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大还是小》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大还是小》教学设计教材解读:《大还是小》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孩子们都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与此同时,他们也离不开父母的呵护。课文通过3个“有时候”和“更多的时候”把文章紧密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课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方式来展现儿童的内心世界,儿童的内心世界是矛盾的,又是充满趣味的。第二自然段的“大”,第四自然段的“小”,就是这种矛盾的具体体现。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大”和“小”的行为都在其上,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来展开教学。教学目标:1.认识“时、候”等11个生字和双立人、点横头、竖心旁3个偏旁;会写“自、己”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插图,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3.结合生活体验,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会写“己、衣”等字。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认识“时、候”等11个生字,能用不同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学习双立人、 点横头、竖心旁3个偏旁;会写“自、己”两个生字。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读课文学习质疑并能通过自读自悟解读疑问。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启发质疑1.出示字卡“大”。大声读这个字。说说和它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吗?2.出示字卡“小”。小声读这个字。(生读:小)提醒:上课时,回答问题声音不能太小,否则别人就听不到了。老师要看看这节课谁的表现最棒。3.同时出示字卡“大小”,一起来读一读。4.质疑: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能说说为什么吗?(指名回答)5.过渡:有一个小朋友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是怎么回答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大还是小》。(板书课文题目)6.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师生梳理出主要问题)(二)自主探究学习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2)拼读课前圈画的生字,要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2.根据自探提示先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在小组内交流。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检查自主学习情况。(1)我会读课件出示词语:时候觉得穿衣服自己很小快点儿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②齐读。③自主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④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2)我会认①这些词中有些生字需要我们记住,瞧,它们已经从词中跳出来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时候觉得自己很穿衣服快②识记生字:接下来在小组中相互读一读本课的这些生字,并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说说记住它的办法。(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在各组中巡视,解答疑难。)③我来考考大家:“我在洞穴里发现了一颗牙。”(穿)这是我们的识字办法之一一一编谜语,猜谜语。接下来要看你们的本领了,说说你们的识字办法吧!(学生自由选择生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①小结:识字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还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但要注意编的字谜要合理。②指名认读,齐读。(四)指导写字(自、己)1.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自、己,找找两个生字的共同点。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跟着书写。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4.展示评价。(五)再次朗读,解决问题1.出示自探提示二。(1)再次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找书中的小朋友到底是怎样回答的,标出相关语句。(2)练习读好这些句子,为朗读展示做准备。2.学生先自由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然后在小组内展示朗读。教师巡视。3.指名展示朗读。4.上到这里,课前提出的问题你们都弄明白了吗?你有新的疑问吗?预设疑问,下节课研读。⑴“我”为什么一会儿说自己大,一会儿又说自己小?⑵“我”到底是大还是小?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10-17 09:01:33 页数:4
价格:¥19.9 大小:9.46 KB
文章作者:187****4608

推荐特供

MORE