百姓往往还要为官府服杂役,修宫殿,修道路等。材料二唐初每丁每年纳租粟二石,调随乡土所出,每丁纳绢二丈、绵二两,或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如遭灾害减免租调。以庸代役,不再有年龄限制。——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三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材料四两税法实行后不久,唐德宗一行在郊外打猎,问一户农民生活快乐吗。农民说:“不快乐。”因为“诏令没有信用,先前宣布两税以外没有其他赋役,现在额外的征发比正税还多。后来又说按价收购粮食,实际上一钱不给。起初说收购的粮食就近交纳,现在要百姓送到京西行营,唉,就是倾家荡产也交不完皇粮国税啊!”(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唐代初期百姓的负担与汉代相比,总体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6分)(2)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出两税法同汉代以来赋役制相比有何变革。变革的原因及影响各是什么?(6分)(3)根据材料四,指出两税法没能减轻农民负担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央政府的经济政策往往不能真正减轻百姓负担的根本原因。(7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万历九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后颁布“一条鞭法”。具体政策是把原来按照户、丁派役的办法改为按照丁粮派役,然后把夏秋两税和杂税也合编为一条,无论粮税、差役一律改为征银,差役由官府雇人充当,从此劳役从赋税领域消失。取消里甲征收的环节,统一由官府收解,因此叫“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的名目和征收手续,同时又扩大了赋税负担面……从此,历代平行征收的赋役,趋于合一。……“一条鞭法”上承“两税法”,下启清代“地丁合一”制,开启了租税制和货币征收制的赋税时代。——摘编自蔡昌《元明清时期赋税》材料二咸丰以前,清政府税收来源主要是田赋、盐课、关税三项。其中来自农业的田赋收入所占比重为70%~80%,而来自工商的盐、关两税仅占20%~30%。咸丰以后,特别到了光绪年间,田赋收入比重大为下降,由1849年的77%逐渐下降到1911年的27%,而其他三项收入,即盐课、关税、厘金,因都来源于工商领域可合并计算,由1849年的23%逐渐上升到1911年的73%。第112页共112页,——摘编自邓绍辉《晚清赋税结构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在赋税制度演变中的作用。(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赋税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9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1950年1月,政务院公布了《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中央人民政府海关部署,必须是统一集中的和独立自主的国家机关,海关部署负责对各种货物及货币的输入输出执行实际的监督管理“……以此来保护我国不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决定》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税则的基本原则:对国内能大量生产的或将来有发展可能的工业品及半制品的进口采用保护税率;对于一切奢侈品和非必需品,订征更高的税率;对国内很少或不能生产的设备器材、工业原料、粮食种子及肥料等,其税率要低或免征关税;一切必需的科学图书,防治病虫害等物品及若干国内不能生产的或国内药品所不能代替的药品的输入,免征或减征关税;对于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贸易条约或协定的国家,要规定比一般高的税率;为了发展我国的出口货物的生产,出口只订低税或免税。依据这些原则,1951年5月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税则按照商品的自然属性、用途和加工程度的不同,分为17大类、89组、939个税号,共1700多个税目。这一税则实施了30多年,直到1985年国务院颁布新的税则和条例为止。——据黄天华《中国关税制度》等整理(1)根据材料,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关税税率政策的基本特点。(9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实施的积极意义。(9分)第112页共112页,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基于铜钱的原材料不足,国家决定顺应百姓习惯,恢复纸币。据此联系所学可知,这说明了明初货币政策受到了当时经济情势的影响,A项符合题意;在铜钱原材料不足的情况下,国家顺应百姓习惯,用宝钞代替铜钱,不能说明商品经济发展“缓慢”,不是百姓左右着国家货币政策,更不能说明冶铜业的“技术水平”有所下降,B、C、D三项错误。2.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商业革命的表现主要有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纸币交子的出现、政府放松对商业的直接监管、海外贸易发达、草市具备完整的饮食服务设施等,其中①③属于商业革命的表现范畴,故B项正确。“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体现的是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因此②与题意不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帮是在明清时期出现的,因此④与题意不符,故A、C、D项错误。故选B。3.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晚明赋役折银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放松;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推动了农村的开放,使市镇兴起,进而有利于城市化进程。这些进程有助于中国古代社会逐渐向近代社会转型,故选A项。赋役折银表明征税标准发生了变化,不能说明白银储备增加,故B项错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并非赋役折银导致,故C项错误;赋役折银并未推动资本的原始积累,故D项错误。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A.依据材料“将法币准备金范围从原有金银外汇……生产事业之投资和公债等范围,为增发法币作了准备”并结合当时的国家状况可知,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大量产业和人口内迁,大后方各种事业发展迅速,对于货币的需求大增,而且抗战导致军费开支高涨,因此增发法币有利于满足当时抗战的需要,故A正确;B.《巩固金融办法纲要》颁布前期,国民政府对通货膨胀的冲动尚能克制,故B错误;C.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党增发货币,与中日矛盾的激化无关,故C错误;D.1927年以后,官僚资本主义已经形成,时间不符,故D错误。5.答案:C解析:人民币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纳入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加快,故C项正确;中国早就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明人民币成为世界主要货币之一,至于多种货币之间的关系没有涉及,排除B项;D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美国的货币政策。根据所学可知,1933年美国处于经济危机之中,美元贬值有利于扩大商品出口,故选C项;罗斯福新政通过令银行停业整顿的方法逐步实现了银行业的恢复,排除A项;美元贬值政策未触及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根源不会根除,排除B项;美国实行美元贬值政策会引起贸易摩擦,加剧各国矛盾,排除D项。第112页共112页,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172年至20世纪,世界金融发展过程中依次出现了公债、证券交易所、银行和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体现出世界金融发展日渐体系化、专业化,是资本主义经济纵深发展的趋势,C正确;题干所列的几个城市之间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无法得出世界经济中心兴替转移的结论,排除A;题干涉及的主要是金融领域的变化,而非国际贸易机制,排除B;威尼斯的融资方式和自由主义思想无关,排除D。8.答案:C解析:汉武帝通过算缗令和告缗令打击了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为其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诸多举措提供了物质保证,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故选C项,排除D项。汉武帝此举旨在抑商,而小农经济在国家中占据主导地位,故“引发了统治危机”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中的举措针对的是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与官吏无直接关联,故排除B项。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将名目繁多之税目简化,且两税之外不得别征,实为德政”可知,两税法的实行,起到了减少税目和简化手续的作用,D项正确;A项“解决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两税法规范了赋税制度,并不一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两税法促进了“赋税的货币化”,排除C项。10.答案:A解析:材料“郁令输税者皆以帛代钱,未几,民间机抒大盛”体现的是赋税制度变革对民间手工业的影响,故A项正确;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C项排除;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581年张居正改革后‘无论田赋或力役一律折银缴纳’,棉花大量涌入市场,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可知,明朝赋税制度采用“折银缴纳”的办法,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活跃了商品经济,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明朝赋税政策,而未涉及抑制商业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赋税政策变革对商业的影响,而非强调农产品商品化对农民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未将江南地区的经济与北方做比较,无法推知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水平超过了北方,排除D项。1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以次摊入地亩……惟均之于田”“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可知,这反映了清朝赋税制度将丁税摊入地税,这一征税标准在客观上减轻了人身依附关系,故选A项。这一现象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不是深远影响,故排除B项;从材料来看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完成”一说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材料只是强调征税标准的变化,赋税并没有废除,故排除D项。13.答案:D解析:注意题干设问“本质上反映”的要求,根据材料可知,外商在中国享有特权,而民族工业税负沉重,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就是中国主权的丧失,即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故D项正确。A项是材料的表象。B、C两项均不能体现“本质上反映”。第112页共112页,14.答案:D解析:A项史实错误。此时南京国民政府并未实现关税自主,B项错误。此时中国并未发生对外战争,排除C项。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取得一定成效,部分实现关税自主,这有利于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故D项符合题意。15.答案:D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关税总水平的降低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产业结构调整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中关税的调整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是履行加入WTO承诺义务的需要,故C项错误。16.答案:(1)变化:唐代比汉代农民的负担有很大减轻。原因:唐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实行轻徭薄赋政策。(2)变革:改变过去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而以土地资产为主。原因:土地兼并,阶级矛盾尖锐;为了稳定财政,巩固封建统治;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破坏。影响:增加了政府收入;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扩大税源;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3)原因:中央政权的削弱,政府信用的降低;地方官吏的腐败;地主、官僚阶级转嫁负担给农民。根本原因:封建政权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是以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为目的,而不以重视民生为目的。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汉代的田租较轻,但人口税和更赋很重”和材料二“唐初每丁每年纳租粟二石,调随乡土所出……如遭灾害减免租调。以庸代役,不再有年龄限制”等信息可知唐代比汉代农民的负担有很大减轻。“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唐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实行轻徭薄赋政策。第(2)问,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两税法的变革主要是改变过去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而以土地资产为主。“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有土地兼并,阶级矛盾尖锐;出于稳定财政,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当时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随之结束。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增加了政府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扩大税源;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第(3)问,根据材料四“诏令没有信用,先前宣布两税以外没有其他赋役,现在额外的征发比正税还多”及所学知识可知不能减轻农民负担的原因主要是中央政权的削弱,政府信用的降低;地方官吏的腐败;地主、官僚阶级转嫁负担给农民。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封建政权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是以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为目的,而不以重视民生为目的。17.答案:(1)内容:赋役合并(简化了赋税征收手续);以银代役(官府用取代力役的丁银雇人服役);赋役征银;官府统一直接征收。作用:客观上起到了均平赋役的作用;放松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保障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清初“摊丁入亩”的变革奠定了基础。(2)变化:税收总量迅速增长;农业税比重下降,工商税比重上升(税收主体由农业税转向工商税)。第112页共112页,原因:近代工商业有了较大发展;西方入侵,清政府被迫对外开放;内忧外患,清政府被迫允许各省自辟财源;战争赔款的需要。解析:本题考查“一条鞭法”和晚清赋税的变化。(1)第一小问内容,从材料一中的“具体政策是把原来按照户、丁派役的办法改为按照丁粮派役”“无论粮税、差役一律改为征银,差役由官府雇人充当”“取消里甲征收的环节,统一由官府收解”等信息分析得出“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赋役合并、以银代役、赋役征银和官府统一直接征收。第二小问作用,可以根据材料一“从此劳役从赋税领域消失”“同时又扩大了赋税负担面……从此,历代平行征收的赋役,趋于合一”“下启清代‘地丁合一’制”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2)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二“田赋收入比重大为下降”“盐课、关税、厘金,因都来源于工商领域可合并计算,由1849年的23%逐渐上升到1911年的73%”等信息分析得出。第二小问原因,应当联系所学当时的社会状况,从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清政府政策的变化和战争赔款的需要等方面来回答。18.答案:(1)特点:实行全面的保护关税政策;实行高关税,关税优惠面相对狭窄;重积累、轻消费;将贸易与政治(外交关系)挂钩;长期性,缺少变通和适时调整等。(言之成理即可)(2)积极意义:实现了国家统一管理,促进了贸易管理的制度化;有利于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维护国家利益;有利于促进经济恢复和工业化建设。解析:本题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关税税率政策的制定,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成就。(1)要求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关税税率政策的基本特点,要注意从材料中进行概括,注意语言的精炼、准确。从《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的决定》的内容“以此来保护我国不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可以看出带有政治色彩,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的状态,贸易与政治(外交关系)挂钩;另外结合《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的决定》基本原则可以看出实行高关税、贸易保护、重积累,轻消费;另外从“对国内很少或不能生产的设备器材、工业原料、粮食种子及肥料等”“一切必需的科学图书,防治病虫害等物品及若干国内不能生产的或国内药品所不能代替的药品的输入”才实行关税优惠,可知其优惠涉及面有限;从“这一税则实施了30多年”还可以得出,具有长期性,缺少变通和适时调整等。(2)积极意义,可以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外交环境来分析,注意从维护国家利益、服务工业化建设的角度出发认识关税政策的作用;关税税率政策是通过1950年1月,政务院公布《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的决定》和1951年5月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共同确定的,由此可以看出实现了国家统一管理,促进了贸易管理的制度化。【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培优测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从洪武四年开始,十年一修,到崇祯十五年,共27次编制黄册。清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到雍正帝后,户籍再也没有编审过,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第112页共112页,A.地方管理弱化B.基层自治加强C.赋税制度变革D.经济发展迟缓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B.资产阶级认为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C.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3.下图漫画说明了( )A.我国逐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B.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保险C.只要加大投入就能解决民生问题D.我国已经全面实现了城乡一体化4.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由此则史事可以了解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 )A.投入监狱B.处以罚金C.驱逐出庄园D.处以杖刑5.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个人体貌。隋炀帝大业五年,又一次“貌阅”。通过这两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检括户口,共检出隐漏人口228万余。隋朝这种举措( )A.根源于国家吏治的腐败B.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C.着眼于赋税制度的变革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6.明朝推行里甲制,以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并在乡里组织中设乡老制度与里甲制相配套实行,以便强化对基层的管理。清朝全国范围内推行“十家牌法”和保甲制,“十户为牌,十牌为甲,十甲为保”。上述现象表明( )A.农村地区的宗法观念根深蒂固B.地方社会阶层变动引发社会变革第112页共112页,C.地方基层管理组织形式的变革与困局D.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日益严密7.1168年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又创建剑桥大学。14世纪,德国建立了海德堡大学。到1500年,全欧已有80所大学。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B.人文主义发展C.自治城市的发展D.帝国的兴起8.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确立于( )A.中世纪B.资产阶级革命时期C.工业革命时期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9.秦汉时期,简册书写不便,更因形体繁重,运输保管不易,户籍只能在乡制作,副本仅上报至县。魏晋之际纸张代替简册后,户籍上移至县廷制作,造好的户籍需要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户部。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书写载体影响户籍管理方式B.技术进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书写载体已发生革命性变化D.书写载体与户籍制度相伴相生10.罗斯福新政初期,美国社会失业、流浪人口增多现象严重,一些学者很少担心政府对群众的衣食供给问题,却十分担心总统能否赋予他们采取措施实施保障的能力。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美国( )A.政府拥有强大的物质保障B.以工代赈面临多重挑战C.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D.社会保障急需立法支持11.古代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之一是确定了村社为最基本的政治单位,公民权的认定取决于村社的登记,所有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如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法庭和将领等都以村社为基础而组织起来。这说明( )A.雅典城邦公民的范围缩小B.雅典工商业快速发展C.雅典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D.雅典基层治理存在重大缺陷12.英国诺丁汉郡莱克斯顿地区数百年的庄园法庭档案中,有大量关于中世纪庄园法庭以集体的形式制定、修改村规的记录。材料反映了( )A.庄园是有充分自由权利的村庄共同体B.法庭审判结果由庄园主决定C.集体制定方式推动近代自治制度出现第112页共112页,D.城市自治制度逐步形成13.1949年,社会保障支出在英国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3.5%,到1997年已经上升到32%,成为英国财政支出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几乎等于教育支出的三倍。从1978年到1997年,英国社会保障的实际支出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任何一项政府支出。因此英国推行福利制度改革。英国福利制度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欺诈现象严重B.政府的财政负担严重C.经济发展缓慢D.阶级矛盾的缓和14.唐朝时期,为了救助病残、乞丐及贫民,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些病坊。据《天宝年代敦煌郡会计牒》记载,该郡的病坊有床4张、被子3张、碗10枚、匙箸各10口,可以提供10人一年的开支。其他州的情形与敦煌郡相差无几。这表明唐代( )A.中央用法律保障弱势群体B.比以往的朝代更重视仁政C.重视基层治理以促进稳定D.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15.当代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巴尔指出,“福利国家”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是反对市场价值的一种手段,因为它能阻止过分不平等造成的社会风险与政治风险。而早在1943年,丘吉尔就宣布“对于任何一个社群来说,没有比让婴儿喝上牛奶更好的投资了”。据此可知( )A.完善的福利制度是英国赢得二战的重要举措B.市场经济在二战后遭到西方国家的抛弃C.福利制度推动英国政府加大经济上的投资D.福利国家制度兼具人本价值和政治意义16.地方自治思想源于欧美,是欧美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争取自由、平等的参政权而提出来的。美国建国后,地方自治最基本的单位是( )A.社区B.村社C.自治市D.乡镇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始于俾斯麦执政时期。德国统一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高涨,俾斯麦政权在镇压工人运动的同时,也积极促进工人的福利,改革社会弊端。面对日益迫切的社会保障需求,德皇威廉一世于1881年11月发布诏书,要求“最大限度的保障需要帮助的人”,首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构想。在俾斯麦的推动下,议会先后通过了《工人医疗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养老保险法》。这既是德国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雏形,也是世界范围内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萌芽。德国是世界上首创立法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体系完善,为后来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保障与改善,社会的稳定与团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很多国家所借鉴。第112页共112页,——摘编自李愚昊《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简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德国开创社会保险事业的背景,并分析其历史地位。18.2002年里耶古城发掘出37000多枚竹木简,使尘封千年的秦朝历史以文字形式复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里耶秦简户籍簿》及释文材料二 春秋始,君主及各级封主均以社为单位来封赐,此时户口仍为私家性质……秦献公十年“为户(户口)籍(籍贯)相伍(五家为一伍)”,将户籍编制与行政编制统一起来。——摘编自张金光《秦制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夫”的身份及其在家庭中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国户籍管理的方式。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这一户籍管理方式的意义。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第112页共112页,材料一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人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1805年为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摘编自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材料二 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而况追逐于人已然之末轨者之终无成耶!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材料三 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能得到抚恤金。——摘编自岳麓版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Ⅱ)(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这一社会问题对材料二的认识产生了哪些影响?(2)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112页共112页,材料一 秦汉时期,乡、里管理体制由乡里自治体制、治安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构成。这三者相辅相成,有效地构筑了国家在乡、里统治的基础。乡里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乡则以人口的增减而变更。乡官主要有三老、啬夫、游徼、乡佐;里吏主要有里正、父老、什长、杜宰、里监门等。乡里治安由亭长、游徼负责,其治安职责有三:一是追捕盗贼,维护治安;二是协助都试;三是调解诉讼。亭作为一个地方行政机构,除亭长外,还有亭侯、亭佐、亭父、求盗等。这个时期,乡、里的社会职能更加完善,举凡国家的赋税、徭役、兵役及地方教化、狱讼、治安、乡里选举等,无不由其承担。——《中国古代乡里制度》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城市基层社会逐步建立了以“单位制”和“街道—居委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家通过单位实施社会管理的体制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单位和职工之间是一种“单位既全面控制、又全面照料其职工,职工既全面服务、又全面依赖其单位的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这加强了社会的组织性,但也使单位承担了过多的社会和服务功能,极大地增加了社会管理的成本,严重束缚了社会自身和公民个人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个体私营经济等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我国原有的基层管理体制弊端日益突出,已不适应城市发展现状。1990年,民政部引进并提出社区建设这一概念,开启了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进入转型时期,并逐渐建立了新的社区管理体制。——摘编自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乡里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时期乡里制度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特点,并简析改革开放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变革的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C第112页共112页,【解析】清代实行摊丁入亩,不再征收人头税,故政府不再重视户籍编审,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排除A项;户籍制度体现的并非是地方基层自治,排除B项;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迟滞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2.C【解析】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是由资本主义制度决定的,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永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A、B、D三项表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3.A【解析】漫画内容是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了生活上的“保护伞”,说明了我国逐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A项符合题意;B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解决民生问题是个系统工程;D项错误,不符合事实,且与题意不符。4.B【解析】依据“……被罚款6便士……违者罚款20先令”可知,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故B项正确;A、C、D三项所述,题干无体现,故错误。5.B【解析】隋朝通过大规模的检索检出大量隐漏人口,这就加强了国家对户口的控制,减少了户口的流失,从而削弱了豪强世族对人口的隐匿,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故选B项。隋朝的这种举措是国家控制力加强的表现,并非是吏治腐败,排除A项;隋朝的这种举措主要是为了检索人口,没有进行赋税制度改革,更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D两项。6.D【解析】根据“以便强化对基层的管理”等可知,材料意在强调明清时期政府重视基层管理,表明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日益严密,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宗法观念的问题,也未涉及社会变革,排除A、第112页共112页,B两项;当时地方基层管理组织形式的困局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7.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世纪欧洲城市通过斗争争取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自治有利于城市发展,一些城市还兴办了大学,故C项符合题意。在欧洲资本主义和人文主义发展之前就已经开始出现大学,排除A、B两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大学的兴起在欧洲各帝国兴起之前,排除D项。故选C。8.C9.B 【解析】由“户籍只能在乡制作,副本仅上报至县”到“造好的户籍需要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户部”,其反映的是政府对地方户籍管理的加强,体现的是因造纸术的发明而使户籍管理更加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B项;A、C、D三项都不是本质的体现,均排除。10.D 【解析】罗斯福新政之前,美国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政府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经济干预能力,故出现材料中学者的担心,这间接反映出,为克服这一问题,当时的美国需要从法律层面为社会保障提供支持,故选D项;据材料“一些学者很少担心政府对群众的衣食供给问题”可知,政府拥有强大的物质保障是材料从正面直接反映出的信息,而非侧面,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与以工代赈有关的信息,排除B项;美苏两国社会性质不同,美国不可能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C项表述错误,排除。11.C 【解析】材料“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之一是确定了村社为最基本的政治单位……所有的政治和军事制度……都以村社为基础而组织起来”说明当时雅典的各项制度是以村社为基础的,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故选C项;A、B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12.C 【解析】材料中“庄园法庭档案中,有大量关于中世纪庄园法庭以集体的形式制定、修改村规的记录”,说明庄园法庭集体制定方式有助于近代自治制度的形成,故选C项。13.B第112页共112页,【解析】福利国家制度的推行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保障,对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社会保障支出过于庞大,渐渐成为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负担,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因此,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行福利制度改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14.C【解析】根据材料“为了救助病残、乞丐及贫民,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些病坊”可知唐朝政府注重基层救助,对贫苦百姓的救助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C项正确。材料中的救助并未上升到法律文献的保障,只不过是政府的一些措施,排除A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唐代比以往更重视仁政的结论,排除B项;唐代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5.D【解析】“它能阻止过分不平等造成的社会风险与政治风险”“对于任何一个社群来说,没有比让婴儿喝上牛奶更好的投资了”体现了福利国家制度的政治意义和对人的关注,故D项正确。福利制度是在二战以后建立的,故A项错误;西方国家并未放弃市场经济,故B项错误;福利制度推动英国政府在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方面的支出,而非经济上的投资,故C项错误。16.D【解析】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背景:国家统一后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工人运动高涨,阶级矛盾尖锐;德皇和俾斯麦的积极推动。地位:开创了世界现代社会保险事业的先河,为其他国家所借鉴。【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德国统一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高涨”可得国家统一后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以及工人运动高涨,阶级矛盾尖锐;根据材料中“德皇威廉一世于1881年11月发布诏书”可得德皇和俾斯麦的积极推动。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德国是世界上首创立法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为很多国家所借鉴”可得开创了世界现代社会保险事业的先河,为其他国家所借鉴。18.(1)身份:平民(或无爵者、免爵者)。地位:户主。(2)方式:户籍相伍(户籍与籍贯相结合)。意义:实现了国家对民众的直接控制;有利于征发赋役。第112页共112页,【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可知“夫”的身份是平民,在家庭中的地位是户主。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将户籍编制与行政编制统一起来”可归纳出户籍与籍贯相结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征发赋役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19.(1)问题: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工人极端贫困;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阶级矛盾激化。影响:孙中山在学习西方的同时,规避西方出现的社会问题,主张将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2)特点: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种类繁多,覆盖面广。启示:随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国家必须重视人民的福利。要认识到社会福利不仅是国家的义务,更是人民的权利。随着社会进步,福利待遇将不断扩大和提高。搞好社会福利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影响”则从“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中总结。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小问“启示”主要从国家应重视、人民积极参与、对社会影响等角度回答。20.(1)特点:是最基层的行政管理制度;由乡里自治体制、治安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构成;随人口的增减而变更;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兵役及地方教化、狱讼、治安等社会职能。作用:有利于封建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维护了地方统治秩序,加强了中央集权。(2)特点:单位管理与街道居委会管理相结合;单位和个人联系密切;单位承担社会和服务功能过多,社会管理成本高;社会和个人发展受到束缚。原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的基层管理体制不适应城市发展。第112页共112页,【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有效地构筑了国家在乡、里统治的基础”可知,是最基层的行政管理制度;根据材料一“体制由乡里自治体制、治安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构成”可知,由乡里自治体制、治安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构成;根据材料一“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乡则以人口的增减而变更”可知,随人口的增减而变更;根据材料一“乡里治安由亭长、游徼负责,其治安职责有三:一是追捕盗贼,维护治安;二是协助都试;三是调解诉讼”“举凡国家的赋税、徭役、兵役及地方教化、狱讼、治安、乡里选举等,无不由其承担”可知,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兵役及地方教化、狱讼、治安等社会职能。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三者相辅相成,有效地构筑了国家在乡、里统治的基础”可知,加强对广大人民的控制;根据材料一“乡、里的社会职能更加完善,举凡国家的赋税、徭役、兵役及地方教化、狱讼、治安、乡里选举等,无不由其承担”可知,有利于封建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维护地方统治秩序,加强了中央集权,然后结合后世的地方管理制度可知,对后世基层组织的建设起到借鉴作用。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单位制’和‘街道—居委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单位和职工之间是一种‘单位既全面控制、又全面照料其职工,职工既全面服务、又全面依赖其单位的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但也使单位承担了过多的社会和服务功能,极大地增加了社会管理的成本”“严重束缚了社会自身和公民个人的发展”等信息分析概括其特点。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个体私营经济等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我国原有的基层管理体制弊端日益突出,已不适应城市发展现状”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经济体制改革内容总结变革原因。第112页共112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