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知识点复习提纲(全面,必备!)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9

2/49

剩余4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知识点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夏朝:王位世袭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商朝:内外服制商朝建立后,实行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3.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1)内容①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②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③按照宗法制,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2)特征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3)评价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也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4.商周政体的特点商周政体中,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5.演变(1)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2)封建政治制度产生战国时期,各国在政治上进行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知识点二 秦朝的政治制度1.秦朝政治制度建立的背景秦朝的统一: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2.皇帝制度第49页共49页 【图示历史】三公九卿制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3.三公九卿制(1)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太尉是最高武官,掌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又是最高监察官。(2)九卿:三公之下是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下设若干部门,处理具体事务。(3)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4.郡县制(1)原因:秦始皇总结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历史教训在全国推行郡县制。(2)内容①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②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③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县丞、县尉。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5.文书行政机制(1)文书行政: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2)文书传送:秦朝还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知识点三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行政体制1.汉朝中枢权力的变化(1)西汉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2)东汉至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图示历史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1)三省: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第49页共49页 机构;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2)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3)评价: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3.宋元的中枢制度(1)宋朝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宋太祖唯恐宰相权力过大,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图示历史 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趋势(2)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一省制中枢制度。4.明内阁制与清军机处(1)内阁制①背景: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亲理政务,绵延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②建立:废宰相后,明朝逐步建立起内阁制。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2)军机处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二)地方行政制度1.汉朝的郡国制度(1)汉朝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①郡设太守为一郡最高长官,其下设郡尉、郡丞分别协掌军事、行政。②太守选用属吏,分曹理事,各曹属吏分管具体事务。③郡下设县,县设令或长,其下有县丞、县尉及分曹属吏。(2)汉初地方行政制度中还包括王国和侯国。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2.东汉开始的州郡县三级制(1)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2)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也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3.隋唐的二级制到三级制(1)隋唐的二级制: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2)唐朝的三级制①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第49页共49页 ;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②唐中期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4.宋朝的路、州(府)、县三级制(1)宋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2)后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5.元朝的行省制(1)设立: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2)意义: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6.明清的省、府、县三级体制(1)明朝: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2)清朝: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3)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州),府下设县(州),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第2课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点一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古希腊的政治制度1.古代希腊城邦国家形成(1)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2)特点: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其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但各城邦实际实行的制度千差万别。2.雅典的民主政治(1)主要机构: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①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②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主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③官员:由选举产生,大多一年一任,在任时需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④陪审法庭:是主要司法机关,规模庞大,审理大小案件。(2)特征:公民积极参与国家管理。(3)实质:雅典城邦国家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3.斯巴达的寡头政治第49页共49页 (1)公民大会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王位世袭,国王垄断了军事统帅权。(2)长老会议员人数少,且终身任职。(3)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但他们一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因而不利于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1.罗马共和国(1)权力机构: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①执政官:两人,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②元老院: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③公民大会:拥有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等权力,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2)特征: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2.罗马帝国(1)建立: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际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政治。(2)特点①皇帝(元首)掌控罗马国家的权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②军队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3.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局限(1)古代希腊城邦、罗马共和国,公民都是少数。(2)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不仅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还受到剥削和多种压迫。知识点二 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1.封建国家的建立(1)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2)制度:最初的日耳曼人君主把他们征服的地区视为私产,分封给儿子和随从,形成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3)建立: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死后,国家陷入分裂,形成后世西欧三个主要国家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雏形。(4)特征:世俗王权与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2.法国等级君主制(1)背景: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国王与教会多次发生冲突。(2)形成: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第49页共49页 (3)影响: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易混易错 封建等级制与等级君主制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政权形式是国王与各级封建主组成的统治秩序和政权形式。各级封建主只服从于自己的上级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依附关系。国王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是实际权力有限是王权借助由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组成的等级代表大会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统治基础各级封建贵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作用影响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入分裂割据状态使王权得到加强,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英国议会君主制(1)奠基——签署《大宪章》①原因: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②内容: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保障封建主的特权,并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2)初步形成——建立国会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议会权力逐渐加强。(3)形成——建立两院制议会①标志: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②特点: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知识点三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背景:近代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奠基: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此后,英国的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2)发展:18世纪,英国逐渐形成内阁制度。国王的权力限于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并批准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第49页共49页 知识拓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过程(1)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权利法案》);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议会内阁制的形成);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再到广大平民(议会改革)。(2)四大特点①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②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国家元首,首相是政府首脑。③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④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3.美国联邦共和制的建立(1)背景:1775年,在北美的13个英国殖民地发起独立战争。次年,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2)标志: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①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②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和批准税收的权力;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它们对宪法和法律有最终解释权。问题探究 比较英国与美国政治制度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同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政体,本质上均为三权分立的近代国家政治体制。(2)不同点:①英国君主立宪制,世袭君主只是象征性国家元首,权力受宪法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内阁与首相均对议会负责。②美国是总统制民主共和国,总统由选民选出,他与他组成的政府只对选民负责而不必对议会负责。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和武装力量总司令。总统有任免官吏与缔约权,但在财政与立法上受到议会监督与制约。4.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过程:1792年,法国首次建立共和国,但共和制度并不稳固。1870年,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通过新宪法。(2)内容①法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行使。②总统任期七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图示历史 法国共和制的建立第49页共49页 分散的小农经济长期存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太充分;封建势力异常强大,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薄弱,各派政治力量此消彼长,斗争激烈;受到欧洲大陆政治环境的影响,国外势力进行长期的武装干涉;这些造成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长期曲折的过程。5.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认识(1)进步性: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2)局限性: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3)逐渐完善:经过19-20世纪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第3课 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点一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民国初年共和制度的初建(1)共和制度的诞生①标志: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②国旗与纪年:新建立的中华民国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①原因:为防止袁世凯独裁。②内容: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③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政党政治的尝试①背景:辛亥革命后,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②尝试——宋教仁案背景:1912年8月国民党成立后,宋教仁等人想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威胁到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概况: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结果:“宋案”发生后,国民党发动了“二次革命”,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和国民党内部力量涣散,很快被镇压。第49页共49页 ③失败: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后,袁世凯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4)北洋军阀的统治①袁世凯复辟帝制背景:袁世凯大权独揽;古德诺以及筹安会,为复辟帝制营造舆论。过程:1915年,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失败:在革命党人和各界人士的反对下,被迫取消帝制。②北洋军阀割据原因: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中再也没有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结果: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2.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1)国民党的“训政”①开始:1928年中国国民党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后,宣告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②《训政纲领》: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揽执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则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③评价:“训政”就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制;国民党的“训政”,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2)国民党的“宪政”①背景:国民党以种种借口一再拖延结束“训政”的时间。②过程:1948年,国民党打出“行宪”的招牌,召开“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评价:国民党政权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企图以此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但最终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知识点二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1.人民革命政权的创建(1)背景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起义和暴动中,革命根据地不断涌现。②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权也陆续建立起来。(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大会推选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3)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第49页共49页 (4)意义: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2.抗战时期的抗日民主制度(1)背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扩大。(2)抗日民主制度的建设①在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上,中国共产党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②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③在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为巩固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3)作用: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3.解放区的政权建设(1)实践①背景:解放战争期间,随着战局的发展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②政权建设采取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东北、华北、中南、西北等行政区先后建立起来;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③意义: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理论——《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①时间:新中国成立前夕。②内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已破产,资产阶级共和国应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③意义: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知识点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1.概况(1)本质特征: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共和国。(2)内容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②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确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第49页共49页 (2)正式建立①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起来。②性质: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③内容: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④作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3)挫折①1957年以后,由于受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削弱。②“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是遭受严重破坏和挫折。(4)恢复完善①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恢复。②标志: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③1982年宪法的意义:1982年宪法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是一部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3.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2)内容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②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③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3)发展——八字方针①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阶级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第49页共49页 ②内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③意义: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4)新发展——改革开放后的制度化①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并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与政策。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使得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知识拓展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1)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2)特点:①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②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团结在一起。(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①过程目标: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标志: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内容: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深刻阐述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等制度体系,突出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②特点和优势: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③意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第49页共49页 1.商鞅变法(1)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①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动。②政治: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适应社会变动,推行富国强兵的变法。其中,商鞅变法最彻底。(2)内容: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3)影响①直接: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成为政治军事强国。②深远: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2.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①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建立政权,战争频繁。②前秦一度统一北方,但淝水之战后迅速瓦解。③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④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2)内容①前期:在冯太后支持下,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后期:孝文帝亲政后,采取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改革措施,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化拓展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启示(1)改革必须遵循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但也应防止在改革中出现用人不当、执行不力等问题。(3)改革必然会触及某些人的特权和既得利益,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注重改革的实效性。3.王安石变法(1)背景①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导致分裂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安定。②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改革的呼声强烈。③庆历新政:庆历年间,范仲淹主张改革腐败的官僚机构,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最终失败。第49页共49页 (2)概况:王安石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3)结果: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欠妥当,变法失败。4.张居正改革(1)背景: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2)概况: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进行改革。他针对明中后期政治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起反抗的状况,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3)结果:张居正辅政时期,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知识点二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1.戊戌变法(1)背景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面对变局,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③甲午战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④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2)概况:1898年6月开始,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令,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变法。(3)结果: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激烈反对,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4)影响①作用:变法期间,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②教训: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2.清末新政(1)目的: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2)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3)评价:一些措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推动了革命的爆发。第49页共49页 规律总结 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3.中华民国的改革(1)概况:中华民国建立后,无论是南京临时政府,还是后来的国民政府,都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2)结果: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知识点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2)标志: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3)认识①曲折: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②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2.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1)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①时间:1978年12月。②内容: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深化——从十八大到十九大①确定目标: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次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②载入党章: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召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第49页共49页 ③进一步部署: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3)内容①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②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③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④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⑤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4)意义①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第49页共49页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知识点一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2)春秋战国:军功爵制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3)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4)汉代:察举制①含义: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②内容:察举分常科和特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③作用: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5)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①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②确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③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④影响: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2.官员管理(1)考核①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思维点拨(1)监察制度的必要性:这是由于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君主一方面大权独揽,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百官进行控制。(2)监察制度的作用:一是提高行政效率;二是防范官员胡作非为、贪赃枉法。②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曹魏、西晋、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2)监察①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②汉武帝第49页共49页 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知识点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科举制(1)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为适应这一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2)内容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3)发展完善两宋科举,“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全面辩证地看待科举制的影响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推动世界文明发展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消极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于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仍存在禁锢思想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总结 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1)演变(2)趋势①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②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③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正。第49页共49页 2.官员管理(1)考核①隋唐官员考核归尚书省吏部。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②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2)监察①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②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知识点三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1)元朝①方式: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②恢复科举制:随着上层统治者汉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元朝在1313年恢复了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③录取人数:元朝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的人数比例也不高。(2)明清①考试级别: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举人考中者称为贡士。殿试在会试后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主持,贡士通过者为进士。②参考人员:参加考试的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③命题范围: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2.官员管理(1)考核①明朝的考核制度:考满和考察考满: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第49页共49页 不作为。②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2)监察①元朝的监察机构严密,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②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则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御史和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官员,品级虽低,但权力很大。③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史论总结 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特点与评价(1)特点:①组织独立,自成系统。②重奖重罚: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③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更利于加强专制。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专制主义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2)评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知识点一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1.中古时期(1)西欧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2)随着国王权力的扩大,国王往往挑选自己的亲信处理这些事务,并赐予他们官职。那时候的官员类似于仆从。2.17-18世纪(1)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2)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出现了所谓的“政党分肥制”。这种瓜分国家权力的做法不但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3.工业革命后(1)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2)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3)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知识点二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第49页共49页 1.文官概念:西方国家的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官,他们既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2.英国: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1)背景①18世纪初,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②19世纪初,为了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英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这样,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③1854年,英国与俄国在克里米亚作战。由于政府机构混乱,官员昏庸无能,导致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惨重,人们对政府的管理能力强烈不满。(2)建立①1855年,英国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②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3.美国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了文官制度。4.其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知识点三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2)政治中立和执行政策。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必须忠实执行政策,在政务官的领导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3)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和政务官的任期制不同,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同时,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2.影响(1)积极性: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2)局限性①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第49页共49页 ③文官的层次也越来越多,工作项目层层报批,推诿扯皮,出现争权夺利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知识点一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1.科举制度的变革与废除(1)背景①晚清时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科举制度受到很大冲击。②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19世纪80年代后,科举制度发生一系列变化。(2)过程①戊戌变法时期: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在康有为等人的建议下,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②新政时期:1905年,光绪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立停科举之奏,决定自1906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2.选官制度的改革(1)背景①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变化,清政府进行了选官制度改革。②新政开始后,改革传统选官制度成为共识。(2)过程①清政府一方面进行官制改革,瓦解了传统的六部建制;另一方面对选官制度进行部分更新,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成绩优秀者进行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②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③不久,清政府又确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3)方式: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知识点二 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文官考试思想(1)官员选拔制度的建设南京临时政府十分重视官员选拔制度,特别是文官选拔制度的建设,出台了官员选拔方面的一系列法规草案。(2)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①内容:在官员选拔方面,应以考试制度为主,也就是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同时,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②影响:进一步奠定了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第49页共49页 2.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制度(1)选拔方式: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2)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这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3)文官考试制度的实施:文官高等考试和文官普通考试各举行过两届,司法官考试、知事试验、留学毕业生甄拔考试等也举行过数届。(4)文官甄别制度①对象: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②方式: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③作用:这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1)背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2)标志: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3)实施: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试法》,此后又颁布一系列法规。(4)评价①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②《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③尽管有制度规定,但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始终无法禁绝。知识点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1.新中国成立后:干部制度建立(1)建立: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2)内容:干部制度包含国家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原则、机构,以及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监督、交流、培训等内容。(3)发展:后来,我国又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2.改革开放后:干部制度的改革与完善(1)干部管理体制改革第49页共49页 ①内容: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培训、工资、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②作用: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中共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特别是在干部的廉政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规定,取得很大成绩。(2)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①过程: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②作用: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第49页共49页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知识点一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德治(1)西周:统治者为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2)东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其中以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最大。2.法治(1)早期国家:已经有了法律。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2)春秋时期: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出现。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3.德治与法治之争(1)早期:子产“铸刑书”引发了一场辩论。(2)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①内容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代表人物是商鞅与韩非。②结果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知识点二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秦汉: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2.魏晋:律令儒家化(1)原因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②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2)表现: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3.唐朝(1)中华法系的确立①标志:《唐律疏议》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第49页共49页 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②影响: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2)唐朝提倡礼治①礼仪法典:732年,唐朝政府颁行的《大唐开元礼》,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②社会层面: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知识点三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法律(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3)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4)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2.教化(1)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从北宋周敦颐开始,到南宋朱熹集大成。①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②朱熹的《家礼》和《小学》也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③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2)明朝: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到处罚,甚至送官府治罪。(3)清朝:乡约基本延续了明朝的模式,但宣讲内容有变化。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图示历史 罗马法的发展历程知识点一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1.起源(1)罗马共和国时期: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公元前450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2)罗马帝国时期: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2.发展(1)中古时期的法律①各日耳曼王国编纂了一批成文法,称为“日耳曼法”,作为第49页共49页 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②教会也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③11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2)英美法系的形成①11世纪,诺曼王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王室设立法院,并派法官定期到各地进行巡回审判。②12世纪前后,建立在习惯法基础上、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在英国逐渐形成,这就是普通法。③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④“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⑤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它们构成了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3)大陆法系的形成①13世纪以后,随着王权的加强,法国统一法律的步伐加快,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②法国爆发大革命后,法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③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它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一起被统称为“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与此前颁布的法律,构成了法国的成文法体系,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后来,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思维点拨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定义大陆法系强调成文法作用,结构上强调系统、条理、法典化和逻辑性,并将全部法律分为公法和私法也称普通法律,基于以往判决的判例上逐步形成的一种在全国普遍通用的法律,分为普通法和衡平法两部分形成西欧英国主要代表法国和德国英国和美国其他代表国家和地区瑞士、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日本、整个拉丁美洲、非洲近东一些国家、美国路易斯安纳州、加拿大魁北克省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爱尔兰、新加坡、巴基斯坦,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等知识点二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1.产生: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了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思想主张,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第49页共49页 2.特征(1)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议会、行政机构、法院掌握。(2)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3)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为了保证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无罪推定原则指的是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被视为无罪。3.局限性:西方法律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它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每个人财产的多少往往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同时,对个人权利的认定也有逐渐改进的过程。知识点三 宗教伦理与教化1.宗教改革前(1)基督教的发展①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②在帝国废墟上建立的日耳曼人国家为了取得罗马人和教会的支持,逐渐接受了基督教。(2)基督教的教化①影响了中古时期欧洲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②教士们宣讲教义,开办学校,学校主要讲授宗教内容,但在教育和文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3)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奸淫、杀人、贪恋别人财物等,要求人们逆来顺受、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4)影响: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2.宗教改革后(1)基督教的分裂: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新教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提出一些新的主张。(2)新教伦理与教化①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②鼓励人们发财致富。③局限:新教仍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新教还排斥其他教派,一些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斥为“异端”,遭到迫害。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知识点一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1.初创(1)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第49页共49页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2.发展(1)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2)1982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3.完善(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①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③到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图解历史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①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②我国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知识点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谱写了无数重整山河的壮丽诗篇,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2)和谐向上的社会风尚:在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第49页共49页 2.改革开放以后(1)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号召并鼓励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即“五讲四美三热爱”,是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2)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1994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3)公民道德建设:2001年,中共中央在总结以往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4)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提出: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②发展: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就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第49页共49页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知识点一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1.秦朝的民族关系(1)秦朝地位: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2)管理官职: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3)民族关系:秦朝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2.汉朝的民族关系(1)管理官职:汉朝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2)民族关系①与匈奴关系:汉初,朝廷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②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管理: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在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3)屯戍政策:汉朝政府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3.汉朝的对外交往(1)陆路交往①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②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知识点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1.民族关系(1)机构:隋唐时期,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2)隋朝的民族关系①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隋朝结束了中原长期割据状态,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②加强对岭南的治理:589年,百越首领冼夫人迎接隋军统帅韦洸进入广州,被册封为谯国夫人,为隋朝治理岭南起到了重要作用。③推行郡县制:隋朝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但往往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④加强与流求的接触:曾三次派人抵达流求。(3)唐朝的民族关系①与突厥等族的关系:唐朝与突厥等地方政权保持着密切联系,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第49页共49页 ②与吐蕃的关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③与南诏的关系: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④边疆管理机构: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4)宋朝的民族关系①政权并立:宋朝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②交往交流: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没有中断过。2.对外关系(1)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①商贸往来:隋唐时期与西域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管理与西域商人的往来。②唐朝与大食的接触:唐朝与大食国的接触,使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③隋朝与马来半岛的往来: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国王亦遣其子随常骏来到中国。④唐朝与日本的交流: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近20次,每次都有留学生、学问僧随船而来,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知识归纳唐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种途径:贸易(官方与民间);人员交流(派遣使节、留学生;宗教人士:法显、玄奘义净、鉴真);战争(唐朝与大食)。(2)宋朝发达的海路交通宋朝不仅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又开辟了由明州(今浙江宁波)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以及泉州到南海的航路。方法总结对外交往的原因一般从这几个方面考虑:政治基础(社会环境)+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对外交通+技术条件+对外政策。知识点三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1.元朝的民族关系(1)贡献:元朝结束了多个地方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的统一。(2)民族政策:元朝疆域辽阔,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3)边疆管理①元朝对西藏的有效管理: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②元朝还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役。第49页共49页 知识拓展 元朝民族关系的特点(1)民族融合加强:元朝重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迁徙、杂居、交流形成了民族融合的潮流。(2)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元朝统治者为了削弱各族人民的反抗,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在建国之初就采取了民族分化压迫政策。(3)强化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元朝在边疆地区设置行政机构,将其纳入行政体系之中,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2.明朝的民族关系(1)管理机构:明朝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除礼部、鸿胪寺外,还有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提督四夷馆。(2)明朝长城:明朝在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一线,陆续修筑长城,防范蒙古骑兵入境,并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九边”。(3)边境贸易:明朝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4)对东北、西北和西南的管理:明朝在东北设都司、卫、所,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在西北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在西南设土司。卫所和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按时进贡。(5)对西藏的管理: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对藏族地方进行管辖,并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3.清朝的民族关系(1)管理机构: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知识总结 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秦朝:中央设“典客”“典属国”;汉朝:大鸿胪;隋唐: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明朝: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清朝:理藩院。(2)满蒙关系: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通过军事斗争平定噶尔丹叛乱,巩固了西北边疆。(3)对西藏的管理:清朝政府分别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知识总结中央政权与西藏的关系:唐朝时,藏族的祖先吐蕃与唐朝几次通婚,保持“和同为一家”的亲密关系。元朝时,西藏成为中央管辖的正式行政区。明朝时,通过敕封西藏宗教领袖称号,对藏族地区进行管辖。清朝前期,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清政府确立了册封达赖、班禅制度,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4)对西南的管理: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4.元朝的对外关系第49页共49页 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13世纪,马可·波罗抵达中国,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5.明清的对外关系(1)朝贡贸易:明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2)中俄关系:1689年,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这是清朝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3)中英关系: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遭到清朝皇帝的拒绝,中英交往的大门被关闭。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知识点一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1.专制王权国家形成(1)背景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②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2)表现①1534年,英国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②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峰。③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3)特点:国家的版图常常因为国王的婚姻或继承关系发生改变。2.民族国家的建立(1)背景①13世纪,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16世纪,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②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不仅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还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2)表现①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②这些民族国家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更多的则是包括了多个民族。知识点二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1.国际法的形成(1)背景①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②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2)过程①荷兰人格劳秀斯第49页共49页 在1625年岀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②1648年,交战各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2.近代外交制度建立(1)基础: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不再满足仅仅派遣临时使者与他国保持联系,而是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2)意义: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3.维也纳体系(1)含义: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2)影响①积极:在维也纳体系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也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②局限: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为了谋取利益经常违反国际法,导致国际冲突不断,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点三 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1.一战后国际法的发展(1)一战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2)新的阶段: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3)战后发展①表现: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1928年8月,美、法等国签订《非战公约》,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②评价:国联被英国和法国控制,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它规定了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之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2.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1)二战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使国际法再次遭到极大破坏。(2)战后发展第49页共49页 ①《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也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③在此期间,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展,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3)评价:战后国际法的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一些大国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进行制裁或发动战争,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知识点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建立背景(1)中国国情: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逐渐形成多元一体格局。(2)民族遭遇:在旧中国,许多少数民族长期遭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歧视,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3)现实需要: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来处理国内民族问题,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各民族的前途命运。(4)中共经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逐步明确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2.法律依据(1)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3)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3.制度实施(1)1947年5月1日,在刚刚解放的内蒙古地区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新中国成立后,它成为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此外,还成立了一批自治州、自治县(旗)。知识点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原因第49页共49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全面恢复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健康发展。2.表现(1)纳入法制轨道: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被纳入法制轨道。(2)制定相关条例: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进行了有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工作。(3)“三个离不开”: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4)提高政治地位: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3.优势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迅速发展。知识点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1.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动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国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中共十九大报告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党和国家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知识点一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建国初期的外交(1)前提:新中国的成立,为结束百余年来旧中国屈辱外交,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型外交关系创造了前提。第49页共49页 (2)三大外交方针: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为新中国建立后开创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①“另起炉灶”的核心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是新中国外交的重要任务。它首先是由国家管制对外贸易,收回对中国主权影响最大的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和内河航行权。③“一边倒”,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3)成就①与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国建交。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③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④与多国建交:1956年,中国已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2.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外交(1)背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亚非拉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侵略干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中国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赢得了这些国家的友谊和信任,也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2)成就①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②同时,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3.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的局面。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2)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3)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4)之后,中国迎来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第49页共49页 知识点二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外交(1)外交政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2)外交成就①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在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②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③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2.世纪之交的中国外交(1)外交政策世纪之交,中国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2)外交成就①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②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③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也取得新进展。3.21世纪的中国外交(1)外交政策: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把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2)外交活动①中国于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合作内容不断丰富,规模迅速扩大。②中国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知识点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背景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2.十八大以来的外交活动(1)与发达国家的合作第49页共49页 中国拓展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2)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3)与非洲国家合作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3.中共十九大外交政策的调整及成就(1)调整中共十九大针对来自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2)成就①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频繁密集的外交活动,包括与俄罗斯、美国等大国领导人进行会晤,出访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以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多边国际性会议。②多项推进中外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的新文件、新举措也相继出台。中国不断扩大同各国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共同发展。4.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1)支持联合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一贯倡导、支持并践行多边主义,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在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中国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2)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中国倡议和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中国通过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主场外交,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第49页共49页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知识点一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1.古代(1)起源: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2)商朝: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多种样式的铜铸币。(4)秦朝: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5)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①原因:铜钱本身价值低下,流通量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出现“钱荒”。②概况: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6)元朝:元朝则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7)明清①演变:明朝又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②影响: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2.近代(1)晚清: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2)1912年后:中华民国建立后,以银元为法定货币。(3)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后加上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4)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①国统区: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国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开始发行金圆券;各地拒用金圆券,国民政府又发行银圆券,仍以失败告终。②解放区: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来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货币。为此,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1)人民币体系的形成:从最初发行到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人民币先后共发行了5套,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2)人民币的影响: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49页共49页 知识点二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1.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世纪初-二战结束)(1)原因: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2)过程:1816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3)作用:金本位制的实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2.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年)(1)背景①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黄金储备锐减,导致金本位制崩溃。②英国、法国和美国分别构建了以英镑、法郎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2)过程: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3)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4)作用: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同时也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3.当今国际贸易体系(1)浮动汇率制:1971年,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2)国际货币的多元化:进入21世纪,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也在上升。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秦汉秦汉时的赋役,大致包括三部分:田赋、人头税和徭役。(1)田赋:秦朝田赋税率极高;汉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2)口赋: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赋钱很重。(3)徭役:①更卒徭役的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服役地点是在本郡或本县,承担各种繁重劳动。②正卒是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役期一般是两年。③戍卒是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2.隋唐(1)租调役:隋朝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第49页共49页 (2)租庸调制: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即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徭役。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均田制。(3)两税法①实行: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②内容: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3.宋元(1)募役法:因为徭役扰民严重,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2)科差: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在北方征丁税、地税,在南方征夏税、秋粮。但是,元朝在税粮外又有前朝没有过的“科差”,按户等征收丝和银两。4.明清(1)一条鞭法①推行: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②内容: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③评价: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2)“摊丁入亩”①背景: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②实行: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③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知识点二 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关税(1)含义:海关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代表国家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2)变化:在关税出现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存在着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中国直到1937年才正式宣布废除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3)发展历程①古代:中国的关税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货物通过边境的“关卡”就要被征税。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第49页共49页 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关税的特点(1)中国古代的关税思想具有明显的抑制倾向。(2)中国古代的关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不居突出地位。(3)中国古代的思想家非常注重关税在商品流通和国家经济中的杠杆作用。(4)中国古代的关税贯穿着以人治税的思想。②近代关税主权的丧失: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开了协定关税的恶例;《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强化了西方列强的协定关税权。不仅如此,掌管中国国境关税的海关大权也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收回关税主权的努力: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明确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要求关税自主的主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关税自主为其两项主要内容之一;国民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缔结了新的关税条约,虽然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③现代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务院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改革开放后,国务院于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国务院据此重新修订发布了关税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起到了促进作用。2.个人所得税(1)近代: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民国时期。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但并没有实施;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2)现代: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第49页共49页 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知识点一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1.战国至秦朝的户籍制度(1)战国的户籍制度①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②史证: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商君书》记载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登记。(2)秦朝的户籍制度秦朝的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包括一般百姓的户籍,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2.汉朝至隋唐的户籍制度(1)汉朝的户籍制度①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②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2)隋朝: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3)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3.宋元的户籍制度(1)宋朝:宋朝户籍分为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2)元朝:元朝的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4.明清的户籍制度(1)明朝①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②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2)清朝的户籍制度①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②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知识点二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第49页共49页 1.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1)秦汉时期①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②影响: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2)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3)明朝实行里甲制,设甲首、里长。2.历代社会治理(1)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2)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3)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制。(4)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5)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知识点三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社会救济(1)背景: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2)主体: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3)措施:①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②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官仓救大灾,民间义仓防小灾。(4)意义: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2.优抚政策(1)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2)唐朝及以后: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3)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4)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3.特点(1)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第49页共49页 (2)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资助贫困人口的教育、安葬无人埋葬的骸骨等。知识拓展 古代赈济的种类(1)抚恤鳏寡孤独:汉代刘邦、唐代李世民、宋代赵匡胤、明代朱元璋得天下后,都曾采用遣使巡行四方等方式,赈济鳏、寡、孤、独和穷民。(2)假民田苑:将公有山林、陂池或荒地分给贫苦劳动人民耕种、渔猎,并减免租赋,有时还贷种贷食。(3)赈贷:包括无偿的赈济和无息有偿的借贷。(4)以工代赈:主要是兴修农田水利及其他公共工程,计工给值。(5)平粜:丰年谷贱,朝廷则增价籴(买入),以免谷贱伤农;荒年谷贵则减价粜(卖出),以周贫民之急。此外,还进行移民就粟,或调粟就民。(6)施粥:古人认为救饥如救溺,施粥为最便捷、最有效的应急办法,历代多采用。(7)还有为救贫设置的收容机构,史称“居养”。宋代设有福田院、安济坊、居养院,金朝有普济院,元、明两代有养济院、济众院,清代有栖流所、养济院、习艺所。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知识点一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1.古希腊时期——村社自治村社实行自治,全体成年男性出席的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1)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他们组织生产,征收地租,并主持庄园法庭的审判,裁决纠纷。(2)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①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行会或商会,规范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②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3)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3.近代早期——地方自治(1)原因: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2)英国:1835年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3)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4)法国: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第49页共49页 (5)工业革命时期——社区组织开始形成①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②概况:社区组织开始形成。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的发展(1)原因:西方各国政府认识到,要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单靠政府,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2)表现①社区很快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②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③社区不仅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3)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5.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发展(1)表现①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②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③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2)影响:使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知识点二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出现①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②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③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①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②评价:积极: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消极: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3)变化: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第49页共49页 (4)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5)实质: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6)作用:缩小贫富差距,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秩序。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保障制度(1)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在满足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3)影响: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第49页共49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1-11-15 23:43:36 页数:49
价格:¥12.88 大小:489.19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